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机制;保障制度;环境保护1.矿山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1.1地下水受污染问题
在进行矿山开采时,需要进行疏干排水工作,这样不仅会容易导致周围地下水位的下降,同时也容易出现地下水污染问题。尤其是对于重金属矿山开采来说,由于开采人员随意倾倒废弃物,这些重金属会随着河水或者雨水渗透到地下,从而对地下水造成污染,进而影响到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严重时不利于整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在排水过程中容易导致矿坑地下水位下降,从而破坏地表和地下水体系的完整性。
1.2矿山开采对植被的破坏
矿山开采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当地的植被造成破坏,如果不对其进行及时的保护,将不利于当地环境的发展。而且开采后的废渣、废石也会占用比较多土地,给矿山生态造成不良影响,正是因为植被的破坏,导致滑坡、泥石流的出现。我国作为一个煤矿大国,每年因为开采煤炭造成的植被破坏所占的比重较大,使得我国本来就紧张的生态环境质量更差,不利于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由于矿产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现象比较严重,矿山周围原有的耕地被大量破坏,居民房屋出现裂缝,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在今后的开采中,矿山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矿山植被的保护,做好植被恢复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因矿产开采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1.3矿坑处理不及时问题
采矿企业在进行管理时,应该要加强对废弃矿坑的处理,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满足当地生态环境发展的需求。但是废弃矿坑的处理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样就会就降低企业的利润。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许多矿山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没有及时对这些矿坑进行填埋处理,从而导致许多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比如地面的开裂、崩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严重时还会诱发地质灾害,给当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也不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矿山生态环境的配套保障机制构建
矿山生态环境质量会关系到周围居民的生存质量,同时也会影响到当地经济发展质量。近些年来,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提升,对矿山生态环境认识更加深刻,要想提高当地生态环境质量,就需要积极制定科学的生态恢复机制,不断完善相应的保障制定,最终达到环境保护的目标。但是,当前我国许多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机制和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无法满足矿山生态保护的需求。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人员和部门应该加强对该机制的研究,提升我国矿山生态质量,为人民的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2.1形成系统性企业环境管理机制
企业环境管理机制在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对各项内容进行全方位控制,需要能够从企业矿山环境状况着手,形成对应机制结构。在上述管理机制中矿山企业要控制好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规范矿山管理制度:国家要对各项矿山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要在矿山企业运行的过程中不断对矿山保护制度进行细化,用确保矿山管理制度与不同矿山企业有效结合在一起,能够达到统筹控制需求。国家要依照矿山企业中常见的问题不断对矿山环境管理制度进行调整,确保形成高效的保障机制。
第二,形成内部环境目标评估程序及决策模式:矿山企业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自身要形成内部环境管理体制,要能够依照具体环境状况形成对应评价机制,对各项环境指标进行评价。企业要严格依照评估数据形成对应决策,从而提升矿山环境保护质量。
第三,形成外部控制体系及监督机构:矿山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能够认识到环境保护对矿山发展的重要性,要能够自觉、主动参与到环境控制过程中。只有在这种状况下矿山环境保护质量才能够得到本质上提升。因此国家在矿山环境管理的过程中要对矿山企业进行教育,要对矿山企业人员作出的承诺进行全面监督,观察矿山企业是否将矿山环境保护落实到了日常的工作中。
2.2形成规范性企业环境体系认证机制
企业环境体系认证机制主要通过对各项矿山环境进行控制认证达到矿山环境的评价和管理。当前国外在企业环境体系认证体制构建的过程中投入较多,整体发展水平较高。相关资料显示:国外32家企业中30家具有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环境管理体系,其环境管理均达到了ISO14001指标的认证,形成了非常好的矿业结构体制。
我国对企业环境体系认证机制构建重视程度不够,在体制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形成对应的环境保护机制,整体管理控制效益并不理想。因此在今后矿山环境保护发展过程中,国家需要引入ISO14000环境管理体制标准,通过该标准完成各项机制内容,从而形成科学化、规范化环境认证条例。与此同时,国家还要制定相关认证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引入其他国家先进环境控制机制,确保提升各项矿山环境指标监测及控制质量,加大对矿山企业的监督力度,防止矿山企业在开采过程中出现违背环境保护体制的操作。
3.总结
矿山企业在进行矿山开发过程中要提高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制定出更加科学管理方案,同时国家也要积极制定出相应的生态环境恢复机制,不断完善其保障制度,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我国矿山生态环境质量,为当地居民生活提供良好保障,从而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王艳萍.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实施及保障措施研究[J].矿业快报,2008,08:18-20.
