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区域生态经济

区域生态经济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区域生态经济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区域生态经济

区域生态经济范文第1篇

一、区域经济、煤炭产业和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测算

各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的计算本文依据科学性、系统性、数据可得性原则以及新疆区域发展的特点,从三个层次建立了系统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然后选择“min-max标准化”的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的处理,如果是正向指标,即数值越大越好时。1.从各系统发展水平来看,经济系统发展水平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95年~2001年,这期间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甚至一度出现倒退的趋势;第二阶段从2002年~2008年,经济发展稳步提升,尽管速度缓慢,但已经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这说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作用开始显现;第三阶段从2009年~2011年,这段时间新疆经济呈现较快的发展速度,经济综合指数从2008年的0.597快速上升到2011年的0.778,这与这段时间全国援疆战略是分不开的。环境系统综合指数在1995年~2011年间表现出波动式增长的态势,但增长不明显,环境状况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说明新疆多年来的环境问题未有明显改善,这与新疆脆弱的生态环境是相符的。煤炭系统在2005年以前都处于极低的水平,甚至一度在2002年以前都低于0.3的发展水平,说明尽管新疆煤炭资源丰富,但发展明显滞后,2006年以后才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尤其是近两年,国家能源战略向西转移,新疆成为国家未来能源的储备中心,大型煤炭企业纷纷进驻新疆,大量煤电煤化工项目开工建设。2.从耦合度可以看出,ECE系统的耦合度平均值达到了0.935,说明复合系统相互之间的互动关系较强。从耦合协调度来看,ECE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从1995年~2001年间始终在0.6上下作小幅波动,反映在图一中呈水平直线,2002年以后慢慢上升,到了2011年耦合协调度值达到了0.8657,尽管系统相互作用关系明显,但系统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导致协调度不高,说明新疆经济和煤炭业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模式,ECE系统还有较大发展潜力。但从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变化来看,则经历了由勉强协调到良好协调的过程,说明ECE系统还是朝着越来越协调的方向演进,系统由无序转向有序。

二、ECE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一)影响因素的选取结合新疆实际发展情况,我们主要考察以下5个影响因素:产业结构(X1),用第二产业产值占新疆生产总值的比重指标来表示;环保政策(X2),用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指标表示;能源建设(X3),用煤炭开采与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指标来表示;人口规模(X4),用年末人口总数指标来表示;技术进步(X5),用专利批准数、R&D研究人员、R&D经费三个指标来表示,提取主成份,方差贡献率98.524%。

(二)ECE系统偶和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普通最小二乘回归。设ECE系统耦合协调度为因变量Y,产业结构(X1)、环保政策(X2)、能源建设(X3)、人口规模(X4)和技术进步(X5)为自变量。首先用spss19做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因变量和自变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2、0.752、0.928.0.970、0.950,说明ECE系统与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适合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回归方程在统计上检验显著,但各系数t检验值除了X4外都不显著,且X5系数为负,与经济意义不符。为了验证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运用SPSS19进行多重共线性诊断,条件索引值为28.491、87.039、171.431,明显大于10,说明自变量间存在严重共线性。因此,下面运用岭回归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2.岭回归估计。岭回归法是一种成熟的方法,能够解决多重共线性的问题。运用SPSS19,得到如图所示岭迹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当k=0.1时,各岭迹开始趋于平缓,即当k=0.1时,各个系数。方程(3)中拟合优度R2=0.977,F统计值为60.365,P值为0.00001325,模型整体上非常显著。X3、X4和X5通过了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X1和X2通过了5%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X1、X2、X3、X4和X5的弹性系数均为正值,与经济意义相符。方程(2)中,各个自变量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173626、0.17514、0.193281、0.333903、0.177472,表明产业结构、环保政策、能源建设、人口规模和技术进步均对区域经济—煤炭产业—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有积极影响,根据系数值的大小关系,表明影响程度的大小关系为:人口规模>能源建设>技术进步>环保政策>产业结构。

三、结论

区域生态经济范文第2篇

1.1指标设定式中,f(t)、g(e)分别表示旅游经济效益指数和生态环境效益指数,用来衡量区域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水平;ai、bj分别表示旅游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参照钟霞等[25]研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获得;t''''i、e''''j为描述经济旅游和生态环境特征的指标值,因本文选取的评价指标有正有逆。为消除各指标量纲、数量级及正逆取向不同对结果的影响,t''''i的值通过对各原始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计算公式为。式中,maxti和minti分别是系统稳定临界点序参量的上、下限值,即对应某项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应的e''''j的值也按此方法计算。

