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业噪声危害

工业噪声危害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业噪声危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业噪声危害

工业噪声危害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消除职业危害;噪声治理;卷烟机

中图分类号TS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9-00128-02

1 当前现状调查

设备运行及噪声检测情况调查

川烟工业绵阳分厂卷包车间现配置10组ZJ17型卷烟机,ZJ17是一型广为烟草企业使用和熟知的卷接机组,绵阳分厂经过近几年的学习和实践,在操作及维修上均形成了对该机型较成熟可行的管理措施。但随着设备使用年限的增长,ZJ17卷烟机噪声较出厂时有较为明显的增长。

2013年绵阳市疾控中心对川烟工业绵阳分厂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其中噪声共检测57个工位,卷包车间ZJ17卷烟机三个工位噪声超标,分别为86 dB、85.9dB、86.2 dB,超过《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2007)规定的工业场所接触限值85dB(A),对职工身体健康有不利影响。

2 ZJ17卷烟机噪声分析

我们在对ZJ17卷烟机噪声的调查分析中发现,ZJ17卷烟机噪声主要来源于空气动力性噪声和机械噪声。

1)空气动力性噪声

(1) 风机涡流噪声,主要是气流流经叶片界面形成附面层及漩涡分裂脱离,而引起叶片上压力的脉动,辐射非稳定的流动噪声;

(2)风机旋转噪声,即工作轮旋转时,轮上的叶片打击周围的气体介质,引起周围气体的压力脉动而形成的。

2) 机械噪声,即机械摩擦、撞击、周期性作用力、电机的电刷和滑环或换向器摩擦会产生机械噪声。

经我们实际测试,ZJ17卷烟机空气动力性噪声为主噪声源,是噪声治理的重点,机械传动及谐振噪声为次噪声源,次要治理。

3 针对噪声主要原因制定对策及方案

1)治理原则

对ZJ17卷烟机的噪声治理不能以牺牲生产效率、改变生产管理流程、增加操作和维修的工作量为代价,同时所有降噪材料采用进口食品级要求定制,杜绝喷涂、刺激材料等可能影响烟草品质及损害工人身体健康现象。

2)针对空气动力性噪声的治理

(1))针对空气动力性噪声普遍处于中高频段特性,按管道噪声频率特点个性化设计消声器,从源头上降噪;

(2)引用各消声技术(紧固环、消声碗、强抗力等),增加集阻、抗、共振于一体高效空气管道消声器;

(3) 冷却风机入口增加宽频带插片式消声器;

(4)在风管源噪声消声基础上,增加门及罩壳吸、隔声性能,利用声线入、反射角度及衍射特性,降低罩壳吻合频率,减少吻合效应,最大限度使空气动力噪声在设备内部反复吸收转化能量形式,大幅减小风噪对外辐射。

3) 针对机械噪声的治理

(1) 对主电机等强噪声、振动源增加高效减震垫,减少低频噪声传播路径;

(2) 噪声能量重点区域采用微缝束腔共振技术震荡衰减低频噪声;

(3)按部位噪声频带特点及强弱有针对性在内部分层设计不同密度、不同空隙,不同厚度的吸声隔声装置;

(4)贴附阻尼增强罩壳刚性,降低噪声振动辐射,降低吻合频率;

(5) 采用微缝或多层有机玻璃惰性气体填充及夹胶技术大幅提高有机玻璃门、窗低频噪声强透声点的隔声量及吸声特性;

(6)罩壳镂空部位采用一体化设计方案,大幅降低镂空面积,提高整体隔声量,反射噪声内部衰减,减少对外辐射。

4 对制定的方案措施进行实施

4.1 对策实施一:吸声处理

1) 在ZJ17卷烟机强噪声源内部及对应门、罩参照1/4波长特性有针对性安装不同密度、不同空隙、不同厚度的吸隔声装置,内部消耗宽频带噪声能量,降低内部混响声;

2)在ZJ17卷烟机和接装机连接处上部增加大型吸声体;

3)供料机负压风机的进风口弯头安装束腔共振消声器,抑制风噪,降低供料机混合噪声;

4)罩壳镂空部位一体化设计。废料桶内安装大面积多层不同吸声特性、针对MAX内部频带能量集中区域的复合吸声体;

5)更换原有吸声材料。采用新型环保高性能吸声材料替代原有的石英棉。

4.2 对策实施二:消声处理

1)在接装机负压风机出口管道,增设一个阻、抗、共振综合消声器,抑制噪声辐射;

