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总结学习经验

总结学习经验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总结学习经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总结学习经验

总结学习经验范文第1篇

[关键词]杜郎口;教学模式;自学能力

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一朵奇葩。近几个月,我校发起了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的旋风,经过参观、学习、培训,我校在新入学的七年级学生中实行了“杜郎口教学模式”课改实验,总结出一套连环推进自主教学法。经过几个月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我认为“杜郎口教学模式”实质上实践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一个著名教育理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1 叶圣陶先生的教学理论及实现途径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一句名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提倡教育者要善于诱导和启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辩,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的主动境界。他认为语文教师的责任并不是专为学生讲书和批改作文。语文教学应该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实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讲书要达到不需要讲,学生自己能够读书;批改作文要达到不需要批改,学生自己能够认真下笔,完稿之后又能够斟酌修改。他非常明确的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自求得之,要鼓励学生不依赖教师。为此,教师在课堂上就决不能多讲。教师讲多了,学生不肯动脑筋,自求得之的能力就无从培养;教师讲多了,学生不用动脑筋,就只好依赖老师了。这种教育思想,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来能应对诸多的问题。

“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的教学方法是永远达不到“不需要教”的,叶圣陶的方法,是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认真把握好三个环节,即“预习一讨论一历练”,其中“预习”在课前完成,“讨论”以课内为主,“历练”则以课外为主。做好了“预习一讨论一历练”的工作,学生就能养成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就能熟练地掌握语文这个工具,那样,“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主张就可以实现了。

2 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实践

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合作者”、“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角”“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由一个人的积极性,变为几十个人的积极性:把学习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教育不是把已有的知识储蓄到学生的头脑里,而是把学生的创造力诱发出来,学知识是为了长智慧”。这些理念是对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学习。

杜郎口教学模式采用“预习一展示一反馈”,我认为是对叶圣陶先生的语文阅读教学三环节的继承和发展。我校也基本采用了这一模式。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预习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预习课前,教师要集体备课,设计出适合本课的预习学案。这套学案对学生的预习内容与步骤做出清晰的指导,使学生在预习时有的放矢,然后印发给每个学生。预习课上,学生根据老师下发的学案的内容充分自学、展开讨论。预习时间分为两段:独学内化与合作探究。对于学案当中的问题和内容,学生有一个静思独学的阶段,学生可以动手翻查词典,解决生字词;可以翻查资料,了解相关的作者作品、写作背景、作者的其他作品等,可以分析综合体会审度。在独学内化的基础上,对于学生不能自行解决的重点难点进入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学生之间的平等的充分的讨论,对问题有了更高一步的认识。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进入下一个环节:展不。

展示课前,教师把展示任务分给每个小组。学生对预习当中的重点难点予以展示,在黑板前学生俨然一个个小老师,他们合作讲解,精彩表现。在展示中,教师对学生似懂非懂之处给予必要的点拨提升,学生不懂之处讲清讲透,学生也可以质疑补充。在这一过程中,错误得以纠正,内容得以阐发,这样学生在预习阶段既练习了自己读书,在展示阶段又得到切磋琢磨,他们阅读书籍、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会逐渐养成。这些环节的实践都有助于学生“达到不需要教”自能读书的境界。

总结学习经验范文第2篇

1、重视计算

数学的计算学习就像语文的识字学习,是最基本的。不识字,语文读不好,计算差,数学同样学不好。而且计算好,会给孩子数学学习提供很大的帮助。现在的新教材对计算的重视度不高,练习量比较少,导致现在孩子的计算能力跟以前的孩子相比,有一定差距。家长可以每天让孩子做2分钟口算。一开始,2分钟内能只能做完20道口算,但之后,你会发现孩子会越来越快,正确率越来越高。

2、重视生活中的数学

其实数学的学习对生活的影响很大,提供很多的帮助。例如买东西、计算利率、盈利等等,这些都用到数学。你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识的跟孩子提数学问题,让他解答。很简单,你带孩子去买菜,一斤苹果5元,买3斤多少钱,给阿姨20元,找回多少钱。别小看这些,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占的分数是最多的,而解决问题无非就是判断用加减乘除中的哪种来列式解答,这些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的问题,孩子在生活中接触多,自然就会解答。

