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信息安全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目前各高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普遍认识到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必要性,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尝试,但仍存在着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网络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高校把安全稳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但是对于网络安全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曾查询了济南市一本科高校办公系统上的一年内关于安全的所有正式通知,包括加强春季安全大检查、五一、暑假、国庆节、元旦及寒假前等安全工作的通知,竟然没有一项提及网络安全的教育内容。这充分体现了高校对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严重欠缺。
(二)网络安全教育内容陈旧,缺乏针对性
安全是高校一个永恒的话题,面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内容需要与时俱进,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网络安全教育亦是如此。但是,目前高校的网络完全教育更多地进行表面的信息传递和知识传授,口头陈述发生的网络安全事故以及怎样防范事故发生,几乎都是从理论层面开展教育,缺乏对网络安全教育的有效探索和实践教学,更没有针对学生的性别、专业、兴趣爱好等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区分。这样的教育内容刻板老套,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学生自然也不会入耳入心。
(三)网络安全教育形式单一,缺乏有效的介入方法
大多数高校的网络安全教育大都是由班主任、辅导员或班委通过班会、QQ群、飞信等方式传递给学生。这种单向的自上而下的传递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会让个性张扬、乐于表现的大学生缺少主动性,仅作为被动接受的一方而失去受教育的信心和乐趣,导致目前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效果较差,学生入耳但不入心,各种网络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二、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一)社会工作的目标与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目标具有相通性
社会工作的目标就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摆脱困境,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而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目标正是让大学生摆脱现存的或将来可能会出现的网络安全方面的困境,摆脱危难,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其适应社会和环境的能力,达到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的目的,最终促进社会和学校的和谐发展。(二)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大学生群体的优势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助人自助”,通俗来说就是社会工作者不仅是帮助服务对象摆脱其所处的困境,还要促进服务对象的成长与发展,帮助服务对象发现自身的潜能并促进其提升社会适应性。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站在新技术、新思想前沿的群体,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处于这个阶段的群体有其独有的特点。从社会因素来看,在校大学生基本都出生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物质相对富裕,对高科技的使用较为广泛。从家庭因素来看,独生子女已成为大学生的主体,他们从小就倍受宠爱,导致多数在校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抗挫折的能力相对较差。从个体因素来看,大学生思想活跃,注重民主平等,权利意识和主体意识不断增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掌握这些特点,因人、因时、因地施教。传统的网络安全教育已无法解决大学生个性化的问题,迫切需要引入新的工作理念和方法。而社会工作正符合这个要求。社会工作之所以能成为现代社会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方式,在于其秉承“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以利他主义为指导,在解决社会问题时,总是将人放在首位,同时用整体观点来看待社会,从人与环境互动的角度理解社会生活中的个人。
(三)社会工作介入可有效稳定学校和社会环境
安全稳定是各个高校努力追求的工作目标,目前,各高等院校都在努力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在网络不断冲击大学校园和大学生的背景之下,高校网络安全事故不断发生,不仅对学生本人带来伤害,而且对学生家长、学校及社会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网络安全教育则是一个减少网络安全事故、稳定学校和社会环境的有效措施。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坚持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致力于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稳定的社会。将社会工作介入到高校网络安全教育中,可以通过网络安全教育起到稳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作用,维护社会的良好秩序。
三、借鉴社会工作理念,创新网络安全教育新观念
目前,我国高校的网络安全教育普遍采用“一人讲、多人听”的灌输方式,把大学生看作被动接受的对象,完全忽视了教育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这种形式所带来的结果必然是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甚至还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教育效果不佳。而借鉴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将网络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和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相集合,寻找学生中的“金点子”、“好办法”,肯定学生的潜能,逐步提升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实践的能力,最终促进学生自我成长、自我发展。四、引入社会工作方法,探索网络安全教育新模式
