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科专业调整方案

学科专业调整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科专业调整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科专业调整方案

学科专业调整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本科生;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200

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推进社会不断发展,但国内高等教育体制还处于计划教育环境下,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组织方式上都呈现传统的计划性和统一性,没有很好地与市场需求相对接,在高等教育学科发展日趋综合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需求的复杂化,人为划分学科边界,形成学科壁垒并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科技的进步。本课题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培养体系由跨学科专业申请和管理委员会的组成、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评价三方面构成。

1地方本科院校跨学科专业申请及管理委员会的组成11高校跨学科专业的申请

跨学科本科专业既培养跨学科人才,又开展跨学科研究,跨学科专业申请要在充分调研学校学生跨学科意向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并考察在省内院校中申请该领域的跨学科的数量及申办情况,在可行研究基础上提出跨学科专业申请。跨学科专业在没有形成规模之前,要依托在某一个院系中,向学校教务管理部门提供一份建立跨学科专业的申报材料。具体内容包括:所建跨学科专业的目标,专业的价值及成立可行性分析,实证分析为什么这些价值与可行性是校内现存的专业所不能达成的;核心成员在近五年内跨学科合作研究中的经验;专业申请后第一年的人才培养方案及今后五年的专业培养计划;专业第一年招生运行的预算经费以及今后的可能的经费来源;打算参与所要创建专业所需要的教师签名名单;师资管理范围内的学生数量来源、人数和可行性分析;对校内学生跨学科专业的需求情况、调查情况;对跨学科专业的教学、研究,实验室等设备的预算;陈述说明所创建专业将可能对该领域带来的贡献。

12跨学科专业管理委员会的组成

管理委员会主要是由主管校长、统管学校跨学科专业主管主任、各跨学科专业负责人、不同背景的学科教师、专业研究领域的成员组成。主管主任全面管理跨学科专业各项工作,分管校长和主任负责起草委员会的责任与功能、成员、报告制度,积极参与跨学科人才培养及项目与科研活动的计划与评价。主管主任需要对跨学科研究项目进行整体规划与管理,加强不同大学组织之间的协调,制订跨学科专业的教学、研究,与教育政策和执行计划,在委员会评价结果基础上确定新的措施与方向。

2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21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前提,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目的,培养学生掌握跨学科相关课程的综合知识,拓宽跨越学科界限的知识视野,B成一体化的学习习惯,融合不同学科知识,培养出跨学科专业人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社会需求、政治、经济、环境、生态、地域文化等视角,掌握跨学科专业知识,了解所选的跨学科领域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

第二,让学生通过学习所选跨学科的理论基础,具备整合多学科的理论、实践能力,培养解决其跨学科领域的相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跨学科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第三,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提高跨学科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利用跨学科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课程设置及培养途径

221跨学科教育课程设置原则

跨学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体现课程的安排学期、学年顺序和学时分配,并明确课程设置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课程设置要坚持文、理、工科相互渗透的原则,通过合理组织各类课程的安排、融合,实现文理渗透、专博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要弱化专业界限的原则,增强课程横向融合,以增强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能力。

222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体现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培养方案是在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制订出来的,能够清楚体现课程的开课学期,相互之间的衔接,并按大类制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按跨学科复合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灵活多样,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教学紧密衔接,能体现出学生在低年级学习理论课程的同时就进入实践学习环节。

第一,为了使跨学科课程体系更加清晰,将课程体系划分为三大模块:跨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关基础课程)、跨学科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突出跨专业特色)、跨学科综合能力选修课程模块。将跨学科选修课程纳入课程计划,提升学生的学习空间。

第二,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确立跨学科专业的主干课程,提高课程设置的综合化程度;将非主干课进行课程合并与调整,按学科相近的原则,把选修课按照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专业课程列入课程设置中,注重文理渗透和理工结合,强调综合性和跨学科的课程内容;将跨校和校企结合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思路融入专业课程中。

第三,开设研讨课。跨学科本科专业要求学生至少必修一门方法论课程或研讨课,使学生掌握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整合学习和跨学科研究的能力。

