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生教学策略

小学生教学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教学策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生教学策略

小学生教学策略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习作训练 小学生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1创设和谐的作文情境,让学生――“自我表现”

《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是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学生习作个性化的前提。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是独特的,世界在他们心中是丰富多彩的。因此,教师在指导作文时必须创设和谐、宽松的写作情境,让学生――“自我表现”: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手描绘多彩的人生。从而形成与众不同的写作内容、构思和个性语言,形成有个性的作文。创设情境首先要营造宽松氛围,让学生感到写作文是一件快乐的事。教师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入手,激趣导入,给学生一个思维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为。如写作文《假如我会克隆》,教师抓住本单元训练重点:如何收集和整理材料。几天前就让学生设法想方收集有关克隆知识材料,并让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上畅谈“假如我会克隆”,相互交流讨论。在这样的基础上,作文课上,让学生展开想象,把自己克隆什么说给大家听,看谁的想法最奇妙。“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争先恐后,兴趣盎然,把自己美好的愿望寓于幻想的克隆技术中。先说后写,写起来得心应手,有的学生从患绝症的亲人写起,说要克隆人类各种器官,挽回生命,让人们永远健康;有的同学说要克隆濒临绝种的珍稀动植物,让地球更加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情真意切。其次要创设实践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习作乐趣。作文教学个性化,就必须树立大语文观,改变作文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封闭状况。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去实地观察、体验生活,“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如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欣赏大自然的美丽风光等等。不同学生的不同体验和感受,必然产生个性化的作文,当这一切化为语言时,“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

2拓宽无限的写作时空,让学生――“自作主张”

作文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认识水平与学生的写作能力辨证统一的过程。教师应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让学生――“自作主张”,轻松自由地写作文。(1)自主拟题。自由拟题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习作方法,学生脱离了文题的束缚思维就活跃起来,便能从个人角度去看世界,想问题。(2)开放时间。承认个体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前提,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空间和认知水平,如果把作文教育囿于课堂的四十分钟,这势必割裂了作文教学的系统性。所以我们应打破传统观念,把一次作文看作是一次不断反复的心灵体验过程。(3)开放空间。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习作的广阔空间。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一不是作文的素材。所以教师应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观察,走向生活体验,走向社会搜集,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走一条“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作文教学之路。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写作文,“自作主张”地叙述印象深刻的事,记难以忘怀的人,抒发自肺腑的情。

3鼓励创新的表达方式,让小学生――“自我作古”

小学生教学策略范文第2篇

一、利用原型促迁移

由于原型启发所依据的是事物之间具有的相似性,这就意味着原型中包含的信息既有促进问题解决的有关信息,也有干扰问题解决的无关信息。因此,教师在利用原型促进学生学习迁移时,“应引导学生注意例题中的关键信息,选讲的例题应有典型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应用原型促进小学生学习的迁移。基于这种原型启发理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导小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二、利用表征促迁移

表征又称心理表征或知识表征,指信息或知识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的方式。它一方面反映客观事物、代表客观事物,另一方面又是心理活动进一步加工的对象。因此,利用表征来解决问题,其实质是学生用已有的经验与要学习的新信息之间形成联系。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也可知: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主要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使小学生头脑中形成鲜活的表象,从而促进其相应知识的获得。

三、利用类比促迁移

所谓类比,就是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这种方法主要基于迁移理论的相同要素说。该理论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与迁移情境存在某些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会影响到另一种学习。这启迪我们,只有前后学习之间存在共同或相似成分时才发生迁移,即两种学习之间存在的相同要素是产生迁移的根本。

四、利用练习促迁移

小学生教学策略范文第3篇

关键词:错别字现象 小学语文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208-01

中国的汉字是比较复杂的,是字音、字形、字义的有机结合体,小学生在学习汉字时,教师要从三方面严格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认清字形,三是了解字义。为了减少小学生错别字的出现,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汉字的独有特点,来设计教学,达到改善识字教学,具体来说,有以下三大策略:

1 汉字的字音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要用汉字字音上的一些特点来进行识字教学,要教会学生熟练地正确的读准汉语拼音,对于汉字中的同音字和多音字,要合理地引导小学生,去仔细辨别它们的特点,以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效果。在教学中我们常用的字音教学的方法有:(1)汉语拼音识字法;(2)汉字同(近)音字识字法;(3)汉字形声字形旁声旁识字法。