(一)个案工作方法有助于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个性化问题的解决
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方法中起源最早、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强调个别化的原则,注重个体的独特性,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内外资源,强调自决、尊重和平等。同时,坚持“人在情景中”,把学生放到特定的环境中去考查,充分理解学生行为产生的背景,也就更能理解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这种个性化的工作理念更容易被当代大学生所接受。在高校,由于每个学生的专业、年级、性别等个体差异,对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不尽相同。因此,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进行调研,了解学生的需求分类。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入社会工作个别化的原则,将网络安全教育划分成不同的模块,针对不同人群,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不同层面、分门别类的因人施教,可以有针对性地关注到每一类学生的个体需求,开展个别辅导,提升教育效果。
(二)小组工作方法有助于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共性化问题的解决
小组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之间的互动,帮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从中获得小组经验,处理个人、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问题,恢复与发展社会功能,开发个人潜能,从而获得个人成长。通过小组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学习到小组经验,并建立起良好的朋辈支持网络,这种朋辈间的支持远比教师的教育引导更为有效。同时,因为小组工作强调在达成小组目标的同时完成成员个体的转变,更适合在广大大学生中开展。传统的网络安全教育更多采用集体辅导、课堂通知的方式。笔者了解到,学生对这些形式兴趣不大,更希望通过角色扮演、示范教学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演练。所以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可以根据学生需求,设计不同的教育内容,借鉴小组工作方法开展教育活动,比如编写网络安全教育剧本,组织学生设计剧情进行角色扮演,亲身演练各种危机状态。同时,还可以根据各种网络安全隐患开展不同的学习小组,比如网络交友安全小组、网络交易安全小组、网络信息安全小组等,通过这种朋辈群体之间的互动和支持,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
(三)社区工作方法有助于整合校内校外网络安全教育资源
在学校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更应强调学校内外资源的整合,形成教育合力。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不能仅仅依靠辅导员等学工人员实施,还需要积极协调校内、校外资源,努力扩展网络安全教育的空间和范围。在校内,首先,要加强对网络安全教育的统一领导,设立网络安全监督部门,培训与网络安全相关的人员等。其次,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网络安全教育队伍,推进“全员育人”的工作思路,形成全校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网络安全教育除了依靠高校之外,还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联合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加强学校和社区的联系与沟通,整合教育资源。高校可以邀请社区内的网络安全教育工作者、网络警察等专业工作者,结合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案例和自身的工作感悟,到校开展网络安全方面的专题教育。
作者:李霞 单位:山东女子学院
参考文献:
[1]彭阳慈航.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3.
[2]邬萍.社会工作介入少年儿童的假期生活———以东胜新园社区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3]杨延存.浅谈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特点[J].山西青年,2013,(11).
关键词 安全教育 教育问题 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1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教育边缘化。为了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教育部门把各类课程纳入到教学安排当中,努力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努力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但“语文、数学、英语是主课,其他都是副科”的观念,在绝大多数学校当中普遍存在,并且根深蒂固,这就导致师资力量、设施条件、教学时间都向上述“主课”倾斜,从而导致安全教育这种实践性课程受到挤占,甚至被忽略。
(2)小学生被过度保护。6-13岁,是人生当中充满想象和活力的年龄,处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天性都是活泼好动的。但为了安全起见,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被过度地“保护”起来,他们的活动范围大大受限,跑、跳等较为激烈的运动和稍带冒险刺激的项目,都被列入禁止事项,还有很多学校拆除了校园内的单双杠、篮球网,“学生安全和学校责任”像一把剑一样,悬在学校领导和体育老师头上,使得他们不得不“畏手畏脚”。这种降低标准为安全,限定范围求安全”的做法,看似为了孩子的安全着想,实际上却使本该朝气蓬勃的孩子们,变得柔弱不堪,安全意识消耗殆尽,应对突发的安全事件能力接近于零。