223培养途径

跨学科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对不同学科融合后掌握基本技能,提升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使学生学会运用系统的、全面的观点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强化教师的培养力度。在整个跨学科本科生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关键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跨学科思想意识、知识、技能。地方高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积极引导教师开展多学科的学习和进修,并将跨学科进修纳入教师的考核制度中,以此来激励教师去学习和进步。

第二,建立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首先,注重制度保障。高校应针对跨学科人才培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保证跨学科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没有后顾之忧。其次,注重教育设施的保障。跨学科人才培养需要大量的与之相配套的教育资源,尤其是实验室、教学实验设施设备等。加强校企、校与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跨学科研究试验基地。最后,完善跨学科教师的培养机制,调动教师从事跨学科研究的积极性,建立一支教学理念先进、教学与实践动手能力强的跨学科教学和科研团队。

第三,学生导师制。跨学科专业的学生需要安排指导教师,成立跨学科本科生导师制。学生在选修跨学科课程前,须在导师指导下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托,拟订一份跨学科专业课程学习计划,以便更好地建构跨学科知识体系。并提交跨学科专业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方可正式选修该专业。

第四,做到以学生为主导。以课堂教学为依托,以学生为主导,开展问题研究,使学生充分发挥其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在跨学科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优化升级,主要表现为主动性学习、多元化学习和趣味性学习。地方高校跨学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文理兼备的知识体系,对管理机制、培养方式、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加强对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人才培养效果。

3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评价

由于跨学科专业的性质、特点、任务、作用的特殊性,我们必须根据跨学科课程自身的规律开展培养体系评价。跨学科体系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包括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大纲、课程方案、任课教师的选派、指导教师的遴选、课程设计、教师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生学习成效、跨学科毕业论文的评价。所涉及校企业联合教育的学校、学院、企业各管理部门、各管理人员都要参与到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管理工作中,以保证培养质量达到培养目标。由于篇幅限制,具体放在后续的文章中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周朝成当代大学中的跨学科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68-76

[2]缪鹏程电子信息类专业跨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24):28-30

[3]潘琰,郭飞君对高校跨学科人才培B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17) 50-51

学科专业调整方案范文第2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中明确提出:“各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科教创新是专业硕士教育之魂。这种教育之魂应体现在专业硕士教育的方方面面,包括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各专业硕士教育的实际,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强化专业研究生实践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本文仅就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进行一定的探索。

 

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体系内容,一是开设有利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创新能力培训。二是开展有效的教育见习、实习。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学习的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通过教育见习和实习得到验证和提高。三是毕业论文的撰写。我们要制定出一系列科学、规范的研究生毕业论文设计与撰写的方案,配置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并聘请各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进行论文开题论证。在论文题目选定、论文开题、论文一、二、三稿的撰写,以及毕业论文答辩和毕业论文成绩评定等各环节培养了专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质。四是调动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的“听”“说”“读”“写”等专业技能培训。

 

让我们的研究生课堂由讲授转变为研讨;让我们的教师们由主演转变为导演;让我们的专业研究生由课堂中的听众转变为主演,使整个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由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转变,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由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让每个专业研究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一、适应全民创新的教育要求,调整语文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的设置。

  增加强化专业实践创新的课程,开设教法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课程方向的创新课程,开设有利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创新能力培训。如“教学研究”“中外教育理论研究”“认知理论研究”“作文研究与实训”“艺术与审美”“经典研读”等课程。

 

二、开展有效的教育见习、实习。

   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学习的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通过教育见习和实习得到验证和提高。我们要选取地方的省级重点中学作为我们的研究生教育见习、实习基地,组织有经验的专业教师全程指导,聘请见习、实习单位的一线教学名师给予具体的指导,让学生在教育“实战”中了解中学教改情况,了解未来职业状况和需要的知识、技能,增长才智、锤炼专业技能。

 

三、毕业论文的撰写。

   我们要制定出一系列科学、规范的研究生毕业论文设计与撰写的方案,配置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并聘请各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进行论文开题论证。在论文题目选定、论文开题、论文一、二、三稿的撰写,以及毕业论文答辩和毕业论文成绩评定等各环节培养了专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质。

