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藏品保管规章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博物馆 藏品管理工作 有效管理模式
一、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现状
博物馆依靠藏品发挥社会功能,藏品体现博物馆存在的价值,只有加强藏品的有效管理,保护好藏品,才能更加有效地利用藏品。目前,博物馆藏品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藏品保护设施方面的不足
大部分博物馆的藏品保护设施条件较差,没有像样的藏品存放库房,管理设备老化,藏品存放环境脏、乱,面积小,不能满足博物馆藏品存放和陈列,由于没有完善的保护措施,多数藏品特别是一些历史文物,在管理过程中容易受到地震、风、雷、电、虫、潮、尘等多方面的影响,导致文物自然损坏严重。
2. 藏品保护资金方面的不足
博物馆藏品管理资金少,需用资金项目多,一直以来都是困扰藏品管理的问题。作为地方的非营利公益事业单位,博物馆的财政支持力度小,自身经营管理收入不多,相反,管理使用的费用数目较大,造成管理中的支出大于收入,很多的管理系统和管理设备无法及时更新和完善。
3.藏品保护技术方面的不足
由于博物管理技术的不足,很多馆藏品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和保护方案,自然和人为损坏严重,很多馆藏品的管理仅仅停留在基本的统计阶段,而一些以外的问题则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造成了很多馆藏品的消逝。
4.藏品保护制度方面的不足
没有完善的馆藏品保护制度,是很多博物馆管理工作中比较棘手的问题。缺乏制度的约束,管理工作中的岗位、个人都会相对缺乏约束,没有明确的分工,在管理中常常会疏忽很多的问题,对藏品的保护缺乏必要的责任和意识。
博物馆藏品的管理工作复杂而又繁琐。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即将研究相关的数据资料,对藏品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保证藏品的价值及安全,在管理的过程中,还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健全的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加大资金的投入,更新管理系统及管理设备,为藏品提供更好的储存环境,保证藏品的价值。
二、加大资金投入,保证管理设施,提高藏品保护水平。
只有加大资金的投入,才能更好的建设保护馆藏品的设备和管理系统。我国《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博物馆所属藏品应有固定,专用的库房,并且库房建筑及保管设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需符合经济适用原则。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中,要建立安全、舒适的藏品库房,保证藏品的安全,为藏品创设有效的保护条件。在博物馆库房建设和维修中,应对选址、布置、以后的扩张进行合理统筹的考虑,充分利用现有的管理条件和管理环境,改善管理的设备,建立科学的管理技术。加大博物馆管理资金的投入,要求博物馆严格按照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规定》、《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的具体要求,在管理环境和设施的建设中,要注意藏品的防震、防雷、防虫、防潮、防干、防光、防尘、防火、防盗和防污染,要有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案。在藏品的管理设备建设方面,要定期进行设备设施的更新或添置,有效第运用现代化的管理设备,在管理的过程中,结合自身条件,对管理的方法、管理的环境进行改造,不断提高管理的水平。
三、加强人文管理的建设,提高藏品保护的技术水平。
博物馆的藏品,需要进行人文的建设,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对馆藏品展开新的保护,积极的开展馆藏品的保护研究工作,针对不同类别的藏品量体裁衣地设计保护的方案,发展新的保护技术。要想提高馆藏品的保护水平,首先要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不断提高保管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管理和保护意识,培养他们热爱博物馆的职业道德情感;要以完善的管理制度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为优秀的管理人才创造条件,培养出更多热爱博物馆工作,致力于博物馆事业的专业管理。同时,也要专业的藏品保护人才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他们的学习、生活,提供更好的环境;同时,也哟啊善于引进高水平的准也技术人才,借鉴好的藏品保护方法,用于自身的管理工作中。
四、完善管理制度制度,采用科学化、信息化管理。
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针对不同的馆藏品、不同的管理岗位和管理者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首先,对博物馆的日常工作人员建立一套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层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根据《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的精神要求法人代表要对馆藏文物的安全负责,制定明确分工的管理规章制度,要具体到个人,加强管理者的藏品的保护意识;同时也要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宣传藏品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专业的、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藏品的价值及其历史意义,要保证藏品的安全和价值,并将保护和管理的精神传承下去,让博物馆藏品发挥其社会职能。
其次,对物要有有效的管理方案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技术水平。对博物馆藏品的保管工作要做到制度健全,藏品账目、数量明确;编目要详尽详明,查用时比较保方便,在管理中,根据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组管理。对馆藏品的科学化管理,首先要要加强藏品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各管理员要明确各自的管理任务。熟悉藏品管理的工作职责和任职要求,在博物馆日常管理中不断学习具体的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最后,就是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管理系统进行藏品的管理,使管理数字化、高效化、公开化。 对博物馆藏品进行信息化管理,能快速将馆藏品各项的资料、图形、图像资料、音频、视频资料等信息进行归类,根据不同的功能,不同的社会职能进行分工,能够系统、准确、全面地位人们提供多功能的服务,同时也能够节约更多的人力、物力,使整个管理系统高效地运转。
参考文献:
[1] 段少京,关于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的探讨[J];南方文物;2004年03期
[2]朱珠,有关近现代藏品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A];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第四――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9年
[3] 李南书,卢升弟;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规范化初探[J];四川文物;2000年04期
[4]刘静贤,浅谈博物馆藏品管理与养护[J];才智;2009年12期
[6]庄文静.博物馆藏品的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中国文物信息网.
