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产质量管理方法

生产质量管理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产质量管理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产质量管理方法

生产质量管理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字】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方法探究

混凝土是由水泥做胶凝材料用砂、石用水按一定的比例经过搅拌配合而成的一种混合材料。由于混凝土是一种混合型的材料,因此混凝土在配比中的各种原材料质量和配合比例是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和体现者。

1 露筋的处理

露筋是指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种种原因使得钢筋没有完全被混凝土所包裹而搂在外面的缺陷,在混凝土梁和柱的结构上,任何一根主筋的单处露筋长度不大于10cm,累计不大于20cm的,可以进行修复,但梁端主筋锚固区不允许有露筋。

1.1 原因分析

1.1.1 钢筋骨架放偏,没有钢筋垫块或垫块数量放置不够,位置不正确,致使钢筋紧贴模板而外露。

1.1.2 粗骨料粒径大于钢筋间距,或者杂物在钢筋骨架中被搁住,同时又混凝土漏振,形成严重蜂窝和孔洞而使钢筋外露。

1.2 修补措施

拆模后发现部位较浅的露筋缺陷,须尽快进行修补。先用钢丝刷洗刷基层,充分湿润后用1:2~1:2.5水泥砂浆抹灰,抹灰厚度在1.5~2.5cm之间,并注意结构表面的平整度

2 峰窝的处理

混凝土拆模之后,由于各种原因和因素引起混凝土表秒出现漏浆和孔状凹凸不平的现象,一般称它为麻面,若麻面现象严重,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大小石子分层堆积,石子之间出现状如蜜峰窝的窟窿,称之为蜂窝缺陷。

2.1 原因分析

2.1.1 模板安装不密实,局部漏浆严重。或模板表现不光滑、漏刷隔离剂、未浇水湿润而引起模板吸水、黏结砂浆等。

2.1.2 混凝土拌合物配合比设计不当,水泥、水、砂、石子等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1.3 新拌混凝土和易性差,严重离析,砂浆石子分离,或新拌混凝土流动度太小,粗骨料太大,配筋间距过密,加之又漏振、振捣不实、振捣时间不够等。

2.2 修补措施

2.2.1 面积较小且数量不多的麻面与蜂窝的混凝土表面,可用1:2~1:2.5水泥砂浆抹平,在抹砂浆之前,必须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基层。

2.2.2较大面积或较严重的麻面蜂窝,应按其全部深度凿去薄弱的混凝土层和个别突出的骨料颗料直至正常密实的砼面为止,然后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表面,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并仔细捣实。

3 孔洞的处理

混凝土结构的孔洞是由于混凝土在配合的过程中搅拌过程不是很到位造成的表面或者内部有空腔,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者是蜂窝缺陷过多过于严重。一般工程上常见的孔洞,是指超过钢筋保护层厚度,但不超过构件截面尺寸三分之一的缺陷。

3.1 原因分析

3.1.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预埋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注上层混凝土。

3.1.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或者竖向结构干硬性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3.1.3薄壁结构及钢筋密集部位的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模板、木方等杂物,混凝土被搁住。

3.2 修补措施

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钢丝刷和压力水冲刷,湿润后用高一个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4 夹渣的处理

在混凝土内部如果有各种杂物而且深度超过保护膜的厚度,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将杂物称之为夹渣。杂物的来源有两种情况,一是原材料中的杂物,另一个是施工现场遗留下来的杂物。

4.1 原因分析

4.1.1 砂、石等原材料中局部含有较多的泥团泥块、砖头、塑料、木块、树根、棉纱、小动物尸体等杂物,并未及时清除。

4.1.2 模板安装完毕后,现场遗留大量的垃圾杂物如锯末、木屑、小木方木块等,工人用水冲洗时不仔细,大量的垃圾杂物聚积在梁底、柱头、柱跟、梯板脚及变截面等部位,最后未及时清理。

