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藏品管理办法

藏品管理办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藏品管理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藏品管理办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物藏品;藏品保管; 藏品鉴定

Abstract: any cultural relics into the museum.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collection from surface is relics in warehouse or in the exhibiting goes on, and in essence is a science of protection, the reasonable use and the rigorous copy such a rich content, means complex process. Thus a coll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of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museum foundation work, is also a task onerous, technical professional work. Cultural relics collection only realize scientific,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can be used in the future when further to meet the needs of personnel display layout, save the tim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 for the society, provide more convenient service.

Keywords: cultural relics collection; Collection custody; Collection identification

中图分类号:K8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文物藏品是国家的珍贵文化财富,是博物馆开展陈列宣传、科学研究和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物质基础。任何文物进入博物馆。珍藏的全过程从表面看是文物在库房或在展柜中进行时间的推移,而实质上却是一种科学的保护,合理的使用以及严谨的复制这样一个内容丰富、手段复杂的过程。因而文物藏品的科学管理是博物馆最为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一项任务繁重、技术性强的专业工作。

在陕西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韩城市博物馆于1999年建立了525平方米的文物库房,对加强文物藏品的规范管理进行了认真研究,及时组织力量,认真细致地对馆藏文物重新进行鉴定拣选、清库登记,对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按质地和类别实行了分室保管,分类上架;同时重新进行了编目、建帐、建卡等工作;并制定《韩城市博物馆文物库房管理工作规范》,从而使我馆文物库房藏品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管理的道路,并为逐步实现科学化管理奠定了基础。我们的体会是:

1、领导重视是搞好文物库房规范管理的关键。

几年来,在韩城市博物馆党支部和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我馆的文物库房规范化管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赞扬。2000年11月,我馆成功举办了全省地县级博物馆文物库房规范化管理现场会,成为全省县(市)级博物馆的样板,同行馆所不断前来学习和交流。这些成绩的取得与馆领导的重视是密不可分的。第一,改善库房条件,完善保管设施。为了加强藏品的安全保护管理,我们在完成库房门窗加固的同时,先后购置了消防器材和保险柜、铁皮柜等。将珍贵文物全部存入保险柜和铁皮柜加以特别保管,增加了安全系数。2002年我馆安装了包括门磁、红外线对射和探头、烟感报警、振动报警、摄像机、监听等组成的符合国家文博系统二级安全风险防范要求,具有立体防御空间的电视闭路监控系统,将人防、物防、犬防、技防融为一体,确保了文物安全无恙。又为保管员添制了工作服、手套、口罩等必备用具,基本达到了科学管理的要求。第二,充实库管人员,补充新鲜血液。近年来,由于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业务工作量的加大,人员稀少,人才奇缺。馆领导非常重视,一方面从馆内挑选工作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同志,另一方面从新分配的大学生中挑选专业对口的同志,不断补充进来,为文物藏品管理储备了新生的后备力量。第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业务素质。多次邀请老文物工作者帮助我馆进行文物藏品建档建卡工作,在实践中对年轻同志进行传帮身教工作。并请省市专家莅临指导,帮助鉴定藏品和管理工作,选派库管员参加国家、省市文物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班学习。不断丰富库管员的业务知识,增强库管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库管员的管理水平。

2、高度的事业心,是搞好藏品科学化管理的根本保证。

文物藏品保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为不仅藏品本身具有研究价值,而且工作本身也是一项研究工作。要真正科学地做好藏品保护,使藏品管理工作走上科学管理的轨道,必须有一支素质高的队伍。保管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藏品管理的好坏。有一支事业心强并具有相当文化业务素质的队伍,就会出现高水平的管理效果。首先是思想素质,保管员必须热爱本职工作,有一定的事业心、责任感,工作认真负责,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其次,还要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专业工作技能。为了培养一支高水平的队伍,适应保管工作的需要,我们不断对保管员加强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认识到:文物藏品是人类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若保管不善,就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那将是对历史、对人民的犯罪。使每个保管员都有一种压力感和工作责任感。在业务技术上,我们通过参加省局专题培训班培训,请省局专家现场指导等方法,不断提高保管人员的专业水平。又多次组织他们认真学习《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博物馆工作条例》等工作规则。经过反复学习和培训,使每个保管员初步掌握了馆藏文物征集、鉴选、划级、登记、分类编目和建档等一系列基本知识,成为库房管理的骨干力量,为逐步实现我市文物库房的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3、藏品鉴定是搞好科学管理的基础。