[2]黄德林,汪琳.我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完善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05:216-220.
关键词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管理
生态环境是一种关系到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复合型生态体系,从广义上来讲,具体包括水土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当今世界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具体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各种污染和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气候变暖和异常以至于最终危害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破坏了全球的生态平衡系统。
1 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同时面临着两大类的环境问题: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情况十分严峻。我国污染物年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生态环境的污染已经在无形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这样的现状已经给我们拉响了警钟。具体说来,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和原因。
1.1生态环境资源的不合理开发
由于开发、开采等活动取向单一,例如林地的开发利用常常过于集中在个别有限的区域,这样的开发利用是固定于一个较小的范围以内的,一方面造成对生态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同时也导致大量丰富的生物资源未被合理开发利用。类似这种“重点”突击、管理松散的开发利用方式情况普遍,既影响到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引发了生态环境的一系列问题。
1.2未能彻底实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措施
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物质需求品的产量也飞速提升,然而事后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的举措却极为滞后,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在中国频频上演。生产单位的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基本社会功能与职责一再被利益追求者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污染防治基本上未能得到科学的规划和实施。同时,生态环境系统的自然净化等能力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研究,生产部门不能真正做到生态环保的生产作业方式,以“自然界内部的方式”来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1.3市场机制的消极导向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
以急功近利为导向的市场经济存在诸多弊端,在利益的驱使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同时,政府部门在地方经济发展的趋向上容易产生片面的经济决策,往往偏向于经济的短期利益而忽视了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这就使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走入了“死胡同”: 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依旧长期存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就显得华而不实。
1.4缺乏高度统一的生态管理体系
目前,社会各界响应“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号召,纷纷出台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从政府到企业,从单位到个人,生态管理的理念参差不齐。这就导致了我国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杂乱无章,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同地域各自为政,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流程缺少强有力的有效的质量监测和行为监控。从管理层面来讲,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管理缺乏应有的规范和准则,政府和民间的环保部门、协会没有统一思想和规范,容易形成生态管理过程中的种种弊端。
2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生态环境的现状已经十分严峻,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的规范和统一势在必行。生态环境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应从现有的环境现状入手,要有系统的思维观念,从整体上把握生态管理的可持续性,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生态环境管理。总之,实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管理具有以下几点重要的意义。
2.1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的战略意义
城市的发展和环境问题息息相关。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城市中的生态环境却日益恶化。城市是我国主要的经济基础,而城市的生态环境污染也不断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升,是整个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急迫的战略问题。因此,进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管理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它是城市发展获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者共赢的重要基础,是当下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2.2对生态环境进行可持续发展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崭新理念。对生态环境进行高效、科学的管理,以达到可持续的、自然系统的生态发展,同时也是发展社会经济的一大保障。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对构建和谐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3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是环境安全的重要保障
环境安全主要是指人工劳动环境的安全,以及国家安全领域、军事活动领域的关于生态失衡、资源破坏和疾病入侵等一系列的“生化危机”。目前,众多国家已经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对国家安全和国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对生态环境的管理可以从源头上检测和防范生态环境安全的问题,同样也是各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4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是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生态文明是指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关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思想,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重视生态文明、运用生态文化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欧阳志云.生态服务功能生态价值可持续发展[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
