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生未来规划和计划

初中生未来规划和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生未来规划和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生未来规划和计划

初中生未来规划和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阶段 职业生涯教育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7-0307-02

近几年来,国家和教育部也高度重视职业生涯教育,把它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同时各级各类学校也开展了相关的实践和研究。但相对于国外的发展状况,中国的职业生涯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这个学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职业生涯教育状况不容乐观。由于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缺乏、家庭日常职业生涯引导教育的偏差、社会职业生涯教育氛围的浅淡和初中时期青少年身心特点的综合作用,初中学生对社会职业了解不多,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不清楚,在个人职业发展前景规划方面明显缺乏指导,导致一部分学生结束正规九年义务教育后,出现升学无望,就业无门的状况,一片迷茫,不知路在何方。

一、中国初中时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1.初中生对自我认识不全面。调查发现,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认识能力,但是自我认识还不是很全面。在“你了解?”和“你了解自己的?”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以及优点和不足的比例只占36.3%和37.9%,不了解和了解一些的分别占到63.7%和62.1%。调查充分显示,初中学生对自我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优点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判断和认识,但是对自我认识还不够全面,相当多的学生对自我还缺乏正确的认知和了解,对与兴趣、爱好、特长、能力、优点密切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更是淡薄。

2.初中时期学生对职业认识不完整。现在社会上的职业众多,要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性格、兴趣、爱好等对将来职业有一个设计,就必须让孩子接触各种职业,了解各种职业信息。调查显示:初中生对职业的认识不完整,认识片面,对职业的认识也存在很多误区。具体表现为:第一,初中生受社会舆论、媒体宣传影响较大,对社会职业的构成了解不全面,在“哪一类是你大学毕业后期待从事的工作?”的调查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商业服务业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分别是36.7%、18.4%和16%,这说明初中学生对社会职业关注受老师、家长和媒体的影响,集中于教师、医生、工程师、公务员等社会影响力较大、收入稳定或高收入的职业,而生产一线的工人、农民、技师、农艺师却排斥在学生的视野之外,对技术操作型的许多劳动岗位(如工人、农民工、清洁工等)更是表现漠然。第二,初中生对社会职业的了解途径不丰富,比较片面。了解途径排在前三位的是电视、家长和朋友,而其他本该发挥重要作用的如老师、报纸和社区却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还有初中学生普遍认为培养某项职业能力很重要,但愿意在初中毕业后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却很少。这一方面反映了学生缺乏社会职业意识,缺乏对构建明智、现实的职业发展规划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轻视职业技术教育的传统观念在学生思想上的印痕。

3.初中时期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淡薄。增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是职业生涯教育的关键。初中时期是学生对前途的现实性的探索和实验性的选择时期。这一时期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色彩非常鲜明,老师和家长要加强引导,帮助学生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并作出初步的职业尝试。调查显示:中国初中学生对职业和个性的关系认识较清楚,已经具备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但是总体而言中国初中生的职业规划意识还是很淡薄,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更与其他发达国家初中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存在较大的差距。在调查中仅仅有31.3%你听过职业生涯规划,高达68.7%的初中生不记得或者根本没有听说过职业生涯规划,有了解和系统学习过职业生涯规划的人就更少了;高达70%的初中生不知道或者不清楚自己将来比较适合从事什么职业;认为应该在初中阶段考虑职业生涯规划初中生只占26.2%。这些问题综合说明现阶段中国初中生在职业规划上意识淡薄,而且滞后,如果不加以引导和教育,对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会产生很不利的影响,有的学生在将来会为此付出代价。

4.初中时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的缺乏和偏差。职业生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主要以班级或小组团体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与实践,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但是调查显示,中学学校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缺失,很少有学校开始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即使有,也是走形式,大部分学校也没有按照各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与社会发展趋势和学生生涯发展不相适应。在对老师的调查中,只有9.2%的学校有开设人生设计或职业生涯教育的相关课程,班主任很少教育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选择职业,只有1/10的老师有在课上强调职业选择的重要性,这些问题显示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关于职业生涯的教育内容严重缺乏。有的初中学校即使有举行社会实践活动,出于安全考虑,只是让学生做简单的参观,而关于职业的主题实践活动不仅次数少,而且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当问到老师“您学校在课外活动中有没有组织学生参观一些职业如医生所从事的工作”时,回答没有或不清楚的比例高达91.8%,回答有的比例只占8.2%,与中国小学阶段还有一段差距,更不用说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了。这说明在初中时期,由于升学压力、老师和家长的一些认识误区,初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减少,更不用说职业实践和职业实习了。

二、加强初中时期职业生涯教育的对策思考

在初中时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最主要的是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同时还需要家庭及社会各界的密切协作和共同努力来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教育意识,扩大职业生涯教育范围,提高职业指导水平,扩展职业生涯教育的手段和渠道。