关键词:馆藏文物;馆库设施;系统管理;科技维护;人才队伍;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2
馆藏文物是文物、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馆藏文物保护工作事关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局。
一、基础设施建设
(一)基础设施建设是馆藏文物保护的基础。
1、建设高标准馆库
展厅、库房是馆藏文物的集散地,按照高标准建设安全度高的馆库势在必行。2008年5月,四川大地震使当地馆藏的一些珍贵文物惨遭损毁,绵阳市博物馆在地震中虽也成为危房,但存放在中心库房里的5000余件珍贵文物仅损2件,这不能不说是库房的功劳。
2、配置高质量装具
四川省绵阳市博物馆馆藏文物在四川大地震中的幸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物的装具――性能良好的囊匣。囊匣,一般是用木头做成的,形状长正不一,里外一般裹有很厚的绸布,文物放入后,空隙部分用海绵、泡沫、纸等软材料来填充,可使文物缓解外部的撞击。囊匣是文物保护、存放中不可忽视的防具。
3、实行专库存放
根据藏品分类存放的原则,设立专库,分别存放陶器、瓷器、实质类、金属类、纸质类、服装(饰)类文物。库房中的设备也应根据所存放藏品的特质和藏量要求而配置。专库存放的原则,在大多数展厅内获得施行,而由于条件的限制,文物库房中还存在混放的现象,亟需改进。
(二)高标准安防装备是馆藏文物安全保护的保障。
安全是馆藏文物的保障。安防设施建设,一方面要根据馆舍的基本性质和功能,安装出入口导示牌、紧急疏散标志等。另一方面要做一些细致入微的工作,如安装监控探头,设立监控室,建立智能化的安全报警系统、自动化的消防预警系统。简单明了而细致入微、智能又自动化的现代化安全、消防设施的建立,为馆藏文物构筑了一道安全屏障。
二、系统化管理
(一)建立健全文物藏品管理制度
藏品制度是反映藏品情况的基本资料,是藏品保管和陈列、研究的基础。《藏品管理办法》要求藏品管理工作必须做到:制度健全、账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保管妥帖、差用方便。
1、征集、鉴定、区分等级制度
文物藏品根据其具有的历史、艺术或科学的价值,区分为一、二、三级及一般文物、未定级文物等,其中珍贵文物必须重点保管。馆藏机构可根据《博物馆藏品征集管理办法》对文物藏品的征集原则、征集范围、入藏标准与程序、藏品征集与鉴定等组织、人员及制度作详细规定。
2、分类放置、专库专用制度
文物藏品要按科学的方法分类放置。珍贵文物、经济价值贵重的藏品,要设立专库或专柜,重点保管。陶瓷、书画、钱币等文物,可根据藏品质地分库保存,以利于温湿度控制,并便于日常管理和研究。
3、建立档案制度
文物藏品从入库开始应当建立相关记录档案。一是对文物的征集、入馆(库)、鉴定及区分等级过程中的相关情况,应做好科学详实的记录,填写凭证、清册。二是做好文物藏品的登帐工作,落实《办法》中对文物的定名、计件、计量单位、年代、来源等方面的规定,并建立分类账、总账。三是建立藏品编目卡片,用准确、简明的文字记录藏品的铭记、题跋、流传经历等。
4、藏品管理制度
根据《文物保护法》、《藏品管理办法》精神,各馆库单位可以制订《藏品日常养护操作规范》、《藏品出库规定》等规章制度,对文物藏品的日常管理与养护,对藏品的提用、借用、注销及化验、修复、复制等行为作出具体规定。
5、丢失、损毁上报制度
《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第36条规定,馆藏文物被盗、被抢或者丢失的,文物收藏单位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同时向主管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主管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文物收藏单位的报告后24小时内,将有关情况报告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文物保护法》第48条对一、二、三级文物做了具体规定。
(二)完善文物人员管理制度
馆藏文物的保管是博物馆等文物收藏单位的经常性工作,应设立专门保管机构,配备专职保管人员。根据工作性质和人员情况制定相应工作及管理制度。
1、库房人员管理制度
设专人管理文物库房,并制订库房管理人员规定,如《文物库房管理人员守则》、《非库房工作人员入库守则》等。
2、安全人员管理制度
制订《安全工作管理制度》,规范馆库安全保卫人员工作行为,内容包括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与各部、室签定岗位安全责任书,实行带班和查岗制度,严格交接班制度,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实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等。
3、消防人员管理制度
制订《消防对组织管理制度》,规定消防队员的组成、职责,进行消防培训、演习等。还有《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消防应急预案》等相关规定。
三、文物保养和修复
(一)加大馆藏文物的科技保护力度
根据需要与可能,建立藏品消毒、修复、复制、标本制作和科学实验等设施,培养专门技术人员,逐步加强藏品保护科技力量。
(二)加强环境检测与控制技术运用
文物库房、展厅和展柜内的空气污染物浓度普遍较高,温湿度日变化幅度较大,是文物保护的亟待解决的难题,因而加强环境监测与控制势在必行。迫切需要应用现代最新科技成果,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多功能调控微环境的储藏与展示柜,研究与建立一项对文物藏展材料可作出快速检验与评价筛选的技术,以实现预防性保护文物环境的目的。
四、专业队伍建设
(一)加大对在职人员的培养力度,逐步实行文保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每年有计划的对文物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利用书籍、电视、报刊、网络等平台,提高文物工作者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
(二)拓宽引进渠道,积极引进各类文物保护与管理专业人才。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充实到文物保管、修复等岗位,并确保其专职性和相对稳定性,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文物管理和保护工作的需要。