藏品鉴定是搞好藏品管理和科学研究、利用的基础工作,藏品研究的首要内容,也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我们过去也搞过鉴定,请过专家,但因没有请专家组全面系统地对所有馆藏文物进行鉴定和对鉴定后入藏管理进行系统辅导,县市级文博单位人员由于专业水平所限,往往对一些文物的时代、名称、价值、真与伪鉴定不确切,所以在建档建卡过程中出现少量偏差。因此,保管员除自己应具有一定的鉴定知识和能力外,随着藏品数量的增加,还必须不断请省市专家对藏品进行认真的鉴定,否则,将会给以后的编目分类、建档、建卡带来后遗症,也会使科学研究和利用造成谬误。

【结束语】藏品是国家宝贵的科学文化财富,是博物馆开展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藏品管理是博物馆一项经常性的重要业务工作,也是一项即繁琐又十分复杂的工作,一件文物从接收入馆到入库保管和使用,中间需经过多道手续,并且这其中又大量属于重复性的工作。藏品保管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藏品,为陈列展览、科学研究和社会教育提供方便服务,在使用这些藏品和相关资料时,同样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因而文物藏品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规范(试行)》(文物博发[2001]81号)。

2、《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文化部 1986年6月 19日)。

3、国家文物局:《博物馆藏品保管工作手册》,群众出版社1993年1月。

4、北京博物馆学会:《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第四――第八届学术研究讨论会论文选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年10月。

5、王宏钧:《博物馆学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藏品管理办法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文化享受有着迫切需求。博物馆要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科学管理文物藏品是基础和根本。作为软件建设的一部分,新形势下文物保管员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应在思想意识、管理方法、保存技术、数据化管理等方面练内功,以实现对文物藏品的科学有效管理。

文物藏品是博物馆各项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藏品保管是博物馆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其作用之关键,直接影响到博物馆工作的开展是否顺利、业务效益是否明显,也作用于是否能为其相关学科的研究最大限度地提供利用方面。藏品保管员是藏品最直接的管理者,其对藏品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是博物馆开展业务活动的基础之基础,科学地保护、规范地管理都能使藏品内涵价值得到长久的保存并不断转化为社会价值。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博物馆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对藏品保管员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现就一些博物馆的实际做法及思考,谈谈文物藏品保管人员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以求教于专家。

一、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端正的工作态度、高尚的职业操守

文物藏品都是经由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通过征集、发掘、采集等途径获得的珍贵文化遗产。以资源而论,藏品是不可再生资源,藏品保管员首当其冲要担负起保护此“资源”不被灭绝的责任。国家和地方为发挥文物藏品潜在价值出台了系列文物政策、法规、条例和管理办法,对藏品管理作了严格的规定和要求。藏品管理人员应遵纪守法,模范执行有关政策和制度,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热爱本职工作。这实际上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保管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藏品管理员工作大部分是管理性、事务性的劳动,是默默无闻完成的室内工作,不容易出成绩,却又是专业性很强的实用性科学。完成如此平凡而重要的工作,工作人员需要正确处理好客观困难和主观努力的关系,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许多从事藏品保管的同志工作一辈子不被人提起,但其管理的藏品和有关资料有条不紊,这就是最突出的业绩,也是最高尚的行为。无论何时,空谈误事误国,务实工作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新世纪仍然需要这种精神。需要提及的是,我们藏品保管员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秉公办事,不利用业务之便谋求私利,不参与文物营利活动,不收藏文物。这不仅有利于藏品保管员集中精力工作,也利于提高自己工作的透明度。

二、执行保管法规,履行保管手续,坚持保管原则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藏品科学规范管理的依据和准则,也是藏品有秩序地得到完善保护和使用的保证。当然这种规章制度产生于实践基础之上,并不断地被完善、被修改、被补充。目前,博物馆藏品管理与整个社会其他产业相比规范化程度并不高,原因之一是有法不依。因此迫在眉睫、函待解决的问题是掌握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严格按照“鉴定明确,账目清楚,编目详明,保管妥善,制度健全,查用方便”二十四字方针,遵从《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中的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发挥主观能动性处理日常工作,以达到“妥善保管、提用方便”的要求。要实现藏品的规范管理,必须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第一,严把藏品的鉴选质量关。藏品的鉴定是对藏品科学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对征集来的文物,只有严格鉴选,认真研究,才能辨别其真伪,确定其年代。根据现有资料可知早在春秋就有造伪了,可以说文物作伪是伴随文物的经济价值存在而存在的。只有判定了文物的真伪、年代,方可揭示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或科学价值,才利于对藏品的保管。

