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按照市、县主管部门要求,积极组织课改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手段,改革单一评价模式,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积极稳妥地探索课程改革的新路子.

二、课改组织机构

课改组长:张延成副组长:窦兴民、聂炳法、段连学成员:曹林、丛临香、马玉明、教研组长

三、目标任务

1、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内涵,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2、了解新教材的内容,体例结构、特点、使用策略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校本研究,开发乡土课程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

3、开展教学方式的研究。科任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摒弃一支粉笔“满堂灌”的现象,积极探索教师的角色意识,当好课堂的“导读”,而不是“演员”,研究课堂教学结构、流程,教师要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4、开展学习方式的研究。积极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发展个性潜能,转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5、开展形成科学的评价观,建立一套适合本校的评价体系。

四、措施方法

1、大力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任何改革,先要过思想关,即是思想观念要先行,这是改革的保障。我们组织的三级培训,第一级即上层培训,选派优秀教师到省、市参加骨干培训,第二级即组织全体教师的通识性培训和学科培训;第三级是由学校组织培训,定时间反复强化学习,特别是观摩实验区的示范课例。通过三级培训,要使全体教师彻底转为思想,杜绝“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此外,学习培训分阶段推进,即分批分期选送科任教师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培训、课程研讨活动等;分批培训教师,即还在担任老教材教学任务的教师也要让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运用新理念、新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跟踪培训;对起始年级的教师,在后续阶段仍要进行教材培训,真正实现综合培训、全员培训的目标,

2、落实集体备课活动,各科、各年级成立备课组、年级组跟踪监督。各备课组要有指导性的教学计划,时度安排表、活动安排表。备课组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每次备课要有中心发言人,备课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发挥集体智慧,探索课改的新路子,备课组还应定期开展看课、说话、评课活动,真正做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

3、健全课改相关制度。推进课改还应从制度方面进行约束,我们决定研究制订课改学习制度,课堂教学评价制度,课程评价制度等,让教师的全部身心和精力指向课程改革,让长冲中学师生能在最短的时限内融入课乞讨的洪流。

4、学校领导、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经常进行课堂听课、研讨、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加强实验过程的管理与监控,杜绝老套的教学方法行为,运用新教材采用老教法的作法。

5、探究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业生的学双方互动的过程,它决不是教师教学生听,或者学生专注听教师讲的单向传输。课堂的互动性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上角色地位的改变,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知识的垄断者、教材机构的传授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平等的参与者,学生探究疑难的积极引导者与促进者。课堂的结构模式也将发生彻底的改变,不再是以教论学,而是以学论教。教师出色地教是为学生更好地学提供服务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给自己的课堂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学与教的统一。

变革教法还表现在教材的解读与处理上,很多教师总习惯于传统的教学的思维,因为过去的教材的处理有固定的模式,易操作、简单,不需动脑筋,而“课改”的课堂教学重视精神性的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中在实践中来感悟体验所学的知识,这种教学没有定式,非常灵活,不易把握,特别是备课要求高、难度大,尤其如“问题探究”,教师不能只凭自己过去的经验,更要深入为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置凝提问的“估计”,过去备课有一本“教参”便可高枕无忧,现在备课要阅读大量书籍,查阅大量资料,广泛搜集有关信息,此外,还要通过自己的真切感受,进行删选、加工、处理,在课堂上教师要随时给学生释疑、答疑。“课改”课堂教学的这一系列变化对教师来说将意味着不轻松,难度大,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锤练自己,加快自己对这种课堂教学的“磨合”、适应,要潜心研究,不断探索,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自己的教学中真正为学生制作出丰盛、营养丰富的“课堂大餐”。