1.增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识和能力。第一,教师要树立对学生理性的职业期待,避免提高学生未来择业的机会成本。教师要充分重视职业生涯教育这项工作,尤其是班主任转变教育观念,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修养,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设计。第二,各门学科任课教师要接受职业生涯教育培训,并把职业生涯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中。第三,培养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专职职业生涯教育教师。中国的学校和教育部门要借鉴国外的标准,培养专业化的职业指导老师,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和学校要按1∶500的比例配备专职的职业生涯教育教师。在目前现有的条件下,比较可行的做法是发挥班主任的作用。

2.发挥初中职业指导的作用和提升初中职业指导的水平。初中时期是职业指导的起始时期,中国中学的职业指导,包括升学与就业两个方面,是以学生为本,发展个性,开发潜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教会学生学会选择,引导学生合理地进行生涯设计,为升学或就业作好准备的一门学科。职业指导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毕业生的合理分流,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因此作为初中学校发挥初中职业指导的作用和提升初中职业指导的水平:要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建立学生个性档案,全面了解学生的现状和特点,突出职业指导的目标化;提供职业信息服务,让学生了解职业特点;积极开展咨询指导,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职业定向;组织学生参加校外课外活动和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其职业素质;推进职业指导,要注意学生成长的阶段性。

3.开设职业生涯教育的相关课程。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职业生涯课程的教育。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公选课或必修课,引导、帮助和鼓励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以及未来的从业方向,选择各不相同的课程组合,以满足未来升学和就业的需要,为自己的未来设计一份蓝图。同时加强对家长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和运用专题教学法进行职业生涯教育。

4.灵活开展各种以职业体验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载体,应当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通过开展以职业体验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初中学生热情参与各种职业体验活动。(1)劳技渗透,实现学生的自我角色塑造。(2)活动展示,增强学生的自我成功感。(3)实地参观和实习体验,帮助学生体验工作环境和获得第一手职业信息。(4)加强就业创业教育。

5.针对初中时期青少年心理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初中阶段处于青春期阶段,其中心任务是解决强烈的自我意识与身心限制的矛盾,所以初中生涯发展的重点是进行生涯探索和生涯规划与计划的准备,要分时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初中时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是从自我觉察、生涯觉察、生涯规划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的,每一方面包括多个相关的主题,并且在不同的年级教学内容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比如初中一年级的内容侧重自我觉察,辅以少部分职业初探,初中二年级以认识生涯类群为主,侧重生涯觉察,初中三年级以生涯规划为主。

在学校发挥主阵地作用的同时,家庭要发挥积极的协助作用,如家长要转变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初中生性格的发展;要重视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职业意识;社会要创造良好的条件,如引进国外先进的测评工具,加快国外人才测评工具和方法本土化的研究与开发;完善职业信息系统,提供多种形式的职业信息服务;建立初中职业生涯教育的组织和制度保障(调查数据来源于福建省青少年职业生涯规划系统教育现状调查)。

参考文献:

初中生未来规划和计划范文第2篇

做好人生规划就是树立目标,目标是前行的灯塔。

中学生中很多都有理想,但意识到如何实践自己人生理想的学生只是极少数。在我国大学生有70%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甚至毕业时也不知道要从事什么职业。所以为了避免少走弯路,规划要趁早。甚至在一些地方已经早到幼儿园,比如说幼儿园的理想教育,倡导学生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日本这方面就非常值得我们借鉴,日本的幼儿园小朋友会被组织到各种工作的地方去参观,小学阶段会到消防队、警察局等地方去实习一日,初中时会让他们对一些技术型工作有一定的了解。

生涯规划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也是相当有必要的。初中生在成长的这个阶段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独立意识的增强,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比如初中生对星座特别感兴趣,这表明他们在努力寻找个性特色,所以一定要首先引导学生自我认识,分析自身特点,包括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倾向、身体状况、过往经历和擅长的东西,思考自己想要什么、适合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做,让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学习和成长目标。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善于给自己做计划并实施,塑造一个清新充实的自我。

在初三,学生面临他们人生中第一次真正的选择,是分流择业还是升学?这个时候,学生的选择会很大程度上受到老师和家长的引导,还有就是同学、好朋友的影响,往往最后就成了“走别人的路,让自己无路可走”。这中间尤其以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最大,所以学校开办家长学校是非常有必要的。让家长意识到不能低估孩子的能力,尊重其兴趣和个人爱好。家长和老师要做的不是替孩子做抉择,也不是抱着不放手,而是为孩子提供一些精神上的支持和信息上的帮助,让孩子自己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

既然初中生的人生规划如此重要,那么要怎样引导学生做好人生规划呢?

