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科普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师培养:县以下是关键
2006年制定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至今已满10年,目前,情况进展距离计划的目标相去甚远。这份计划的目标是:到202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长足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1世纪初的水平。目前的情况是,至少在中小学教育中,科学素质教育的推动乏力。在剩下的最后5年时间,如再无大力推动举措,计划目标或许会落空。
根据调查,《纲要》推行10年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依旧差距甚大。公民科学素质的城乡差距十分明显,适龄劳动人口科学素质不高;大多数公民对于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很低,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更为欠缺,一些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普遍存在,愚昧迷信在某些地区较为盛行。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低下,这些,已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纲要》规定:实施科普工作,需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各级政府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将《科学素质纲要》纳入有关规划计划,制定政策法规,加大公共投入,推动《纲要》的实施。社会各界各负其责,加强协作。公民是科学素质建设的参与主体和受益者,要充分调动全体公民参与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纲要》中提出的“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等知识”的科普教育内容,在全国中小学中开展并不充分,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学校中,差距更大。
教育部门有必要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途径,开展中小学和农村化技术学校教师的培训工作,尤其重视县及县以下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的培训,提高学历层次和实施科学教育的能力。鼓励师范院校设置科学教育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教师。
“笑傲江湖”PK“星球大战”
曾经伴随着推广传统文化的声音,武侠小说和传统戏剧都走进了中小学课堂。就连《三字经》和繁体字也借着国学和书法的名义走进课堂……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打着复兴传统文化的大旗,向中小学生灌输过去的东西。而面向未来的科幻文学作品,一直不能走进中小学课堂。
只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才会意识到教材改革的意义。2015年12月,由北京市景山学校编写的初中六至七年级语文、数学教材共8册,已通过教育部全国教材审定委员会审订,并正式申报八至九年级的教材。这是首套由一所中学自己编写、经由教育部审订的教材,可在全国推广使用。参与语文教材编写的景山学校初中语文骨干教师透露:该校编写的4册语文教材,呈现几个新的特点:尝试在语文教材中纳入了科幻作品,选编了刘慈欣的《乡村教师》,刘慈欣获得世界科幻文学雨果奖之前,就已经在进行教材的编写,所以还是有一定的前瞻性的。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激发学生想象和读书兴趣”为主题,还选用了科幻大师阿西莫夫的作品、《哈利・波特》作品中《大难不死的男孩》等,为的是努力抓学生的兴趣点。
这种编写思路借鉴了美国中小学的一些做法。近年来热映的美国科幻电影《地心引力》《火星救援》等,都是美国中小学课堂上讨论的话题。一开始,美国的教师发现学生在操场上热聊科幻电影,于是就在课堂上引入讨论科幻电影的环节,以此普及物理学天文学知识。
近几十年来的中学课本中,一直没有科幻小说。现实是,中国有多少武侠小说,美国就有多少科幻小说。美国中学课本有很多科幻作品,有400多所大学开设科幻课。当美国的孩子在《星球大战》之类的科幻片中长大时,中国的孩子正在《笑傲江湖》一类的武侠片中流连忘返。当发达国家的孩子们打开面向未来的想象大门时,中国的孩子们却被封闭在几个世纪以前的城堡中。毫无疑问,中国孩子的缺乏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整个文化背景不无关系。
我国教育的土壤中也曾有过科幻文学的一席之地。早在上世纪初,梁启超和鲁迅都提倡科幻,他们或创作,或翻译,为中国科幻做了拓荒性的工作。1904年,一位笔名荒江钓叟的作者创作了长篇科幻小说《月球殖民地》,连载于上海的《绣像小说》。这是中国原创科幻小说的开端。此后,中国科幻作品时兴时衰,磕磕碰碰,恰如蹒跚学步的幼儿。科幻作家罗金海说,“科幻中世纪”在中国持续了很长的时间。
目的:让孩子看得更远
2014年底,在北京天文馆举办的国际天文馆学会大会上,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表示:“天文学人才现在依然非常缺乏。天文台和各天文馆每年都招不够人!”在一系列天文工程和探空计划如火如荼推进的当下,人才短缺,依然是制约我国天文学发展的主要障碍。
随着郭守敬望远镜等大科学装置的大规模建设和深空探测工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天文事业,对人才需求旺盛,而科研人才的缺乏也更加凸显出来。
朱进说:“当下天文学人才的匮乏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天文学专业科研机构的后备人才不足,二是天文学科普人才的严重缺乏。而后者更容易被忽视。”
