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经营管理

网络经营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经营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络经营管理

网络经营管理范文第1篇

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造成影响,其中影响最广泛的莫过于网络营销对企业和零售业的发展的作用。网络购物平台的建立开启了零售业的新时代,也为产业的经营和销售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模式。

1.1网络营销的作用

网络营销是基于网络环境进行的企业商品销售,网络营销的根本目的与现实营销一样,都是通过销售手段实现产品价值的过程。与现实营销所不同的是,网络营销在实现多对一的销售和不同时空的销售上具有优势,这使得营销脱离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2网络营销的几种方法

网络营销为销售提供了更多的方法,除了建立网点和企业网站承接订单、进行销售活动之外,由于网络环境的多样化和便利性,营销的宣传方式也得以扩展,例如营销软文、在浏览率高的网页上放置广告、利用信息交流平台产品信息等。

1.3考虑到网络环境对现代体育场馆建设的重要性

现代体育场馆的建设和投入使用不仅是公共设施建设的一种,也是产业经营的一种,除了赢利之外,体育场馆要维持正常的运转也必须向使用体育设备和场地的人收取必要的费用,而这些费用将为场馆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提供经费。人们在网络上获得信息、通过网络进行消费的大环境,使体育场馆要实现自身的商业价值,就不得不考虑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体育场馆建设。

2利用网络环境经营现代化体育场馆的方法

现代化体育场馆的经营是娱乐休闲场所经营的一种,按照第三产业的经营模式,分析消费者的爱好,根据消费者需求进行项目改造和修建、进行功能宣传、寻找体育场馆使用的可能性并营造与人们文化心理相符的环境,获得人们对体育消费的认同,是目前体育场馆进行建设和经营的主要目的。

2.1通过网络了解消费者需求

网络活动因为其跨时空的独特性质,是产业经营中“消费者需要调查”一项活动变得更加简便。编制问卷、将问卷发至网上,请消费者进行消费意图的表达是目前获得消费需求方面信息的主要方式。由于网络问卷表达形式便捷、非实名,因此获得的信息会更加真实有效。现代化体育场馆为了使馆内设施更符合消费者需求,或者需要获得体育馆配套设施建设的建议时,可以选择网络问卷的方式取得消费者需求方面的资料。另外,通过观察消费者网购的内容、分析消费者年龄和消费目标的特点,也能够为现代化体育场馆的建设和经营提供帮助。例如,某城市的新建城区欲建设一座体育场馆,投资者在体育场馆的规模和内部设施方面一直举棋不定,于是营销策划部门进行了一次消费者需要调查。以“体育设施”、“健身时间”“、为健身花多少钱”、“希望配套的服务和设施有哪些”为主要内容进行了一次消费者调查。通过与小区、公司和学校联系,将问卷在小区业主QQ群、公司的企业文化网页上,并且采用微信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了大量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经营者不仅得到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对体育健身的基本需求之外,还确定了大致的体育健身配套服务的范围,为体育场馆的经营指明了方向。

2.2利用网络进行体育场馆功能宣传

体育场馆的功能已经不局限在体育运动会的举行或者是提供给人们基础的体育健身场地。目前,大型现代化的体育场馆不仅为各种球类比赛提供场地,也为各种文化展览和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提供场地、设备和技术上的支持,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在鸟巢巨型,而开幕式当晚,作为体育场馆的鸟巢实际上承担了一个大型文艺演出的舞台的任务。可见,现代化体育场馆在功能上有更多的可能性。体育场馆的经营者应该以体育场馆功能的开发为经营目的之一,通过体育场馆的多种形式的利用实现经济价值。鉴于人们对体育场馆的认识大多数还保留在“健身”的层面上,通过网络进行体育场馆功能的宣传十分必要。适合于体育场馆功能的宣传手段,有广告软文、平台宣传、视频宣传等多种形式,这些宣传形式均以网络环境的信息流通速度快、信息承载量大为基础。例如,体育场馆可以将已经承接的大型演出活动的布置现场拍摄成录像,并设计“使用感受采访”,请参与活动的人对场地和设施进行评价,将这些资料剪辑成视频在网络上,还可以建立企业微博或博客账号,通过分享承接的活动相关照片和介绍场馆设施等进行宣传,还可以鼓励体育场馆使用者通过博客、微信、QQ等方式分享使用心得,或者对体育场馆的建设及经营提出建议等。一次微博的转发可能会使一条信息增加至少20000多阅读者,这是网络时代能够提供给体育场馆经营的宣传环境,也是体育场馆展现自身魅力的途径。