2)在冷却风机进风口加装插片消声器,抑制风噪对外的辐射;

3)采用多层惰性气体填充技术及进口高强度高隔声量有机玻璃夹胶技术,重新设计防护门的上下玻璃,充分考虑声波入、反射角度及衍射特性,抑制并低频段吸收噪声,减少噪声对外辐射;

4)在接装机水松纸部位,加装一体化气动开关隔音罩。

4.3 对策实施三:阻尼处理

在ZJ17卷烟机上非噪声集中部位贴附阻尼,降低罩壳吻合频率,减少低频噪声的对外振动辐射)

4.4 对策实施四:减震处理

在ZJ17卷烟机上有针对性的对电机做减震处理,在保证传动、配合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减低谐振,降低声桥特性影响。

5 对噪声处理后的效果验证

我们在对ZJ17卷烟机噪声治理后,设备运行良好、平稳,未造成其它与工艺指标相抵触的情况发生,满足了工艺、生产指标和要求。我们加强对卷烟机各工位的噪声检测频次,每月不定期进行工位噪声检测和分析。2014年3月绵阳市疾控中心对川烟工业绵阳分厂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所测噪声工位平均降低2.1 dB,其中最高降低了3.5 dB,噪声治理后已满足《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2007)所规定的噪声接触限值。

通过此次研究攻关,降低了ZJ17卷烟机组及卷包车间生产现场噪声,有效降低了职业危害带来的风险,改善了员工劳动操作环境,为保障员工职业健康安全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提升了川烟工业绵阳分厂的职业危害因素防治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规定,第47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3-6.

[2]李耀中.噪声控制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工业噪声危害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业噪声;人体健康;噪声作业;高频听力损伤。

[中图分类号]R135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8(b)-122-02

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工业噪声污染日趋严重,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为了解工业噪声对其作业人员的影响,我院于2010年7月对湖南智成化工有限公司的噪声作业人员进行了全面的健康监护检查,现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改善噪声污染状况,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智成化工有限公司直接接触噪声的作业从员为调查对象,将接触噪声强度低于85 dB(A)的人员列为低噪接触组,接触噪声强度高于85 dB(A)人员(含85 dB)列为高噪接触组,作业工龄

对公司各生产分厂(含车间)的工艺流程进行初步了解,对各噪声源的分布情况进行布点,并对各区域点的噪声强度逐个进行噪声强度监测,对各区域点的作业人员进行登记并按上述要求进行分组。1.3健康监护检查

①详细询问职业史、总工龄、工种工龄、既往史、耳毒性药物的接触史与自觉症状;②内科仔细检查心、肺、肝、脾、血压与心电图;③外科检查脊柱、四肢、皮肤、关节等;④五官科检查眼、耳、鼻、咽、喉、口腔等与听觉的音叉筛选与电测听检查;⑤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胸透、B超(肝胆脾胰)与脑电图检查。1.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数据比较采用)(2检验,P

本次健康监护检查应检1340名,实检1286名,参检率为95.9%,低噪接触组503名,高噪接触组783名;低龄作业组480名。高龄作业组806名;各组的年龄均为20~58岁,其中,男964名,女322名,接触工龄最长为31年,最短为1年,平均9.7年。检出听力减退者386名,检出率为30,02%,检出高频听力损伤者22名,检出率为1.71%(听力减退即听觉疲劳人员,高频听力损伤含听力损伤与噪声性耳聋两种情形)。2.2高、低噪接触组听力损伤情况比较

高、低噪声接触组听力损伤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sup)2(/sup)=3.99,P

2.3高、低龄作业组听力损伤情况

高、低龄作业组听力损伤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sup)2(/sup)=6.47,P

2.4噪声作业人员工龄长短与Hb降低情况

不同工龄作业人员Hb降低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sup)2(/sup)=5.84,P

本次检出高血压88名,心动过速136名,心律不齐(含期前收缩、传导阻滞)35名,神经衰弱综合征127名,脑血流图异常76名,消化性溃疡13名,月经失调23名,见表4。3讨论

从以上数据及分析可以看出,工业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危害程度较大,不单对听觉系统有损害,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都有一定的影响。

