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优秀运动员奖励办法

优秀运动员奖励办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优秀运动员奖励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优秀运动员奖励办法

优秀运动员奖励办法范文第1篇

一、理顺体校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我市体校自上世纪70年代设立以来,向上级输送了大量优秀体育人才,获得了很多荣誉,为全市体育发展做出了贡献。但近年来,由于受文化课教学水平低、招生困难等因素影响,体校生源不断减少,办学日益困难。而与教育部门合作,就能够使体校学生的学习得到保障,文化课水平得到提,并能使体校竞技体育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达到教育、体育工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因此,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对体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体教结合”的体校管理新机制。

二、改革办法

(一)转变体校管理模式。继续保留体校机构,仍归市体育局管理。体校现有学生根据专业特长分流到教育系统各体育网点校就读,建立体校、体育网点校双重学籍,今后体校不再招收固定学生进行“三集中办学”(集中教学、集中训练、集中住宿)。现有教练员身份仍为体校教师,既接受市体育学校领导,负责优秀体育人才的训练和选拔,又接受网点校领导,参加网点校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其工资按原渠道发放。文化课教师和不能到体育网点校任教的教练员,整体分流到体操学校任教,工资按原渠道发放,福利待遇由体操学校负责,与其他教师相同。

(二)创新运动员训练模式。市体育局和市教育局根据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特点和我市体校现有教练员配置情况,设立田径、摔跤、举重、跆拳道、柔道、排球、篮球、足球、乒乓球、自行车、沙排、武术等项目体育专项运动队,体校教练员利用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到网点学校进行训练,周六、周日、节假日以及大赛前由教练员组织运动员到文体公园进行集中训练。同时在城区中、小学范围内就近选调适合该项目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集中到网点学校训练。为不断增强我市竞技体育整体水平和竞争力,体育局要根据潍坊市的项目设置情况和比赛需要,逐步完善项目布局,增设竞技体育项目,形成项目发展的规模优势。

优秀运动员奖励办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

1.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的开发与利用

中国竞技体操要想获得良性展,就必须解决好后备人才开发与利用的协调问题。

1.1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协调发展

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基本内容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国家和家庭为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但在主观(包括重视程度、观念引导)方面,不同的区域、机构和家长之间仍然存在着差异。例如有些地方、机构过于强调运动成绩,从而忽视了青少年运动员体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协调发展。这不利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也影响了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

1.2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协调发展

竞技体操在弘扬民族形象、提高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发挥政治外交功能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许多优秀的运动员和家庭为国家利益而放弃了个人利益,并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国家也对那些做出突出贡献的运动员给予了较高的荣誉和奖励。然而,仍有无法代表国家参赛的优秀运动员,以及二、三线的后备人才,他们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度还不够。还有的家庭为了孩子的前途,认为孩子不应该从小受这么多的苦,而不主张孩子从事竞技体育事业。于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并没有得到协调发展。

1.3人才资源利用与“再生”的协调发展

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的开发和利用同样涉及到资源的再生问题。竞技体操后备人才是人力资源中的特殊群体。但是,在个别体育教育中, 教练员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长期训练规划, 或者是训练计划不够详细, 尤其是阶段训练计划制定的不明确, 缺乏后备人才培养的长期目标。同时,一些领导对教练员的要求仍然是赛后取得的成绩和名次, 而不是关注训练的计划性、系统性,业余淘汰率很高, 输送率非常低,仅注重眼前利益, 而忽视对后备人才培养的长期性。这种没有系统性、层次性和科学性的训练体制,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如何科学合理地培养这些人才资源,避免短期行为,使之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将直接影响到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后备人才资源的再生。

2.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当前形势下,竞技体育的水平已经成为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年来我国都是一个体育大国,竞技体育水平也一直是世界领先地位,并且竞技体操始终是我国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之一。这些年来在世界性的比赛中也表现突出,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彰显出我国竞技体操的实力。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前主席萨马兰奇就曾经提到过: “大众喜爱的竞技体育项目中就有竞技体操,他还赞誉竞技体操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四大台柱”之一。”但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省市都存在年轻运动员难招的问题,竞技体操人才的青黄不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竞技体育发展的可持续性。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民大众对竞技体育的认识也正处在不断深化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树立起适合人民大众的人才培养观,走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虽然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在相关部门、教练员、运动员的不懈努力下,涌现出大批优秀的青少年运动员,为中国竞技体操称霸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在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在目前看来,我国体育院校在招生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诸如“灰色”招生、“人情”招生、“效益”招生等现象,使很多的后备人才无故流失,给国家和民族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这些都不得不令我们深思。

