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

体育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

体育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 重要性 对策

一、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因此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必须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1.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拥有众多的学科作为基础,形成一个较为庞大的学科群,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对一些体育现象的解释,如: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等,不但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更重要的是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其专业技能、及其他基础知识,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职业素质基础,同时也让学生明白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

2.增强体质,适应企业的工作要求。

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及身体素质的训练,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练就一身强壮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中职毕业生在顶岗实习时,企业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很高,很多企业要求学生3000m体能测试良好,否则一票否决。

3.可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

现在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能找个轻松舒适能挣钱的好工作,缺乏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因此,体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如队列队形练习、“投准游戏”、越野跑等,一方面,学生要承受机体的疲劳与肌肉的酸痛,可以培养坚强的毅力和韧性;另一方面,严格的纪律与规则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性与自制力,帮助学生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注意力,使学生们知道成功并不是唾手可得的囊中之物,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必然充满艰辛和苦涩,在苦难面前勇往直前才能登上成功的顶峰,感受成功的来之不易。

4.培养体育习惯

大学生将来要担当起国家建设的重担,通过锻炼强健体魄,获得健康,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和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所以,通过课外体育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学生的体育锻炼成为自觉的行为。将来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够促进群众体育的进一步推广和提高,是增加社会体育人口,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关键。

二、提高体育教学的对策

职业中学学生已进入青春期,其身体形态、机体的代谢功能都已日趋完善,他们具有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朝气,能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其生理和心理在不断地趋向成熟,但是职业中学学生还具有好动、好胜、自控能力不强等特点。我们应根据以上特点尽量将课堂教学设计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下面我就职业高中如何提高体育教学提出几点策略:

1.精心备课,树立形象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讲解要简洁,语言精炼,吐字清楚,声音宏亮;还可以根据教材情况编一些通俗、简单、易记的顺口溜、口诀等;教师的指导语,一要准确,说中要害;二要用积极性语言,挖掘学生在活动中的“闪光点”给学生以鼓励、肯定。同时职业高中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 在课堂上,师生之间产生矛盾是可能发生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容人之短,不怀成见,老师的宽容是育人的前提,是妥善解决矛盾、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既要做严师又要充当益友,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平易近人,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觉得体育老师有学问,懂技术、会指导。学生对体育的接受往往从对教师的接受开始还要具有广阔的心胸,善待每一位学生,尊重、理解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地对待。

2.创设宽松情境,营造良好氛围。

精心设计、布置一个宽松的练习环境和良好的锻炼氛围,能够诱发学生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引导学生较快地进入角色。比如在教软式排球移动时,不要单纯地进行移动教学,而是在教之前,用绳子兜住球,两人一组进行一个投一个躲的游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练习了脚步移动,然后再把移动步法融于游戏练习中,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提高起来了。

3.采用科学多变的教学手段

是否能有创造性地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对体育教师来说是教学技巧的表现,也是一种艺术,同时也是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新颖的手段是最能诱发好奇心的内驱力,能有效激起求知,探究、操作等学习意愿。为了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体育教师应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大胆突破,既要尊重传统,也不被传统束缚,充分利用,选择适合职校生的多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使每节课做到新颖有效。

4.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教师是双边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主导者,其教学能力左右着课堂气氛,影响着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教师的讲解生动形象,示范优美正确,口令宏亮清晰,教法灵活独特,多采用游戏法、比赛法,教学情境富有创意,即能对学生循循善诱,学生即跃跃欲试,很乐意去练习。当然,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一方面教师要研究大纲、吃透教材的难点、重点,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另一方面要向同行学习,多听课、多开课,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改进、不断总结,提高教学水平,从而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参与的兴趣。

总之,职业中学的体育教育应注意到职业中学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科学的、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学习一些实用性强的体育项目,以提高学生体育学习锻炼的兴趣,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体育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教学现状;教师能力;学生兴趣;重要性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很多中职院校培养的都是工厂与车间的一线应用型人才。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二十一世纪的重要通行证之一的英语,已成为许多人生活与工作中的强大助力。英语这门科目在中职学校的设立不仅凸显了它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现在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更高要求。

一、中职英语教学现状

1.多数学生基础偏低、对英语缺乏兴趣

普遍而言,中职学生除少部分依然对英语“不离不弃”、主动学习外,其它学生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学生觉得英语对他们来说可有可无、由此偏重于对专业课的学习,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课上只是在被动的吸收;第二类学生则完全对英语产生了抵触心理、以不识英语为荣,甚至相互攀比谁的英语更差;第三部分学生相对公平,他们对所有的学科都不感兴趣;这一现状导致在英语课上最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不足两成的学生在以他们孜孜以求的学习劲头鼓励着英语老师将注意力放在他们身上从而可以假装没注意到其他三成左右看专业书的同学以及剩下的近半打瞌睡玩手机看小说的现象。

