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卫生环境检测

卫生环境检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卫生环境检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卫生环境检测

卫生环境检测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农村;环境卫生;监测

[中图分类号] R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4(c)-0149-04

Surveillance result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hygiene in villages in Beipiao city from 2014 to 2015

XIE Pu-zhi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Beipiao City in Liaoning Province,Beipiao 122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level and dynamic changes of damage factors of the environmental hygiene health care in villages in Beipiao city and evaluate the environmental hygiene in villages so as to reflect the achievements of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hygiene in villages and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making scheme of environmental hygiene in villages. Methods 200 families from 40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in 10 counties from 2014 to 2015 in our city were selected as the surveillance subjects and at the same time,19 schools in the chosen counties were also selected.The surveillance data was obtained by searching materials,interviewing,on-site observation,and laboratory detection. Results In the 40 counties,73.1% of the population drank tap water,98.0% of the population discharged the sewage casually and 2% sewage went into the river.Garbage mainly included domestic garbage and livestock breeding waste,no industrial waste.About the collection,92.5% garbage were put on a fixed point,3.0% were put casually.7.5% villages had the project of wiping out the mice,mosquito,flies and cockroaches.186 classrooms were sampled from the 19 school and 21 classrooms had unqualified hygiene of per capita area of the classroom and 33 classrooms had unqualified hygiene of minimum distance from the anterior edge of the front desks to the blackboard,the lamp tube was not in vertical with the blackboard in 70 classrooms,and the ratio of glasses and the ground was below 1:6 in 46 classrooms.In the 40 soil samples,the positive detective rate of roundworm eggs were 67.5% with the detective rate of live eggs of 22.5%.The pH value,lead value and chromium value was all within the standard range.The chromium value of 2.5% samples was above the National Grade Ⅱ standard and within the National Grade Ⅲ standard and the value of chromium of the rest samples was within the National Grade Ⅱ standard.About the 400 families,65% had sanitary washrooms,56% families did not use the pesticide,98% families had flies in the room and 95% families had pigpen,pens for chickens,ducks,geese and firewood pile. Conclusion The villages in our city still have the problems of low water supply pervasion,low utility rate of sanitary washrooms,low consciousness of hazard-free treatment of feces and lag of biological vector control and prevention.

[Key words] Village;Environmental hygiene;Surveillance

近年来,我国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卫生发生了很大变化,卫生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但随着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人们对农村卫生环境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1-2]。为掌握北票市农村环境卫生现状及主要危害因素以及为制订政策措施提供依据,北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4年和2015年对北票市农村的基本情况、饮用水卫生、垃圾收集、污水排放、厕所卫生、病媒生物防制及个人卫生习惯等情况开展了监测调查,现将监测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监测资料

为保证监测样本代表性,本次调查严格遵循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监测点,随机在北票市选取10个乡镇的40个行政村共200户家庭作为监测户,同时在所选乡镇选择19所学校进行环境卫生状况监测。

1.2 监测内容和方法

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包括农村户厕与粪便无害化处理、垃圾与污水、病媒生物密度与防治、农村村容村貌与环境卫生管理;农村学校卫生包括学校环境卫生状况及学生健康状况;土壤卫生包括土壤寄生虫和重金属污染;基本情况包括收集监测点的自然与经济状况、人口学资料、居民健康状况等基础信息。通过查阅资料、访谈、现场观察、实验室检测等方法获得监测数据。

2 监测结果

2.1 监测点调查结果

2.1.1 基本情况 北票市位于辽宁西部,大凌河中游,全市总面积4469平方公里,辖农村30个乡镇、7个城市管理区、261个行政村。总人口57.60万,总户数22.18万,其中农村人口数为36.30万,农村户数14.37万。2014年人均纯收入11796元。

所调查的10个乡镇总人口数11.24万人,户数3.21万户;平均人均收入1083元;60%的农村经济来源以种植业为主,40%农村以外出务工为主。10个乡镇既往无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传染病发生。

所调查的40个乡政村,总人口数9.24万人,户数2.91万户;平均人均收入1125元;75%的村有垃圾集中堆放点;90%的村内道路有硬化;82.5%的村内河道沟渠基本畅通,垃圾、杂物较少;省级卫生村占7.5%,市级卫生村占17.5%。对320名死亡人口进行调查,平均死亡年龄68.45岁;死于慢性病者占64.7%,死于恶性肿瘤者占15.9%。

2.1.2 饮用水基本情况 40个村总人口数9.24万,集中式供水人数6.75万,分散式供水人数2.49万;饮用自来水的人口占73.1%。集中式供水的水源类型为深井水,均未进行消毒处理直接供水;供水形式:40%为定时供水,60%为全天供水。分散式供水主要水源类型为浅井水,取水方式:95%为机器取水,5%为手压泵取水。