1.1汉语拼音识字法

小学生的汉语识字教学,是在低年级学段进行的,一年级是小学生识字的关键时段,那么,一年级的语文教师,面临的主要教学任务是汉语拼音教学,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汉语拼音的教学,安排在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小学生的汉语拼音学的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小学生以后的识字活动。因此,我们一年级语文教师责任重大,加之现在大部分地区小学课程里,都在一年级就增设了英语课程,而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对英语字母的发音等的学习,再学习汉语拼音的发音时两者经常混同,教学实践中给我们的汉语拼音的教学带来了不小难度。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重点关注学生的汉语拼音的习得,小学生只有掌握汉语拼音,教师才能够利用汉语拼音,去对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汉语词语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两方面的能力,一是借助拼音学字音,二是利用拼音识读汉字的能力。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好汉语拼音后,还要教会小学生查字典,使小学生具备查字典的能力,从而利用字典里的注音来达到读准汉字字音,培养学生自己自学,识读汉字的能力。

1.2汉字同(近)音字识字法

汉字中有大量的同音(近)字,小学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高频错别字的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针对汉字同音(近)字的教授时,把新字于以前学过的汉字同音(近)字放在一起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学习,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具体教学汉字同音(近)字,也可结合这个字的字形与字义来进行辨析,还可以把这个字放到具体的语句中去辨别,例如,在小学生作业中的高频错别字“再”和“在”,“在”这个字的意思有“存留于某地点”、“表示动作的进行”等。而“再”这个字的意思有“又一次”、“更、更加”等。小学生在作文中的一句话——“今天的中国人们不( )是受压迫的了。(再 在)”这里句子要表述的意思是“又一次”的意思,所以应用“再”。诸如此类的引导用比较识字的方法对小学生进行

汉字同音(近)字的教学,利于小学生区分汉字同音(近)字,提高小学生识字水平。

1.3汉字形声字形旁声旁识字法

汉字有四种造字法,其中数形声字为最多,据统计,在人们日常,使用的汉字中,就有占 85%左右的形声字,这些形声字的读音与作为声旁部分的,作为独体字的读音基本是相同的,也有非常相近的(只是声调不同),如“评”和“平”读音完全相同,声旁读对了,这个形声字的字音就对了,这种借助形声字的声旁来进行比较教学的识字的方法,在实践中是可行的,有助于小学学生在作业时,减少错别字现象的出现。

2 汉字的字形教学

借助汉字的字形,来对小学生进行识字的教学,这是识字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手段,这种类型的教学活动,主要是依据汉字的结构和汉字的构字规律,及小学生学习汉字字形的心理特点。综合考虑而设计的识字教学方法小学学生学习汉字时,比较容易出错的就是形近字。小学生的识字量是不断增加的,这样形近字也就不断地增多,小学生在学习汉字的难度就越来越大,因为,小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辨别能力都还比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他们对相近的汉字容易混淆。如笔者为了形成本篇论文,进行的调查,统计数据说明高频错别字“自己”的“己”字,大部分小学生写成别字“已”字。在教学中,为了防止小学生写成别字,笔者通常使用汉字比较法教学形近字,引导小学生仔细辨析字的结构,着重强调形近字的细微差别,让学生去依据字的结构特点掌握形近字。汉字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表意性,汉字的四种造字法: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这四种造字法都集中体现了表意性。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汉字教学时,可依据这四种字的结构特点,巧妙的对学生进行语文识字教学。例如:教材中的象形字“……弓、耳、目、山、土……”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结合挂图,告诉学生这些字来源的,不仅可以增强识字效果,而且还能增强小学生对汉字识字的兴趣。

3 汉字的字义教学

汉字的字义教学是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汉字的首要任务,也是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的核心内容。通过调查发现小学学生错别字中的极大部分别字,都是小学生没有正确把握汉字的字义,导致用错。依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小学期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他们感知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是具体形象思维,这也是小学生的显著心理特点。因此,在进行汉字字义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经常设计一些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所要学习得汉字,有个明确、清晰的影像。如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里的四个生字——“口、耳、目、兔”,教师在教学时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一些形象逼真的幻灯片,引导学生观看,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形成直观的印象。一方面能够调动小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清楚的记住字形,理解字义。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读写结合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对小学生进行识字教学,可以减少小学生识字时间,还能促进小学生高效的识字。

