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围绕中心,全面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1、围绕四大工程建设。将统计法制宣传教育融入统计四大工程建设,主要以“企业一套表”为重点贯穿统计业务布置、培训:数据采集、质量核查、资料公布全过程。进一步规范统计工作行为,增强统计调查对象对统计报表的及时、准确,数据的真实可信,防止和减少中间环节对统计数据干扰,尊重和保障企业独立上报数据的合法权益。
2、结合统计监审和统计督查工作。坚持以宣传教育为主,采取适当的行政处罚和利用媒体对统计违法行为进行通报形式,加强对各级部门领导、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统计工作者及统计调查对象的违法责任意识教育。
3、结合重大时机和事件,抓好统计普法宣传。充分利用《统计法》颁布30周年纪念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9.20”中国统计开放日、及“12.8”统计颁布日等重要时点,尤其是要充分利用《统计法实施条例》的出台和第三次经济普查的开展有利时机,加大对社会公众的普法宣传教育,增强法制宣传效果,在全社会掀起统计法制宣传教育的新。
二、加强协作,多渠道开展统计法制宣传教育
加强与本区司法和法制部门的协作,借助司法和法制部门的宣传平台和资源,加强对统计法制广度和深度的宣传。要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网络、通讯、报刊、杂志等大众媒体,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统计法制宣传活动,利用文艺广场、群众娱乐场所,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创新手段,增加宣传的普及性和趣味性,增强宣传效果。加大对典型统计违法案件的曝光力度,做到曝光一起,教育一片,提高统计法的威慑作用。
三、注重实效,提高统计法制宣传教育效果
针对不同普法对象,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宣传形式,提高各级领导对统计工作的重视度,调查对象对统计工作的执行力。
1、强化对统计调查对象的配合力度。继续推广以统计法律事务告知书的宣传方式,开展新增联网直报企业《统计法律事务告知书》的送达回执工作,使统计调查对象明确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提高统计资料报送的时效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守法的自觉性,实现提高统计源头数据质量的目的。
2、加大对各级领导的宣传教育力度。通过与区组织部门、法制部门举办部门分管领导干部培训班,统计法制讲座,使各级领导、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充分了解统计法律法规、统计方法制度及统计工作要求。推进“一法一规”进党校,努力实现对领导干部统计法制宣传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突出抓好“四上”企业负责人的普法宣传教育,亟力提高企业领导对统计“四大工程”建设的配合程度。
一、深入开展统计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学法活动
街道将以打造学习型机关、培养学习型干部为载体,充分利用法制培训、法制讲座等形式,深入开展公务人员学习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并适时组织开展统计法律法规的知识测试,认真组织参加上级各种法制培训和考试,充分利用统计人员继续教育和新任统计人员培训的时机,学习统计法律知识,提高依法统计的自觉性。
二、重点加强统计从业资格报考对象的普法教育工作
街道将根据统计从业资格核查工作的结果认真分析统计从业人员的持证情况,对“四上”单位、“四下”抽样单位的相关统计人员进行重点排查,严打无证上岗现象,督促其及时报名参加考试;鼓励多人持证现象,确保人员流动带来的持证率偏低等问题。通过考前指导培训班,全面宣传统计法律法规及统计违法案例,进一步增强普法的针对性,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时间安排4月至8月)
三、继续抓好基层统计人员普法教育工作
街道将通过统计检查指导、统计稽查配合、统计从业资格考前培训、统计继续教育、专项抽样调查、年报会议、统计法制讲堂等形式,积极开展对基层统计单位统计人员的统计普法教育工作。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地抓好本辖区基层统计人员的统计普法教育工作,把统计普法教育融入统计行政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进一步提高统计单位统计人员的统计法律意识和统计法律素质。
四、认真做好统计“六五”普法查漏补缺工作
自20__年统计“六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效果显著,街道将根据省市统计“六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对20__年以来全街道统计“六五”普法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回头看,认真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五、结合统计基础提升活动落实普法宣传工作。
街道将对申报创建2014年统计基础规范化的村、社区、企业进行实地走访查看,对创建成功满两年的规范化企业进行复评指导,充分掌握统计人员的持证情况、统计台帐的登记、报表的质量、名录库的管理、抽样调查的落实、统计经费的使用等各方面情况,结合新问题、新情况、新难点,做好宣传指导和查漏补缺工作,以确保今年统计基础规范化企业、村、社区的创建工作顺利完成。(时间安排5月至8月)
一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内容
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既是基础知识教育的继续,又是基础知识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关键是
把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深入影响到服务到千家万户中,着眼点是家庭,在内涵上主要是:一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二是男女平等;三是计划生育丈夫有责。
活动中要结合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湖南省人口与
计划生育条例»和«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把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气息新动向带到群众当中去,要立足和着眼于群众,面向千家万户,提供满足他们需求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把“关爱女孩行动”贯穿到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中去,把计划生育新知识和婚育新观念传播给他们,不断提高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我意识。
二活动组织领导
1镇计生协会成立“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领导小组
2镇计生协会为主体负责活动的组织指导策划验收及评比工作。
三任务和要求
“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是溶化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各村场计生协会要认真领会活动的目的及意义,要切实结合本村实际,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活动方案:
1与开办计划生育栏目相结合:要充分利用广播墙报等文化阵地宣传婚育新风。
2与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相结合: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落脚点是家庭,要把家庭作为活动的主体,纳入“十星级文明户”的评比。