3.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对策

3.1深化后备人才培养的体制改革

根据党和国家制定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原则及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运动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有关部门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支持和鼓励各级体操队向企业、团体、个人挂靠,借助社会的力量加大训练经费的投入,提高人员素质,改善教练员、运动员的待遇和训练环境。完善竞赛规程、竞赛办法、参赛资格、奖励办法,强化竞赛的质量和效益。增强输送意识,有利于促进新老体操人才的衔接和梯队建设。对优秀的体操后备人才统一设立人才档案,及时登记,跟踪考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增加竞技体操比赛场次,同时也增加比赛组别,利用竞赛的杠杆作用给业余体操运动员提供更多比赛平台,从而从侧面刺激体操运动员人数的增加。

3.2建立和完善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竞赛制度

建立和完善竞赛制度,制定具体的体操发展规划,加速体操后备人才的社会化、市场化进程,为体操运动的普及与提高服务。为了更好地开展和普及体操运动,有关部门需要对我国各省、市地区体操基础训练进行宏观指导,以身体全面发展和打基础为指导思想,制定出不同年龄段的体操训练大纲,同时,体操竞赛体系也应不断完善,比如竞赛组织采用分地区、分年龄或分项目等多种形式,竞赛内容要根据各年龄段来确定,逐步完善我国竞技体操等级比赛。另外,还可以每年举办不同年龄组的体操比赛,通过竞赛促进体操后备人才的发展。

3.3建立和完善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

科学的选材和教学是提高训练效果、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最有效途径。政府要加大投资拨款力度,完善体操训练的软、硬件设施,为体操运动后备人才训练提供物质基础。拓宽后备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普及面,形成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地开展体操运动的新局面,建立我国的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金字塔”结构,使每一层的训练都有一定的后备人才作基础,形成横向上相互竞争,相互交流,纵向上层层衔接,输送畅通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 严德一,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开发的因素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 杨再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M]. 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

优秀运动员奖励办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学,课余训练,管理模式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20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为课余训练的广泛开展提出了明确的指导。作为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基础阶段的的中学课余训练,由于具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如果全部按照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模式进行,可行性小。经过多年的摸索与研究,我校田径运动队曾多次获得市中小学生运动会团体总分前三名;男女篮球队分获市中学生篮球赛第七;羽毛球队获得中小学生羽毛球赛团体总分第一,女子单打前三名等好成绩。运动队为学校争得荣誉的同时,也为课余训练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运动队的组建有明确目标

运动队的组建工作是整个课余训练的前提和关键点,而运动员选材的好坏是训练管理工作的重点。我校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选拔运动员:1、查看新生入学档案,看是否注明体育特长生,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上是否曾取得名次,对有以上记录的学生,开学后动员其参加校课余运动训练队,成为校队队员。2、从新生中选拔队员,每年新生入学的第二周,体育组举行一周的身体素质测试,如选拔田径运动员的测试项目为:男生:1000米,50米、立定跳远;女生:800米,50米、仰卧起坐,从中挑选一批身体素质好的学生成为校运动队的预备队员。3、从春、秋季运动会中选拔,学校每年4、10月底召开春、秋季运动会,这是选拔校队队员的最佳时机。每次比赛结束后,体育组把运动会的成绩统计整理,对单项前六名的运动员进行登记备案,作为预备队员,预备队员跟队训练一段时间后,根据综合表现,最终确定正式队员。4、从体育节中选拔:每年都会举行一系列的比赛,如:篮球赛、羽毛球赛等。在比赛的过程中也能选拔出一批优秀的体育苗子作为校运动队的预备队员。

二、运动队训练的目标管理模式

(一)训练方式

中学段的学生与小学存在不同,前者有中考的压力,学业较重,课余训练能否出成绩,训练时间安排是关键。多数学校不能把学生的学习与训练统筹好,只在赛前集训一段时间,训练效果不明显,不易出成绩。而我校则能保证课余训练全年不间断,如:田径队,每学期开学的第二周就开始训练,并保证每周2-3次的训练时间。课余运动训练时间为下午第7-8节课,平时一周训练3次,赛前一个月每天都训练。为了避免训练时间同其他课的冲突,体育组、班主任、任课教师相互沟通,落下的课要给学生补上,能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保证训练质量,最终提高训练水平。