长期接触工业噪声后,听觉器官首先受损害。噪声可通过气传导由镫骨传至卵圆窝的前庭膜,引起蜗管内淋巴震荡,产生响感觉,也或通过骨传导由颅骨直接传人耳蜗,通过耳目蜗骨壁的振动传人内耳;短时间暴露于强噪声环境中可引起听觉适应,较长时间停留在强噪声环境中时听力下降明显,可引起听觉疲劳。上述两种情形在离开噪声环境后可恢复听力,如在听觉疲劳发生的基础上继续接触强噪声,可引起听力不能完全恢复的听力损伤甚至噪声性耳聋。

噪声作用于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使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的功能失去平衡;如长期在工作噪声环境中,可引起神经系统的一系列反应,如头痛、头昏、耳鸣、心悸、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症状。

工业噪声危害范文第3篇

城市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城市环境噪声的控制是我国现阶段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不仅要有良好的治理技术和措施,也需要各个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参与配合。

完善城市环境噪声防治的立法

目前城市环境噪声评价主要是以噪声的分贝数为评价标准, 反映的是人耳朵对于噪声的主观感受, 以及对听觉的影响, 却不能准确地反映噪声对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危害程度。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作用, 使我国人民能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 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天高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立法。

合理规划城市建设

合理的城市建设规划对城市噪声污染的防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从城市人口的控制、城市区域的划分、城市道路的规划等各个方面来防治城市环境噪声。

控制城市人口

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密度的增长, 采取在大城市远郊地区建立卫星城市的办法。

按噪声对城市进行分区

使住宅区、文教区等远离工厂、车站、机场等高噪声源的区域, 安静区和高噪声区域之间绿化带或缓冲带隔开来阻断或降低噪声的传播。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各种交通枢纽, 例如如车站、机场等, 使它们远离城市安静区域, 规划专用道路将车站和城市相连; 交通流量大的城市应规划若干条环城道路, 减少穿过城市中心的车辆 严格区分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流。 利用地形或屏障降低噪声, 利用沿街建筑遮蔽形成“声影区”, 降低噪声

利用绿化带减噪

能用于减噪的绿化带有两种, 一种是茂密的树林带, 它能够作为一种遮音的屏障, 使一部分的声音被反射, 一部分的声音则被树林吸收;另一种则是地面松软的植被覆盖, 如花圃、草地等, 它能够吸收经地面反射的噪声。

城市噪声的来源1.1 生活噪声

生活噪声主要是指商业、娱乐业、服务业、宣传活动和家用电器等产生的各种噪声,生活噪声具有声源密度大、噪声声级高和污染面宽的特点。随着旧城改造进程的加快,居民楼底多变成各种服务的网点,餐馆、游戏厅、超市以及KTV等呈现出雨后春笋的趋势,居民区到处都是噪声。加之人们观念的转变,夜间户外的文娱活动越来越多,活动声响对需要正常休息的人们造成了影响。此外,高层建筑的出现也使住户的用电设备成为噪声的来源之一。

1.2 工业噪声

工业噪声是工业生产中由生产加工和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一般的工业噪声都在60dB 以上,大型的鼓风机、水泵、球磨机以及空压机的噪声还能达到100dB 以上,电厂排气放空作业的噪声甚至还在130dB 以上。工业噪声可以分为电磁噪声、空气动力噪声以及机械噪声,机械噪声是种类最多、范围最广的噪声声源。工业噪声干扰的范围具有相对的固定性,企业工人和工厂周围的居民是扰的对象。

1.3 施工噪声

城市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居民的增多使建筑施工成为城市的常态,旧城改造项目和最新建设项目日益增加。现代的建筑施工和传统的建筑施工存在很大的不同点,现代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机器设备和施工工人可以不分季节不分昼夜地施工。年复一年地改造施工使人们饱尝了建筑施工的痛苦,施工噪声干扰了人们日间的工作和夜间的休息。

1.4 交通噪声

城市噪声的30% 以上是由交通噪声造成的,国外很多城市的交通污染甚至还占到了

70%以上,汽车、火车和飞机产生的噪声是主要的噪声源。汽车运行中的排气、燃烧、冷却、机械运转和鸣笛噪声构成了道路噪声的来源,列车车轮与轨道的摩擦和碰撞是铁路噪声的主要成因,具有穿透力强和传播较远的特点,轻轨和航空的噪声则对周围的居民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城市噪声的特点与危害城市噪声的特点

