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心理测评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SCL-90阳性症状 筛出群体 跟踪调查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制约因素进行研究,建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不仅有助于早期发现、及时干预、有效控制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进一步分析大学生人格发展,科学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1]。心理问题的筛查是对心理问题干预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希望通过追踪测评2012级部分学生,了解心理问题筛出群体的心理发展和变化特点,在此基础上,讨论如何深入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
一、 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取样于某理工科院校2012级6个学院1329名学生,涉及理、工、文科,其中男生1048人,女生281人,其中2012年心理测评筛出问题学生有222名。
(2) 方法
2013年10月底采取整群取样的方法,针对这6个学院共1329名学生再次施测SCL-90量表, SCL-90量表是大学生建立心理档案的标准测量工具[2]。该量表包含10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附加项,采用5级评分制(从1-5级),并以总分>160分或因子分≥2作为检出标准,得分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凡满足这一标准的学生,即属于心理问题筛查群体。
根据SCL-90量表阳性症状的判定标准,然后挑出普通学生和心理问题筛出群体两次测评的结果,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二、 结果与分析
(1) 2012级学生整体追踪测评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历经1年后,除躯体化外,2012级学生的SCL-90阳性症状均得到了很大的缓解。而且除焦虑、抑郁、敌对和附加项外,各项症状的缓解均达到显著水平。从均分来看,下降最明显的是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恐怖和偏执。
(2) 心理问题筛出群体的追踪测评结果
首先,调取222名心理问题筛出群体的两次心理测试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历经一年,这些学生的阳性症状均得到极大缓解,且达到显著水平。从均分上来看,下降最为显著的是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偏执和精神病性。见表2。
其次,调取1107名普通学生两次心理测试的结果,对比分析发现,普通学生一年间心理状况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些学生大二时的心理健康状况反而比大一时差,且达到显著水平。从均分上来看,上升最明显的是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和精神病性。这与景国勋等人在2010年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即学生大三时的心理状况优于大一时的心理状况[3]。但这印证了桑志芹等人对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的调查和罗晓璐的研究结果[4],即一、三年级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二、四年级。测查大一时是刚入学两三个月,这时候刚入学不久,学生多数处在新鲜期,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会稍高一点;大二学生经过一学年的大学生活后,由于学校适应性的差异造成部分学生适应障碍,学生面临学业的压力、未来工作选择的压力,所以大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可能较大一的略差。见表3。
三、讨论与建议
通过对1329名2012级学生的追踪测评,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历经一年,心理问题筛出群体的阳性症状均得到极大缓解,且达到显著水平,而且,变化最显著的是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精神病性和恐怖方面。其心理状况好转程度显著优于普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要和学院的辅导员、班主任等携手合作,探索更为有效的策略和方式将辅导覆盖到每一个学生,深入到每一个学生,切实解决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困惑,满足他们深层次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做好心理问题筛出群体学生的心理干预和辅导工作,为构建安全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作出最大的努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始于新生入学教育,贯穿大学生活全过程。心理普查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主要困扰不同[5]。针对不同年级相对集中的共性问题,有侧重地开展专题讲座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参考文献:
[1]王常青,朱锦士.大学生心理健康跟踪调查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5(2):48-49
[2]汪向东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2:194-195
[3]景国勋,邵强,潘子彦.理工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追踪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1,29(4):67-70
[4]桑志芹,等.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M].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关键词:高校;新生;心理测评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各高校通过多种渠道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测试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始端,它对于了解和把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特点十分重要。
