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日常教学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职能作用;设备管理制度;人事责任制度
当代军事院校日常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教学指挥中心教学管理和教学务两服大功能的发挥。在日常使用管理的过程中,只有规范教学指挥中心管理制度,深入落实各项管理规定,才能保障教学指挥中心的平稳运行,保障各项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一、教学指挥中心职能作用
教学指挥中心承担教学管理和教学服务两大主要职能:
1.教学管理涵盖包括教学秩序监控、教学情况录像和组织召开教学管理会议三个方面的功能。
校园内所有教学场所均装有教学监控摄像头,通过对摄像头的操控,教学指挥中心可详细掌握一线教学情况,考试期间可进行电子监考。教学指挥中心对每天的教学录像进行留存整理工作,为定期教学形势分析、教学质量评估、优秀课程评选等工作的实施开展提供视频依据。教学指挥中心定期组织召开各类教学会议,规范教学秩序,指导各项教学活动正常运营。
2.教学服务职能涵盖教学网络直播和教学网络复播两大功能。
教学指挥中心建有网络听查课系统,所有接入校园网的终端均可访问网络听查课系统实现在远程听查课。利用该功能,各级主管领导可实现在自己办公室实时听查课,因病在宿舍休假的学员也可通过校园网接受网络实时授课。通过网络听查课系统,教学指挥中心对重要课程进行录制留存,经过整理编排后,在校园网上,供全校师生学习交流。利用网络复播功能,教员可实现课后教学问题自查,学员可实现课后网上复习、补课和自修。
二、建立设备管理制度
教学指挥中心各项职能的有效发挥离不开各种设施设备的硬件支持,建立科学完备的设备管理制度是教学指挥中心各项设施设备正常运营的制度保证。
1.建立设备管理日志
在教学指挥中心日常工作管理中应设有设备管理日志。设备管理日志应详细登记教学指挥中心所属设备明细。当对设备进行维修、维护获升级更换时,应及时将工作情况记录在案,如工作需要一定周期才能完成,应在该项工作完成时再次记录,详尽登记设备发生的问题、解决方案及现今解决情况如何。教学指挥中心在平时的工作管理中要对各类不同设备进行操作,应将平时常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设备登陆账户密码进行登记,方便日常工作中随时查阅。通过设立设备管理日志,做好平时记录的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指挥中心工作效率,有利于提升综合业务能力。
2.规范设备操作步骤和方法
在教学指挥中心日常工作中,为保证各项设备平稳运营,在操作设备时应规范操作步骤和方法。在设备电源管理方面,应注意设备开关顺序,严格按照先总闸后分闸的顺序进行开关。每天下班前将非值守设备关闭电源,值守设备应设定非工作日定时重启设备完成维护。为防止设备因功率过大而跳闸断电,同一个接线板上应避免所有接线孔全部接满,避免大型设备全部接入同一接线板。平常教学工作中Led电子大屏应设定软件自动开关时间避免反复开关大屏电源,在周六周日、其他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应关闭Led电子大屏的总电源防止设备过长时间运行造成损坏。计算机电源应从UPS电源接入,在遇临时断电时,应迅速完成数据保存然后关机,防止因突然断电造成工作数据丢失的情况发生。遥控器应及时更换电池,无线中控控制器和无线话筒应及时充电,防止因电量不足影响日常工作。教室摄像头默认拍摄位置应统一设置为正对教室讲台,在完成教学监控相关工作后,应将摄像头位置调回默认位置,方便课程录播和下次使用。计算机内教务信息应以学年为单位做到定期清理,定期清理资料既是保密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是工作效率提高的保证。通过规范操作设备的步骤和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工作效率,为教学中心保持高效有序的运转提供技术保证。
三、建立完备的人事责任制度
为保证教学指挥中心顺畅运转,除建立设备管理制度外还应建立完备的人事责任制度。教学指挥中心人事责任制度包含《教学指挥中心管理规定》和《教学指挥中心教学值班制度》两个方面。
《教学指挥中心管理规定》规定了教学指挥中心在日常运转过程中各单位责任划分情况。《教学指挥中心管理规定》规定教学指挥中心由训练部教务处统一管理,负责牵头制定教学指挥中心各项管理规定和相关制度。日常管理由教学值班员负责,各级教学值班员应严格落实教学值班制度做好教学指挥中心每周教学值班工作。技术维护由教学指挥中心技术员负责,技术员应严格落实相关设备管理制度定期查看各类设备运行情况,将相关设备问题进行记录并上报教保处。设备维护由训练部教保处负责,教保处根据教学指挥中心技术员上报的设备维修需求,联系相关设备厂家派人进行维修,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完成教学指挥中心废旧设备的报废和新设备的采购。
《教学指挥中心教学值班制度》规定了教学指挥中心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各级教学值班人员的职责划分。教学指挥中心技术员负责保障教学指挥中心工作日设备全天正常运行,收集教学监控中生成的违纪照片和视频,在教学值班员因事离开教学指挥中心时代行教学值班员职责,协助教学值班员完成教学例会的筹备工作。教学值班员负责收集各单位教学情况,将每日教学情况上报教学值班首长,将教学值班情况以周为单位整理成教学周报下发各教学单位,负责教学例会的相关筹备工作。教学值班首长负责全面掌握全天一线教学情况,将重要教学情况上报院首长,指导各单位教学工作,组织召开教学例会和其他教学相关会议。
通过建立教学指挥中心人事责任制度,让各单位开展工作更具针对性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划分更加明确,让管理工作有据可依从制度上根本保证教学指挥中心平稳运行。
所谓的教学管理,包括学校中所有教学涉及到的内容管理,不管是教师、学生、教学计划、教学档案,还是教学工具、教学过程,都要进行管理。教学管理的主要任务既包括促进学校的运转、发挥人员的作用,也涵盖了学生学习、教师教务、教学改革的促进和带动。教学管理的内容可以是过程管理、业务管理,也可以是质量管理和监控管理。在多媒体普及运用、教育改革、新的教育理念的带动下,需要更加优化的教学管理机制措施来促进教学管理效果的发挥[1]。