水和大气等化学污染的污染过程较为缓慢而隐蔽,传播的途径也比较多,但是城市噪声污染具有传播迅速直观的特点,人们可以及时迅速地感觉到声源。由于噪声主要是由人体耳朵来感觉,因此严重的噪声就会直接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影响,加之噪声声源的广泛性,城市生活的各种声音既给人们带来了存在感又给人们造成了困扰。城市噪声污染的上述特性还带来了控制上的困难,城市很多无形的噪声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处理,我国现有的科技手段还没有达到快速控制噪声污染的水平。

城市噪声的危害

影响睡眠

睡眠是人恢复体力、消除疲劳和维持健康的重要方式。而噪声会导致大脑兴奋,使人难以入睡,体力得不到恢复,从而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和工作。长期如此便会使人产生耳鸣、神经衰弱症、心率不齐等症状。

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若现场环境背景声音超过分贝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无法专心工作,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损伤听力系统

人若长时间处在强噪音环境当中,会导致听力系统损伤,造成听力逐步丧失。强烈的噪音会使人产生如耳痛、耳鸣等症状。医学研究证明噪音对儿童尤其婴幼儿的危害更大。儿童及婴幼儿的听力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听力器官十分娇嫩和脆弱,无法承受强烈的噪音的猛烈刺激。

损害心血管

噪音会增加高血压、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处在噪音环境中会使心跳加速,体内肾上腺分泌增加,造成血压升高,容易引发心肌梗塞。据统计生活在公路旁的居民患心肌梗塞的概率比其他人高出百分之三十,纺织工人患高血压概率比其他人高出个百分点。

对女性生理机能的损害

噪音对女性的危害要远高于对男性的危害。噪音会导致女性月经失调、孕妇流产率增加等。据长期的调查统计结果发现噪声不仅会使女工听力系统受损,并且会对女工的月经和生育均产生不良影响,例如早产、流产甚至胎儿畸胎等事件的发生。

工业噪声危害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预评价 单项指数 综合指数 职业病危害

资料与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精神,按照《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的要求,对某公司均质刨花板生产线进行了竣工验收卫生学调查与评价。

生产环境中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①削片工段:噪声、粉尘。②环式刨片工段:噪声、粉尘。③干燥分选工段:噪声、粉尘。④调胶工段:甲醛、噪声。⑤铺装热压工段:甲醛、噪声、粉尘。⑥毛板加工工段:甲醛、噪声、粉尘。⑦毛板加工工段:粉尘、噪声、甲醛。⑧包装工段:甲醛、噪声。⑨锅炉房:粉尘、噪声、热辐射。

现场调查:了解生产工艺的全过程和确定生产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具体防护措施等情况。

现场测试:在正常生产状态下,按照《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的要求,连续测定3天,每日上、下午各1次,每次同一点不同时间内测定,每次采3个样品,测试结果取算术平均值。毒物测试按照《车间空气监测检验方法》、《有毒作业场所空气采样方法》GB13733-1992和《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进行测定分析;粉尘测试方法按照GB5748-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的规定执行;噪声根据《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规定的监测方法执行。

测试条件:在正常生产状态下测试。

评价级别:I≤1.0合格;I=1.0~1.2基本合格;I=1.2~1.5限期治理;I>1.5不合格。

评价标准:根据计算的综合指数的数值,对照《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规定的综合卫生预评价分级标准,作出卫生预评价结论。

卫生学调查及监测结果

厂区布局情况:生产区产生的有害气体、粉尘和噪声对办公室影响较小,各车间的距离适度,减少了各车间职业病危害因素交叉污染。

卫生防护设施:该公司主要职业病危害以生产性噪声、生产性粉尘、生产性毒物为主。全厂共安装16台通风除尘和排毒设施,主要分布在砂光裁板工段、干燥分选工段、铺装热压工段、毛板加工工段;高噪声设备如削片机、空压机、鼓风机等的基础做了减震处理,削片机、空压机集中在门窗密闭的隔离室,各设备的就地控制台放在隔离室内;调胶工段使用低摩尔比脲醉醛树脂胶,自动调胶,并安装4台轴流风机排放毒物气体。