(二)运动训练的过程模式

1.制定训练计划:在每年开学初,体育组要求训练教师都上交本学年和本学期的训练计划,包括开学初期-期中-年终训练计划三部分。训练计划要依据对运动员现状诊断所掌握的信息来制定,同时要考虑全市竞赛时间安排和我校场地器材现状、课程开设情况等因素,最终制定好训练计划。

2.运动队的初建期:这期间,主要是对运动员运动成绩、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发展潜力等,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进行了解和测试,以准确掌握运动员的现状,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确定训练指标及预期达到的目标。针对中学段运动员起点低、基础差,缺乏训练经历和比赛经验,在目标的制定上要适合运动员的特点,目标制定的太高,容易让运动员产生畏难情绪;目标太低,易导致运动员给自己现有能力定位不准的结果。因此,制定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采用动态的目标管理模式,在目标实施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原定训练目标,保证运动员的训练目标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最终使运动员的训练目标能达到比赛要求。

3.确定训练指标:在制定训练计划的同时,确定身体素质、运动技术、战术训练的各项具体指标,这些指标在训练过程中必须努力完成,保证训练的最终目标。如:每年市中小学生运动会前,负责田径队的教练,要把每个运动员专项各阶段的训练成绩和专项运动成绩等指标都要确定下来。

4.实施计划:这是运动训练过程中最具体、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训练计划的完成,指标的达到,目标的实现,都要经过计划的实施去落实。教练员每天要把训练完成的情况详细地记录下来,每周要对训练的情况加以分析,及时地把信息反馈给运动员。每月对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总结,而后对下月的计划做相应的调整。

(三)检查评定

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检查性测试,以评定实施计划的实际效果。如:篮球队的队员在比赛前一个月左右,组织和一些兄弟学校的篮球队进行热身赛,找出训练队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给予及时的解决,逐步使训练结果向目标靠近,最终实现训练目标。

三、运动员的目标管理模式

(一)制定严明制度,促进运动员的管理

学校制定了《运动员日常训练管理制度》、《运动员竞赛奖励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运动员的出勤情况由各训练队的教练员负责登记、体育组监督来共同完成。制度规定运动员每周要保证三次的训练,不能无故旷、缺训练课,如遇班级有事,则要持班主任的签字请假条履行请假手续,否则,视为无故旷训,扣除班级考核分。同时,为了提高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每次比赛后,学校对比赛获取名次的同学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在学生评优方面,优秀运动员有相应的加分。在班主任考核方面,有运动员获得名次的班级,相应的班主任给予加分。实践证明,制定的一系列制度,有利于运动员的管理。

(二)重视心理训练,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当今,竞技体育的高度发展与激烈的竞争,对每一个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高级的全面身体训练水平,而且心理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优秀运动员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教练员特别重视对学生心理训练,采用语言引导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模拟训练等方法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如:为了培养羽毛球学生运动员的自信心,教练员平时就注重给学生看一些比赛实况的录像视频,在集训阶段不定期地组织一些比赛,通过对这些比赛情况的分析,让学生运动员了解自己的实际水平和自己的特长所在,对自己的实力有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在心理上做好调整,使自己对比赛的估计切合实际,把比赛计划方案建立在可靠的实力基础上。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为了培养田径运动员坚强的优秀品质,经常用一些优秀运动的案例来激发学生有意识容忍和接受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给他们介绍一些优秀运动员在成功前经历过的各种坎坷和挫折,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白挫折和失败其实也是人生的一个必修课。又如篮球队在训练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他们在训和比赛中学会合作, 学会相互接受、相互包容,使团队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奠定比赛取胜的基础。

(三)加强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中学阶段学生课程比较多,自己支配的时间较少,队员参加课余训练后,对文化学习有一定的冲击。为保证训练和文化学习两不误,体育组的老师们常年关注学生的文化学习,除了每周要请教师集中辅导外,还实行了教师联系制度,即:负责带队的教练员要经常和任课老师联系,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有学习方面的困难,要及时和任课老师交流沟通,帮助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问题。多年来,我们坚持文化、训练、思想品德一起抓,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理念,关心学生的文化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全面培养人才的目标。