参考文献:

[1]赵绍军.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小学生教学策略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生 估算能力 教学 策略

一、直接训练的内容

本人对1-6年纪教材进行了搜索,发现教材估算内容大多分布在2-4年纪,五六年纪的教材中没有专门的例题,估算只是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需要我们教师结合课本练习对估算进行落实。第一学段,一、二年纪不设置笔头估算作业,形式化的估算教学从三年级的多位数加减法开始,以购物等学生容易理解的活动为载体,以三年级的口算乘除法估算为重点;四年级乘除法试商中,加强面积测量(特别是不规则图形的估测)为载体的估算。

二、间接训练的内容。

教材中没有明确要求估算的地方,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估算。譬如,在统计分析上,根据统计图估计平均数、总数,根据样本统计结果推断整体;增加利息、税率等的估算应用;增加根据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进行估算。在空间与图像进行估算。在空间与图形教学领域,可以增加有关圆周长和面积的估算,还可以让学生画出从自己家到学校走过的路线图,估计自己从家到学校的大概距离,以提高实际应用的能力。在计算教学中,让学生在精算前先对计算结果的范围进行估计,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在计算的过程中进行估算,以简化计算的过程,使计算结果更加合理化。

三、训练设计生活化策略

要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估算的使用价值。华罗庚曾经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鼓噪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实践表明,越贴近学生生活的估算内容,在情感上越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训练设计生活化”,就是为了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感受到估算的实用性。估算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估算教学如果以生活为基础,就会使枯燥的计算变得富有生气。

教材中有关估算的情境多数是学生周围生活的反映,在进行估算教学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将教学、教学光盘中的插图直接呈现。必要时,也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选取学生更加熟悉更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为题材,让学生感受到估算是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需要,从而感受估算的魅力,自然而然地发现学习估算的重要性。

四、“教学活动游戏化”策略

创设游戏情景,体验估算应用价值。利用环境布置,平时谈话或游戏、多媒体等,把教学课堂模拟成商场,园艺设计院等现实生活场景,使学生不知不觉地熟悉问题背景,形成教学问题,从而联想到解决方法。

小学低段学生喜欢游戏,我就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深受学生喜爱的估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乐趣。通过有趣的估算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同时又使学生体验到估算成功的喜悦,可谓一举多得。

五、“学法指导多元化”策略

1、凑整估算法

对于数目较大的计算,先求出精确数的近似数,通常保留最高位或此位,然后用口算求出这些近似数的和、差、积、商。一般不求出精确的得数,只要求得到得数的高位数与精确数高位数相同或相近的数。取近似数时,借助凑整的办法,把各个以知数四舍五入变为近似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2、口算估算法。

在计算中,除了必须熟记加法表和乘法口诀外,记住一些特殊的数的计算结果、对于估算也十分有益。例如:25X4=100,125X8=1000,15X4=60,18X5=90,12X12=144等,利用这些基本口算也可进行估算。如1248X813,由于题中的量个已知数分别接近于1250和800,所以利用125X8=1000,估算出1248X13的大约结果是100万。

3、低位估算法。

即只计算算式中的最低位就能预知或用此法检验原式的值是否准确,此法常用于验算。

4、高位估算法。

即只计算算式中几个已知数的最高位,然后根据最高位的运算结果估计整个算式的值的正确率。

5、数位估算法。

根据数位原则及积商的定位规律,即积的位数等于两个因数之和或比这个和少1;商的位数等于被除数的位数,减去除数的位数所得的差,或比这个差少1等法则进行估算。

6、“评价方式激励化”策略

第一、重视估算方法的交流与评价。

因学生对于相关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思维方式水平不同,在估算中方法会多种多样。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将估算方法多样化,并且让学生与伙伴间充分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他人的算法,使学生体会到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不同的方法,促进学生进行比较和优化。

不同的情境应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有时需要把两个或几个数同时估大比较合理,有时把两个数同时估小也能解决问题;有时需一个往大里估,一个往小里估;有时则一个估,一个不估。只要是合理的,教师就应当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用于创新,让学生清晰、完整地阐述估算的过程,并且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所需的估算精度要求、个人的思维习惯,采取灵活多变的估算策略。