2.3通过网络扩大体育场馆经营范围

网络的使用还能够促进体育场馆经营范围的扩大。一般的体育场馆的经营者多认为体育设施和相关设备、服务的消费群体仅限于体育场周围的小区或者企业等人流集中的地区,经营范围也不会超过一个或者半个城区,事实并非如此。网络销售因为减少了推销成本,因此能够在保证利润的情况下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低廉的价格和更加优秀的服务,电影院、餐饮业、美容业的“团购”活动就是使用网络营销方式提高实体店的客流量、达到盈利目的的手段之一。

2.4利用网络在体育馆内建设文化软环境

网络能够为现代化体育场馆经营带来的益处不仅在于体育场馆的宣传和扩大经营范围两方面,同时也能够为体育场馆的软文化环境建设提供帮助。体育场馆经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利润,同时提供给人们舒适的健身和活动的环境。根据2011年全国体育健身调查的结果,在“体育健身的目的”这一项中,40%的参与体育运动的公民认为健身的目的在于维持身体健康,30%的人则认为体育健身的目的在于休闲、放松、缓解工作压力。继续追查这30%的参与体育运动公民的群体特征,则发现这些人基本都是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都比较大的中青年。观察目前体育场馆的消费者特征,不难发现,以“休闲、放松”作为健身目的的人与现代化体育场馆的服务对象实际上是重合的。这就意味着,体育场馆的任务除了“提供健身场地和健身器材”之外,还需要提供优雅、舒适、轻松休闲的环境。肯德基、星巴克、哈根达斯等店铺都为消费者提供免费的wifi以供上网之用,咖啡馆和酒吧为消费者提供数字电视作为休闲项目,大型购物商场通过网络为消费者提供播放电影和音乐等附加的服务,甚至连医院、图书馆等公众服务场所都注重网络形象的建设,现代化体育场馆为了更好的发挥公共职能,应该在场馆内配备与上网相关的设备、并且使用相应的软件为体育健身者提供更加贴心和便利的服务。

3总结

网络经营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上银行;现状;经营管理;对策

一、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网上业务的现状

自1995年10月加拿大皇家银行在美国建立世界上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NB)以来,网上银行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近年来,国内多家商业银行,如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等也纷纷推出网上银行服务,发展网上银行业务无疑已成为当前商业银行竞争的新热点。

从1996 年中国银行首次将传统银行业务延伸到Internet上,目前国内几乎所有大中型商业银行都推出了自己的网上银行或在Internet上建立了自己的主页和网站。目前中国内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基本都设立了银行网站并提供网上银行服务,一些目前尚未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也正在加快网上银行建设步伐。

在网上银行数量和规模扩张的同时,网上银行业务品种也在不断增加。国内网上银行除了普遍提供一般信息服务外,大部分银行都能为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账务查询、资金转账、账户管理、支付、网上支付、银证转账、挂失等服务。一些银行对企业集团客户还能够提供资金监控、指令转账、财务管理、资金划拨等服务,对个人客户提供电子汇款、国债买卖、外汇交易、投资理财等服务。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网上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网上银行业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何对待网上银行这个新业务还有待我国商业银行去摸索和总结。

1.我国商业银行安全性与立法制度的滞后

网上银行是新生事物,我国的各家银行可以说是仓促应战,相应的管理手段和管理制度都没有及时到位。目前,我国涉及计算机和网络领域的立法工作还相对滞后,有关金融法规更少。《商业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均未涉及网上银行业务,仅有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这一部门规章,致使银行在可能发生的与客户的纠纷中处于无法律依据的尴尬位置。此外,电子合同形式是否合法, 电子记录可否作为证据等均无明确规定。