[关键词]环境监测、市场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052-01
1 基本概念
1.1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的概念,是指关于监测规范和制度构建的基本范畴。在广义上,进行监测的内容有:地质、人气、水体、土壤和生态系统等等。环保部门又把对环境的监测分为“人监测”和“小监测”。所谓“人监测”,是指对整个人类生存环境的监测,并不局限于环保部门的监测活动:所谓“小监测”,就是主要山环保部门参与的,对具体污染活动和污染源进行的监督活动。这样的划分存在许多问题,并不能为政策的制订提供有力的帮助。
1.2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监测体系中的信息公开,即可通过依职权公开,也可以依申请进行公开,这样的信息公开制度可以满足民众在对环境监测数据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也可以使民众对相关部门的环境监测工作进行一定的监督。虽然民众可以通过这些途径获知相应的环境监测数据,但是实际情况却并不能使信息得到及时的公开。例如,在民众申请公开监测数据信息时,相关部门并没有及时的回复,这样即使以后得到了相关信息数据,也因为时过境迁使得这些数据无法发挥相应的作用:又例如,在相关部门应当依职权公开相应监测数据信息时,没有公开,拖延公开,或是公开数据不真实,都会使信息公开制度无法正常运转。所以,在法律法规规定相应的信息公开制度时,应该同时规定相应的救济措施,这样才能保证民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也能使民众的监督作用得到最人的发挥。
1.3 环境监测的法定地位
环境管理工作要求必须遵循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原则去实施。所以,我们环境监测部门更要做出具有真实性、可靠性代表性、精确性、完整性以及可比性的权威监测数据。环境管理工作如果脱离环境监测去执法,就意味着失去了依据和执法的准绳,也就背离了以事实为依据的准则,就不能科学判定被服务单位环保法规的执行情况,很难保证科学的有效的监督管理工作。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执法职能中起着技术监督与保障工作,主要是按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标准方法与技术规范的指导和约束下,对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和对环境影响的测定过程。其主要任务是及时、可靠、准确、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规划、环境管理、污染防治、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做好服务工作。
2 生态环境监测的对策
2.1 构建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库
计算机、3S技术与地面监测完美结合,可用于全面审视生态质量,为生态环境监测信提供一种全新的技术支撑。网络设计日趋一体化,可以构建生态监测信息库、全面统筹文字等相关数据,切实执行产业化管理,全面了解影响生态环境状况各因素,实现对生态环境发展的监测和评价。
2.2 完善国家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网
全球对生态环境监测都十分重视,中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要充分把握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一方面需要建立一个专业的生态环境监测点,另一方面必须要生成一个完善的系统。结合现实情况,通过对新型技术的深入应用,将遥感、航照、监控等所有可利用的技术手段相结合,利用多维角度使生态监测智能化,构成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环境监测网,与常规生态监测网组成一个整体,实现生态监测网络化。
2.3 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监测方法
生态环境监测对中国而言是一项较新型的工作,很多新型技术和方法未得到充分利用。在传统的生态监测中,倾向于污染、灾害等方面的定性描述,无法实现具体化的描述。对于生态深入的发展方向、特性和造成破坏的各项相关因素的监测必须要提高重视程度,执行动态监测分析,并且凭借3S技术对不同时间、多方位角度测得的数据予以深度分析,筹划建立生态环境动态监测模型,从而实现定量描述、定量分析。完善比较成熟的监测方法和一些已经通过检验的仪器,日益形成系统监测能力。
3.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
1.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让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有效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第一,应该建立明确管理制度,让各部门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并设立相应的能够量化的考核制度和考核体系,采用多手段全方位的考核模式,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可靠性。第二,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健全的组织结构能够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要做到合理分工,按照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分配合适的工作岗位:要做到分工明确,工作人员要有明确的工作目标,避免工作任务出现重复交叉以及管理黑洞的现象:要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促使工作人员尽力完成工作,确保工作的积极性。第三,要建立适应快速发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制度和评价模式要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范围不断扩大,要建立起全程需的检测质量管理理念,把评价模式从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延仲至等个监测站。只有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和健全的组织机构,才能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2.加强检测队伍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意识。加强监测队伍的专业素质是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共组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首先要确保人才一的培养,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制度,组织学习、培训、进修等多种加强监测人员专业技术的培养机制:其次要从源头入手,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给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制定匹配的人才培养计划,如在高校设立相关专业等等,能源源不断的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输送人才第三,要不断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加强其思想教育工作,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工作。
3.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技术水平。随着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监测领域的不断扩张,要不断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技术水平,把全新的技术手段加以整合,建立一个完善的系统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系统,一以此来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水平。与此同时,还应该不断的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进行新的研究和探讨,研发新设备并加以合理运用,来全方面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