2.1.3 厕所与粪便处理情况 40个村共有户厕数9.24万,其中无害化卫生厕所6.21万(三联沼气池式0.25万,三格式5.89万,双瓮漏斗式0.07万),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为67.2%。

2.1.4 垃圾、污水情况 40个村的垃圾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和养殖业垃圾,无工业垃圾。收集方式:92.5%为定点堆放,3%为随意堆放;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是填埋。养殖业垃圾采取再利用即用于农业肥料。

污水为生活污水和养殖业污水,无工业污水。生活污水随意排放者占98%,2%的污水排入河流;28%的养殖业污水采取处理后排放,72%采取直接排放。

2.1.5 农村环境卫生管理 40个村中,37个村有专职或兼职保洁员,35个村建立了环境卫生管理制度,31个村专门做过规划,40个村全部开展环境卫生相关宣传教育,16个村进行过环境卫生经费投入。

2.1.6 病媒生物控制方面 40个村中,开展灭鼠、灭蚊蝇、灭蟑螂工作的村占7.5%,且每年投药2次,投药点90处;开展灭鼠、灭蟑螂工作的村占17.5%,每年投药2次,投药点170处。

2.2 农村学校卫生基本情况

2.2.1 基本情况 共调查19所学校,其中9年一贯制学校2所,中心小学8所,中学9所。男生2728名、女生2440名;寄宿生257名。男教职工309名,女教职工526名。学生主要饮水方式为学校提供开水;校内供水情况以集中式供水为主,学校自备式供水为辅,自备供水水源为深井水,且未对水质进行处理,直接使用。

2.2.2 厕所卫生 独立式公厕23座,教学楼内厕所2座,宿舍楼内厕所5座;学生男厕总蹲位(坑)数360个,学生女厕总蹲位(坑)360个;99%学生参与厕所的使用、维护和管理;厕室内和厕所周围5 m范围内可用水龙头45个;厕室内和厕所周围洗手池均未备有肥皂。

2.2.3 卫生保健与传染病管理 19所学校均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并有校医室,建筑面积均在15 m2以上;各学校均有专(兼)职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员;各学校均建有学生健康档案,并有因病缺课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2.2.4 教室环境卫生 所抽检的186个教室中,21个教室人均面积不符合卫生标准[3],33间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的最小距离不符合卫生标准,70间教室的灯管与黑板不垂直,46间教室的玻地比小于1:6。

2.2.5 学生健康档案 共体检5168名,其中近视1021名,沙眼29名,肥胖与营养不良511名,龋齿1338名。

2.3 土壤采集与检测结果

共检土壤样本40份,均进行了pH值、铅、镉、铬、蛔虫卵检测。40份土壤中,蛔虫卵检出阳性数27份,检出率为67.5%,其中活卵检出9份,检出率为22.5%。

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4]二级标准规定,40份土壤样本的pH值、铅、铬都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2.5%的样本镉超过国家二级标准,但在三级标准范围之内,其余样品镉检测值均在国家二级标准范围之内。

2.4 入户调查

2.4.1 基本情况 共调查200户农户,60%的农户以种植为主要收入来源,40%的农户燃料主要为柴,90%的农户主要引用自来水,喝生水很少,60%的村民有饭前便后洗手习惯。

2.4.2 生活垃圾、污水处理情况 垃圾产生量平均每户每天2 kg左右,主要是丢弃在房子周围的固定堆放点,部分则丢弃在垃圾箱,少部分随意丢弃。污水基本是随意排放。

2.4.3 厕所使用及粪便使用情况 65%的农户是卫生厕所,大部分都较清洁,无臭味,无蝇蛆。使用非卫生厕所粪便暴露者占15%,对粪便均采取土埋后施肥。

2.4.4 农药使用情况 56%的农户不使用农药。使用农药者也是到供销社门市部购买,施药时穿长袖衣、裤,戴乳胶手套。

2.4.5 环境卫生状况 室内卫生都较干净,庭院环境卫生一般。厨房未发现蟑螂成虫和活卵及蟑迹、鼠迹;98%的农户室内有苍蝇;95%农户都有猪圈,鸡、鸭、鹅圈以及柴草垛。

3 讨论

近年来,通过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卫生城市和农村改水、改厕、改灶等活动,我市的城乡面貌已大为改观[5]。本次监测结果显示,已实施多年的农村改水工程和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建设已见成效,多年的健康教育宣传有效地改善了广大群众的生活习惯,这些成为长效开展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保证,现代化的新农村正在形成[6]。通过调查发现,我市农村存在自来水普及率偏低、卫生厕所使用率低、污水处理率低、公共卫生设施配套建设覆盖率偏低的情况[7],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我市农村饮水状况不容乐观