2.我国银行电子化基础薄弱,网络环境存在技术风险

按照《网上银行管理暂行办法》规定,金融机构要开办网上银行业务,必须由经过人民银行认可的独立的、权威的、有能力的机构进行安全检测评估。但由于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发展在前,《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在后,金融机构开展网上银行业务时大部分没有经过安全检测评估,安全状况堪忧。

3.我国还没有就网上银行业务制定可行的技术规范和实施标准

对于身份认证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数据加密强度、商用密码产品、通讯安全控制措施等网上银行业务的核心技术,传输数据包括格式、用户接口(如IC 卡)标准等关系行际互联的技术参数,都没有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各家银行各自保密,互相制约。更有甚者,某一商业银行系统内部也不统一,其各省级分行自行开发运行网上银行业务,自己建立身份认证中心,这种状况后患无穷。商业银行自建认证中心,自己为客户颁发数字证书,自己验证客户身份的做法,缺乏独立性和客观性,一旦发生法律纠纷,商业银行将处于被动局面。

4.行业的经营水平不高

我国尚无纯粹的网上金融机构,网上服务大多通过金融机构自己的网站和网页提供,业务规模有限,盈利能力不强,基本上处于亏损状况。我国的网络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多是将传统业务简单地“搬”上网,更多地把网络看成是一种销售方式或渠道,忽视了网络金融产品及服务的创新潜力。同时,我国的网络金融各业发展不平衡。银行业、证券业的网络化程度大大高于保险业及信托业,这种结构的不平衡不仅影响到网络金融业的整体推进,还有可能会影响网络金融的稳定及健康发展。

三、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网上业务的对策分析

1.加强银行内部使用网上银行的管理

要想加强银行内部使用网上银行的管理是指对银行内部操作网上银行系统、办理网上银行业务的机构和人员建立逐级管理和分级授权的制度。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

(1)建立开办网上银行业务的准入机制。如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开办网上银行业务必须进行审核一样,商业银行总行或管辖分行对下属开办网上银行业务的营业机构也需具有相应的报批和验收手续,进行业务、技术方面的可行性分析和安全评估。只有满足规定技术条件和具有良好风险防范措施的营业机构,才能取得受理客户使用网上银行申请、处理客户通过网上银行发起的各种交易的资格。

(2)对网上银行业务内部人员的管理。虽然网上银行的各种交易由客户通过网络发起,但进入银行内部网和业务主机系统后,一般仍需由银行内部业务人员进行相关的后续处理,如打印网上银行的交易凭证,然后通过同城交换或电子联行等资金汇划渠道将付款人的指令发送收款人。例如中行的网上报税业务,因为是时实走账,选择的业务人员就是熟悉网络和业务操作,能够做到及时、准确处理客户提交的交易税单,定期与客户核对交易信息,避免未出账、走错账或重复出账。

2.加强银行对网上银行客户的管理

银行对网上银行客户的管理是指银行对哪些客户可以使用网上银行,客户可以使用哪些网上银行服务,以及客户操作网上银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管理。对客户的管理是网上银行管理最为重要的环节,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对申请使用网上银行的客户资格条件的审查。鉴于网上银行业务的风险性,商业银行应对申请使用网上银行的客户规定严格的申请和审批手续。申请网上银行的客户分为单位和个人两大类。单位客户又可分为一般客户和集团客户(如总公司或母公司)。由于账户管理和结算制度方面的要求不同,银行一般对单位的资格审查严于个人,对集团客户严于一般客户。另外,银行还需依据《合同法》等法规制定规范、严密的网上银行业务服务协议文本根据平等、自愿、公平的原则,明确银行与客户在网上银行交易中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

(2)网络银行可以使客户群体进行重新划分并对银行业务范围重新定位。网络银行为银行吸引主力客户创造重要条件,频繁使用网上银行业务是那些已经成为网民的年轻人,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力,收入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客户群体,能为金融服务业带来丰厚利润。抓住这个客户群体,将是银行提高效益,降低成本的重要策略之一。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网络银行与资本市场在资金层面的互动对接,必然导致两个市场业务的交叉产生,所以,带动金融业务范围逐步向资本市场边缘业务、部分核心业务甚至衍生业务拓展。

