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零基预算改革方案

零基预算改革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零基预算改革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零基预算改革方案

零基预算改革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持续性发展

随着我国在事业单位预算和国库管理以及财政支持上颁布了诸多改善措施和改革方案,但目前来看,在这些措施的实施中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且尚未解决,通过分析问题,深入剖析,研究相关解决办法来针对性的解决这些突出的问题。

一、现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突出问题

(一)预算编制科学性和编制周期有待加强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存在着预算编制质量不高的现象,究其原因,都是因为编制预算时间过短,存在多处漏洞,形成了水分较大的不真实数据,另外的原因也存在偷懒现象,根据以往数据统计来进行年度预算,这种预估的数据来源不可靠,基数增长法不一定完全适用,不采用科学的调查分析办法往往形成了无效数据。

(二)预算编制狭窄造成事业单位保障性不强

预算体制不足导致的资金不能有效融合存在编制问题,预算不作为参考,事业单位依赖国家财政拨款,没有依靠经营来支持财政经费的支出,涉及的预算范围狭窄,体现不出收支和经营状况,预算在编制中很多都只是根据年度的支出与收入的情况进行分析整理,对真正经营所需费用的实际收支并没有具体的准确的预算,没有发挥编制预算的效果和目的。

(三)从领导层面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很多事业单位领导不是非常重视预算编制,担任事业单位领导的专业领域能力强不代表财务预算经验丰富,他们对于预算编制不是很明白,自然重视程度不高,对财务知识有待加强学习,在有些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对业务不一定完全懂得,态度上有的缺乏责任心,工作不严谨,缺乏财务专业知识,仅仅是对财政拨款等数额来编制经费使用情况,具有较强的随意性,没有延续性,对于编制预算的工作不具备用心的态度,应付了事,只要认为完成上级指令即可,这就造成了事业单位在财务预算管理中不能有效并且真实的发现问题,不重视,不认真负责而造成资金预算使用效益低下。

二、强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增强预算管理的长远性和科学性

在事业单位中,预算编制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为了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必须保证充足的时间,在单位的预算时间上要有宽松的工作氛围,各单位都应该提前做好各项预算编制工作,并且做好相应的预测评估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事业单位的个项目边得以有效完成,同时也保证了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做好了各项预算管理的前期准备工作,特别是基础性的工作才可以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整套与之相关的完善的标注和规章制度,对于预算控制中出现的各种变动,例如各项经费增加与减少都与最终的收入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在前期的预算中,就应该严格按照预算的基础管理工作中的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变动关系进行有效核算。

(二)更新事业单位与管理工作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科学合理的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方法是保证所有预算管理制度顺利实施的有效保证。正因如此,“零基预算”多次在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中被实施,最终确定为最新的预算方式。“零基预算”这种预算管理的模式不受到以往的参考数据的影响,以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本年度的计划和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确定各项目的预算开支,最终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合理的计划,对于在计划实施中可能发生的各项费用变化进行有效的科学分析,核算好各项成本效益,做好预算的基础性管理工作,按需进行科学的合理预算编制。对于事业单位而言,所有的预算管理工作都应该以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为最终的基点,保证事业单位中所有的经费都发挥出最大的使用率和经济效益。在各项的预算管理编制方法上也要遵从时代的发展需要和思想理念,保障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符合社会的整体发展方向。

(三)提高本单位的认识深度,重视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各项经济政策的不断发展,所有的事业单位都相应的出台了预算管理相关的各项制度。但是仍有很多的单位部门对预算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认为这项工作不重要,没有做好基础性的工作,甚至有些单位一直沿用老的方式进行各项预算编制,在工作思路上也沿用来的思维模式开展工作,导致最终的各项预算编制管理工作不规范,不科学,不符合社会整体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只有从单位的领导到每一名职工都转变了思想管理,增强自我的意识,才可以从本质上提升预算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首先从单位做起,要学习各项预算管理工作的新制度,新规定,清楚的认识到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系统的工作一直持续不断地坚持下去。只有从思想上强化了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才可以最终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深化各项财政资源的配置。其次,预算管理工作需要事业单位各部门的配合与参与,在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在财务人员的高度负责下,使预算管理工作真正为事业单位的发展起到有效作用。