(3)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尽管教育部对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已有明确要求,但现阶段多数小学的安全教育只停留在老师带着学生诵读安全手册、安全规则层面,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与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是不相适应的,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这也注定了最终效果的微乎其微,因此一旦发生特殊情况,学生还是极易出现意外甚至酿成悲剧。
2小学生安全教育问题的成因
(1)升学压力使然。尽管当前上下均提倡和呼吁素质教育,但受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和短缺矛盾制约,学校的围绕“升学率”开展中心工作,成为不争的事实。对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往往停留在班主任老师的口头强调和课间操时间校领导的简单教导上。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学校多数会在安全责任制的落实、规章制度的执行等安全管理上找原因,而事实上因升学压力冲击导致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缺位才是症结所在。
(2)学校和家长侥幸心理使然。如前所述,现阶段大多数家长对子女都不同程度存在过度保护的问题,他们认为,只要对孩子保护的好,孩子就不会出现安全问题。当孩子步入小学,他们把孩子的安全完全寄托于学校,认为学校要保证孩子的绝对安全,孩子有任何闪失,学校难逃其咎。而多数小学校为了保证学生在校期间不受伤害,对在校期间学生的活动严加控制,去除所有可能诱发意外的体育活动,认为这样就能保证学生的绝对安全,学校就不用承担任何责任。长此以往,小学生的安全问题陷入了家长依赖学校,学校应付家长这样一个怪圈。家长和学校这种侥幸心理,导致小学生虽然身体受到过度保护,但危机意识的培养却渐渐步入真空。一旦出现危机,小学生的心理完全无法适应,更谈不上有效应对。
(3)教师安全教育不专业使然。现阶段,受“升学压倒一切”观念影响,有关部门对教育的管理者和教师的培训,多集中在教育管理、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上,对他们安全方面的培训,却显得十分不足。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很少有教师能够深入地学习安全知识,并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这就注定了学生无法掌握全面且实用的安全知识。因此,必须加强对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安全教育专业培训。
(4)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欠缺使然。目前,大多数的小学校安全教育方面,做得最多的就是指导小学生阅读有关安全守则和相关读本,这些安全问题多集中在交通、防火、饮食等方面,自然灾害、网络信息安全和公共治安却相对缺乏,家庭暴力、自杀、等更是很少被涉及,同时,实际演练相对缺乏,学生难以在演习中掌握逃生、避险和自救等技能。
3加强小学安全教育的建议
(1)加大投入,完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软硬件。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安全教育软硬件方面的投入,把对学校的安全保障、学生的教育列入财政预算;教育部门要编订专门教材,并作为必修课加以推进;政府管理部门要积极履行职责,及时填补生活中存在的安全漏洞。
(2)警钟长鸣,提高安全教育意识。安全管理、安全教育能力的强弱,已经成为衡量学校管理者能力和水平重要尺度,增强学校管理者的危机处理能力,关键在于从思想的高度,树立危机意识。学校管理者必须要有忧患意识,通过日积月累的努力,从根本上增强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的风险意识,这对做好当前小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3)对教师安全教育进行专业培训。小学生在校期间,与老师们接触的最多,老师们的言传身教,对他们影响很深。因此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安全教育培训是十分必要的。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并结合易发安全问题的特点和规律,对广大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不断更新和补充安全教育管理方面的知识。教师要积极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让学生掌握常见的突发事件自救和互救措施,同时还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互动,努力打造健康、向上、安全的班集体。
(4)安全教育方法和途径多样化。在做好常规教育的同时,学校要积极探寻一些寓教于乐的方式,比如: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技能比赛、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开展安全活动周等方式,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教育氛围,让学生们广泛参与其中,乐于接受安全教育。
综上,小学安全教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不断完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物质基础,不断更新安全教育理念,不断丰富安全教育途径,不断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让孩子们永远能够平安、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为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卫工作,我国自1996年起就确定了将每年3月份的最后一个周一作为“安全教育日”,在全国的中小学开展。国务院又颁布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纲要中提出公共安全教育包括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社会安全、自然灾害、信息安全以及危害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的六大模块,要求学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角度多途径地开展针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国家之所以设立这些制度是为了降低各类伤亡事故在中小学发生的机率,全面深入的推动安全教育在中小学的开展。然而,每年非正常死亡的学生数量正在逐年增加,这是他们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所导致的。