一、心理测评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
1、心理测评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在大学阶段,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在这个时期,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是增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和前提基础,也是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认识自己既包括个体对自身各种状况的了解,也包括对自身各方面的评估。自我又包括对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三方面的认知。而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受他的天赋、所处环境、所受教育和经历等诸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出现失真甚至错误的时候。而各种心理测验通常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所以能通过心理测验辅助了解学生的能力、气质、性格、兴趣等心理自我。从而更准确分析自我,积极悦纳自我,有效地控制自我。
2、心理测评可以结合心理状态观察,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档案。
心理档案的建立是心理问题预警与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危机前主动预防、危机中及时干预和危机后跟进咨询的工作程序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科学的心理测评可以筛选出学生心理存在高危状况的学生群体和需要我们随时关注的警戒群体。针对高危群体,进一步的心理咨询和诊断,相关老师的高度关注和学生群体的帮助工作需要展开。对于警戒群体,密切关注该群体的心理动态,以便开展针对性地心理指导是学生工作者需要做的工作。
3、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有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智力状况、个性特征、能力倾向等心理特征的充分了解更有利于教育和教学。心理测验可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科教学,通过对测验结果的分析,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正确应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改变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心理测验作为教师了解学生的手段之一,通过测验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动机以及经过教育和训练后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等各种情况,这可以为教师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进行合理的课堂设计提供有用信息,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4、是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途径
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来看,心理普测为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心理普测,可以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保健的能力,并且科学合理地规划大学生活。
二、相关建议
1、心理测试工具的筛选要科学
我们认为,目前普测面临的一大难题是,是普测究竟要筛选出哪类学生。从心理问题引发的后果来看,众多高校关注的是学生的伤人及自伤倾向。精神疾病自杀占全部自杀者的30%-40%,其中包括那些未被发现的轻性或阈下精神疾病患者。因抑郁症自杀者占全部精神疾病自杀的25%,在自杀危险因索的研究中,一项全国性病例对照的心理解剖研究发现,抑郁程度重是导致自杀的最重要的预测变量,自杀组患有抑郁症的比例高达40%,且与自杀有量效关系。所以选择可以筛选精神疾病和抑郁症的量表有一定意义。
2、施测者应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
施测者应该接受过使用心理测评的训练,熟悉测评内容、测评程序,能解答学生在测评中的疑问。要尊重、理解学生,要热情、真诚、耐心地对待学生,并且合理运用指导语,打消学生的顾虑,让学生处于良好的受测状态。
3、测评的反馈要科学合理
对于新生心理测评的结果,学校应结合面询的情况给予反馈。学生在作答的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使得测评结果偏离真实状况,对于测评中出现的可能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如果能结合面询,则更能了解到真实的状况。而面询的咨询师也应该有心理学相关知识,且接受过面询的培训,以保证面询工作的规范和有效性。针对访谈的结果,学校应再结合实际给予学生一定反馈。反馈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于分数的解释和报告,最好能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将测验结果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从测试中得到积极力量,促进学生生长;给予辅导员老师反馈,让他们了解可能有心理问题学生的症状,以及产生的原因和可以帮助到学生的工作建议。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阅读疗法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 图书馆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阅读疗法的原理,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优势以及具体措施,使得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具有现实性。
1 大学生心理状况现状
近年来,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正处在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竞争越来越强烈,人类所面对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也复杂多变。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类社会关注,世界卫生组织1989年就提出整体健康的概念,即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这个概念将健康概念从单纯的生物模式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心理健康成为重要内容[1]。
