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村官事迹

大学生村官事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村官事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村官事迹

大学生村官事迹范文第1篇

近年来,____带领社区一班人以创“服务型”社区为己任,以党的____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努力夯实基层基础,兢兢业业,勤勉工作,尤其在今年换届年这个特殊时期,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赢得了党员干部和社区群众的好评。

在他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的三年时间里,先后协调解决了近20万平米的集中供暖问题,使居民用上了高效便捷的热力公司暖气,帮助辖区近200余户居民用上了煤气,和景小区近365户居民用上了干净方便的自来水,硬化和修补路面约5000余平米,安装太阳能路灯近20余盏,进一步改善了辖区环境。挖掘驻地单位市烈士陵园资源,打造我们的传统节日清明这一爱国主义教育品牌,建成了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通过凡人善举用身边事感动身边人,举办了社区好人评选,在社区营造了形成了人人向善,人人向道德楷模看齐的浓厚氛围。

改善了办公条件,协调解决了约200余平米的一站式服务大厅,通过抓三化建设,工作人员水平和素质得到了提高,通过整合服务资源,优化服务环境,出台了社区办事服务指南,开通社区网站、社区短信、社区公众微信号,推行错峰上班制,居民日常证件网上办理等现代化和个性化服务。真正实现了服务的上档升级,社区知晓率和美誉度逐年攀升。

创新党员管理模式,制作了支部党员公开承诺栏并定期更换,使党员工作置于居民的监督之下,开设了党员讲坛,支部党员轮流登台讲演,同时提出社区建设的好点子,推行了社区接收党员大会承诺书,党日活动开到了先进社区、驻地单位,使支部党员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其它单位好的经验做法,机关事业单位到社区报道党员管理实现了常态化,我们以微信为媒,定期公布志愿活动公告及报道党员的好人好事,使机关党员于社区形成了互动,真正实现了报道党员“8小时内服务单位,8小时外奉献社区”的承诺。

换届工作开展以来,一是统一思想,对即将退休的老同志做好其思想工作,真正让他们感觉到退休不退色,离岗不离党的温暖;二是对积极上劲、年青有学识、感担当的同志积极推荐、积极鼓励其参加竞选;三是工作换届两不误,保持稳定大局。对同志们工作要求不是松了而是更严谨了人人努力工作,人人争当先进,努力营造“有为才能人位”,的良好氛围。同时对发现的苗头性、不利于团结的情况及时疏导,消灭在萌芽状态。

大学生村官事迹范文第2篇

联动激励

让大学生村官创业有激情

大学生村官创业实际困难多,个人顾虑比较多,创业的愿望和热情普遍不高、不强。针对这个问题,市县乡村四级坚持教育引导、政策激励、典型带动三管齐下,首先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

一是教育引导。市县通过岗前培训、集中宣讲、创业演讲、巡回报告等,教育引导大学生村官正确认识创业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同时,整合各部门资源,与人事劳动和扶贫部门联合开展SIYB、阳光工程、二人一技、现代农业知识等培训活动。几年来,累计组织大学生村官到陕西杨凌、山东寿光、河南新乡、上海九星、江苏华西等地考察培训10余次,累计培训3700余人次。

二是政策激励。市委组织部协调相关部门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出台一系列激励大学生村官创业的优惠政策。尤其是2013年把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活动作为全市基层组织建设年“七个一”行动之一,专门研究下发《关于推进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活动”的通知》,要求县建基地、乡抓典型,村定项目、村子给方便、部门搞服务。明确提出在大学生村官中发展党员、评先评优、推荐各级“两代表一委员”,以及选拔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要把创业富民成效作为重要考核内容。

三是典型带动。通过评选表彰“十佳创业大学生村官”、“十佳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开展创业设计大赛,编印《大学生村官创业集锦》等,选树一大批大学生村官创业典型,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上大力宣传报道,用身边的人和事,影响和带动大学生村官积极投身于创业富民活动之中。

链式帮扶

让大学生村官创业无阻碍

针对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各种实际困难,市委组织部从场地、项目、技术、资金、证照等各个环节上提供链条式帮助和服务。

一是运用产业布局,引导创业项目。全市普遍以产业布局建基地,引导大学生村官合理选择创业项目,以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带村民,助推产业发展。如:安泽县按全县区域特点划分产业片,大宁县围绕苹果种植、大棚蔬菜两大产业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侯马市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孵化基地,洪洞县建立大学生村官小微企业创业园,笑笑。