三、总结

零基预算改革方案范文第2篇

只要有国家存在,有关政府行政机构改革的问题,无论是对财政理论研究来说,还是对财政管理实践来说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首先,从合理确定政府活动范围看,政府的活动范围说到底是一个财政问题。圣经上有一段故事,说是古代以色列人没有国王,他们便请求神给他们派一位国王。神说:“有了国王他就会拿走你们的一部分财富,你们要国王做什么呢?”以色列人说:“即使如此我们也要,因为我们要国王带领我们去作战,要他为我们的纠纷进行仲裁。”这个故事说明:人们在一定区域内的社会中生活就离不开具有最高权威的管理机构——政府。有了政府,政府就要同社会成员分享社会产品,要求政府做的事越多,政府的作用就越大,政府拿走的社会产品也越多。因此,人们在多大程度上需要政府,需要政府做些什么?便成为了财政研究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古代以色列人需要政府仅仅是为了带领他们打仗和进行仲裁,拿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需要政府承担国防和治安这两大基本的职能。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发现需要政府所做的事远远不止这些。政府的职能在不断扩大,政府的机构在不断增加。怎样的政府职能设计才是合理的呢?从亚当•斯密的古典财政理论到现代的财政理论,无不把合理确定政府活动范围作为财政研究的基础。斯密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要求,提出了“廉价政府”的理论;主张国家干预的现代财政理论,认为应在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针对市场缺陷来确定政府职能;我国的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则根据计划经济由政府直接进行资源配置的要求,提出了政府财政应在再生产的分配(包含收入分配与资源配置两种含义,即:生产成果的分配和生产条件的分配)环节中起主导作用并直接制约着生产、交换和消费的理论。在不同的理论指导下所确定的政府活动范围和建立起来的政府职能机构是会有明显不同的。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政府活动范围的确定和相应的行政机构的设置,必须同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社会成员对政府的要求相一致。这便是财政学中关于合理确定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比例关系的理论,比例协调则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比例不协调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市场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然而我国政府的行政机构设置却还保留着许多计划经济的痕迹,许多管理部门无论是对国有企业的机制转换,还是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都造成了过多的干预。因此我国这次行政机构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去重新调整和设计政府的各职能部门,以建立起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相协调的政府行政体系。

虽然,人们可以从理论上去论证政府的活动范围,政府的行政机构可以根据社会经济的客观要求去设置。然而古往今来,人们看到的却是政府行政机构不断扩张的事实。无论是中国封建时代的国家政府还是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国家政府概莫能外。就连当年的革命根据地政权也进行过“精兵简政”。事实上,政府行政机构的膨胀是具有其必然性的。用现代财政理论研究中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公共选择理论来分析,个中原因就一目了然了。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官僚理论认为:政府的行政机构是由大大小小的单位和部门领导所掌握的,他们的利益是通过单位和部门的大小来体现的。机构设置越复杂,越庞大,单位部门可获得的财政支出越多,单位部门领导的权力也越大。因此官僚的利益与国家政府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政府高层有时出于执政的需要会提出压缩行政机构的要求,但不久,行政机构又会慢慢膨胀起来。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制度和措施来约束行政机构的膨胀,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就成了现代财政理论研究和财政管理中的长期的课题。一位美国的财政研究人员曾说,本世纪以来,美国的各种管理制度中改革最多的就是关于政府会计和预算管理方面的制度,而改革的目的之一,则正在于通过完善财政预算约束机制来控制行政机构的膨胀,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出现了行政区划升级风,县要升级为市,县级市要升级为地级市,省直辖市要计划单列或升级为国家级的直辖市。升级的理由当然是多种多样的,但这些理由的背后,却有更为明确的利益动机,行政区划的升级必然会有相应的行政机构升级,每一位行政干部的行政级别都会随着行政区划而提高,这种待遇的提高比起靠自己的多年苦干来晋升自然要容易得多。行政区划升级和行政机构及干部的行政级别提高后,机构膨胀也就随之开始,增加办事机构和人员,增加办公楼和住房,增加车辆和提高用车标准,各种各样的利益也就得到了满足。