3、适当学奥数

大家不妨这么来看待数学和奥数,

1)课程内的数学:是每天的饭菜,保证生存所需。

2)基础奥数:是每周的运动,保证身体健康。

3)竞赛奥数:是专业的运动,目标是夺金。

其实很多的所谓奥数题,它并不难,只是教你从另外一角度看问题,跳出书本的方法解决问题,丰富孩子的知识面,当然,你不要要求你的孩子必须要拿奖,给他过多的压力,会使他讨厌学。

4、别吝啬你的表扬

表扬的作用大得超乎你想象,很多小孩刚开始都讨厌数学,觉得它好难,但当他有一点成绩,得到你的表扬,你会看到他在数学学习上的突飞猛进。每个人都喜欢听到别人的赞扬,孩子更是,哪怕一点点的进步,比如今天晚上的作业做快了1分钟,都能表扬。

为孩子打好中学阶段的数学基础可以在小学学习中注重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

画图解题的能力

不要小看画图,它能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但很可惜,我们课本中没有注重画图的教学。特别是奥数中,图能化繁为简,直观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解方程的能力

总结学习经验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学习积极性 物理教学 创新教育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实施当中,新的课程体系着重渗透着全面、和谐和创新的理念,这给当前中学物理教师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和机遇。

作为中学物理教育工作者,强烈的责任感迫使我们不得不进入无限的思索之中。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才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才能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强烈兴趣,才能从本质上解决他们学习物理的苦恼与无奈。以下是作者近几年在中学教授物理的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学会从欣赏的角度去评价每一位学生

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我们的评价要多方面多角度的展开,不能停留在只看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上。现在的教育改革要求我们改变教育理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欣赏者。陶行知有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是在告诫我们,对学生的评价要多运用一些鼓励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欣赏我,在期待着我,这样才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才能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二、教师在日常的物理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组织和引导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正确承认、认清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同时教师还要高度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能力、个性、创造性等)为中心,一切教育措施和教育条件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充分发挥而选择和设计的,同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选择、设计和完成多种教学活动,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物理教育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其宗旨不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物理学家,但可以让他们有选择、有区分地掌握有价值的物理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发问

在美国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和思索问题,而怀疑是创新的心理动力,是思维独立性、自主性的体现,是发问的前提。我国物理学家周培源说过,“如果把牛顿力学看成是至善至美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就不会出现”。同样,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杨振宁通过怀疑宇称守恒定律的普遍性才着力研究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并获得成功的。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大力激发学生的怀疑精神,活跃物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四、教师的教学手段要现代化

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学生要学习的东西逐渐增多,学校教育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扩大课堂教学的内容入手,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东西,而这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现代信息传输技术把有关学科的相关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利用这些信息去进行各种创新活动。

五、教师在日常的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激励学生创新的教学评价体系

创新教育,指的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里的创新,与科学家、艺术家所从事的创新是有区别的。创新教育的“创新”是指通过对学生施以系统的教育和影响,使学生能够发现对自己来说是新的知识、新的事物、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并掌握“发现”的方法,具备“发现”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教师在日常的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激励学生创新的教学评价体系,需从两方面进行改革:一方面要改革教育内容,增强考试内容的选择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选择不同的考试内容,使学生的素质通过考试体现出来。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就是“指挥棒”,教师要根据评价标准去施教,学生要根据评价标准去学习,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评价标准去衡量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评价标准应具有客观性、指导性和激励性。只有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才能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才有利于形成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所必需的宽松环境和自由空间。

参考文献:

[1]金玉新.在中学物理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J].科技资讯.2008.28.

[2]李强.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应引起的几点思考[J].黑河教育.