第一,最重要的就是职业生涯规划。所谓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让中学生尽早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学会职业决策,从小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目标,从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锻炼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选择职业的过程,是全面充分地认识自己、深入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要求、塑造自己的过程。职业选择,实质上是对未来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我们不能随遇而安放弃选择,不能盲目跟风不去选择,也不能心无主见由别人替你选择。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根据对个人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因素的分析,来确立职业方向和目标,制定实现这一目标的计划,并采取行动落实计划。其中,个人主观因素、客观环境因素分析和确定职业方向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我们通过职业兴趣测试,帮助中学生了解其性格特点,职业兴趣。选择职业的三大要素:一是应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价值观、能力、兴趣、性格、局限和其他特征。二是应该清楚地了解职业成功的条件,所需知识,在不同的职业工作岗位上所占有的优势、不利和补偿、机会和前途。三是平衡上述两个条件。

第二,人生目标的树立,人生目标决定着生命的质量。时间很宝贵,没有目标和规划就等于浪费生命。按人均70岁的寿命来算,人的一生除了10年幼童、10年衰老以外,还剩下50年,而在这50年中又有一半的时间用来休息、吃饭等活动,仅仅剩下25年的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一生工作时间仅有

9 000多天。而做好自己的工作、干好自己的职业,就是我们人生短短25年最能够体现个体价值的存在。而要想体现个人价值,我们必须要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有自己的规划,并为之努力奋斗。

每个人在所拥有的时间里选择的“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决定了你以后的生活质量。比如,在上学的年龄,你既可以选择好好学习,也可以选择逃学;在工作的时候,你既可以选择认真工作,也可以选择消极怠工。但是无论你选择的是什么,这些被选择的过程都会影响和决定你今后的生活质量和人生幸福。

第三,确立个人职业规划和人生目标时,要注意三点:首先,如果允许你对从事的职业和工作有条件选择的话,你就爱一行干一行;如果没有条件选择的话,那你就干一行爱一行。也就是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其次,要在树立目标后不能同时有很多方向,不能总改变方向。有了方向,不要怕路远,能否成功的关键有六个字:想法、行动、坚持。最后,小岗位也有大舞台,小岗位也能有大作为。不管做什么工作,我认为一个人的工作做到别人没法替代的程度,就算成功。

第四,规划需要奋斗。再好的规划如果不能落实到行动上,一切都是空谈。

为了目标的实现,要坚定、勇敢、果断地行动,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力。付诸实践,付出努力,并定期做检讨。而在行动中首先是明确每一个时间段做什么,其次是克服一切困难,将每一个时间段的事情做好。

人与人之间、强者与弱者之间、大人物与小人物之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意志的力量,即所向无敌的决心。一旦确立了一个目标,就要坚持到底,不在奋斗中成功,便在奋斗中死亡。具有这样的品质,你就能在这个世界上做成任何事。

初中生未来规划和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生;英语词汇;记忆策略

众所周知,英语词汇的学习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少到多的过程。词汇是构成英语语言的基本单位,对词汇的学习与研究对中国学生的词汇掌握和英语学习有巨大的帮助作用,有效的英语单词学习策略和记忆方法,对于英语学习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新的经济形势和全球一体化的时代特色,使英语这个国际化的桥梁愈加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尤其是掌握适应社会生活的和未来工作中所需要的英语词汇变得非常重要。

一、新课改对于词汇记忆策略要求

新课改对于课程目标方面增加了情感策略方面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英语词汇记忆技能,对于英语词汇语言知

识、英语词汇背后所反映的情感进行更多的了解,而不仅仅局限于就课标所要求的对词汇的简单背诵和理解,这样就可以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有效能力,为学生的终身英语词汇学习奠定探究式学习的基础。

二、初中英语词汇掌握现状和问题

小学是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而初中则是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正确地引导初中生进行有效的英语词汇学习,对今后的英语学习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初中生学习英语词汇一般有其特点,而且初中生好奇心重,调动其积极性也比较容易,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时,跟老师重复几遍就学会了,但是学得快忘得更快,而且对于英语单词的搭配、字形变化、词组和固定用法等等,不愿意花时间去清晰记忆,久而久之,很可能因为词汇量掌握不足等原因造成英语成绩不理想,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和畏惧心理。

这种现象在我国的初中英语学习过程中非常普遍,目前我国初中英语词汇学习的策略基本上只停留在用教材的背诵上,英语的学习口语化趋势非常明显,词汇量的掌握极为有限。中国的大部分初中学校在教学过程研究中处于空白阶段,同时英语学习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结果非常滞后,所得出的策略更新度不颍甚至很多偏远地区的初中老师对于英语单词学习策略掌握程度非常差,甚至无策略可言。