随着近年来天文科普教育在中小学中的推广,天文学教师的短缺则更为明显。相关调查显示:在北京天文馆所在地、天文教育推广最为深入的北京市西城区,全区也只有两名具有天文专业背景的老师,绝大部分天文课老师由地理或物理老师兼任,个别学校,天文课程甚至由英语老师教授。在“数理化天地生”六大基础学科中,天文学是目前唯一没有被列入我国中小学正式课程的学科。“考试,特别是中考、高考这样的升学考试,具有‘指挥棒’作用,如果天文学没有在这些必考科目内,那么在紧张的升学压力面前,学生只在自然或是地理课程里接触少量的天文学知识,他们对天文这门学科缺乏了解和兴趣,也就不难理解了。”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孙小淳认为:“天文学应当成为社会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它在回答人类的最基本问题,是能够提高公众科学意识、介绍科学概念和科学思维的最好工具。”朱进认为,中小学开设天文课,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天文兴趣,“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天文人才需求不足的问题,对于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也大有裨益”。“我们的天文教育确与欧美发达国家有差距,但拥有全国统一的体系来推动科普教育,这其实是我国教育的一个明显优势”。
“并非每一个人都要成为天文专业的学生,但每一个人都从学生时代开始了解天文却是非常必要的。”朱进说,天文学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它能够让人把目光投向宇宙,看得更远,它能给孩子更多的启发和好奇心。这种培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当下,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
地方政府应更多介入
科普教育涉及面很广,在没有材的情况下,各地教育部门只能结合本地区资源特点开展科普教育。这也是目前最有效的基层科普教育方式。
山东省潍坊市市区有100多所学校,每年有3.5万名学生。在教育部门组织下,全体学生轮流到潍坊市中小学生实践基地活动,到2015年底,已有40多万名中小学生去过实践基地。这所实践基地,从2001年开始,就一直从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和实践。因为综合实践活动国家没有课程标准,也没有材,也没有专业老师,所以这十多年来,基地培养了一支专业教师队伍,自己开发实施了200多个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在2014年国家举办的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上,基地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发与实施”获得教学成果二等奖,这极大鼓舞了教师们的教学热情。
(一)讲授内容
作为课题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从2013年2月起,课题组先后开出公共选修课《大学文科数学》和《简明概率统计》。同时,课题组成员还参加了网络课程《数学文化》的辅导答疑和期末考查工作。
(二)教学情况
2014年1月初,在教学过程中,课题组就文科学生选修数学素质教育类课程的选课动机、学习兴趣、学习难度、学习方法、内容设置、教学方法、教师评价等方面在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对象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法政学院、艺术学院2012级和2013级选修《大学文科数学》的部分同学。共发出问卷65份,收回有效问卷58份,其中男16份,女42份。
二、文科类学生的学习状况
在问卷调查中,课题组同时获得该校文科类学生关于数学素质教育课程学习状况的一些信息,主要调查内容和统计结果如下。
(一)文科专业学生提高数学素质的必要性
在回答“您认为文科专业的大学生有必要提高自己的数学素质吗?”时,约有36%的同学认为“非常必要”,约有55%同学认为“有必要”,约有8%的同学认为“必要性不大”,约有1%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
(二)选修《大学文科数学》课程的动机
在回答“您选修《大学文科数学》这门公共选修课的首要原因是什么?”时,约有31%的同学选择“感兴趣”,约有28%同学选择“修学分”,约有41%的同学选择“对提高数学素质有好处”,几乎0%的同学选择“随大流”。
(三)学习《大学文科数学》课程的兴趣
在回答“对于学习《大学文科数学》这门公共选修课,您感兴趣吗?”这时,约有10%的同学选择“很感兴趣”,约有59%同学选择“比较感兴趣”,约有29%的同学选择“兴趣一般”,约有2%的同学选择“不感兴趣”。
(四)学习《大学文科数学》课程的困难程度
在回答“对于学习《大学文科数学》这门公共选修课,您感觉学习上困难程度是怎样的?”时,约有19%的同学选择“没有困难”,约有59%同学选择“有些困难”,约有19%的同学选择“困难较大”,约有3%的同学选择“非常困难”。
(五)《大学文科数学》课程的课堂教学工作
为了讲好《大学文科数学》这门课程,在实验课程授课过程中,课题组任课教师在使用的多媒体课件里设计了“名人名言、今日新课、学科漫谈、教学随想、互动时间”5个板块。学生在回答“您的感觉是怎样的?”时,约有43%的同学选择“很有新意”,约有48%同学选择“较有新意”,约有9%的同学选择“感觉一般”,约有0%的同学选择“作用不大”。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还融入了许多“数学文化”的内容,例如,数学史简介、数学家故事、数学思维方法、数学应用实例等。学生在回答“您的感受是怎样的?”时,约有48%的同学选择“非常喜欢”,约有43%同学选择“比较喜欢”,约有9%的同学选择“没有感觉”,约有0%的同学选择“不太喜欢”。为了使学生思维不间断地看到完整的定理证明过程或典型例题的解题过程,课题组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利用PPT中的“毡尖笔”功能将定理证明过程或典型例题的解题过程像在黑板上板书一样动态地在屏幕上书写出来,很受学生欢迎。约有74%的同学选择“使用多媒体结合鼠标板书讲授解题或证明过程”,感觉效果最好。据此可以推断,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文科类学生想通过公共选修课程提高自己数学素质的需求非常高,学习兴趣等基本状况也比较好。这说明,开好如《大学文科数学》《简明概率统计》等这类提高文科类大学生基本数学素质的公共选修课程十分必要和可行,同时也为今后开课奠定了重要的生源基础。
三、普通本科院校非数学专业数学素质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文科学生学习数学课程感觉的困难程度也比较高,约近80%的学生感觉“有些困难”、“困难较大”或“非常困难”。这与中学阶段实行文、理分科的应试教育的现实有很大关系,这也是普通本科院校文科数学教育的特殊性之所在。课题组认为,适应文科类专业数学素质教育的特殊性就是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理念,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因此,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教学计划忌追求面面俱到,要更注重教育教学效果