4.1.3 现场工人掉落工具、火机、烟盒、水杯和矿泉水瓶等杂物及丢弃的小模板等卡在钢筋中未作处理。

4.2 修补措施

如果夹渣部位较深,超过构件截面尺寸的三分之一时,应先做必要的支撑,分担各种荷载,将该部位夹渣全部凿除,安装好模板,用钢丝刷刷洗或压力水冲刷,湿润后用高一个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5 疏松的处理

混凝土疏松是由于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捣实的程序没有做好而出现的,是由于各种情况所引起的混凝土施工中的严重缺陷。混凝土外观颜色、光泽度、粘结性能甚至凝结时间等均与正常混凝土差异明显,混凝土结构内部不密实,强度很低,危害性极大。

5.1 原因分析

5.1.1 混凝土漏振。

5.1.2 水泥强度很低而又计量不准,或商品混凝土站因设备故障造成矿物掺合料掺量达到65%以上,此时混凝土砂浆粘结性能极差,强度很低。

5.1.3 严寒天气,新浇混凝土未做保温措施,造成混凝土早期冻害,出现松散,强度极低。

5.1.4 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泵送混凝土浇筑时,不预拌润泵砂浆,现场工人图省事,直接向泵机料斗内铲两斗车砂子和一包水泥,加水后未充分搅拌就开启泵机。

5.2 修补措施

5.2.1 因胶凝材料和冻害原因而引起的大面积混凝土疏松,强度较大幅度降低,必须完全撤除,重新建造。

5.2.2 与峰窝、孔洞等缺陷同时存在的疏松现象,按其修补措施。

5.2.3 局部混凝土疏松,可采用水泥净降或环氧树脂及其它混凝土补强固化剂进行压力注浆,实行补强加固。

6 裂缝

混凝土裂缝是混凝土施工中最常见的一种质量问题,是影响混凝土结构和使用功能的主要因素。实际中所有混凝土结构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裂缝,混凝土原生的微细裂纹有时是允许存在的,对结构和使用影响不大。

6.1 修补措施

6.1.1 细小裂缝:宽度小于0.5mm的细小裂缝,可用注射器将环氧树脂溶液粘结剂或早凝溶液粘结剂注入裂缝内。注射前须用喷灯或电吹风将裂缝内吹干,注射时,从裂缝的下端开始,针头应插入缝内深入,缓慢注入。使缝内空气向上逸出,粘结剂在缝内向上填充。

6.1.2 浅裂缝:深度小于10mm的浅裂缝,顺裂缝走向用小凿刀将裂缝外部扩凿成“V”形,宽约5~6mm,深度等于原裂缝,然后用毛刷将“V”槽内颗粒及粉尘清除,用喷灯或电吹风吹干,然后用漆工刮刀或抹灰工小抹刀将环氧树脂胶树脂胶泥压填在“V”槽上,反复搓动,务使紧密粘结,缝面按需要做成与构件面齐平或稍微突出成弧形。

生产质量管理方法范文第2篇

我国制定了法律方面的强制性措施来保证医药生产企业的生产活动,提高医药产品的质量,并制定了相关的行政、经济、培训、咨询等管理方法来充分提高对药品生产质量的管理。随着我国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对于医药生产的管理方法也将会更加科学和完善。医药成产管理方法的过程性医药产品的生产程序负责,涉及到很多个生产环节,各个生产环节都紧密相关,缺一不可。有效地进行医药产品的生产管理,就必须对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经营和使用这几个环节的全过程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控制,而GLP、GIP、GMP、GSP和GAP更医药管理办法无一不体现了这一思想。

2医药生产企业的现状和不足

2.1医药产品的生产环节管理不到位

虽然有生产管理方法的应用和监督,但是目前我国的医药生产企业还是不能完全严格遵守相关制度。例如,生产原料的来源不清和管理松懈、药品的生产设备老化、生产车间的卫生条件和用水不安全、医药产品的储存不达标等等,这些都存在着安全隐患,一旦药品的质量出现问题,将会造成难以预料的损失。