3.加强网上银行业务的宣传和营销

网上业务创新应该从方方面面体现,而体现的是否完美就只能从实践入手,使网络银行可以提供更具价格竞争力的金融产品。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子商务活动逐渐开展起来,广大商家和消费者希望金融界能提供更丰富、更方便、更快捷、更安全、更高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对使用新型的电子金融工具产生了强烈欲望和要求。借助网络银行,各种新的金融工具、金融服务项目不断产生,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各种产品需求和多样化服务需要。

结语

网络银行业务创新的出现向传统银行业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时也给银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它正在改变银行现有的结构以及银行与客户的关系,并进而对金融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我国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竞争的加剧,网上银行业务的拓展将成为各家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相关经营管理的不断完善,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也将开启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谢兴龙.中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策略研究.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2

[2]舒志军.中国网络银行的现状、问题及前景.中国金融电脑,2002

网络经营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广电企业;网络经营;成本管理

一、转变管理观念

经济不断的发展,市场环境也在变化,所以针对于观点网络企业的观念也应该进行一定的转变,将传统的以商家为中心转变为以用户的利益为中心,将用户的好评转变为竞争优势。与传统成本管理不用的是战略成本管理对企业的管理者要求更加严格,企业的管理者应对以下观念进行更新。

(一)进行成本规划控制

在广电企业的管理中,最为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就是缩减对用户的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费用,所以将重点都放在了售后和施工的工作中,经过对材料、人工、施工及运输等费用加强成本控制,对各项作业合理的进行安排,以达到完成成本管理的最初目标。

(二)狭义管理转向总成本管理的转变

传统成本管理理念的管理主体只对于营业期间的成本,同时也是传统的财务逻辑标准,对于业务是否盈亏其的标准取决于营业收入是否多过生产成本。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一方面要关注营业的成本,另一方面应该在研发设计、销售及售后等一系列的环节中所产生的资金进行管理,在总体上进行规划、统筹,在宏观上去判断这个项目的盈利及价值。

二、加强成本核算信息的准确性

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础和理论依据就是成本核算。在企业经营的一定时期里,在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费用,如材料费,劳务费等,按照这些费用的性质进行分类整合,分时期的将这些费用进行核算,直观的表明在何种时期生产经营时发生的费用总和或是按照产品的不同种类进行核算,计算出每种产品的费用总和。成本核算可以及时反映出企业经营者的管理水平。

(一)完整精确的核算各种耗费

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遇到产品的开发或产品的升级换代时,都要产生一定的成本,在各个阶段加强各种耗费的核算准确性,可以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

(二)准确核算经过转移的费用

非生产过程中也可以产生一定的成本,在生产资料进行价值的转移过程中或者出现应计入成本的费用额都是生产过程以外的费用,将这些费用经过精确的核算,分类加入到成本中,可以减少不明消耗带来的间接损失。

(三)科学确定核算方法

对于在成本核算中涉及到的对象,工程项目以及项目期间的费用要进行正确的分类,进行科学的核算,保证各个产品在完成的同时可以精确的看到盈利空间。所谓成本核算,实质上就是一种对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将有据可查的日常耗费进行统计,按照规定的方式方法进行核算,在进行分类的过程。成本核算的精确与否,可以直接影响企业对产品开发的进度。

(四)成本核算原则

1、合法。所有费用的计算都必须是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反之则不能计入成本。2、可靠性。分为两个原则,可核实性和真实性。可核实性表示所有的成本都可以经过不同的核实手段得到相同的结果,真实性是指成本信息来源是真实存在的。3、相关性。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保证所有的成本名头都是与项目相关的,无关成本不能计入成本中。4、分期性。在进行核算时,往往按照一定的时间制定期限,有利于利润的计算,超过期限的费用不予计入成本中。5、一致性。成本核算方式因人而异,但在整体过程中必须采用同一种核算方式,前后保持一致,才能更加精确的保证成本的可靠性。6、重要性。对于一些对成本有着重要影响的项目,应该作为核算的重点,在整个过程中力求精确,以免对项目自身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琐碎项目,则可以简化。

