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村官工作经验

大学生村官工作经验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村官工作经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村官工作经验

大学生村官工作经验范文第1篇

一、“五条出路”的大学生村官分流机制

为了实现大学生村官的有效分流,并为相关地区争取更多的人才,通常来说,我国各个地区在大学生村官分流时的具体做法如下:第一,定向招录乡镇公务员。在这样的形式下,相应地区会对大学生个体进行跟踪培养。一般情况下,会将当年公务员计划招考人数的10%作为大学生村官的定向招录名额。此时,相应地区的区委组织部会对进入公务员体系的大学生村官提供跟踪培养的支持,并会选取部分优秀的代表继续深入农村担任要职,逐步提升大学生村官的管理能力。第二,优先录取为事业单位员工。在这一分流模式中,会对在村任职满两年及以上、年度考核成绩优秀的大学生村官提供当地事业单位优先录取的资格。第三,继续留村任职。当大学生村官的任期已满、且工作考核合格、群众认可的情况下,可以结合本人的申请、乡镇党委以及区委组织部的审批,实现继续留村任职。第四,支持自主创业。对于大学生村官来说,相应地区会整合资源,积极鼓励其展开自主创业,并为其提供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的支持。第五,其他。包括考研、进入其他企业工作等。

就当前的分流情况来看,更多的大学生村官在实际的分流中选择了进入公务员体系或是事业单位;进入“村两委”、其他企业、继续深造的大学生村官人数相对较低。[1]可以看出,大学生村官分流为相应地区提供了较多的党政人才,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部分地区招人困难的问题。

二、完善大学生村官有序分流机制的措施

1、强化配套措施

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村官有序分流机制建设的有效性,笔者认为,相关地区要对我国提出的“五条出路”政策支持的配套措施进行完善,具体方式如下:

(1)干部培养计划。对于一些具有较高素养、业绩突出且有想法的大学生村官,可以安排其加入干部培养计划。在设定有序的培养流程的条件下,要提升培养的力度,将大学生村官安排在实职岗位上,为其提供更多的发展平台。同时,还要對加入干部培养计划的大学生村官建立起个人培养档案,并进一步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结构,构建起“深入基层培养人才、站在一线选拔干部”的干部人才培养链。

(2)创业扶持。对于大学生村官来说,虽然其能够为新农村建设带来较大的动力,但是由于其本质依旧属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所以其并不具备较高的社会经验。在实际的创业活动中,除了缺乏资金之外,还存在经验不足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地区要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支持,除了要出台并细化相应的资金扶持政策之外,还可以组织自主创业培训班,为其提供更好的自主创业指导。

(3)重点发挥“两新”组织的作用。大学生村官具有适应能力强、文化水平高、政治觉悟高的特点,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重点培养一些能够胜任农村基层党务工作的村官。基于这样的条件,可以在分流中重点发挥出“两新”组织的作用,立足于地方实际,为其提供更多的从事党务工作的机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相关地区可以在大学生村官在岗期间,定期组织其轮流到“两新”组织中进行工作实践,实现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与就业渠道的拓展。

2、开放企业岗位对口适配

在大学生村官有序分流的过程中,地方政府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为大学生村官与地方企业提供联系的“桥梁”。笔者认为,可以在前期对大学生村官展开就业意向的调查,并结合专业与调查结果,展开针对性的就业培训与招聘会。近几年来,中国人寿、中国电信等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逐渐推动参与企业工作成为大学生村官分流的重要出路。

在这一环节中,可以重点展开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推荐大学生村官进入企业工作。相关政府部门要结合大学生村官的基层工作经验,实现合适岗位的分析,并推荐其进入相应企业工作;第二,推荐大学生村官参与城市社区工作。对于城市社区工作来说,其与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的工作形式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所以可以通过合同制的方式推荐大学生村官参与城市社区工作;[2]第三,鼓励大学生村官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工作。对于了解农业技术或是具有经营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村官,可以鼓励其进行对口就职,缓解农业生产经营企业人才不足的情况。

3、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岗位的交流平台

为了消除大学生村官在分流阶段中面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通过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岗位交流平台的方式完成解决,提升大学生村官分流的效果。大学生村官工作岗位交流平台的构建需要重点展开以下几项内容:

(1)大学生村官二次择业信息平台。在该平台中,要结合“五条出路”的内容,在关键时间节点相关信息,包括研究生的报考信息、各省市公务员的报考信息、事业单位报名信息、大学生创业项目政策与资金扶持的相关信息、各个乡镇面向大学生村官的内部招聘信息、合作企业的大学生村官专场招聘信息等等。通过该平台,大学生村官能够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完成分流规划。

