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土地测量方法与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测绘技术;发展变化;地籍测量;应用;分析
0 前言
我国测绘技术的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逐渐由繁琐的测量方法中解放出来,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得现代测绘技术得到了较大发展,以数字和3S为代表的测绘技术不仅在地籍测量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简化了地籍测量程序并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现代测绘技术具有高度灵活、高精密、高速、全天候作业、操作简单以及全球连续覆盖等优点,是进行土地资源调查过程中实现高效获取信息以及优势空间数据的主要方式。
1 我国测绘技术的发展与变化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发的不断加快,使得我国的土地资源也越来越紧张,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其价值也越来越被人们所看重,国家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及管理也逐渐向规范化发展,对土地资源的测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更多更先进的测量手段,通过对测绘技术不断更新来满足这一要求。
1.1 最初的钢尺结合比例尺的测量方法
最早测绘版是11000地形图。在进行征地时,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利用钢尺对宗地进行现场测量取得数据,并结合相应比例尺在11000地形测绘版图中对测量数据进行标示。若遇见不规则的且不方便测量的土地,就将该宗土地进行分割,将其分割为规则的土地后再进行数据的汇总和计算。但这种测量方法因人为因素所占比例较大,因而误差也比较大,不仅如此,如果在征地过程中遇见户型或折线较多的宗地,使用该种测量方法不仅难以实现全面测量,还要容易测量问题引发工作人员的争议。
1.2 经纬仪结合钢尺的测量方法
经纬仪的测量原则是先测出宗地点与点之间的角度,然后再利用平板进行绘图。在经纬仪测量的基础上结合钢尺测量方法,即在宗地的各个拐角点点上分别固定经纬仪,通过经纬仪进行拐角点角度的测量。角度测量好之后再利用钢尺对宗地进行丈量,并结合经纬仪测量的数据进行汇总运算,以此算出该片宗地的面积。在进行不规则宗地的测量工作中,经纬仪能很好地帮助测量。经纬仪测量法克服了单一钢尺测量的弊端,使测量工作向前迈进一步。
1.3 我国土地测量方法的转变过程
早期的土地测量方法主要通过进行土地测量的技术人员呆着测量仪器跋山涉水进行人工测量,随后出现了经纬仪、平板灯测量仪器的应用。现在,全站型电子速测仪(下面简称“全站仪”)得到了广泛应用,测量工作者不再是体力劳动者,随之而来的是大部分转为内业。解决了很多人不愿意干这一行的问题。由此可见,不仅我国的土地测量方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同时我国的测绘技术也得到了质的提升。随着我国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兴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土地测量方法也从老旧的钢尺结合比例尺、经纬仪结合钢尺、全站仪等测量方法逐渐向GPS全站仪结合素质测图系统以及先进的3D激光扫描系统和GPCAD软件的测量方法转变,这些先进的测量系统和方法能够生成三维地面模型,对待测量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地形特征和地貌特征能做出直观地反应,不仅减轻了测绘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有效提高了测绘工作的效率,并有效降低了测绘工作的误差,保证了测绘数据的精准度。这些测量方法体现了快速、简单、精确的特性,并满足了土地测量过程中需求测量的要求。
2 测绘技术在地籍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2.1 遥感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兴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应用电磁波原理,收集传感仪器传来的对远距离目标的探测和识别所产生的电磁波信息来实现探测目的的技术。它的出现使人们对其生存的环境有了更为具象的了解和认识。遥感技术与传统的野外测量相比,不仅观测范围更为广阔,而且其探测到的数据的精准度更高。不仅如此,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测量,还能对测量地的静态及动态瞬间成像,具化了观测点的同时还加宽了人们观察的光谱范围。
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决定了航天影像获取手段逐渐向多平台、多时相、多传感器、高分辨率、高光谱以及快速机动的方向转变,遥感技术将成为地理空间信息获取及更新的主要数据采集手段。在测量人员无法到达的偏远地区,通过使用遥感技术就能进行地籍测量,但因受财力条件的限制,目前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应用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遥感技术尚难以准确获取变化边界的地理坐标,仅从相邻关系进行外推量测,难以准确获取变化边界的空间位置坐标,图件更新精度达不到要求;变化宗地的空间位置难以确定,面积量测不准确;不能主动监测变化,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较低,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因而在我国未能形成测量数据的更新周期。