三、增强控制力度

进行精确的成本控制可以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使企业能够在稳重求发展。企业的灵魂是产品和服务质量,产品质量跟不上,再低的成本也是负担,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我们应按照以下方式加强控制成本。

(一)企业的全体职工参与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一个整体项目,所以,企业的项目建立、研发、生产、售前、售后等各个环节都要参与到其中,这就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企业的全体员工应该各司其职,一起参与到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设立奖惩制度,将成本控制思想植入到每个员工思维,充分的发挥全体职工控制和降低成本的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化被动为主动的将成本控制降到最低,从而达到最初设立成本控制的目的。

(二)分析成本进行考核评价

1、分析成本。成本分析是重要的管理手段,在进行企业运作之前,要以成本核算和其他的相关资料为依据,去分析成本的构成情况,在生产过程中,成本存在着升降的情况,要将产生这种变动情况的原因及因素分析出来,找寻到能够有效降低成本的途径及分析方法,经过分析整理之后,用一定的手段来进行成本的管控。成本分析的作用是能使成本策划的执行结果更加准确,将发生成本升降变动的原因揭示出来,为编制成本计划及指定企业经营决策奠定良好的基础。2、成本控制的目的。制定成本控制的规章制度,是将以往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并分类整合,从中选取更加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将工作中暴露出来的缺点迅速的加以纠正,降低各项成本的同时,让企业在经营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3、制定相关内容来控制成本。将管理方式进行细化安排,对于配套产品或者消耗进行定额管理,正常情况下不能超出所需的基本额度,将原材料的采购进行限额管理,还要将所有的环节建立一个高标准的考核报告。针对相应的模式设定针对性的计量管理方式,将责任、权利、利益有机结合,并且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于有帮助的员工适当的进行奖励,反之则进行惩罚。4、全方位控制成本。成本控制必须要多维度、全方位的施行,在对以往的成本报告整理后进行核对,对各方面的使用效果进行分析整理,用结果来衡量这些新的方式方法是否合理,同时,不能仅用实际成本支出限额来分析成本的范围,应该全方面的考虑。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还应该对规则进行及时的修改,以保证规则的实用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广电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成本管理,也是我们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研究与改进的重要工作内容。将成本管理控制得当,不仅能够增加企业的利润,而且可以通过成本管理来让企业抵抗外界压力,稳中求胜,所以企业的成本管理也是企业发展的支柱,在网络时代中,加强基础的成本管理是企业重要的决策。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予以更多的关注。

作者:窦彦红 单位:山西省阳泉市广电总台

参考文献:

[1]王晓青.对数字电视网络成本管理的分析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2

网络经营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企业网络资产 无形资产 网络资产管理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其上的应用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的企业借助互联网开展企业商业活动,获得丰厚的收益。譬如:2006年,国航电子商务销售收入为1.53亿元,仅占销售总收入的0.4%,而至2011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75亿元,占客票交易额比重上升至10%。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企业必不可少的、积极发展的商业形式。在网络带来的巨大利益的诱惑下,企业也投入更多的资金去抢占网络市场,并保障网络上商业活动的正常运行。这些投入的资金就形成了企业的网络资产。企业网络资产管理方法的得当与否,水平的高低,以及网络资产保护措施的好坏也将直接影响企业网络市场的发展。重视网络资产管理、重视网络资产保护将成为各个企业不能绕过的重要话题。

一、企业网络资产的内涵

企业网络资产,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一般指企业在互联网上的投资所形成的积累,可以包括域名、网站、网络软件、企业网络客户、企业网络知名度、网站及其他业务访问量、网络品牌形象等,还包括企业用于上网的机器设备等。

企业网络资产大部分以非物质的形式存在,这些非物质形式不符合传统的无形资产定义。传统观点认为,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这些非物质的企业网络资产,已成为对企业营收至关重要的生产要素,成为企业经营不可忽略的方面,但目前这种资产的价值尚未得到广泛深入的认知和应用。故而,这些非物质资产应该被纳入企业无形资产的范畴,成为企业无形资产管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另外,企业网络资产的范畴应该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而扩大。当前网络应用已经不再只有单调简单的网站形式,网上开店,QQ,论坛,博客,微博,播客等一系列应用的出现,虽然部分应用可以免费使用,但是其商业价值却不低,使得QQ号和密码,论坛、播客、博客、微博用户名和密码,网上店铺的名字、使用权限和信用程度等等成为同域名一样关键的企业网络资产。