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主要靠学校的教育,只有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生存技能、健康知识、安全知识,树立安全意识并掌握自我保护能力后才有规避各种伤亡事故的可能。多年以来,学校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重视学生文化课的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学生在意外伤害事故中缺乏与安全相关的生存技能、生活经验、心理知识以及基本的医学尝试,导致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自我保护能力很差。学校受传统教学和竞技体育的影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过分强调学生的体育成绩,而忽视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这就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我国教育部门早已明文规定要在学校开展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但学校只是流于形式,照本宣科,学生缺乏实践活动,真正发生危险时学生不能灵活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目前学校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主要手段有:第一,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地强调运动损伤的内容;第二,对体育器材使用的讲解;第三,学生进行体育运动过程中老师对他们的安全保护;第四,教师利用上课、黑板报、学生手册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的理论讲解;第五,学生在上体育课时老师让学生做热身活动,防止学生在运动中受伤。从以上五点我们看出,学校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只是停留在理论宣贯上或是对运动项目本身的安全讲解,并没有涉及到对发生意外伤害、自然灾害等情景的安全保护教育。以上所述就是生命安全教育在我国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现状。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对策
1.学校师生要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学生进行体育活动首先要注意安全,而且上课过程中作为体育教师要告知学生如何在运动中保护自身安全,在发生危险的时候应如何应对。教育部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需要体育老师和学生认真阅读学习,只有教师和学生真正了解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在生命安全教育里的目标,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体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在学校里的安全意识。学校定期开展运动会和突发事件演练,普及生命安全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属于体育课的范畴,运动比赛是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只有将生命安全教育与运动竞赛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才能更好地进行生命安全教育工作,所以学校要定期开展各类体育竞赛和突发事件演练,这类竞赛和演练的种类很多,比如赛跑、篮球赛、拔河比赛、火灾演练、地震演练等,在竞赛和演练中学生增强了体质、锻炼了意志,同时还学到了救险逃生的技能,强化了学生们的生命安全意识。
2.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的开发与应用体育与健康课程里虽然规定了课程目标,但并不是强制性的规定,这说明该课程是目标导向,课程内容很广泛,体育老师在教学上有很大的空间进行选择,各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地在竞赛规则、运动项目、器材、场地上进行适当的简化,编写适合本学校风格的教学课程,把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改编成机动灵活的教学内容。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体育教师在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他是安全教育的的设计者和操作者,体育教师能力的高低决定着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能否顺利开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能够拥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但就目前情况来说,还没有明确、具体的操作内容和评价体系应用到体育与健康课程里的生命安全教育当中,这就需要外部和内部共同加强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就外部来说需要教育部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定期开展体育教师的培训活动,师范类体育院校应着重开展体育生命安全教育的课程,使体育教师在走向教育岗位之前就有这专业的技能来胜任今后的体育教学工作;就内部来说,作为体育教师要经常与同事、外校同行交流沟通对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学经验,多学习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的图书和影像资料,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只有从内外两个方面提高了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才能为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打好基础。
3.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全面开展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工作仅仅依靠学校是很难完成的,生命安全教育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才能提高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学校应与社会各部门取得联系,如公安消防、卫生、交通、地震的相关部门,聘请这些部门内的专业人员来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辅导,帮助学校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的演习活动。如请消防人员给学生讲解发生火灾后的逃生办法,请交警向学生讲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及发生交通事故的处理方法,还可以请地震监测站的人员向学生讲解地震来临前的征兆和发生地震时正确的做法等等,只有学校与社会实现真正的结合才能使学校的生命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结语