三、国内外关于英语学习和词汇掌握的研究

由于英语是世界性的学习,是国际联通、亲近文化、知识交流的基础,因此国内外的学者对英语词汇学习非常重视。

很多中国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于中国初中生以及中国儿童的英语词汇记忆策略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创新性地使用了汉语和英语对照研究,研究对于国际音标、音节、构词方法、英语读音规则等的框架性联想,联系汉语的拼音和随意拆分策略,

分析汉语拼音和英语音标之间的联系,就更好地学习英语词汇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研究,又有学者进行了分年级和分年龄的分层策略延伸,总结出了如何练习、联系、猜测、上下文结合、具体分类、死记硬背、查询字典等各种各样的英语词汇掌握策略。

对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研究是站在一定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是词汇学习策略的理论基础,同时结合英语学的相关研究,对于词汇量的掌握,首先要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有美国心理学家提出,认为人系统有兴趣地学习,可以把各种方法与信息结合,长时记忆,这种结合就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方法来进行合理的词汇编码学习,但是这种理论由于更多地强调死记硬背,难以很大程度地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和学习积极性。

我国初中生的词汇掌握和学习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往往很难进行非常广泛的词汇掌握,这是因为英语的词汇量掌握是一个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初中生对英语的词汇量掌握已经能够达到一个比较大的程度,因此对于英语词汇学习应该站在更加有助于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角度,来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策略的具体分化。

四、我国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的理论研究

对初中生的有效学习策略的研究,教师首先应该了解学习策略的相关定义,目前在国内外的学术界,对于学习策略并没有一个完整的认知,很多学者认为,学习策略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应该指学习者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于学习的新趋势和总体特点进行技巧性的总结,为了将知识内化成自身的学习记录,采用的一种补充性的或有目的性的行为。国内外学者对实习生的内涵掌握和分析是不同的,但是不管哪种概念都认为学习策略是语言词汇所掌握的必要措施,没有策略的学习是无效的学习,如果想要对英语词汇更加行之有效地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过程的

乐趣,并且进行快速矫正、巩固以及有创新性的发展。

五、中国初中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概述

初中生的英语学习策略的掌握,是为了初中生对于词汇高效成功的掌握积累常识记忆的一种辅助手段,需要初中老师进行有效的引导和不断的更新,对于初中生词汇策略的掌握,一般来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体系化的过程,同时应当对初中生的学习自主性进行有效的培养,保证有效性学习的良好习惯。

1.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指的是初中生对于自我的能力和词汇理解的程度进行完善的认识,对于用词汇的性质和掌握和对于英语词汇作业的有效完成有很好的了解,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词汇的修正,

并且对于自身的不足情形有策略地调整,制定相关的具体学习目标,善于创造和把握英语词汇的学习具体步骤,通过细节化的小步骤学习、计划检测,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速度,并且探索阶段性的英语词汇学习方法。在对英语词汇学习方法的评估过程中,了解自身的不足和成功的学习经验,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有效的交流,体会相关经验的不足和进行学习效果欠佳的反思。

词汇的扩展及反思案例:

学生学习一个新词汇时,往往想知道一些其他与其相关联的词,这给词汇的扩展提供了自然的良机。利用关联词群或称联想词群。如:教fruit时,指出这是水果的总称,为让学生联想到有关水果的词。

利用词形变化规划。如总结不规则动词的变化,可分为:

A-A-A型:cut-cut-cut put-put-put

A-B-B型:build-built-built dig-dug-dug

i-a-u型:begin-began-begun drink-drank-drunk

教师在教导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了解哪些部分的词汇分支是自己所没有掌握的,通过交流和互相提问,来掌握具体的英语词汇知识。

2.认知策略

所谓认知策略,是指对于英语词汇的信息收集和储存检索等更加精细地加工的认知策略,这个学习策略能够很好地促进初中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对词汇材料掌握和快速调取,能够非常良好地适应现代化的多媒体和网络化发展背景之下的英语词汇的学习和掌握,可以使得初中生在使用词汇的过程中更好地遵循记忆的规律,提高英语词汇记忆和学习效果,使学生能够快速地把新旧词汇知识结合到一起,并且根据观察分析和有效的总结,发现问题,借助有效的预警来进行词汇的学习调整,掌握。

认知策略应用教学案例:

a.利用同义词。同义词都是相对的,比如nice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它的同义词可能是pleasant(令人愉快的),kind(亲切的),fine(好的)。

b.利用反义词。如学过big以后,当学到small时,可以指出Small means not big还有new & old,white & black,push & pull等。 通过归纳和总结,可以得知初中生脑海中的新旧词汇之间的必然关联,利用新旧知识的契合点、相似度、趣味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加深记忆。