3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相结合。使“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和“关爱女孩行动”成为推动优质服务有效手段。要深入开展计划生育科普知识的宣传与妇科病查治工作,使群众切身感受到实行计划生育给自己家庭身心健康带来的益处。
[关键词]工作过程 系统化 高职 教材建设
[作者简介]程德蓉(1974- ),女,四川广安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育教学研究工作;邢晓林(1957- ),男,山东惠民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机械制造类专业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李彩霞(1984- ),女,陕西绥德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机械制造类专业教育教学研究工作。(重庆 40152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研究”(项目编号:1202090)、2011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职机械类专业基本技能实训项目化教学内容开发与教学体系构建”(项目编号:11209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0-0126-02
一、引言
美国著名课程学家约瑟夫・施瓦布(Joseph. Schwab)认为:“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的,教材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得到了高职院校的认可和推广应用。与此相比,高职教材建设稍显滞后,且与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要求的“加强教材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教材”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其内容大多难跳出“学科体系”的束缚,不能真实及时地反映课程改革的成效,不能有效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教材是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和内容的具体表现,是课程改革的直接体现,因此,可借鉴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思路和方法来建设高职教材,将“工作过程导向”“工学结合”“项目化”等思想融入教材。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高职教材建设思路
工作过程是指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的一个完整工作程序,至少应包括工作过程中的工作要素、相关知识及其结构的完整性。高职课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一是须将课程内容与对应工作过程紧密联系,在课程内容和结构上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二是须按照教育教学规律要求及其工作过程顺序,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发与建设课程,实现课程建设的工作过程系统化。三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堂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过程模拟企业工作过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工作过程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
而教材建设,是建立在教学实践基础上的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教材建设须经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持续推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编写、使用、修订、完善”的过程。显然,教材是对教学实践过程或教学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如果脱离了教学实践,教材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工作过程系统化高职教材建设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将职业的工作任务、要素、过程、技术要求融合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采取“调研分析典型工作岗位(群)―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转换学习领域―知识的解构与重构―教学内容序化―学习情境设计―教学过程实践―动态反馈与总结”等过程和方法推进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形成改革成果。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教材便是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的成果之一,其内容就能充分体现工作任务过程的完整性和工作要素的全面性,并能包含工作过程的相关知识,感受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环境要求,获得工作过程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养成职业素质,成为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三、工作过程系统化高职教材建设要求
(一)围绕专业课程体系系统地构建教材内容
调研分析专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和职业特点,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确定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围绕专业课程体系,系统地思考和构建专业课程的教材内容,确定教材内容的广度与深度,确定各课程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与取舍。
(二)须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为前提和依托
教材建设是建立在教学实践基础上的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高职教材是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成果之一。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高职教材的建设及编写须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为前提和依托,围绕课程开发的内容进行建设与编写,脱离课程开发的教材是不切实际的。
(三)解构和重构知识体系,以工作过程序化教材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不同于工作流程,也不是简单地照搬工作过程本身,而是需要对工作过程进行符合职业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要求的转化,将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进行深度融合,使教材内容基于工作过程但又高于工作过程。因此,首先解构课程知识体系,按照职业岗位和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将知识分散到完成工作任务的各个环节中,按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逻辑关系重构与序化教材内容;然后引入行业企业职业能力标准,融入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与序化,避免不同教材内容的交叉与重复。
(四)加强校企合作,以实际工作任务设计教学项目