[3]张奠宙.杨振宁文集(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总结学习经验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竞赛;奥赛辅导;专业素养;小组合作

一、制度保障,扎实推进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成立奥赛班,实行奥赛辅导教练员制,建立校内奥赛辅导联席会议制度随时解决奥赛辅导中的难题。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信息学奥利匹克竞赛的重要性,无论是活动经费、时间,还是参加辅导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均加大了支持的力度。对奥赛辅导成绩突出的教师在聘任、评优、职级、工作量等方面给予倾斜和照顾,同时学校加大了奖励力度和宣传力度,拿出专项资金奖励在奥赛中做出贡献的教师、学生,鼓励获奖教师及时总结经验,在全校推广。这样,更有利于各方面关系的协调,更有利于集思广益,发挥优势,群策群力干好特长生培养和衔接培养工作。如:设置奥赛教研室专门负责奥赛管理,实行信息学竞赛主教练负责制,设立了信息学竞赛辅导津贴,建立了信息学竞赛奖励机制;保证了信息学竞赛辅导时间,每周至少有5课时的信息奥赛辅导时间;鼓励辅导教师积极参加各种信息学奥赛辅导培训,对获奖的学生学校还专门设立了奖学金。在学校领导高起点定位的指引下,我校信息学奥利匹克竞赛活动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

二、精选人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培养一个高水平的奥赛选手,一般要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训练。因此,结合我校的特长生衔接培养优势,我们从高一开始就开设了信息技术课,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同时为奥赛选拔培养好的苗子做准备。同时开设电脑程序设计活动课,为喜爱电脑程序设计的同学提供可活动的空间。实践中我们越来月坚定地认识到,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素质的前提下,尖子出的越多越好,但必须按照教育规律,眼中只有奖牌,最终反而可能夺不了奖牌。因此,我们要把这一思想内化为竞赛理念,努力研究优秀生成长规律,鼓励学生冒尖,鼓励学生努力做到要夺取奖牌,将辅导重点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上。

三、发挥网络优势,建立竞赛专题题库网站

网络的利用可以激活学生思维、开阔视野,使知识的获取变得更方便、快捷。我们在信息学竞赛活动中十分注重学生的网络化学习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网络给我们教学带来的便利,通过计算机辅导教学、上网浏览学科竞赛动态、下载辅导资料和历年试题等方式,使我们的辅导工作与国家学科竞赛接轨。我们收集了大量的信息学奥数资料,建立奥赛题库网站,内容包括竞赛快讯、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简介、历年信息学联赛初复赛试题、试题答案分析详解、竞赛论文集锦等栏目。提倡通过网络,与国家队队员和以前获奖的高水平选手交流,全面提高对知识、技术水平,以及多比赛细节的认识。我们自主开发了信息学竞赛辅导专题题库网站,并以此为阵地积极尝试多种教学模式,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加强对参赛选手的管理及培训

高水平的信息学竞赛培训对学生自身很有益,将使这些孩子全面成才、受益终生。信息学竞赛的发展不仅要求选手精通计算机专业知识,更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科学作风,具有开阔的思维、广博的知识面、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还要求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善于向别人学习、与他人合作。参赛选手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很强的调试程序的能力。选手必须全面发展,特别是要有较好的数学方面的基础,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该有良好的心里素质。我们要鼓励参赛选手从小励志成为高素质人才,要积极进取,努力拼搏。

1、本地化集训和外出学习相结合

信息学竞赛其难度远远超过了高中信息教材内容,大多数知识都是大学内容。参赛学生光靠课内听课、小组合作学习、课下自学是不够的,很有必要参加高质量的课外培训,而这种培训又不是一般竞赛指导教师能够胜任的。我们主要采取的是本地化集训和外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外出学习,是促进尖子生水平提高的一个有效方式,我们这几年常选送学生到北京清北学堂听课、参加围绕竞赛组织的培训和集训,并认真根据辅导教师所讲静心研究、细细体会,力争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对特长生应尽早开始培养