像《大学文科数学》这类素质教育课程,普通本科院校大都以公共选修课形式开出,一般为36学时,2个学分。根据这样的教学计划和扩招以后学生的现状,教师应该只限于讲授一元函数微积分的基本内容,并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如果面面俱到、贪多求全,实质上学生并不能理解所学内容,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忌追求逻辑严谨,要更注重合情推理运用
在《大学文科数学》教学过程中,必要的论理证明是必须的。美籍匈牙利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认为“论证推理是数学这门科学的特殊标志。”但课题组认为,不同于理工科数学教学,文科类数学课程中应该“淡化形式,注重实质”,特别要注重合情推理的运用。例如,高中课本中关于“极限四则运算法则”是没有证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需利用“无穷小量与极限的关系”给出一个法则的证明,如“两个函数积的极限”的证明即可,然后告诉学生其余同理可证,留给学生自学。实际上,这是利用了“类比”的方法,而“猜想”和“类比”、利用几何直观给出“说明”等都属于合情推理。实践证明,论证推理与合情推理的合理应用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学目标忌追求工具属性,要更注重基本思想方法
对于文科学生来说,考研和工作以后都不会直接用到高等数学知识。所以,文科数学教育的教学目标必然会不同于理工科,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例如,极限既是一种数学思想,也是一种数学方法。极限方法是解决关于“无穷数学”的基本工具,是否使用极限是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分界线;概括地说,高等数学是一门用极限的方法研究函数的数学学科。只有充分注重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才能体现《大学文科数学》等课程的数学素质教育作用。
(四)教学过程忌复制理科模式,要更注重融入数学文化
数学是一种文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文科类数学素质教育课程更应该注重融入数学文化。例如,根据教学内容可以开展课堂讨论,插入数学故事、名人轶事等数学史的内容。这不但能够大大开阔学生的眼界,而且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五)教学方法忌单调照本宣科,要更注重培养学习兴趣
文科数学教育不必过度追求所谓“严谨”。实际上,由于受中学文、理分科的影响,文、理科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是有差异的;对于数学的学习,文、理科学生的思维方式也是有差异的。所以,文科数学教学更应该培养文科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在教学中,除了融入数学文化的有关内容外,还可以尽量讲清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融入简单的数学建模问题、介绍数学知识的应用等,这些都能够非常有效地激发文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在潜移默化中起到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作用。
(六)教学要求忌追求不切实际,要更注重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调查和座谈了解到,学生对于公选课的重视程度一般低于必修课。要求学生花大量时间在公选课上不切实际,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也不切实际,要求学生完成大量的作业更不切实际。所以,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在实际上起着决定性作用。
(七)教学形式忌单纯粉笔黑板,要更注重教育技术创新
目前,多媒体等教育技术的引入,弥补了“粉笔+黑板”教学形式的缺点;同时,PPT课件中还可以插入图片、动画、视频等,这恰好为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等素质教育内容创造了非常有利条件。但对于数学教学来说,PPT课件的最突出的缺陷就是不能使论理证明和解题过程同步于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的思维往往跟不上幻灯片切换的过程而产生间断。课题组认为,应该鼓励数学教师在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育技术的结合上大胆探索,鼓励个性发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前述的PPT中的“毡尖笔”功能的利用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八)教学评价忌追求偏难技巧,要更注重以人为本理念
文科数学教育类的公共选修课一般需要采用考试或考查等方法进行教学评价。在教学实践中,应避免“期末一张试卷”的作法,同时应避免试卷中题目技巧性过强、偏难题目过多。在教学中,注重体现素质教育的导向,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本着“基本、适量、代表性”的基本原则,采用更加人性化的“到课情况+平时作业+期末考查”的综合评价方法会收到了更好的效果。这样做虽然增加了教师的一些工作量,但教学实践证明,这种综合评价方法得到了学生认可,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避免学生发生“逃课”情况,是一种比较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的选修课学生成绩评价方法。
关键词:科普教育;特色学校;模式
我校科普活动基地校内占地800平方米,其中,综合实践园350平方米,蔬菜实践区450平方米;校外高产对比田111亩。设有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室、劳动技术教育室、农植物标本展览室等功能教室,设置专题教育展板20余块计180多平方米。
多年来,结合本校资源优势和服务区实际情况,围绕“农”字开发建设以“爱农、知农、学农”为主题的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从2003年至今先后共开设镇、村培训班260余期,累计培训学员18000余人次。其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632人,农村致富带头人278人,农村劳动力输出15642人,占富余劳动力总数的86%,创收近亿元。推广新技术22项,高产粮食面积14.1万亩,其中玉米膜下滴灌节水技术推广面积已达2000多亩,占到了全镇总种植面积的30%以上。真正发挥了科普实践校的作用,为服务地域经济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构架科普实践物质支撑体系