一、高校教学管理面临的困境
在各地方高校的努力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开展顺利,学生对教学管理工作的评价越来越高,满意度逐年提升,教师教学纪律性好,教研活动的知晓度提高,但是总体看来,高校的教学管理仍然面临着三大困境。
1.困境一:理念意识落后
作为兼具教学性和管理性功能的教学管理工作,实际的工作人员理念意识却是相当落后,高校教学管理面临着巨大的理念意识落后困境。从表现来看:一是教学管理队伍的思想理念落后,他们更多的出于完成工作的角度,来开展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没有真正的进行工作创新,对学生、教师的关心程度不够,主动性非常低;二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意识不足,更多的学生工作归结到完成学业,修够学分,拿到学位证和毕业证,没有更多的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多为学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各类竞赛活动;三是学生、教师的参与意识不足,学生和很多教学老师都认为,教学管理工作与自身无关,只是教务老师的任务,自己没有必要关心,因此在实际的操作中,他们很少主动的关心教学管理质量和进度,没有督促或者检验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四是教学管理的创新意识不足,随着教学管理的复杂程度加深,任务变重,单一的教学管理计划,实在无法满足教学管理的实际需要,将使教学管理变得十分僵化[2]。
2.困境二:教学管理考核过于片面
实际运行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考核体系,对于学生而言是完成专业课期末论文、或者参加考试,对平时的学习态度、出勤率、表现没有考核;对教师而言,期末考核是是否完成教学任务,是否发表规定数量的论文,是否完成既定的课题,没有就实际教学课程的考核;对于教学管理工作者而言,是否按时出勤,是否完成既定任务,就是全部的考核标准。显然,这些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考核体系是非常片面的,并不能够科学的对教学管理的各项内容进行系统的评估,反而会阻碍学生、教师的创造性发挥,培养出的人才也是模块化的,形式化的[3]。
3.困境三:教学管理形式单一
在实际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使用的管理方法非常单一,即利用教学管理系统来完成管理工作,每个学生按照学籍信息进行管理,每个老师按照账号对应进行管理。在社会发展的带动下,需要更加丰富的教学管理形式来满足日益扩大的教学管理工作需求,需要更加完善的教学管理系统设备、网络服务、硬件设施,让更加优秀的员工投身到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学管理手段的单一,将让学校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放缓,学生的学习空间被局限。
二、实现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优化的必要性
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制度优化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表现一:有助于教学活动高效开展
教学管理制度的优化,将有助于开展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就能够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助力。事务性的教学管理,能够让教学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完成更加高效,让制定的教学管理策略更加符合实际工作需要。让更多优秀的教学管理工作人员投身到一线工作中,并熟练地掌握业务工作流程,组织教学力量、开展教学工作,完成教学管理目标[4]。
2.表现二:有助于专业人才培养
在高校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人员中,一些是因为机制原因,无法接受很好的业务培训,进行工作软硬件的升级换代,造成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足以满足全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需要,特别是在急需人才的工作岗位,无法通过特定的办法来引进优秀人才。因此高校教学管理机制的优化,将更加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在高校教学管理机制的助力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将得到很大的提升,在开展学生和教务工作的时候,能够从学生需求出发,采取符合学生特点的工作办法,以人为本,更好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
3.表现三:有助于提高实际工作效率
板块结构束缚下的高校教学管理机制,不仅让一些想要有所突破、创新的工作人员,有力无处使,不知道怎样改善教学管理质量,还让复杂、繁琐、重复的教学管理工作,压垮每个教学工作者的工作信心,很多人形成了工作拖延症,不好好为学生服务,在考核中也没有将工作质量和实际工作绩效挂钩。因此实现了高校教学管理机制的优化,将能够带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提高工作效率上着手,得到更好的工作收益。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能,为学生、老师服好务[5]。
三、建立健全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对策建议
加强高校教学管理机制的创新,采取积极高效的措施,将是学生、老师、工作人员的共同需求。从具体措施来看,本文认为应该有以下五个重要构成部分。
1.以明确的管理职责倒逼教学管理观念的转变