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殊时期,他们有着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学习、经济、竞争、就业、情感以及人际关系等都对身心尚未成熟稳定的大学生造成诸多压力,当这些压力导致理想和现实出现矛盾和冲突时,部分人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的同学甚至出现了种种心理障碍。浙江大学心理咨询中心通过对大量优秀大学生的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和访谈,发现在优秀学生中患有“心理综合症”的比例竟高达40%。据《中国教育报》报道,2000年上半年的《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报告》,通过对北京23所高校大学生600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测试,发现有18%的学生存在中等以上的心理问题[2]。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年会(2003.9.13)公布的大学生心理调查表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占16.37%,有某种心理问题的占34.9%,男生高于女生,农村新生高于城市新生[3]。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引起了全社会,尤其是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的重视。教育部2003年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各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4]。各个高校都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为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重要的教学辅助单位应充分发挥丰富馆藏资源优势,加入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支撑的行列中来。而融合医、图书馆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的阅读疗法, 在治疗大学生心理问题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高校图书馆近年来利用阅读疗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产生了较好效果[5][6]。
2 阅读疗法
2.1阅读疗法定义
人类很早就认识到阅读的保健和辅助治疗作用,古埃及的一些寺院图书馆就因是治疗中心而闻名,掌管文献的馆员被称为“生命之宫的文臣”,在古埃及底比斯城的一个图书馆正门上方还刻着“医治灵魂的良药”[7]。中国汉代的学者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8] 但真正使用阅读疗法这个词还是上世纪初的事。阅读疗法(Reading therapy)也叫图书疗法(Biblio—therapy),是由美国人塞缪克罗色尔斯(Samuel Me—Chord Crothers)于1916年在《大西洋月刊》(AtlanticMonthly)上发表文章,首次提出并使用了这个词。1961年阅读疗法被收入《韦氏新国际词典》(第3版),并给予了这样的解释:①用有选择的读物辅助医学精神病的治疗;②通过有指导的阅读,帮助解决个人问题。我国出版的图书情报学词典将阅读疗法诠释为“为精神障碍者或行为有偏差者选择读物,并指导其阅读的心理辅助方法。”[9]
2.2 阅读疗法的心理学原理
阅读疗法的科学性不仅体现在阅读活动起源于人类治疗身心疾患的需要,自发生之日起就具有治疗的功能,更重要的是阅读过程既能带来共鸣、净化、平衡、暗示、领悟等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有调动着五脏六腑做着看不见的体操,这些活动起到了调节情绪、锻炼器官机能的作用,从而收到保健祛病的效果[10]。意大利诗人但丁说得好: “我在悲痛时想在书中寻找安慰,结果得到的不仅是慰藉,而且是深深的教诲,就像有人为了寻找银子,竟然发现了金子样”。又如我国古人谈到书对与人犹如“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朋友,幽愤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这些话都形象地揭示阅读疗法的魅力及其妙处所在[1]。阅读之所以能够治病,在于它传达给读者的情感恰好减弱或抵消郁藏于读者心中的不利身心健康的情感,从而缓解减轻读者的病情,这就是阅读疗法的作用机制。阅读是一个思考过程,能充分调动人的注意力,人在书的引导、启悟下不断提高对人生、社会、生命、疾病的认识,心胸豁然开朗,加上书中美好的欢乐情绪的感染,心态变得乐观安详,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 。阅读是一种心理体验,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与作品的感情内涵融合共鸣的过程,从而产生美的享受,激起某种崇高的感情,改进处世态度,拓宽知识面,激发审美兴趣,陶冶情操,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3 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阅读疗法的干预优势
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首先图书馆藏书与资料非常丰富,是广大读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每一个读者都可以在图书馆找到自己喜欢的读物,并且是免费提供,可以随时、随地阅览,不受时空限制。其次,图书馆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去的公共场所,而且大学生业余时间的重要去所,到那里进行阅读,不怕泄露任何隐私,不会伤及个人自尊,没有任何精神压力。例如,大多数学生有性困惑,但都难以启齿,不想和别人交流,而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就能了解基本的性知识。最后,通过阅读相关图书,增加心理健康知识,增强抵御心病的能力,起到预防、治疗双重效果,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大学生是充满着对知识渴望的群体,高校图书馆可因势利导,充分发挥“阅读治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促进作用,拓展自己的教育职能,把“阅读治疗”作为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助手段。