2.2医药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不到位

医药生产企业进行医药产品生产活动的监督和管理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部门,但是有的企业质量管理部门并不能科学有效地对企业的医药生产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例如不能合理评估医药的原材料,不能对各个生产环节的生产标准严格把控等。

2.3医药生产企业的员工能力缺乏

目前,很多医药生产企业存在着企业员工素质低,能力匮乏的情况。而且很多企业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认证,使得他们往往是聘用一些临时的技术人员来帮助完成认证。认证结束后技术人员离开,而企业内部的员工也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培训,对医药生产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缺乏。

3生产管理方法在医药生产中应用的建议

3.1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

医药生产管理的核心工作和保证和控制医药产品的质量,而医药产品的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因此医药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并以GMP为核心,以此做监督。从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生产管理,包括生产环境的安全和卫生达标,优良工艺的开发和使用,合格的原料进厂、合格的中间体或者半成品进入下一道生产环节,医药产品的正确储存和流通、使用等,将质量保障体系科学有效地全面贯穿到医药生产活动中,从根本上保证医药产品的质量。

3.2完善相关制度,保证药品生产质量

为了确保医药生产企业提高医药产品质量,还必须加强各项质量管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建立和完善相关质量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和方案的执行不但要严格遵守国家关于药品质量的法律法规,还要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切实有效地进行医药产品质量的监督,并在执行得过程中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和改进。

3.3加强员工的培训和管理

医药生产企业因为行业的特殊性,必须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工作,特别是新加入的员工,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责任安全意识。同时,根据企业的发展对企业的员工进行专业的再次培训和提高,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只有提高单位全体员工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才能够提高医药生产企业每个环节的质量。

4结语

生产质量管理方法范文第3篇

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能源和环境问题日渐严重,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成为当下研究的重点,然而新能源工程建设中的质量管理问题也随之而来。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安全,而且关系到工程的使用价值和寿命。为此本文在介绍项目质量管理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新能源工程建设中的质量标准,并针对目前新能源工程建设中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以期为新能源项目建设中质量保证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新能源;工程建设;质量;管理

0.引言

快速发展的经济,一方面造成化石燃料资源的日渐枯竭,另外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开发绿色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成为人们时下的研究热点。但是,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发掘,与新能源建设相关的问题也相继出现。现代大型工程建设一般都包含有若干子项目,众多子项目之间相互偶联,某一项目既可能是前一项目的发展,也可能是后一项目的基础,项目之间彼此相互关联,相互制衡,单一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众多子项目一般采取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而采取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项目进度,缩短工期,而且能够充分利用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保证工程质量。本文基于能源建设实际项目中质量管理方法,根据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为建立科学有效的项目管理方法提供理论支撑。

1.项目质量管理方法简介

全面的质量管理最早来源于全面的质量控制,于1980年前后,逐渐成熟,期间历经了4个不同阶段。质量检验阶段始于20世纪初,当时由于工业化的形成,企业格局的变化导致内部分工越来越细,为了提高质量,企业开始推行质检部门,以保证生产的品质。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始于1950年前后,当时有部分学者将统计学原理引入到质量管理之中,通过抽样来检验产品的合格率,至此企业质量管理进入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控制阶段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国外的管理学者提出,好的质量源自于预防,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随着“零缺陷”理论的提出和不断推行,产品的质量不断提升,与此同时,美国学者开始倡导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全面质量管理是现代企业生产的核心,其主要是通过专业的技术、严谨的管理、精密的数理统计,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保证体系,有效地降低生产过程中风险因子,以最优的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全面的质量管理的核心是质量管理,目的在于满足社会需求,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2.新能源工程建设中的质量标准