实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观念转变,形成老师、学生、工作人员的意识提升长效机制,最主要的是要实现教学管理的职责明确化发展。首先,针对学校的领导管理层,要让他们意识到教学管理观念转变的重要性,要在全校的重大战略决策、规划中,体现先进的教学管理思维理念,让高校领导层来分管教学管理工作,承担起提升全校教?W管理质量的领导责任;其次,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虽然是教学管理工作的服务对象,但是依然要对教学管理提供参考建议,要倒逼老师进行制度优化,解决实际教学管理中的多项难题;再次,要提高教学老师的参与积极性,在操作教学管理系统中,遇到问题了,要及时向技术部门反映,让技术部门及时进行更新和优化;最后,要明确一线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让教学管理效果评估成为其工资绩效考核的一部分,倒逼其进行理念提升[6]。
2.以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为保障
从学校的管理制度建设现状来看,缺乏了教学管理制度的出台,因此必须做出改变,以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来保障教学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一是要在制度制定之前,对全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开展现状进行摸排,对教学的方法、内容、质量,对学生的学习、社会实践等进行分析,形成分析报告,从分析报告中明确出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二是对全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开展现状开展调查,从学校的教学处、各学院的教务科入手,对平时开展教学管理的情况、问题进行搜集;三是建立起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意见反馈渠道,提供学生、老师、一线工作人员反馈意见的平台;四是以提升教学管理质量为目标,建立起可供推行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制度来保障实际的教学管理工作开展。
3.以日常的管理和服务提升教学管理质量
教学管理工作覆盖了所有的办学过程,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从平日的工作出发,一点一滴的服务好学生和老师,不断提升教学管理的质量。一是要开展精细化的教学管理,在解答学生疑难问题时,更加细心,在为老师提供服务时,更加全面;二是要采取更人性化的办事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在遵守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前提下,灵活的处理遇到的问题。
4.以优质的教师队伍为支撑
教师是制定教学计划、开展日常教学、进行学生教育服务的主体,因此要以更加优质的教师队伍来支撑教学管理的优质化进程。一是要对所有专业课老师开展政治培训,让老师提高政治修养,在学生教学中,不考虑利益,毫无保留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二是要制定更好的教学计划,让有能力的教师更多的参与课题科研,完成专业论文;三是实行严格的教师职称晋升制度,给符合条件的老师提供畅通的上升渠道,充分调动老师的积极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已经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但是目前高职院校中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要进行改革创新,才能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理念落后
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教学管理人员把教学管理当成行政管理来看待,只是简单的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管理,而对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评估机制、人才培养计划等都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影响了教学管理的实施。另外,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还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在管理的过程中只注重“管”,却没有发挥“理”的功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广大师生参与教和学的热情,导致了教学管理效率低下。
(二)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人性化
制度建设是保障,教学管理制度能够规范和保证学生的日常学习,给学生创造一定的学习氛围。很多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中专院校升级过来的,因此,在教学管理制度方面很多也是沿用中专学校以前的教学管理制度,这就造成了教学管理制度的不合适,降低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效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中专和高职院校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因此,教学管理制度不能盲目进行模仿,必须要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这样才能使教学管理制度发挥最大的作用。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高职院校采用的是二级或三级管理体制,学校和教务处同属一级管理,下面分设各系、部教学办公室,再往下设置教务办公室直接对教师进行管理。许多教学管理制度是具体规范校院与系部、系部与教研室之间关系的。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除事务性、规范化的内容外,很多是学术性的事务,如专业设置、课程方案、课程建设、教研教改等,需要有相关理论的指导,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学术性和相对明确的自律性。其次,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制度缺乏灵活性和人性管理,阻碍了教学改革的进行。例如,高职院校规定教师教学工作量,并将此作为津贴发放的标准,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的很多工作是无法量化的,因此,只将课时量作为衡量教师工作成果的唯一标准是不科学的。