进行文物鉴定对藏品保管人员要求是较高的,不仅要了解器物作伪方法,也要掌握器物体现的时代特征,包括形制、纹饰、铭文、锈色、声音、合金成分、工艺流程特点等方面。既要运用比较法、综合考察法等传统方法,也可运用现代科技,还应将传统的和现代的两种鉴定方法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如鉴定玉器就包括两种鉴定方法:一是玉器的质地材料,从其色泽、质地、硬度方面考虑是否达到玉的一定标准,通常借助仪器测量。二是不同时代对玉材的选择标准不同。新石器时代玉材的使用区域性很强,山东多用长石、江浙多透闪石、东北地区多用帕岩玉。商代则和田玉、南阳玉、山由岩玉皆有使用。这种年代的判断则以传统鉴定方法为主,重点了解每个时代玉器的特色,注意出土玉器的墓葬是否能为科学方法确定年代。考虑到古人有使用旧玉随葬的习俗,应注意玉器的制作年代与墓葬年代是否一致。目前伪玉极为普遍,手法亦是多样,使藏品优劣难分。所以,藏品鉴定不是一锤子买卖,真伪或时代含混不清等问题,应通过大量资料、书籍、图录,根据文物的形制特征进行鉴定、复查、研究、纠正,不能唯专家或前人是听,多方查证、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是藏品保管员必须具备的。

对接收的藏品进行严格地鉴选是衡量保管人员业务水平的标尺,也是保证藏品质量的关键。对人馆的藏品,根据馆里器物的具体情况要选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文物作为正式藏品人馆,重复较多且器形规整的同类文物则作为重复品收藏,必要时可满足陈列展览、科学研究和博物馆间交换、调用。

在鉴定过程中,对于种类稀少、意义特殊的文物,要特别留意。如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货币的生产流通步人低谷,对那些数量极少且为短命王朝的货币,倘若锈蚀较轻,仍可作为正式藏品人账。

第二,严格规范藏品的登记、编目、建档手续。文物鉴定之后,还要进一步综合研究,做出科学而详细的记述,包括登记、编目、建档等一系列手续,这也是鉴选工作的延续和补充。藏品登记过程中,建立一套完整、准确的藏品登记账薄,最根本的一项就是细致认真、严谨求实地做好藏品总登记账,其与藏品登记卡、藏品作为彼此相符的一套一并人库保管。书写总登记账应按格式逐项填写。每一件藏品对应一个总登记号,总登记号应该标示在器物隐蔽处,以防影响美观。

藏品定名是鉴定器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藏品登记中要注意的一环。藏品的定名应力求简洁明确地涉及历史文物定名的三个部分,共性中显示个性,特征和通称要统一,这里仍要注意考究用词,定名规范。“藏品特征包括的范围广尤其是对纹饰等特征的文字描述差异较大,规范化程序相对较低”。如青铜器多有用“有首无身”的餐餐纹作为纹饰,其实此纹饰仅是宋代人对表现兽的头部或幻想中物象头部正视的图案的称法,而后来提出的兽面纹则更科学、更贴切地指出了这种纹饰的构图形式。诸如此类的情况还很多。要求定名语句统一适用一套标准语言系统,不能仅凭主观愿望,这也是广泛运用计算机管理,推行博物馆网络化的硬条件。藏品完残情况因部位、程度的不同,要求总登记账和卡片上措词准确,包括完整、残破、发霉、皱折、污迹、脱浆脱线、生锈、褪色、焦脆、残缺等方面的描述,力求详备。这些不仅关系到文物的价值,也涉及藏品保管工作的责任问题。 藏品档案是对藏品原始资料进行全面、系统地鉴定研究、经过整理后立卷的各种资料,它和藏品一样,是国家宝贵的文化财产,包括了从征集到利用全过程,涉及文物价值详备的记录。因此,保管员应“事业心强,熟悉藏品,有建档能力,认真负责并有一定管理经验”。档案各项内容的填写可以参阅1991年1l月19日国家文物局印发的《藏品档案填写说明》来完成。通过档案文字,能够了解藏品的全部情况,而且档案可以作为陈列展览、科学研究、安全保护的备查资料。根据自己的工作心得及前人的工作经验,藏品保管人员应力促档案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实行藏品档案专人管理,并保持人员的稳定性。档案应集中设专室(或专柜)存放。目前,随着博物馆藏品数量的不断增多,档案数量也将愈来愈多,因此还要建立档案登记账册和藏品档案索引卡,依照藏品的编目方法对藏品档案进行编目,形成藏品、藏品档案、藏品档案登记账(索引卡)一条龙管理办法,为广泛利用藏品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科学保护藏品,将历史遗物“原汁原味”、持久不变地保存下去