 

四、调动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的“听”“说”“读”“写”等专业技能培训。

 

(一)是授课技能培训。为提高学生的授课能力,坚持对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授课能力的培训。利用“语文教学论”课堂和部分课余时间,由师生共同组成模拟课堂,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以一位真正的语文教师的身份逐次登上讲台,授课、评课,并将这些记人总评成绩,有效地提高了专业研究生的授课能力。

 

(二)是“听”“说”“读”“写”四项教学基本功训练。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未来的工作是教师,职业的要求,他们要具备优良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要具有“听”“说”“读”“写”四项教学基本功。要在各种活动如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辩论会、讨论会等和专项训练中强化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教育教学基本功。

 

1.听,这里主要是指“视听”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听学在教学中要调动语文专业研究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能力,就要具备倾听的能力,及时发现学生思想的火花和闪光点,开启他们的潜智,调解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快乐!

 

(2)听教教师要掌握听教的能力,就是听课的能力和倾听别人教诲的能力。三人行必有我师,有我师你也要会学、会听:如:课程设计、导入传授技巧、师生互动能力、语言运用、个人素质和魅力、知识到规律的归纳等等。

 

2.说,课堂语言能力,不仅是运用语言的基本功的体现,更是其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以及各方面素质砺炼的集中彰显。语文专业研究生应有一个语言库,贮藏着丰富的资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他们应具有极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根据教学需要,呼之即出,信手拈来!

 

3.读,在训练中,主要体现在阅读和朗读两个方面:

 

(1)阅读

 

阅读包括泛读精读、通读、跳读、速读、略读、再读、写读、序例读、选读等各种方式。是扩大知识面、丰富语言、发展思维、提高想像力及培养研究生社会性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说来,学生知识的获得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亲自实践获得大量感性知识,然后通过思考上升为理性知识,这些构成了个人知识的一小部分来源。另一方面则是直接把人类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继承过来,把社会的知识转化为个人的知识,这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或大部分来源。

 

在阅读过程中,要处理好博览与精读的关系:博览就是广泛地阅读,是针对书的内容作一般性了解,以发现书内精华的部分和急需的知识。在博览的基础上,在同类的书中选出一本最好的进行精读。精读之后再阅读同类的其他书籍。精读时,要“细嚼慢咽”,要多动脑筋,要反反复复地读,还要认真做读书笔记。?精读过的书,要做到:一懂,就是对书的基本内容要达到理解的程度;二记,就是要记住所理解的内容;三会,就是会运用这些理解了的知识;四熟,就是能熟练地将从书本内学到的知识表达出来或运用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朗读

 

朗读是一项创造性的口头语言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朗读有助于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有助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语文学科教育专业的研究生,由于教师职业的要求,必须具备良好的朗读能力和技巧,要学会领读、范读中的停顿(包括:文法停顿、语法停顿、逻辑停顿、心理〔情感〕停顿)、重音(低中见高、实中转虚、快中显慢、连中带停)和节奏等基本技巧处理。

 

4.写,语言运用的另一种形式。主要包括写作能力、书写技巧、板书设计、教案编写等。

 

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要具备较强的书面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语文教师,还要具备“下水作文”的能力。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被称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四种基本能力之一(外语、写作、口才、计算机)。要想知道苹果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教师只有亲自尝试,品尝作文的甘苦,才会增强直观感觉,并以此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好的“传道、授业、解惑”。此外,参加作文实践,必然会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写作水平。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很难想象,不会作文的语文教师是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要么完全依赖作文指导书,讲些枯燥、空洞的理论知识,隔鞋搔痒,纸上谈兵。要么让学生死记硬背范文,以应付考试,我想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不容易对学生的作出准确评价的,更谈不上恰当的修改。自然,这样的老师也很难培养出会写作的学生。语文教育专业的研究生要加强作文能力培训,迅速提高“下水作文”的能力。

 