然而企业负担也因此而加重,财政困难也因此而加深。今天,面对着企业在资产重组的过程中,大量工人下岗的现状,我们如果再继续维持庞大的行政机构,是必然会激化社会矛盾的。因为财富创造者的减少和财富消耗者的增加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种灾难。我们强调这种行政机构膨胀的必然性,并不是说我们的干部都是典型的利己主义者。我们要说明的是:行政机构膨胀有其利益驱动,无论在哪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是如此。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每一个人对个人利益的追求都是客观存在的,而政府部门用各种方式来增加自己利益的动力也是很强的。因此,要控制行政机构的膨胀,就必须有十分有效的制度约束,而财政作为一个国家行政机构支出的提供者,应该成为行政机构膨胀制度上和财力上的约束者。然而,我国行政机构的扩张往往不受财政的约束,这主要同财政的权限有关,财政没有高于行政机构的权力,当然,财政也不可能具有高于同级行政机构的权力。在这种情况下,财政预算对政府或行政机构的约束力就大大减弱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预算约束软化。反观发达国家,如果政府行政部门不顾预算的约束而强行扩张行政机构的话,这等于自己给自己出难题,因为任何人都无权也无法突破预算,总统或总理也不能例外。一旦出现预算经费紧张,唯有压缩支出减少政府开支。在法制比较完善的发达国家,政府行政部门因经费不足而减少活动甚至关门的事时有发生,这就是硬的预算约束。而我国的情况却是,半年发不出工资,也不必裁减一个人,再贫困的地区,行政机构也会膨胀,财政局长到处借钱发工资,也不能精简机构。

当然,如果任何渠道都无法为行政机构的膨胀提供资金,机构的膨胀也是难以成为事实的。但是,我国的行政机构膨胀却可以从非财政渠道筹集到资金,这就为行政机构的扩张创造了条件。作为一个行政机构,自然就有相应的行政权力,只要将这些行政权力加以适当的运用,就可以进行创收。事实上,很多地方特别是贫困地区,财政往往只能拨给行政部门所需经费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则让行政部门自己通过创收来解决。这种创收的能量实际上是相当大的,据粗略的统计,我国目前的预算外收支几乎可以与预算内收支并驾齐驱。如此庞大的资金规模,有相当一部分就进入了行政机构,对行政机构的膨胀产生了促进作用。用这种方式支撑行政机构的扩张,社会经济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更大了,这种不规范的资金收支,一来形成了企业新的负担,相当于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加大了企业成本,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了一种阻碍作用;二来由于收支缺乏监督,为部分领导干部或人员提供了方便,预算外收支的膨胀,非但不能使财政的可支配收入增加,还会刺激行政机构的进一步膨胀,给财政造成新的负担。

二、推进行政机构改革的财政对策

1.协调政府与财政的关系,让政府为本级预算负责

要改变以前那种财政对行政机构膨胀缺乏约束力的状况,应注意财政与政府关系的协调。从行政权力看,财政部门对同级行政机构很难形成有效的约束。但从财权上看,财政又是为实现政府职能服务的,利益是完全统一的,只不过这种利益关系没有明确化。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政府官员直接参与预算管理,通过参与预算管理了解当家理财的难处,逐步走上政府为本级预算负责的轨道,形成行政机构自我约束的机制。