6、探究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标准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也非易事,如果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时操作不当,即使我们在课堂上留给了学生一定的学习时间,但学生却感到无所事事,无所适从。这样学生非但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人,反而成为课堂学习的冷漠的旁观者,学生在课堂肯定是收效甚微。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课堂学习呢?其一:体验学习。在课堂上要设法引导学生置身于教材学业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教材情境中来感悟、来体验,从而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动机,来唤起他们解决问题欲望,不断地升华学业生思想情感,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如:数学课引导学生学习圆的知识,首先让学生置身于教材情境,生活中哪些圆的现象,圆对人类有何作用,让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萌生探求圆的奥秘的欲望。其二,“对话学习:就是让学生多与教材对话,多与作者对话,与生活对话。在课堂上多创设特定的话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讨论,在群体交流中,各个学习体体思维不断碰撞,从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7、积极推进课题研究。我们要在各学科中大力研究、实验,不惜花费财力、精力、人力投入实验研究,用坚强组织领导,充足的科研经费,扎实的实验研究,优秀的实验成果向市教科院汇报结题,在全市占据市示范学校的地位。

8、注重资料的整合和成果的总结、转化。各学科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要收集一手资料,适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在课改方面有在全县仍至全市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特别是要推出一批课改名师、论文、材料等优秀成果。

五、注意的问题

1、防止个别教师不愿改,不敢的情况发生,从思想上武装教师的头脑。对学生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养成训练,切忌随遇而安,畏难情绪。

2、课程评价的缺位现象。课程评价本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学校要制订适应课改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教师也应当用科学、发展的观念评价学生,多元评价、发展评价、过程评价是应当贯彻的评价原则。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第2篇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探索起步、规模扩张、质量提升三个阶段,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大发展。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通过探索课程改革的路径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也是职业教育一直在研究的问题。在第二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结束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竞争将会愈演愈烈,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针对我省目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高职院校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如何从学校教学管理的层面提出可操作性的课程改革整体实施方案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当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

(一)不能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特征

目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结构不太合理,不能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特征,大部分课程重理论、轻实践,忽视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很多学校仍沿用传统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

(二)课程体系存在着随意性倾向

当前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施思想上,大多按照“两个系统”理论进行,即系统的动手能力培养和系统的基础知识培养。但是在对两者之间的度的把握上容易产生偏颇,具体实施时往往出现厚此薄彼或随意取消、整合课程的现象,有的重理论、轻实践,有的重实践、轻基础,有的重结论、轻过程,有的重理性、轻感性,有的甚至随意取消基础课程,轻率整合专业核心课程。

(三)部分通识课程设置与专业联系不紧密

以《高等数学》为例,现行的数学教材,大多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没有真正贯彻“强化基本概念的教学,淡化数学基本技巧的训练,删去不必要的逻辑推导,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的教材编写指导思想。同时,高等数学教学中与专业的联系不太紧密,有些数学教师对数学知识在各专业的实际应用也不甚明了,与不同专业内容的融合、衔接不够,从而无法满足各专业发展和工程技术实践对数学的要求。

二、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整体实施方案

(一)确立基于校企合作下的课程体系改革

高职课程改革和建设就要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突破口,按照实际工作岗位要求设计课程结构,以真实的项目、案例、职业规范和程序等进行教学改革。根据工作任务优化设计学习内容,提出课程建设及课程改革的建议,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基于校企合作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从而使课程改革更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要求。

(二)建立全新的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是以新的观念为指导,运用不同于传统的新方法和新步骤,建设符合当代高职发展要求的、全新的课程体系。为了培养技术应用型、技能型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目标应当以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为基础,强调专业能力的训练,课程内容应当以项目任务为主要载体;课程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课程安排必须做到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一体化。

改造专业课程体系首先要对全校的专业设置进行科学论证,其专业设置必须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的,因此,首先要对本地经济、行业、企业发展和人才需求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科学的预测,所以,专业课程体系在专业建设和专业课程改革工作中占据核心地位。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从社会需求和专业培养目标出发,对传统课程体系进行深度整合、彻底改造或重新建构。改变课程体系设计的出发点,从“知识理论导向”转变为职业活动导向、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教学目标应从过去单纯重视智力训练的专业技术知识理论的学习,转变为以做事和做人为中心的全面素质教育,从突出知识目标转变为突出能力目标。改变课程体系的整体结构,强调实用,强调全过程,强调由粗到细,强调做事与做人结合,强调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新的专业课程体系最终改变的是教学效果,是以培养出技术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