2.教师与学生间缺少沟通,课堂气氛沉闷

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由于重视认知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情感因素的作用,重视考试的应试能力培养而忽略了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才造成了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的不平衡及对英语这门学科兴趣的缺乏。多年来为了应试的教育导致英语教师往往一味只顾自己在讲台上填鸭式教学,忽视了根据英语语言教学的特点与教学内容创设良好、互动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激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得积极情感体验。课堂中师生缺乏情感的交流,教学往往陷入一种沉闷、无生气的状态。

而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因大多数同学对英语的反感导致的课堂气氛沉闷现象更为严重,如此单调沉闷的氛围不但会影响仅有的那部分愿意学习英语的学生的状态,也会影响任课老师的情绪,久而久之,英语课堂几乎就变成了十几个人或仅仅几个人的课堂,看到学生如此不重视自己的课堂,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尤其是课后交流自然就越来越少,由此发展只会导致教师除了上课外,很少和自己的学生交流和接触,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等心理特征知之甚少,这样更容易容易使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距离感,形成恶性循环。

3.学校对英语重视程度不够,英语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不足

在中学,英语是主科,初中有中考、高中有高考,老师压力大、教得辛苦;学生压力大、学得痛苦。在大学,英语是必修课,大学生为了拿到学位证还得通过四级考试。因此学校对英语学科的建设相当重视。

而在中职院校,英语教学则是多是考查科目。于是无论是在课程的编排、相关设施的设置及英语类课外资料的购置上都无法和专业课程相提并论。英语相关的课外活动、教研活动与英语教师队伍的培训计划也是为数不多。

二、教师自身能力提高的重要性

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对课程及学生把握得不好就会回到当前英语教育的一贯教学模式,即以“教材”和“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中职英语采用的基础性的英语教材大多只停留在初中的英语知识巩固方面。中职生毕业以后面临的是就业问题,是社会的需求,对于没有看到任何和将来可能的工作有任何契合点的中职基础英语、大多数厌烦了甚至是憎恨英语初中教学模式的学生自然难以提起兴趣。这就是所有奋斗在教学第一战线上的中职英语教师们通常都会遇到的第一道难关。也是对中职英语教师的一大挑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单纯的教学理论知识并不足够,教师应当更加着重培养自己的综合技能,开阔自己的视野,调整教学思路;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学生情况因才施教,以教材为助力而非唯一依据,将实用性体现在教学以及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从而激起更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1.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提起学生的兴趣

英语是一门语言技能,进行英语语言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英语语言教学一定要注意精讲多练,使学生最终把所学语言知识转变为应用能力。随着英语教学模式的进步与发展,各种各样更加丰富的教学方法被应用到了英语教学里;如“情景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及“任务型教学法”等。只有掌握了英语教学所需要的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在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中信手拈来,丰富自己的课堂内容,激起学生的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较之单纯的通过跟读课本内容来熟悉“月份”“日期”的单词与询问日期的用法,学生们对用“When is your birthday?”这个句型询问相邻同学生日、然后回答完问题的同学继续向下一个同学提问这种游戏形式的练习更感兴趣。若将这种形式结合任务型教学法要求某个或某组同学在课堂上问到其他几个同学的生日的话,课堂将会更加活跃。当然,这时考验的又将是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了。

2.与时俱进的知识储备与课堂状况的幽默处理方式是拉近师生关系的重要桥梁

在英语课堂、学生对相关的课外知识往往比课堂知识还感兴趣,在教学中应当适当的加强相关知识的输出,经笔者实践观察,在课堂上补充相关背景知识或常识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起他们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一种媒介、是一座桥梁,是学生活动的伙伴。应在教学活动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并组织和控制好课堂。中专的课堂是从来不乏各种状况的,因为中专生和高中生的区别,处理问题的方式不能同一而论,职业中专的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养和心理辅导能力,就事论事,对于每一位学生都要一样给予尊重与热情,这样才能更恰当的处理各种情况,总所周知,共同语言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幽默的处理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3.因材施教、充分利用条件培养学生的兴趣