(2)大学生村官工作经验与信息交流平台。由于大学生村官普遍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所以具有的工作经验与社会经验相对较少。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村官的能力、加强大学生村官之间的信息与经验交流,必须要建立起相应的工作经验与信息交流平台,包括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账号、贴吧等等。同时,还可以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交流方式,通过不定期举行的座谈会、讲座等等,完成大学生村官之间等的工作经验与信息交流。

(3)大学生村官需求调研与培训平台。为了最大程度保障大学生村官分流的效果,必须要对其实际需求与个人能力进行重点的了解。通过大学生村官需求调研与培训平台,不仅能够跟踪了解到大学生村官的實际需求,还能为其提供针对性的专业培训,提升了其职业素养。

4、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在开展大学生村官分流工作之前,基层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座谈会、问卷调查或者面对面访谈等方式,掌握大学生村官的实际状况,如大学生村官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发展意愿和职业规划等内容,根据大学生村官对未来发展的想法,为其提供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同时,基层政府部门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邀请上级领导为大学生村官做分流预案的思想工作,向大学生村官讲解相关的转岗分流政策文件内容,引导大学生村官正确认识转岗分流,并在期满之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保障分流工作有序开展的同时,促进自身的良好发展。

与此同时,基层政府部门需要为大学生村官流动提供政策倾斜,制定完善的后备干部培养制度,向大学生村官开展集“调研走访”“专家指导”“提升学习”以及“挂职锻炼”于一体的技能培养,将业绩优秀和群众满意的大学生村官推选到相应的领导岗位,鼓励大学生村官通过努力转为正职。在此基础上,基层政府部门还可以从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角度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工作,为大学生村官的分流奠定良好的基础。以江苏省大学生村官为例,政府部门在开展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招聘时,会选择若干个岗位作为大学生村官的申请岗,为大学生村官的有序分流提供帮助。比如,江苏省的沿海开发集团以及农村商业银行在2018年共选择28个岗位面向大学生村官招聘,实现了大学生村官有序分流的计划倾斜,促进了大学生村官的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村官工作经验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流失原因 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D5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375-01

一、农村大学生“村官”流失的原因

为了解农村大学生“村官”的真实生存状态,分析农村大学生“村官”流失原因,笔者对湖南省岳阳市河市镇和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两地的大学生“村官”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尽管两地社会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存在差异,但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面临许多相似的困境和难题,这是造成农村大学生“村官”流失的重要原因。

1.工作环境艰难

许多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地方都是条件艰苦,民情复杂的农村,工作环境十分艰难。一是存在语言障碍。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村官”会被分配到陌生的农村工作,但农村老百姓基本上是用本地方言交流,不懂方言就无法开展工作,所以很多大学生“村官”就只能留在乡镇政府部门做些简单的文员工作,很少下村与干部群众交流;二是村情民意复杂。中国农村治理自古以来依靠家长制,宗族制和人情关系,这与现代社会的民主、法制要求形成鲜明对比,初来乍到的大学生“村官”不了解当地村情民意,很难依靠自身学到的民主法治办法处理群众矛盾,解决裙子困难。三是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大学生“村官”没有工作经验,又没有解决问题的权力,因此很难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再加上许多农村群众文化素质不高,既便是简单的矛盾调解,如没有老村干的帮忙,大学生“村官”也只能“袖手旁观”。

2.工作待遇较差

大学生“村官”不是国家公务员,因此,在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上都比较差。一是政治前途渺茫。虽说国家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但他们并不是公务员,只是被聘任到农村的特殊人才,工作期满还是要靠自身努力解决出路问题。即使有面向他们的各种优待招考,但那也是杯水车薪,无法解决大部分大学生“村官”的出路问题。二是经济待遇低。大学生“村官”没有公务员一样的经济待遇,工资低,例如河市镇的村官工资只有1200元每月,经济条件较好的三垛镇也只有1900元每月,这与在城市工作的大学生相比显得十份寒碜。正是较差的政治和经济待遇使得大学生“村官”失去了工作动力,最后不得不因为生存问题而离开。