自来水普及率仍然偏低,集中式供水缺少有效的处理工艺,生活饮用水管理不到位,多为不经消毒的井水、山泉水,供水安全难以保障。建议水务部门加大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力度,疾控部门应加强农村饮水水质监测,使水质监测网络化和制度化,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更加注重基础卫生设施建设[8],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农村居民供水条件和水质状况,确保广大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3.2 我市农村卫生厕所使用率偏低,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意识不强

农村饮用水和环境卫生虽然得到了改善,但在污水排放和卫生厕所使用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9]。部分农户虽然建设了卫生厕所,但是不能很好地维护和正常使用,达不到粪便无害化的要求。部分根本没有粪便收集和处理装置,造成蚊蝇大量孳生,这是农村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原因。土壤蛔虫卵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很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施肥过程中所用的都是非卫生厕所中的粪便,并且大部分粪便都未经过无害化处理就直接进行施肥,再加上土壤比较潮湿,造成蛔虫卵大量繁殖[10]。建议卫生部门积极开展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的卫生意识,普及推广卫生厕所和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这是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

3.3 病媒生物防控工作开展滞后

在所调查的40个行政村中,能够主动开展病媒生物控制的村仅占25%,乡、村经费投入较少,所用的“除四害”药品均为我市爱卫办提供。这主要是由于人们的健康观念以及对病媒生物的危害认识不足、物资药品经费投入不足所造成。建议卫生部门应加强对广大农民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开展除四害活动[11]。相关业务部门应加强监测管理,共同将此项工作长期顺利地开展下去。

3.4 居民防病意识低,卫生习惯差,环境卫生知识匮乏

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环境卫生监管,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教育,使村民了解改善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思想根源上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12],自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13]。

综上所述,要改造农村环境卫生,降低传染病的发生,就必须建立环境卫生的长效管理机制,把环境卫生纳入村镇规划和建设中[14],注重环境卫生的整体改造建设,加强对农村居民健康教育的宣传,把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当作长期、经常、持久的系统工程来进行[15]。

[参考文献]

[1] 张树其,解志红,宫献生,等.2011-2012年高密市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13,19(12):906-910.

[2] 游光富,苏勤,范颂,等.泸州市2011年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9)3555-3558.

[3] GB/T18205-2012.学校卫生综合评价[S].

[4] 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S].

[5] 杨克敌.环境卫生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0.

[6] 柴志凯,赵俊英,代培芳,等.2013年山西省农村环境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15):782-783.

[7] 王兆吉,万蕾.即墨市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7):4055-4056.

[8] 曹志玲,陆晓娜,任淑敏.2011-2013年山西省平顺县农村环境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4,21(12):1298-1300.

[9] 于丽萍,齐爱,刘凤莲,等.农村监测点环境卫生现状和饮用水调查[J].宁夏医学杂志,2013,35(4):370-371.

[10] 齐立勇.2012年新疆巴州轮台县农村环境卫生监测结果调查报告[J].医药前沿,2013,3(16):277.

[11] 颜小平,徐健,李赐科,等.2012年夹江县农村环境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157-158.

[12] 张念东.2011年南丹县农村环境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9(34):34.

[13] 蒋馥阳,韩雪榕,张毅.2013年大连市农村环境卫生监测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4,30(18):2626.

[14] 陈学敏,杨克敌.现代环境卫生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

卫生环境检测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医院食堂;监测;分析;对策

有医院就有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当今医疗机构面临的重大挑战,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安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突出的公共卫生课题[1]。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服务机构,在给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的同时,还为患者、医护人员提供食品,餐饮等后勤保障[2],医院食堂区别于普通的食堂饭店,服务的对象特殊,各种标准要求不同,医院内与食堂相关的经食物传播疾病主要波及患者、患者家属,也可波及工作人员,不仅可发生初次暴发,也可造成继发传播[3],医院感染控制科针对医院食堂这一特殊部门,调整思路,制定目标,从2009年开始有计划地对医院食堂环境卫生进行监测,取得了明显成效。

1 方法

对医院食堂工作人员所有可能接触和使用的物体的表面、各类工作人员(厨师、配菜师、服务员、卫生员等)的手进行抽样监测。采样方法:对案板、操作台面等规则物品用沾湿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1支,在5 cm×5 cm的标准灭菌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对不规则物体表面如盘子、勺子、刀、柜子把手、碗及工作人员的手可直接用棉试子涂擦),剪去手接触部位后,棉试子投入10 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将采样管有力振打至少80次,用无菌吸管吸取1 ml样本接种于灭菌平皿,置于37℃左右温箱培养48 h,计数细菌总数,判定标准参照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细菌总数≤10 cfu/cm2,不得检出大肠杆菌等致病微生物。