为进一步强化文物保护,保管员要加强保护技术的学习。保管员应明确藏品的损坏不仅受制作材料的影响,还跟不适宜的温湿度、光辐射、虫霉等客观环境因素有关,要相应地采取一定的措施实现藏品的科学保护。

其一,根据空气的温度、湿度及空气所含质的不同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少对藏品的破坏作用。藏品在博物馆建筑物小环境内,受影响最显著的是空气湿度,故防干燥、防潮是文物保存环境的必要措施。通过长期的观测试验,我认为相对湿度在45一65%较好,过高易于霉曲繁殖,过低藏品易被损坏。而空气温度在15一25℃间缓慢波动,藏品一般不会损坏。馆内空气污染也会使藏品发生物理反应、化学反应、生物反应,最终导致文物标本的质变。保管人员应利用温湿度调节设备改善室内的空气环境,经常注意温湿度数值变化情况。此外,还要注意室内的卫生,做到防尘除尘。在紧密堆放的箱子、玻璃柜或抽屉中装吸湿材料。而对于贵重纸质品如印刷品和绘画等,可采用上下柜间不断通风,让空气流动是较好的办法。

其二,光的间题。国家文物行政部门对文物藏品的拍摄作了限定性的规定,着眼点是有机质藏品如丝绸、书画等对光线辐射的损害极其敏感。光辐射中紫外可见光、红外线、过量的光照,都在一定程度上会使藏品发生光化学反应,导致有机质文物的质变、强度降低、褪色或翘曲等。最有效防止光线损害的方法是库房建筑应避光,室内采用能吸收阻止紫外线的材料,光源亦进行紫外线吸收过滤。箱柜、抽屉等贮藏器具也应与光源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热效应。

其三,做好藏品的防霉、杀菌、杀虫工作。霉菌微生物极易在有机质地文物里繁殖、发育,使文物腐败变质。潮湿是虫菌生长的温床,只要将温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生物、微生物都不会发育。在藏品人馆前,保管人员一定严格检查,室内做好净化处理,经杀虫后方可将有机质地文物和文物匣入藏。严格控制温湿度指标,定期检查藏品,发现害虫及时处理,同时以不损坏文物为原则。目前已经测验出有些物理方法、化学药剂是不能用来杀虫灭菌的,如曝晒纸质、用毒性太大的二氯苯等。保管员要多方查阅资料,学习先进技术,反复研究,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博物馆保管员除掌握保护技术外,还要全面细致检查藏品现状,学习运用文物修复处理方法,如清洗、加固、复原、金属性除锈、纸张脱酸等。具体分析,分别处理,尽量采用原制作方法和工作程序,运用与原件一致或相近的材料。坚决反对以不成熟的技术使用不合要求的材料修复珍贵的文物。这是文物保管员乃至文物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否则,不是保护文物而是破坏文物,是犯罪。

四、熟练掌握电脑操作,推进博物馆数据化建设

藏品管理办法范文第3篇

一、基本认识

1、信息采集是网络化建设的基础

目前,全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正以信息化为先导而迅猛发展,文物藏品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无疑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文物藏品档案的管理带来了挑战。网络服务、无线与有线信息的交叉传递,给人类社会带来便利、快捷、优质的服务。而馆藏文物的信息采集,数据库建设,已经搭上了信息化时代的快车。因此,重视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建设,全面采集和挖掘网络数字化资源,在更高的基础上为文博单位提供信息服务成为数字化时代信息搜集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一般县级的馆藏文物达到1000件至3000件,上级的珍贵文物一般也有100件至500件,这无疑是一笔可观的馆藏珍宝。而数据库建好后,就能迅速摸清家底、了解实情,馆藏文物的基本情况也就一目了然,业务人员需要查调一件藏品,只需在电子资料库中键入一个关键词,系统就会快速作出反应,列出你所需要的图片和文本,快捷方便又省事。

