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范文第1篇

一、复习目的:通过学科知识的梳理、系统的归纳、练习,加强学生对

地理基础知识系统掌握的了解,加深对学科知识体系的认识,通过一定的解题训练,掌握一定的地理技能,灵活、熟练分析地理事象、生活实际现象的能力。

二、复习内容:义务教育地理科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上册三、考核方式:花都区统一测试(60%闭卷、40%开卷)四、复习课时:五课时

五、具体要求和安排:

第一阶段:利用《学地理》对单元章节进行知识系统的梳理,分析知识

的结构体系,通过理解,把握知识要点,突出知识的重点。

第二阶段:进行全面基础的测试、练习,以各种形式题型加强知识的灵

活运用、分析。

第三阶段:全面模拟测试,对测试进行针对性训练,及时补漏。六、知识重点和要求:

第一课时

(一)、疆域与人口1、疆域与行政区划: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记住我国的领土面

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频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2)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

和行政中心。

2、人口与民族

(1)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

出我国的人口国策。

(2)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3)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3、相关的知识结构《学地理》第1、第3、第6页4、完成第7页的综合训练。

第二课时

(二)中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自然环境

(1)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3)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2、自然资源

(1)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那些主要类型。(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

展的影响。

(4)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3、相关的知识结构:《学地理》第16、第18、第20、第28、第32页。

4、完成第23、第34的综合训练。

第三课时

(三)经济和文化1、经济发展:

(1)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并举例说明因地

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

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3)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

的大致分布格局。

2、文化特色

(1)知道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并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

文化的影响。

(2)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3、知识归纳:《学地理》42、46、50页4、完成53页综合训练。

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开展工作。

二、奋斗目标

做好学生初高中地理基础知识的衔接工作,扎实完成高一阶段的教学任务,为高中毕业会考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高一新生虽然在初中学过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对世界的、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所了解,但由于中考不考地理和初三不开设地理课,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可以说非常有限,对地理教学的观念,也仍保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即认为地理是“副科”。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1、转变学生观念,提高学生素质。

2、做好初高中地理基础知识的衔接工作。

3、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其主要特征,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4、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树立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5、初步掌握必要的地理观察、学习、调查、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学会应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五、本学期教学内容

单元

基本规律和原理

与人类关系

宇宙环境

日地关系

地球运动关系及其意义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利用

大气环境

大气环流

气候的形成与变化

气候资源与灾害

大气环境保护

陆地与海洋

海水运动;地壳物质循环

内力作用于地貌

水循环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水循环的意义

自然资源和

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分布规律

自然灾害发生发展机制

自然资源和能源

地质灾害;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权益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

1、转变观念,改进教法,增强师生关系,实施开放教学。

2、理解记忆为主,强化训练为辅。

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贫困人口 贫困特征 致贫原因 对策

一、辽宁省贫困人口分布情况

辽宁省的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辽西北地区(昌图县、康平县、法库县、义县、北镇市、黑山县、阜新市区、阜蒙县、彰武县、朝阳市区、北票市、凌源市、朝阳县、建平县、喀左县和建昌县)共16个县(市、区)和辽东山区(西丰县、清原县、抚顺县、新宾县、本溪县、桓仁县、宽甸县、凤城市、岫岩县)共9个县(市)。2011年全省建档立卡统计报表数据表明,全省年人均纯收入2200元以下贫困人口共计129.58万人,其中辽西北地区贫困人口共计71.3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55.02%,辽东山区(鞍山市、本溪市、丹东市)贫困人口共计28.92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22.32%。贫困人口绝大多数生活在偏远山区、土地沙漠化以及禁止开发的生态保护区内,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方式落后。

二、辽宁省贫困人口主要特征及致贫原因分析

(一)辽宁省贫困人口主要特征

1、贫困人口中40—60岁中老年人口比重较高

据2011年建档立卡资料表明:辽宁省贫困人口中40~50岁人口数为23.1万人,占贫困人口数的17.87%;50~60岁人口数为24.52万人,占贫困人口数的18.92%;40~60岁人口数为47.67万人,占贫困人口数的36.76%;60岁以上人口数达到36.1万人,占贫困人口数的27.86%。