同时,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还应该有良好的书写技巧,写得一手漂亮字,便于板书设计的美观大方,教案编写的规范整齐是。

 

(三)是微课和课件制作和应用能力训练。

 

针对“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要紧紧围绕语文学科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学会录制微课视频和制作常用的课件。教学视频要求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和单位,主要教学内容有字幕提示;多媒体教学课件要求围绕教学目标,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与教学视频合理搭配。熟练掌握多种课件制作方法,并能够科学灵活地应用到教学之中,充分发挥课件的辅助作用,提高课堂的“含金量”。做到适时、适量、协调,无“死机”“停顿”故障,教学整体效果好。

 

(四)文本解读能力培训。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文本解读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要经常解读各种各类的文本,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生要有对各种文本解读的能力,具备较强要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我们既要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有计划地、有步骤地、科学系统地培养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文本解读的能力。在作者研究、文本产生背景、主题的提炼、结构分析、人物性格塑造、情节的发展、线索的发现、细节的凸显、环境的衬托、语言的运用等等方面进行能力的训练。

学科专业调整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等美术院校;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0-0216-01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之下,高校之间的竞争已日趋激烈。如何培育符合高校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摆在每所高校面前的迫切任务,而搞好专业建设则成为各高校在大众化时期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院始终站在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的战略高度,全面落实教学中心地位,从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入手,着力强化专业建设,形成了系列化、规范化、全方位的教学改革体系,使本科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一、逐步调整专业布局,完善专业结构

学科专业建设是实现教学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所在。学院提出要以“丰富专业内涵,拓展应用领域,强化特色作用”为学科发展策略,注重人文专业版块与造型艺术、设计艺术专业版块间的相互渗透、互补,相互促进,形成了与办学定位相吻合,与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需要相适应,结构合理、兼容互动、协调发展的本科教育体系。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我院仅有6个专业。从90年代开始,我院依托原有的专业优势,发掘学科专业资源,开始拓展新的专业。从1998年开始,经过充分论证,分步实施,我院完成了教学基本结构的调整。首先,在油画系以艺术风格、表现形式划分为基层教学单位,实行工作室制,设置了新写实工作室、新古典工作室、新表现工作室、大型绘画工作室。其次,为了满足社会对艺术类人才的需求,学院推动各专业向多元化扩展,很多系增设了新的专业方向。第三,加强人文学科的发展,进一步加强美术理论学科建设,成立了美术史论系,除担任全院艺术基础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外,培养美术史及美术基础理论人才。为了加强人文学科建设,形成学科互补与支撑,于2004年建立了文化传播与管理系。学院以夯实巩固并不断丰富具有传统优势的造型艺术学科为基点,以拓展新兴的应用专业设计艺术专业方向为支撑,以艺术理论研究领域的人文学科为补充,进一步推动三个专业版块的协调发展。

二、优化专业结构,积极拓展新兴专业方向

我院新办专业方向根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结合学院的学科定位与发展目标,并以原有学科或相近专业为依托申报开办了部分新的专业方向。2000年以来,我院充分利用原有绘画、雕塑、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摄影和美术学专业的优势,增设了书法、水彩、动画、多媒体、装饰、城市规划、纤维、陶瓷、影视摄影、文化传播与管理等专业方向。新专业方向的增设,拓宽了专业范围,使我院的专业结构更为合理。增设的新专业方向既是推进学院三个专业版块的需要又是适应国家文化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社会调查,根据就业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硬件建设方面,我院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为保证新专业方向的办学质量,在资金、教学空间和教学设施等方面加大对新专业的投入,为新专业方向创造了一流的教学设施与环境。在软件建设方面,学院在充分利用原有的学科人才基础上,通过引进高素质师资,充实和完善了师资队伍,并通过制定科学严谨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管理制度,保证了新办专业的办学质量。

三、科学合理地修订培养方案

学院先后两次修订了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院制定和修订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目标要求,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主线,通过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的变革,构建教学创新体系,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专业能力强的艺术人才。

在修订培养方案的过程中,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注重人才培养的综合能力,加强实践教学,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了重新规定和调整。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遵循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坚持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