要在政府官员中树立起预算平衡的观念,在相当多的地方财政中,政府支出突破预算已是家常便饭,不按程序追加预算支出也是司空见惯。虽然我国早已颁布了《预算法》,规定了政府公共预算不能打赤字,但地方政府在形成支出时,对本级预算的平衡要求考虑得并不多,各种公开的、隐形的赤字仍然存在。因此,首先要让各级政府官员了解《预算法》,并自觉遵守。有了这种预算平衡的观念,贫困地区的行政机构膨胀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让政府官员了解预算并直接参与预算管理,就能把政府利益和财政利益很好地统一起来,由于财政状况对政府行为的制约作用被明确化了,政府官员从自身利益出发在行政机构设置的问题上,也会考虑财力的制约。美国前总统卡特在乔治亚州做州长时正是面对财力紧张的压力,而率先在政府机构内推行“零基预算”,并从中发现了政府机构严重重复设置的问题,从而成功地将当年已申请的州预算削减了50%。

2.强化财政管理,规范行政机构的行为

我国的行政机构膨胀,有很多是不规范的行为方式造成的。比如说人员超编,为了照顾关系,把不胜任某项工作的人硬塞进某个单位,而实际工作却要让能干的人干,因此,能干的人还不能少。有的行政机构明明已经是人浮于事,但有的事仍然没有人干,于是又招聘合同工或临时工来干。这种类型的行政机构膨胀属于一种隐性的膨胀,其后果仍然是行政机构办事效率低下,财政负担加重。

这次行政机构改革,国务院向全国公开了机构改革的具体安排,包括机构改革的具体内容和时间表。撤销的机构和人员分流的时间都有明确的规定。这就是十分规范的机构改革方案。其实,我们的行政机构只要严格地按照各种规范来行使自己的职能,我国的行政机构膨胀的程度也是不至于此的。因此,规范财政管理并以此来规范行政机构的行为,是确保行政机构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

对于行政机构改革来说,要制订机构改革的合理方案并不算很难,只要按照精简和效率的原则,总是可以设计出比较合理的行政机构方案的。而最为困难的却是方案的实施,这里涉及的是每一个人的实际利益。要想改革方案得到坚决地贯彻,就不能随意突破行政机构的编制,而防止突破编制的有效手段就是强化财政管理。我们建议把财政部门作为这次机构改革的监督部门,财政部门严格按照行政机构的改革方案向行政部门安排资金,对于要撤销的部门就要停止财政资金的供应,对于应该保留或新设立的部门,要严格按照编制来供应资金。严格而规范的财政管理,不但能保证行政机构改革的顺利完成,还是防止行政机构改革夭折或出现反复的一种有效手段。

3.将预算外资金收归财政管理,截断行政机构膨胀的资金来源

预算外资金作为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合理性只存在于调动各级财政努力增收的“分灶吃饭”时期和国有企业扩权的时期。随着《企业法》的颁布和分税制的实施,预算外资金实际上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为市场经济对企业而言需要的是明晰的产权,当然也包括明确的财权。而行政机构的预算外收支更是弊多利少,除了加重企业负担,滋生行政机构的腐败外,不断增加的预算外资金还直接冲击了正常的财政收入。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社会经济的需要还是从现实的后果看,预算外收支都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从行政机构改革的角度看,更应该将预算外资金纳入财政直接管理,这样就彻底堵死了行政机构用预算外资金来支撑机构膨胀的路子。

4.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的建设,促进经济增长以吸收富裕分流人员

零基预算改革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税金融体制;深化改革;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经济体制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13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7-026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7.127

1 河北省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进展情况

全面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的必然趋势,中央政府统一规划,基本确定改革思路并进行了高端的顶层设计,以此来进一步整合改革的方式、途径和手段。其中河北省的各项改革整合问题尤为突出。河北省对如下方面率先进行了积极探索:首先,对部门预算和中长期预算细化管理;其次,对政府间财政支出明确了责任划分;再次,改革实时监督,使其具备了旁站式特征;最后,改革县乡财政体制等,但是各级部门改革工作没有实现完全对接、改革进程,步骤和成效不一致等问题也日益凸显。河北省财政厅为了梳理、整合,提高上述改革成果,提出了构建地方现代公共财政体系的重大举措。