为了提高教材内容与行业企业实际工作的契合度,体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就必须大力推进校企对接,加强校企联合开发教材,使教材项目案例来源于企业生产项目或工作任务实际,由行业企业专家、技术骨干与校内教师组成教材开发团队,根据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将企业生产项目或工作任务实际改造为可供教学实施的教学项目,使教材能真实反映企业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和工作要求,易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了教师理论与生产实际相融合的能力,避免了教师闭门造车、脱离实际等问题。
(五)对参与教材开发的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
推动工作过程系统化教材的建设,参与建设的教学一线教师是关键,要求教师既要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又要有较好的教学能力,还要有一定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和经验,才能有效地保证所选教材项目案例最大限度地承担对应能力单元的教学目标,如此才能完成工作过程系统化教材的编写,保证教材的实用性。
四、工作过程系统化高职教材建设的实现
(一)组建校企融合的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团队
加强校企合作,组建由校内教师、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组成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团队,要求校内教师既要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好的执教能力,又要熟悉本专业典型工作岗位、典型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则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知识引入教材,对教师遇到的技术实践问题提供帮助。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教材建设理念和要求,团队成员共同商讨教材建设思路,共同分析职业岗位(群),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总结职业核心能力及核心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确定学习领域,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及相应的职业能力,序化教材内容,保证教材的职业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二)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系统设计教材结构
工作过程系统化教材结构的设计思路是由总到分的过程,即每个综合教学项目由若干子项目组成,每个子项目又由若干个任务来组成,每个任务展示相应的工作过程知识和工作成果。教材编写过程则相反,是由分到总的过程,即由子任务组合成任务,任务组合成子项目,子项目最终组合成一个综合教学项目。
按此设计思路,工作过程系统化教材编写应摒弃学科式的编写体裁,主要采用项目式、情境式、模块式等结构,以企业工作过程为主线,选用典型、实用、趣味、综合、可行的具体工作任务作为教学项目,并依据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和完成典型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的难易程度组织编排教材内容,按先简单专项技能训练项目、后复杂综合能力训练项目顺序编排教材,从而充分体现教材的职业性和实践性。
(三)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组织序化教材内容
依据专业职业能力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组织教材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兼顾学生特点,按训练项目的难易程度、递进关系和实际工作过程的先后顺序来编排教材内容,做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并按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使教材内容尽量模拟学生将来的工作过程,培养学生在学习和技能训练中形成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工作过程序化知识是以工作过程为参照,将理论知识有机地嵌入到工作过程中,是对工作过程知识的诠释和补充。工作过程系统化教材须先根据课程所承担的职业能力对应的知识结构,解构课程知识点;然后将知识点分散在工作过程的各任务环节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获取专业知识;最后系统整理各任务环节中涉及的知识点,归纳和总结与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体系,从点到面,帮助学生构建起该课程的系统知识体系。此外,教材作为一种学习材料,除了满足高职学生课堂教学需要,还应兼顾高职学生自身成长提高的再学习需要,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以及其他类型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如企业职工的短期培训),因此,还需提供促进学习者进一步提高和发展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训练。
(四)建设网络数字化教学资源,打破学习时空限制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而编写的高职教材逐步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化,充分发挥了任务驱动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教育内容,使教学形式更加活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但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随着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知识和技能的呈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单一的纸质教材已难满足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需求。开展网上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使得教学不再囿于传统的课堂,学习更加个性化,学生学习突破了时空的限制,逐渐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因此除了编写高质量的“教、学、做一体化”的纸质教材之外,还应进行基于网络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内容包括课程录像、电子教材、电子教案、电子课件、习题库、教学素材库、演示动画、虚拟实训、辅导答疑等教学资源,有利于教材内容的实时更新。
五、结束语
教材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能否在教材建设中落到实处,工作过程系统化教材能否反映企业真实工作过程,职业教育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的合作是关键、校企合作是关键、教材项目任务来源是关键。工作过程系统化教材体现了高职教材的实用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符合高职教育教学理念和特点,能推进高职课程教学改革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2]徐红勤,冯志新.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在高职教材建设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2(29).