1.2耦合度模型耦合是复杂系统通过系统内各子系统或要素相互作用与影响,促进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并且决定着系统相变的特征与规律[26]。区域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可耦合成区域旅游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耦合度是用来度量子系统的相对离差系数,式中,C表示复合系统的耦合度,C∈[0,1],C值越小,表明系统间相互关联程度越低,协调性越差;C值越大,表明系统间关联度越强,协调性越好。k为调节系数(k≥2),本研究对象涉及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故取k=2。

1.3耦合协调度模型一般情况下耦合度难以反映复合系统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为了客观评判复合系统整体协调水平程度,本文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参照廖重斌等[27]的研究,耦合协调度计算公式。式中,T表示复合系统的综合效益指数;α、β为待定系数,因发展旅游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对区域而言同等重要,故这里α、β均取值0.5。D表示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D∈(0,1),D值越大,表明复合系统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越好。

2区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2.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区域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是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影响两者协调发展的因素很多,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典型性、可获取性和一致性等原则,遴选相关指标构建区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其中反映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状况选取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等10项评价指标;反映区域生态环境发展状况选取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等10项评价指标。表1、2中各项指标数据来源于2001—2013年《安徽省统计年鉴》[28],个别缺失数据通过2000—2012年安徽省及16个地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补充。

2.2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我们将表1、2的原始评价数据采用式(1)、(2)进行标准化处理,为尽量减少主观因素对评价指标权重的影响,将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照一般要素成份特征值>1及累计方差贡献率≥85%的取值原则,分别提取旅游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主成分。旅游经济系统经主成分分析得到两个主成分,那么每个指标的因子载荷为这两个主成分的因子载荷之和;生态环境系统得到三个主成分,每个指标的因子载荷为三个主成分的因子载荷之和,因此只需求出旅游经济系统的主成分A1、A2,生态环境系统的主成分B1、B2、B3。根据主成分因子载荷矩阵(表4),计算出旅游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式(1)、(2)计算安徽省2000—2012年旅游经济效益指数f(t)、生态环境效益指数g(e),根据式(4)—(6)计算安徽省2000—2012年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度C和耦合协调度D(表6),根据表6作出安徽省2000—2012年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指标动态演化曲线。

2.3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析从表6和图1可见,2000—2012年安徽省旅游经济效益一直呈增长态势(2003年出现小幅下降主要是受到“非典”疫情的影响),由2000年的0.1182提高到了2012年的0.8921,并在2011年首次出现旅游经济效益大于生态环境效益,2012年达到0.8921,两者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这主要是由于“十二五”以来安徽省更加重视旅游发展,通过采取扩大有效投入、调整产品结构、强化宣传营销、提升服务质量等手段,使得旅游形象进一步提升,旅游效益进一步凸显。生态环境方面,2000—2012年安徽省生态环境效益虽然呈整体上升的趋势,但是增幅相对平缓。由2000年的0.2505上升到2012年的0.6847,表明生态环境效益总体趋好,但是存在着一定的波动。如2001年、2005年、2010、2012年出现明显波谷,且2011年开始生态环境效益小于旅游经济效益,说明生态环境的压力逐渐加大,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化加速,导致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影响了系统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的进一步提高。总体来看,2000—2012年安徽省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均呈增长态势,耦合度由0.7590上升到0.9657,且一直处在较高位运行,特别是2002年、2005年、2009—2012年耦合度接近于1,表明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关联程度强、协调发展好。2000—2012年安徽省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由0.3743上升到0.8771,表明系统相互影响带动程度增强,参照石惠春等[29]研究中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安徽省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2000年属中度失调衰退类旅游经济损益型,2001—2006年属勉强协调发展类旅游经济损益型,2007—2010年属中度协调发展类旅游经济滞后型,2011—2012年进入良好协调发展类生态环境滞后型。目前基本实现了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好协调发展,但是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不容忽视。