(三)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

教师的综合能力是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重要保证,专业教师的综合能力包括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目前来说,大部分的专业教师来源于本专业的本科、硕士毕业生,虽然理论知识扎实,但专业实践技能相对比较薄弱。针对此种现象,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多创造机会让新教师进行实践锻炼,出台相关规定,要求新教师进行实践锻炼,并进行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业务考核和评定职称的依据之一。要让专业教师重视实践能力,督促其通过实践提高专业素养,为以后教学提供保障。同时也要引进有丰富实践技能的企业能工巧匠地参与教学工作。

三、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式

项目化教学是指根据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的实践技能的项目,根据项目的要求实施教学和考核,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程设计。高职课程项目化教学应该符合以下要求:第一,实践性,项目要来源于真实的实践环境,符合学生未来的职业实践;第二是相关性,按照工作体系进行课程项目化门类划分,既可以把同一个任务领域的几个单项任务模块合并在一起,也可以把几个不同任务领域的模块合并在一起;第三是思考性,项目有一定的难度和思考空间,而不能是单一纯粹动作技能方面的项目。

参考文献:

1.冯永刚.吕萍.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与探究[J].教育探索,2004(2).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第3篇

Abstract: Based on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the examin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and combined with our school automation features,a curriculum for students examination reform is proposed which emphasizing the application of ability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semi-open-book examination methods,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testing,emphasizing the process of assessment. The expected results show that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s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on theoretical learning courses which are consistent with application-oriented and applying the knowledge of teaching philosophy.

关键词: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考试改革;方案

Key words: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examination reform;program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5-0177-01

1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考试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自动控制原理作为自动化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同时,该门课所研究的领域也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知识。为了使得学生能够在学好理论的同时将其运用到实际中,激发兴趣,强调过程考核,并且提高考试成绩和及格率,突出教学重点,对这门课实施考试改革以配合教学改革[1]。通过考试改革可以带动教学改革进程,构建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

2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考试改革的内容

2.1 课程内容的整合与优化。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检查教学效果,在一些章节后组织编排综合型的题目,让学生以小论文的形式提交,将其成绩记录到期末总成绩的平时成绩中。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内容的研究:前三章为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偏重经典理论的研究;后两章为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偏重工程实际应用。针对这样的内容特点,安排两次大作业,让学生对一个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从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方法入手分析系统的稳态过程和暂态过程。针对这样的能力考核,在平时教学中,从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入手,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以时域分析方法为主线,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并进,利用直观的物理概念,使学生充分理解系统参数与系统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古典控制理论的精髓。把知识能力的考核放在首位。

2.2 由考试改革决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措施。实践环节中改变以往由教师命题的一贯做法,在学期末,安排一次综合性实验,题目学生可自选,也可从教师提供的试题库中抽题,所选题目需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采取自愿参加考试的方式。该部分的成绩由五个等级构成,即不及格不加分,及格、中、良好、优秀会分别在在期末总成绩中加相应的分数,建立一个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的考核方式可以给一部分在及格线边缘的学生一次到达及格线的机会,给一部分要提高成绩绩点的学生一次提高总成绩的机会,给一部分争取奖学金的学生一次到达优秀成绩的机会,给分布在每一个分数段的学生一次积极改进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及格率。

2.3 知识点的考核。笔试考试由全闭卷改为半开卷:改变原有的纯粹的理论考试,把笔试试卷分成两部分:试卷一,基本理论知识的考核,闭卷,占试卷成绩的50%;试卷二,综合能力运用的考核,开卷,可以带查阅过的相关资料占试卷成绩的50%。基本理论知识的考核包括:①基本知识模块;②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模块;③线性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模块;④线性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与设计。