我校每年对高一学生入学第一周就开始进行培训、指导。近年来,随着青少年认知能力的普遍提高,初中的学生已完全能接受计算机高级语言的基础知识,把对语言的学习下放到初中是完全可行的,因此,我们自治区已有很多初中生开始参赛,这不能不说是对我们的一个严峻的挑战。因为辅导的起步越早,选手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提高竞赛水平。

3、用"任务驱动"、"自我培训"、"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传授培训内容

信息学竞赛培训具有人说少、规模小、课堂教学灵活、学生水平层次多的特点,因此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利用率成为一个难题。其中"任务驱动方式"特别适合于不同水平学生的培养,方便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让学生以"教师"的身份自己讲解对某一知识点或问题的看法和体会,可以更深入的对算法等问题进行多样化讨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品质的教学模式。它使培训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小组学习中应注意一些问题,如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小组学习中的作用、要正确处理异质学生间的关系,教师应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引导作用。

五、提高辅导教师的专业素养

常听同事说:要给学生半杯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深入浅出的比喻形象的说明了教师必须具备深厚地专业知识和业务处理能力。这种处理能力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教师深厚而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关于深厚而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主要依靠教师的专业学习和训练来形成。教师应该抓住每一次与信息学奥赛相关的学习机会。可以走出去和全国各地的同仁们交流心得体会。除了外出学习交流外,个人认为另一个行之有效的学习途径是:编写程序。信息学奥赛的核心内容便是程序的编写。教师如果能在这方面下苦功夫,持之以恒,往往能够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

总结学习经验范文第5篇

1.课题的核心概念

“课堂三导教学”课题研究的核心理念是“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以教促学”。这一课题的研究主要通过“导学、导疑、导练”三个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主动提出问题并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同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当堂有效训练与评价,进而创建紧张、有序、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

2.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能力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堂着重于师生的有效教学行为,以此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在下校调研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还比较传统,出现“满堂灌”的现象,学生只是接收知识的“容器”,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致使许多教学内容在课堂内无法完成,老师只得课内损失课外补,校内损失校外补,靠多布置课外作业来提高教学成绩,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羁绊了素质教育的推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能不能找到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或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高效率的学习,使师生在课堂上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课后不布置或少布置作业,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这一问题已经是目前我们课堂教学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的瓶颈,从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入手,激活课堂、构建高效课堂,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而我们进行的“课堂三导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正是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良方,它研究的是课堂教学行为的问题,解决的是学生学习效率、能力培养的问题,它与新课改的精神、目标和任务是相一致的。

二、研究内容

探索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好奇心,发挥学生主动精神,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为此,我们确立了“课堂三导教学”的核心理念: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以教促学。即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引导为本、学校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为立足点,在课堂上通过灵活交替运用“导学、导疑、导练”三个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活动,来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改革形式,既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目标、途径、方法,又能对学生自主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并通过检测暴露出学生存在的问题,经过教师的点拨解惑,落实学生的学习目标,促使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当堂有效训练与评价,从而达到人人达标的目标。

三、研究方法

为了使本课题研究更具有针对性,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并灵活使用个案分析、调查研究、区域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研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总结并推广可行性经验和做法,使课题目标得以真正的落实。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是:

1.通过理论与实践培训,进一步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在区级培训的基础上,邀请省、市专家来我区作报告、开示范课、与教师座谈,强化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积极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确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组织全员培训

(1)利用期初小学校长会、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会,分别对学校领导进行培训,确保认识到位,统一思想。

(2)组织我区全体实验教师参加培训,抓典型实验学校,培养优秀实验教师队伍。

3.典型学校带动

第一、确立典型实验学校若干所;第二、利用典型实验学校优秀教师的教学资源,通过开放周、片际研讨、共同体等活动传递给全区实验教师,以此带动、辐射、引领全区课题实验研究。

(1)开展区域性课题专题教学研讨活动,及时总结经验,好的经验和做法加以推广,进一步促进课题实验的稳步发展。

(2)组织全区性的教师竞赛,促进教师自觉参加实验。每年定期开展各式各样的“课堂三导教学”观摩评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课题研究的能力。