3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安徽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的分析评价,得出如下结论:①2000—2012年安徽省旅游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均呈整体上升趋势,表明旅游经济发展保持在同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且旅游经济效益增速超过生态环境效益,目前已进入旅游经济适度超前期(即f(t)>g(e)),安徽作为旅游大省,要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把旅游业真正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②2000—2012年安徽省生态环境效益呈整体上升趋势,但增速逐渐变缓,表明生态环境效益总体趋于好转,但面临的压力增大,甚至成为制约系统耦合协调度进一步提高的瓶颈,充分表明安徽省在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对旅游产业的结构调整与技术改造。③从耦合协调度的时序变化看,2000—2012年安徽省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中度失调衰退类旅游经济损益型—勉强协调发展类旅游经济滞后型—中度协调发展类旅游经济滞后型—良好协调发展类生态环境滞后型的演化轨迹,系统相互影响带动程度增强,但仍有可能退化到以前的耦合阶段,如何实现两者更高层次的协调发展是今后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基于上述结论,对促进安徽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建议:①完善旅游发展机制,优化总体政策环境。科学合理的旅游及环境政策是实现区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前提,要想旅游产业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就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和宏观调控职能,通过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来突显政府在营造旅游发展软环境中的作用。②加强景区环境监督,实行绿色生态管理。生态环境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方政府和旅游经营者要通过引进生态绿色管理的技术方法,科学估算景区的发展规模和环境容量,综合考虑资源的稀缺性、环境的可再生性和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对旅游开发、旅游经营行为实行绿色管理,不断提高旅游经营者、当地居民和游客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道德情操,塑造出人文生态的旅游环境。③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区域生态经济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运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6-0045-03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概念与内涵

在多数学者看来,京津冀区域之间形成的经济系统具有类生物性,其中区域内任何一个城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某一个城市的发展必然会对其他城市产生影响,不同城市之间存在协同演化的共生关系。对于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认识,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三种:一是将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视为以功能聚类的社会经济系统,由北京、天津与河北省诸城市构成;二是将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划分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5个子系统;三是将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归结为区域内部城市之间通过物质、信息、技术、人员和能量的交换流通而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复杂系统。从整体上看,现有研究的多是基于微观角度来探究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相关问题,从区域社会发展的宏观视角进行研究的论及较少。本文认为,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就是以区域经济与相关要素、环境之间关系为主体要素,以区域内部城市之间物质转换、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为客体因素,以区域内部城市之间功能、优势和地位互补为介体要素,以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要素所形成的复杂有机系统。

作为一个复杂共生的有机系统,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多样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省诸城市之间的经济交流、合作、活动等,其中,每一个要素都不可或缺,它们既是构成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最基本要素,也是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条件。第二,复杂的关系结构,区域内城市之间的不同性质、类型、行业的经济往来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有机联系,进而在内部形成一定结构,在外部表现一定秩序,区域内部任何两个城市组成的经济生态系统又是从属于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第三,特定的功能表现,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具有特定的功能,这是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具有不同于各个构成城市的新功能,这种新功能是由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共同决定的,而单个构成要素则不具备。如果一个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消失了,其独有的特定功能就将被取代,它将面临消亡或解体。

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主体要素、客体要素、介体要素和目标要素的复杂系统,也是一个具有多样构成要素、复杂关系结构和特定功能表现的有机系统。除具有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之外,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还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时空承接性。从空间结构来看,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教育系统、文化系统等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物能联系,这些系统的发展变化总是对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制约其内部结构的形态与变化。从时间发展来看,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是北京、天津、河北省诸城市长期适应外部环境,在彼此交往协调、相互适应过程中形成的有机功能体,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绝非彼此独立、互不影响,而是一种网络式交叉的结构关系。

2.动态适应性。主要体现在系统对所依存环境的适应与各构成要素对其所依赖环境的适应两个方面。前者既表现为系统主体通过内部结构调整、功能机理优化和运作机制健全来适应环境条件,也表现为有机体通过适当改变环境条件、有效变更资源取向,使得环境朝着有利于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演化。后者表现为系统主体通过内部资源结构的优化整合,要素目标内容、丰度效度的不断改变,来提高京津冀地区的区位优势与综合实力,增强京津冀地区发展的西同性与互补性,达到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规模和效益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目标。