3 考试改革的进程安排

3.1 进行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考试改革的调研。

3.2 制定出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综合应用能力考核的评价指标体系。

3.3 编制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综合性实验试题库。

3.4 在2007级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中进行考试改革方案的试验。

3.5 进行课程考试改革方案实施的初步总结,写出课程考试改革方案实施的初步总结报告。

3.6 修改课程综合应用能力考核的评价标准。

3.7 修改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综合性实验试题库。

3.8 撰写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的论文。

3.9 在2008级自动控制原理教学中实施课程考试改革方案。

3.10 进行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考试改革方案实施的总结,写出课程考试改革方案实施的总结报告。

3.11 写出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考试改革方案的结题报告。

4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考试改革的预期成果

4.1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增强,通过设置选做实验,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鼓励学生提高综合知识运用能力,不再像以前期末考试前几天死记硬背,造成学的好不如背的好的怪现象。

4.2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通过完成大作业网上查阅资料的能力明显提高,大量查阅资料后会超出教师布置的题目范围,大部分学生会对教师的题目给出多种分析结果,甚至会超出所学的范围,突破了思维定势,即教师告诉什么就知道什么的现象。

4.3 学生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得到提高,为以后做毕业设计撰写毕业论文打好基础。

4.4 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将得到提高。通过采取半开卷的模式,学生不但需要掌握基本理论,还要学会更好的利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强调提高学生的分析,设计能力,及寻求一题多解的发散性思维,强调工程应用背景,立意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改善了以往学生认为“学了也没有用”的想法。

4.5 制定出课程考核能力与技能的评价指标体系。

4.6 撰写课程考试改革实施效果的调研报告。

4.7 撰写教改论文: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

4.8 提交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考试改革的结题报告。

参考文献: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第4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让学生联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联系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在我校基本做到了常态化,部分教师基本掌握了四个课型的教学流程,在主题内容选择上尝试过与语文学科整合,与德育活动整合,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根据《宁城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相整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和《宁城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相整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为指导,以研究性学习为统领,以与语文学科相整合为先导,将“中国传统节日”设置为课程主题,通过美文、古诗词等国学文化表达出来。以点带面,拓展到各个学科,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具有开放、实践、综合、自主和研究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在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发展个性诸方面得到提高。培养面向未来、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工作目标

1、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积累实践经验,培养综合能力。

2、引导教师理解课程理念,掌握教学流程,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任教学科整合的方法。

3、促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形成模式和策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年级能力目标

三年级

1、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意识,并能提出2---3个感兴趣的问题。

2、培养学生能从问题中筛选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3、培养学生能把问题归纳成主题的能力。

4、学会填写活动计划表。

5、学会小组合作的方法。

6、知道搜集信息的途径:访问、上网、查找书籍等。

7、能明确被采访对象,掌握访问的技能,会制定访问提纲。

8、初步学会整理信息的方法,针对信息能简单地进行筛选。

9、培养学生掌握上网获取信息的技能。

10、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11、能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汇报成果。

12、培养学生倾听、质疑能力。

13、能总结活动过程中的得与失。

四年级

1、知道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

2、学会从时间序列上安排研究活动的基本阶段内容。

3、能够搜集一定的文献资料,从中得出自己的基本结论。

4、初步掌握保存资料的方法。

5、学会信息的手段和方法:编制简报、手抄报等。

6、能用恰当的方式,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7、能对整个活动过程中的某一环节进行反思。

8、加强学生汇报交流能力的培养。

9、在完成主题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完善三年级能力目标。

五年级目标

1、理解问题解决对生产、生活的意义。

2、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学会自己制定活动方案。

3、根据自身优势,学习组建团队参加活动。

4、能合理地确定调查对象,了解调查问卷的基本要素。

5、对调查所获取的信息能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整理、统计。

6、培养学生用DV片、幻灯片等信息。

7、会撰写倡议书、社会宣传提纲。

8、对整个活动过程能进行全面的总结与思考。

9、在完成主题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完善四年级能力目标。

六年级目标

1、能够从时间、地点、人员分工、具体活动任务等方面设计研究活动程序。

2、利用各种途径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综合利用各种方式方法信息。

3、基本能用调查报告、观察报告、小实验报告进行交流。

4、在总结与交流时,会引用资料区分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

5、具备总结交流的艺术技巧。

6、在完成主题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完善3—5年级能力目标。

四、主题目标

1、基本了解通用主题“传统节日”的由来、传说故事、民间习俗、文学记述(诗词作品不少于5首)、传承发展。

2、搜集、整理、理解、熟记、默写课外古诗每个主题不少于10首,并能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出来。