3.社交记忆策略

由于英语学习是最终需要将词汇的掌握应用到具体的英语使用过程中的学习,最终是为了回归到生活中。因此对于初中生词汇的掌握和学习,需要良好地运用社交策略。该学习策略指的是初中生在整个词汇学习过程中,可以有效地与他人进行合作和沟通,在与他人合作沟通及物化掌握英语词汇的过程中,可以了解自身的不足,并且互通有无,善于创造有效的学习情境和口语表达语境,并且配合有效的书面交际机会,接触英语语音的变化,包括在适当的时候借助手势和表情来进行对词汇量不足的补充,通过多说、多写、多听,可以更好地解决交际过程中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积极地与同学进行合作,来尽可能地快速提升英语词汇学习能力。

教学案例设计:

通过视频短片导入交际英语话题――购物,根据生活中的英语实际需求,模拟合理的生活语境和情景,提供综合运用英语,掌握相关词汇,进行熟练的交际活动的机会。

Teaching aims:

Aims of basic knowledge:

To summarize the sentence patterns for shopping.

Aims of ability:

(1)To learn how to make dialogues about shopping.

(2)To ask students to describe the shopping center they like.

Aims of emotion:

To ask students to know the importance of loving and helping other people.

4.情感策略

情感学习策略是英语词汇学习的内在需求,是一种主观的结合学习方法,由于初中生争强好胜、好奇心重、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情感策略需要初中教师在实际的教授和词汇指导的过程中有效地调节初中生的学习技巧,包括在初中学习过程中进行积极的鼓励和适当的引导,帮助初中生培养和调整自身心态,控制自己的情感,通过对情感的掌握来明白语言是一种情感表达和抒发的工具,理解词汇的不同含义和不同使用方法。

情境教学词汇教学案例:八年级口语课,不同的教学情境理解词汇的不同含义。Doctor的涵义可以是“医生”,也可以是“博士”,结合不同的情境表演,以不同分情感学习词汇。

(1)John is a doctor.

John is a medical doctor.

John is a doctor of philosophy.

Glasses的涵义可以是“玻璃杯”,也可以是“眼镜”,模仿晚会现场和眼睛专卖店,进行活动教学。

(2)He is looking for his glasses.

He is looking for his drinking glasses.

He is looking for his reading glasses.

5.教师的引导和灌输策略

教师对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重视程度对于学生的具体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教师首先需要形成正确的英语词汇学习观念,从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向学生灌输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词汇记忆学习习惯。

同时学生也应当在词汇的记忆和学习过程中学习更加理性的应对方法和策略,梳理自身学习的心情,养成自觉去背单词的习惯,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对于英语学习的认知,发现英语学习中的乐趣,并且能够克服不敢说、不敢写、不愿意背的害羞和焦虑心理,在使用过程中不怕犯错误,并且能够不断地纠正和改进自身的英语词汇记忆不足的问题。

对于初中生英语词汇掌握策略的研究,必须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进行相关策略的调查研究,同时在调查的基础之上,根据词汇学习和记忆过程中的问题及现状,提出适合我国初中生的英语学习策略,学习策略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学生自主性学习观念的培养息息相关,初中生英语词汇的有效学习和初中英语教师的词汇及教学观念是一脉相承、相辅相成的,只有基于初中生英语词汇有效性学习角度来进行扎扎实实的研究,才能为初中生英Z词汇记忆策略的教学对策提供更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初中生未来规划和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 词汇教学 初中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6-0016-02

1 文献综述

1.1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是对“认知”的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活动,元认知知识是指对任务,目标,自己的认识。元认知活动是指在学生解决问题时,有意识的调整或管理自己的思维模式。元认知策略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Santrock,2009)元认知知识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意识个体的知识,即个体对自身状况和水平的了解;二是认知任务的知识,是指人们对认知活动中的任务要求的认知,它包括任务中有关信息特点的知识,任务要求和目的的认知。三是关于认知策略的知识,即能认识到进行认知活动中存在的策略有哪些,和这些如何灵活使用等。(陆细霞,夏娟,2008;)元认知是不同于认知的另一种现象,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与认知策略在活动内容,目的,对象,作用方式上都有区别。但是两者在功能上是紧密相连的,都是促使个体实现认知目标。(汪玲,1999)

有上述文献可以看出,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只有在元认知策略的组织和监控下,认知策略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学生在熟练运用元认知策略的情况下,对于实现认知目标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在认知的过程中,只有学生自己对于认知情况是最清楚的,当遇到障碍时,学生可以随时调整或转换策略,进而实现认知目标。

2 元认知策略与英语词汇学习

2.1初中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运用情况

根据学者对初中学生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大部分时间花费在记单词上。而且学生在记单词是用的比较多的认知策略是:死记硬背,构词法、做练习、上下文。而广泛阅读,猜测,活用等策略用的不多。从学生的认知策略可以看出,学生策略使用总体缺乏灵活性和主动性。元认知策略使用的不多(制定计划、自我评估、独立自我监督),表明学生还不善于在宏观上规划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陈炜, 2008)。学习者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学习者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质量, 并且也影响到学习者的语用和语言交际能力。(董岩,张雪珠,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0;吴国英,2009)