2.2 摄影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摄像测量顾名思义就是在所拍摄的影像进行地籍测量工作,无需接触被测量物体的特点决定了其工作地点可在室内进行。这样一来,测量工作就不会受到被测量地区气候或地理水文条件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测量工作的速度,保证测量数据准确的同时也提高了测量工作的效率,还有效地降低了对测量偏远或具有危险地形地貌特征地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风险。不仅如此,利用摄影测量的方法进行地籍测量,在提供准确的地籍数据的基础上还能自动化成图,为我国的大比例尺土地信息调查提供了坚实的测绘基础,同时也能为我国现阶段城镇建设提供快速的测绘数据更新成果。
但在利用摄影测量方法进行地籍测量的过程中,地面景物与景物之间存在的遮蔽现象会加大了摄影测量的难度;同时在进行航空摄影测量的过程中,由于摄像机运载摄影机是固定的,但飞机无法一直保持水平,且摄影机在拍摄曝光瞬间的具置也无法准确掌握,也会加大摄影测量的难度。
2.3 GPS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GPS技术又称全球定位系统,是一项具有三维导航及定位能力的高新技术。它由空间星座、地面控制以及用户设备三个部分构成。GPS技术在地籍测量工作中的成功应用,不仅简化了测量工作,同时还加快了我国地籍测量工作的进程,是地籍测量工作质量得到了较大提升。GPS技术进行地籍测绘无需通视,能够有效地减少对测绘工作人力资源的投入,在此基础上还能准确定位并捕获数据,甚至连没有现成基准控制点的偏远地区也能准确定位,并自动进行信息的接受和反馈数据的存储。在减少了相关工作人员工作量的情况下也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准确度,显现了其所具有的高精准度、高效率的优越性。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进行,对土地资源的测绘工作量也逐年的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测绘技术的发展,推进了测绘方法及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土地测量工作更为简便和高效。为此,我们加大对高新测绘技术及方法的投资引进力度,保障新技术在测绘工作中了发挥其作用,为实现简化测绘工作,提高测绘工作效率,加强测绘工作质量的目的而不断奋斗,为土地测绘及地籍测量工作的顺利展开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李钢锋,几种常用测量方法在地籍测绘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与生活,2001.
[2]罗光兵、周晓光,浅议现代地籍测量新技术及其应用[J].广东科技,2001.
关键词:地籍测量;测量技术;测量方法;测量要求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adv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 many industries in our country's technology has made breakthrough progress, cadastral survey technology and method of working has made breakthrough progress. Article expounds the cadastral survey related issues, and cadastral survey technology and method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for colleagues taught and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cadastral survey; Measurement technology; Measurement methods; Measurement requirements
中图分类号:P2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 地籍测量
1.1 地籍概述
测量工作的总体上包括了权属调查与权属测量两个内容。本文所说的地籍测量主要是指国家相关地籍的监管部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以国家所属的土地权属为工作核心,采取测量、勘察以及调研的方式,将国家早已备案的土地现状进行进一步的位置核实、土地质量与数量调查、以及土地使用现状进行综合统计与评价的方法。其测量的数据结果将以表格以及图册的方式输入国家土地档案管理部门。
按我国的地籍按照任务可以分为:初始地籍与日常地籍两种;
按照发展阶段而言,其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而作为地籍
测量工作,其不仅能够清晰的表达出当前我国地籍信息的具体状况,还能更好的对我国的土地进行合理的控制与管理,让我国的土地能够得以最好的分配,让我国的土地具有更好的利用率。
1.2地籍调查
地籍调查是遵循国家的法律规定,采取行政、法律手段, 采用科学方法, 对土地及其上附着物的权属、位置、 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基本状况进行调查,是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的技术性工作。地籍调查的基本程序是:准备工作(资料收集等)地籍测量资料整理建立地籍档案检查验收。
2 地籍测量工作要求
2.1 调研