“一室五园”建设初具规模。包括劳动实践科普教育综合室、新奇特品种综合实践园、果蔬种植园、学前果蔬供给园、德本小学大田作物园、信本小学经济作物园。其中,中心校内综合实践园分为试验示范区和蔬菜种植实践区。示范区建有绿色长廊100多平方米,设有播种区、育苗区、展示区等功能区域;综合实践园集植物种养、科研、实践为一体,是学生开展科普活动的载体,最大化发挥了学校科普实践场所的作用。
二、构架科普实践制式推进体系
一是把科普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开齐生物、地理、劳技、信息技术、美术、物理、化学等课程。重点设置了科普制作和环境教育等选修课程。二是成立了测土施肥、中草药植物标本制作、插花茶艺、天文气象等课外活动小组,开展多种科技活动,使学生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三是建立了《小学生劳动成长记录》袋,按低、中、高三个年组划分,细化为自我服务性劳动(25分)、家庭服务性劳动(20分)、校园服务性劳动(25分)、社会公益性劳动(15分)、生产劳动实践(15分)五部分150小项。四是坚持每个学生每学期参加以爱农学农为主题的“五个一”活动:去农村的亲戚家收集一件传统农具或采集一种农植物果实标本,在家长的指导下参加一次农业生产劳动。五是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为本镇的回乡青年进行科技培训。开设种植、养殖、特色食品加工等相关专业,通过培训并结合指导服务,让回乡青年深刻地体会到科技对他们的帮助很大,更看到了科技致富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构架科普实践活动运行体系
一是通过科技讲座、科技录像、科技展览等活动拓展学生的科技视野,让他们了解自然,了解科学技术。激发学生的科技兴趣,培养科技意识。二是每个学期我们都开展“科技节”或“科技创新大赛”、评选“科普之星”等系列特色活动。科技创新小发明活动是我们开展学生科技活动的特色之一。三是我们依据基地项目建设和展室资源,针对科普实践需要,组织教师进一步收集整理,编印了校本教材――《中本,可爱的家乡》。四是连续多年举办彩灯展示会活动,观灯会、猜灯谜,使孩子们在开心快乐中体验了传统灯会的魅力。五是开展“节水在我身边”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通过科普节水知识讲座、科普画板展览、科普现场咨询、节水作文写作比赛等活动,普及科普知识,增强环保节能意识,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六是开展民俗文化活动。2010年4月举办了民俗文化展,搜集整理展品,开展了民俗文化墙活动,这些藏品都是即将消失或已经消失的本地民风民俗文化珍品,使广大师生深刻体验了中本、安达丰富的文化和民俗。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3-0108-03
Abstract:Along with the sports educational reform′s unceasing deepening, the sports option class will become the ordinary university second grade physical education gradually the predominant type. Uses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law, the logical analytic method and the induction, elaborated the background which Our country Ordinary University sports option class produces and implements the innovation teaching the necessity, how to innovate carries on the option class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the teaching to carry on the research discussion.
Key words: ordinary university; sports option class; innovation teaching
有关专家对世界主要国家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进行的比较研究发现,高校体育改革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学术研究工作,而且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重要战略措施。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通过近十年来的教学实践,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好评,但面对新的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体育选项课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普通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国要强盛,中华民族要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而且这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水平。可见,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的创新教学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产生的背景
