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提高即兴演讲的方法

提高即兴演讲的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提高即兴演讲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提高即兴演讲的方法

提高即兴演讲的方法范文第1篇

一、延伸课程“知识点”,丰富表达思维

小班化教学是基于学生个数较少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和多元化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张扬自我和展示自我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及综合运用能力。围绕课程知识要点进行拓宽延伸,不仅能激活学生的学习认知思维,还能使学生主动学习。

即兴演讲并非是漫无目的的,它是围绕一定的话题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认知需要来延伸课程知识要点,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对课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有更为深刻的感知印象,探寻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思维;另一方面,能够为学生进行即兴演讲做好基础铺垫,帮助他们在知识要点的引导下,拓宽表达思维。在即兴演讲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来关注课程学习内容,让学生能够形成适合自己的语言表达认知方法。

即兴演讲虽然是没有准备的,但也不是随性的,没有根据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课程知识点来为学生提供即兴演讲的“引子”,让学生有更为宽阔的思维载体。例如,在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1 Past and present的“Reading Times have changed”教学中,可根据课文中过去时态以及现在完成时等知识点的运用,引导学生从时间发展变化中来主动表达交流,以拓宽自身的思维感知。按照文本表达内容要求,教师不妨建议学生围绕“What is your dream?”和“Do you know about yourself after thirty years?”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针对这样的学习实际要求来拓宽认知思维,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更为丰富的思想观点,还能够让学生在自我表达中觉得有话可说,真正体现多元化和创新性,满足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

二、展现表达“重创新”,鼓励自由表达

小班化口语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充足的展示空间,使得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能根据学习个性差异来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方案,让学生有更多的创新表达机会。即兴演讲能够让学生围绕表达主题要求来脱口表达,创造浓厚的语言表达氛围。

展现表达的个体创新,就是教师在引导学生针对课程学习内容的不同认知感悟时,多尊重学生的主观语言表达需要,多用宽容的心态来审视对待学生英语学习的问题和不足,使学生能够针对自我学习的不同情况来探寻更为科学合理的表达方法。在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针对某个学习话题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通过即兴演讲的形式来活化口语表达形式,使学生享有更为开放自由的交流机会;另一方面,教师要多引入自由竞争的表达机制,要求学生在即兴演讲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相互争辩交流来深化对语言知识的认知感悟,增强学习的激情和兴趣。

建立在这样自由交流环境下的即兴演讲,能够让学生将语言学习过程由外化地被动接受自觉转化为主动地内化生成。例如,八年级下册Unit 5 A charity show的“Reading Hosting a charity show”口语表达交流中,教师不妨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回忆,围绕“What is your interesting charity show?”和“What do I learn from the article?”来表达交流,引导学生在自我实践认知体验的过程中,大胆创新,给他们更多表达交流的机会。

三、注重模拟“真实性”,引导主动表达

演讲不仅仅是语言的表达运用和思维的综合生成,还离不开情境支持和角色模拟。围绕演讲的主题来创设与之相关的环境氛围,能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产生共鸣,产生表达的趋向感和认同感,增强表达的激情。特别在表达中要注重角色的模拟运用,它能够让学生享有更多的话语权。

提高即兴演讲的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共演讲 口译

一、公共演讲与口译的异同公共演讲是面对众人较为系统的讲话,具体而言,它是一种借助口头表达进行直接社会交际、信息及情感传播交流的现实性很强的活动

口译是促成操不同语言的人口头交际的一种有声活动,是将所感知和理解的信息准确而快速地由一种语言形式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形式,进而达到及时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具有现场性、即时性的特点。比较两者的定义可知,演讲与口译都是交际双方在场的口头交际活动过程。根据吉尔理论,连续传译的“第二阶段=记忆+读笔记+传达”,这个阶段与公共演讲的过程极为相似。一名优秀的译员必须同时是一位训练有素的演讲者。译员与演讲者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译员不是发言的主角,对于发言的题目、内容和发言目的没有决定权,不能随意发挥或更改,……只能通过翻译尽量准确完整地传递主讲者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因此,口译不能喧宾夺主。