2、信息采集要为数据库建设服好务

目前,作为一个县级博物馆和文物管理所,首先要配置电脑设备、数码相机,这是信息采集工作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其实是要学会电脑操作技术,掌握系统知识,如网络信息检索、数据库制作、网页制作、word排版等多种软件或操作技术。再次是县级博物馆和文物管理所还要具备文物藏品的拍照技术,一件藏品不仅要从正面、侧面、俯视面、底部等方位进行拍照,而且还要拍摄局部,以此达到清楚、明晰的目的。此外还要具备博物馆相关的业务知识等,在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文化素养的同时,对馆藏文物的名称、完整情况、历史来源、制作年代、文物特点及历史沿革进行研究和探讨。几年来,县级馆藏文物的数字化管理、信息化服务,自动化传递和利用为今后藏品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建立一个文物资源共享的网络化管理条件已经成熟,安是客观实际的需要,也是顺应时展趋势的需要。

3、信息采集为资源共享搭建平台

资源共享是当今数字化时代的术语,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作为县级文博部门要认真做好文物藏品的信息采集工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推动文博事业信息化建设,其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信息采集一般来说是以馆藏文物为对象,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文物数据库建设为目的,高标准、高质量地把每一件藏品的所有信息内容全部载明,并通过技术处理建立信息网络,构筑藏品信息交流平台,延伸交流的空间,能让文博管理部门彼此间相互了解,相互研究和利用,使馆藏文物发挥最大值的社会效益。

二、基本思路

县级文博管理部门,在网络文化服务、馆藏文物数字化管理,目前处于幼稚时期,要认真做好这项工作,出成果、出效益,就需要加强这方面研究,使其逐步走向成熟。

1、建立馆藏文物资料目录数据库。一个县级文博管理部。 藏品多,品种杂,质地、大小和重量以及完整和程度均不相同,业务人员就要理清思路,排除干扰,利用电脑操作技术和文物知识,使藏品管理从杂乱无序状态逐步过度到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各文博部门要从站在信息化建设的高度,总揽文物工作全局,面向未来,把馆藏文物资料目录数据库这个基础工作做好。

2、馆藏文物的特色化管理。一个县级文博单位都有其藏品特色。各单位要根据其特色建立相应的数据库管理体系。笔者所在的任城区有着丰富的汉代古墓群,

3、逐步充实和完善藏品信息采集和管理体系。目前,县级博物馆和文物管理所的信息采集和数据库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信息资源的搜集力度比较薄弱,搜集的范围比较狭窄,远未达到系统全面的程度,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和充实。

三、基本做法

对馆藏文物信息采集是国家文物主管部门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文物工作全局,从根本上解决馆藏文物管理和保护问题的重大决策。要把这一战略决策真正落到实处,县级文博部门就要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1、实现一个重要转变

馆藏文物的信息采集是多年来我国以一种原始的管理办法向更加科学化、信息化管理的重要转变。一般来说,对一件件藏品的鉴定、帐目和卡片的填写,都是人工用笔书写的办法很不规范,查找起来有如大海捞针。现在实行信息化采集和管理,这是一个根本性转变。

2、抓住一个“核心工程”

馆藏文物的信息采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作,县级文博部门必须从信息化建设的高度,深刻认识信息采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突出重点,围绕这一“核心工程”做文章,主打战备牌。

3、解决一个突出问题

馆藏文物的信息采集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信息资料是否准确、文字图片是否规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笔者认为:一是单位领导高度重视、亲自过问;二是业务人员集中精力、分布实施;三是重点问题重点解决;四是反复核对、力求准确。

藏品管理办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办;博物馆;管理

博物馆作为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和传播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物证为使命的文化场所,是了解民族历史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振奋民族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和阵地,其核心的价值体现在对这一窗口和阵地的充分利用和作用的充分发挥上。近年来,宁夏地区博物馆事业发展迅速,特色鲜明。涉及医药、自然、科技、历史等多个领域,民办博物馆已经和正在显示出积极的社会效益。

民办博物馆拓宽了历史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宣传展示渠道。长期以来,我区的博物馆办馆主体单一,多为国家兴办;涉及门类较少,大多属于历史文化类;数量不多,质量偏低,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目前各级各类民办博物馆的建立,使博物馆举办运营模式多样;特别是民办博物馆的建立更加丰富了文化、自然、科技展示内容,具有较大的收藏、保护、研究、展示的承载能力,扩大了民族区域特色历史文化和生产生活实用科学技术的传播途径。