3.生活条件清苦

农村的生活条件清苦也是迫使许多年轻大学生“村官”早早离开的重要原因。对外来尤其是外省的大学生“村官”来说,最大的困难在于情感独孤。比如不能常回家和家人团聚,尤其是地处偏远乡镇的农村,出门一趟十分不便,加上路途遥远,对收入不高的村官而言负担过重。另外,农村缺乏娱乐设施,让大学生“村官”的生活极度乏味,而农村年轻人又少,村官们很少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交流,尤其对处在谈婚论嫁年龄的年轻男女而言,村官工作不稳定,工作待遇较差,使他们很难找到男女朋友,因此情感婚姻问题难以得到解决。

4.自身素质不高

大学生“村官”是基层工作的新生力量,首先他们自身要具有很高的思想觉悟和奉献精神。同时还要一心为民,吃苦耐劳,有较高品德,热爱基层。而现实是很多大学生选择当“村官”并不是出于对基层的热爱和奉献农村理想的追求,而是出于找工作的无奈和追求安逸的生活,因为大学生“村官”相比公务员而言要求较低,容易考,工作也比较清闲和安逸,成为许多人缓解就业压力的跳板。再加上学多大学生“村官”专业不对口,综合素质不高,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最后也不得不离开。

二、破解大学生“村官”流失的对策

要解决两地农村大学生“村官”流失严重问题,破解基层人才不足的困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政策,改进措施。

1.改善工作生活环境

大学生“村官”要真正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鲜血液和有生力量,必须尽快提高他们适应农村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心态。一方面要改进岗前培训方式。很多地方大学生“村官”的岗前培训都是和公务员一起在地方党校进行的,缺乏实践锻炼,培训时间短,很难起到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要改善大学生村官的生活环境,首先解决好基本的衣食住行问题;其次是完善生活娱乐设施,包括与提供与外界交流的信息网络,组织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等;最后是帮助解决其情感归属问题。例如,在招聘大学生“村官”时应注重男女比例平衡,组织各种相亲联谊活动,使其情感得到归属。

2.提高工作待遇

主要是提高政治和经济待遇。政治待遇方面,应该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工作保障和奖励机制,对任期满三年以上,表现较好的村官可以转为行政或事业编制,在公务员等招聘考试中,对大学生“村官”提供更多的岗位支持,让大学生“村官”在政治上有前途。经济待遇方面,首先是提高工资水平,可参照当地公务员的待遇提供各种工作生活补贴;其次,要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对表现优秀大学生“村官”进行奖励,并建立浮动工资制度,适当上调大学生“村官”工资和补贴;最后是要加大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支持力度,提高创业资金资助比例和额度,并为其提供各种创业信息和资源,开展各种创业培训,助力大学生“村官”发展。

3.完善大学生“村官”自身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村官工作经验范文第3篇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的需要;是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后备干部的需要;是转变就业观念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选择。

一、农村需要怎样的大学生“村官”

1、农村需要“下得去”的村官。作为一名已经在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应该站在农村的角度来看问题,考虑的应该是农村的事务,打交道的是全体农民,这种角色的转换要求他们必须放下身份、用活知识、加强实践,要广泛地接触农民,了解农民的生活情况和生存状态,倾听老百姓的呼声,知道老百姓最想知道什么,最需要解决什么和最盼望得到什么。只有那种“下得去”的精神,大学生“村官”们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那些事情怎么干和怎么把它干好,做出真正有益于农民群众的事情来。

2、农村需要“待得住”的村官。大学生“村官”到基层后会面临着一系列的的困难:一是办公条件落后,不可能提高像城市里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二是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大部分村官到村任职后,衣食住行不方便;三是农村工作繁杂琐碎,经常会被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缠住而无法脱身。这些艰苦的条件不仅是对刚从大学校门出来的大学生“村官”的意志力的挑战,同时也是对他们人生追求的一大考验。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从容的面对这些困难并能很快的克服它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农村各项工作中,就必须要待得住、要扎得下根。这样在农村能够干出自己一番事业,对农村农民有所贡献才不是一句空话。

3、农村需要“干得好”的村官。国家鼓励大学生到村任职,就是为了让大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发挥自身优势带领农民群众用知识、用科学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过上富裕的日子。因此大学生“村官”到村后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把干好自己的工作作为恪守本职的基本要求,在工作中要经常虚心向那些有基层经验的老干部学习,向那些有农业技能的农民师傅请教,逐步提升自己的基层工作能力。要放下架子,真正去融入农村,深入农民,帮助农民群众出谋划策,传授科学知识和实用技能,帮助农民掌握脱贫致富的本领,让农民得到实惠。这样才能得到老百姓的真正拥护,才能提高自己在群众中的威信,才能有助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二、影响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