关键词 基于工作过程 印制电路板课程 教学实施
1 教学模式
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是工作过程导向下串行发展到串并行再到并串行的一种很好的系统形式。以坚持“行动导向”为基本原则,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完整的行动方式来进行教学。
2 教学组织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组织学习活动的方式及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安排方式。个别教学制,班级教学制,道尔顿制(废除班级授课制,指导每个学生各自学习不同的教材,以发展其个性),分组教学制,特朗普制(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别作业三种教学形式结合)都是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可哪种形式最适合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呢?为了解决班级学生人数多,教学组织困难的问题,采用分组教学的组织形式是比较合适的。将整个教学班级按3~6人分成若干的小组,依据企业车间的模式,采用班组长负责制。学习时教师下达工作任务书,任务书中对该任务进行一定的描述并提出要求,学生则以教师下达的任务书为共同的活动中心分组学习讨论,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完成既定任务。这样做的好处有下面四个方面:(1)让学生身为“准员工”体会工作环境和工作工程;(2)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3)锻炼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和责任心;(4)让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成为考核评价的一部分。
在采用分组教学法的时候,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1)分组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协作能力,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能力等进行合理分组,最终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并培养其欠缺之处;(2)加强组长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意识;(3)组长可以轮流担当。
3 教学方法
(1)四步教学法。四步教学法包括计划、演示、实施、检查。由教师做计划并进行演示,学生实施,教师检查,评价学生的实施情况及达到的状态,学生也对自己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并相互评价。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不能指导学生独立计划和检查任务,而且没有给学生留太多机会来做独立的决定。可用于完成某一个完整项目任务中的一小部分。
(2)项目教学法。教师根据教学进度以及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提出项目实例,将学科知识巧妙地隐含在项目当中,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达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
(3)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项目教学法的重点是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掌握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感知自主学习的实质和乐趣。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法、各种手段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来迁移旧知识,构建新知识。以串联稳压电源电路印制板制作项目为例,针对原理图元件的导入、编辑与元器件的新建,涉及多种对象的认识、理解与操作;对于报表的生成与修改,涉及控件与报表的知识;PCB图设计中涉及到对电路板物理特性的规划,元件布局涉及到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相互干扰,元件封装涉及到对电子元件尺寸的考虑等等的知识内容。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学生可以先查阅有关的教材、资料,在实践中,逐步地理解、模仿、改造,进行自主学习;然后鼓励大家资源共享,相互讨论、交流,进行协作学习。 在课程教学中,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都有明显的提高。
4 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利用的条件,除了通常包括的教材、课件、教具、工具书、仿真器以外,我院还引进了小型工业快速制板系统,建立了仿工业的制板实验室。该系统包括计算机、激光打印机、数控钻床、手动裁板机、热转印机、图形转移机、自动线路板抛光机、程控曝光机、烘干机、线路板丝印机、化学沉铜机、化学镀锡机和全自动多槽腐蚀机。该系统大大提高了制板速度和效率。
5 教学实施
(1)布置任务。首先将情境(项目)分解成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不太大的,新知识、难点不太多的任务。如情境二串联稳压电源PCB板的设计中可细分为9个任务:原理图环境设置;原理图元件的制作;串联稳压电源原理图的绘制与设计;电气规则检查及生成网络表;串联稳压电源的仿真;PCB板的设计环境设置;PCB板的库操作;PCB布局;PCB布线。
(2)分析任务。给出任务之后,教师就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注意哪些问题让学生进行适当的讨论、分析。除了一部分以前已经学习过的,学生自己能给出解决方案的问题以外,剩下的隐含在任务中的新知识点正是所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提出的问题,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老问题一定要由学生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新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探索得出解决方案。方案得出后,教师一般需要对操作过程作示范。
(3)完成任务。学生独立或者分组实践操作来完成任务。在这个环节,老师是指导者,就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所提出的这样那样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完成任务。
(4)检查任务。学生实践完成后,教师要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并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清楚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查漏补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 课程考核
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减少考核误差,学习效果评价采取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多样化的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