4 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生态保护和生态管理的有力支撑,也是生态保护和生态管理的基础,经过努力,生态环境监测将会被广大环境监测工作者认识和掌握。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公路施工、环境影响、保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F540.3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公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公路的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国家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对沿线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公路线长、面广、点多, 其带来的环境问题已成为新的环境热点。本文在对公路施工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供有关决策和管理部门参考, 使公路建设项目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尽可能地降低, 保护公路沿线的环境, 促进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二、 公路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2.1 大气环境污染
公路施工期间的大气污染主要为扬尘污染。扬尘包括施工扬尘和运输车辆道路扬尘。在建设过程中,筑路材料的运输、装卸、拌合过程有大量的粉尘散落到周围大气中, 筑路材料堆放期间由于风吹会引起扬尘污染, 尤其是在风速较大或装卸、汽车行驶速度较快的情况下, 粉尘的污染更为严重。扬尘的污染强度与污染源的距离有关, 经测定, 距污染源0 m 处为11.03 mg /m3, 20m 处为2.89 mg /m3, 50 m 处为1.15mg /m3。在有车辆通过和机械施工时, 工作面下风向20 m、50 m 和70m处TSP分别增加70%、50%和20% , 100m 以外影响较小。在无车辆通过和不采用机械施工时, 工作面下风向20m处TSP仅增加10%, 如果车辆带土上路, 还可使300 m 以内道路扬尘有所增加。尘土落在农作物的枝叶上, 影响其正常的光合作用, 造成农业减产; 在居民区, 将使居民生活环境空气严重污染。在气候干燥地区或干旱季节施工, 施工现场的二次扬尘会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粉状或者灰状的筑路材料, 在运输过程中会因为包装不严, 或使用过程中不够注意, 在风的作用下到处飞扬, 影响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
沥青烟主要来源于沥青的熬制、搅拌和路面铺装; 施工机械的尾气, 如HC、CO2、SO2、NOx等会加重施工区域的大气污染, 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而且一次污染物排入大气后, HC 和NOx等在紫外线的作用下, 可生成一些过氧化物, 如:臭氧(O3)、过氧酰基硝酸盐(PAN)等二次污染物。这些物质对人体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造血机能均会造成严重危害。
2.2 水环境污染
公路施工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桥梁施工和临河路段的施工过程。施工期的影响主要有水上生产工区的钻孔、灌桩过程中的钻渣、泥浆, 在水上拌和混凝土时的废水, 施工机械(如钻机、空压机等)的废油料及脂。另外, 施工营地生产生活区的生活污水也是影响水体的主要因素。公路施工对水环境的污染源主要有: 施工营地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滤出液, 桥涵隧道施工产生的泥沙、废渣、废水及机械设备的废油排放, 含有害物质的建材、化学品等, 拌合场、预制场等生产废水。对地表水体的污染主要是: 造成水质浑浊, 降低水的透明度; 固体物质大量沉积于河底, 会改变原有底栖生物的生境, 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公路施工过程中含有大量泥沙颗粒的地表径流排入水体, 还会影响河流水文条件, 降低河流泄洪能力。施工活动会影响施工区域地下水的质量和数量,改变地下水资源埋藏和运动的条件, 破坏正常的自然规律。
三、公路施工对生态的影响
3.1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 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施工期间的开挖、填方等改变了当地原有的地貌, 使沿线的植被遭到破坏, 地表, 土质松软, 从而沿线地区局部生态结构发生一定变化。地表后被雨水冲刷将造成水土流失, 降低土壤肥力, 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2 对沿线植被的影响
公路施工对地表植物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在: 公路永久性征用土地, 使公路沿线的地表植被遭受损失或损坏; 公路施工期临时用地的地表植被也要遭受损失; 取、弃土石方作业, 使原有地表植被遭到破坏;施工机械碾压、施工人员踩踏使施工作业区植被破坏。
3.3 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是陆地生物生长和生存的基础。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也是工业、交通、城市建设等不可缺少的宝贵自然资源。公路建设对土地资源的占用是不争的事实, 主要包括旱田、水田、园地、菜地等几大类型的土地, 面积较大, 大大缩小了土地的利用率, 同时对生态系统平衡造成一定影响。而且, 大量耕地的永久占用减少了当地农田的绝对量,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当地农业的减产, 对农业经济造成不利影响。除永久占地以外, 路面及桥涵构造物的施工场地、临时工程、便道等还将产生部分临时占地, 这也会对当地农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影响。
四、 公路施工的环境保护策略
4.1 立足循环经济理念, 建设生态公路
循环经济是指遵循生态规律,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 采取经济、技术和管理等措施, 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减少废物排放的活动, 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近年来, 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加强公路建设, 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是也伴生了一系列的资源能源浪费与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必须彻底转变原有施工模式,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管理, 按照“3R”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在完成公路工程建设的同时, 进行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和建设, 使公路作为一种人文景观与周围的环境在更大范围内融为一体。例如: 选用生态建筑材料, 合理利用原有老路老桥等公路设施, 采取各种措施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绿色景观生态设计观念, 使用清洁能源等, 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 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 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4.2 施工期全程环境管理