2、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

辽宁省贫困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人口数为12.31万人,占贫困人口数的9.5%;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数为54.09万人,占贫困人口数的41.74%;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数为53.5万人,占贫困人口数的41.29%。

3、贫困人口劳动力就业率较低

辽宁省贫困人口中在家务农人口数为67.64万人,占贫困人口数的52.2%.夕h出务工的人口数为11.88万人,占贫困人口数的9.2%;其他大多为无劳动能力和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

(二)辽宁省贫困人口致贫主要原因

1、因病、因残致贫或返贫。建档立卡统计资料表明:病、残依然是农村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目前农村家庭看病就医费用仍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小病拖,大病挨,病倒才往医院抬”这是农村贫困农户看不起病的真实写照。此外,有残疾人的家庭,有的虽不再花钱救治,但失去了劳动能力,特别是近年来在外务工人员伤残情况呈上升趋势,加重了这种状况。

2、因缺少资金和技术致贫。一部分贫困人口虽然有劳动能力,但没有技术、没有门路,缺乏启动资金,难以脱贫致富。

3、因无劳动力或缺少劳动力致贫。劳动力的缺乏导致低收入家庭难以脱贫致富的现象仍存在。缺乏劳动力的低收入家庭中,以单过的老年家庭户为主,老年人由于和子女分开单过,极易处于贫困的生活状态。

4、因灾致贫。干旱、冰雹、霜冻、洪涝、暴风雪等自然灾害频繁,致使生态恶化、生产滞后、脱贫难度加大,因灾返贫现象严重。

三、针对上述贫困特征和致贫原因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开发式扶贫与救助式扶贫并举

首先,对有劳动能力但仍然比较贫困的人群,继续实施开发式扶贫;同时,对贫困人口中因年少、老、病、弱无劳动能力而又没有其它收入来源的人群,开展救助式扶贫活动。这样做的好处是,使扶贫目标更为清晰,扶贫工作更有效率。

2、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和贫困之间有较强的关联,素质高的农户经济收入高,相反,素质低的农户则更容易陷入贫困,因此,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对扶贫攻坚的现实意义重大。首先要因地制宜,建立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教育模式;其次要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广大农民掌握现代化的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提供人员保障;第三要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培养一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

3、完善农村金融市场

虽然农村的各乡镇所在地都设有为农民提供贷款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但有的地区农民要想取得贷款必需有担保人或者等价抵押,并且担保人的条件比较高,致使农民取得贷款比较难,只能以借民间高利贷的形式取得所需资金,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农民的增收。因此,需要加强小额信贷支持力度,在农村建立以贫困人口为对象,小额信贷为主体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

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初中地理;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地成长、壮大,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首要任务。因此,探究式教学模式逐渐被运用到初中地理教学中来,以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一、探究式学习模式的主要特征和优势

(一)探究式学习的主要特征

探究式学习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问题性。问题是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基础,只有通过提问,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理解和掌握教学知识。(2)实践性。在实施探究式学习时,教师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引导学生通过质疑、分析、判断等活动,了解教学内容,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正确的结论,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单纯地讲授知识和结论,而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然后理解、掌握结论。(3)开放性。探究式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营造出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散思维,寻找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探究式学习的优势

传统的学习方式以教师的教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探究式学习具有传统学习方式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具体而言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2)能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相互讨论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活跃了教学氛围。(3)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探究式学习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来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积极鼓励学生提问

问题是实行探究式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因而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提问,以确保探究式学习的有效开展。初中地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适当地予以分析和指导,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具体的地理教学活动中,初中地理教师应该根据地理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精心设计问题,以确保问题的可操作性。例如,自然环境中的许多因素是互相联系的,它们都是由阳光、空气、水、泥土、岩石、矿物质等自然因素组成的,而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化,则会给其他的相关因素带来一定的影响,因而地理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着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因此教师应该认清自己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充分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例如,在讲授“分区地理”时,初中地理教师可以结合西部大开发,让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地理学角度分析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人口、交通、经济水平等,促使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综合全面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

活跃的课堂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到水能时,初中地理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我国的地势特点和降雨规律出发,分析水能分布的特点和原因,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四)合理布置课后作业

及时复习课堂教学知识,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合理布置课后作业,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分层次布置地理作业,以增强教学效果。总之,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因此地理教师应该积极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先进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杨桥发 单位: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第十中学

参考文献:

[1]李倩.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及改进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2]陈克明.浅议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教育,2010(01).