3、能对中国汉字演变、成语故事产生兴趣,并爱上中国的国学文化。

4、初步了解信息技术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清醒的认识给人类带来的方便和危害,并能在今后的学习中趋利避害。

五、课程内容

年级

上学期

下学期

通用主题

个性主题

通用主题

个性主题

三年级

走进教师节

走进李白的(山水)诗

走进元宵节

走进王昌龄的(边塞)诗

四年级

走进重阳节

走进杜甫的(抒情)诗

走进清明节

走进刘禹锡的(励志)诗

五年级

走进中秋节

走进王维的(田园)诗

走进端午节

走进贺知章的(咏物)诗

六年级

走进春节

走进孟浩然的(山水)诗

走进儿童节

走进白居易的(边塞诗)诗

六、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1、课前准备

教师根据学校设置的主题,结合自己和学生的实际,缩小主题范围,确定与语文学科关联、有研究价值的主题,并进行教学设计,特别是引课时的情境设计,能引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课程实施

第一步:主题生成与活动策划

(1)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情境,提出问题,根据问题生成子主题,由子主题生成活动主题。

(2)指导学生填写(制定)活动计划(方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方法搜集有关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等。

第二步: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落实活动计划或活动方案。

3、总结展示

第一步:材料整理,策划展示,形成报告。

(1)对调查结果或搜集的内容进行整理、统计;

(2)策划、准备展示的内容和形式。

(3)撰写活动体会(逐渐上升为报告);

第二步:交流展示,活动评价。

七、课程评价

1、评价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监督管理落实情况。

2、评价教师主题活动案例、论文等。

3、评价学生小组研究计划、报告等。

八、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

1、领导小组

组长:照日格图

副组长:方国梅

成员:张秀珍于素艳温福德

2、指导小组

组长:方国梅

副组长:张秀珍

成员:全体综合实践课教师

3、指导顾问:于 萍

(二)5月12日前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三至六年级上下学期各两个,学校会同年级组共同确立,将“中国传统节日”确定为通用主题,根据学校实际再确定8个个性主题,主题与语文学科相结合,与国学文化相结合。

(三)5月12日前根据指导中心实施方案,制定苏木皋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语文学科整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四)5月下旬召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整合”教学改革启动会议,领导小组、指导小组、实施教师参加,学习两级方案,培训教学流程,并启动第一个主题“走进端午节”活动开展。

(五)本学期内研究制定苏木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整合”课堂教学管理与评价办法,教师、学生进行量化评价,以评促研,以评促改。

(六)以语文学科为先导,促使“实施教师”快速成长起来,并在本校发挥引领作用。逐渐由语文学科扩展到其它学科,由实施教师普及到所有学科教师。力争用一年(现在至2018年5月)的时间出典型教师,形成具备全县推广的经验。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我国高中教育的改革正在向教学领域不断深入,关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讨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改革已风起云涌。表面上看,无论是借鉴还是尝试,各类高中学校的教学改革均不甘落后,都有振臂高呼之意,但当教师把视角转向最终落实高中教育培养目标的课堂,不难发现如今的英语课堂教学并没有多少实质的变化。

一、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相对滞后的原因

当今各种各样的课堂教学原则和教育理念层出不穷,几乎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无论是课堂教学的内容还是课堂教学的方式都需要改革,但现实情况却并没有取得多在进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平时只注意“点”的示范,未注意到“面”的推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木桶原理”告诉我们,教学成效如何,不是取决于做得最好的某个人或某件事,而是取决于最差的人或事;同样道理英语课堂改革成效好坏不是取决于某个人,而是取决于全方面。那么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最为迫切的是新的课堂教学方式从点到面、以点带面地全面铺开。