学校安全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的范文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抓安全工作的紧迫性、长期性。学校是人群集中的地方,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安全卫生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学生的安全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学校就必须把保护学生的安全放在首要地位。下面我就安全教育学习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抓好安全教育是我们教师进行教书育人的行动指南。
安全教育讲座中重点谈到了“教师”这一部分,它涉及面较宽广,不但谈到了教师所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规范,学校的安全责任,而且谈到了教师必须应尽到的安全责任等方面。
我觉得安全教育讲座给我们广大教师提供了教书育人的行动指南。一名合格的农村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要有安全理念,要懂得安全基本常识,要有安全第一的思想。作为教师更应把职业责任变成自觉的道德义务,更应知晓安全教育常识和掌握安全保护基本方法,更应在保护好学生的安全前提下教书育人。作为班主任教师更应把抓安全工作放在班务工作的首要地位,要不厌其烦的讲安全,要关注全体学生。必须自觉地做到对学校安全负责,对学生家长负责,对教师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在社会主义社会,教师职业态度的基本要求,就是树立积极主动的劳动态度,努力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教师必须有主人翁的安全责任感,必须具有从事教育劳动的光荣感与自豪感,必须有安全工作奉献精神。
二、抓好安全工作是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重要保证,是学校实施教育的重要保障。
思想品德课中讲到生命健康权是人的一项重要权利,安全教育讲座中谈到了“学生”,学校保护学生生命安全是学生应享受的一项最基本权利。而这一基本权利所对应的是国家和政府的基本义务。制定安全法,宣传安全法,实施安全法,落实安全法,正是国家和政府履行这种义务、落实学生权利的必由之路,安全教育不仅是适龄儿童家长及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更是国家和政府的义务。国家和政府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学校安全教育,提供安全的教育教学设施。学生在校的安全更是学校的重要职责,让学生了解安全常识,掌握安全自我保护方法,这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要充分利用升降旗仪式、广播、电视、班会、集会、板报等宣传阵地或聘请相关人员到校,认真开展安全知识宣传和讲解。利用多种形式认真开展安全活动,让每一位教师明确,让每一位学生知晓。学校要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抓好安全卫生工作,学校要有安全提示牌、警示牌、人行横道线设置,学校要做到安全制度落实,人员到位,责任明确。学校只有把安全工作抓好,学校的各项工作才能正常开展,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提高;才能让家长放心,让学生安心,让社会满意。
三、社会、家庭、学校联动抓好安全工作
在中小学安全教育讲座中也明确了社会应该对教育履行的安全义务,社会各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电台、广播、报刊、杂志、宣传栏、宣传车、宣传单、信息简报等宣传阵地,广泛深入地开展法制知识、交通、消防、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安全事故图片巡展等活动,在社会中营造一种“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氛围。定时播出提示中、小学生安全的宣传画面,特别是推出动画片等中、小学生喜欢的节目时,有意识地插播一些宣传教育公益广告,此种宣传方式长期坚持,久而久之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社会、家庭、学校联动抓好了安全工作,一个“和谐、文明、平安”的社会、家庭、学校将促使国家发展,国民素质提高,社会稳定,国家繁荣昌盛。
在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适应时代对学校安全教育的要求,关注学生的安全,为国家、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不懈努力。
交通安全关乎生命,生命没有彩排。全世界过6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车祸,全世界每一分钟就有人伤于车祸,全世界死于车祸比世界大战死的还要多,而我国交通死亡事故是全世界第一,每天,都会有人命丧于那无情的飞奔车轮底下,成为交通安全路上又一个警示灯。车祸,让许许多多温暖的家庭支离破碎,让幸福在车祸中断送。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车祸中转瞬即逝,许许多多肇事司机在一失足间铸就了千古恨。触目惊心的数字,成千上万的亲人就在车祸的转眼间中沉浸在悲痛之中。
当因超速超载而引出的惨重的车祸;当想象他们丧失亲人时那悲痛欲绝的情景,谁还会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无处不在?违法超载(员),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和一时的方便便漠视了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超速行驶无视法律法规的要求结果酿成了大祸,酒后驾车,害人又害己,“杯中一滴酒,亲人两行泪”,连无辜的小学生都不能幸免遇难;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安全知识匮乏,无证驾车、违法超车会车、疲劳驾驶、操作不当、肇事逃逸等等交通违法行为导致的接二连三的交通事故一个个向我们涌来,一张张团圆的景象灰飞烟灭。
在血的教训的照映下,让我感到生命如此地脆弱,如此地不堪一击。多一份小心,多一份关心,就会少一份灾难,少一份失望。珍惜生命,从我做起,为不再让亲友生离死别的场面再一次出现,不让交通事故无情地吞噬我们无辜的生命。从现在开始我一定严格遵守各项交通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法律,时刻以清醒的头脑掌握好手中的方向盘,控制好脚下飞旋的车轮,守好道路交通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不开霸王车、不违规超车会车、不无证驾驶、不疲劳驾驶、不酒后驾驶,不超载、超速,避免心存侥幸而给自己和他人留下终生的痛苦和遗憾。毕竟,命大于天!