四、教练员的目标管理模式

训练过程是通过教练员和运动员、借助场地、器材的相互配合完成的,教练在训练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同时教练员又是运动队管理的具体实施者,是进行科学化管理,不断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的主要力量,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成绩。因此,抓好教练员的训练工作管理,是课余田径运动员训练日常管理的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教练,能造就出一支好队伍,坚持以人为本的训练管理模式,不仅能充分调动队员的主观能动性,创设和谐的情感环境,最终能有效地提高训练水平。

(一)教练员的组成

教练员由具有丰富的训练、运动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体育教师组成,目前我校体育组有体育先进教师称号的教师一名,中学一级教师四名,他们都具有丰富的体育教学和训练经验,都承担着运动队的训练工作。

(二)教练员的培训和进修工作

为了不断提高教练员的业务素质能力,我校定期选派教练员到兄弟学校、专业队去听课和学习,或参加大型比赛观摩,开阔教练员的视野,提高他们训练方法和手段的科学化。

主要参考文献:

[1].赵刚,韩颖,冯圣潭。浅谈大学生运动员的心理训练[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11):137-138

[2]. 张晓燕 陆 霞。浅析运动训练中的心理训练[J], 山西体育科技,2007.( 2):17-20

[3]. 郑建岳,庄永达等。普通高校课余运动训练管理模式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4. ( 2):51-52

[4].旷美云,比较中外学校体育及对我国中小学课余训练的思考[J], 体育教学. 2006.(1):47-48

优秀运动员奖励办法范文第4篇

一、比赛组别和项目设置

本届全运会设学生部和成年部。其中,学生部分设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高校组等4个组别;成年部分设镇区组、系统组、职工组、外企组、老年组、残疾人组等6个组别。

比赛项目有田径、球类、游泳、棋类等20个项目。

二、比赛时间及地点

2014年4月至11月在全市各比赛点进行。

三、组队参赛办法

(一)学生部:以学校为单位组队参赛,分设小学组(中心小学、市镇小学、新市民子女学校)、初中组、高中组、高校组,由市教育局组织实施。

(二)镇区组以各镇(区)为单位参赛,由市委农工办组织实施。

(三)系统组以各部委办局(系统)为单位参赛,由市委市级机关工委组织实施。

(四)职工组以企业(集团)等为单位组队参赛,由市总工会组织实施。

(五)外企组以外资企业(集团)为单位组队参赛,由市商务局组织实施。

(六)老年组以镇(区)、部委办局或系统为单位参赛,由市老年体协组织实施。

(七)残疾人组以镇(区)为单位参赛,由市残联组织实施。

(八)开幕式、闭幕式方案另定。

(九)各项比赛参照国家体育总局最新审定的规则和有关补充规定执行,部分大众体育比赛项目规则另定。

(十)运动员资格:经医务部门检查证明身体健康并符合相关竞赛规程规定者,均可报名参加。

四、录取名次与奖励办法

(一)录取单项个人前八名,颁发证书。

(二)各项目均录取团体前八名,颁发奖状和奖品。

(三)各组别录取总团体前八名,颁发奖状和奖金。

(四)本届运动会设立“体育道德风尚奖”、“优秀组织奖”,办法另定。

五、开幕式与闭幕式

拟于11月上旬举行市六运会开幕式,并举行部分项目的集中表演和决赛。中下旬举行市六运会闭幕式,颁发总团体奖、“优秀组织奖”、“体育道德风尚奖”等。

优秀运动员奖励办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8-1136-03

A Study on Inspiration Mechanism of Chinese Competitive Sports Reserve Talents Cultivation

TANG Jian-juan

(Sports schoo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dong 510640, Guangzhou China)

Abstract:Scientifically cultivating develop comprehensively competitive sports reserve talents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urgent tasks of improving the whole athletic sports level. The research comprehensively used documents, expert interview, questionnaires etc, deeply summarized the success and the losing of the inspiration mechanism of Chinese competitive reserve talents cultivation. Guiding by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theoretically expecting ideal pattern of inspiration mechanism, established inspiration mechanism target patter: standard comprehensive and means flexible, focus on fair, stress efficiency, expressing layer and pluralism.