笔者在讲解“How Much Is It?”这课时使用了情境教学法,用本单元教材提供的三幅图“Bakery”、“Cloth Shop”和“Stationary Shop”里的东西作为商品分别叫学生扮演店主与顾客来操练对话,有的学生只是老老实实根据课文的东西来练习,而有几个平时相对调皮的学生则不按课本要求,想“卖”点其它不同的东西,有一个学生想卖“Pirated CD”(盗版光碟),另一个甚至想干“Traffic in Persons”(贩卖人口)的勾当,逗得大家大笑。不同的学生在知识结构,接受能力,自觉性、学习态度等方面都不一样,作为教师,应当充分留意个体差异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中转变观念、注意观察,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尽可能的帮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提起学习兴趣。课堂之外,对于喜欢故事和笑话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去借阅或下载一些简单的英语故事和笑话;对于喜欢音乐的学生,介绍一些流行的、好听的英文歌曲给他们;对于喜欢看动画片的学生,带他们观看诸如“Kong Fu Panda”之类的经典动画。尽量让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感知多元化而非局限于课堂学习的那点内容。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

4.多媒体技术是教学的良好助力

现如今、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英语教师,多媒体的使用是必修课。英语是一门语言课,其情景性要求很强,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很难突破时间和空间对人们的限制,由此很难使很多知识难以进入课堂。多媒体的运用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生动直观,还能创设教材难以提供的情境,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结构。计算机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的音乐背景,妙趣的益智游戏;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思维,把学生带入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会学、愿学和乐学。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比起人们常说的“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笔者更喜欢的是把教师比作“一湾小溪”,溪水常流常新,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新鲜的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遗憾的是,很多在英语学习中寻觅或挣扎的中职学生还没有找到自己的这个老师。其中固然有学生自己的原因,但换位思考一下,身为英语教师的自己就没有一点责任么?自己真的把想到的办法都用了,把应当掌握的技能技巧都掌握了么?

多方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但有助于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突破创新,增强教学有效性,提升课堂效益;而且有助于教师开放地驾驭教材,诱发、引导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双赢之举,何乐而不为!

参考文献:

体育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药家鑫案 应激反应训练 法律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1 由“我”和药家鑫的案例来引出

2013年10月16日,我行车右转时, 一声碰撞使我意识到右侧倒车镜“可能”刮蹭到了机动车道上行驶的一辆电动车,然而,我的第一反应并没有停下车,而是心存侥幸地“迅速”右转至一巷内。当电动车主追赶上来,我的第二反应是进行了认真的道歉,并下车查看,最终以一定金额的赔偿了结。事后,我却发现,作为一名大学法律教师的我,居然在面对交通事故时,也没有理性的第一应激反应,亦是选择了“逃逸”。这使我不禁想起了药家鑫案。2010年10月20日,大三学生药家鑫在行车过程中撞到了骑电动车的张妙,因不良的应激反应以及怕其日后纠缠的错误判断,对被害人连捅数刀,致其死亡。此案于2011年3月23日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中央电视台等数十家省级媒体及400余名大学生到场旁听。药家鑫表示后悔,他曾学习优秀,且有自首情节。但最终,法律没有给药家鑫机会,4月22日, 西安市中级人民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药家鑫死刑。5月20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一审判决。6月7日,经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药家鑫被执行死刑。

我的“幸运”和药家鑫的“不幸”都不是偶然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我们可以从“我”和药家鑫的两个具有相似性但又有区别的案例出发,从人的三种基本心理活动来进行对比分析。

2 由人的应激反应和心理过程来分析

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这三种基本的心理活动分别反映了三种基本关系(事实关系、价值关系和行为关系)。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首先感知和了解各种事物的事实关系,其次要掌握这些事物对于人的价值关系,再次要掌握每个行为的价值关系并且判断、选择、组织和实施一个最佳的行动方案。第一步由认知活动来完成,第二步由情感活动来完成,第三步由意志活动来完成,因此从认知到情感,再从情感到意志行为活动,是一条基本的、不可分割的人类自控行为的流水线。三个步骤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即任何一个环节的偏差,都可能影响到最终的结果。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一些心理训练的技巧来进行这个过程的不断修正,以做出正确的选择。

药家鑫案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法律的启示,同时也暴露出了我们每个人在面对交通事故的心理应激反应。以“我”和药家鑫案所反映出的应激反应来看,首先,我和药家鑫的第一应激反应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均是选择了“逃逸”,并且在第一阶段的体验中也都是不良反应,即惊恐,担心和侥幸等等。而重要的区别是在于我们的第二反应不同,即在第二阶段的情感体验中,对法律常识的较多认知能够使我及时将消极的情感转化为了积极的情感,其中我也运用到了某些心理训练的技巧,如思维阻断、自我谈话技术和认知重构。但是在药家鑫的第二应激过程中,由于他对事实的认知和法律的认知都比较弱,也没有相关的心理认知—情绪性应激控制技巧的介入,所以使得他无法转化消极情感。但最关键的是此时意志力的重要作用,我正确地运用了我的意志力控制了我的行为,而药家鑫却因为意志力的偏差,走向了极端。