在一些外文文献中,二语词汇学习策略主要有翻译法,机械记忆法,联想记忆法以及关键字记忆法等。在这些方法中,各个记忆法各有利弊,词汇材料的不同也需要用不同的记忆法,所以,只有在词汇记忆中熟练转换,调整记忆策略,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Hummel 2010; Sagerra &Alba, 2006)

通过学者的调查,初中生对英语语词汇学习很重视,但是他们词汇学习策略的运用还很呆板。在词汇学习过程中,要随时调整和评估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达到最大的学习效果。我国初中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有限,分析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元认知策略的理论知识不清楚,可能有些学生在使用元认知策略,但他却不知道这个理论,但是如果学生能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些策略,那他们的词汇学习会更有效。二是学校和教师认为记单词是学生自己的事,不重视对学生元认知策略的培养。总之,教师和学生都应重视元认知策略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2.2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对英语词汇学习的作用

研究表明当学习者使用自己选择的学习策略时会对外语词汇有更好的记忆。(Sagerra &Alba, 2006)

元认知在外语词汇学习中起着导向与协调作用。运用元认知策略的计划策略可帮助外语 词汇学习者对词汇学习的目标、过程、步骤做出规划与安排;监控策略可依据词汇学习者的词汇学习目标、 计划有意识地监控词汇学习方法、进程、 效果以及计划执行情况等活动; 评估策略能对词汇学习者的词汇学习进程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进程所采用的策略进行调整。因此,元认知策略在词汇学习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董岩,张雪珠,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0)通过探究元认知学习策略对学生词汇学习成绩的影响,发现元认知词汇学习策略和词汇成绩显著相关,并且元认知词汇学习策略培训取得了一定效果。经过培训的实验班元认知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水平和词汇成绩明显高于为经过培训的控制班。(田曲平,2009)文秋芳(1993)在对一个优秀学生和一个差生的个案研究中发现,优秀生懂得如何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能有效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杰出的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能力经常对学习进步情况和策略的成效进行反思。而后进生在上述方面显的及其欠缺。可见,优秀学生和后进生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元认知水平的不同。(引自王美玲,2006)

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是可以通过培训加强的。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去教授学生元认知理论,以及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在词汇学习中正确灵活的运用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对于外语词汇学习是有促进作用的。我们可以看出,在整个元认知策略的运用过程,元认知策略对学生的词汇学习从始至终都在监控和评估。在这种情况下,词汇学习的效率会被大大提高。

3 研究设计

3.1研究对象

被试选用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某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年龄在14岁左右,他们都是从小学4年级开始接触英语,并在初中一年级系统的学过一年的英语。1班(男生22,女生18)和2班(男生19,女生21),班级为平行班,人数为40人/班。实验历时16周(一个学期),每周每班5课时,1课时/45mins。在实验前,并对两个班的学生的英语词汇成绩进行测试(前测),经过数据对比,两个班都没有过元认知策略培训的经历,英语词汇成绩也无明显差异。

3.2 实验过程

在实验前,对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学生词汇测试(前测),以确保两个班学生的词汇水平无明显差异。前测试卷是根据往届初一第二学期期末卷中的词汇题汇编而成,共50道选择题,满分50分,要求学生在不提前告知的情况下50分钟内完成,测试结束后,收集试卷。然后在下来相同的授课时间里,对两个班都介绍和讲解课本中的词汇学习策略(例:构词法,联想法,文中猜词法等);只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的培训包括准备阶段,呈现阶段,实践阶段和评价阶段;经过15周的学习和培训,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英语词汇水平的测试(后测),后测试卷是笔者根据往届初二第一学期期末卷中的词汇题汇编而成,测试题及测试的进行步骤和前测类似,测试结束后,收集试卷,统计数据并对比实验结果。

3.3元认知策略训练过程

准备阶段:教师对学生介绍和讲解常用的或者课本中涉及的词汇学习策略,并向实验班的学生介绍元认知策略的详细内容,培养他们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意识。

呈现阶段:在这一阶段,实验班的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根据自己的擅长的学习方式选择和制定自己的英语词汇学习计划,并激励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学习。

实践阶段:学生按照自己所做的计划进行词汇学习,并试图达到计划中制定的目标。在实践元认知策略的过程中,学生判断自己是否能达到所定的词汇学习目标,是否需要对学习计划做调整。

评价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同桌之间定时互相监控和评价词汇的学习效果,学生自己根据词汇学习效果的反馈,判断自己所使用的词汇学习策略是否有效,学习计划能否按时完成,再不断对自己的学习策略和计划进行调整,以达到最理想和有效的词汇学习。