当地籍测量的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地籍测量工作时,最重要的是要系
统的对权属调查地的土地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的、准确的数据分析与勘察调研,这样才能减少地籍测量共工作中的误差。
地籍测量的领导者一定要测量人员的工作任务进行科学的分配,尽量
减少测量土地重复的情况发生。
2.2 技术
地籍测量的技术要采用国内优秀的并具备一定商业化的测量技术,在测量中也要选用自主开发测量软件,以此来提高地籍测量工作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2.3 数据分析
地籍测量工作的数据分析结果与调研的数据结果,地籍测量的人员一定要及时统一性存入计算机信息平台,并且进行一定的处理。
2.4 信息沟通
地籍测量的工作者还有尽量构建一个完善的土地利用现状资料沟通信息平台,以方便于相关工作者查阅资料,并且构建一个完善的信息检索系统。
2.5 质量保证
地籍测量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保障其在工作中采用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实施调查和测量工作,来不断确保工程实施进度和成果质量总体达到优级。
3 地籍测量方法
从上文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优秀的地籍测量的方案对于地籍测量工作有着关键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地籍测量工作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地籍测量方案。
3.1 地籍测量-控制测量法
在一般的地籍测量工作中,大多数地籍控制测量是通过根据不同土地的精度要求而进行的。在整个地籍测量的控制工作中,地籍测量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根据地籍测量工作的原则与要求,进行科学的选点、埋石以及野外观察。在控制测量中,地籍测量的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适当根据GPS定位系统进行勘测,来不断提升地籍测量工作的准确性与可靠度;
3.2 地籍测量-界址点坐标法
该方法主要是在地籍勘测过程中国界址点和土地的测定点之间,加设控制网加密一、二级导线,然后在根据当前高科学技术GPS 定位系统的优势与特点,来实现地籍测量。有数据表明界址点坐标地籍测量法主要是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和GPS-RTK 法,地籍测量工作人员在进行GPS-RTK 方法时,要最大程度的保障监测点没有检核条件,一个界址点需要认真测定二次。
在进行静态模式测量时,一定要注意及时更换地籍测量点,每两个检测点的观测时间要超过15min ;
地籍测量的检测点一定要注意布置均匀,来不断保障地籍测量的数据结果的全面性。
3.3 地籍测量- 碎部测量法
在地籍测量方法中,有一种方法称为地籍碎部测量的极坐标法。该方法主要流程为:在地籍测量的土地的检测点a 处上架社测量仪器,并对监测点a与下个检测点b进行系统的定向连线,以此类推,最终实现全面性土地调研的方法。
3.4 地籍测量- 白纸成图法
白纸成图法需要的主要设备有太平板仪、小平板仪、经纬仪以及白纸。其主要是利用数学专业中的图解成图法,在测量地点采用经纬仪、太平板仪以及小平板仪互相配合的测量方式,然后将土地的最初模型成图在白纸上的一种方法。但由于测量方法中所使用的平板仪不能够精确的为测量人员提供野外实测坐标,因此该方法所得到的测量数据只能事单单的图解一些常数而已。
3.5 地籍测量- 摄影测量法
该方法主要是利用蝗安航测量摄像片与测制底图的方法来不断实现土地勘测中的界址点坐标。尤其是在界址点坐标过多与地面通视不良的情况下,其完全可以采用高精度的测量方式,进行界址点坐标的勘测工作,不仅节约了勘测经济,还增加了勘测的精准度。
3.3 GPS 测量方法
GPS 只提供地理空间位置,地籍空间数据还应该包括属性信息。例如,地籍信息系统中条道路包括了该路的一系列点的空间坐标及该道路的属性信息(宽度、等级等),而 GPS 只能在外业采集到一系列离散点的空间坐标。
(1)GPS 定位模式和精度要与地籍信息系统匹配 GPS 定位精度及模式多种多样, 确定GPS 处理方法之前一定要仔细研究以达到地籍数据所需要精度。
(2)坐标系统的转换。由于 GPS 定位采用的是 WGS-84 坐标系, 因此它测出的坐标与一般的 GIS(如地籍空间数据)不相同,必须将WGS-84 坐标进行转换,因为我国目前绝大多数的GIS 系统采用 1954 年北京坐标系的平面投影方式。
4 结 语
总而言之,地籍测量技术与方法工作的良性发展,不仅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当前我国土地的利用率,还能清楚的反映出国家现存土地的施工状况与存在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土地的利用,还能最大程度的实现土地经济利用的最大化,让其可以充分的为我国的经济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国伟.GPS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及前景[J]. 中国土地科学. 1995(04)
[2] 金君.GPS在地籍测量中的作用[J]. 测绘通报. 1999(07)
[3] 彭永麒.城镇地籍测量的可行性研究[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05)
关键词:地籍测量 ;GPSRTK测量方法;全站仪测量方法