2 结果

2009~2011年共计采样物表340份,手35份,2009年采样78份,合格35份,合格率为44.87%;2010年采样180份,合格154份,合格率为85.55%;2011年采样117份,合格109份,合格率为93.16%,平均合格率连续三年逐年上升。(见表1)

3 讨论

3.1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1.1 食堂管理不到位 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2009年由太原,第二医院感染控制科

于医院就餐人员多,食堂少,患者、患者家属、工作人员、实习生、职工等挤在一起进餐的现象严重;进入食堂没有严格规定,临床工作人员穿白衣、患者穿病号服打饭的现象时有发生却没人制止,食堂管理制度难以落到实处。

3.1.2 食堂布局不合理,卫生状况较差 餐厅内两个消毒柜没有全部投入使用,停一个用一个,餐盘、碗堆放太满,空隙小,影响消毒效果;清洗间混乱、无序、无流程;生、熟食操作间没有分开,刀具、案板生、熟食共用,清洗简单,没有具体的消毒方法和措施;凉菜制作间有生肉在准备加工,刀、案板没有上架,无空气消毒设备。

3.1.3 食堂人员饮食卫生安全意识较差 由于多数工作人员为聘用人员,缺乏饮食卫生及手卫生的相关知识,炊管人员没有岗前培训,对预防医院感染的概念更是一问三不知;人员的体检和年检不能有效落实。

3.2 对策 ①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改善食堂饮食卫生 医院领导于2010年初下决心建章立制,强化管理,投入大量资金,先后新建、扩建、改建的员工食堂和病区休养灶投入使用,在更好的就餐环境中,把患者、患者家属和工作人员分开,分流就餐人员,改善膳食质量,生食、熟食、主食分区操作,刀具、案板上架并有明显标志,每个食堂的两个消毒柜按实际就餐人数投放盘、碗进行消毒,保证物品之间的空隙达到消毒效果;安装紫外线灯管进行定时空气消毒;严禁工作人员穿工作服、工作裤进入食堂就餐,严禁患者穿病号服打饭就餐,通过这些措施,对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及时发出警报,达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的目的[4]。②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随时征求工作人员和就餐人员各方面的意见 提高工作人员的主动性,食堂的饭菜不允许有隔夜菜,未卖完的饭菜一定要冷藏处理,每餐后,都要对食堂的厨房设施、地面、用具以及餐厅桌面、地面、洗刷池及时清理,注意灭鼠、灭蝇工作,确保饮食和环境卫生,要求工作人员自觉搞好个人卫生,由被动变为主动,自觉用流水洗手,防止洗手后再污染[5],不得穿工作服随意外出、上厕所等,由于严格管理,措施得当,医院食堂从未发生过一起食物中毒事故,就餐的患者、陪护人员及本院工作人员越来越多,良好的环境卫生提高了医院食堂的收益。③医院感染控制科积极参预食堂工作,一是对工作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各岗位的操作规范、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不断强化食品安全意识和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认真做好工作人员上岗前的健康体检与年检工作,确认无传染病方可参加工作;二是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包括对餐饮具消毒的卫生知识培训,使他们熟悉掌握餐具的各种消毒方法,能主动、认真的作好餐具的消毒工作,从根本上保证餐饮具使用前的清洁、消毒,符合国家卫生标准[6];三是有计划地对食堂环境卫生进行监测,经常督查餐饮具清洗消毒设施的正常使用情况,对餐具监测采样和消毒效果进行评价,积极预防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四是积极和院务部门沟通,对食堂卫生问题随时发现随时给予纠正,做到对医院食堂卫生状况心中有数,确保在这一环节上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4 效果

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改进,医院食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食堂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及重视程度有较大提高,能自觉执行医院食堂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而使医院食堂的各项监测合格率连续上升,良好的卫生环境确保了患者的康复及患者家属、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有效提高了医院的质量和声誉,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参 考 文 献

[1] 李六亿,刘玉树. 医院感染管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

[2] 吴昊,李乐,朱新辉.医院食堂熟肉制品卫生微生物学指标调查分析.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9,21(9):2316—2319.

[3] 张三云,何美云.医院食堂环境卫生状况监测.Chinese Journal of Disinfection,2011,28(4):496.

[4] 王友水,蒋小平,张铁坤.重大活动食品安全风险量化评价指标的研究.实用预防医学,2011,1,18(1):90—92.