学科专业调整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方案 改革措施

一、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10年的规模扩张,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但由于大学数量的急速增加,我国众多高校,包括部分传统名校在内,不得不采用“流水线作业”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大学生基本上按照统一节奏、统一模式、统一内容来进行培养[1],这不仅压抑了学生的兴趣、个性和想象力,而且让学生形成了一种学习和思维的固化模式,习惯于在学校、老师、家长的安排下按部就班地学习、生活,缺乏独立性、主动性、自立性,既不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又不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与特长。同时,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大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实际操作能力较差,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达到岗位要求。因此,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高等学校为完成人才培养任务而确定的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过程和培养机制的系统化、定型化范型和式样[2]。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概念,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充分考虑教育教学规律,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市场对人才的独特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

(一)推行学分制改革

学分制是以选课为核心,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最大的优点在于赋予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学习进度和任课教师的权利,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安排个人的修学计划[1]75-77,能够真正实现“选我所爱,爱我所选”。实施完全学分制能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对教师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将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二)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计划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3]。为此,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结合教育部文件和湖北省发展需要,湖北省厅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以下简称“英才计划”)和“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产业计划”),为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良好契机及政策保障。在此背景下,学校积极开展试点计划,以优势学科为基础,深度挖掘,在实践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新途径。

“卓越计划”遵循“解放思想、创新模式,立足行业、注重实践,校企共赢、持续推进”的原则,深化工程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推进“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在企业深度参与下,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校企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联合构建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适应行业企业生产一线需求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英才计划”旨在从省内高校中全国优势明显的基础学科专业和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应用学科专业中,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区。此计划要求不拘一格,改革试验,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培养一批思想敏锐、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本科毕业生,为培养造就未来在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和应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产业计划”则鼓励支持高等学校与相关行业携手,与有关企业联合,建设特色鲜明、优势明显、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和区域内重点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为省内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和区域内重点产业定向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人才培养方案方面的探索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方案,是学校办学定位与办学思路的集中体现。2012年,根据学校学分制改革的需要,对培养方案制订的原则意见进行了修订,形成新的“武汉科技大学关于制订学分制本科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2012版原则意见有以下变化。

1.构建了“两平台,三模块,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结构。

“两平台”即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和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三模块”即专业课程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多方向”旨在克服专业人才培养的趋同,对同一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细分,根据行业对人才需求多样性,设置具有行业特色的多个专业方向。

2.实行了弹性学制。

我校设定本科基本学制为4年(建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为5年),实行3~6年(5年制专业为4~7年)的弹性学制,学生可以在此学制范围内根据个人兴趣安排学习。

3.提高了选修课程比例。

在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课程模块中均要求设置选修课程,并对学分要求做了统一规定。素质拓展模块类课程性质为必修,但是学分均是通过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若干个项目获得,学生可以自由选修。统计2012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发现,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在14%~28%之间。

4.规定了各平台和模块的学分、课程设置。

将全校所有专业划分为理工类、文法经管类、医学类和艺术类四个大类,按照这四个大类设置各平台和模块的建议设置总学分,并对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和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作了统一规定,便于统筹安排。

5.调整了部分基础课的课程设置。

在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中新增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各1学分,为全校性的必修课程;“大学英语”课程的总学分作了调整,由16学分调整为12学分;计算机类课程中,只设置一门“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必修课,根据学科专业,划分为A和B两种;“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调整为“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和“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VB)”,“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调整为“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和“网络技术及应用”,各专业可自行设置为选修课或者不设置;学科基础平台中对学分学时要求不同的公共课程采用分级教学的模式,各专业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能力培养的需要设置课程。

(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试点计划

根据教育部、省厅文件和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我校获批了“卓越计划”专业6个,包括化学工程与工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矿物加工工程专业;1个“英才计划”,即冶金类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7个“产业计划”,包括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软件工程、生物工程和药学专业。依据“卓越计划”、“英才计划”和“产业计划”的特殊要求,针对培养方案中基础平台课程学分设置过多,培养方案与行业、企业结合体现不够等问题,对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大胆改革。