2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遇到的瓶颈

2.1 缺乏科学高效的预算管理制度

支出预算约束的弱化,导致预算执行过程中过度强调收入任务,出现了丰年缓收、歉年重收的现象。预算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还体现在没有对预算资金尤其是超收收入的执行进行制度性约束,年末追加的情况频发,不利于依法治税和实时监督。河北省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包括改革部门综合预算、完善项目预算、实现中长期滚动预算、开创全过程绩效管理相继推出。但是,河北省的系列改革缺乏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缺乏科学的预算决策机制、零基预算方法应用不彻底、缺乏透明的预算公开制度和程序以及配套的预算法律制度等。

2.2 税收制度的功能发挥不全面

税收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渠道和方式,同时国家及地方政府也要通过税收这个工具来实行宏观调控并调整收入分配。其中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等直接税收收入占比较低,而流转税在政府财政收入中却占据主要地位,这就导致税收制度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能力较弱,难以发挥其自动稳定功能。

2.3 改革结构不合理

国家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的比重失衡,税收收入占比较低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导致非税收收入远远高于税收收入,而且即使是在税收收入内部,直接税收收入与间接税收收入的比重也呈现失衡的状态。在税务改革中,部分税目定位不清晰、不明确,导致河北省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中出现了重复征税的现象,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3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职能与定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高度重视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提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财政,优化配置资源、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也需要科学的财税金融体制来保障。国家首次开宗明义地对财政进行了重新定位,进一步提升了财政的地位。

3.1 一个总体目标

深化财税金融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通过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的现代财政制度,使之具有科学的管理模式、健全的制度体系、规范的管理制度、平稳的运行程序、公正公开的政策、透明的工作流程、高效的宏观调控和健全的法律保障,以此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3.2 两条主线

首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性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角色进行了重大转变。深化财税改革决不能偏离市场机制这条主线,市场机制发挥程度是检验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最终成效的有效手段和方式。其次,发挥省级和市县两个积极性。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市县利益紧密相连,市县政府高度关注,因此在维护市县利益的基础上改革省级层面的设计和推动改革,注意调动省级与市县共同的积极性。

3.3 三项主体内容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包括如下三项内容:首先是预算管理制度的完善;其次是税收制度的改革;最后是事权和支出责任高度匹配的制度建设。这一系列变革要以制度建设为目标,以制度措施为途径,改革作为关键环节。具体到市县,还要对市县政府债务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和控制,建立定位科学的现代转移支付制度,主要表现出基础性转移支付为主,辅之以O钭移支付,并通过横向转移支付予以补充的特征;努力构建现代地方税体系,做到“四个相对”,即相对完整的税种、相对独立的税权、相对协调的征管、相对健全的法制;完善市县财政体制,进一步明确划分省与市县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

3.4 四大联动改革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与社会、经济、政治、生态环境四大改革具有高度的关联性。成为其他系列改革的支撑和保障,并对社会、经济等领域变革的突破起到了关键作用。具体到地方,应着重建立现代国库管理制度,健全财政监督机制、科学管控财政收入、严格财政支出管理制度、细化机关经费管控等。

4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途径与方法

4.1 提升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观能动性

4.1.1 优化理财观念。财政部门要以现代化理念为依托,打破传统的理财思维的局限,不断提高国家治理的效率与质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科学的政治经济理念来持续提升财政的作用,并将之进一步渗透到社会、经济、政治等诸多领域,使之在社会保障、产业升级与收入分配等方面参与国家治理,进一步提高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的效率和效果。

4.1.2 制定超前的改革方案。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是省级及市县财政部门,各级财政部门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来平衡横向管理与纵向调控。基于横向管理层面,地方财政部门要规范财政来源,有效整合公共资源,进行科学的财力统筹,对部门预算进行制度化建设以及优化配置公共资源等;基于纵向调控层面,在改革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系列转移支付制度,均衡辖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县级财政部门要归集汇总各部门分散的财政性资金,专人专管,并结合资金的性质有效整合资金进行合理的安排预算。