国家教委1992年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1]对体育课程的设置作出了明确规定,根据学校体育的总目标和体育学科的自身规律,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以下几种类型的体育课:基础课、选项课、选修课和保健课。其中,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某一个项目进行专门训练,即在二年级开设体育选项课。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转变观念,对体育课程资源进行拓展,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开发创新,以培养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高素质健康人才。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同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有较多的重复现象,未能反映大学生的特点和要求。而取消基础课程大学体育课的内容是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拓展,也就是说在中小学阶段最基本的理论和技能都已学习过,所以在大学阶段没有必要再开设基础课来对学生进行重复教育。因为这样做不但浪费时间,而且让学生没有新鲜感,无法产生学习的兴趣。而选项课是在完成全面身体训练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以某一类(组)身体练习项目为主组织的教学。选项课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不同体育需求,激发了体育兴趣,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更好地实现高校体育目的的一种有效方式。
2 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进行创新教学的必要性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体育选项课的传统教学以技术教学、技能培养为主导思想,注重运动教育、技能教育、体能教育,注重教学的形式、结构、内容、方法、手段、要求、考核和评价等要素的统一性与标准化,无法满足时展的需要。为了更好地适应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要求,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创新。经过体育工作者多年的努力,虽然体育选项课教学改革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从总体上看,这些改革还只是局部的和有限的。各高校之间的差距较大,多数院校仍是满足于一年级的基本课、二年级的选项课,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增加几个选项内容的现状,选修课和保健课还只存在于教学大纲中,原有的格局并没有打破。大学生的选项呈现内容、项目多样化、非竞技性、休闲性特点,他们普通喜欢内容新颖、未接触过的,感兴趣、健身性强、简单易学、多样实用的项目。但目前,学生们感到项目设置较少,步入社会后能经常接触到的休闲运动项目学校很少开展,甚至没有开展。
普通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它具有与社会生活衔接的特点,在一定意义上,成人体质健康程度和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与技能,取决于青年时期的体质状况和接受体育教育的程度。所以高校体育选项课的教学必须更新观念,开拓思想,在形式上、内容上、方法上、评价系统的构建都应有所改革和创新。进行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创新教学能使学生有更多时间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中去,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体育教育的理解,掌握进行身体锻炼的原则、方法、技能,以及体育锻炼的卫生知识,并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进行终身体育锻炼,最终达到提升国民整体素质的体育教育目的。
3 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的创新教学体现
3.1 教学模式多元化
多元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普遍趋势。普通高校体育教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在校学生的需求,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建立合理的,科学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就势在必行。现今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观念在发生变化,许多人在参加某项运动的时候,并不太关心该项目的竞技水平,而对运动给人带来的健康和娱乐更为关注。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技术动作合乎要求,就通过,不合格就淘汰,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成功量的积累,致使很多学生半途而废。例如,传统的篮球选项课主要沿用竞技运动的模式,练习内容单调,单个动作的重复练习,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最终使学生对篮球选项课失去兴趣。因此创新后的篮球选项课应该侧重于过程而不是它的结果,让大学生在玩中学到技能,在有趣的训练中达到健身的目的,不必太注重动作的规范或细节。而且,传统观念使学生很自然地将篮球选项课与竞技性的篮球比赛联系到一起,忽视了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篮球课的教学过程变成了篮球运动竞技项目的训练课[2]。在创新改革教学中,这种现象是应该避免的。
体育选项课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开设项目范围内,在教师正确引导下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项目。学生所选体育项目的不同决定了教学目标的不同,因此体育选项课的创新教学应选择合理的模式进行。也可以这样说,高校体育选项课也会因所教运动项目的不同,或者教学内容的层次不同而显示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如按教学目标分类有提高素质教学模式、掌握技能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模式等;按教学组织形式分类有集体学习教学模式、个别教学模式、俱乐部式教学模式、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等。教学模式有的取向于综合运用,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有的取向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有的取向于教学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无论哪一种模式,都应体现追求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追求由生理改造到终身意识的培养,追求由学会到会学水平的提高这一系列创新的教学理念。因此,创新后的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愉快、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新模式。在教学中强调以人为本,以引导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增强体质、提高综合能力,启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2 教学内容人性化