二、创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对策
(一)更新教学管理理念
要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首先需要更新教学管理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必须要不断进行教学管理理念的创新,及时通过学习和培训提升学校自身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学习其他学校的相关理念来完善自己,这样才能使决策更加科学和合理,促进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实现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的保障,有助于实现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高职教学管理制度应当体现出高职院校自身的特色和教学规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要明确各级教学管理机构的管理重点。学校层面由教务处统筹管理,重点是加强教学计划的管理和教学质量的监控。学院层次要充分发挥系部和教研室的作用,实现管理重心下移;二是要完善与创新教务管理机制。一个先进的管理理念,需要一套良好的工作机制来实施。要建立一种民主机制,让广大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能通过各种民主形式充分发表意见,主动参与到教学制度的完善创新中来;三是要完善与创新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把必备的教学文件、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和管理人员的职责、学生管理办法等制度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同时要根据不断发展的教学新形势,相应地改变不合理的旧制度,建立与时俱进的、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新制度并保证制度的落实。此外,完善与创新教务思想观念。教学管理中要以师生为本,把他们当做主体,树立其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发展。
(三)合理运用先进科技手段
一是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比如说:利用视频技术、监控技术等对课堂教学以及实践活动进行管理,提升教学管理能力;二是构建信息化教学管理体系,通过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把学生与教师的相关信息等进行汇总,进而更加方便高职院校的管理与查询工作,并从中找出规律,为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提供基础资料。
(四)实行弹性学制
面对目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内容大致相同的情况,院校应当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有利于实现现代教学的个性化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高职院校应当积极推进弹性学制,以一种创新管理模式进行,通过教学管理创新改革的实施,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学习欲望,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五)引进先进的管理人才
高职院校中的很多教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相对偏低,主要是由于这些管理人员思想观念落后,不愿意再进行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导致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的低下。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不断的引进高级的管理人才,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合理化,促进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总而言之,为了提升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在日常的教学管理活动中必须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引进先进的人才,施行弹性学制,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提升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金保.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问题探析[J].职教论坛,2016,01:43-47.