(3)开展区名师工作室“送教送培”及城乡共同体教学研讨活动。以研带培,以培促研,研培结合,促进了城乡之间教育教学的均衡发展。

(4)编写导学材料,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保障。由小学教研室牵头,组织一线优秀教师编写四―六年级学生学习活动材料,并在网络上,为实验教师的上课提供方便,同时为课题实验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总之,课题的实验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同时辅以实验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确保本课题得以顺利实施。

四、研究成果

(一)教师方面

1.转变观念,增强教研意识

一切先进的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理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改革的困难都是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所以,要想推进课题实验的发展,观念的转变是先导。课题实验开始,我们把教师的培训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组织实验教师进行培训,学习有关“课堂三导教学”理论,还经常组织老师们积极参加了省内外的教学观摩研讨和培训活动,听取优质课、专题讲座、优秀案例分析等,要求老师回来后要在本校或全区里上一节汇报课或开一场讲座,把先进的理念传播给老师们,推广运用好的经验和做法;还聘请省内外专家来我区讲座、上示范课,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注重抓校本培训,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专题研讨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教学反思与论坛相结合。老师们认真研读教育教学理论的有关知识、课程标准以及报刊杂志的有关文章,人人写学习笔记、心得体会。达到在培训研讨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在提高中成长,增强教师课题研究的教研意识。

2.开展研讨,提高教研水平

课题实施的推进,研究是关键。面对课题实验的要求,每位教师必须抓住对“尝试”、“有效”两个词的理解。如何有效的进行“课堂三导教学”课题的研究?只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1)开展课题调研活动。每学期我们教研室都要组织教研员到课题实验校进行调研,听课、评课、交流,了解一线教师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为实验教师指明课题研究的方向。

(2)举办课题专题研讨活动。每个学期课题实验校轮流开展一次课题专题教学研讨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专题研讨课、评课交流、经验介绍、讲座、阶段小结、论文汇编等。共举办了7次课题专题研讨活动,每次活动都有教学论文或阶段小结等共汇编5册,取得较好的成效。

(3)开展优质课评比活动。实施课题实验以来,曾举办了三次区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主要以开展“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等领域的内容进行教学专题研讨。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三导”教学的“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的核心理念,“先学”就是让学生进行独学、对学、群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运用“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评价机制,发挥团队精神,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后教”就是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难之处进行点拨、指导,教师少讲、精讲,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说明白的不重复,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才讲。力求达到:“一节课我们关注的不在于教师讲得多么的精彩,而在于关注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学习状态;一节课我们不但要关注学生获取了哪些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取知识”的最高境界。

(4)开展名师工作室“送教送培”和城乡共同体活动。每个学期开展或组织一到二次区小学数学林爱村名师工作室“送教送培”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工作室成员的研讨课、经验总结、专题讲座、评课交流等等;还组织开展了城乡共同体教学研讨活动,每次活动都能围绕“课堂三导教学”课题研究的主题,组织课题实验学校的优秀老师到农村及薄弱学校进行“送教送培”,充分发挥了名师工作室成员及课题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带动辐射的作用,让优秀的课堂教学成果在教师的心中生根、开花、结果,不仅促进了教师教学教研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且促进了城乡之间教育教学的均衡发展。

3.提升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通过课题的实验研究,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从尝试中来,走促进自己专业成长之路,其综合能力普遍得到提高,也培养锻炼了一批中青年教师。一是教师合理设计教案的能力明显提高。二是在刻苦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热情明显增强。课题实验以来,全区教师自撰了10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或优秀案例分析分别在CN、省级等刊物上发表;30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分别在市、区级刊物上发表。参加市级以上优质课评比20人次获奖(其中国家级1人次、省级13人次、市级6人次);参加区级优质课评比有40多人次分别获一、二等奖。多位教师参加市教师技能大赛获得好名次,还有老师被邀请承担市级以上骨干教师的培训任务。由此可见,通过课题实验的研究,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力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学生方面