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的设立本身就体现了很浓厚的人文性,因此其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也取决于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否有效上。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是学生体育兴趣、体育活动行为养成的关键[3]。新《课程标准》不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这要求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出有助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课程资源。体育教学改革以来,现在开设课程完全基本根据学生的需要来确定。学生需要上什么课,就开什么课。重视学生心灵自由和心灵世界的独特性,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高校体育选项课要把学生放在核心地位,呵护他们的身体健康,把培养终身体育健康习惯作为目标。如海南医学院准备将定向运动列入到学校体育选项课中,理由是海南天气炎热的时间较长,在传统的足球、篮球体育课中,很多学生因为天气过热而不太感兴趣。而定向运动可以在树荫下、丛林中带着快乐趣味的心情进行,非常适合海南的学生参与。定向运动可以锻炼学生的体力、脑力,是一项有非常有益的运动。这是高校体育选项课重视个体差异,照顾学生的个性化需要,以人为本的体现。
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的教学内容人性化还体现在:(1)在选项课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个性差异,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标。个性是人性在个体上的表现和反映,它是人们的生活、心理和社会性诸方面的一系列稳定特征的综合。每节课都设置几项教学内容供学生选择,采取合班、分组、分项、分能等方法,使学生各尽其能,进行自主学习与锻炼,让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得到发展。(2)加强非竞技运动项目、个人运动项目、毕业后易于坚持锻炼的运动项目(即不受年龄,运动负荷限制的运动项目),特别是适宜职业需要的体能项目,使学生掌握一两项形成专长的健身手段,内容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有利于学生今后能自我进行锻炼的,能过渡到成年期的,对终生增强体质有实用性易于开展的项目。如:健身气功、武术中的长拳、太极拳、健身操、体育舞蹈、羽毛球、排球、篮球、足球、田径、网球、男子健美、女子健美操、游泳等项目。让“体育是一种习惯,不是仪式,体育在体育课中,更在生活中。”充满人性关怀的教学内容将能促使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顺利开展以及健康发展。
3.3 教学方法多样化
由于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社会需求,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也应追求多样化。 教学方法多样化,是实现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目标的关键。在教学中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采用情景教学、游戏教学、电化理论教学等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同时渗透涉及生物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内容,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情景教学,可让学生在学会组织比赛并担任裁判,出现有错判、漏判时,教师再及时指出,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不但会打球,还要会看球、判球。教师还可出一些战术性的题目让学生现场解决,如传切配合问题、掩护配合问题等,并鼓励学生提出平常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而大家集中讨论解决方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技、战术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在情景教学过程中能自然地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又例如分层教学,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应该与各层次的学生的水平、能力相适并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篮球选项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和教材、学生特点,动作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以及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灵活而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可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在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创新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完成教学任务与游戏、娱乐和一些非常规的教学内容及形式结合起来, 结合选项课的特点,借鉴国内外练习方法,进行创编组合,教学手段要充分体现出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系统性,体现出竞争及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有适宜的难度、适宜的运动方式及合理的运动负荷,使大学生在这种教学练习中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爱。