关键词:教学管理;以人为本;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2-0010-02
教学管理是指施教者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教学活动达到学校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它也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保证[1]。高校院系本科教学管理承担着对教学工作进行组织管理及服务的任务,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院系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管理制度落实方面的实践探索对提高高校的整体教学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本文针对院系教学管理从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的实践举措,以达到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保证教学质量。
一、采用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
教学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的主要目标和对象也是人,人是最宝贵的教育资源,是教学管理的核心[3]。以人为本就是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激发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动性,调动人的创造性[4]。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强化人的因素第一的观念,确保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管理中之所以要树立人的因素第一的观念,就是由人特殊本质所决定的。高校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重视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和学生。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在教学活动中占主体地位,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是教学活动中检验教学成果的主体。以人为本就是要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更重要的是它保障了高校的教学质量[5]。
2.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管理中,尊重教师和学生,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然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先进教学管理理念。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管理离不开一线教师的参与,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多向教师咨询,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允许教师自主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另一个主体,在日常教学管理中,要培养和引导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突出其地位,有学生参与的教学管理过程势必符合教学发展的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教学管理本身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将日常教学管理的规范性、原则性融入学生的个性之中,日常教学管理成为有效的教育手段,高校育人模式更加丰富多元[6]。
3.创造以人为本的工作环境,充分重视一线教师的发展。积极为教师创造学习深造的机会,开拓教师视野,提升教师能力。教师的发展不是孤立的,需要团队之间的相互协作与帮助,积极帮助教师融入团队中,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得到成长,并在与同行之间的相互学习中得到提高。同时还要重视与教师的情感沟通,开展各种人文关怀的活动,增进相互之间的互动,达到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
总之,要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在本科院系教学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始终坚持以本科教学管理中涉及的人员为本,尊重、爱护他们,理解、激励他们,鼓励和引导他们发挥出自身的创造潜能,从而促进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7]。
二、加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管理,提升教学管理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为提升教学管理信息化创造了充分的条件。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管理是一个关于互联网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过程,也包含了计算机应用和互联网在教学管理评估的过程[8]。
1.互联网给教学管理者带来的挑战。教育学管理者要适应教育业态创新的步子,大力跟进对“互联网+教育”的教学管理研究,构思和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监管体制和监管策略,防范各类风险的发生。教学管理者也要按照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为“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提供较为有利的服务和支持。因此,在互联网新形势的倒逼下,教学管理者在教学管理研究和教学管理服务方面都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拓展思路,进行学习和提高,利用好互联网。
2.互联网给教学管理者带来的便捷。互联网技术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可以不受时间所限,随时完成相关的教学管理工作,可以利用网络数据的海量存储助能,实现教学管理各项内容的存储。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师的上课安排,学生的选课,教学的日常管理,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教学资源的共享等等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快捷的管理和共享。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得以大幅度地提高。
3.教学管理者如何充分利用好互联网。面对互联网时代给教学管理带来挑战和便捷,教学管理者清醒地认识到,无论互联网技术如何发展,要始终牢记教学管理是为教育服务的核心目标,互联网只是用来提升和变革教学管理的技术手段。从教学管理的核心需求出发,合理使用互联网,让互联网真正为教学管理服务。面对“互联网+”的冲击,教学管理不能坚守避战,应该从教学管理变革的真正需求出发,抓住机遇,直面挑战,让教学管理在“互联网+”的协助下更好为教学管理服务。
1.加强教学管理团队的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效能。教学管理团队职责就是进行教学管理,在教学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学管理团队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管理的水平,因此加强教学管理团队是非常必要的。
2.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以适应教学管理的现代化。在现代办公手段和技术的支持下,教学管理人员要不断地强化自身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术服务能力,提高教学管理的业务水平,学习科学的管理方法,用现代化的教学管理艺术和方法提升教学管理的层次。努力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高效率、高质量做好教学管理工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高效性提供保证。
3.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提升教学管理队伍的工作积极性。教学管理制度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管理制度不仅是约束制度更应该是激励制度,充满人文关怀。教学管理队伍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根本支持,教学管理队伍的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着教学管理的效能,要实实在在地关心教学管理人员的权益,建立和完善与之相匹配的激励机制,不断激励管理人员主动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自我价值感,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4.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师德建设,树立良好的人格形象。教学管理队伍是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良好的师德和人格形象也会直接影响教学管理的质量。合格的教学管理人员不仅应具有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还要努力用新思想、新观念及具有时代特点的先进的道德意识武装自己。牢固树立教学管理的服务意识,对学生,就可能真正提高管理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对老师,就可能更好地处理好教学管理与教学的关系,使教师更能够充分发挥教学的潜力[9]。
本科教学管理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问题,坚持为教学服务的宗旨始终不会改变。只有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进行科学的教学管理,才能使教学管理更上一层楼,充分发挥教学管理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甘益慧.以人为本,深化教学管理队伍建设[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4,(5):132-135.