【关键词】博物馆 文物管理 文物保护 措施
一、引言
文物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珍贵的遗迹,具有很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如何做好文物的管理与保护工作,这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那么作为我国应当如何加强文化遗产的管理与保护呢? 笔者基于多年的工作经验,从以下几点展开论述。
二、当前形势下做好文物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政府支持,加大文物保护的资金投入
文物的珍贵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其保护工作的难度,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国家政府不仅要从政策上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支持,还要在行动上促进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即为文化管理工作提供资金支持。当前有一些地方政府认为文物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不能够得到相应的经济收益,认为大量的投入是浪费,认识不到文物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导致了当地的文物管理工作开展的困难。笔者认为文物的管理工作意义十分重大,首先具有极大的文化、艺术和历史价值,能够推进我国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其次,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加大对文物的保护,可以带动旅游业地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作为博物馆,应当争取政府的支持,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强文物的保护工作。
(二)以人为本,提高藏品科学管理水平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物管理问题可以借助现代科学和传统工艺来解决。新时期,我们要积极开展馆藏文物的保护研究工作,针对不同类别的文物开展不同的技术性保护,以提高馆藏文物的管理水平。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关键在于人,因为技术和设备都需要人这个主体来进行使用和操作,所以我们要善于开发现有的人才资源,要通过学习和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强化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及热爱博物馆事业的道德情感。其次,要以事业留人。博物馆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要为藏品管理专业人才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其在学习深造、工资福利方面敞开绿灯,以事业留人。最后,要吸引外来技术和人才。在文物管理方面,我们要放大视野,充分借鉴国内、国外专业同行的技术,可以聘用一些专家、学者担任顾问,走出去学,请进来学,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三)健全规章制度,实行科学管理
《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保管工作要做到制度健全、账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保管妥善、查用方便。为此,要实现藏品的科学化管理,一是,要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科学管理步骤。严格按照藏品接收、鉴定、登帐、分类、编目、定级、建档、入库、排架、提用、注销和统计等程序进行管理。二是,要拥有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只有制度健全,程序合理,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藏品管理工作。这些制度应包括藏品征集、鉴定、分类、消毒、修复、复制制度和出入库管理规定、安全管理守则、设备设施的检修制度等。同时要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日益完善。三是,要提高全员的法律意识,以法律法规来指导自己的业务工作,对文物、博物馆的法律法规要熟悉掌握和运用。四是,要积极借鉴现代化的管理经验。五是,要充分发挥藏品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作用,利用计算机技术科学管理藏品,逐步实现文物藏品的信息化管理
(四)处理好基础建设和文物管理的关系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当前对文物的保护意识尚不足,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对文物造成一定的损坏。当前许多建设工程没有依照法律审批的程序建设,文物保护的措施没有得到落实,常常导致文物遭到破坏,这不仅影响到了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展,还对文物造成了损坏,形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作为政府应当加强基础建设中的文物管理工作,制定相关的文物管理条例,解决基础建设和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建设工程在相关部门审批通过以后,应当严格的按照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进行建设。博物馆管理者应当积极的和政府相关部门联系,保证博物馆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应当加强监督和指导,确保文物遗产得到切实的保护。