在某医学院2009年至2010年对采取为期一年的阅读疗法,在学生中受到普片欢迎,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分别阅读疗法干预前后对学生进行测评,以观开展阅读疗法的效果。2009年与2010年测评群体间SCL一90各因子得分均值的比较,显示2009年的学生群体在人际敏感、抑郁、敌对、恐怖高于2010年。P
4实施阅读疗法的措施
4.1 首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正常的心理健康,怎样区分自身出现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了解心理问题的症状及危害,增强心理保健意识。如可能正在被难耐的负向情绪所困扰,可能由于生活和学习的压力或不幸而正在遭受精神的痛苦,或者是隐私无法向朋友或家人倾诉,在万般无奈中,又不想向心理咨询师的救助,阅读疗法可以成为唯一的精神解放的归宿。 转贴于
4.2 对阅读疗法这种教育方式进行多角度、多途径的宣传
在日常生活中,用图书来缓解情绪问题自古有之,但阅读疗法并不是耳熟能详的名字,因此,应对此进行多方面、多途径的宣传。让学生了解普通阅读和阅读疗法的区别在于阅读过程的强度,也在于是否有针对个体心理问题进行科学的读物选择,是否与作者产生共鸣。在对我校某系大一至大四524名学生进行有关对阅读疗法认知的问卷调查中发现,近72.18% 的人对阅读疗法和心理健康疾病认识不足,以至阅读疗法的心理治疗工作不能广泛开展。因此要通过知识讲座、宣传海报、图书馆网站、校广播台以及读者协会等多样化的手段和方式,让更多的学生了解阅读疗法,让一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明白问题的所在,使大学生学会了解自己,学会使用阅读疗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4.3 培养阅读治疗馆员
阅读疗法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专业阅读治疗馆员对学生阅读行为的正确引导和心理辅导,这对馆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但要具有图书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哲学、心理学、医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网络应用技术,所以一方面对全体馆员进行专业的心理学、医学知识的基本知识、理论、实践的培训,使得图书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提高,学生无论何时进入图书馆,遇到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感受到和谐的人际氛围;另一方面要选拔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服务态度好、知识丰富、心理素质好,并且有一定阅历,具有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馆员对大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或心理咨询,努力培养一支图书治疗的专业化馆员队伍,使他们不但对图书有精深的研究,而且要非常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并把图书与相应的心理问题对应起来推荐给读者。有条件的可以聘请心理医生,最为合适的是和心理学教研室老师协作。
4.4 建立阅读疗法服务机构
预防和治疗大学生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图书馆作为教学的重要支柱责无旁贷,但是阅读疗法要有针对性认真计划和精心设计才能取得积极疗效。首先成立一个有阅读治疗人员,心理指导老师和学生义务馆员共同参与的阅读疗法服务机构。心理指导老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最普片的是开展问卷调查,比如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对学生进行测评,或者自制心理健康调查表,了解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发现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制定阅读疗法具体实施办法。如:对有普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开展群体阅读指导服务,患有特定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跟踪阅读治疗服务。阅读治疗人员根据科学适用的原则,选择富于知识性、哲理性、趣味性的书、刊、报等馆藏,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如学习、择业、交际、恋爱等等问题,编写《阅读疗法专题书目》,为有各种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出书方,并提供正确的阅读指导。学生义务馆员平时与同学联系密切,可以随时及时地把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反馈给阅读治疗小组,并把有针对性的阅读治疗书目传递给同学。另外在图书馆内或者是在图书馆网页上,设立“知心信箱”,每天开箱一次,对学生咨询的心理问题,阅读治疗馆员通过会诊,制定阅疗方案。每周末,利用回信的方式将问题予以解答,或推出相关书目索引,或附上专题文章,对问题特殊者请心理医生帮助解决。
4.5 开辟阅读疗法环境
由于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爱面子、害羞以及怕别人误解等原因,若是大张旗鼓地开辟独立的阅读疗法阅览室,会阻碍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去阅读相关书籍,像专门心理咨询室鲜有人问津一样适得其反。可以把阅读疗法的场地建立图书馆大的阅读环境之中,于无形之中见有形。前提是培训宣传中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别的书籍存放的物理位置,便于学生查找,这是开展阅读疗法最重要、最直接的实践措施。图书馆阅览室的建立应主要考虑轻松优雅、舒适温馨的阅读环境,能使读者心情愉悦,如阅览环境的绿化,洁净,图书馆员可以开展微笑服务等,有利于消除顾虑和心理压力。
4.6 有针对性地采购图书,优化馆藏
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凡是好书,必定会在读者心中唤起对真、善、美的向往。”图书馆在满足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收集与整理学术性文献的同时,应当增加能够提高学生思想文化和文艺修养、道德素养的社科类和文学艺术类文献以及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性读物。根据学生心理健康的需求特点,建立心理健康书籍虚拟数据库,根据不同的心理问题整理出相关书籍,建立有关文档,便于学生查询。首先挖掘现有图书资源,并根据需要并不断补充与完善,充分发挥各类图书的辅助治疗作用。