新能源工程属于系统工程,是由众多小工程构建而成,在按照规定完成基建工作以后,主体结构的建设一定要符合招标文件内容,满足新能源建设施工规范的要求,另外应严格把控质量评验标准使之符合施工规划要求。有学者提出,新能源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应根据项目建设的要求,细化质量目标,逐级实现质量目标;除此之外,还应将质量责任、权力落实到实处,施行透明、公平化奖惩制度,保证施工质量的前体下,提高工程进度。

3.新能源工程建设中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新能源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项目,从项目规划开始一直到工程验收乃至投入使用,所涉及的质量管理问题也是层出不穷的。本文简单阐述了新能源工程建设中质量管理方面最为突出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改进意见。

3.1工程进度问题及改进措施

3.1.1工程进度问题

新能源工程的建设始于基建工程,此阶段工程量大,但工期短,紫金山风电场的基建工程部分(一期工程),需要在3个月内完成装机容量为49.5MV,厂区面积为9km2的建设。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体下,短时间内完成如此繁重的项目,是组织管理的一个重大难题。工程质量、工期以及工程量是基建阶段的核心内容,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衡。过分的地要求工程质量,可能在增加工程成本的基础上,需要较长的工期;如果单纯地追求工程进度,又会导致工程成本下降,引发工程质量问题,三大目标既对立又统一。但是影响工程进度的因子众多,如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技术水平、施工工艺、资源、资金、质管体系等,众多因子之间相互影响,合理科学的地控制这些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可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

3.1.2改进措施

在项目建设前有项目进度计划表,我们可以根据计划进度,找出影响工程进度的相关因子,并根据主成分分析,择选出影响工程进度的主要因子,采取相关控制方法,以降低相关因子的影响度、减少工期延误,实现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的相统一。

3.2资源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

3.2.1资源质量问题

影响工期质量的因素除了客观因素外,还包含人为主观因素。在项目实际阶段,资源合理配置对工程项目的影响巨大。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有人身兼数职,投入到每项工程中的无论是时间还是精力都严重不足,这样的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管理监督力度不足,质量管理目标难以实现。如果施工阶段,资源配制能力差,势必导致施工所需的物资质量受影响,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强的资源配制能力,总能保证优质的施工原料,同时如果施工管理经验丰富,就能够充分地协调各单位关系,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实施。

3.2.2改进措施

在项目计划阶段,要科学研究和统筹规划,各个建设工程项目要制定质量管理体系,在原有的组织机构上,增设项目经理和专门的质量组,做到早发现问题、早解决。另外,应细化项目准备工作,明确项目质量管理目标;最后要对项目职能进行划分,精细分工,做到责任到人,落到实处。

3.3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3.3.1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时刻把控工程成本和工程质量这两大主题。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项目的质量是有范围的,并不是无限的,在此范围内,项目质量和成本基本成正比,也就是说在满足客户和规定需要的范围内,工程质量要达到基本合格和优质之间。对企业而言,最好的方法就是实施质量成本管理,在把握客户需求的基础上,避免质量过量。针对质量范围,有学者提出了质量成本,质量成本包含了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和故障成本,其本质就是工程成本,只是质量成本是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体下产生的。

3.3.2改进措施

质量成本管理核心是实现上述质量成本的最优化,即实现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和故障成本三者的综合最低化,质量成本的最低化是工程建设的理想值。然而,要协调质量成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只有通过采取先进的实用技术、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在确保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成本最经济化、最优化、最低化。要避免为了提高企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而使工程出现的质量过剩现象,导致完成工程量不少,而经济效益低下的被动局面。

3.4质量管理系统问题及改进措施

3.4.1质量管理体系问题

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方和施工方一般隶属于不同的施工单位,不同部门结构内部设置有所不同,双方只注重工程进度、成本等,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质量沟通。建设方由于项目众多,人们配制不足,领导者的管理意识、管理理念滞后,导致员工质量监督积极性不高,管理者只注重产品的性能,而忽略产品的生产过程。施工方工作量大,人员流动性强,而领导对员工的奖罚制度不明确,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另外不同施工单位之间缺乏良性竞争,导致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最后由于施工人员多数是农民,虽有一定实际经验,但由于工作形式不同,导致管理体系只是停留于口头上,真正实践的少之又少。