卫生环境检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冬小麦;环境;气象卫星;遥感监测

中图分类号:X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9-0166-1

近年来,气象卫星在气象预报分析方面更加准确和迅速,并且逐渐应用到环境科学领域。上世纪80年代初,第3代美国极轨气象卫星环境资源监测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运用,其不仅可以用来监测各地干旱情况,还可以用来全球植被资源的监测等。因此我们也用其来研究我国宏观植被季相动态变化。近年来,由于估产业务的需要,我国进一步利用1Km分辨率NOAA-AVHRR的图像资料系列,对北方冬小麦的生长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并将分析的结果及时提供给相关的管理部门,而且通过对冬小麦生长的宏观动态监测,为估算冬小麦种植面积和估产提供依据。

1 资料及办法

用气象卫星所获得的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来对北方冬小麦来进行气象卫星遥感监测与估产,并且其数据要具有时效性和准确性。

1.1 如何获取及处理气象卫星资料

中国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是气象卫星资料的来源地。每年秋季在冬小麦出苗时,目视删选符合条件的冬小麦种植区及卫星资料,运用已开发的应用软件对相关的数据在特定工作站完成处理以及加工,随后形成等位网格点资料。通过遥感植被指数来提取冬小麦为主要对象的绿色植被信息。用AVHRR第1通道和第2通道的光谱信息经简单线性组合构成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和比值植被指数。其与冬小麦的叶面积系数、生物量等有密切关系。植被指数的变化由于受作物的长势和覆盖度的影响,因此用植被指数作为生长状况的定量标准,由于植被指数受土壤背景的影响很小,当植被覆盖度大于15%小于80%时,其与作物生长覆盖度的增大几乎没有关系。同时,在作物主要生长周期内,双向辐射和大气影响对其影响也非常小.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用了植被指数,间接地用到比值植被指数加工过后的的气象卫星资料处理方法包括以下三种:

第一,是由热红外通道形成的彩色图像。通道分别用红蓝绿来表示,图像上蓝黑色代表水体,绿色代表植被,红色表示温度较高的地表,形成的图像接近真彩色,因此主要用于宏现地理识别。

第二,是植被指数伪彩色图像。冬小麦生长期间,麦区的植被指数值变化在0.05-0.8之间,云区及有水域的地方出现的是负值。为了便于解译,制图时将植被指数值扩大一万倍。结合地面实际情况来分析,土壤信息值在0-250之间,土壤和绿色植被的混合信息值介于250-500之间,500以上就是绿色植被信息值。在伪彩色图像里,黑色表示负值区,棕黄色值为0-250,白色值在250-500之间,500以上则是绿色及其它颜色,此办法主要用在植被信息的提取。

最后一种是加工成定量数据。主要用于定量分析和组建模型。其方法是将植被指数以县为单位计算出植被指数县平均值、合计值以及所占比例等。

1.2 地面观测资料

对作物遥感监测和估产,地面观测资料意思重大,由于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对建立遥感解译标志、估产模型的创建以及预报的准确与否方面都起关键的作用。在保证一定准确精度和代表性的前提下对地面观测点进行合理准确的选择,因此抽选的样点要尽可能的多,得出的范围以及面积才越接近实际情况,从而具有普遍性,这样的样点才更具有代表性。由于北方冬小麦的种植范围大,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差异,因此就需要对冬小麦种植区进行层次划分。北方冬麦区划分为14层,并抽取了137个样县组成包括农学观测资料和农业数据在内的地面观测网,将地面观测到的实况资料通过统计加工,及时地通过气象专用通道,上报给监测和估产部门。

2 冬小麦生长的宏观动态监测

作物长势分析是一个对冬小麦各长势阶段进行全面观测的过程,通过专用气象卫星来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变化过程进行宏观动态监测,北方种植冬小麦,播种是从9月中陆陆续续开始,主要生长期是在11月前后.返青在来年2月,收割是在6月初。在冬小麦主要生长期11月,除了偏南地区的越冬油菜外与冬小麦同期生长,其余基本都是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才开始播种和出苗。因此,从11月-4月,北方的主要植被就是冬小麦,因此获得的卫星资料也主要是指冬小麦信息。

2.1 监测冬小麦的发育期

对作物进行长势分析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及时、全面地监测作物发育期的变化情况,因为通过对发育期的监测可以及时、全面地了解作物的发育速度和进程。目前为止,冬小麦发育期的资料获得基本是从有代表性的固定地点定时观测得来的,因此存在不全面、不及时也不准确的特点。但是利用卫星图像可以使我们可以获取定量化植被指数,这样我们不但可以对小麦发育期变化提供直观信息,也可以为发育期地理界限的划分提供宏观依据,从而弥补以往传统的观测方法带来的局限和不足之处。

2.2 冬小麦长势监测

冬小麦的产量与冬小麦各发育阶段的长势情况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壮苗越冬和来年成穗由冬小麦冬前分蘖期的长势来决定,群体穗鼓和穗粒数取决于返青-拨节期的长势情况,冬小麦生长的关键期是抽穗阶段,因此,冬小麦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影响籽粒的产量。通过对卫星系列图像的分析解译,可及时了解冬小麦苗长势的变化。

3 结束语

极轨气象卫星的发展,使人民对冬小麦的生长全过程有了全面的了解;为农业各部门制定各种管理措施和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用量化植被指数值对冬小麦长势随时进行宏观监测,从而获得反映作物生长和环境背景的图像,弥补以往靠地面定点观测资料来评价作物生长状况的缺陷,从而大大提高了对作物生长状况监测的范围。

参考文献

[1] 江东,王乃斌,等.我国粮食作物卫星遥感估产的研究[J].自然杂志,2001.