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环境教育;渗透途径

一、把环境教育渗透进高中地理环境教学的必要性

1.地球环境决定了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浪费地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的行为,已经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变得伤痕累累。温室效应、雾霾加重、泥石流灾害、沙尘暴频发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对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建设造成直接威胁。面对越发严重的环境问题,如何建立起长期有效的环境治理机制,让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意识角度考虑,把环境教育渗透进课堂教学中,是实现地球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

2.课程目标决定了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后,“掌握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和认识地球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并且把握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领会全球环境和社会发展问题,树立正确的全球化意识。关注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问题,加强对我国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增强关爱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科学发展观念”,是高中地理课程的“课程目标”。由此可见,环境教育渗透进高中地理教学是课程改革的必然取向。

3.地理科学决定了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人类社会和地球环境是地理课程研究的两大对象,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高中地理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是该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要求和必然使命。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掌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需要通过环境教育这一途径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二、如何把环境教育渗透到高中地理教学中来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除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外,教师还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把环境教育渗透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增强学习地理知识的趣味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发展。地理知识本身就包含于环境知识中,面对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内容,教师应该明确环境教育的目标,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分析,把课本教材作为教学的知识载体,利用相匹配的环境事例增强知识点的说服力,充分发挥环境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关键作用,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学目标。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课《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过程中,我先通过幻灯片形式播放《啊,地球出汗了》的漫画,同时提出“该漫画反映的是怎样的环境问题?我们将其称作为什么效应?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的问题,引起学生对话题的关注度,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分组讨论的方式,对气候变暖的环境问题进行探究,得出人类无节制地排放二氧化碳是加剧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为了进一步发挥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作用,在认识和应对气候变暖的课程中,我组织开展了“如何降低温室效应危害”的辩论比赛,把学生划分为不同身份,分别代表世界组织环保人员、政府官员、热带雨林的土著居民和采伐商人四种身份,学生以自身立场阐述对论题的见解,通过提出具体可行的环保举措,加深学生对气候变化危害的认识,进而增强他们爱护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在校本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

教师除了利用地理课本教材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教育外,还可以把环境教育渗透到校本课程中,丰富学校的课程资源,增强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校本课程应该有别于一般的学科教学,特别是关于地理方面,不同地区应当体现其特殊性和代表性。因为不同的地域,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相互有别的,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地方特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入手,带领他们发现家乡的地理课程资源,让学生在循序渐进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认识家乡、了解社会、接受环保教育。我主要是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在当地进行基础性的社会调查,撰写调研报告。我会根据地理课程每学期的必修内容,提供5-6个符合当地情况的地理环境调查研究课题供学生选择,通过小组合作形式,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研。需要关注的是,拟定的研究课题必须体现当地特色,符合当地现状,且是学生能通过实地调查探究出答案的。例如:调查当地的地形类型,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调查当地的气候类型,找出人们不合理行为对天气造成的影响;调查当地的人口数量和结构,探究人口变化给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调查当地生物资源的种类和分布,讨论物种保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等。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实地调研,不仅能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关心家乡的环境变化问题,而且能把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强化学生保护环境的忧患意识。与此同时,对于较好的调研内容,可以编辑成地理校本教材,更加广泛地发挥其教学效果。

3.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不仅要渗透于地理教学课堂上,而且应该渗透于教学课堂外。也就是说,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在课堂学到的环保知识合理有效地运用于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植树节、国际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等有关环境保护的节日,引导学生从身边的节约用电、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细微环保的行为做起,一方面,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环保知识,掌握保护环境的具体做法,另一方面,唤醒身边朋友的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做出保护环境的行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珍惜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是实现人类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追求。因此,环境教育应该从每一个公民做起,从日常生活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支持绿色环保工作。

作者:张晓蕾 单位:黄骅南排河镇歧口中学

参考文献:

[1]吴昊.论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4,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