Key words: China; competitive sports; reserve talents; cultivation; inspiration mechanism

管理激励的核心是激发人们的动机以及改造行为。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其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其成员或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组织或系统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1]从结构上分析,激励机制包含激励标准、激励手段和激励过程三个要素。

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要充分激发各培养主体的积极性、创造力和潜力,没有良性运行的激励机制是不可能的。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充分考察了不同经济体制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的得与失;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基于社会学和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构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激励机制。

1 计划经济时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及特征

1.1 计划经济时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从激励标准看,计划经济时期,“举国体制”是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具体制度安排,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活动也被锁定在这一体制之下。各级人才培养集体及运动员个体都为一个总的目标服务,即“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培养与输送优秀后备人才,为国争光。”在这样的既定目标下,一系列与此目标相符的后备人才培养行为和价值追求就被确立为激励标准。具体的就是以向上一级训练形式输送优秀竞技后备人才、在青少年体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作为评判的主要标准并给予相应激励。以“为集体和国家争荣誉、作贡献”作为激励质的规定,即激励的方向;以输送人才的多少、向哪一级输送、在青少年比赛中取得成绩的优劣作为激励量的规定,即激励的强度,确定给予何种褒奖及分配多少社会资源。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工作中的激励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产生。首先,人们通过寻求、发现和完成能满足所需或至少能引导他们去憧憬目标的工作,来激励自己。其次,人们能从管理当局得到诸如金钱、升职、表扬等等的激励方法。可以描述为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两种类型。而从社会资源的物质与精神属性来看,又可把激励手段分为功利型和符号型。内在激励与符号型相对应,外在激励与功利型相对应。计划经济时期,一方面,由于我国在各项事业中都倡导努力工作、无私奉献精神,在体育这一公共事业领域更是通过“公益人”文化塑造来强化人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由于当时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很差,社会资源总量匮乏,所以,从激励手段看,主要是采用符号型的内在激励手段,突出精神激励的作用,忽视物质激励。

从激励的过程看,国家通过社会舆论、政治舆论,以及制定的一系列具体的关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规制,将国家激励标准向培养主体传导,内化为培养主体的行为规范。根据主体的培养效果及运动员个人的成就来进行社会资源分配,如评定优秀培养与输送单位、优秀教练员、优秀运动员、运动等级等,给予相应的荣誉称号、表扬、嘉奖等精神性激励,还有优秀运动员由下一级训练单位升至上一级训练单位的成就激励。相应的也给予一定的物质性激励,培养成绩突出的集体会获得较多的财政支持,成绩优异的运动员可能会获得工资晋级或福利增加等激励,但物质性激励的强度不大。

1.2 计划经济时期激励机制的特征与不足 计划经济时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在当时曾有效激发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各主体的积极性,在50-60年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三级训练体系完整,部队和行业体协也积极进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篮球之乡”、“田径之乡”遍及全国,涌现了一大批有潜质的优秀运动员。但由于社会制度和时代条件的限制,在对各培养主体进行管理激励时也还存在明显地不足:1) 由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目标的单一,激励标准维度也较为单一,注重对竞技能力、思想品德的评价,而运动员个体的文化获得、个性发展等被忽视;2) 激励手段只是“激励束”,不是能满足人们多元需求的“激励集”,过分注重精神激励,物质激励被忽视;3) 激励方向的认同具有强制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目标没有很好的内化为培养主体的行为准则和评判标准;4) 由于实行的是“大锅饭”、平均主义分配原则,抑制了培养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充分激发各培养主体的活力和潜力。

2 转型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及特征

2.1 转型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从激励标准看,虽然我国体育制度和竞技体育的总目标未作根本性的改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激励方向仍然是“培养与输送优秀后备人才”。但由于培养主体所有制性质的改变,各培养主体管理目标的变化,培养主体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更丰富、更复杂,所以,激励标准的包容度更大。

从激励手段看,1) 由于社会资源总量的增加,激励手段日益丰富,且主要体现在物质激励方面。2) 注重精神激励的同时开始向注重物质激励转变。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通过的运动员体育津贴制和教练员的技术补贴制,以及随后颁布执行的《优秀运动员奖励试行办法实施细则》和《专职教练员奖励办法实施细则》都体现了这一点。3) 不同的培养主体采取的激励手段各有侧重。如职业篮球俱乐部青年队与大学高水平篮球队,俱乐部主要采用物质激励及签约为职业运动员的成就激励,而大学主要采用的是精神激励及相应的学术成就激励。