[2] 阎雨,陈圣波,田静,等.卫星遥感估产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4.

卫生环境检测范文第4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es development of immobilized microorganisms and biological sensor technology, micro-sensor technology has shown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microbial sensors and the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water quality, air monitoring and biological toxicity testing and carrys on its prospect.

关键词:微生物传感器;监测;应用进展

Key words: microbial sensor;monitor;application progress

中图分类号:X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2-0094-02

0引言

近些年来,工业化进程和新技术开发日新月异,使人类文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自然环境也遭到了极大冲击,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了世界各地人民的广泛关注,因此对环境污染物进行有效监测意义重大。微生物传感器由于快速、灵敏、响应快,样品用量少等特点非常适用于环境样品的监测。同时更由于体积小,易于实现连续在线监测,成本远低于大型的分析仪器,便于推广普及而得到迅速发展。1975年Divies制成了第一支微生物传感器,由此开辟了生物传感器发展的又一新领域。与最早问世的酶电极相比较,微生物传感器的稳定性较好,使用寿命也较长,且价廉。微生物细胞中的酶因为仍处于它的自然环境中,这就增加了稳定性和活性,还免除了花费昂贵的酶纯化和辅助因素再生的步骤。

1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1 生物需氧量(BOD)的监测BOD是废水监测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传统的监测方法是采用五日生化法测定,费时、费力且不易实现在线监测。而采用生物传感器测定BOD值能将测定时间缩短至15分钟,而且重现性大大提高,具有广阔的市场,许多种BOD传感器被应用开发。商业上可行的、最早的微生物传感器也是用于监控废水和污水处理厂中的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化合物。1977年Karube[1]等开发出能够测定水质的BOD微生物传感器,宣告了人类第一台BOD微生物传感器的问世。我国于2002年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了水质中污染物生化需氧量测定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环境保护行业标准,该方法适用于地表水、生活污水和不含对微生物有明显毒害作用的工业废水中BOD的测定。

为了监测低BOD的废水水样(小于5mg/L)例如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废水或河水等,Chee[2]使用一种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制成了高灵敏度的BOD传感器。 这种从污水处理厂分离筛选得到的细菌能够降解许多难降解有机化合物如腐殖酸、木质素、单宁酸、表面活性剂等河水及污水中的化合物。这种高灵敏度的BOD传感器不久将投入生产,在日本广泛用于河水及污水BOD监测,并有望替代传统的BOD5监测方法。

Tom Renneberg[3]利用一种耐盐酵母菌(Arxula adeninivorans)固定在聚氨基甲酰磺化水凝胶组成微生物传感器,其对盐的高耐受性可以适应海水盐分对细胞的影响儿应用于海水的BOD监测,线性响应范围能达到550mg/L,最低检测限2.1mg/L,对海水水污染可实现理想的在线监测。

另外,Koenig[4]等研制成一种基于硝化细菌硝化作用的抑制原理制成的微生物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将硝化细菌固定在微小的氧电极上,通过测定硝化细菌的呼吸活性可以监测废水的N-BOD,具有响应时间短、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等特点,有着很好的商业应用价值。

1.2 环境中污染物的检测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有机化合物,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Reshetilov[5]和Taranova[6]研究了的假单胞菌和无色菌(Pseudomonas and Achromobacter)传感器的敏感性和选择性,这种细菌能够降解表面活性剂引起溶解氧的减少,通过氧电极的变化检测表面活性剂的含量,最低检测限能达到0.25μg/L。

SO2是形成酸雨酸雾的主要原因,传统的检测方法很复杂。Sasaki[7]将一种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制成微生物电极与电位计、记录仪构建成微生物传感器,可以监测酸雨中的硫酸盐,并讨论了这种微生物传感器的使用寿命、酸雨中其他离子的影响以及它的应用。王晓辉[8]等将从硫铁矿附近酸性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专性、自养、好氧的氧化硫硫杆菌,将此菌体夹于两片醋酸纤维素膜之间制成夹层式微生物膜制成一种硫化物微生物传感器,建立了测定硫化物的新方法。