本文中的网络资产主要指这些网络非物质资产,由于其商业价值隐藏在资产的使用之中,故本文称之为网络隐性资产。

二、加强企业网络资产管理的对策

网络隐性资产纳入无形资产的范畴,这样就能够利用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一些手段和方法进行有效管理。同时,又由于这些隐性资产的特殊性,比如无法进行会计核算等,其管理上又应该同传统的无形资产管理有所区别。

(一)组建企业网络资产管理团队,为企业网络活动指出方向,规范行为

企业网络资产同企业网络上进行的营销活动有密切关系,所以很多企业都是由营销部门来进行大部分企业网络资产的管理工作。然而,营销人员的知识结构、个人能力不一定能够胜任一些管理工作。所以,企业网络资产管理需要专门的人员,有对网络应用的发展有一定把握,对网络应用的商业化、电子商务有清晰认识的专业人才,也应该有对网络经济、网络金融有一定了解的专门人才。

同时,企业应当围绕网络资产的研发、运营、维护以及评价几个方面组建专门的管理团队,并注意信息的沟通顺畅。首先,各部分人员内部以及与企业其他部门之间应相互沟通,确保信息共享;其次,管理团队内部人员应加强合作,一项新的企业网络资产研发成功,比如新的网络品牌形象和开辟的新的网站等,都需要后续的运营和维护工作,使网络资产实现持续增值;第三,管理团队应按照职能进行人员配置,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实现企业网络资产的全过程管理。

(二)建立企业网络资产信息系统,辅助企业统计分析及决策

目前我国企业网络资产信息管理手段比较落后,一般都是由使用该资产有关的员工进行输入,统计和维护。导致企业对网络资产的动态信息掌握不及时,不方便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管理决策提供服务,对于哪些资产应该重视,哪些应该放弃或改革也不太清楚。

因此,企业应建立网络资产信息系统,全面系统地记录、追踪企业的网络资产管理信息,为管理当局经营决策提供有力依据。特别是一些网络企业,其基本上所有商业活动都跟网络资产密切相关,更加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持。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建立信息库,一方面,信息库反应网络资产管理过程中的相关历史资料信息,作为存档记录,为将来的网络资产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信息库则起到统计分析以及评价的目的。比如,有了企业网站点击率的信息存储,可以掌握其变化情况,以及产生这个变化的原因,同样,可以了解博客的关注度的增加趋势,网络品牌广告的反馈力度等,随时跟踪网络资产的最新变动情况,为决策提供帮助。

(三)建立适合的绩效考核机制,激励员工为网络资产保值增值做贡献

企业网络资产管理与其人力资源环境密切相关,无论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都应高度重视企业网络资产的研发、运营和维护工作。它体现在企业的经营理念、服务手段和方法之中。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人才引进、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中要渗透网络资产的管理理念,充分调动员工参与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比如,有些企业对于网络博客的管理仅仅是要求个别员工进行维护,发表一些文章,当作日常工作,并没有去考虑博客的访问量以及作为企业网络门户的重要度,也没有同员工的薪酬进行联系,这不利于这类网络资产的保值增值。

企业员工的考核应考虑与其相关的企业网络资产因素,制定出与无形资产相关的人力资源考核指标,通过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价。比如,企业员工在企业网站或博客上的文章发表数目作为员工的绩效评价,同时也要看文章的质量,从该文章被其他知名网站转载的数目,点击率等都可以看出质量的好坏,这也应作为绩效评价。点击率越高,转载转发越多,企业网络资产增值越多,对企业网络贡献越大。

(四)注重企业网络资产的保护,构建良好,健康向上的企业网络形象

网络的一些特点,使得网络信息传播更快、更广,同时,它的一些负面特点,比如,隐蔽性、虚假性、信息的良莠不齐等,也给企业的营销活动带来了影响。再加上互联网的相关法律的不完善,给企业维权造成了阻碍,也给企业网络资产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企业网络品牌形象、名誉权的保护