4.2 规范预算管理制度

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应该具有“强公开,重支出,清挂钩”的特征,河北省要建设阳光、责任政府并进行依法行政需要建立起预算公开制度。因此,实现预算公开范围扩大,并进一步细化公开内容,完善预算公开机制,强化管理制度的监督,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将平衡状态及赤字规模预算的审核重点转移并拓展至支出预算。支出挂钩在特定时期发挥出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推动作用,但是也使财政支出结构出现了失衡的态势,因此规范预算体制管理的重点与难点就是挂钩事项的清理。

4.3 开放金融市场体系

扩大金融业的经营范围是开放金融市场体系的基本出发点,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层面的扩大开放。扩大开放范围能够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关键作用,同时有利于持续服务于社会实体经济,保证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国家金融业应利用自身的国际化优势,快速全面地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社会发展背景,从而推动中国经济的国际化拓展进程。金融市场需求层次的细化和相关产品的多元化,要求对政策性金融机构进行内部改革,均衡直接融资与间接金融的比重,健全保险经济的补偿功能。

4.4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首先,建立以国家社会信用部门为核心,并与各级社会信用部门密切联动的社会信用体系,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能,共同推动信用体系的发展;其次,把推行示范点建设、相关重点领域的信用建设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以此深化我国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再次,将政务、商务、社会以及司法诚信建设工作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环节;最后,建立健全信用立法,建设我国社会信用记录和服务机制,深化并发展社会信用体系的奖惩机制。

5 结语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收入和社会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的发展进程,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进一步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就成为了新形势下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各级财政部门深入分析改革中的不足和弊端,制定科学高效的改进和完善措施,实现财税金融体制的良好构建,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财政保障。

零基预算改革方案范文第4篇

局党组召开这次老同志座谈会,主要任务就是向大家通报今年以来财政工作情况,并请老同志一如继往地支持财政工作,促进财政事业不断发展。再过几天,就是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借此机会,我代表局党组向全局离退休老同志致以节日的问候!首先,我讲三点意见:

一、向大家汇报近年财政工作情况

近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财政部门狠抓财源建设,努力增收节支,各项财政工作均取得较大进展,有力地保障了财政的正常运转和全市社会大局的稳定。

(一)财税收入较快增长。全市上下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开源堵漏,勤征细管,确保了整体财政收入的均衡入库和大幅增长。财政总收入、地方固定收入等多项指标在岳阳市所属县(市)区中连续保持首位。*6年实现财政总收入42038万元,较*4年增加13907万元,年均增长22.2%。预计*7年将实现财政总收入60000万元,较上年增长42.7%。全市在狠抓财税征收、促进收入增长的同时,先后采取了财政收入打假、严禁挖税引税、开展专项清理等一系列措施优化收入结构、提高收入质量,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6年全市可用财力较上年增加5000万元,*7年上半年全市可有财力又较上年同期增加3000万元。

(二)财源建设卓有成效。全市上下大力开展“大办工业、招商引资、向上争资”三项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源建设取得明显效果,财源后劲开始显现。市本级,主攻循环经济,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近年来,再生资源工业园入园企业持续增加,仅今年上半年,新增入园企业24家,园区企业总数达到127家。实现税收呈几何级增长,*6年,再生资源产业实现税收26904万元,是*4年的6.4倍。*5年10月,我市被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乡镇级,招商引资带来喜人变化,部分乡镇乡镇工业已初具规模,今年1-8月份,有8个乡镇财税收入增幅在100%以上,其中黄市完成财税收入高达742.9万元。其他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财政改革顺利推进。近年来,财政部门重点开展了以下改革:一是改革和完善了预算管理办法。在继续推行综合财政预算和零基预算的同时,试行部门预算,增强了财政宏观调控能力。二是深化了非税收入改革。继续完善“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非税收入征管模式,启动新的非税收入征管系统,全面实行信息化管理,使非税收入管理走上了规范化、信息化的轨道。三是完善了政府采购制度。不断拓展采购规模和范围,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6底,全市政府采购总额达到5168万元。四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按照上级规定逐步取消了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并做好涉农补贴发放工作。五是深化乡镇财政改革。*7年起,由市本级财政安排资金1300万元对乡镇进行补贴,全面实行新的乡镇财政包干体制;对乡镇全面进行“人、债、票、账”四项清理,在全市全面推行“乡财市管乡用”改革。同时,我们积极参与和支持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充分发挥了财政职能作用。