(五)鼓励全民参与到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中去
作为博物馆首先在本馆内向工作人员灌输文物的保护的重要意义,在政府的帮助下进行工作的安排与部署,将文物进行合理的分配,管理工作责任到人,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切实的做到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另外通过各种途径向民众宣传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公益事业,应更加注意自身的公共形象,使它的成果惠及广大民众。在现代信息社会,文化遗产地不应将自己封闭起来,孤立于社会之外,而要让其历史气息、文化氛围为人们带来愉快、熏陶和启迪。我们要广泛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活动,让更多的人分享文化遗产蕴含的丰富价值。所有这些,对于增强群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爱护并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氛围,完善文化遗产的社会监督机制,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博物馆 藏品 保护措施
我国有着较多的博物馆,这些博物馆是人们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与休闲娱乐的场所之一[1]。伴随着我国博物馆的不断发展,在博物馆藏品保护方面面临的情况呈多元化与复杂化的发展趋势,本文对博物馆藏品保护措施进行深入的探讨。
1 藏品概述
藏品是博物馆从社会教育与科学研究的目的出发,以自身的性质为基础,所搜集保藏的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物质文明以及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物[2]。对于博物馆藏品来说,其不仅仅包含古旧的文物与各类标本,同时还可以包含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以及先进的工农业产品。从藏品的含义来看,能否对博物馆的藏品进行有效的保护,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2 博物馆藏品保护现状
从藏品本身的层面来看,由于其受到自身材质所具有的缺陷性以及历经埋葬等所产生的影响,因而较容易出现自然腐蚀等方面的损失,严重的甚至会消失,这就使得博物馆藏品的保护措施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从现有的博物馆藏品保护情况来说,通常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博物馆藏品保护基础条件亟待提高
从我国现有博物馆的保护措施情况来看,由于一些博物馆在藏品保护技术方面较为落后,导致一些藏品存在着自然损坏的情况。尤其是在一些基层的博物馆藏品保护工作中,一些工作人员认为藏品入藏以后,只要不出现被盗的情况,就是藏品保护工作的全部。藏品在博物馆内,虽然从本质上减少了出现人为损害的几率,但是这些藏品由于还处于自然环境中,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受到自然环境下一些条件的影响,进而出现一定的损害,如空气污染或者虫蛀霉变等等。如青铜器类的藏品容易被有害锈侵蚀出现断裂,书画类藏品容易因为潮湿出现霉变或者虫蛀等情况。简而言之,博物馆藏品保护的基础条件对文物藏品保护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3]。
2.2 博物馆藏品保护人才队伍水平亟待提高
博物馆藏品保护工作的有效推进,离不开藏品保护工作人员的工作。我国存在着专业保护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以基层博物馆为例,一些博物馆根本就没有设置过专门从事馆内藏品保护的工作岗位,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博物馆中从事陈列、仓库保管或者文物征集的工作人员兼职藏品的保护工作。文物保护人员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藏品保护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训练,就会影响到对藏品的保护,通常只会在藏品入库前做一些简单的清洁或者消毒工作,至于所做的保护措施是否会影响到藏品内部的结构或者藏品寿命也没有进行必要的检验。又如有的博物馆在进行文物的修复与保护工作时,所采用的新材料与新工艺没有经过试验,也没有经过相关领域专家的鉴定。这些情况的存在,都说明博物馆藏品保护人才队伍水平亟待提高。
2.3 博物馆藏品保护体系存在问题
从我国现有博物馆藏品保护体系来看,还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与管理工作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对于博物馆来说,文物藏品的保护工作不仅仅是细致的工作,同时还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藏品的保护体系存在问题,就容易对藏品保护工作效率产生消极的影响。以我国现有的基层博物馆为例,多数都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工作需求为基础确定了包括保管人员岗位职责、藏品入库管理等方面的藏品保护体系,但是体系在作用发挥上,往往会由于体系本身缺乏可操作性与可执行性,或者由于缺乏必要规范化管理,或者由于新上岗工作人员操作失误等等,都导致博物馆藏品保护体系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4 博物馆藏品保护需要资金的支出