小学生教学策略范文第5篇

对于自主学习的实质问题,中西方学者近年来做了一些理论探讨。其中,笔者认为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庞维国对自主学习的定义。他主张从学习的维度和过程两个角度来定义自主学习。

从学习的维度定义自主学习是指从学习的各个方面或各个维度来综合界定自主学习。我们认为,如果学生能够自我驱动学习动机,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自主调节学习策略,规划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并能对学习的结果作出自我判断和评价,那么他的学习就是充分自主的。

从学习的过程定义自主学习是指从学习的整个过程来界定自主学习。我们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就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学习准备,并在活动中能对学习方法、学习进展作出监控、反馈和调节,在活动后能对学习结果进行检查、总结、评价和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充分自主的。

根据自主学习的定义,我们把自主学习的特征概括为几个方面: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差异性。

二、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为了让学生都喜欢上数学课,让优秀学生更优秀,让学困生想学数学,会学数学,我借鉴了一位湖北高级小学数学教师向春林的教学经验,结合了本班学生情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分层”教学法进行了大胆尝试。

1.精心分层,启动“雄鹰计划”。为了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我没有简单的用优、中、差来分层,我在我们班实行的是“雄鹰计划”。刚开始我把每一位学生都定位于小鹰,要想成为老鹰与雄鹰,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和开动自己的小脑筋。经过一段时间,我把一些符合要求的学生分别提升为老鹰和雄鹰, “雄鹰计划”初具雏形,并宣布这是一个荣誉称号,是靠你的智慧与努力去争取的,得到后并不是终生制的,对不符合的将被降级,从而形成了一个可进可退的竞争机制,实践中看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2.制定目标,让雄心先起飞。学习目标的分层设定非常重要,其目的是要同时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发展需要。我让学生明白了目标的重要性后,请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老鹰还是雄鹰。并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个小鹰、老鹰、雄鹰的标准:

(1)学习方面:小鹰:会做基础题;老鹰:会做基础题并理解;雄鹰:会做题、理解并会讲思路。

(2)发言和提问方面:小鹰:一节课能举一、二次手;老鹰:一节课能举三、五次手;雄鹰:一节课能举五次以上的手。

(3)成功方面:小鹰:能及格;老鹰:良好;雄鹰:优秀。

雄鹰计划就是由雄鹰带领老鹰、小鹰,一起成长的过程,所以为了学习的需要还应分成四人小组。搭配类型通常是:一名雄鹰、一名小鹰,加两名老鹰。先确定雄鹰组长,再优先让小鹰申请喜欢加入哪一小组,以感情为主线,使每只鹰找到合适的小组,从而组成一个和谐的团队。

3.因材施教,雄鹰起飞。

(1)让雄鹰“吃得好”。经过课前的预习,这部分的学生基本上能掌握知识的要点,在课堂教学中,我则给他们更大的自由度,创造学习空间。我允许他们做课堂练习中较难的题目,如拓展题、延伸题,甚至我有时把第二课时的课堂练习提前给他们。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大大节省了这类学生的学习时间,还能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

(2)让老鹰“吃得饱”。由于给了一部分雄鹰很大自由空间,这时课堂知识的传授主要针对老鹰和小鹰,老鹰能更好地掌握知识,能更多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的优越感强了,举手的积极性也比以前高了,他们中的“出挑者” 也能在时间多余的情况下尝试雄鹰的延伸题,跳一跳,能摘到更多的“苹果”。

(3)让小鹰“吃得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有困难,学习成绩不容乐观。现在进行分组以后,我的教学有针对性,上课时,能更多更集中地关注和辅导他们。在雄鹰和老鹰均能着手解题,唯有小鹰无从下手时,我便分别深入小鹰中间,再深入浅出地进行一番探讨,使他们也能解答这道题,所以分组分层教学对于小鹰的辅导有很大的益处,能提高他们的听课效率,同时让他们也能成为课堂的主人,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4)分层作业,各有所得。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对于小鹰,设计一些基本的、与课堂例题相近的题目,促使知识的内化,以达到第一层次教学目标的落实。对老鹰,设计一些稍有变化的、比教学内容稍有发展的题目,检查老鹰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雄鹰,设计综合性练习,检查雄鹰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布置课后作业同样要有层次性,一般分为必做题和选作题。必做题是每位学生都应完成的基础题,选作题只要求雄鹰或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