中图分类号:P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城镇地籍测量是城镇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是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从控制测量到碎部测量,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界线、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目前在城镇地籍测量中,最先进最有效率的测量方法是GPSRTK 技术测量法(在控制测量中)和全站仪极坐标测量法(在碎部测量中)。随着测绘仪器精度的不断提高,常规的城镇地籍测图方法已逐渐被数字化测图所代替。
二、地籍测量的特点
地籍测量与基础测绘和专业测量有着明显不同,其本质的不同表现在凡涉及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的测量都可视为地籍测量,具体表现如下: (1)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2)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3)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4)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5)地籍测量工作有非常强的现势性;(6)地籍测量工作有非常强的现势性;(7)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8)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
三、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是根据界址点和地籍图的精度要求,视测区范围的大小、测区内现存控制点数量和等级等情况,按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选点、埋石、野外观测、数据处理等测量工作。具体的方法有:利用GPS定位技术布测城镇地籍基本控制网。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已有控制网的控制范围己不能满足要求,有些控制点被破坏,为此,迫切需要利用GPS定位技术来加强和改造己有的控制网作为地籍控制网。对于边长小于8~10Km的二、三、四等基本控制网,可以采用GPS快速静态定位的方法。在已布设二、三、四等城市控制网的基础上,可以利用GPS-RTK技术进行加密一级、二级地籍控制网及图根控制网。在利用己有控制成果时,应对所利用的成果有目的地进行分析和检查。
四、地籍界址点及碎部测量
1、GPS-RTK技术界址点及碎部测量
地籍界址点及碎部测量除了常规的极坐标法、白纸成图法及摄影测量方法外,还有比较准确的GPS-RTK技术测量方法。GPS-RTK技术作为一种当前最先进的定位工具正成为地籍信息十分重要的数据采集工具。GPS- RTK 技术系统配置包括以下三部分:基准站接收机、移动站接收机、数据链。基准站接收机设在具有已知坐标(也可无已知坐标,地势较高)的参考点上,连续接收所有可视GPS卫星信号,并将测站的坐标、观测值、卫星跟踪状态及接收机工作状态通过数据链发送出去,移动站接收机在跟踪GPS卫星信号的同时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通过OTF (On The FLY)算法快速求解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通过相对定位模型获取所在点相对于基准点的坐标和精度指标。
GPS- RTK的地籍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种:无投影/无转换法和键入参数法。无投影/无转换法是直接用接收机在基准站和流动站接收WGS- 84坐标,其后利用观测的已知点的WGS- 84坐标和相应的地方坐标根据一定的数学模型进行转换。这种方法基准站不一定要安置在已知点上,但根据不同的转换方法,需要观测一定数量的已知点。键入参数法是把用静态观测求得的WGS- 84 坐标和地方坐标键入到手簿中,进行转换,也可以置入静态观测平差时求取的转换参数。该方法基准站须架设在已知点上,但可以不观测其它已知点(为了检核,建议在方便时还是观测一定量的已知点)。
采用GPS-RTK技术进行测量时,不要求通视、全天候作业、不受常规的多个技术条件限制,只需一人背着仪器在待测的点位上停留10~30s,同时输入特征编码,通过电子手簿或便携机进行记录,在满足点位精度要求下,将一个区域内的界址点,地形、地貌点测定后,回到室内用专业测图软件输出所需要的地形图。利用GPS-RTK技术测定点位时,仅需一人操作,便可完成测图工作,节省人力、物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测图的工作效率。传统的地籍测量方法,主要是用全站仪、电子手簿,采用地物编码的方法,再利用测图软件编绘地形图。但都要求测站点与被测的地物、地貌点之间通视,至少要2人操作,而RTK技术进行地籍测量则不要求站间通视,不需要频繁换站,并且可以多个流动站同时工作,测量时间节省一半以上,测量精度和可靠性都能满足要求。RTK技术已经逐步取代常规测量方式,成为地籍控制测量及碎部测量的主要手段。在距离基准站5km的范围内则可考虑采用RTK技术,测定每一宗地的权属界址点以及测绘地籍图,都能快速、实时测定有关地籍控制点、界址点及一些地物点的位置,并能达到要求的厘米级测量精度。将GPS获得的数据处理后直接录入GPS系统,可快速精确地获得地籍图。具有传统测量无法比拟的高速度,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2、全站仪极坐标法界址点及碎部测量
虽然GPS-RTK技术较为先进、便捷,但其也有局限性的一面,尤其是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使GPS卫星信号接收受到干扰,致使GPS-RTK技术不能作业,造成一定的信号盲区,这样就得使用全站仪进行补充测量。