我国企业的品牌管理还处于成长阶段,对于网络品牌的保护意识不强,需要企业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企业应当主动的多批量注册相近的通用网址、域名、商标等,密不透风地构建起企业网上品牌保护圈。其次,要定期收集网上信息,杜绝网上品牌侵权行为。最后,要积极维护企业网络名誉,监控一些知名站点,论坛和搜索引擎,发现恶意的网络名誉的诋毁行为要及时处理。

第二,企业网络客户的维护

网络客户是重要的企业网络资产,网络客户的维护一定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宣传与服务相结合。维护网络客户也可采取一系列网络技术手段,比如邮件的提醒和问候,新老顾客的网络活动等,这些都有利于客户资产的保值增值。

网络经济的发展会使得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技术、人员参与网络市场竞争,企业的网络资产比重将越来越大,企业网络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也会越来越高。企业只有结合自身特点,构建新型的企业网络资产管理体系,才能做好网络资产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春艳.企业如何管理无形资产[J].电子知识产权,2010,(8):62-63.

[2]李仁国.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新财经,2010,(8):96-97.

[3]王海珍.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初探[J].现代企业文化,2009,(32):28,27.

网络经营管理范文第5篇

电子化,图书、影像制品等等都以数字文件的方式存在,而在虚拟图书馆中,可以尽情地模拟各种表现形式;最后,图书馆管理的自主化及集中化。人们通过在自有智能终端上登陆账号密码,可以进行图书查找、借阅、购买或者分布。同时可以拥有多个图书馆的定制化服务,不仅可以管理自己的预读爱好、习惯,还可以进行读后的分享等等。上面描述了未来图书馆的理想状态,但在短期内,大部分图书馆都还处于实体与网络并存的状态。或许未来实体图书馆也有存在的价值,毕竟有人喜欢拿着纸质的书到图书馆阅读等等。尽管如此,对于大部分图书馆而言,网络化带来的冲击将彻底改变他们的存在方式。

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管理面临的挑战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管理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有集中在实体与网络两个环境下管理的融合,以及移动互联化带来的冲击。首先,电子出版及阅读不再是现实阅读行为的补充,图书馆为了满足爆发增长的在线借阅和移动阅读的需求,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来建设图书馆的数据库、通信网络及应用软件。并需要在实体图书馆和网络图书馆间找到投资最大化的平衡点,随着网络化的深入影响,实现平滑过渡。同时,实体的图书馆仍具有存在的意义,图书馆管理不仅需要及时应对网络化的挑战,还需要保持实体管理的品质。许多读者钟爱传统的阅读习惯,因此希望图书馆能够提供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空间,让读者享受书本带来的快乐。因此,图书馆不能过于极端地进行网络化的管理改造,而忽略了受众最为原始的阅读需求。因此,面对两种不同的经营环境,客户的需求需要匹配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在网络化的大潮中,图书馆管理需要巧妙融合两种情形下的管理机制,从而满足客户不同的阅读习惯和需求。其次,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管理从内部封闭式变为开放式、从图书数据管理转变为用户行为管理、从图书资源保存转变为图书数据安全防护、从静态管理变为动态管理。相对于图书馆的管理人才构成而言,网络环境下的管理运营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开放式管理是指,图书馆资源通过网络,开放给消费者,而不知道消费者在哪里、用怎样的终端在使用或者对资源进行如何的利用;原本图书馆管理的重心在于馆藏资源的管理,借阅管理是仅仅局限于借阅行为记录。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需要对每一个客户建立客户数据库,记录客户的身份认证信息、阅读习惯等等,并为之推荐相应的资源;而最为严峻的挑战在于:一是图书资源的安全防护,及保护图书馆资源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不被破解、复制或改写;保护图书馆网络系统不受各种网络攻击的侵害;保护消费者的身份、账户信息不被丢失或窃取等等。二是移动网络下的大数据及客户迁移。大数据将对图书馆网络系统带来负载冲击,导致通信质量下降,如丢包、延时等等,严重影响服务质量。此外,客户地不断移动,变换接入网络及设备,需要图书馆管理系统能够进行动态地数据迁移进行快速反应。

三、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管理系统优化运行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