二、口译中的公共演讲技能由于演讲过程与口译过程颇具相似性,故在口译课堂进行公共演讲训练有其可行性和必要性

口译和公共演讲同样注重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述和体态语言两个方面:

1. 口头表述。发音和吐字是有声语言表达的重要载体。和谐悦耳的声音和清晰标准的吐字是成功演讲的关键之一,也是口译成功的先决条件。

(1)发音。发音包括了音色、音高、音量、语调、语速、停顿、变化等方面。虽然每个人天生的音质不同,但职业要求译员应当通过科学的发声训练使其声音变得更为悦耳。

(2)吐字。吐字强调口齿清楚、发音准确。发音含糊、吐字不清等是口译的大忌,要通过一定的练习(如绕口令等)加以克服。另外,一些多余的个人习惯语言如:“Eh”,“Well”,“啊”、“嗯” 等杂音应当去除。

2.体态语言。体态语也是演讲语言的组成部分。优秀的译员与成功的演讲者一样,不仅要有较强的口译表达能力,也要善于运用体态语来达意传情。译员的体态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仪表与风度,这直接影响着译员翻译的效果。译员应着装得体(一般穿正装)、镇定自若,以端庄大方的仪态风度出现在听众面前―― 这既显示出对听众的尊重,也会赢得听众的信任与尊重。二是身体姿态应稳重、自然,切忌低头弯腰、扭捏局促或左右摇晃等。三是手势对演讲者而言可根据演讲内容或多或少地使用,以加强发言效果,而译员却不宜过多使用手势,只需把内容译出来就好,否则反而让人觉得滑稽可笑。对于那些毫无意义的下意识动作则应戒除。 3.心理素质。巨大的心理压力是口译员和演讲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要树立信心,克服怯场,首先要准备充分。译员事前充分准备,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现场口译时得心应手;其次,平时多加练习,增加上台经验,熟能生巧,信心自然会增强。再次,在现场口译即将开始时,可使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如心中默念“我一定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放松,别紧张” 等,这可以减除消极心理产生的负作用。这些方法在平时的公共演讲中都可以练习与运用。

三、提升大学英语学生多种技能的演讲训练

笔者通过在大学英语口译课堂三年的演讲实践教学,发现公共演讲训练对提高大学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口译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大学英语口译课的公共演讲训练分为两部分:有准备演讲训练和即兴演讲训练。在演讲环节,作者参照国际演讲协会(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1)的做法,增设了计时员、杂音记录员、语法评论员等由学生担当的辅助角色,担任这些角色的学生在协助老师、帮助同学的同时, 自己更得到了特别的锻炼。

即兴演讲训练。即兴演讲颇具挑战性,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要求更高。同时,即兴演讲可以锻炼学生的敏捷思维和快速反应,而这也是译员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准备演讲训练后,学生们对演讲的形式已比较熟悉,便可以开始即兴演讲训练。教师也应先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即兴演讲技巧,如对一个事物的论述可以从纵线展开,如过去、现在、将来的发展变化,也可以横向展开。

在即兴演讲训练之初,许多学生紧张得说不出话,但经过一段时问的练习后,很多学生的紧张程度降低了,而且从害怕到接受并最终喜欢上了即兴演讲环节,因为他们觉得该训练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和思维敏捷性。部分具备优秀译员潜质的同学更是从该环节中脱颖而出,演讲有激情有创意,十分精彩,让老师同学都为之叹服,也令口译课堂更具吸引力。

在大学英语口译课上进行公共演讲训练教学,既丰富了课堂的信息资源,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大学英语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对培养未来合格的口译员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通过信息的交流,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广,在大庭广众面前讲话的信心越来越足;学生作为演讲者,在有准备演讲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锻炼了逻辑分析能力和记忆力,培养了缓解压力的能力,提高了表达能力;在即兴演讲环节训练了敏捷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强化了心理承受力;而作为演讲评论员的学生,在承担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了注意分配能力、分析评判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全体同学在听别人演讲的时候,训练了听辨能力、捕捉关键信息能力和主旨口译能力。由此可见,公共演讲训练在口译课堂上的适当运用,可谓一举多得,是帮助大学英语学生提高口译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黄建风,李雪, 口译与演讲艺术[J].中国翻译,2007