全站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新型测角仪器,与光学经纬仪比较电子经纬仪将光学度盘换为光电扫描度盘,将人工光学测微读数代之以自动记录和显示读数,使测角操作简单化,且可避免读数误差的产生。电子经纬仪的自动记录、储存、计算功能,以及数据通讯功能,进一步提高了测量作业的自动化程度。
在地籍界址点及碎步测量中,使用全站仪通过极坐标方法进行平面界址点及碎部点坐标测量是将全站仪安置在测站点,选择仪器上的二维坐标测量模式,输入测站点的二维坐标(Xcz,Ycz)、定向点的二维坐标(Xdx,Ydx),瞄准定向点进行后视定向并检查,然后照准目标点(界址点、碎部点)上的棱镜,按坐标测量键,仪器就利用自带程序计算并显示界址点及碎部点的二维坐标值(Xj,Yj)。
五、结论
地籍控制测量具有范围大、控制点密度高等特点。GPS-RTK技术测量方法进行地籍加密控制网的布测能达到地籍控制测量的精度要求,是可行的。地籍碎部测量的主要任务是对众多琐碎界址点的测量。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界址点测量、地籍图测绘、面积量算。本文分析了GPS-RTK技术在地籍加密控制网、碎部测量的应用,全站仪技术在地籍碎步测量中的应用,充分说明了GPS-RTK技术和全站仪技术在今后的测量中配合使用达到的跟好测量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征航《GPS卫星测量原理与数据处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无人机;摄影测量;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
1 引言
根据农业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11]2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本次工作的目的是查清农村土地发包方、承包方的名称,发包方负责人和承包方代表的姓名、地址、承包方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等信息;查清承包地块的名称、面积、四至、空间位置、土地用途等信息;建立集影像、图形、权属为一体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
2 常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块界址测量方法
根据NY/T2537-201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的要求,常用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块界址测量方法有实测法、航测法、图解法。
2.1 常用地块界址测量方法介绍
(1)实测法。实测法是指利用GPS、全站仪等仪器进行界址点实地测量的方法。随着各地CORS的建成,极大的方便了测绘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满足CORS测量要求的区域,用CORS采集界址点数据;不能满足测量要求的区域,采用CORS布设图根控制点,使用全站仪测量界址点。
(2)航测法。航测法是指采用航空摄影测量的方法采集界址点数据的方法。由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项目精度要求较高,一般采用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方法,成图比例尺为1:500,然后在此基础上得到界址点坐标和地块图。
(3)图解法。图解法是以已经测得的大比例尺航天数字正射影像、地籍图或地形图为基础,通过图解量算获取界址点坐标的方法。
2.2 地块界址测量方法优缺点分析
(1)实测法。优点:精度高,目前无论采用CORS还是全站仪测量,其精度均可以满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的要求,同时,测量时也完成了权属调查工作,保证了权属调查与地块测量成果的一致性。缺点:由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块多,界址点数量大,且野外测量需要村民及村领导现场指界,协调难度大,测量效率低。
(2)航测法。优点:通过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可以直接获取高清晰高精度的DOM数据,直接在此基础上进行界址点测量和地块图绘制,避免了繁重的野外作业,减少了工作经费,同时DOM可以直接作为权属调查的底图,提高了工作效率。缺点:部分受到遮挡的区域影像无法判读,需要野外实测;部分地块面积较差超限。
(3)图解法。优点:避免了繁重的野外作业,降低了成本。缺点:图解法需要依赖于已有资料,且需要进行量算,对于缺乏基础资料或地块不规则的丘陵、山区,该方法受到一定的局限,界址点精度难以满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要求。
3 基于无人机航摄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
3.1 基于无人机航摄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流程
图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流程图
基于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流程见上图1。
3.2 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
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获取测区影像数据、野外像控点测设、内业空三加密以及数字测图几个主要步骤。
根据成图比例尺确定相对航高,并进行航线设计及分区。选择天气条件良好的时段进行低空摄影测量工作。要求航向重叠度70%-80%,旁向重叠度40%~50%;航线弯曲度≤3%,偏航距在5m以内;同航线相邻像片航高差≤±20m。