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体会到;校园安全管理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制约着学校的发展。正如教育部长袁贵仁所说:“生命不保,何谈教育。”
近来因校方直接或间接责任,造成数十人、甚至上百人伤亡的交通、火灾、爆炸、踩死踩伤、翻船溺水等特重大事故仍时有发生。食物中毒、服用药物引起的不良事件、不法分子冲击校园扰乱学校秩序伤害师生的案件都有增长趋势。这些事故、事件的发生、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深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被打乱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会受到伤害、死伤学生的家庭遭受不可挽回的损失。同时,也给社会增加不安定因素,造成比较严重的社会影响。这些事件、案件的酿成、固然有因,但与我们主观上对安全工作不够重视、疏于管理以及对社会不法分子斗争不力有很大关系,致使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甚至根本不应该发生的事故、事件发生了这使我们非常痛心。
这次的学习内容无时无刻不再提醒我们:校园安全不能忘。校园的安全是实行教育教学的保障,没有安全的保障,就没有办法实行教育教学。所以,我们要尽自己所能保障学生的安全。
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让学生自己懂得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掌握防范技能,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利用每学期的开学后、放假前的一周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要积极利用晨会、班会课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演讲、讨论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同时要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网络,坚持不懈地把各项安全教育开展下去,有效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事故主要集中在交通、意外伤害、食物中毒;煤气中毒、火灾等方面。研究掌握事故的规律,只要我们把握了,就可以解决。制定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不负责任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的,要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建立常抓不懈的学校安全工作机制。我校在安全这方面坚持每天有领导带班,坚持早检查,午检查和下午放学检查。并做到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整改。
安全工作是学校的头等大事,让我们全校教师积极行动起来,人人讲安全,个个关心安全,时时处处绷紧安全这根弦,为把我校建成安全、文明的学习乐土而努力。
学校安全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的范文
安全工作,是我校工作中的重点,为进一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力打造平安校园,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进一步落实国家、省、市xx按照市局要求,我校对安全工作做到警钟长鸣,切实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学校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
一、我校安全工作的总体目标
1、预防为主,突出重点。
2、从严管理,落实责任。
3、加大安全教育力度,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二、我校安全工作的主要任务
1、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和组织机构,制定工作规划、实施方案,并层层落实责任制。
2、制定和完善校园安全建设管理的规章制度。
3、制定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处理方案。
三、安全管理的主要工作
1、组织落实、制度保证。
我校十分重视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形成了党支部总揽全局、统一协调,各部门参与,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形成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同时严格执行门卫登记、验证制度、规范日常管理;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预警预案体系,落实应急反应机制;制定各部门,各科室管理制度、
危爆物品管理制度等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制度;严格落实行值日制度,做好记录,坚持落实校长责任制,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校园安全文明建设工作责任追究机制。
2、加强宣传,形成共识,营造良好氛围。
我校积极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宣传教育,坚持做到全校师生了解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意义和要求,并能积极参与其中。同时根据我校特点,深入广泛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开展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运用多种渠道开展实践活动,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良好氛围环境,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如119消防日宣传活动等,在组织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又使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注重学生的心理调节和教育。
四、具体责任情况
1、由后勤处负责对校舍安全进行检查。走廊、楼梯等设备设施坚固,加强管理。及学校短期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
2、由后勤处牵头,政教处配合加强消防安全。排除学校集合场地、图书室、实验室等可能导致爆炸、火灾、触电等类别的事故隐患。更新消防设施,加大投入。
1.体育课不能承受之重