二是帮助拾荒利废,解决场地困难。创业场地是不少大学生村官在创业开始就遇到的实际困难。全市乡村两级积极协调利用荒废的旧厂房、闲置的旧站库、滩涂改造地和荒沟荒山,解决大学生村官创业场地困难。目前,全市创业的大学生村官中,有利用废弃的旧砖厂、旧煤场养猪养蝎的,也有利用倒闭的小工厂搞加工的,还有利用闲置多年的旧粮库养兔的,等等。

三是协调职能部门,优惠证照办理。市委组织部通过联席会议,协调工商、税务、财政、金融、人事劳动等部门,出台优惠政策,为大学生村官创业开通各种证照办理、代码登记、税费减免等绿色通道。洪洞县还创办大学生村官创业“一站式”服务大厅,专门为大学生村官创业进行政策解答、协助办理、潜力评估等服务。

四是建立扶持基金,提供资金支持。市委组织部自2010年起,协调市财政局和市信用联社,由信用联社保证大学生村官创业小额贷款,市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各县(市、区)财政拿出100万~200万元,为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贴息。截至2013年9月,全市已帮助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688万元,发放贴息资金52万元。201 3年,市财政又拿出200万元,成立临汾市大学生村官创业促进会(YBC办公室),进一步拓宽了大学生村官创业的资金支持渠道。

五是组建导师团队。跟踪指导服务。市委组织部门与市创业就业促进会联合招募185名导师志愿者,组成大学生村官创业导师团队,实行跟踪指导,结对帮扶,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技术指导、智力支持、政策咨询、项目推介、人才引进和用工管理、法律援助等全过程服务。

多元促进

让大学生村官创业能持续

临汾市委组织部在教育引导、服务帮助、激励推动的同时,十分注重调研发现、总结指导和探索培养,使大学生村官创业形式由一开始的单一性,逐步呈现出多样性。目前,全市大体有六种创业形式:

一是个人办小厂(场)吸纳闲散劳力型。尧都区女大学生村官、刘村镇北卧村党支部副书记宁慧,家庭经济能力较强,经过广泛市场考察后,她利用村边一处闲置的旧工厂,一次性投资400余万元,办起万丰建筑模板加工厂,吸收村里闲散劳动力19人,人均月收入2000多元,产品远销内蒙古一带。大学生村官小种植、小养殖、小加工,着手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吸收周围劳动力是多数大学生村官创业的主要形式。

二是联合村民助推产业型。安泽县冀氏镇把设施农业作为本乡镇的主导产业,但农民不敢投资,大学生村官宋书云联合几户村民,与外地客商签订协议,带头承包大棚种植旱地辣椒,每棚一年纯收入达6000余元,带动本村新建大棚30多个。

三是加盟企业带动村民型。襄汾县景毛乡奥格姆公司是当地一家食用菌生产企业,全乡大学生村官加盟该企业,学技术、学管理,回村示范指导村民。其中大学生村官新城庄村党支部书记康杰在企业挂职学习后,回村示范种植,带动周围村民发展300亩食用菌,年利润达180万元,人均增加纯收入1000多元。

四是与专业户联手创业型。侯马市新田乡牛村大学生村官安涤新与村里一养殖专业户合伙,签租3亩土地扩大养殖,当年出栏一万只肉羊,收益3万余元。

五是依托基地联合创业型。浮山县张庄乡创建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基地,组织权俊明等7名大学生村官通过创业贷款等途径筹资70多万元,带头发展设施农业,影响带动其他村官和周围群众先后建起蔬菜大棚31座。

大学生村官事迹范文第3篇

....年初,我在...网上看到市委组织部的关于公开选拔大学生村干部的通知后,本着挑战自我,接受锻炼的思想遂报名备考,经过一系列公平公正的选拔之后,现在为...镇...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干部。

由于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在...月份开始入村上班的时候,虽然是与以前不同的工作环境及工作方法,但我并没有太大的 心理落差,出生于农村的我在那一刻心底起誓:一定要利用自己的所学服务于村民,当一个为民说实话、办实事的好村官。由于我家离村委有一定距离,步行需要20多分钟,还需要爬一个很陡的坡,家人让我骑车上班,但考虑到道路两边都是民宅,经常有村民在路边闲聚聊天,为了和他们拉近距离,更深入到群众中去,上班三个多月来,我没骑过一次车,一直坚持步行去村委。现在,沿途的村民和我已经非常熟悉,在这个步行的过程中,谁家孩子学习上遇到难题了,都会等在门口问我;谁家要写个东西,填个表格了都会找我;谁家需要一些科技及法规咨询了,我都会尽力去解答等等,这样,我既与村民们打成了一片,也获得了帮助人的快乐!