1.改革基础平台课程。

对部分基础平台课程学分设置进行调整,调整情况见表1。如下表所示,对文法与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课部等三个院部开设的思政类、外语类、体育类的课程学分学时设置做了调整,这几类课程的总学分由30学分调整为23学分,减少了7学分。

基础平台课程调整情况一览表

2.增设特设课程和校企合作课程

(1)“卓越计划”专业开设提高个人业务素养和管理能力、激发创新意识的课程,如增设“企业管理概论”、“项目管理概论”、“技术经济概论”、“耐火材料新技术”、“电气传动新技术”、“工业控制网络”等校内课程;邀请企业管理人员讲授增加相关企业课程,如“环境健康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市场策划、运行与技术支持”等;开设企业相关的实践环节,如“企业案例分析”、“工程实训”、“工程实践与创新”、“企业认知实习”、“自动控制技能实习”、“自动化设备应用实训”、“冶金主体设备应用实训”等课程。

(2)“英才计划”班级一年级即接触“冶金高端论坛”专业启蒙课程;同时聘请企业成功人士作“批判性思维”和励志成才讲座;对原有冶金工程本科专业课程进行拓展,增加有色冶金方面的知识;开设创新方法课程“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实践;增加“科研、写作与报告综合训练”等实践环节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经历。同时,强调课程衔接,注重学科交叉,加强冶金工程学科与材料、热能与动力、机械、计算机、资源与环境等学科课程之间的交叉。

(3)“产业计划”增补了与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理论和技术相关的内容,对关联课程的内容进行梳理。例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增设“电子信息工程导论”、“电子产品策划与设计”、“电子信息工程专题研究”、“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实践”、“电子产品的测试与检验”和“电子系统综合设计”等课程;车辆工程专业增设“电动汽车电机拖动基础”、“微机原理与单片机”、“动力电池技术”、“新能源汽车原理与应用”、“代用燃料技术”、“电气电子工艺实习”和“新能源汽车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等课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增设“光电技术”、“特种机器人”、“微观流体力学”、“创新设计与专利申报”和“工程应用软件”等课程。

四、结语

对于高等教育而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管理实施、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各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必须做到科学设计培养目标与业务要求,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合理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进程,制订科学、合理、可行的培养方案。各高校只有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环境下,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且有效地实施,才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清明.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弹性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75-77.

[2]刘英,高广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27-129.

学科专业调整方案范文第5篇

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载体,是高等学校与社会结合的桥梁和纽带。能否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学科专业的结构合理与否。服务地方经济是应用型院校学科建设的立足点和归宿。高校学科建设既要着眼于国家宏观经济建设的长远需要,又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为地方经济建设直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应用型院校学科建设的核心在于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最终目标是服务社会。事实证明,越是高校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城市,其科技创新能力就越强,高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就越高。比如,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等省市超强的经济发展能力和较高的社会发展水平,除了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和优越的区位资源之外,当地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水平功不可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是高等教育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二者相辅相成。

2应用性人才培养中学科建设发展的途径分析

2.1学科专业建设要走地方化发展之路

由于学科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存在依存关系,高校学科建设必须走地方化发展之路,坚持地方性、地方化、地方型,以地方的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实践技术能力为本,注重德育教育,培养知行合一的创新性人才。(1)伴随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产生新学科专业。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在本质上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社会分工、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状况决定的,集中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专门人才种类、规格、知识能力素质的根本要求。(2)高校的定位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和增强竞争力的关键。地方本科院校对自身办学理念和服务对象的准确定位是高校发展壮大的前提。(3)地方高校在应用性人才培养中如果不考虑地域特点,往往容易造成人才供需失衡和毕业生结构性失业。