4 结果分析

从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在实验前,实验班和控制班的英语词汇成绩相当,均分没有明显差异,保证了实验的效度和信度。实验后的实验班和控制班的英语词汇成绩呈现明显的差距,分差达到5.5分,实验班的英语词汇测试均分明显高于控制班。

结合本实验的假设:元认知策略对学生英语词汇的记忆起到促进作用。

最后经过实验,得出相应的结果:实验班级后测成绩的平均值均比控制班高;结果说明元认知策略的运用确实对初中生英语单词的学习有促进作用。而且,从侧面反映出,初中生在平时的英语单词学习中,很少主动使用元认知策略进行计划,监控和评估。这也提醒我们教师在教授英语单词的时候要相应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使用元认知策略,帮助学生养成熟练灵活使用元认知策略的习惯。这也说明了元认知策略的认知的信度和效度都很高,可以作为初中生英语单词学习的有效认知策略。

5 结语

本研究的有限性有以下几个方面:(1)样本量小,实验时间较短,效度有所影响;(2)教师自身因素没有得到很好控制;

(3)本实验为排除被试自己课后努力提高英语词汇的可能性。对未来相关实验的建议:(1)扩大样本量,延长实验时间。(2)尽量控制教师方面变量。(3)可以单独对元认知策略中的一种或两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从而更加详细的了解元认知策略在英语单

词记忆中的作用。

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活动的核心,贯穿整个活动的全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运用元认知策略进行英语词汇的学习,这样才能大力提高学生的词汇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达到良好的英语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John W.Santrock. Educational psychology[J].New York: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2009.

[2]Kirsten M.Hummel. Translation and short-term L2 vocabulary retention: hindrance or help?[J]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2010. 14(1), 61-74.

[3]Nuria Sagarra&Matthew Alba. The key is in the keyword:L2 vocabulary learning methods with beginning learners of spanish[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2006.06(228-243).

[4]陈炜.元认知策略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J].科教论坛(1), 2008.171-172.

[5]董岩,张雪珠.元认知策略与大学英语词汇自主学习[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0. (4),121-122.

[6]陆细霞,夏娟.论元认知与高校英语词汇教学[J].读与写杂志(8), 2008.23-44.

[7]田曲平.元认知学习策略与英语词汇学习关系研究[J].孝感学院学报(4),2009. 35-38.

[8]汪玲,方平,郭德俊.元认知的性质、结构与评定方法[J].心理学动态(1),1999.6-11.

[9]王美玲.元认知学习策略训练实验研究[J].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项目,2006.14-19.

初中生未来规划和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厌学;课堂;模式;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017

我县初中生的厌学现象比较普遍,厌学之风日长,这不但使家长茫然、教师担忧,而且还会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其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造成初中生厌学情绪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有长期积化的因素,也有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而萌生的新影响,我们不能单单从学生身上找原因,而是要触及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全面而有效地去分析、去实践。本文就初中生厌学现象作了一些思考和探讨。

一、厌学原因的分析

1. 社会环境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社会环境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日趋严重。近几年出现的唯利是图、“金钱万能”的陈腐观念,使部分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受到侵蚀,加之社会上“文盲大亨”的出现,致使“读书无用论”又有蔓延的趋势。这对涉世未深的初中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不健康的影视音像制品、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不利的营业场所,都对其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一些本来就自制力较差、成绩较差的学生放下自己手中的书本,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造成“厌学”甚至“弃学”。一些媒体对有关事件的失实报到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改变也体现在中学生身上,使他们的思想意识及价值观和道德取向悄然改变。其中社会上出现的那些不良思想观念,严重影响了中学生,导致他们出现厌学现象。

2. 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长对学生学习态度甚至人生态度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主要有:

(1)家长百般溺爱。这类放纵型家长对子女放任自流,导致子女懒学勤玩,使孩子滋生了依赖性与懒惰性,不仅对枯燥的学习毫无兴趣,而且易沾染社会不正之风,贻害终生。(2)父母不正确的引导。在我县所调查的学校中,大多数学生的父母以到广东外出务工为主,孩子留在家乡读书。这类“留守学生”的父母在外辛辛苦苦挣钱养家糊口,家里有一定的积蓄,在生活上尽量或超过满足自己孩子的需要,加上父母们一年很少与孩子见面,缺少对孩子思想正确引导。认为孩子读了书还可以到广东打工挣钱。(3)家长要求过于苛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些强制性家长不顾孩子的想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规划孩子的人生与未来,逼迫孩子学习,如果孩子成绩不好还要严加惩罚,这样便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进而产生厌学情绪。(4)个别父母对学校教育的干扰。不配合学校的教师开展教育工作,笔者碰到这样的事例,教师打电话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家长漠不关心,以忙为借口,没等教师开始反映,就把电话挂了;教师去家访时,当听到自己子女的学习不足时,对去家访的教师投以冷眼,并交待教师其儿子(女儿)在学校只能宠不能骂等等。很多父母不能正视自己子女的不足,总把他当成宝,对子女的学习情况更是自认最佳。使学生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上日益偏离正轨。(5)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当今社会的离婚家庭越来越多,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难以抹去的创伤,家庭的阴影会占据孩子思想的很大一部分,进而无心学习,产生厌学情绪。