3.4.2改进措施

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首先施工人员应做好现场的包含,质检人员应做好检测、记录。针对一般性问题,应移交负责该项目的技术人员处理,而针对重大问题,应由专人及时地上报公司,公司质监部门做进一步的分析处理。针对重度质量问题,质量部门应组织各部门,包括技术部、组织部、工程部、质检部、施工部在内的各相关部门,尽快赶赴现场,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协同解决问题。

结语

本文从新能源建设实际项目中质量管理方法出发,根据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和方法,一方面为确保新能源工程质量,另外为建立科学有效的项目管理方法提供理论支撑。

作者:翟军梅 单位:大唐山西新能源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关应水,金崇明,张文琦.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与项目管理体系的比较研究[J],业界视点,2006,8(23):24-25.

[2]魏沙磊.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控制的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4(7):45-52.

[3]韩卫东.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体系的构建研究[J].基团经济研究,2007,34(7):196-196.

生产质量管理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小型制造行业企业;质量管理;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02

在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是对制造业大军有利的补充,在行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中小型企业多数属于一般性加工,附加价值少,技术含量低。长期以来不少企业的经营一直以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型制造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对于这样的中小型企业,如何做好企业质量管理,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紧迫任务。

研究和实践表明,制造业的产品质量,是整个工业的生命。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对工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这对统筹产品生产全过程、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优化企业生产管理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产品质量不仅要满足顾客的需求,还要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基础上尽力节约成本。因此确保产品质量需要构建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科学管理,严格把控,全面落实到企业内部。

因此,结合作者所在企业目前的工作和实践,我们对制造行业中小型企业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质量管理的概念

根据ISO9000的定义,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以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为了实现质量目标,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组织和流程,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内外顾客期望的目标;确保企业以最经济的成本实现这个目标;确保产品开发、制造和服务的过程是合理和正确的。

二、中小型制造行业企业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1.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是为了质量管理而建立的,其内容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指定,并通过组织的结构、资源的管理、运行过程的控制和持续的改进来达到实现质量目标的要求。一个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为了达到组织内部质量管理的要求,从而满足顾客和使用的法律法规要求。而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都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缺陷,需要通过不断改进管理体系来提高企业质量管理的运行。

众所周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能够创造顾客价值,企业必须把它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分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价值活动分为许多内容,具体到企业中即包括了各个生产环节和辅助活动。而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同组合,产生了特殊的组合方式,渐渐形成企业特有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不具备模仿性,便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质量管理体系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着企业的日常工作,企业为了实现发展战略目标,构建质量管理体系,来实现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如果管理体能够正常运行,并严格维护,就形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虽然现在IS09000等管理体系在国际上运行已经比较成熟,但是目前在我国大多数中小型制造企业并没有真正地在企业内部进行很好地运作。即使有许多企业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但其中大多数也是在走形式,只是认为这些体系是进入市场的敲门砖,没有多少实际作用,对其认识不够透彻,更没有按照体系标准的要求认真实施。即使具有较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的企业,也没有意识到随着行业的发展,质量体系需要不断改善,单纯地认为产品质量只要能符合标准,质量控制好,就没有改进的必要。在遇到问题是往往措手不及,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为此,需要从源头上及时修正质量管理体系的滞后之处,成立质量管理核心领导小组,时时更新质量管理体系,以便在企业日常生产活动中发挥质量管理体系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图1为将要的介绍了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流程。