2.2学科建设要走与专业教育一体化之路

伯顿•R•克拉克认为“学科明显是一种连接化学家与化学家、心理学家与心理学家、历史学家与历史学家的专门化组织形式,它按学科即通过知识领域实现专门化”。学科是一个发展的概念,角度不同、看法不同。从高校学科建设的角度看,学科是人类在认识研究活动中,针对特定对象,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人为划分和界定出来的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科的本质属性是学术性。专业,国际教育标准称之为课程计划,美国高校称之为主修,我国《教育大辞典》称之为“中国、苏联等国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近几年来,我国学者比较倾向于将专业解释为“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科与专业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学科和专业都与一定的知识相联系,都以一定的组织机构为依据,都具有人才培养方向的导向。并且,学科是专业的基础,专业是学科知识的运用,一个学科可以包含多个专业,一个专业也可能涵盖多个学科的知识。应用型院校要重点考虑学科建设和专业教育的有效衔接问题,要走一体化之路。我国历来重视学历(学位)教育,职业教育相对薄弱。在人们认知上,职业教育相比学历教育层次不高,高校职业办学的热衷度较低,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的逐步提高和应用性人才需求缺口的不断扩大,很多地方高校认识到职业教育的意义,认为高校学科建设和专业教育应该走一体化之路。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式上,应根据市场需求、地方需要和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特点,突破创新,逐步吸纳、融合现有职业教育体系,调整培养方案和学科专业设置;选择合适的学科专业布局,以需求导向为牵引,更新专业设置,完善专业结构,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走学科建设和专业职业教育相结合的道路。

2.3学科建设要走合作化之路

应用型院校的学科建设要走校企合作发展之路。目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平均就业率只有70%多一点。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毕业生所学专业与未来从事职业的契合度,是高校应重点考虑的问题。现在,高校都在学科建设上调整方向,把工程领域专家请进来,让优秀教师走出去,走校企发展之路。其中的一些探索已经取得良好效果,如金陵科技学院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型中,学校与企业建立了长期、紧密、广泛、深入的合作关系,共同完成应用性人才培养,该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校企合作常规有紧密结合型和松散结合型两种合作办学模式,无论哪种模式,企业均参与学院专业、学科专业论证与设置并提供部分实践课的师资或实习实践岗位。同时,应用性人才培养还要走校际合作、国际合作联合办学之路。一所高等学校要想走向世界,就必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校际合作、国际合作除了提升学校知名度,还能通过学科、专业的优势互补,优化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拓宽学生就业领域。

2.4学科建设要走师资多样化之路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应用型院校学科建设的师资力量要走多元化和多样化路线。师资队伍应包括校内教师团队、企业教师、实习实践导师等。由于应用性人才培养注重实践技能的特点,因此对师资队伍提出多元化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能胜任理论教学,还要有较强动手能力,能指导学生实训、实践,还要能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开展应用研究,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走进企业去关注企业的各种技术需求,进行应用研究,将企业实践与教学相结合,探索适合的教学内容,准确定位学科建设的各种要求。另一方面,通过校企联合办学,企业的优秀管理人才也可以加入到师资队伍中,对校内师资形成有益的补充。为适应国际合作办学的要求,各高校还应提高对教师对外交流能力的要求和训练力度。应用型院校的学科建设还在逐步探索中,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模式,但学科建设中师资的多元化和多样化要求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2.5学科建设要走精品化之路

应用性人才培养院校的学科建设要走精品化道路,学科建设的内容应有别于传统学术型高校的学科建设,针对自身发展的特点,通过多种途径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学科带头人;按需将学科、专业创建成具有独特优势的品牌,培养有别于学术性人才、具有独特职业技术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更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应用性人才,帮助企业降低新员工再培训的成本。高校只有建立起和企业人才需求相一致的培养目标和学科方向,才能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拓宽学科领域范畴,使得毕业生满足企业需求的同时,高校知名度的提高和学科建设的完善真正落到实处。

3学科建设要走未来之路

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科建设和学校的定位、所服务的地域密切相关。如何正确定位高校自身人才培养的范围,是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这需要长期的实践来检验。为适应目前的社会需求,应用型院校不妨定位低一点,根据学生主要就业方向和地点与地方密切衔接,及时预测当地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的重点,做到人、才一致,培育出真正适合社会需要的适用人才。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