民办博物馆保护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实物资料。收藏、保护文化遗产是博物馆的基本职能。在推进博物馆基础建设的同时,各博物馆重视各类文物和实物资料的收集、征集。目前各类博物馆在原有基础上,补充新增各类藏品万余件,使一些珍贵的和濒危的文物和实物资料得到妥善保护。

民办博物馆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博物馆是群众获取知识、接受教育的场所,也是休闲体验、愉悦身心的场所。目前我区已建成的民办博物馆,不但数量增加为群众提供了更多求知、休闲的场所,而且坚持“三贴近”原则,在展陈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很大改进,民办博物馆以其浓郁的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为群众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吸引了更多群众走进了博物馆。

民办博物馆促进了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民办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本身就具有吸引群众、聚集人气的功能,可以带动地方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产生着间接的经济效益,为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审视当前民办博物馆工作,由于受诸多方面因素和条件制约,民办博物馆在免费开放和发展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部分民办博物馆由于受经费和人员条件的限制,在免费开放过程中出现诸如随意闭馆、缩短开放时间、不能按时开放,一些博物馆参观需要提前预约,影响到博物馆免费开放效果和服务质量。

资金短缺,发展后劲不足。目前各级文物部门安排了一定资金专门用于支持民办博物馆布展及展览提升,但绝大多数民办博物馆没有正常运行经费,对外开放受到影响,部分民办博物馆只能实行预约参观制度。各民办博物馆运行经费由民办博物馆建设方自行解决,实际也只解决了人员经费和少量的电费,文物修复和保护经费几乎为零。部分民办博物馆为节省日常开支直接就缩短了正常开放的时间。资金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民办博物馆开放运行的重要因素。

无专设机构和专职人员,专业人才匮乏。目前部分民办博物馆无专设机构,从业人员多从行业内部抽调人员兼职管理,各类博物馆专业人才匮乏,在博物馆藏品研究、文物修复和保护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十分紧缺。由于资金、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各行业博物馆引进专业人才重视不足。导致博物馆的展陈设计、藏品管理、文物保护、展览交流等各项业务工作不能有序开展,也影响博物馆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管理规范化水平有待提高。大部分民办博物馆管理人员对博物馆管理、布展设计、藏品保护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知之甚少,专业素质不高,导致部分博物馆管理制度缺乏,藏品管理混乱。同时由于部分民办博物馆出于展示自己企业发展成就和收藏的目的,并不重视博物馆管理和运行的规范化水平,致使部分民办博物馆在展陈、管理和运行方面较为混乱,影响到博物馆规范化建设,也影响到博物馆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民办博物馆社会效益未能充分发挥。管理和展陈手段不能满足现代博物馆发展需要。目前民办博物馆陈列布展方式整体上表现出手段单一、陈旧,部分博物馆在展陈手段方面出现重复,不能很好好的表现出自身特色;在布展内容方面,部分博物馆布展的实质性内容较少且较为老套,内容更换缓慢,对观众的吸引力不强,从而使得现有的部分博物馆参观者不多。

行业监管缺少抓手。按照《博物馆管理办法》规定,各级文物主管部门作为文物博物馆事业的主管机构,对各级各类博物馆进行管理。而目前民办博物馆只听从于主办方,其运行和管理实际上由各投资方负责。由于文物部门对民办博物馆没有隶属关系,导致民办博物馆对文物部门管理执行不力,文物部门只能从业务方面进行指导,缺少强有力的监管办法,难以实现有效管理,以至于部分民办博物馆游离于文物监管部门之外

藏品管理办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行业博物馆 新型体制 博物馆

一、 行业博物馆发展现状问题

尽管各地新建行业博物馆热情高涨,行业博物馆同样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困难,具有自身独有的生存障碍。