像控点一般选择明显的地物点,布设密度、选点要求、测量精度需要满足《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要求,且需多布设部分像控点,用于检查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数据的精度。内业空三加密主要输出加密后的影像、DEM数据、记录影像大地坐标和3个角元素的文件、记录自动提取的特征点的大地坐标文件、精确匹配后确定的用于相对定向和空三平差的定向点影像坐标文件、相机文件、空三精度报告以及照片的外方位元素等。
3.3 基于低空摄影影像的权属调查
由于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获取的影像地面分辨率较高,田间道路、田埂、沟渠等地物清晰可见,易于判读和标记,可以直接作为工作底图进行承包经营权确权权属调查。
根据基础工作底图和农户承包地登记基本信息表,进行承包地块权属调查,填写《申请书》、《调查表》,并收集户主的身份证复印件及家庭成员户口簿复印件。根据农户承包地登记基本信息表,入户调查该户户主、共有人、承包地块权属调查,由村干部、调查人、农户进行签字确认。
3.4 基于低空摄影影像的地块图绘制
权属调查得到了地块信息,包括权利人、四至信息等。在权属调查和正摄影像图的基础上,结合已有土地登记簿中的边长和面积,使用道路、田埂、沟渠等现状地物分割图斑,绘制地块图。该方法清晰明了,易于判读,且精度较高。与已有土地登记簿中的边长和面积比对,也保证了成果的准确性。
3.5 成果公示审核
由村、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组审核地籍草图后,在村、组公示。公示应注意以下问题:核实承包人名字是否与身份证一致;核实地块位置、形状是否正确;确定承包面积与实测面积差别较大的情况是否需要变动;查看有无遗漏;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家庭承包经营土地调查表上承包面积与实测面积相差过大的情况,需要核实。
对公示中农户提出的异议,及时进行核实、修正,对完善后的工作底图再次进行公示。
3.6 数据库建设及成果输出、归档
成果经公示无误后,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库,并输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资料整理归档,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
4 结论
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成果可以直接作为工作底图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根据野外调查草图使用低空摄影测量得到的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地块图件,用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程实践表明,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可以满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的要求,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关键字:地形测量;地籍测量;权属调查;
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 A
一、地籍测量的概念
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是以地籍调查为依据,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从控制到碎部,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为满足地籍管理的需要,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仪器,以科学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及地类等,并计算其面积,绘制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而进行的专业测绘工作。它是土地管理的技术基础。要求分级布网、逐级控制,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二、地籍测量内容
1、根据地块权属调查结果确定地块边界后,参照表10-2设置界址点标志。
2、界址点标志设置后,按照下述“二”中的测量方法进行地籍要素测量。
3、测量内容:包括区划、权属、地类、地形四要素的所有面、线和点状对象,外加等高线和高程注记点。
三、地籍测量的特点
地籍测量与基础测绘和专业测量有着明显不同,其本质的不同表现在凡涉及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的测量都可视为地籍测量,具体表现如下:
(1)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现阶段我国进行的地籍测量工作的根本的目的是国家为保护土地、合理利用土地及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而且借助现代先进的测绘技术为地籍提供了一个大众都能接受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地理参考系统。
(2)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无论是产权的初始登记,还是变更登记或他项权利登记,在对土地权利的审查、确认、处分过程中,地籍测量所做的工作就是利用测量技术手段对权属主提出的权利申请进行现场的勘查、验证,为土地权利的法律认定提供准确、可靠的物权证明材料。