施工期全程环境管理制度就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对公路建设施工期的全程的各个环节实施环境管理的制度。施工期全程环境管理制度是环境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是环境保护与环境管理的要求, 也是强化项目环境管理的重要环节。建立施工期全程环境管理制度, 用以规范和强化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工作,有利于把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控制在最低范围以内。施工期全程环境管理制度的建立, 将从制度上保证和支持公路项目施工期环境管理的开展, 有利于施工全过程的环境保护工作程序化、规范化, 将对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全程环境管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针对公路施工期的环境影响, 采用“四位一体”的施工期全程管理模式, 即承包商、监理、业主和政府有关环保部门统一协调的环境管理。在这个环境管理体系中, 施工期环境管理的主体是“四位”,“四位”协同工作, 共同承担公路环境保护的义务和责任, 达到公路施工期环境管理的目的。
一、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
(一)水体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破坏 。(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固体垃圾污染严重。(三)农业生产不当,环境资源破坏严重 。(四)集体林权改革滞后,林业生态系统破坏 。(五)工业向农村的转移,加剧了农村的工业污染 。
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法制成因与对策
(一)环境政策的失灵。
宏观政策失灵集中表现为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忽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缺乏必要的环境问题保护对策,只到07年国务院专门召开的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才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才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与城市相比,城市早已在这些方面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环境噪声和烟尘控治、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循环经济与节能及减排、综合利用等方面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与措施。同时还有“创建环境模范城市”的鼓励政策以及有“飞行监测、限期治理、关停企业”等强制措施,而农村在这些方面几乎是空白。另一方面是已有的环境保护政策存在着不一致和不协调之处,尚需完善。无论是政策体系,还是工作力度,农村环保工作都还在起步阶段,其中农村生活污染治理、规模化畜禽及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农药和化肥面源污染防治等政策几乎是空白。因此,要根据农村环境问题量多面广、监督对象复杂的内在特点和工作基础薄弱的实际现状,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政策支持工作,在政策上倾斜,在经济上扶持,在技术上支持。要多出台农村环保财政补助、污染减排财政奖励等政策手段,推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立法原因
立法原因主要是指农村生态环境立法缺位,已有立法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法律制度原因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方面,考察现有的有关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会发现现有的制度比较零散、不全面,缺乏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系统而明确的规定,无法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需要,从而导致制度缺位、制度执行和监督不力的情况。目前相关法律法规虽已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限期治理污染制度等一系列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主要应用于城市环境污染的治理方面。同时在农村生态保护方面仍存在制度缺位现象,至今仍没有一套治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制度具体安排。在这种制度缺位的情况下,诸如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水资源浪费与污染严重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难以得到有效治理。再次,尽管在有些方面建立了制度,但由于制度执行不力,致使制度功能不能有效发挥。从环境污染的治理制度来看,如排污收费制度,资源收费制度虽然对控制环境污染有积极的作用,但在实施中存在着一定问题。此外,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计划、农业、林业、畜牧、水利和科技等多个部门,管理体制与环节多、各项治理措施相互脱节,造成制度执行和监督不力。因此要尽快建立起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制度。“农村环境保护制度和考核体系建设要尽快建立,将城市环保和农村环保置于平等位置,从法律、法规体系上,对农村环境保护制度的建立提供依据”。
(三)政府方面环境管理不当。
主观上来看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是有政策但政策在部门之间协调不足或冲突,无手段和措施来达到政策目标;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有效行政管理工作体系和管理措施。客观上是农村生产与生活中不科学的行为,长期形成的一些生活陋习和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的缺失,企业地处偏远、点多面广,排污主体具有不确定性,监管主体很难界定,难以用城市的监管的手段与用行政执法的手段来治理。因此要克服以上不足,农村环境治理要走与城市环境治理不同的工作思路,要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服务意识,变监督管理为预防管理,变单纯的依法行政为服务与执法相结合。具体工作中要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纳入年度考核范围,实行行政问责制的工作体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落实工作人员与经费,探索多元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农村环保治理社会化管理模式和机制。其次,制订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及年度实施意见,根据年度工作重点,将各项整治和建设任务分别落实到相关部门,并建立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制,设立环境指标作为对乡镇考核的重要指标,专门出台年度生态任务和环保专项行动考核办法。再次,要强化农村环境服务与执法力度。
(四)缺乏生态环境技术规范制定与推广。
现阶段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尚不足,对环境保护的知识很欠缺。滥用化肥与农药、秸杆随意焚烧、家禽粪便污染水源等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却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浑然不知。因此要组织农业科技服务专家队伍,在农村中大力普及环保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提高农村干部群众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维护生态平衡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大力推广绿色植保和环保防治技术,引导农民发展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畜牧业、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等环境问题;要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药、化肥、农膜等对农田和水源的污染。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的监测工作,加强农村环境质量监测。
三、结论
环境法制建设是事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因此针对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