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是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通俗易懂性。应根据英语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施教对象以及有利于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选择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教育者平时只注重课堂理论规范建设,不注重课堂教学实践创新总结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关于英语课堂教学改革,高中学校管理者偏重于理论规范方面的建设,按照某个理论或某个模式规定教师应该怎样,学生应该怎样,这样就限制了教师个体在平时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造性。有的高中学校鼓励教师搞课堂教学创新,但不注重总结、完善,过一段时间后就不了了之,收获不明显。

英语教师平时只注重“教”,而不注重学生的“学”是另一个重要原因。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根据“系统原理”,只有注重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的整体联动,英语课堂改革才可能有所突破。教师和学生是英语课堂教学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两方面必须同步配合,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才能生效。英语学科是一个与实际接轨且不断发展和更新的语言学科,教师教学知识的更新速度应与学科课堂教学的发展相适应。

二、高中教育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

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基础单位是课堂,最终的环节也将是课堂,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以“有效课堂”“向课堂要效益”为首要原则。

对高中英语教育而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始终不能忽略的是它的价值属性。每一堂课的教学要严格按照即定的课堂教学计划进行,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教育者既提高了学生英语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又不折不扣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依据传统看法,这堂课是“保质保量”的,也应该说是“有效”的。所以对高中英语教育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重新认识。

课堂效益是指课堂上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满足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的程度,这显然不能忽略。确保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英语课堂教学管理创新的实质,也是其终极目标。只有英语课堂教学“有效”了,课堂才能真正与市场接轨,高中教育才能最终完成为社会、为企业服务的使命。

三、高中英语教育中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

1.要全面更新教师英语课堂教学观念

就目前高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来说,大部分教师对专业方面留意较多,但对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关注较少。从这看来,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已不再是各种理论细节的讨论,而应该让所有的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都重新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让每一位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都必须有现代课堂教育的观念和意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理念、开放教育理念、能力本位理念等。只有这样,才能让英语课堂教学观念得到全面更新,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才能真正有所突破,课堂上才可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学生才能学到终身受益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让英语课堂的教学时空真正开放,课内、课外才能成为有机的统一,课堂的利用率才能提高;只有这样,英语课堂教学才有可能做到真正的“有效”。

2.着重革新英语课堂设计思路

各专业有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每一门课有课程目标、每堂课有课堂目标,但最终的归结点应该是具有专业特点的结构性“能力”,无论是英语专业的教学计划还是英语课程的授课计划,甚至教师课堂教学的教案都要能着眼于“能力”。很多从事英语教育的教师只是上课传授知识,对专业目标不闻不问,其课堂的有效性显然不够。

对于每堂课的备课环节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思路的变革。改变过去以知识掌握为主的教学思路,在备课设计中以能力形成为主,将知识、方法、技术和情感融于一体,使课堂的各个要素得到有机结合。备课内容的主要体现,教案设计等应该包括本堂课的重点、难点、讲解的先后顺序、教学方法、以及最后要达到的效果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课堂教学有的放矢,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着手创新课堂教学科学评价机制

从高中的英语课堂教学管理来看,当前课堂评价的主要依据仍是“教学规范”。就“规范”本身而言,其作为课堂评价主要依据是无可厚非的。但“规范”与“创新”本身是一对矛盾,两者之间是一种交替发展的过程。“教学规范”应该是动态的,更应是发展的,切不可墨守陈规、一成不变,其涵盖的指标在一定时间内必须作相应调整。要改革课堂教学,就必须着手改变这种评价机制。作为价值导向,要鼓励教师的教学创新。要不断审视原有的“教学规范”,提倡多法并举、古为今用,在方式方法上体现一个“放”字,在目的目标上体现一个“效”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