阅读疗法是进行心理治疗和调节的有效手段之一,还要对它继续深入的研究,不断挖掘和拓展它丰富的内涵与外延 让阅读疗法这种集预防和治疗于一体的心理治疗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保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心理健康是全球都关注的问题,高校图书馆应依托自身丰富的信息资源,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以及其阅读需求,通过从浩瀚的书海中有针对性推选的高质量优秀图书,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阅读治疗,引导学生通过书籍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慰藉从而进行心理调整,力争为满怀憧憬的学子,构建一个健康、阳光、和谐、平衡的心理环境,使其摆脱心理亚健康状态,维护正常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韩晓蓓,董百申.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探讨[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8,(2):43-45.
[2] 应华. “阅读疗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方[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23(96):71-72,84.
[3] 李芬.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可行性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2):131-132.
[4] 杨丽兵,孟默涵.阅读疗法——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新拓展[J].现代情报.2010,30(3):109-112.
[5] 孔繁胜,付婉秋.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之实证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8,(4):43-45.
[6] 宫梅玲.泰山医学院的阅读疗法研究与实践[J].图书与情报.2009,(2):8-13.
[7] 王波.阅读疗法的类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6):47-53.
[8] 王波.阅读疗法概念辨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5,(103):98-102.
一、大学生学习压力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的大小可以从其考前在焦虑抑郁量表上的得分看出。我们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某医学院110名准备参加全国四级英语考试的二年级学生(其中男生70人,女生40人)和该医学院110名新进校的一年级学生(其中男生70人,女生40人)进行了对照测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从上述SDS、SAS值比较及SDS、SAS总分异常率比较,发现SDS、SAS分值异常率二年级参加考试前的学生和一年级学生相比分别呈现出显著性差异(u=2.3113p
另外,调查还发现,文化课考试不及格学生的比例在不同院校都呈上升趋势,学习压力悄然弥漫在整个大学校园上空,少数学生学习焦虑心理和惧学、厌学情绪也日益蔓延,个别学生因此而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减退等现象,尤其是学生对考试普遍心存畏惧。
二、大学生学习压力成因分析
1.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造成部分大学生学习压力增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显著加快,一系列强度较大、影响深远的改革举措陆续出台,如就业工作市场化、教育支出家庭化、招生规模大众化等,部分高校在教学管理工作中还率先实行末位淘汰制、重修制等尝试。毋庸置疑,这些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也是适应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趋势的,但由于我们对诸多改革的宣传工作没有完全到位,处于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工作也尚未准确定位,中小学思想教育工作投入明显不足,高等学校思想工作也没有同步跟进,加之社会对高校一系列改革也未能很好地提供相配套的物质环境,从而使得部分在校大学生对快速变化的形势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心理素质明显下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心理阻碍和心理疾病患者比例大幅度上升。
另外,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往授课教师考试出题和评分的弹性空间逐渐被教考分离、集体阅卷等考试制度规范化所挤压,高分学生越来越少,不及格学生人次大幅度增加。据莫嘉琪教授对某师范大学“99届数学专业、计算机专业差生成绩分析报告”统计,数学专业学生在四年中有45人至少有一门课程不及格,占全年级人数96人的46.9%,其中四门以上课程不及格的人数为12人,占12.5%,其中,一名学生不及格课程高达18门;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四年中有30人至少有一门课程不及格,占全年级人数59人的50.8%,其中四门以上课程不及格的人数为8人,占13.6%,一名学生不及格课程高达15门。
2.对高等院校学习生活的不适应,导致学习压力过重
当代大学生年龄普遍偏小,且大多是在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的相对封闭环境中长大的,尤其是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应试教育几乎贯穿其全部生活,学生像一群羔羊,被学校、家长和社会形成的合力驱赶着涌向通往高校的独木桥,他们对人生、社会、未来的思考几乎被成堆的作业和试卷所淹没,取而代之的是对大学的非理性憧憬和崇拜。但当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真的进入高校后,他们却突然发现原来一直向往的神圣殿堂与中学一样单调无味和充满荆棘,学习任务更加繁重,考试依然无休无止,成绩排名竞争激烈,各种资格证书仿佛成为塑造未来栖身之所的钢筋与水泥,没有改变的永远是“三点一线”,改变了的是应试教育更加激烈悲壮和人际关系更加复杂多变。经过高考争夺战后,疲惫的身心还没来得及放松和休息,却又开始肩负起父母的期望、家庭经济的压力和对个人前程的惶恐,在强手如林的同辈人中竞相前奔。
3.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不健全,使得学习压力不易排解
大学生特定的心理发展需要,使得他们在这一阶段开始不断反省自我,反省人生,思索自己、家庭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时而激情高涨,时而犹豫彷徨,时而情绪低落,在感情的巨幅震荡中探求心灵的相对平衡,并尝试渡过“自我同一性”时期的一个又一个危机。