博物馆藏品保护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只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才能不断的提高博物馆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水平[4]。文物藏品的保护需要包括库房设备等多类条件的紧密结合才能实现,正是从这个层面出发,资金匮乏必然会导致对博物馆藏品保护工作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我国的文物保护法中明确的规定了我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把文物保护事业的费用纳入到本级的财政预算中,国家用在文物保护方面的财政拨款应随着财政收入的提高不断增加。但是,从我国现有的情况来看,在一些基层博物馆中,保护经费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以县级博物馆为例,普遍存在着业务经费较少的问题,加之博物馆自身创收能力较差,因而使得一些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资金支持。
总之,对博物馆藏品保护措施应用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上文提到的四个不足以外,还存在着诸如藏品保护研究不足等方面的问题[5]。这就需要博物馆在藏品保护工作中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以实际情况出发,对自身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针对存在的问题确定合理的保护措施,进而有效的提高藏品保护措施的应用效果。
3 博物馆藏品保护措施的应用
结合我国现有的博物馆藏品保护现状,本文提出以下博物馆藏品保护措施,这些包括措施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博物馆藏品保护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性的处理。
3.1 提高藏品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
博物馆所具有的重要功能就是对文物进行保护,这就要求藏品的库房建筑以及保管设备应具有安全性、坚固性、适用性以及经济性,博物馆应不断的完善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加快对文物保护设备的更新,如加大对恒温恒湿等现代化技术在博物馆藏品保护中的应用等等。同时,博物馆还应做好藏品保护的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工作。伴随着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发展,博物馆藏品保护信息化成了藏品保护措施中的必要组成要素,信息化建设的完善也是藏品管理科学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的博物馆应通过藏品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健全,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进而有效的发挥博物馆藏品所具有的作用。
3.2 提高博物馆藏品保护人才整体素质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藏品保护方面问题的解决越来越需要现代科学与传统工艺的集合。这就要求博物馆应不断提高自身所具有的专业技术水平,而这些的关键就是要提高博物馆藏品保护人才的整体素质[6]。一方面,博物馆要结合自身现有的条件对已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进而提高对现有藏品保护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通过培训等方式来有效的提高现有人员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方面的水平,另外一方面还应加大对外来技术与外来人才的引入,有效的充实文物保护人才队伍。
3.3 优化博物馆藏品保护体系
博物馆藏品保护体系的优化,应以良好的藏品日常管理作为基础,通过规章制度的操作来实施科学管理。博物馆应根据自身的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经费情况以及技术水平等基础确定合理的措施,进而实现藏品保护的目的。藏品保管工作人员应根据博物馆具体的实际情况,以文物为基础来确定保养计划,进而确保库房能够发挥其在藏品保护方面所具有的功能。优化博物馆藏品保护体系中,还应关注藏品的修复工作以及藏品的日常养护工作[7]。对于藏品保护工作来说,修复作为重要的方式之一,对于藏品保护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修复藏品时,应坚持不改变原状的原则,对重要藏品修复应由博物馆的领导、文物专业研究人员以及文物修复人员共同制定方案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修复工作。
3.4 采用多元化的资金解决方式
从资金解决方式看,除了要各级财政提高在资金方面的支持外,还应确保专项经费专用的实现,避免出现资金挪作他用情况的发生。同时,博物馆应借助各方社会力量,不断的提高自身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投入,在国家确定优惠政策的前提下取得社会各界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支持,在工作中广泛的争取国际组织、团体以及包括海外华人在内的个人对博物馆藏品保护工作的支持,提高“藏品保护基金”设置的几率与运作效果。除此以外,我国的博物馆还应积极的利用自身所具有的优势,通过将博物馆推向市场经济的方式,多元化的取得经济收入,进而有效的缓解自身在资金方面所面临的压力。
综上所述,博物馆藏品保护工作效率的提高,是多种藏品保护措施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博物馆或者相同博物馆的不同时期,应从自身藏品保护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了合理的藏品保护措施[8]。并针对实际情况的变动不断的对藏品保护措施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藏品保护工作的不断发展,发挥博物馆藏品应有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张越.浅议历史类博物馆的藏品保护、陈列设计、宣传教育与服务问题——以西安博物院为例[J].西部学刊,2013.(7):49-51.