3.自校平衡性。与其他生态系统一样,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也具有自校平衡性。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体,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不是完全被动地受制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它会根据环境发展走向及时完善内部结构,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环境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在短时期大量的输入系统内部,会引起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的不平衡。为了确保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通常会合理协调内部要素的结构关系,有效搭配要素组分的比例关系,充分挖掘要素的功能潜质,及时与外部环境进行多层面的交往活动。

二、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本质特征

1、在性质特征上,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是具有特定结构、功能和外在关系的,体现生态关联、生态适应、生态共生和生态平衡并不断遗传、变异和演化的复杂自组织系统。作为经济发展生态化趋势影响下的区域经济活动,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是北京、天津和河北省诸城市以彼此经济交往的融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的一种共生现象,为区域内部各城市之间的交流互动提供了条件。北京、天津和河北省诸城市之所以能形成联结共生态势,除了区域经济交往需要外。更在于这种共生态势能够产生多元复合、排列合理、组合有序的生态关系。由于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内部的协同适应性,区域内部城市之间的交往具有更加有利的生态环境。不仅如此,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还通过内部要素的有机协同与外部环境的适应互动,产生北京、天津和河北省诸城市简单叠加所不具有的新的功能,即系统整体性。在区域内部城市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下自组织产生的对内和对外的共生效应,正是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本质的集中表现。

2.在形态表现上,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是由要素形态、结构形态、功能形态和价值形态等多种表现形态构成的有机系统。在要素形态层面,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由具有意识性的主体要素、丰富性的客体要素、多样性的目标要素、现实性的内容要素、能动性的介体要素以及客观性的环境要素所组成。在结构形态层面,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主要由内部构成要素之间、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共同决定。在功能形态层面,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实质是不同要素间的物能流转和信息流动。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能、信息“由上游向下游”流动方式不同,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中的物能、信息流动主要是区域内部城市之间的双向可逆互动。在价值形态层面,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由外部价值形态和内部价值形态集合而成。外部价值是指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做出外向化行为需要综合考虑自身行为对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环境变化对区域内部结构、运作机制、经济效益的影响;内部价值是指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对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位置排列和功能组合

需要进行合理搭配。

3.在沟通方式上,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是系统内部与外部之间实现经济交往、沟通的网络化系统。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通过准确定位要素功能,有效整合要素关系,合理设置内部结构,及时调整资源取向,有力构筑发展空间以及动态构建外部环境关系等方式,来达到区域内部经济交往活动内外相渗透、纵横相交错、动静相结合的健康互动效应。较之传统的区域经济交往,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在沟通方式上实现了系统内外信息共享的网络化。随着经济发展、体制重组、文化变迁和教育进步,京津冀区域经济越来越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多表现为一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交织共生,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融通叠加的复杂态势。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可根据外部生态环境状态,构建内外高效互动渠道与平台,打破传统区域经济交往的时空局限。

4.在整合机理上,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是通过内部物能整合、信息整合、结构整合以及功能整合等方式。成为结构与功能最优协调化的有机整体。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具有自组织性,内部构成要素之间是一种双向的、多重的、非线性的复杂关系。虽然构成要素之间的容错性、自组织性,以及相关经济制度的和谐交互机制能够有效整合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但由于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动态自组织性和不可重复性,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会随着要素关系的重新组合而不断变化,准确判断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最优功能和最优结构就显得非常困难。为此,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必须具有较强的整合机制来有效规范和协调每一个构成要素的经济行为,维持经济发展秩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管理水平,增强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凝聚力。

三、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

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就是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优化内部构成要素结构、整合外部环境资源结构、协调自身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动态过程和作用机理。在长期的发展演化过程中,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逐渐形成动力机制、整合机制、创新机制、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等多层面机制。

1.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动力机制。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动力机制是三种动力――政府的拉动力、京津冀区域的自动力和环境的推动力共同作用、交互影响和均衡发展而形成合力的过程机理。(1)政府的拉动力。政府服务职能的有效发挥是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发展演化的重要拉动力量。(2)京津冀区域的自动力。京津冀区域内各城市通常会强化市场意识和产业观念,合理设置发展目标和内部结构,适当调整发展规模,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充分挖掘资源潜能,加快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内涵式发展。(3)环境的推动力。近年来,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下,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在管理绩效评估方面全面考虑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结构优化方面充分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系统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的持续发展和生态循环;在功能塑造方面注重吸纳社会力量、培育市场经济、引导系统再造、整合资源结构。