1.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多种,可以是教师指导,学生领悟;也可以是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师引导。不同的学习方式,代表着不同的教育理念。通过课题实验,我们发现学生最大的变化是:教师在课堂中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自学,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开始由“厌学”转向“乐学”。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中品尝成功之乐,在合作交流中分享学习的快乐,敢于展现与众不同的想象与创造,展示自己的个性。一位六年级的学生在问卷中写到:“我会通过自学课本获取知识、理解知识,我们这样学习感到学得很轻松。我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整节课处于紧张的状态,但我们还是学得很愉快!”还有的学生说:“我们很喜欢这样的数学课堂,老师都是让我们自己学,不懂的知识老师才讲,我们真正学到了知识”等等,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1)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不断增强。由于教师采用“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的理念进行教学,在课堂中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的成果,老师利用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形成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不仅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积累了大量的基本活动经验,掌握了学习数学知识的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

(2)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养成。通过课题的研究,实验老师对学生经过精心的培训、辅导,严格要求,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不断的养成。如:倾听的习惯、勤思的习惯、敢说的习惯、善问的习惯等。

(3)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逐步形成。实验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了“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同时运用“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评价机制,让学生通过“兵教兵”、“一帮一”等活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把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2.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通过三年多的课题实验,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特别是有些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大。如:某实验教师从四年级跟班到了六年级,原来这个班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是比较差的,到六年级毕业抽检中学生的成绩在全区名列前茅;还有一位实验教师他所执教的班级有好几位学生由原来的学困生转化为中等生,中等生转化为好生,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乐学、爱学数学。

(三)努力实践,推进课题发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课题实验开展以来,教师能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充分了解学情,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教学,并根据导学材料进行个人的增加或删减,在课堂中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探索、学会质疑、学会与人合作,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爱学、乐学数学。

课题实验校先后承办了多次课题专题研讨活动,教研员与一线老师一起研究了无数的课例,通过“备课―公开研讨课―听课―评课―反思”的基本案例研究模式,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经过比较分析,形成了“课堂三导教学”模式的一般流程。

1.导学目标

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将以往的“教学目标”变成学生的“学习目标”。把抽象的数学知识改造成学生具体的学习任务,通俗易懂,一目了然。目的是让学生一开始上课就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本节课我们要学什么?使学生学习有了方向,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自学诊断

让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课本的内容,边自学边完成诊断练习。学生对自学过程中碰到自己没办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教师可灵活采取以下四种形式:一是让学生自我重点研读;二是小组讨论;三是向老师求教;四是引导学生通过“兵教兵”、“一帮一”的形式,解决在独立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3.合作探究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己搜集的信息,进行总结性精讲点拨,解答疑问,对有些问题进行规范性界定,也可以让已掌握知识点的学生进行讲评,教师补充。合作探究可以包括:

(1)预设的问题。

(2)学生在自学诊断练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3)生成的问题。

(4)教师重点讲解和辅导,解决疑难问题。

4.展示交流

是“自学诊断”和“合作探究”的升华,主要是解决本节课知识的巩固、检测、提升的过程。通过组际展示,交流各小组在“自学诊断,合作探究”中取得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展示学习效果就是让学生表现自我,感动同伴,学会倾听,学会欣赏,进而在为自己为同伴自豪的同时增强学习自信心,完善自我,形成能力的重要环节。即当堂训练,巩固提升。展示交流部分的练习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完成的,如果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请教小组的成员,或者老师重点辅导,让好生帮助差生,并且要求他们做完练习后进行及时的批改或者让学生上台展示,进行集体的批改,这样也可以减轻老师批改作业的时间。老师应采用一些评价的激励机制,促使学生抓紧时间完成作业。

5.归纳总结

(1)全课总结,归纳、概括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2)渗透学习方法。即课堂总结体现两个方面:一是概括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强化难点,总结规律,使学生对全课的内容和知识要点留下明确清晰的印象;二是总结提升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和条理化,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