采光照明情况:生产工作面有足够的光照度,达到卫生要求。

现场监测情况:①生产性粉尘:A.生产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粉尘污染主要存在于削片工段和环式刨片工段。本次设监测点16个。结果表明,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粉尘单项指数Pi=0.31。B.粉尘样品游离SiO2含量<10%。②生产性毒物主要是甲醛。生产环境空气中甲醛浓度本次监测了7个点,测定结果均低于国家卫生标准。单项指数Pi=0.08。③生产性噪声强度本次共监测19个点,其中平均值超过85dB(A)的3个点,主要在削片环式刨片、干燥分选工段、环式刨片工段:刨片机最高达96dB(A)。上述部位并非工人8小时操作位。操作间噪声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按国家规定:每增加3dB时,工人停留不超过6小时,91dB时不超过4小时,94dB时不超过2小时。上述超标部位都有操作间,工人偶尔出来检查或调试,累计时间一般1~2小时。真正有问题是在刨片工段的维修人员,必须在配戴耳罩、耳盔等防噪声个人防护用品。

综合评价:①削片工段综合指数I=1.37,综合卫生预评价:限期治理。②环式刨片工段综合指数I=1.26,综合卫生预评价:限期治理。③干燥分选工段综合指数I=1.36,综合卫生预评价:限期治理。④铺装热压工段综合指数I=1.20,综合卫生预评价:基本合格。⑤毛板加工工段综合指数I=0.73,综合卫生预评价:合格。⑥砂光裁板工段综合指数I=0.93,综合卫生预评价:合格。⑦包装工段综合指数I=0.51,综合卫生预评价:合格。⑧锅炉房综合指数I=0.86,综合卫生预评价:合格。

建 议

加强对接触生产性粉尘、生产性毒物和生产性噪声作业工人的安全知识教育,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提高工人自我保护意识。要定期对生产环境空气中生产性粉尘浓度、生产性毒物浓度和生产性噪声强度进行检测,定期对接触粉尘、毒物、噪声的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调离,保护作业工人健康。

为了防止二次尘源污染,车间一定要执行不清扫不交按班制度。

要有专业队伍或人员定期对防护设施进行维修保养,经常保持防护设施完好状态。

在装卸比脲醛树脂胶罐时,要防止泄漏,加强个人防护,配戴防毒面具或戴防毒口罩,穿防护服,戴防护手套。

加强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健全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企业法人及劳动者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切实把职业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综合来看,影响综合指数增高的因素主要是削片机、刨片机处,因此对噪声超标作业场所应安装消声设备或减少接触噪声时间,按照《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规定,每增加3dB(A),接触时间减少一半,如作业场所噪声为97 dB(A),每个工作日接触噪声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虽然削片和刨片工段均有操作间,但在此处工作的检修人员,必须配戴耳罩、耳盔等防噪声的个人防护用品。

结论:均质刨花板生产线设计比较先进,布局比较合理,生产性粉尘、生产性毒物和生产性噪声的防护设施基本齐备,经连续3天对各项卫生指标的测试除个别点超标外,90%达到了国家卫生标准。经过整改后,同意投产使用。

参考文献

工业噪声危害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低氮改造; 建设项目; 职业病危害; 预评价

[中图分类号] R97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377-02

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0年年会上提出,“十二五”中国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种类将扩大到四项,即在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的基础上增加氨氮、氮氧化物。为响应国家环保政策,某发电有限公司发电机组计划进行锅炉燃烧系统改造,以实现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降低的目标,受企业委托,笔者对此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1 内容与方法

1.1 评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的通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等为本次评价的主要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依据,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本次评价的主要基础技术依据。

1.2 评价范围和内容 评价范围为某发电厂锅炉烟气脱硝改造项目的主要生产装置以及相配套的辅助生产设施,主要包括两台发电机组锅炉、新建的SCR脱硝装置以及新建的液氨储存区。评价内同包括项目的选址、总平面布局、设备布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以及卫生辅助用室等。

1.3 评价方法 采用工程分析法、检查表法、类比法以及综合分析法等评价方法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2 评价结果

2.1 选址和总体布局 符合当地规划及选址地点位于南通市区的下风侧,选址地块符合当地的城乡规划,选址地块地势平坦,地形地貌清楚,无气象、地质等重大自然灾变隐患;选址地水源丰富,水陆交通便捷。整个项目分为三个内容,锅炉低氮燃烧系统和脱硝反应系统布置到原有的锅炉系统区域,液氮储存系统单独布置。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车间采用露天布置,地势开阔,自然通风良好。

2.2 建设规模及工程内容 项目主要工程包括2×330MW亚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锅炉低氮改造、新建SCR脱硝装置以及新建液氨储存区(按2×330MW+2×1000MW级容量建设)。