由此可见,在两个案例的比较中,从心理活动的过程上看,丰富而正确认知,积极的情感,和强大的意志力是多么的重要。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应激反应和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是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进行完善的。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特别是针对大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应激训练和法律教育,从而避免一些类似于药家鑫案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3 由加强应激训练和法律教育来完善

生理学家认为,应激是由各种各样的紧张刺激,即应激源,所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反应,分为积极应激与消极应激,而某种活动是产生积极的应激还是消极的应激,这之间有一定的界限,受个体认知评价,情感和意志的影响。同一件事,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和对待方式,而产生这种区别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受心理活动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引入一种介入机制,而“认知—情绪性应激控制训练”就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新的心理训练方式,这种训练包括以下几种方法。方法一是,“思维阻断”,即当发现自己头脑中出现消极思维时,利用一种刺激或线索来使其中止。二是,运用“自我谈话的技巧”,即将消极的思维改变成积极的思维,即在现实中每当消极的自我陈述出现时,立即用相应的积极自我陈述将其替代。三是,“认知的重构”,一般而言,个体倾向于以一种片面、苛刻的眼光看待世界。例如,在药家鑫案中,他当时的想法就是过于片面和极端狭隘的,他认为农村人都非常难缠。

当然,出现这样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基于两点,一方面是当今90后的在校大学生普遍意志力较差,即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差。另一方面是,独生子女一代大多是温室里的花朵,生活中受过的自然不良应激较少,当不良应激发生时,大多数人不知所措。所以,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应激训练,比如说像地震、火灾疏散练习,或者医科学生的急救训练等等。同时,除了组织大学生开展心理应激训练,还应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教育,普及与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的法律常识。例如,以药家鑫案为例,一起简单的交通事故,为何演变为了故意杀人的犯罪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对法律构成和法律后果认知的缺失。如果药家鑫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撞人行为仅仅是过失行为,甚至都不需要由刑事法律来进行评价,那他的第一应激反应带来的恐惧就不至于使他做出后来的极端行为。而对比“我”的案例,恰恰是因为我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对法律评价的后果有比较清晰的认知,所以能够做出相对正确的选择。因此,要教育当代大学生,在面对消极应激时,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正确的认知,积极的情感和强大的意志力,从而做出理性的选择。

参考文献

体育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一、高校对体育规矩意识的培养原因

1.高校领导要有规矩意识

高校领导的体育规矩意识培养是对学生进行规矩意识培养的前提。很多高校领导只注重对学生在体育技术和理论知识方面的培养,忽略了对其在体育道德、体制上的培养,以这种方式培养出的学生空有体育技巧和理论,没有体育的灵魂。高校领导对体育规矩意识的重视程度不足,是导致学生缺少体育道德的主要原因,也是体育规矩无法顺利实施的主要原因。

2.体育教师要有体育规矩意识

体育教师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直接参与者。现阶段,我国除了参加奥运会、亚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以外,也举办大学生运动会等活动。体育教师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赢得大学生运动会的名次,容易忽视对学生进行体育规矩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无法养成良好的体育规矩习惯。由于盲目地加大运动量,又没有正确的训练方式做指引,极易对学生造成伤害,导致学生无法顺利参加大学生运动会,使长时间的刻苦训练化作乌有。另外,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训练的过程中,由于对体育规矩的忽视,经常出现责备、体罚甚至打骂学生的情况,这种行为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降低了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导致教学速度下降,教学质量降低,对教学成果造成不良影响。

3.学生需要培养体育规矩意识

现在高校的体育课大多是形式上的课程,在进行体育课的过程中,学生没有在学习、生活和体育课程之间进行转变,从而造成了学生对体育课的不满,更有部分学生不喜欢体育课运动中带来的流汗,对体育课产生抵触情绪,使得许多学生以各种借口不上体育课,这都是因为体育规矩教育的缺失导致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加强学生对体育规矩的理解,增进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学生的体质。

二、对体育规矩的培养策略

1.讲规矩

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教会学生什么是体育规矩,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地遵守规矩;告诉学生做一名合格的学生就要进行体育训练,使学生了解到进行体育训练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会对日常的学习生活乃至以后工作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将思想道理融会贯通,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领悟体育中的内在美,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教师培养学生树立规矩意识,会为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养成遵守规矩的良好习惯贡献一份力量。