在其他各种污染物监测中 Preston[9]等利用荧光假单胞菌实现了对重金属离子的监测,Ripp[10]等利用荧光假单胞菌(P.fluoerescens)监测多环芳烃,另外监测污染土壤中的多环芳烃还有矢野口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yanoikuyae B1)安培型生物传感器[11]等。

1.3 在生物毒性测试中的应用

毒性是一项综合的生物学参数,它是衡量样品对活性生物体所产生的影响,不能以化学分析的方法进行测定,而其他的生物测试方法如鱼类试验、浮游动物试验、藻类试验等则较为复杂。微生物传感器法适用天然微生物,这一方法经研究被证实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同时有很好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另外,细菌本身没有危害性。

发光微生物传感器是目前生物毒性测试中研究最多的微生物传感器之一。最常用的生物发光系统是用于水体毒性实验的Microtox法评价。早在1995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就颁布了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行业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测定水环境急性毒性的发光细菌法,适用于工业废水、纳污水体及实验室条件下可溶性化学物质的水质急性毒性监测。

张金丽[12]等利用Microtox技术检测5种多环芳烃化合物生物毒性结果表明,二甲亚砜配制的测试液中萘、菲及荧蒽均对发光细菌具有一定生物毒性,且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相同浓度下毒性菲>萘;测试液中当萘浓度小于其溶解度时即产生100%的抑光率,萘EC50为4.32 mg/L,而菲及荧蒽浓度近其溶解度时所产生的最大抑光率分别为

宫智勇[13]等利用聚乙烯醇(PVA)吸附包埋法选用大肠杆菌作指示菌,将其固定在载体上形成大面积细菌膜,强化生化效应并与顶空气相色谱法结合起来,来监测废水毒性,并就其固定化条件、细菌活性等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大肠杆菌具有较好的活性,在适当条件下可保存40d以上。

利用假单胞菌传感器做毒性测试也多有报道。Marinella[14]等基于有毒物质对假单胞菌的呼吸抑制作用利用固定化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的安培型生物传感器来监测废水的毒性,并将测试指标EC50及抑制曲线的标准偏差等与发光细菌、大肠杆菌传感器作了比较。Han TS[15]等利用三氯乙烯降解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氯离子电极组成的三氯乙烯传感器可以实现间歇式或FIA( Flow injection analysis)系统监测。

2微生物传感器前景展望

微生物传感器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的研究热点是:

2.1 微生物传感器的固定方法还有待改进固定后的微生物应尽可能保证细胞活性和避免细胞从膜中流失,以保证传感器的使用。同时延长微生物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将有助于微生物传感器向实用化、商业化迈进,这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

2.2 基因重组微生物传感器能进一步提高微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这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也必将为微生物传感器增添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Karubel,Matsunaga T,Mitsuda S,et al.Microbial electrode BOD sensor. Biotechnol. Bioeng.,1977 Oct,19(10):1535-1547.

[2]Chee GJ, Nomura Y, Karube I (1999) Anal Chim Acta 379:185 191.

[3]Tom Renneberg, Roger C. H. Kwan, et al. A Salt-Tolerant Yeast-Based Microbial Sensor for Rapid BOD Measurement.Microchim. Acta (2004).

[4]Koenig A, Bachmann TT, Metzger JW, Schmid RD (1999)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51:112 117.

[5]Reshetilov AN, Semenchuk IN, Iliasov PV, Taranova LA (1997) Anal Chim Acta 347:19 26.

[6]Taranova L, Semenchuk I, Manolov T, Iliasov P, Reshetilov A (2002) Biosens Bioelectron 17:635 640.

[7]Sasaki S, Yokoyama K, Tamiya E, Karube I, Hayashi C,Arikawa Y, Numata M (1997) Anal Chim Acta 347:275 280.

[8]王晓辉,白志辉,孙裕生等.硫化物微生物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分析试验室,2000,19(3):84-86.

[9]Ripp S, Nivens DE, Werner C, Sayler GS (2000)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53:736-741.

[10]Preston S, Coad N, Townend J, Killham K, Paton GI (2000) Environ Toxicol Chem 19:775-780.

[11]Koenig A, Zaborosch C, Spener F (1997) Gottlieb J et al (eds) Field screening Europe. Kluwer, The Netherlands, pp 203-206.

[12]张金丽,袁建军,郑天凌等.Microtox技术检测多环芳烃生物毒性的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4):68-71.

[13]宫智勇,殷斌志,李燕等.固定化大肠杆菌监测废水毒性的实验研究[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7,26(6):442-446.