从激励过程看,国家出于社会公共利益考虑,加强了制度和舆论的传导,引导培养主体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与社会发展总目标趋于一致。但由于培养活动的社会化和产业化,国家对人才培养绩效的制度化检测和评判减弱,市场选择和舆论检测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国家加强了宏观调控,调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整体布局,在培养过程前、过程中和过程后,对重点地域、重点形式、重点单位进行重点激励,分配较多的社会资源。

2.2 转型期激励机制的特征与不足 转型期激励机制表现出以下一些特征:1) 激励标准的维度较计划经济时期宽泛,注意了后备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倡导青少年全面发展;2) 激励手段更丰富,更注重培养主体的实际需要。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快速增加,可用于激励的社会资源,从量和形式来说,都较计划经济时期更充足。3) 由注重精神激励向注重物质激励转变。这是转型期激励机制在手段上最明显的变化,对培养集体和个体主要采用物质激励或能间接带来物质需求满足的精神激励,如奖金、实物、升学、签约为职业运动员等;4) 国家作为激励的责任与实施主体职能分化。一方面,宏观上,由于社会转型,国家对社会资源的所有权与分配权向下分化,体育系统内,国家体育总局的权限向项目中心及地方、部门分权;另一方面,由于体育社会化、产业化改革,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形式呈多样化态势,各种类型的培养主体拥有一定的权限,所以,国家不再是对人才培养集体与个体进行激励的惟一责任与实施主体,其他社会组织、系统、个人也自愿、半自愿地成为对培养主体进行激励的管理主体。转型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在发挥激励功能的同时,在运行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过分偏重物质激励,否认精神激励的作用。原因之一,可能是激励的责任与实施主体在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原计划经济时期培养主体积极性不高是因为主要采用精神激励,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物质利益是各培养主体的惟一需求,物质激励是惟一有效和直接的手段;原因之二,可能是培养主体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在意识形态上也发生了变化,物欲膨胀,自身需求的方向没有与国家利益保持协调一致。第二,激励标准不统一,不同培养主体激励方向与激励强度存在差异。第三,文化学习与综合素质培养没有作为必要的内容纳入激励前的绩效评判中,仍然过分注重对提高竞技能力和取得优异成绩进行激励。

3 构建全面灵活的激励机制

在现代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都特别注意运用合理有效的激励来激发成员动机、提高生产绩效。勒波夫(M・Leboeuf)博士在《怎样激励员工》一书中指出,世界上最伟大的原则是奖励,受到奖励的事会做的更好,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会干得更漂亮。[2]建立良性运行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激励机制最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培养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培养主体形成符合社会运行目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由于后备人才培养组织的公共事业属性,即是以自愿、半自愿方式实现公共利益的组织,以及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培养绩效的潜在性等特点,针对现行激励机制的缺失,为保证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新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应该是全面而灵活的。

1) 激励标准应保证全面性。我们知道,标准不仅可用来评判绩效,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起到导向作用。所以,在考虑后备人才培养激励标准时,首先,要考虑标准的确立应该符合社会运行和体育运行的总目标;其次,标准要评判和引导的内容与方向维度应是综合和全面的。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和谐、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要摈弃以往仅从竞技能力的高低、运动成绩的好坏这一单一维度来确定是否给予奖励,应考虑青少年全面发展在思想、文化、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设计一些制度化的、尽可能量化的标准来进行评判并确定是否予以奖励;再次,激励标准要考虑到培养主体的多样性,对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体利益要贯彻全面满足原则,实行相对应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激发各个培养主体的动机,提高积极性和创造性。