2.理顺质量管理要素的具体关系

在企业中实施质量管理,首先要对质量管理活动进行具体的分析,选择合适与企业的质量管理内容,这样才能是质量管理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讲,质量管理的要素主要包括人员、材料、设备、方法和环境五个方面。对这五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并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得知从哪方面进行努力,合理地通过质量管理改善产品质量。下面就从这五个方面具体阐述和分析,理顺这五方面的关系。

人员在全面质量管理中发挥着共性和个性相辅相成的作用。然而,目前的行业中,共性的经验多,个性的经验少,其根本原因紫玉企业缺少和谐、高效的员工队伍。这样的员工队伍需要构建企业质量文化、合适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和有效的人才培养。

对于制造企业本身的特点,其产品一般是由实物所构成。原材料和辅助材料是影响产品质量高低的直接因素,而原材料质量的把控通常是人为完成的,所以,必须严格把控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采购流程,保证在实际生产中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进行定点采购、对供货单位进行有效分类、对采购过程进行监督和检验。这就需要对采购人员进行良好的培训和高效的监管。需要采购人员和质检人员有良好的沟通和默契的配合,严格按照体系文件的要求把控原材料的检验合格标准。同时,为了保证原材料采购流程的规范,更要有详细的采购流程文件和质检文件来规范采购人员的操作。同时,要根据生产环节上设备的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地采购合适的材料,以延长生产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维护。

设备能否良好运转,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对于流程性强的制造业企业来说,生产流程环节上的每一台设备的故障,都可能造成全线停产,影响生产效率和合格率。制造业企业的设备主要分为生产型设备和检测设备,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设备分别进行管理。对生产型设备要做好设备的点检管理、定期维修、故障管理、设备等。对检测设备要做好仪器设备使用、维护、保养和校正,需专人负责,并将设备放置于事宜的环境中。因此,要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操作规范的培训,对设备维护人员进行长期的培养,建立起责任到人头上的设备管理机制,并把控好生产材料到产品的使用规范和检验规范。

好的方法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质量管理中,选择合适的管理方式方法对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更为重要。对制造业中小型企业来说,全面质量管理目前是公认的,最为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同时,还要辅以戴明(PDCA)循环、质量控制(QC)的工具等。方法是员工工作的指南,不同的方法往往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果在质量管理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没有得到很好的效果,不仅会增加生产成本,影响企业的产品形象,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声誉,从而丧失企业的市场份额。

环境要素对于质量管理的影响更为广泛,几乎所有的环节都受到环境要素的影响,所以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忽视环境因素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

以上五个方面是制造型企业质量管理最基本的要素,在中小型企业中实施质量管理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弄清楚这五个方面发挥的基本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做到以质量为中心,以人为本,构建企业的质量管理文化,制定系统科学的规范文件;以材料和设备为硬件基础,实施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材料和设备的利用效率,使用设备和材料绝对匹配;以方法为指导,以环境为条件,做到人员与材料、设备很好的融合。企业的质量管理一定要结合企业的产品、顾客、过程、内外环境、管理基础、组织文化的实际,而这正是目前我国制造行业中小企业所缺乏和首当其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3.构建企业的质量管理文化

中小型企业的质量管理,除了要建设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更为重要的是构建企业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前文中提到,在质量管理过程中,人的因素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充分发挥企业人员的群体性和个体性活力,对在企业中顺利开展质量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构建和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文化,更要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企业人员的主观能动作用。具体要从几个方面着手。

建立质量管理核心领导小组,加强质量管理培训。质量管理核心领导小组要负责改进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开展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开展管理评审,做到权责分明,任务清晰,责任无接口无死角。此外,构建系统的质量管理培训,长期对采购、生产操作和检验分析不同层次的相关人员进行质量管理的教育,做到相关人员培训上岗,定期考核。注重约束性质量信息的采集和采纳,重视顾客通过各种渠道的信息反馈,做到信息汇总,系统分析。