[2]邓淑凤,韩红亮,王憬,张海龙.高校院系强化教学管理制度落实的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4):10-11.
[3]刁益韶.坚持以人为本,优化高职院校教学管理[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1):1-3.
[4]申亚楠.以人为本理念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科学,2013,(12):39-40.
[5]张树龙,谢茜,张世伟.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人性化研究[J].学理论,2015,(5):221-222.
[6]代鹏.大学生参与日常教学管理的可行性分析[J].青年与社会,2013,(13):87-88.
[7]申红.人本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及其实施途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3(11):37-38.
[8]解蕾,狄光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管理应用研究[J].信息技术,2015,14(4):108-110.
[9]杨圆,李莉.教学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中文信息,2015,(1):289.
Practical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Management of Undergraduate
WEN Jian-ming,FAN Wu,DONG Hai-qing
(Schoo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Mechanics,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关键词] 医院;实习生;医学教育;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8(b)-0146-02
Explore of teaching management mode for interns in comprehensive hospital
LI Qingli LIAO Tanghong LU Yong XIONG Ling
Depart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ducation, Jiangxi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 Jiangxi Province, Nanchang 330006, China
[Abstract] Hospital is the essential place for clinical practice for medical student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can promote hospital′s comprehensive strength. Jiangxi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medical students'practice remarkable through strengthening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innovating the hospital teaching ways and methods, enhancing interns management, taking practice quality evaluation the whole courseand other ways.
[Key words] Hospital; Interns; Med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anagement
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培养造就社会所需的合格医学人才是全社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1]。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能力和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2],是巩固和加强理论知识并将之运用于实践、培养其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学习阶段,是由医学生转变为合格的临床医生的关键过程[3,4]。同时医学教育是促进医院内涵建设的动力和潜力,教学水平的提高又是“科教兴院”的助推器[3]。我院是一所集医疗、保健、科研、教学任务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省内外多所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基地,每年承担了十余所高校几百名医学生的实习、见习任务。在医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实践能力越来越低的严峻形势下,如何确保医院的教学水平和医学生的实习质量,是医院教学管理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此笔者根据现实环境和具体情况进行了一些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现探讨如下。
1 加强医院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规范医院临床教学行为
1.1 建立医院教学管理领导小组和临床教研室,完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
作为医院日常工作主要内容之一,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能促进医院科研及临床技术的提高。医院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教学工作。医院建立了教学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小组成员为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并确定1名业务副院长分管临床教学工作。教学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医院临床教学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院科教科,人员由科教科及护理部工作人员组成,承担医院临床教学管理常务工作,负责制订全院临床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检查、监督、评价教学质量。医院成立了临床教研室,临床科主任及医务科科长为教研室成员,同时各科室成立教学管理小组。
1.2 构建与医院教学管理制度相对应的医院教学体系
根据医院制订的医院教学管理制度,结合医院临床设置等自身特点,制订了“临床实习组织与管理有关规定”、“教学管理人员职责”、“带教老师工作职责”、“实工作职责”、“实习生实习须知”等,制度的完善使教学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医院教学领导小组负责制订医院的教育方针与政策,医院临床教学管理办公室负责制订医院教学制度与教学规划,构建合理的师资人才队伍,督查教学等日常性教学管理工作,同时负责发掘优秀教学人才,培养人才等工作;教研室指定有丰富带教经验的临床老师负责教学,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同时将教学工作纳入个人年度考核内容,形成一定约束与激励机制,确保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