2) 激励应体现公平和效率。效率和公平问题是一对矛盾,是困扰政策制定时的两难抉择。但二者并非“非此即彼”,一项政策既可以促进效率,也可以增进公平,公平和效率的协调可以成为推进社会、组织进步的动力基础。要做到公平,罗尔斯提出了两个原则,一个是“自由的平等原则”,另一个是“差别原则”,二者是要以“词典式次序排列”的先后关系而不是并行关系。[3]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主体的激励也应讲究公平,不仅要体现不同培养集体之间、培养个体之间权利的平等,即不同培养主体都应享有平等的资源分配权,以及激励机会的平等;而且,管理激励在体育领域内各项目之间以及体育与社会其他领域之间也要体现公平,这样从宏观上看,才能彰显社会正义和平等。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人才培养,如果只讲平等而不讲效率,那又将回到吃“大锅饭”的年代。所以,在资源的分配上又要体现激励的差别原则,即要体现多劳多得。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提出的公平理论中有一个观点,即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所得报酬的相对量,他会进行纵向比较(“目前”与“过去”)和横向比较(“报偿”与“投入”)来确定自己所得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以后工作的积极性。因此,科学的激励不仅要保障培养主体通过培养活动公平的获得所需的消费资料,还要激励优秀者获取较多的资源,以进一步提高培养效率。在激励过程中要引导被激励者树立正确的公平观,要认识到公平不是绝对的,不要盲目攀比。针对目前不同培养主体所采用的激励手段和方式存在较大差异的现象,国家应在宏观上设计既体现公平又保证效率的激励制度,避免因激励失衡而导致另一种收入分配不公,引发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主体之间的恶性竞争。

3) 激励应体现层次性和多元性。基于需要的层次性和多样性,激励也应考虑层次性和多元化。因为,一般意义上的激励就是给予人们所需要的东西,包括满足内在性需求和外在性需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主体是多元的,并且,在时间和空间上后备人才培养活动跨度较大,呈现出层次性,如小学―中学―大学、少体校―业余体校―重点体校,不同层级的培养主体其需要肯定是有差异的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实施层次化激励能有效满足培养主体在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合理需要。

另外,由于国家作为惟一激励主体已不堪重负,还应该发挥市场的作用,培育多元化的激励主体,共同为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出力。

4) 激励手段应具有灵活性。即要注重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有机结合。在专家和教练员的问卷调查中,95%以上的人认为激励手段应是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不仅要认识到满足低层次需求能使高层次需求激励发挥更好地作用,还要认识到高层次需求的激励对于低层次需求满足具有促进作用。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在短时期内还不能提供充足的社会资源用于后备人才培养激励,以及不同培养组织所拥有的资源禀赋不一样,在运用激励手段时应该把见效快、效果显著的外在激励与对主体动机影响更为深远的内在激励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以取得最佳激励效果。并且,要强调对高层次的成长、成就需要予以内在激励,不能过分追求外在的物质激励。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中,有一条运用激励措施的原则就是:在激励重点上,激励不是以金钱为主,而是以成就和成长为主。

5) 激励过程应坚持长期性。激励的目的在于使被激励者时刻处于适度的激励状态。不同阶段目标的达成都应有相对应的激励,这样才能保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各培养主体在去激励状态下,又得到新的激励。因此,要求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充分结合。由于后备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和竞技能力社会认可的滞后性等特点,对培养主体在培养过程的前、中、后进行相应激励就显得很重要,设立成绩追踪奖值得思考。在专家和教练员的问卷调查中,90%以上的人认为激励过程应是培养过程中和过程后有机结合。

6) 正向激励与反向压力激励相结合。要营造一个有利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激励文化环境。一方面,给予培养效率高、表现优异的集体和个人以较高的评价来实现正增强。另一方面,要引入风险竞争与“危机型”管理,实行反向压力激励,通过压力、否定性刺激或惩罚,减少、弱化消极行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激发培养主体正向活动动力。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不同性质的培养组织有序竞争可克服不思进取、消极懈怠的群体行为,催发你追我赶、努力创新的竞争格局的形成。加强对后备人才交流中私人交易、暗箱操作等不当行为的监督、惩罚,以及对青少年竞赛中出现的“以大打小”、虚报年龄等不当行为的查处,将有利于形成稳定、有序的后备人才培养市场,保证青少年体育比赛的公平、公正,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运行机制的良性运行。

4 结 论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在计划经济时期以及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在,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各培养主体的积极性和活力。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为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活动的健康发展,应该建立全面而灵活的激励机制,注重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正向激励与反向压力激励相结合,对各培养主体进行长期激励。使各培养主体在良性运行的激励机制作用下,为推动我国竞技体育更快更好地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 郑杭生、李强:社会运行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4):411.

[2] 转引自刘正周:激励机制[J].管理激励,http:∥省略,2005(2).

[3] 参见罗尔斯: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4]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5] [美]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 徐伟新.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7] [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8] [美]查尔斯・布彻尔,马奇・克洛迪著.茹秀英,宋玉芳,王军等译.体育运动管理(12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9] 陈为群.节约型社会与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1583-1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