在特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学生,相当一部分人心理比较脆弱,过去学习中的顺利和宠爱形成了他们的心理定势。他们渴望学习优秀而惧怕失败,尤其是希望在学习成绩方面得到别人的重视与赞许,不能容忍他人的轻视与嘲讽,如果遇到学习挫折,尤其是挫折的相对强度较大或时间较长时,一部分人就会很容易失望自卑,变得心灰意冷、萎靡不振、自暴自弃,更有甚者,极少数人在因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测评排名不能成为他们捍卫自己尊严和价值的物质力量时,往往以伤害他人或伤害自己来寻求解脱。
三、大学生学习压力的心理调适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都表明,高校大学生中的心理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同龄人群体。面对因学习压力引起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不断上升的现实,高校管理者、思想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应引起高度重视,高等学校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列上日程。广大思想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根据变化了的形势,主动地承担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适工作,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调适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把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使思想教育工作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1.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促使广大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与方法,从而更科学地认识学习压力的成因,掌握预防心理问题的知识及对策。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向广大学生传授学习压力的成因和心理调试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科学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活动
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的设立是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心理咨询可为需要帮助的学生解决一些特殊的、不同的心理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补充。心理咨询机构应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主持,思想工作者因有长期做人的工作经验,经过适当培训可参与其中。为因学习压力引起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与调适工作,一般应坚持“尽量避免分析性治疗,注重支持性疗法”的原则,在心理调适过程中,努力尝试开展把国内外已较为成熟的“认知治疗”“观察学习治疗”“学习技能治疗”等行为治疗方法与“自我控制的放松或脱敏治疗”等结合起来加以运用。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在校园网上制作“学习压力心理辅导”网页。
3.及时为因学习压力引起心理疾病的学生提供专业治疗
对于已有严重心理障碍、甚至出现器质性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做到早期发现,并及时转介专门医疗机构进行诊治。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项目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0-0245-1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0.011
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情况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江苏建院)2004年9月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挂靠在江苏建院学生工作处,是学生工作处下属的行政机构,由学生工作处负责管理。2012年成立素质教育中心,心理健康中心又挂靠在素质教育中心部门下面,改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总体来看,江苏建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值得肯定的部分,但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举办、过程监督以及评估反馈等环节还存在管理上的漏洞以及忽略了活动的真实效果。项目管理理论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以学生活动为载体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二、项目化管理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一)项目的申请、审批和立项
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依托素质教育中心,可以结合和利用素质教育中心的各种资源,在活动初期制订好申请、审批、招标等各个环节规章制度和程序。
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可以选派专门的负责人来执行学生活动事宜。负责人和部门主任领导可根据这一学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规划和工作思路来制订活动的总构思。项目申请人则根据活动主题和活动思想进行书写申请书,按照申请书的格式,明确活动的名称、活动主题、活动形式、参与人员、经费支出、安全监督等一系列内容完成项目申请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领导和负责人可以按照活动范围、申请项目的性质和意义将申请活动进行项目分类,预测活动管理和实施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收集齐相关材料之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领导管理层要秉着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进行删选和确定立项,也可以联合心理学的专家进行联合考查和审批立项活动。一经确定立项的活动方案,要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这样,活动的申请者可按照批复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和调整,按照计划实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