2.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整合机制。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整合可以视为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一体化的过程或这一过程的终极状态,其具有丰富的内容,包括结构整合、物能整合、信息整合和功能整合等。大量的彼此存在交互关联性的区域内部城市聚集在特定的地理空间上,所形成的集群系统功能优势,使得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必须具有较强的整合能力来有效规范和控制其中每一个城市的行为,以提高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群体凝聚力。所以,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整合机制必然成为保护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维持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动平台。然而,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整合机制具有双向性,即整合程度不足会诱发系统成员产生离心倾向,使其陷入发展的沼泽之地。相反,整合程度过高则会导致系统成员发展活力不足,发展步伐迟缓。

3.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创新机制。创新机制是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以持续发展为导向,以外部环境为依托,建立一种新的内部结构关系与资源整合模式,以实现竞争优势提高的能力机制。随着以战略变化和组织适应性为研究焦点的战略管理潮流的来临,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发展原先所依赖的因素会导致其发展轨迹的路径依赖性,可能成为系统持续发展的障碍。由于受到原有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发展观念、管理制度和行为偏好的“锁定”,一些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或许得到继承和沿用。然而,更能体现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发展动力和竞争优势则是其独特的创新机制,尤其是对于系统的全面创新。全面创新是指在网络环境与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通过完善创新机制和方法,激发系统主体要素的创新热情,通过战略、文化、制度、组织结构、技术和市场等要素创新,整合系统内外关系及资源,提高区域竞争优势,推进区域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经济范文第4篇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高职教育 区域化发展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概况

鄱阳湖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江西省北部,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我国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规划范围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5.12万平方公里。鄱阳湖地区位于沿长江经济带和沿京九经济带的交汇点,是连接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重要枢纽,毗邻皖江城市带,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该地区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规划提出要保护“一湖清水”,重点打造光电产业、新能源产业等产业基地,创建生态经济核心示范区。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职教育发展现状

目前,环鄱阳湖地区高职院校数量超过35所(含专科),占江西省全部高职院校超过70%,其中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5所,省级示范高职院校9所,在地区教育、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该地区培养了大量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但是,纵观该地区高职整体发展情况,呈现出各片区院校发展不均衡、专业设置趋同、特色不明显、抱团发展意识不强等现象,为环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服务和人才智力支持度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把该地区打造成为加快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带动区目标的实现。

三、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职教育发展的意义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实现高职教育区域化发展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同时该地区的发展又为地区高职教育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优化教育资源及专业的配置,完善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育质量。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打造光电、新能源产业等产业基地,不仅需要研究型、探索型的高学历人才,同样需要实用型、技能型人才,这就使得该地区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输出方向更加明确。实现区域化发展,将使这些高职院校形成合力,共同培养生态经济区需要的人才,服务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四、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职教育发展几点建议

(一)、立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强化高职教育的服务意识

高职教育应立足于所在区域经济的发展,将区域经济、区域行业企业对于高技能人才、技术开发的需求作为自身发展的方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技术开发、技能培训服务,主动融入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价值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需要大量高技能型专业人才,因此,该地区高职院校要立足本区域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强化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意识,提升教育发展与区域生态经济的衔接度。

(二)强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与本地区高职教育的契合度

教育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战略地位。人才是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第一资源。承担着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区内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要以职业需求指导办学、能力本位主导教学,做到产学结合、校地结合,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专业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需求的契合度。同时围绕区域经济、区域企业的发展需要来调整自己的专业设置和教学,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创新。

(三)改革、创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创新区内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首先需要院校改变办学观念,重视技能人才培养,重视地区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其次由政府部门引导区内院校走特色办学、内涵建设之路,避免趋同,并以此结合地区发展规划设置专业。再次,各高职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区内产业发展规划和人才需求,让政府部门、区内企业也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这样使得人才培养方案能充分体现政策性、时效性及实际职业岗位需求。

(四)整合、优化区内教育资源,实现抱团发展

政府部门应加大区内各高职院校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激发各院校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热情,提供条件大力引进区内院校教育和企业同时需要的人才,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区内高职院校应在国家、省级示范高职院校的带动下抱团发展,互通有无,相互促进,共享优势资源,尤其是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师资交流等方面。以这些措施提高区内高职院校的整体竞争力,从而吸引到更多优秀的人才师资和学生生源,促进区内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五)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为导向设置专业

国家要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世界级生态经济示范区。区域内的高职院校应围绕这个要求和目标调整和设置专业,以光电、新能源等产业发展为市场导向,紧跟市场步伐,并以此制订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提升专业质量和价值。

综上所述,促进高职教育区域化发展,将会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更加强大的教育职称和人才智力支持,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红.论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J].石油教育,2005,(4).