提高质量观念,增强质量意识。目前,中小企业的大多数管理层仍然将生产、销售放在了首位,在企业的文化意识中一味地追逐盈利,从而忽视了质量管理,将质量与生产分割开来,特别是加强质量管理在短时期内会加大投入,这样的做法不具备长远的眼光,企业追逐盈利最大化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只有在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企业才会从长期的行业发展中获利。此外,在生产环节中的操作人员,普遍具有素质偏低的现象,并无相关培训经验即可以取得上岗资格,这些人员的质量意识更为薄弱,在短期个人利益的驱使下,更容易出现违规生产和操作,从而降低了产品的合格率和质量。因此,提高质量观念和意识尤为重要。

制定严格的管理标准和考核制度。严格的管理标准是用来约束企业员工工作行为的依据,所以严格的管理标准不仅要严格,更要做到细致,尽力做到员工的生产行为有据可查,有据可依。采购和检验都具备合理合法的方式方法。定期在企业内开展自下而上的考核,作为企业员工工作绩效以及奖惩的评定依据,不尽可以加强员工的竞争意识,更能提高质量管理的约束能力。

4.采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

质量管理是一项科学的管理方式,如果没有合理的科学方法作为基础和支撑,很难尽善尽美的完成质量管理的工作。然而,在我国中小型制造业企业中,绝大多数并没有掌握适宜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这些企业中,或是没有认识到质量管理具体方法的重要性,或是认识到其重要性却没有具体的将这些方法付诸实施。

掌握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在实践中更是要不断总结,不断盖上,尽量使质量管理的方法能够对质量问题起到预防的作用,对日常的质量管理起到指导作用。在采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上,一定要杜绝仅凭经验和感觉处理质量问题,而是做到切实有据可依,有规可查,但是,又不能照本宣科,奉行教条主义,要深刻认识到每种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都是有它的应用条件的,每种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都有它的实施途径。

现代质量管理要求根据产品质量的波动规律,利用技术和方法,去研究、预测和推断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状况,当生产过程处于同级控制状态,并且满足质量标准要求时,应使用缓和的质量管理方法维持现有的保证质量的方式,并应尽早发现质量问题中存在的隐患,及时调查,采取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对质量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产品的检验和把关上,而是要有意识的提高产品质量。只有真正掌握了科学的质量方法,才能在企业的日常质量管理中游刃有余的控制好产品的质量问题,从而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

生产质量管理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港口起重机械;制造项目;质量管理方法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6.207

0 引言

制造产品与其他方式生产的产品在质量管理上既存在共性,又存在特殊性。作为制造类产品的港口起重机械产品,在其制造项目的质量管理中,既要遵循其他形式生产产品的质量管理方式,又要从其实际出发,在制造项目的质量管理中体现出其特殊的质量管理方式。

1 制造产品的质量管理

1.1 制造产品质量管理面临的问题和质量管理细节

制造类产品面对的用户群比较广泛,有的用户已经能够熟练操作这些产品,而有的用户对于这类产品还比较陌生。制造产品在质量管理中会面临一些问题,生产用的原材料不符合标准,导致生产出来的成品不合格,不能用于正常施工中;在设计过程中因考虑不周,导致产品结构不合理,从而影响其质量;在改进产品质量的过程中因为计算失误,没有兼顾到产品整体,导致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制造产品质量管理的细节却是非常关键的,其影响力也是非常大的,主要体现在自始至终都需要面对新产品。新产品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新产品“新”在什么地方;第二,质量管理细节对新产品的设计、质量、制造、施工等会造成怎样的影响;第三,为确保相关部门能随时掌握新产品的动态,需要加强这些部门间的沟通交流,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还有待确定。