[2]陈崇志,传承.浅谈博物馆藏品工作——以南宁市博物馆为例[J].传承,2013.(7):120-121.
[3]李文琪.对藏品及藏品保管工作的再思考[J].中国博物馆,2013.(1):49-54.
[4]马丽双.关于文物管理工作中藏品的保护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287.
[5]江郁之,梁洁颖.美术馆藏品管理与保护的规范化建设[J].美术,2013.(3):119-121.
[6]谢军.浅谈民族博物馆文物的征集、入藏及保护[J].民族教育研究,2012.(3):124-127.
【关键词】新时期;博物馆;管理工作;措施
【中图分类号】G269.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047-01
当代博物馆不应当只是一个单纯的国民文化补习、怀古思今的地方,更重要的,它应该成为市民文化休闲的重要文化场所之一,获得知识、接受熏陶、收获启迪当然不可或缺的,享受幽雅、体验静谧的文化氛围也是必不可少。在这样浓厚的文化气氛中调整一下工作状态、缓解一下现实压力和放松一下绷紧的心弦,将是博物馆的时代主题。如何高度重视和全力搞好博物馆管理,就成为博物馆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1 要建立健全制度。细化具体措施
做好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往往是制定完善的制度,博物馆的管理工作也应该如此。由于过去博物馆并不是对外全面开放的,所以以往的管理制度并不适用于目前的博物馆实际情况,在管理制度缺乏的情况下,不仅会造成博物馆内部管理混乱,也会给参观人员带来不便。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是好事,但管理不到位,好事也会变成坏事。这其中制度缺失将是一个瓶颈。许多博物馆规章制度还不健全、不完善,有的博物馆甚至还没有制订免费开放的各种安全工作预案和紧急处置办法。过大的人流量会给参展质量和文物保护都带来压力,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无法及时有效应对,后果难以设想。博物馆必须制订有关免费开放的各种安全工作预案,专门设立应急事件处理办公室和观众投诉接待室,随时解决因免费开放游客大增而随时可能引发的各种问题。提高博物馆参观的安全要求:首先,必须携带个人合格证件;其二,参观人员进出博物馆都应该通过安检方可人内;其三,所有收藏品应该做好保管措施,极其珍贵的收藏品可以放在单独的房间,由安保人员轮班监督;最后,博物馆设立专门的紧急通道与灭火等设备。具体措施可以学习一些博物馆采取的“免费不免票”、限制每日参观人数、合理控制观众流量等方式,以确保观众的人身安全、文物安全和场馆设施安全。在避免观众过于集中的同时,各博物馆在实施免费开放之后仍然可接受团体预定,各机构或旅行社可以提前预约,以便博物馆方面及时进行调控。博物馆在做好以上工作时,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服务措施。同时,对中央空调、恒温恒湿、安防、消防、电梯、照明、展柜等设施设备进行全面维护和检修,增设展馆应急照明系统;增设、增加导示牌、触摸屏、滚动式电子显示屏、电视机、轮椅、婴儿车、雨伞架、自动存包柜、咨询台、饮水机、休息座椅等设施。为观众提供一个宁静、高雅的参观环境,同时为观众参观提供全方位服务。
2 提升服务质量。重在文化普及
免费以后,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叫好。但对博物馆在免费开放后努力满足观众需求、展示传播水平、增强博物馆活力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博物馆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而是出现了明显的冷热不均情况——展题好、更新快的博物馆,参观人数屡次刷新记录;另一些展览主题陈旧的博物馆,免票以后还是门前冷落,少人问津。看来,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巨大改变,大众文化设施只有主动出击,改变观念,切实贴近群众的特点,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博物馆也应积极利用馆藏文物频繁组织对外展览、临时展览,编辑有关展览、藏品的出版物,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各博物馆之间也应加强藏品和管理经验等各个方面的广泛交流等等,才能切实贯彻中央和政府的要求,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群众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不然,“免票”的善举不但离推广、普及文化教育的目标相距甚远,反而加重了中央和地方财政的负担。博物馆免费开放,只是一个开始。博物馆已从以往服务精英文化的定位将转向大众文化,这有利于掌握公共资源的博物馆为更广大人民服务,让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绝不仅仅是让他们进入博物馆走马观花式地“看热闹”,而是要逐渐培养他们学会“看门道”。免费午餐成为文化盛宴,才是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最终目的,这需要博物馆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方式和手段,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
3 提高博物馆管理人员的素质。打造完美的博物馆管理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