(四)财政支出得到保障。建立工资发放的保障机制,推行财政统发工资制度,优先保障工资性支出。坚持“保吃饭”的财政支出原则,把工资预算列为财政支出的第一顺序,年初打足工资预算,预算执行优先工资拨付。全市纳入财政统发工资的单位实现发卡到人。加大社会保障的资金支持,提高社保资金在财政支出中的份额,增大社保资金投入。财政加大对“两个确保”的资金支持,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发放,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再就业政策,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强社保资金的预算和财务管理,实行乡镇民政经费上收市管。切实保证农业、教育等支出预算到位,保证政府施政的资金需要,保证抗灾救灾的支出要求。增加农业财政投入,突出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重点。完善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努力确保教师工资及时发放和学校正常运转。加大对行政政法部门的经费投入,基本上保证了党政机关的正常运转,维护了社会稳定,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围绕工资、社保、重点工程等重点支出以及清偿政府性债务对财政资金的需求,加强资金调度,确保财政运转。

(五)财政管理逐步加强。一是着力建章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财政收入均衡入库制,交账制,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制度和财经领导小组议事制度,重大财政事项减收增支审批制度以及预算追加、政府采购、国有资产、乡镇财政等一系列管理办法,为财政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财政保障。二是加强财税征管。*6年,取消了税收目标管理办法,实行直征直管,按实征收。同时,在城区全面推行公开办税,税收征管秩序明显好转。加强契税耕地税征管,与国土、房产部门配合,严格实行先税后证,从源头控制税收流失。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票据管理,强化以票管收。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国有资产处置操作程序,公开拍卖河道砂石权和城区的士经营权。三是加强内部管理。*6年,在财政局内部,按照收、支、监三线分离的原则,对内设股室的职能进行调整,加强内部牵制,严格财政监管。*7年,对局机关各股室在银行开设的账户资金往来情况进行全面清理核实,并将账户全面移交国库股管理。同时,每年由财监股牵头,对机关各股室财务全面进行清理,查找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整改。

从财政运行情况来看,整体来说,运行情况较好,但是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财政债务包袱重,偿债风险大;减收增支项目多,资金缺口大;国家政策调整影响大;乡镇财政困难,运转十分艰难。

二、对大家为财政事业所作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无论是在职,还是离开工作岗位后,各位老同志为财政事业的发展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许多老同志仍在发挥余热,默默无闻地支持着局党组的工作,在这里,我代表局党组对各位老同志为财政事业所作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座的各位老同志,都在财战线上工作了几十年,可以说你们的一生就是为汨罗财政事业的发展奉献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劳累的一生!

在财政事业的发展中,是你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是你们积极投入生产建设,扭转了财政经济形势;后,是你们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加快经济建设,促进了经济腾飞;1983年遭受严重洪灾,1990年-1992年三年财政赤字,是你们呕心沥血,保障了财政的正常运转。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正是你们打下的坚实基础,才有今天财源建设如火如荼、财政收入蒸蒸日上的局面。

在财政改革的实施中,是你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唯有改革,才能促进发展。财政事业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不断改革,不断发展的历程。在座的每一位老同志,可以说都经历了财政改革,都为财政改革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我们老同志中,有的是改革的设计师,为改革方案的制定反复调研,竭精殚虑;有的是改革的执行者,为改革的实施加班加点,废寝忘食。财政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预算改革、农村税费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等,都在你们的亲自指挥下,或积极参谋下,或大力支持下,得以成功的实施,为财政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是你们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坚定不移地维护党委、政府的工作,是我们财政部门的优良传统。在你们在岗时期,每一次市委、市政府经济建设的重大决策,在你们的带领下,广大财政干部总是不遗余力地予以支持。正是有了这种支持,工业经济才得以快速发展,可用财力才得以稳步提高,基础设施才有条件逐步完善,民生才有条件逐步改善。