1.2 制造生产的质量管理措施

在制造类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产品质量进行管理控制,以确保产品质量,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加强与产品相关的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沟通,并提取出与产品质量有关的信息,对其进行详细的质量管理规划,并贯彻落实这些规划。其次,如果各部门、各单位在沟通中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要尽可能的减小分歧,将偏差控制在各方都能接受的范围内。再次,制造类产品的生产流程和产品本身,同时还要改进各方的沟通方式,对计划活动进行控制。在制造产品生产前,需要制定产前计划活动,受设计要求差异的影响,每项加工都会涉及到不同的制造过程,因此逐件产品的生产需要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计划中要包括所有的详细信息。如果加工重复率不高,则计划的重点应该是辅助加工数据,如果加工重复率高,那么重点则应该由计划转变为控制。

1.3 制造产品的质量改进

为提高制造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其生产企业需要改进生产工艺,提升制造产品的质量,使其被投入使用后,能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施工项目的质量起到改善作用。受生产规模的影响,制造产品的质量改进项目是有针对性的,通常情况下是针对某一产品的某一质量问题而开展的项目。制造产品的质量改进,主要是为了解决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因此,在制造生产中,基本不会针对产品的零部件或产品本身进行改进。并且,在制造生产中,如果改进项目是科学合理的,那么其就能将统计工具充分的利用起来,找出问题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获取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耗费的成本并不高,但获取的改进措施却是非常有效的。因此,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阻碍项目进行的通常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问题。

2 港口起重机械制造项目质量管理方法

2.1 将港口起重机械制造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落实成文件

在执行港口起重机械制造项目质量管理前,需要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在此计划中应明确项目涉及到的所有活动,并将活动所需资源详细罗列出来。并且,在项目管理计划书中,应将质量计划纳入其中。制定质量计划实际上是特定项目的要求,其是一份重要的文件,不仅要包含项目程序,还需要包含开展项目所需的各类资源,如经费、技术、工具、设备、人工等。因此,质量计划不能等同于检验计划,而应将检验计划作为质量计划的一部分。在编制质量计划时,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参与,且其是以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为依据编制的。从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此基础上提供更详细的质量管理细节,明确各方的职责。因此,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应该比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更具权威性,其是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

2.2 明确质量管理人员和检验人员的隶属关系

在不同的港口起重机械生产企业中,需要明确质量管理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的隶属关系,以保障其制造项目的顺利进行。在不同的企业,相关部门都有专门对质量负责的人,这些人员可能分别来自不同的相关部门,也可能是质量管理部门外派的人员。而质量管理部门可能是完全独立于质量检验部门的,也可能与其同属于相同的部门,如生产部门。无论是质量管理的负责人,还是负责质量检验的部门,只要其不再隶属于质量管理部门,就不再为质量管理部门服务。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质量管理规划,也可能是因为相关部门在质量管理方面的水平和意识决定的。如果质量管理人员和检验人员的隶属关系不明确,就会存在一系列利益关系,这不利于港口起重机械制造项目的质量管理。

2.3 建立奖惩机制

在制造生产中,生产工人的权力是比较大的,这是提高工人生产积极性的一种手段。对工人放权的同时还要对其进行监督,同时需要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鼓励工人在生产中的积极行为,惩罚其中的消极行为。在奖惩制度的构建中,不仅要考虑港口起重机械制造项目的整个生产过程,还要考虑其辅助过程,不能只在生产过程中实行奖惩机制。与此同时,在建立奖惩制度的过程中,要将静态奖惩和动态奖惩结合起来,静态奖惩应该其辅助作用,动态奖惩才应该是处于不断实施中的。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港口起重机械制造项目的质量管理中,需要将制造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落实成文件,明确质量管理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的隶属关系,避免造成企业内部关系的复杂化,导致因为利益而降低港口起重机械制造项目的质量管理效率的行为出现。此外,还需要在生产企业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加强对项目质量的管理,从而确保港口起重机械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刚,孙志海.港口起重机械制造项目质量管理方法探讨[J].港口科技,2011(08):38-42.

[2]曹桂明.激光经纬仪在集装箱起重机项目中的应用[J].企业导报,2011(1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