(一)管理体制不顺

我国对博物馆采取分系统和分级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不同性质和类型的博物馆分别由不同的行政部门分系统管理。综合类博物馆、历史类博物馆、文化艺术类博物馆、纪念类博物馆以及部分自然历史类博物馆属文化部门领导管理;科技类博物馆和部分自然历史类博物馆属科学研究部门领导管理;学校博物馆属教育部门领导管理;地质、农业、纺织、煤炭、邮电、铁路等专门类博物馆,分别属有关专业部门领导管理。行业博物馆作为新生事物,在现有的管理体制中还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对于行业博物馆的主管部门,资金由谁拨付等问题就变成了烫手的山芋,那么对其日常发展的影响也是可想而知的。比如前些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博物馆作为当时一些国家部委的事业单位,在机构改革中,有的划给了地方管理,有的划给了具有企业性的集团公司管理,有的划给了地方的行政部门管理,也有一部分划给了各级文物部门管理。主管单位参差复杂,结果导致行业博物馆普遍出现资金拨付渠道不畅,博物馆专业人员配备不合理,行政隶属关系混乱等体制上的问题,典型案例如中国煤炭博物馆在 1998 年由原国家煤炭工业局下放山西省管理,由于历史原因,一直没有解决事业编制和文物管理经费的问题。再比如:中国电信博物馆在机构改革中由原来的国家邮电部划归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管理,结果不但分散公司精力,而且不利于行业博物馆的发展。

(二)重复建设

行业博物馆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收藏了某一行业的特色展品,然而,我国现有行业博物馆却颇有“千人一面”的感觉,存在重复建设现象。比如服装博物馆,就出现了宁波服装博物馆、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再如纺织行业,就有位于杭州的丝绸博物馆和苏州丝绸博物馆。名称略有不同,内容却大同小异。这些同行业博物馆只有很少一部分风风光光,为大众所耳熟能详,比如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煤炭博物馆,大部分仍然默默无闻,“养在深闺人未知”。究其原因,在于各省市、各行业协调不力,各地方都想独领、独树一帜,竞相成立各行各业博物馆,一来可以彰显当地文化,二来也是当地官员政绩的体现。殊不知这种行为浪费了大量公共资源,观众在一个省市看到了某行业的专题馆,在另外一个省市又看到了类似专题,极易可能产生视觉疲劳。而投资主体是企业或者个人的行业博物馆呢,浪费了自身财力、精力,最主要的是相似性导致博物馆缺乏特色、可看度降低,导致门庭冷落,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在审批规划行业博物馆建设时,应结合考虑行业协会的监管指导作用,合理规划各地区各行业的博物馆建设问题,对于一些较热门、体系庞大的行业,允许建成多所更细分支的行业博物馆,如汽车行业中存在若干大型企业及数量繁多的品牌,多建几所汽车博物馆是有必要的;而相对冷门的行业,可酌情减少同一行业内博物馆数量,少中求精,力求最大限度利用好现有资源。

(三)政府及行业支持不充分

行业博物馆建设走的是社会办馆的道路,主要依靠的是各行各业的积极性。虽然社会上众多行业对兴办本行业的博物馆具有较浓厚的兴趣,但仅仅依靠行业兴办博物馆的积极性是远远不够的。目前建设中的一些规模较大的行业博物馆,大都为资金较为雄厚的行业,如烟草、汽车、电信等。而一些历史悠久、亟待保护,但日渐衰落的传统行业,如纺织、冶金等行业,虽然有建馆的基础,但限于资金等条件,至今仍无法立项。作为社会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博物馆事业,应该得到政府和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例如成立于1955年的黄河博物馆,作为世界上最早建立的水利行业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以黄河为主题陈列内容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隶属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2010年,黄河博物馆原址和郑州地铁紫荆山站施工区域冲突。郑州地铁公司宣布:位于紫荆山公园西端的黄河博物馆要为郑州地铁建设“让道”。郑州市政府为黄河博物馆在偏远的郑州北区置换了一块40亩的土地建设新馆。新馆址远离市区,给市民参观带来很大的不便,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黄河博物馆的未来发展。从黄河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地方政府及行业的支持力度对行业博物馆的影响程度。

二、行业博物馆发展策略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博物馆工作人员,应共同努力,转换思路,尽快找出合理的对策。