(3)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地籍测量技术是普通测量、数字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面积测算、误差理论和平差、大地测量、空间定位技术等技术的集成式应用。根据土地管理和房地产管理对图形、数据和表册的综合要求组合不同的测绘技术和方法。
(4)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地籍测量工作从组织到实施都非常严密,它要求测绘技术人员要与地籍调查人员密切配合,细致认真地作业。
四、地形测量与地籍测量有何区别。
地形测量:指的是测绘地形图的作业。即对地球表面的地物、地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和高程进行测定,并按一定比例缩小,用符号和注记绘制成地形图的工作。地形图的测绘基本上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利用航空像片主要在室内测图。但面积较小的或者工程建设需要的地形图,采用平板仪测量方法,在野外进行测图。
地籍测量:是以地籍调查为依据,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从控制到碎部,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为满足地籍管理的需要,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仪器,以科学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及地类等,并计算其面积,绘制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而进行的专业测绘工作。
五、地籍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
测量方法:原则上采用数字地面测量,即使用全站仪或其他解析型地面测量仪器,配合棱镜,实地测量测站至待测碎部点的方向、距离和高差,同时输入待测点图式编号及其相关点的连接码,并采集待测对象的主要属性数据。
精度要求:地物(貌)点测定精度
①地物(貌)点分:地物(貌)按点位精度要求分为三类:
A、类地物点。又称主要地物点,指主干街巷或支巷的拐点和巷侧建筑物的明显角点B、类地物点。又称次要地物点,主要指设站施测困难的城镇明显建筑物角点和村庄内明显建筑物角点。C、类物(貌)点。除上述两类地物点的其他地物(貌)点,主要指无法准确定位的地物(貌)点。
②平面精度。地物(貌)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应不超出表1(表略)的对应规定范围。同类邻近地物(貌)点间的距离中误差应不超出表2的对应规定范围。森林隐蔽等特殊困难地区可按表7.1规定值方宽50%。表1地物(貌)点平面点位中误差(厘米)
③高程精度。地物(貌点)高程精度按表2(表略)等高线间内插点高程中误差要求。表2 等高线间内插点的高程中误
六、关于地形测量与地籍测量的比较
1.要素。地籍测量重点在权属要素(包括权属界线及与之有关地物要素),对于常规地形测量所要求的高程点、等高线、管线等地貌要素无强制要求。地形测量除不表示权属界线、地籍编号等要素外,原则上对地表的所有地物、地貌均应予以表示,可以根据比例尺及用户要求对其取舍。
2.方法。目前的全野外数字成图手段可应用于地形测量、地籍测量。地籍测量因对地貌、管线等要素不做要求,野外碎部采集及内业编辑成图工作量大大减少,但后续的宗地图制作、入库工作的工作量非常大,并且因为入库而对图形的拓扑关系要求很严格,体现在地籍图编辑上就要求严格的做好点、线、面的编辑与检查。
地形测量因为为全要素测量成图,野外采集与内业编辑比较繁琐。但是地形测量到编辑成图为止,基本没什么后续工作(除非建立数据库)。因此,如果在地籍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地形图的成图,首先删除地籍权属界线、注记,然后进行地形要素的补测,这一步是主要工作量所在(需补测线杆、检修井、高程点、交通附属设施等等)。
3.精度。地籍图的精度优于地形图。如果先测制地形图,必须兼顾地籍图精度要求;如果先进行地籍测量,在补测成地形图,已测要素的精度完全可以保证。
4.应用软件。目前我省进行的城镇地籍测量及入库工作,所用工作软件基本上为武汉中地公司的MapGIS系统(德州为武汉瑞得),地籍测量为了后续工作的无缝衔接而均使用各自的测量成图模块。这些测量成图模块均为我国的研发人员自行开发,与国外很多专业成图软件或在国外软件基础上开发的成图系统相比,在功能与实用性上差距很大。如果只是进行地形测量,在所使用软件方面可以有较大的选择空间;而如果在地籍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地形成图,或者继续使用原软件,或者将原格式(MapGIS或瑞得图形格式)转为其他成图软件格式。由于国产软件与国外软件的兼容性问题,在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格式转换也将增加一些工作量。
综上所述,地籍测量是有关城市发展建设与经济发展建设的一件重要工作,它的内容与地形测量紧密相同,侧重点又完全不同,在技术上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了解地籍测量的特色,才能使地籍测量技术进一步进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地籍测量的最终成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地籍信息系统的质量与可靠性。为提高数字地籍产品的质量, 应该在地籍测量的各个时期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精度要求。
参考文献:
[1].孝天文.现代地籍测量[M].科学出版社,2002.
[2].梁玉保.地籍调查与测量[M].黄河水利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