(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项目的执行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执行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项目的总负责人、项目各个环节实施过程的负责人、活动安全的负责人等。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为总负责人,那么二级学院副书记可以为第二负责人,心理辅导员可以为第三负责人。其次,要保证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对人力、物力、财力等各项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各项资源,保证活动实施的效果。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可以对项目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进行指导、监督和考核,及时反馈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情况或者突发状况并及时有效地处理。有效的项目控制可以使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科学合理的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项目的监督及结果验收
确定立项后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项目,将由申请人所在单位、个人或团体组织实施,设立项目的管理机构,统一全局管理所有的项目,而涉及和牵扯到的相关部门则要给以积极的配合。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监督和控制。第一,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质量进行监控。质量的衡量需要建立在活动质量监督体系和项目质量的目标分值的基础上,可以是量化为打分标准,也可以是结合团学活动的质量考核来进行综合评价,总之要全面和突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特点和质量要求。第二,要科学地进行控制和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进程,预测不可控的风险和状况,做到有危机处理和防御的预案与措施。第三,高质量验收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质量和成效。正确验收活动项目,不仅是管理的后续工作,也是活动项目总结和提高的阶段。验收时,按照活动项目申请时的计划和内容,管理层需要结合活动收尾的资料、图片、视频等形式的总结材料进行评估和验收。验收时也需要按照质量评价体系进行量化打分,验收合格的给予评比表彰,验收不合格的项目给出反馈意见和整改措施,以促进项目在后续的执行中有所改进。
(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项目的总结与评定反馈
项目负责人按时间结点进行提交总结,总结的形式应多样化,可以是活动报告、活动图片、活动视频、剧本等文艺类成果等。只要项目成果真实有效,且资料齐全,就可以申请提交项目总结。项目的负责人要按照事先预定的项目绩效考核指标来进行量化考核,针对考核指标中的体系分层打分,包括参与项目的组织者、实施者以及参与者学生。项目负责人要给学生以客观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促使形成良好的活动效果,亦可以结合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团学素质测评等方式评定,纳入学分。通过一系列措施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而自我意识不断提升,增进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五)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项目的表彰与交流阶段
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管理层可以按学期,也可按学年为周期,对进行申报结项的各个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行评审,评选出优秀项目,还可以评定出等级,对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给予表彰,以优秀的项目进行成果展示,促进其他项目负责人效仿学习,在学校里形成良好的氛围。
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可以建立平台,将历年来优秀的活动项目通过多媒体、多平台,如QQ、网站、微信、期刊等多种形式的媒体作为载体,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优秀活动项目,营造积极向上、师生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结语
项目管理理论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机结合,一方面可以锻炼大学生的活动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化管理可以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活动能够管理得更加科学化、有序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1] 戚安邦.现代项目管理[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1.
[2] 白恩俊.现代项目管理(上,中,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3] 白恩俊.项目管理案例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 傅进军等.大学生活动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课外教
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 冯培.中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9.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Management by Projec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OU Yan
(Jiangs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0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