1、开展工作的经验不够足。大学生“村官”长期在学校读书,普遍对农村工作缺乏了解。由于年纪轻、阅历浅,没有经历复杂岗位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砺,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工作经验都比较缺乏,个别大学生“村官”干工作局限于“跑龙套”,单独遇到复杂问题往往茫然无措、束手无策,缺乏独当一面解决矛盾和驾驭局面的能力。

2、发挥作用的环境不够优。有的村干部害怕“徒(来源:文秘站 )弟”长本事,不愿意倾心相帮,倾囊相授;有的村干部认为大学生“村官”既然是助理,就要又“助”又“理”,将一些烦事、杂事、难事统统推给大学生“村官”;有一些群众思想观念守旧,对大学生“村官”缺乏理解和支持,在工作中设阻力出难题,使大学生“村官”放不开手脚,发挥不了优势。

3、管理服务的机制不够细。首先,身份角色有待进一步明确。大学生“村官”既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村干部,也不是公务员,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找准自己的坐标,履行职责时存有“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其次,优惠政策有待进一步细化。第三,任期满后的出路有待进一步拓宽。

4、扎根农村的意识不够强。到农村任职,大学生“村官”普遍存有心理落差。有些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做出的无奈选择,只是把当前职位作为日后报考公务员或者谋求更好发展的“过渡期”,缺乏长期在农村锻炼成长的打算。

三、如何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和管理

1、进一步健全选拔机制,使大学生“村官”选得准。要严把大学生“村官”入口关,逐步健全完善公开选聘、竞争择优的选拔机制。要针对农村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聘大学生充实村干部队伍。在选聘过程中,除进行文化考试外,还要对他们的德、智、体、劳等情况进行综合考察,把那些政治上可靠、思想上亲民、作风上务实、立志在农村建功立业的优秀大学生选聘下来。

2、进一步健全管理机制,使大学生“村官”稳得住。要根据大学生“村官”任职村的实际情况,确定他们的岗位目标。乡镇党委加强督促检查,定期考核。考核时大学生“村官”向任职村和乡镇党委“双向”述职,认真参加民主评议。要建立激励关怀帮扶机制。适当增加大学生“村官”的薪酬待遇,制定合理的待遇增长政策。开展优秀大学生“村官”评选活动,对优秀大学生“村官”进行表彰奖励,对业绩、能力和口碑差的大学生“村官”进行诫勉谈话,重点帮教。在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招考方面,对优秀大学生“村官”给予优惠政策。拿出一定的乡镇领导干部职位向服务时间较长,业绩突出的大学生“村官”公开选拔。对期满后自寻门路的大学生“村官”,要加强引导和推荐。要建立交流沟通机制。及时了解掌握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工作情况,设身处地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

3、进一步健全培训机制,使大学生“村官”推得出。除进行全面系统的岗前培训外,任期中要广泛开展“一对一”帮带活动,安排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乡村干部与大学生“村官”结成帮带对子,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对大学生“村官”进 行政治思想、生产技术、调解艺术等方面的传帮带。定期组织他们到实践培训基地、发展好的地区考察学习,到省、市、县集中培训,开阔视野。要广泛开展大学生“村官”联户活动,组织大学生“村官”联系几户致富能手、科技能人、特困户等,为他们搭建工作舞台。

四、要注重大学生“村官”的能力培养

1、德能正其身,注重提高道德素养。注重培养“大学生村干部”的道德素质,树典型、学先进,树立道德标尺;严要求、高标杆,提高业务水平。形成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浓厚氛围,提高自觉为群众服务的意识。组织“大学生村干部”积极参与思想讨论,查找问题,寻找根源,使他们进一步端正工作态度,更新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才能胜其任,注重提高工作能力。一是强化培训,尽快转换角色。可以通过党员干部讲课等形式,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培养素质,坚定信心,为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进行“传、帮、带”活动,尽快适应工作。通过“二帮一”或“三帮一”的形式教授工作方法,传授工作经验,助其早日成才。三是进行专题培训,尽快融入角色。积极组织大学生村官参与县各种理论谈论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村官的综合能力,拓宽“大学生村干部”的思路、视野,使他们改变思维方式,增长综合知识,促进工作能力提高。

3、言能达其意,注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基层工作,“大学生村干部”每天都要面对群众做大量的政策宣传工作、思想工作,要求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尽快适应农村工作需要。可以组织“大学生村干部”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使他们通过参与提高协调、会话、临场应变等能力。通过讲课,提高“大学生村干部”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心理素质。