卫生环境检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微生物细胞传感器;环境监测;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8-0377-01

总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门学科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微生物传感技术这项在多门科学基础上产生的新学科,在环境监测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微生物传感技术简介

所谓微生物传感技术,实际上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包含了生物学、电化学以及电子科技等,是建立在这些学科经过不断地渗透和融合的基础之上的。利用这种技术开发而成的微生物传感器,可以通过功能性极强的生物学组件例如活性酶、DNA等生物材料,通过感应外界待测物对其性质及量值的影响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可识别信号。它具有性能专一、分析快、易操作等优点,对于污染物的检测有着非常广阔的使用前景。生物传感器通常是由生物识别、转换以及机械和电气等方面的元件组成的。

2 环境监测的意义

通过加强我国环境监测软硬件的建设力度,使各种环境污染因子的监测构成一定的监测能力,对环境管理的强化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将环境管理的检测数据作为基础,与环境监测的技术监督与支持产生直接联系。若不具备环境监测,则无法实现有效管理,更别说管理的科学化。作为污染动向的掌握及污染危害预防的重要环节,环境监测是环保工作中的“尖兵”,对环境管理的加强、环保政策与法规的制定以及经济的建设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3 微生物传感器在环境监测当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1 微生物细胞传感器对水环境的监测

做好对水环境的监测工作,对于硝酸盐进行检测是十分重要的,如在水环境当中含有硝酸根,那么硝酸根会被转化为亚硝酸根,再次转化过程当中,会产生一种微细的电流。通过通常的手段,无法对这种电流进行检测,那么借助微生物传感器技术,就能够通过对微生物特点的应用来对这种电池进行检测,这样就能够对复杂环境下的相关情况进行检查,可以得到一个较为准确的数据。而环境监测部门通过对该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具体的处理,对于保护公民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对于硫化物进行检测,也可以通过微生物细胞传感器来进行,之前我们所使用的检测方法较为古老,效率也较低,技术成本花费较大。通过微生物传感器进行检测,研究微生物传感器的实际作用,发现其检测效率较高,而且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花费人力少的效果,具有全天候不间断检测的优势。通过其对于酚类物质进行检测,这种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十分巨大,对于酚类物质进行详细的检查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检查步骤。那么通过微生物传感器技术在进行该物质检测的时候,一般使用的就是酚电极工作,这样微生物传感器可以准确和高效地对其进行检测,能够广泛地在此领域加以应用。

3.2 在大气环境当中的监测应用

在大气污染当中,所占比例较大的是空气当中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物质会在特定的条件下出现化学反应,而经过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物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导致空气质量下降。之前所用的检测方法,一般是采用分光光度检测,检测方法存在有较大的缺点,而且这种检测方法操作十分复杂,仪器的效果也不准确,导致环境改变,产生一定的检测误差.通过微生物传感器进行检测,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能够使其得到较为准确的数据,而所得的误差也会大大减少,这样空气环境监测局大气的监测工作能够起到有效的警示作用。二氧化硫在进行监测的时候通过传感器的应用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采用硫杆菌体制作原理简单的传感器在电机两端,能够对氧元素的含量变化进行监测,确定了电极传感器。通过对氮氧化合物进行检查,通过不同浓度的氮氧化物可以为硝化细菌制造不同的呼吸环境,硝化细菌对于该浓度的感应较为准确评判,这样就能够使实验者更加直观的对于氮氧化物的浓度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了解。

3.3 检测农药残留

在监测农药残余这个领域,现阶段使用较多的是乙酰胆碱酯酶类传感器。这是一种以动物神经信号作为传递中介的传感器,它的使用必须注意保持机体的活性,因为持续的刺激可能会引起机体的过度兴奋,最终引起机体的死亡。消除乙酰胆碱可以使用胆碱酯酶。这种酶能够产生催化作用,将乙酰胆碱进行分解,成为乙酸与胆碱。其它农药的监测与其类似,通过与活性酶发生反应对酶的活性进行抑制,传感器通过对活性酶酸碱值变化情况的监测,就可以得出农药的残留情况。这种技术发源自1951年,此后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它通过与酸碱电极的联通,对活性酶酸碱值的变化进行监测并转化为信号。

4 结论

以微生物传感器来监测环境的化具有选择性丰富、灵敏度强、稳定性高、成本低、可在困难环境下持续工作等优点,它必然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然对于现阶段的科技水平来说,制作某些特定的微生物传感器具有不小的困难。但是由于科学的飞速发展,微生物传感器的开发已经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并且将微生物传感器做的越来越小,从而能够更加灵敏与快速地对环境进行监测。随着人类对保护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加强,微生物传感器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其对环境监测的贡献也必将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 凤,王锡昌,刘源,赵勇,谢晶,潘迎捷,顾赛麒.基于电子鼻的气味指纹技术在有害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工业科技,2010,08:373-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