2.3 工艺流程双尺度低NOx燃烧技术 以炉内影响燃烧的两大关键尺度(炉膛空间尺度和煤粉燃烧过程尺度)为重点关注对象,全面实施系统优化。SCR脱硝工艺:液态NH3首先经NH3蒸发器,再经过NH3-空气混合器,被空气稀释并携带与烟气均匀混合,然后一起通过一个由催化剂填充的催化反应器。在催化剂作用下,NOx和NH3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2和H2O。

2.4 职业病危害因素 识别本项目分为四个评价单元进行识别。锅炉燃烧系统:煤粉尘、煤灰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高温和噪声,主要存在于锅炉系统巡检和检维修岗位;脱硝反应系统:氨、氮氧化物、氧化钛、五氧化二钒、高温和噪声,主要存在于脱硝系统巡检和检维修岗位;液氨储存系统:氨、低温和噪声,主要存在于液氨储运,液氨装卸以及巡检岗位;公用辅助工程:粉尘、氨和噪声,主要存在于除尘系统巡检,废水系统巡检等岗位。

2.5 类比项目检测结果 类比项目锅炉燃烧系统和脱硝装置监测项目主要包括: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粉尘,噪声和高温。

2.5.1 化学毒物 化学毒物检测结果见表1,检测结果表明锅炉燃烧系统和脱硝装置各岗位检测点空气中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浓度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的要求。

2.5.2 噪声 噪声检测结果见表2,检测结果表明5#机组巡检岗位属噪声轻度危害岗位,5#机组副值岗位为噪声安全作业岗位。

2.5.3 高温 高温检测结果见表3,检测结果表明各岗位高温强度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的要求。

2.6 职业病防护措施

2.6.1 防毒防尘措施 每台炉及煤仓间设一套真空清扫管道系统;锅炉封闭坪台地面采用设有坡沟可水冲洗设计,便于及时清除积尘,防止二次扬尘;在炉体四周安装移动吸尘装置,便于清除现场积尘;生产操作必需接触有毒物料时,佩戴合适的防毒面具、丁基橡胶手套和耐酸耐碱的长统胶靴,接触酸、碱物料时还应增加系戴耐酸耐碱围裙,避免皮肤接触;液氨储罐设置安全喷淋系统。

2.6.2 防噪声措施 设备选购充分考虑选购低噪设备;锅炉向空排汽、安全阀排汽管道上,均安装排汽消声器;控制室采用高效隔声门窗和室内吸声设计。

2.6.3 防高温措施 所有设备均为露天布置,充分利用自然通风进行散热;设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

2.7其他 该公司成立了工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并对职业病防治相关部门包括安监部、生技部、卫生所、人力资源部等具体职责作了规定。厂内建有专门的职工学习室,拟定期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并进行考核。拟为作业人员配备相关的个人防护用品。划拨了职业卫生、环保、安全等专项经费,拟建立较完整的职业健康监护体系。

3 讨论

3.1 评价与结论 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氨、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氧化钛,五氧化二钒,粉尘、高温、低温、噪声等;企业目前采取的卫生防护措施基本合理,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配置、辅助用室的卫生设施配置以及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等基本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本项目在正常生产、设备完好、各项卫生技术措施运转正常等条件下,并加强个人防护,可以将职业病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3.2建议 1)在脱硝反应系统区域、液氨运输装卸区域、液氨储罐区域、液氨蒸发器、液氨缓冲罐区域以及氨区控制室设置氨有毒气体报警装置;2)在靠近可能发生氨泄漏的设备管道处设置冲淋洗眼装置,其服务半径应小于15m,并对冲淋洗眼装置做好日常维护;3)在液氨储罐区设置风向标,在生产区和非生产区之间设置绿化隔离带,防止非生产区空气受到污染,并应在储罐周围设置氨泄漏报警仪,一旦发生泄漏事故,立即启动应急措施;4)氨储罐等应采用防腐材料或衬涂防腐材料,其它有关管道及附件,也应采用防腐措施;5)项目设备检修以及催化剂更换时,作业人员若需进入密闭容器作业,需提供符合要求的监测、通风、通讯、个人防护用品设备、照明、安全进出设施以及应急救援和其他必需设备,并保证所有设施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 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S].2010.

[2] GBZ2.1-2007,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S].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