到村工作以来我参与了村里的各项工作,也接触了很多的人与事。在与村民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然后利用自己所学尽力帮助解决;在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工作中努力做好宣传及登记填表工作,使群众了解它、认识它并参与它;另外还积极参与粮食直补、经济普查整治村容村貌等各项工作;协助妇女主任搞好我村计划生育工作,顺利通过了....市验收;还协助县乡村各级政府搞好农业各项活动并处理好农村各种事务,作好各项政策的宣传工作。

8月底,我参加了....镇关于粮种补贴工作会议,回来后,开始组织各组组长召开会议进行宣传,中间经过统计需购种数量、填写购种手册、分发购种手册等一系列工作之后,9月底,村民们凭购种手册买到了优质粮种。 10月22日,乡农办与财政所来人到我村现场发放补贴现金,村委人山人海,村民个个喜笑颜开,感叹:国家惠农政策真是好啊!

9月19日,我参加了关于....市全面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动员大会,回来后我积极学习材料及业务知识,配合村委进行大力宣传:贴标语、挂横幅、上门讲解等,通过前期的入户调查,发现我村很多老人都有心参保,但有的是年龄大没有身份证,有的是以前入保险后领不到钱,担心这次一样领不到钱,我摸清了这些基本情况后,有针对性地上门做工作,没身份证的,我帮他们办理临时身份证,有各种担心顾虑的我上门给他们详细讲解这次保险的性质和实惠,到年龄的这个月办理,下个月就能领钱。随着工作的深入,到...月底,我村已经参保...多个,待参保将近...户。

..月..日,我参加了为期二天的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培训班,回来后开始着手我村的单位清查工作,挨家挨户进行登记,找不到主要负责人的,我就再次上门登记,直到准确为止,到10月中旬,经济普查工作已顺利完成。

..月份,我村..、..组居民向新建的小区搬迁,搬迁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纠纷,我协调村委出面解决,现在村民已满意入住。

..月7日,我镇召开了关于禁止秸杆焚烧的工作会议,我村对此情况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了村民小组长及村干部会议,由组干部包户,村干部包组进行监督检查,我负责我村..组的监督落实工作,通过进行宣传秸杆焚烧的危害及禁止的重要性,我负责的..组未发现一例焚烧事件。

..月底,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启动,我参与了宣传发动,开会投票、记票工作,经过多次投票推选。...月..日,我村新一届党支部建立,目前,村委换届选举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大学生村官事迹范文第4篇

**,XX年毕业于黄山旅游学院,XX年7月,成为黄山市首批选派进村任职的297名大学生村官中的一员。

**村耕地很少,不少村民出外务工,有54名“留守儿童”跟爷爷、奶奶生活,教育问题比较突出。要为“留守儿童”建一个温暖的家园!经**参与谋划,XX年9月,**村成立**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中心, 9月27日,在活动中心挂牌仪式上,进村任职两个多月的**出任常务主任。

**上任后,立即着手建设关爱留守儿童的网络体系。她走访当地的**小学、桂林中心学校和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家庭,掌握全村留守儿童的年龄、学习、心理、父母务工地等具体信息,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摸清情况以后,**把临时监护人召集起来开展培训,不仅提高他们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性的认识,还帮助临时监护人掌握一些正确的教育方法。考虑到一些家庭缺乏教育能力,她在村里支持下,发动教师、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做留守儿童的“家长”,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定时、定点、定人有序开展。

XX年10月,在**的积极争取下,村委会为活动中心提供了一个比较大的活动场所,用于周六为孩子辅导作业,周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每个周日,“亲情通话”已经成为村里的“风景”——在活动中心里,孩子们分组排着队,一个接一个与远在他乡打工的父母说上几句心里话,诉说着思念与期盼,汇报着成长与进步。

“小张主任的孩子现在也是‘留守儿童’。”**村的村民说起**,至今充满了敬意——为了有更多时间照顾村里的留守儿童,活动中心成立后,**把自己当时不满7个月大的孩子送回老家交给自己的父母照看。

经过**的努力,**村的留守儿童工作不仅得到村民们的赞誉,也受到全国妇联、**省妇联的关注。由**主持的“**村的留守儿童工作研究”被列为**省省级社科研究课题。

大学生村官事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身份认同;自我效能感;离职倾向

为了推动大学生就业、加强新农村建设以及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政府推行了大学生“村官”政策,选聘高校毕业大学生到农村行政单位担任一定职务。自2008年3月全面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以来,全国共有130多万高校毕业生自愿报名,在任的大学生“村官”有大约29万人,预计到2015年,全国选拔的大学生“村官”将达到40万左右。江苏省自1995年首次选聘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担任职务开始,到目前为止在岗的大学生“村官”人数有大约1.2万人。