[2]梅得明,英语1:3译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提高即兴演讲的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说话能力;训练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5-0260-02

吕叔湘先生在《关于语文教学问题》一文中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摹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任何技能的掌握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的摹仿,二是反复的实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改变观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能力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特别是语文的说话能力,而且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口语能力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对高职学生的语文说话能力培养的几点做法:

1 朗读

朗读是一门艺术,涉及到把握语音、语调、节奏、语气的多种能力和技巧,

正确地朗读不同的文体,不同感彩的文体,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而且经常朗读,可提高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都要求学生认真朗读,尤其是诗歌和散文的教学。每上一课,我先给学生范读,或听朗读磁带,或让朗读水平好的学生领读,至于朗读水平差的学生也给他们提供机会,跟读、自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并对他们的朗读加以评点,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2 复述

要求学生把自己感知的语言信息经过理解、加工和储存,根据表达的要求,将记忆的内容转换为口语表述出来。笔者在讲授小说和剧本时就大量地采用这种方法,如在讲授鲁迅的小说《风波》时,我就采用复述的方式,要求学生按时间的顺序,生动而形象地描述辫子风波的产生、发展、和尾声。实践证明,复述可以培养学生连贯而系统的说话能力。

3 讨论

通过讨论获取知识,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好方法。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可放手由学生讨论,通过思索去自己寻求答案。

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采用多种多样的讨论方式,如小组、大组,乃至全班。我在讲授课文《宝玉挨打》时,预先拟定了三个讨论的题材:1.分析主人公的性格和情节的发展关系。2.归纳《宝玉挨打》主题乃至《红楼梦》的主题。3.认识作者曹雪芹的艺术才华。针对这三个问题,我提出相应的要求,然后根据所拟题目的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讨论形式,由学生在预定的时间内自学讨论,理解课文,寻求答案,再就讨论的问题,由教师指名发言,或学生自由发言,最后教师归纳和指点,这种授课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对口语练习的兴趣。

4 演讲

高职院校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院校,高职的大学语文与之相应的任务即是能说会写。“能说”的演讲训练最能体现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演讲教学在培养实用型人才方面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演讲是一门综合艺术,一次成功的演讲,是技巧密集型的语言艺术,形体角色艺术和心理素质的综合体。高职学生的演讲如何能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我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步训练。

4.1 壮胆性演讲

第一步进行壮胆性演讲训练。如三分钟自我介绍,谈谈我的家乡等。结合这一训练告诉学生什么是演讲?演讲稿怎么写?演讲的具体要求有哪些?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初步的演讲知识和特点。

4.2 有准备演讲

第二步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思维训练,即有准备演讲训练。教师可在新课结束后,结合课文命题,也可离开课文命题,但命题应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前途或当前人们关注的问题。如《六十分真的万岁吗?》、《我为北京奥运添光彩》。这样也可促进同学们广泛地阅读收集材料以构思演讲稿,明确写好演讲稿是有准备演讲成功的一个关键。当然,有准备演讲关键仍在临场演讲时的思维训练。尽管学生写了演讲稿,但不是原封不动地背诵讲稿。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演讲事例的选择和应用,命题演讲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同时讲解语言训练中的气息训练,字音训练,技巧训练,注意重音、节奏和停顿。

4.3 即兴演讲

第三步进行即兴演讲的训练。如在教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后,让同学们围绕学习内容即兴演讲,这样就能使演讲者有言可发,有事可叙,有情可抒。

在即兴演讲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在立论上力避一般化,独辟蹊径,道前人未所道,这就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此外,即兴演讲还将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大胆表述自己思想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却是传统教学所无法企及的。

4.4 辩论性演讲

第四步进行辩论性演讲训练。由于平时对演讲训练的分步教学,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受到了实际锻炼,演讲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因此教师可安排四人为一组,把全班分成若干组,将水平接近的两组构成对手,现场出题,抽签确定正、反方,一个学期每组学生至少轮一次。在辩论性演讲中,教师着重指导学生以下两点:

(1)辩论中会听不会说的必败,会说不会听的必定乱辩,只有听说俱佳者才有希望取胜。

(2)由于一场辩论中要交锋多次,辩手应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麇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心理素质。

社会的发展需要具备综合语文能力的人才,在诸多的语文能力中,培养说话能力的意义既是基础性的,也是综合性的,因此我们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提高即兴演讲的方法范文第4篇

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基本上都是文质兼美的,教材编者也会充分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应多关注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振奋的地方,并在这个共振点处布置作文题目,让学生当堂即兴口头作文。教材的共振点不仅能够帮助教师逐步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而且能够唤起学生表达的欲望,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口头作文氛围。下面笔者根据在小学的实习经历,以具体课文为例,阐述口头作文训练的方法。

例如,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3课《秋天到了》中的第二自然段这样写道:“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讲到这一段时,我发现学生异常兴奋,有的学生说:“老师,这一段我们都很熟悉,我们经常就这样看着天空,数天空中的大雁,看它们是怎么排队的。”听到学生们纷纷同意的声音,高兴的同时我赶紧抓住他们共同的振奋点,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找找这段写大雁南飞的话语中,哪个字是相同的?”这时学生们的小眼睛都盯着这一段,有的学生说有两个“一会儿”。接着我抛出问题:“我们可不可以结合平日里看到的其他小动物,也试着用‘一会儿’造一个句子?”这时,学生们特别兴奋,纷纷思考,举起他们的小手。有的学生说:“小狗特别可爱,一会儿转圈,一会儿跑开。”有的学生说:“小金鱼很活泼,一会儿吃食,一会儿吐泡。”就这样,学生们结合平日里的观察欢快地说着。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还不太会作文,像这样根据教材中的例子,当堂即兴说出一两句话是非常有利于他们日后进行作文训练的。

又如,在教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难忘的故乡》一文时,当我与学生们一起朗读主人公在雪地里打雪仗、摔跤、打滚儿的情景描写时,学生们有很多话要说。这些是哈尔滨地区的孩子,他们每个冬天都会看到洁白的雪花,正处于爱玩耍阶段的他们自然可以说出,也乐意说出在雪地上做的各种游戏。就此,我马上拟出半命题作文“雪地上的____”,紧接着给出提示,可以是雪地上的游戏,雪地上的欢快,雪地上的忧伤,要求在作文中具体描述出人物、地点、雪地上发生的事情及心情,可以运用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方法。学生们思考五分钟,当堂口头作文300字左右。根据学生们的口头描述,我再和其他的学生作出相应的评价。

二、积累作文素材,课前五分钟演讲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提出:要让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基于此,在进行口头作文训练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留心生活中的点滴经历,并把触动心弦的地方记录在素材积累本上,以备演讲时使用。以课前五分钟演讲的形式把自己的见闻口述,能够锻炼学生听、说及人际沟通的能力。

关于作文素材的积累,可以有多种渠道。比如说积累教材中的优美词句、好人好事。教师可以督促学生把从课文中学到的修辞方法和技巧记录在作文笔记本中,对于感受特别深的地方作出标记,以便应用到课前演讲中;也可以把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到的作文知识、获得的感受记在作文笔记本中。小学生有一颗好奇的心,爱观察的眼睛,他们普遍对生活中的事物敏感。教师应指导学生把他们观察到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趣闻乐事概括成一两句话随时记录下来,在课前演讲中再进一步详细地口述。