3. 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尽管现在实施的是素质教育,并且已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但是事实上,我们的教学仍然是应试教学,或者说正由应试教学向素质教学转变。我们的学生依旧任务偏重,每天要做大量习题,还要应付接踵而至的各种考试,在校时间偏长(我们钦州市的绝大多数初中部的上课时间是:上午6:20-11:30,下午2:30-5:00,晚上7:30-9:20,有实验班的学校上到晚上10:30),学习不仅消耗学生的精神,也消耗大量体力。在精神与体力的双重透支下,思想压力更大,再加上升学的竞争与压力,厌学情绪油然而生。

(1)学校办学方向有偏差或教育方法不当。一方面,在应试机制的作用下,课业的繁多,各种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身心负担过重,造成精神上难以负重,难以应付各种压力,由此产生厌学心理在所难免。另一方面,学校在开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等活动相对较少,使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学习兴趣不浓厚。因此,学生两级分化的现象较为明显。这就使得很多学习成绩偏后的学生失去后进的信心,产生难以超越的想法,不能从学习中获取乐趣,逐渐放弃自己。(2)教师教法的死板、僵硬和强制性要求,导致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到校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但这一观念不是学生自然而然萌生的,而是家长和教师强加于学生身上的。并且,一旦学生有背于他们的意愿,或是不能完成他们规定的学习任务,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因此,学生学到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身心受苦的过程,他们如何能对学习有一段美好的回忆,并产生出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来呢?

4. 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1)厌学学生无理想(即胸无大志)。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基础知识较差,在小学阶段形成的坏习惯延续到了中学;学习方法不当,以致消耗大量精力而到考试时收效甚微。正是由于他们学习没有具体的目标,从而导致学习缺乏计划性,随心所欲,想学就学,不想就不学,久而久之,学习成绩及其他各方面慢慢就跟不上,渐渐地就开始厌学了。(2)缺乏自信心。总认为自己比别人笨,其实自己并不笨,在这种自卑心理的影响下,自己放弃了努力,最终导致成绩越来越差。在这种自卑心理的不断影响下,觉得学习真没意思,理所当然地就不喜欢学习了。(3)有不良的兴趣与爱好。比如特别爱好上网,整天沉溺其中,学生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要学习就要花费时间与精力,而人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玩得多了,学习时间就少了,这时反而视学习为负担,产生厌学也就不足为怪。(4)难以适应中学的学习。笔者调查的对象主要是七年级,很多学生习惯于小学的学习生活,对中学课程的增多,教师新的教学方法,新学科的设置等一下难以适应,从而导致学习兴趣的减退。以上是初中生厌学共有的原因,病因已知,我们要对症下药,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因素我们作为教师能以改变,也无法改变。所以,我们教师只能从学校、教师、学生等方面入手,从最容易的“改变传统课堂模式”开始,让学生回归到自主、开放、活泼、生动而有趣的课堂中来,降低初中生厌学情绪。

二、降低初中生厌学情绪的对策

1. 课堂教学观念要转变

首先不做学生思维的保姆,充分调动学生思考。在数学课改教学中,教师要将课堂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让学生从中去体验学习知识的过程,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其次保证营养餐,提供自助餐。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有大的发展;第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强迫,而是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活动,这样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才能得以激发和培养,教师和学生是合作的伙伴关系;第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能举一反三,不但知道知识学习过程,还要知道学习方法,使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第五不压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习的兴趣。初中阶段是学生好奇心较旺盛的时期,他们对任何新鲜事物都能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只有让学生对数学充满好奇心,这样他们才会对数学产生兴趣。

2. 课堂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数学的课堂要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的教学模式,学生有了自主的课堂,从而降低厌学的情绪。

(1)学会合作、交流。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合作与交流者。教师勇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2)学会倾听、赏识、激励。新课程重视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这就要求教师要真诚的学会倾听,和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长大,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3)让数学问题回归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时,笔者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数学课堂多引用幽默语言,维持学生兴趣

教学幽默是教师学识、智慧、灵感和思想,在语言运用中的结晶,是瞬间闪现的、光彩夺目的、睿智的火花,是教师品质的一种要素。在数学课堂中恰当地引入幽默,不仅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融洽师生关系,还可以突出一些概念、规律的特征,解决教学中的难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乐于学习,变机械模仿为心领神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真正把课堂当成精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