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是你们奉献了全部的忠诚。人们喜欢将老同志称为老革命,确实,年纪越长者,传统观念越强、革命意识越强、忠诚意识越强。长期以来,广大老同志怀着一颗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全部忠诚之心,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了青春年华,奉献了职明才智,书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涌现出了许多可敬可佩的工作楷模。有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在平凡岗位上奋斗几十年;有的不计个人得失,不求名利地位,视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有的不怕苦、不怕累,恪尽职守,以苦为乐,无怨无悔;有的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做人讲原则,办事讲规矩……今天,老同志仍在为财政发展献计献策,为财政稳定尽心尽力。

尊敬的各位老同志,你们的昨天为我们打牢了基础,为我们积累了经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一定沿着你们昨天走过的道路,用全部精力、智慧和热血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为财政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三、请大家一如继往地支持财政工作

长期以来,财政系统的广大干职工以财政事业为荣。每当财政工作取得进展,财政部门得到上级的表彰奖励,每一个财政人无不感到欢欣和鼓舞;每当财政工作遇到困难,财政发展面临阻力,每一个财政人又无不感到忧心忡忡而倍加努力。正是这种“财政兴衰,人人有责”的大局意识,促使财政工作不断取得成绩,财政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今天,是经济加速的关键时期,是财政改革的攻艰时期,需要财政系统的每一人为财政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各位老同志虽然退出了工作岗位,但财政工作仍十分需要你们的支持,只有你们给予财政工作充分的理解、支持和关心,只有全体财政干职工坚持不懈的努力,财政事业才能不断取得成功。局党组希望,各位老同志继续为财政事业的发展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

一是发挥老同志财政形象的维护作用。每一个财政人的一言一行,都关系着财政部门的整体形象,在过来的几十年中,广大财政干部在各位老同志的带领下,精诚团结、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更需要每一个财政人精心呵护财政部门长期以来树立的良好形象。老同志德高望重,影响力大,在维护财政部门的形象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发挥老同志财政形象的榜样示范作用。切实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对局党组高度信任,对财政工作高度支持,当好广大财政干部的榜样;另一方面,要发挥老同志财政形象的监督维护作用。对财政工作中存在的个别不良现象和行为,特别是不维护财政团结的人和事,要敢于站出来进行批评教育和纠正。

二是发挥老同志促进发展的参谋作用。各位老同志在财政战线上工作几十年,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是财政部门宝贵的财富。有的老同志,在领导岗位上工作几十年,有着丰富的领导经验;有的老同志,是当年的业务岗位的尖兵,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有的老同志,社交广泛,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的老同志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这些都是我们老同志的优势,我真诚地希望充分地利用你们的这些优势,为推进财政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出谋划策,献计出力。对财政工作的一些重大事项,重要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以帮助我们科学决策,帮助我们改进工作。

三是发挥老同志传统教育的骨干作用。老同志在宣传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关心和教育下一代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智慧优势。这是因为,广大老同志德高望重,对党的传统有亲身经历和实践,在长期的工作生涯中铸就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形成了优良的传统作风,让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人讲传统,具有奉献精神的人讲奉献,是最有说服力、感召力和向心力的。局党组一直将加强干部教育作为财政工作的重点来抓,特别是今年个别干部违法乱纪,影响了财政部门的形象,局党组下决心强化教育措施,认真进行整顿。今年以来,我们在局机关先后组织了法律教育和纪律教育,今后我们还要聘请老同志进行传统教育,让广大老同志当好党的优良传统的宣传员、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辅导员、良好社会风气建设的监督员,为树立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乐于奉献、洁身自好的财政干部形象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