区域生态经济范文第5篇

(一)生态水网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环境,充分体现了生态圈林城市美景

相关文件表明,建设规划生态园林城市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系统学原理和生态学原理对城市进行规划和建设,必须要协调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展现的市域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生态敏感区域,例如植被、自然地貌、湿地、水系等。同时绿地的分布科学合理,水系环境和大气环境基本良好,生物多样性更为丰富,确保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达到和谐融通的效果。同时以城市传统文化的继承为基础,维持原来的历史风貌,逐步构建“绿网十路网+水网”的生态格局。生态水网的实施,促进了城区四周绿色走廊、湿地公园、森林景区等自然生态景观的构建,打造了一个环境优雅、蓝天碧水、生物多样的宜居城市,充分体现了生态圈林城市美景。

(二)生态水网能够统筹兼顾,获得良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邯郸生态水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有限的水资源,获得无限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首先,生态水网成倍的扩大了地上水灌溉面积。生态水网通水初期,仅仅经过1年的试运,就已经输水达到3.54亿立方米,地下水的补充量达到九千万立方米,而且灌溉面积上升了126万亩。其次,实施“两引工程”之后,将会提供更多的备用水源,逐渐优化配置工业用水资源。另外,生态水网确保了东部13县的春播夏种和夏粮丰收,使得东部一千多个行政村、一百多个乡镇、十多个县均受益。在水网辐射范围,传统的灌溉方式机井提水浇地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因而转变为水网自流灌溉浇地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最后,生态水网优化配置了水资源。实施生态水网之后,基本实现了拦住出境水、蓄住天上水、回补地下水、涵养生态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邯郸小气候。

(三)生态水网能够惠及百姓,获得和谐生态杜会效益

生态水网的应用价值首先体现在改善主城区环境。生态水网通水之后,城中就迎来了西部蓄水区源源不断的水源,这些流水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给邯郸市带来了希望,带来了生机。生态水网的应用价值还体现在修复了平原水生态环境。水网工程不仅能够满足小城镇生活用水需求,还能够形成坑塘、河渠,从而形成天然水库。自从生态水网通水之后,骨干河渠蓄水量达到了六千三百万立方米,河渠通水长度长达一千两百千米,甚至在城区形成34.4km的生态水面。另一方面,水网沿线大量种植绿色植物,绿化渠岸长达675千米。由此可见,生态水网在很大程度上修复了平原水生态。生态水网的应用价值还体现在改善地下水生态环境。通过地表水来置换地下水,并且通过补给地下水,从而对地下水位下降速度起到缓解作用,最终对地下水生态环境起到了改善作用。生态水网通水以后,对地下水的补充量至少有大九千万立方米,大大改善了地下水生态环境。生态水网的应用价值还体现在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自从生态水网通水之后,“五河四湖”基本进入到良性水循环状态,甚至城区还形成了清洁水面,居民空闲时间可以漫步到河边及湖边。城市水质改变之后,居民、企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均意识到了水资源的重要性,因此增强了节约水资源、爱护水资源的意识。早在几年前,邯郸市每年的地下水补充量已经达到了一亿立方米,蓄水能力已经达到2.5亿立方米。

(四)生态水网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全局,同时提升区城经济圈向心力

要想综上全面小康社会的道路,必须要制定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目标,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基本体现为跨区域整合资源、跨区域经济合作,寻找发展契机。区域经济已经不局限于点对点的竞争,而是发展到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及产业链的竞争。建设生态水网后,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豫、鲁、冀、晋四省交界区域经济圈的环境。邯郸市以生态水网工程作为基础,不断丰富和延伸生态水网工程的内涵,积极建设区域经济,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