4、书能成其文,注重提高写作水平。每名“大学生村干部”都要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深入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既增强写作水平,又使其加深对村情民意的了解。挖掘写作能力好的“大学生村干部”,表彰优秀,树立典型,供其他“大学生村干部”学习。

大学生村官工作经验范文第4篇

xx月x日上午在云南省大学生村官开班式上,云南省委组织部赵刚副部长从云南省大学生村官发展情况、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对大学生村官的要求等几个方面给我们授课,让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守纪律、讲规矩,养成严和实的作风积极主动发挥作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在县委组织部的培训上更是结合我们当地村官实际,课堂上老师的言传身教,丰富了我们新农村建设的宝贵经验。开班式上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从认识村官岗位和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村官两个方面给我们讲授,使我在理论上和思想上都有很大提高,在接下来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农村党建知识、综合服务平台运用、精准扶贫等培训,也充分结合我们的需求,使我学会了很多新知识。

此次培训班,我认为与原来的培训相比较,更实用,既传授给我们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又给我们以思考和启发,是授人以渔而非受人以鱼。结合工作实际,我们切实认识到,在工作中我们要充分挖掘团队的力量,在中增进班子成员团结,依靠团队力量战胜工作中的种种困难。首先要感谢组织部给了我们这次培训的机会,学习的时间过得非常快,经过这2天半的学习,我想每一位村官学员都有不同的但很大的收获。对于我个人,我认为这次培训举办非常有意义,非常有必要。因为他不仅让我充实了更多的理论知识,更让我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同时,每时每刻我都有所收获,有所感动。加之与来自不同地方的村官相互交流借鉴工作经验,工作方法,较全面的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这段时间的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村官是一个钮带,他上联系上级党委政府,下联系着群众百姓,一个村的安定和谐、经济发展、农民增收,都与村官的工作分不开的。要做好村官工作,就必须要当好服务员,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村官的主要职责就是为广大农民服务,为他们办实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的经济、文化、基层组织建设都需要我们这些年轻的血液,所以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要提高认识,扑下身子来为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奉献自己的青春。同时,村官还必须具备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以及为农民群众解决矛盾和纠纷的能力等等。

大学生村官工作经验范文第5篇

有一群乡镇的编外人员很尴尬:被截留、借用的大学生“村官”。被截留、借用后,他们呆在乡镇机关打杂的时间远远多于到村工作的时间,“村官”一职有名无实。近日,宜宾市出台规定:禁止挪用大学生村干部到乡镇以及上级机关工作。笔者认为这个规定非常有必要!

从2008年开始,中央决定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这对于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骨干力量,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现实中,大学生“村官”如此被截留、借用,虽然方便了乡镇,但却违背了中央选派大学生到村任职的初衷,难以保证他们把时间、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和“村官”岗位上,会使本来就缺乏农村工作经验的他们失去实践的机会,更加水土不服,更加力不从心;同时,乡镇的条件相对好一点,会助长大学生“村官”的享乐思想和把“村官”经历当成跳板的思想,这样会加速他们的流失。3年后,“大学生‘村官’,拿什么留住你?”或许会成为一个不得不提的沉重话题。

前不久,为配合宜宾市的规定,南溪县出台文件规定大学生“村官”在村里工作的时间每周必须在5天以上,大学生“村官”不受乡镇各站(室)指派、考核和评级。此举一出,反响强烈,许多大学生“村官”在村里工作的时间多了,他们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显著增强。放弃成都某公司职位的杨勇对此无限感慨,凭着“扎根农村无悔青春”的信念,这位对养殖技术一窍不通的小伙子在畜牧等部门的技术、资金支持下迅速成长为拥有“杨勇土蛋鸡养殖场”的创业能手,流动资金达数十万元,并当选宜宾市优秀大学生“村官”。他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一点:根在农村,身在农村!

笔者认为,在有效防止把大学生“村官”截留在乡镇的前提下,组织部门和乡镇党委需进一步细化和量化,建立科学的大学生“村官”评价、考核体系。要坚决防止让大学生“村官”“有名无权”的运行模式,勇于给他们压担子、交重任。同时,在选拔大学生“村官”时除了公开、公平、公正外,还可以试行“三优先”原则,即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优先;所学专业和当地经济发展优势相关的优先;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本村毕业的大学生,不能安排在本村的,按照就近的原则安排。这些举措有利于稳定大学生“村官”队伍,实现人力资源的更好配置和有序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