有了一定的作文素材,就要把它们加以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演讲便是锻炼学生胆识、展现学生学习成果的好方式。教师可以在每次演讲前给出演讲主题,可以直接把刚刚学过的教材中的单元主题当作演讲主题。例如,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两篇课文分别是《沙漠里的船》和《雪猴》,这个单元主要是描写小动物。教师可以把演讲的主题确定为“我爱动物”,让学生根据课文中学到的描写动物的方法及日常接触到的小动物,列出一个作文提纲,在课前演讲。演讲的主题也可以由师生讨论后共同确立,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与语文作文相关的都可以成为演讲的主题。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演讲前,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姓氏顺序排列演讲序号。不同学段的学生,演讲的时间也应有所区别。第一学段(1~2年级),每次演讲的时间在1分钟左右,由于小学生爱表现自己,教师可以安排4~5人进行演讲。第二学段(3~4年级),每次演讲的时间在1~2分钟,每次安排3人。第三学段(5~6)年级,每次演讲的时间在2~3分钟左右,每次安排2人。学生们演讲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针对演讲人的语音、语调、语言、仪态及演讲的内容作出相应的评价。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纠错的同时尽量多鼓励、多赞扬学生,以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口头作文的兴趣。

三、制订口头作文训练方案,定期开展口头作文训练课

口头作文训练应该是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根据年级特点和学生学习情况制订具体的、系统的作文训练方案,并且按照训练方案定期开展口头作文训练课,以便遵循语文自身的规律,逐步提高学生的口头作文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

第一学段(1~2年级),此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较强,对作文还比较陌生,因此,教师应主要培养学生学说普通话,运用所学词语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动画片、微型电影等引导学生做说话练习。根据学习时间的不断推进,由浅入深地加以练习。先以说一两句话作为练习的开始,逐步扩大到三四句、一两段话的练习。可以每两周开展一次口头作文训练课,每次45分钟;也可以采用朗读精美篇章或学生自主选定题目口头作文的形式。

提高即兴演讲的方法范文第5篇

语文既是一门工具学科,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目。它带有“人文性”和“社会性”,是一种表情达意的工具。“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教学过程应重情感的诱发、激励,善于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

现代社会,注重人的自我展示。我们要培养学生自我肯定、自我展示的习惯和能力。演讲实质上就是学生的一次自我展示,站在演讲台前,要想想给大家一个什么印象,演讲什么内容,怎样使自己的演讲吸引他人的注意力。老师把课前三分钟的时间留给学生演讲无疑满足了当代初中生表现欲强,不甘落后,急于表现自己才华的心理。讲演内容一般不局限于课本有限的内容上,而是让学生广纳博采,突破授课内容的局限,开阔视野,激发阅读兴趣,从语文课外获得知识,叩开思维的心门,实现课内外衔接。这有利于语感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听说能力,调动学生情感,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要使学生健康成长,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使他们保持积极、愉快、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古尔曼提出的情商教育理论认为:人生成就最多20%归诸智商,80%归诸情商(EQ)。情商主要包括自信心、意志力、合作精神、思考方法等,简单说,情商就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人格特征。谁的情商开发得好,谁的成功机会就多。因此,教师的重要责任就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保持最佳精神状态,自觉甚至是乐意接受来自学校和教师的合理要求,内心经常体验到自身成功的喜悦,不断进取,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仅仅在语文课上,是不可能使学生智慧地理解事物、理解生活的。课内向课外延伸,既是联系,又是发展。“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要把课内思考和课外生活的理解结合起来,课堂上从演讲抓起,促使学生从一种现象或者一则小故事中理解智慧,积极实践叶圣陶先生“课堂里学,生活里用”的语文教学思想,提高辨析能力,延伸对生活的理解。语文课文来源于生活,因此,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就要引导他们感知社会生活。进行演讲等活动不仅能提高能力,而且能陶冶情操。这些活动为课堂学习语了良好铺垫。

在语文教学中,演讲实质上是对学生思维、口语、表演及心理水平的检测。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演讲能使其清晰感受到自身的发展状况,增强自信心,进而发挥思维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自我批判意识。根据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语文课堂上的演讲活动的安排可以分为演讲课和课前限时演讲。演讲课不宜多;课前限时演讲在实践中证明了它的优势,可作为语文课堂的组成部分。课前限时演讲分成一般演讲和即兴演讲。一般演讲即有准备的演讲,在演讲开始阶段采用这种形式。每节课开始的三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演讲及评议,在这之后公布下次演讲的学生及演讲的注意点。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为自己的演讲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