2.学规矩

教师要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创新教学方法,将体育规矩的优点通过日常的教学传达给学生。比如,将学生分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体育测试,建立奖罚制度,让学生明白个人在集体中的重要性,让学生有集体荣誉感等,各种方法都能使学生明白体育规矩的道理,从而更好地进行体育规矩的学习,更好地了解体育的优点。

3.懂规矩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定期对学生进行测试,以学生的体育知识掌握程度为基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学生对体育规矩的理解程度等方面进行教育评估,对不合格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处罚;将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和体育课的强制性结合起来,形成一系列更好的学习方法;将学生的体育规矩彻底带入日常体育锻炼中,让学生知道进行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并对体育锻炼带来的好处有充分的认识。通过这些方式,达到让学生自主完成体育锻炼的目的,确保学生在体育和其他领域都具有遵守规矩的美好品质。

体育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理论教学;理论实践;实现途径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多数的体育教师及其他教师都认为文化课就是纯理论的学科,而体育学科是一项纯实践性的学科,从而忽视小学体育教学中理论知识教学的重要性,单纯的实践对于教学不利,而且单纯的理论也不能对体育动作进行巩固。所以,为了使小学体育教学的最优化有效实现,促使小学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达到,要对体育理论知识教学的重要性充分的认识,将体育理论知识与体育实践活动更好、更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是小学体育教学中非常必要的措施。

一、体育理论实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1.有利于学生了解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和目的

对于小学体育教学而言,其教学基本任务的最终目的就是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学生正常的成长和发育,并使学生的身心能够健康成长,对体育基本术语、基本技能以及基础知识进行初步的掌握,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教育,而学生掌握体育基础技能、基础术语以及基础知识的重要途径就是体育理论的教学与实践。

但是,从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来看,体育教师只是对体育技术动作的教授特别注重,学生就对技术动作单纯地进行模仿,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教育和实践不注重。因此,造成多数的小学生不知道学习体育的目的,对体育的科学知识极其缺乏,甚至有的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看法和认知不正确,从而导致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降低。所以,对体育理论知识进行教授和实践,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体育学习的锻炼,使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能够有效地实现显得尤为重要。

2.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

在小学体育理论教学中,有很多的体育教育内容和道理,如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合格公民的道理、运动中如何保护自己以及运动后的注意事项和如何做恢复训练等内容都包含在体育理论知识中。比如,小学生对一些活动的比赛规则进行学习,在体育活动实践中,就能有一个良好的体育道德,而且在社会中也能自觉地遵纪守法,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全面的体育健康知识理论及实践,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身体健康教育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理论实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现途径

1.以游戏的方式引入理论实践

现在的小学体育教育,其教学方法基本都是体育教师对体育动作的概念和要领进行讲解,再亲自示范动作,然后学生跟着体育教师所做的动作来模仿和练习,不但教学方法单调,而且就算在教学中讲授了体育理论知识,学生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也不能记住其要点,且其主动性和自觉性也不能被充分的发挥出来。所以,在教学时采取游戏的方式将理论实践融入体育教学中,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小学生乐于做游戏,比如,在教学生前滚翻的理论要点时,可以采取猜谜语的方式进行,教师将题目“两手用力撑,两脚迅速蹬,团身如球滚,展体似雄鹰。”说出来,然后让学生猜,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学生的注意力明显集中,理论实践也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对于所学习的体育知识更加容易接受,并牢记。

2.多开展小型的体育知识竞赛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好胜心是很强的,而且喜欢听到老师对自己的夸赞和肯定,所以对于小型的竞赛他们就一定会去参加,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时,可以将他们这一心理特点充分地利用。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全年级的体育知识竞赛,在知识竞赛中选择那些体育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经常强调的体育理论知识作为竞赛的题目。如“如何进行快速跑的动作”,针对这一题目,竞赛中不仅要求学生将动作概念和要领一一列出,而且还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将动作示范出来,教师根据学生所作答和动作示范来给出相应的分数,并将其中不足的地方提出来让学生改进。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有效地实现了小学体育教学的理论实践,而且让学生真正有效地对理论知识进行了掌握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体育理论实践的效果。

3.加强小学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培养

其实在新课改的标准要求中有规定:要注重小学体育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但是由于应试教育以及教师自身因素的一些影响,小学体育教师就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体育动作教学上,而忽视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实践工作。所以相关学校要加强对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并对教学进行强调,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要求来教学,强调将教学的重点进行平均分配,并将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理论实践落实到位,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成长。

总之,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知道,小学体育教学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在体育理论知识中不仅有体育相关的内容,而且还具备德育知识。所以,为了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对动作教学加以强调和重视,同时要注重理论实践的重要性,并选择合理的方法来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理论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