3.4 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化
教学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所以要求体育课的组织形式也要灵活多变,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班级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班内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教学组织形式,采用自然班或者合班分组的形式。课内组织形式主要有全班教学和班内分组教学。建议在教学中多采用班内分组教学,构建一个教师整体教学、小组合作教学、学生个体自主学习动态组合的教学组织系统。分类教学、个别教学和自主独学的时间可长可短,要机动灵活,要大力改进教学管理制度,一切以学生的合理的学习需要为转移。学校要尽力做到按需开课。一位学生只要自己有时间,既可参加集体教学、分类教学,也可参加个别教学或自主独学。由于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合作学习和问题教学等都有适用的范围和生长的土壤,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必然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任何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既有优点,也有不足,每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都有特定的目标指向和适用范围,世界上不存在一种万能的组织形式。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能够顺利地完成这项教学任务,但用来解决另一项任务就不一定会成功。在众多的教学组织形式中,一种组织形式的优点可能恰恰是另一种组织形式的不足所在,反之亦然。因此,应努力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化组合,使其相互配合,做到优势互补。在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全班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三种形式应有机结合起来。一般来说,解决共性问题时,宜采用全班教学;解决不同层次问题时,宜采用分组教学;解决个性问题时,宜采用个别教学。
3.5 教学评价全面化
3.5.1 对教师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普通高校选项课的评价体系不完善,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如过分强调客观化和量化评价,忽略了不同项目之间由于项目特点和要求会造成学生之间成绩的较大差异。忽视了评价的激励功能,作为评价主体的学生消极被动,不能很好地体现教育过程的民主化和人性化。例如:过于单一的现行篮球选项课考核方法是将学生掌握技术的情况及运动成绩作为主要的考核内容,竞技色彩过浓,定量化指标过多,忽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自身能力提高状况的考察。许多学生由于个体素质较差很难通过考试,很多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因此而放弃选择篮球选项课。
3.5.2 对学生的评价
进行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创新还应改革考试形式,增加理论考试成绩所占总成绩的比重,将终身体育的知识纳入考试内容,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体上突出对学生终身体育基础起重要作用的体育态度、兴趣、习惯和能力的评价。体现健康第一,采用“显性指标(体能、运动素质、体育知识和技能)重视过程评价,隐性指标体育态度和习惯、自我健身管理的能力、自我休闲创新的能力)重视结果评价”。因为在某种情况下, 科学思维方式,比某种专业知识技能更为重要。在成绩评定过程中,把那些鼓励评价落实到实处,才能体现过程性评价的反馈作用对知识的运用和再创造能力的肯定[4]。如创新后的篮球课的考核办法,不仅要评价学生对运动技术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应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等方面作出正确的评价。特别应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提高幅度作为一重要评价指标,使他们看到经过努力后自身水平的提升而获得成就感,以减轻身体素质较差学生的学习压力,从而提高学生对篮球选项课的兴趣。
4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创新教学的保障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有力保障。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要想跟上时代的要求,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必然途径。体育教师由于当前高校体育教师个人体育知识的能力问题,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要狠抓创新意识和科学教育理论素养,以及体育教师整体的素质有待提高,“如果体育教师没有兼有科学、社会与人文三者相互补充知识体系与思考模式,不仅有损于自身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化而且对学生所造成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首先各级主管部门和领导高度重视, 要对中青年教师做详细的培训计划,在时间和资金方面进行投入,通过多种渠道、多种途径达到培养计划的实施,另外还要多与兄弟院校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取长补短,达到提高整体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S]教体司[2002]13号.