(一)理顺体制,规范管理

行业博物馆在我国现有博物馆管理体制中定位不清,已经成为行业博物馆发展的瓶颈。2006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的国家文化部部门规章《博物馆管理办法》在我国博物馆建设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表明了国家对博物馆深层次管理的重视,明确了博物馆的定义和分类,而且还确立了博物馆的设立与年检制度,规范了藏品管理程序,我国博物馆工作迈出了较大步伐。该项《办法》的出台对于行业博物馆的日常发展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康明章在《浅议中国行业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一文中提出,国家有关部门要以《博物馆管理办法》为基础,在对各类博物馆的管理体制上加以规定,特别是对行业博物馆的管理应理顺机制,属于国家级的行业性博物馆应该纳入国家文物局重点管理或重点服务的范畴;属于地方各级行业性博物馆应该纳入地方各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管理和服务的范畴,行业博物馆从业务归口和业务指导上列入文物行政部门序列,其他仍归原行业部门管理,同时加强与所在行业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各种渠道争取行业部门和行业内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属于个人或单位出资兴建的行业博物馆,除人才、经费之外的业务应该由有关文物行政部门管理。博物馆建设和发展不能仅看数量上的增加,因此厘清管理权限这个问题外,还要规范行业博物馆的建设。我们要重量更要重质,在规范管理的前提下提高行业博物馆质量才是重中之重。

(二)展陈方式创新

现代社会是一个时尚的社会,潮流的社会,只有贴近时尚,才能吸引民众眼球,行业博物馆的藏品内容极具特色,如若在展陈手段加以创新则更能锦上添花。传统博物馆中,冰冷的展柜、橱窗、隔离带将展品和参观者的距离拉远,也拉远了和参观者的心。观众无法真正体验到参观博物馆的乐趣,也就会逐渐对博物馆失去信心。行业博物馆要做的就是改变这一现状,最简单有效的做法就是打破界限,增加互动。在美国好时巧克力博物馆,参观者可以亲手制作自己喜欢的巧克力;在日本丰田汽车博物馆,观众可以驾驶古老的汽车尽兴一把;可口可乐博物馆里有一条真实的生产线,耗资约 4500 万美元,为的是让消费者有真实愉悦的体验经历。人们可以观摩,可以拥有刚生产出来的产品,同时在外包装上制作自己喜欢的图形,使之变成一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可口可乐。普通观众对各色行业文化充满好奇,渴望近距离接触、体验,行业博物馆应该多多增加互动环节,创造特色,也许从国外一些行业博物馆的做法中我们能得到更大的启发。

(三)加大政府支持

为了鼓励各行各业兴办博物馆,除了保证对行业博物馆建设必需的资金投入外,政府还应积极制定和推出引导和扶持行业博物馆发展的相关政策。根据《博物馆管理办法》(文化部令第 35 号)第四条规定,国家鼓励博物馆发展相关文化产业,多渠道筹措资金,促进自身发展。博物馆依法享受税收减免优惠,享有通过依法征集、购买、交换、接受捐赠和调拨等方式取得藏品的权利。对于那些因资金困难而难以立项的传统行业,相关政府应给予一定的资助,如成立专题博物馆建设资金等。除此之外,政府有关部门应简化手续,尽快制定《行业博物馆管理办法》和《行业博物馆登记注册制度》,明确行业博物馆的办馆主体、性质和功能、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审批程序及要求等,让行业博物馆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指导作用,为行业博物馆的发展保驾护航。

三、未来规划

美国博物馆学家托马斯・毫威(Thomas Having)曾经说过:“在现代社会中,博物馆有着巨大的潜力。它不但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复兴更新的力量,而且是倡导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力量”。因此,深谋远虑之士,无不积极致力于新型博物馆的建设。行业博物馆要想拥有美好前景,必须 “内外兼修”。“内”指自身改造,行业博物馆要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时刻吸引观众眼球才能保持永久生命力; “外”指社会各界的支持,尤其是政府作为,建议对现有行业博物馆的现状作全面调查,进行评估,条件不合格的撤销或调整,同时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行业博物馆建设的有利形势。

四、结语

博物馆是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物证的收藏、保护、研究、传播和展示来推动人类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公益性文化机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播和展示其文明成就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类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与综合性博物馆相比,行业博物馆作为某一行业或某一领域文物、标本的主要收藏、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机构,以其独有的专业优势,通过对各个行业历史与现实的展现,全面展示了地方文化多样性,反映了我国传统经济生活。这类新生事物在成长过程中遭遇了许多难以预料的困难和挫折,“路在脚下,更在天上”,政府及其他社会力量在关注传统博物馆的同时,希望也能分出一些精力来关心和支持行业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军.藏品管理学[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0.

[2]陶维・达儿,张晋平.生态博物馆原则:专业博物馆学者和当地居民的共同参与[J].中国博物馆,2010,09,30.

[3]王世伟.关于创办图书馆专业博物馆刍议[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03,30.

相关期刊更多

东方藏品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博物馆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吉林省文化厅

国际博物馆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