在新的课程体系下,体育课的设计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虽然我国中学阶段的体育课已经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但事实上体育课并不能承担所有健康教育的内容。体育与健康课,在很大程度来说,还是体育为健康的课。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下降,学校体育课应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学生体质的下降是多因素的合力,仅仅是将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并重新设定一系列的教学内容,也并不能扭转这个局势。健康教育与安全教育有很多相交相融的领域,根据安全教育的指导思想以及安全教育的内容,在“健康”指导思想下设计的体育课成为进行安全教育的一种最佳选择,这是无可厚非的。关于这一点,应清楚地认识到,在体育课中渗透安全教育是体育的责任和义务,但体育课并不能承担所有的安全教育内容。因此在体育课中实施的安全教育,不是体育与安全教育,不能偏离体育课的主旨,应是体育为安全的教育、安全为健康的教育。
2.体育课程自身的安全问题
在体育课中实施安全教育,首先关注的应是体育课过程中自身的安全问题。学校体育安全是学校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关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论述较多,绝大部分论述是从法学角度切入的,主要关注了伤害事故发生后各方的权责问题。少部分研究关注了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的建议。从法理角度分析体育课程中产生的安全问题,不是我们考察的主要对象。体育课自身带给学生伤害的原因及预防,才是我们剖析的重点。体育课中带给学生的伤害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难以预见的伤害,一类是可预见的伤害。难以预见类的伤害与体育运动的基本性质有关,即对身体的要求以及它的对抗性、竞争性,由此产生的伤害事故多属于偶发性事件,难以预防。可预见类伤害事故的发生是学校和教师的安全意识不够、教师工作的程序不够规范、责任心不强等导致的,因此其事故责任应由学校和教师负责,而这种事故通常是可以避免的(表2、表3)。
3.以体育课为载体的安全教育
除了体育课自身所蕴含的安全教育,体育课能否提供安全教育的其他内容,答案是肯定的。其原因有:①“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的体育课内容与安全教育内容有很多交融的地方,可以就此方面深入挖掘,合理设计。②体育课学科特征对学生发展的要求与安全教育在规避危险时对人的要求有很多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基本体能要求、技能要求、应急救护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心理承受力(对恐惧的抑制,理性的分析危机)(表4)。
二、体育课程中实施安全教育的注意事项
1.不能破坏体育实践类课程的学科特征
正如上文所述,体育课程不能承受之重——体育课不能承担所有的安全教育内容,也不能一味地迎合安全教育。在体育课中渗透安全教育,首要的就是不能破坏体育实践类课程自身的学科特征。体育实践类课程其中最重要的是从事身体练习。从事身体练习,它是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其一是学习并掌握运动技能;其二是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前者反映的是课程的‘技艺性’,后者反映的是课程的‘自然性’”[2]。根据体育实践类课程的特征,要求在体育课中渗透安全教育的时候,不能将安全教育内容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来开设,不能将体育课完全替换为安全知识讲座,而只能是也必须是将安全教育知识融入到体育课中,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理解经过设计的安全教育知识。
2.教材内容的选择
既要不违背体育实践类课程的学科特征,又要将安全教育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就给教师在教材内容的选择、设计、开发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这一精神完全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理念,即要求教师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开发创造出有特色的学校体育课。教材内容合理开发的首要步骤,是应当找出与体育课有相当密切关系的安全教育内容。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安全教育内容的分类,“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六个模块。重点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能”。联系体育课教材,进行初步的研究发现适合在体育课中实施的安全教育内容集中在社会安全、意外伤害、自然灾害、应急救护四个方面(表5)。表5中的内容只是与体育课联系较为紧密,但要真正在体育实践课中教学,还需要教师开动脑筋,将上述内容教材化。结合各项体育运动的特点,将上述内容通过设计、改造、整合等办法,在教学中采用,这就是素材的教材化,是从教材内容选择到教材内容实施的阶段。
3.科学的设计
除了体育课自身的安全工作通过引导、规范等措施努力解决外,其余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应通过科学的设计,以体育课为载体来完成。根据安全教育内容,结合体育课的特点,进行内容选择后,再经过教材化处理,方能在体育教学中实施。但事实上,不同学龄阶段的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不同,知识和技能学习的侧重点不同,因此教材内容必须经过科学的设计和组织实施。小学阶段以情境教学设计为主。将大量有关的安全知识通过游戏情境化处理,培养学生防范危险的意识,懂得遵守公共安全的一些基本要求。如以课题单元为主设计的体育课“小小消防员”“森林动物过马路”等。中学阶段在巩固安全意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逃避灾害的体能、技能和心理素质,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救和求助逃生知识。初中的体育教学项目应经过适应性改造,提升太过简化的内容,使竞技项目降低难度而具有亚竞技性质。如同样是消防知识和技能掌握的体育课,课题名称“消防英雄大比拼”、组合短距离跑、攀爬楼梯、运水(运沙)灭火、救护等科目,计算个人和小组成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阶段在学生体能、技能和心理要求更高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具有积极主动对危及安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的能力,从而更为主动地规避危险,提高生存生活质量。为达到这一目标,高中阶段较多采用模块式教学,一个模块是相关内容的若干个单元。如野外生存模块,可以设置攀爬单元、泅渡单元、紧急救护单元、定向运动单元等。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