[2] 曲宗湖.论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与构思[J].体育科学,1998,18(4):4-8.
关键词:高效教学 教学主体 课堂氛围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英语教学的高效性与实效性也成为广大英语教师探究的课题。有效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利用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并不取决于教师是否在规定时间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学生是否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教学内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如何在新课改中,将有效教学理念应用于英语教学中,以达到英语课堂教学高效的教学目的?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集体备课,优化教学过程
对于新课程,虽然我们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但在新教材面前,我们仍然没有信心,不知道如何利用新教材的优势。我们缺乏的是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结合后所展现出的能力与机智。集体备课,给教师提供了在一起合作、探索及实践的平台,通过集体的智慧,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每个教师加深对教材中知识的理解和认识,真正地把握教学内容,延伸教学方法和思路,进一步总结、归纳、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使教师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好地融入学生的学习,更好地体现出教师自己的教学个性,在不断改进中提高他们的备课水平,以优化他们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坚持集体讨论可以不断更新教学设计,以优化整个教学。
例如,在准备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一文时,我原本以为类似这种科学类的课文会很难讲,其一,学生可能对此类的课文没有太大的兴趣;其二,这类课文非常难读懂。但经过我们出去听课学习,和很多教师集体备课后,大家各抒己见,都发表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意见。结合现代科技网络等技术手段,这篇课文被讲得生动易懂。我现将这篇课文教授时的关键之处与大家分享。
首先,我们用一段视频向大家呈现宇宙大爆炸之后生命的形成,引发学生对此产生好奇。其次,在理解整篇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找到每个段落的主题句,然后提示部分单词,让学生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在细节问题的理解过程中,也是大家在一起讨论后而提出的几个问题,针对问题找出每个问题解决的关键词。最后,用图表的形式展现出生命的发展轨迹。这样讲下来,学生对课文中讲述的内容非常清楚。在复述全文的时候,通过一段视频和图表中的关键词,来简化文章的结构,从而使文章的内容更加鲜明。这样,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会得心应手,自信十足,使他们有一种演讲家的感觉,自然而然就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课堂的学习效率。
因此,在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充分利用资源共享和集体的智慧,对我们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可以解决个人思维局限导致的考虑不周等问题。
二、学生为主体,提高教学效率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一些趣味点,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得更好,感受到英语中的乐趣。依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目前的英语教材内容已超出了学生生活的范围。教学内容包含航天航空、科学技术、社会自然、天文气象、环境保护等。社会学科相互结合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可以引导学生全面地认识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但教师要善于灵活运用新教材。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已有的教学资源,因材施教,使我们现有的英语课堂更加活泼生动。在高一3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这一模块中,学生很喜欢这个话题,尤其是涉及一些西方的节日,在教学活动进行前,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询相关内容,当学生带着万圣节的面具、圣诞老人的玩具、圣诞树和中国传统的粽子、福字等物件来上课时,学生的激情一下子全迸发出来了,这样不但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学生在未上课前,就充满了期待。自然而然,他们在课堂上也表现得十分出色。
英语教学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英语教师可否在课堂中保持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气氛,能否使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兴趣。也只有在这样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中,才会使学生趣味十足地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前一定要认真备课,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通过多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使课堂充满欢声笑语的气氛,让每位学生都有所得,从而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充满兴趣。只有学生对英语有兴趣了,他们才会欣然接受它,把“苦学”变为“乐学”。
三、师生和谐,营造融洽的课堂气氛
教与学不仅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在情感教学的过程中,他们同时存在于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中,或者说,存在于教师对学生的爱的表达和传递的过程中。在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可以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照顾,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多用鼓励和期待的眼神去关注自己的学生。评价自己的学生不应该是简单的,而应该用宽容、鼓励和理解。教学作为教育中的一个环节,它应该是充满情感与爱的事业,教师应该与自己的学生在情感方面多交流,跟学生交朋友,让学生认为教师是值得信赖的。此外,幽默风趣也是教师是否受欢迎的特点之一,可以使学生感觉到他的课堂是轻松的、愉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