大学生“村官”这一群体的身份是由包括经济产业结构、农村社会基层治理政策和人力资源配置、意识形态的动员宣传在内的三个层次的外部结构性力量建构的。 这决定了该群体身份的特殊性。不管是从大学生“村官”自身还是与其相关的外部环境,都对大学生“村官”的对其身份认同提出了挑战。他们更加需要通过主体的积极认知、行动的意义赋予和参与来获得对身份的认同感从而提高任务绩效和行为绩效,进一步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

虽然大学生“村官”的规模在日益增大,但是村官流失的现象也比较多。大规模大学生“村官”的流失是与党和国家执行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出发点相违背的,它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的运行,减缓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对大学生“村官”离职的原因多从制度和工作满意度的角度对其进行探索。本文从大学生“村官”身份认同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身份认同对大学生“村官”离职倾向的影响,并探索了大学生“村官”自我效能感对身份认同与离职倾向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机制。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身份认同与离职倾向

对身份认同与离职倾向这两个概念学界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是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却很少,大多数关于离职倾向的研究都从组织和个体角度进行。

Bruce等(1996)从另一角度对企业理论进行解读。科斯的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替代市场的价格机制从而达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但是企业不同于市场,企业中还存在着协调、沟通与学习,这不仅要求实际上的地域性,也要求在精神上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这一共享的身份的存在能够降低沟通的成本,建立成员之间外在协调与内隐协调的规则并影响研究和学习的方向。

同时,这种共同身份的存在,会让组织内部的员工有一种归属感。众所周知,利己主义不是人类行为的唯一动机,伴随着诸如友情、移情、忠诚的情绪共鸣以及对真善美的这种抽象的价值观共享也可以作为我们行为的动机。当员工把自己归属于这种共同的身份便会形成身份认同。此时,基于这种共同身份的情感共鸣和自我约束,身份认同能够发挥激励员工的作用,使得雇员无论是否有上级或者同事的监督时都能按照这一共同身份的要求行为。这种效果的存在使得员工离开组织的可能性降低。此外,身份认同有助于共同知识和信念的形成,这使得身份认同发挥着类似于制度的功能,而这一作用的存在,能够显著降低成员背叛这一身份的行为,降低其离开组织的意愿。

上述身份认同对于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同样可以适用于大学生“村官”这个群体。当大学生“村官”对这一身份产生认同时,有助于个体形成对自我身份的定义,产生归属感、安全感和自我强化感,并且大学生“村官”这一群体的价值观和目标将内化为村官个体的价值观和目标,促使其承担这一身份所伴随的各种责任,鉴定该群体的信念,从而降低其离职倾向。

据此本文提出假设1:身份认同与离职倾向负相关,即身份认同程度越高,离职倾向越低。

(二)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身份认同是关注个体如何依据自己或他人对于某一群体的身份归属来构建自己和他人的身份,通过自我归类形成对共同身份的认同。根据社会认同理论和自我归类理论,个体会根据群体的特征完成去个性化,维护群体的同质化特征,保持一致性的行为。大学生“村官”这一共同身份的存在,不仅限定了这一群体内部的成员的学习和研究方向,这一群体的存在,也给个体在入职后提供了可以参考或者学习的对象。通过选取群体中的典型范例,了解其对大学生“村官”这一身份的认知和评价,在对该群体形成了解的同时个体也获取了间接经验。同时,在面对组织、乡镇直接领导、村领导、村民以及社会其他主体等不同的期望时,大学生“村官”也会对这些期望进行平衡,重新对自己的身份角色进行定位,并在工作中积累直接经验。此外,大学生“村官”这一共同身份的存在,使得个体能够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伴随着诸如友情、移情、忠诚的情绪共鸣以及对真善美的这种抽象的价值观共享,个体能够获得一种情绪上的升华体验并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去从事工作。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来源主要有四种:直接经验、间接经验、言语劝说及情绪状况和生理唤起。大学生“村官”在经历身份认同的构建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以及基于身份认同所产生的情绪体验会影响其自我效能感的高低。此外,大学生“村官”在自我归类与对大学生“村官”身份认同构建的过程中,彼此的身份认同状态会发挥一种“传染”的作用。例如,当观察到其他大学生“村官”的身份认同度较低,个体也会对自己当初的择业选择产生动摇,无法积极应对工作中的困难,外在对其的评价下降,导致他们的身份认同程度削弱,完成工作的信息不足,自我效能感不高,产生离职情绪。

假设3:自我效能感在身份认同与离职倾向间起中介作用,即身份认同程度越高,那么自我效能感就越高,进而离职倾向越低。

据此我们提出如下模型:

二、研究方法

由于大学生“村官”地域分布较为分散,难以进行统一实地填写问卷,因此本研究以电子邮件的方式,通过江苏省行政管理科学研究所,对江苏省盐城、泰州、扬州等地的大学生“村官”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452份,最终获得其中有效问卷243份,有效回收率为24.3%。本研究为保证测量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都采用的较为成熟的英文量表,通过多次互译程序保证量表的翻译准确性,并通过调研访谈,与大学生“村官”多次探讨,参照成熟量表修订程序和要求对问卷的表达和措辞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使其更加符合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情境。

身份认同量表是在Brown(1986)提出的6条目量表基础上所得,结合大学生“村官”特征修改为大学生“村官”身份认同量表,经过初试样本检验并无删减,保留6个题项。自我效能感量表采用Zhang和Schwarzer(1995)提出的量表,经过初试样本检验并无删减,保留10题项。离职倾向量表是在Mobley(1978)提出的四个条目的基础上,经过初始样本检验,保留3个体想。本文采用Likert5点计分方法,对于认知及态度类题目,1表示非常不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对于行为题目,1表示绝对没有,5表示非常频繁。另外,本文将性别、工作所在地、毕业学校、学历、原籍所在地、职位等作为控制变量。

信度检验通过SPSS18.0,大学生“村官”身份认同、自我效能感和离职倾向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 α)分别为0.85、0.87及0.84,均在0.80以上,表明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检验通过AMOS7.0对两个构念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如表2所示。由拟合指标可知,卡方自由度比都小于3,CFI、GFI均大于0.9,RMSEA值小于0.08,说明数据和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本文采用SPSS18.0进行回归分析,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

首先以自我效能感作为因变量、以身份认同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得到身份认同跟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β=.391,p < 0. 001), 方程的解释力度R2=15.3%,验证了假设2,即身份认同与自我效能感正相关,即身份认同程度越高,自我效能感越高。

接下来分析增加中介变量之后模型的变化。由下表我们可以发现,再加入自我效能感之后,方程的解释力度增加(ΔR=20.3%),自我效能感对离职倾向有显著负影响(β=-0.504,p < 0. 001),身份认同对离职倾向的影响变为-0.225,虽然依然显著,但是下降了0.196(p

最后我们得到如下模型:

三、研究结论与局限

本研究以身份认同、自我效能感和离职倾向作为相关变量,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大学生“村官”的身份认同与其离职倾向之间存在的负向的关系,自我效能感与离职倾向之间呈负相关,自我效能感在身份认同与离职倾向之间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假设基本都得到验证。

虽然本文从个体角度出发,根据身份建构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对江苏省内的大学生“村官”的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但由于个人的水平以及外界因素的限制,本文还存在部分地方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具体的情况如下:

首先,本研究的大学生“村官”的样本主要取自于江苏省部分地区,江苏省是全国大学生“村官”制度推行与发展较好的省份,因此也带来一定的局限性。采集的问卷是大学生“村官”自陈式问卷,可能带有同源方差的问题。后续研究中离职倾向等指标可以考虑采用更加客观的标准。

其次,本研究只是探讨了自我效能感对身份认同与离职倾向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虽然自我效能感也从属于动机理论,但是本文却并没有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动机(包括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给予研究,部分大学生“村官”选择这一职业是迫于就业压力或者受到优惠政策的吸引,部分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则是为了奉献农村、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实习自我价值,这些工作动机对离职倾向是否存在影响、外在动机是否会对内在动机产生作用以及外在动机是否可以向内在动机进行转化,这些可以作为以后研究的内容。

最后,本文是将离职倾向作为因变量进行研究,虽然离职倾向对离职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但两者之间是存在差别的。离职倾向只是心理上的知觉,离职却是实际做出的行为。而从心理状态到具体行为之间仍然有一个过程,具有离职倾向的人不一定会产生离职行为。后续的研究可以从个体心理角度对大学生“村官”这一群体的离职行为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KOGUT B, ZANDER U. What firms do? Coordination, identity, and learning [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6, 7(5): 502~518.

[2] BROWN R, CONDOR S, MATHEWS A, WADE G, & WILLIAMS J. Explaining Intergroup Differentiation in a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J].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1986(59):273~286.

[3]ZHANG J X, & SCHWARZER R. Measuring Optimistic Self-beliefs: A Chinese Adaptation of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J]. Psychologi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in the Orient, 1995, 38(3):174~181.

[4] MOBLEY W H, HOMER S O, & HOLLINGSWORTH A T. An evaluation of precursors of hospital employee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78, 63:4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