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王之涣登鹳雀楼;赏析

王之涣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之一,为人豪放,常击剑悲歌,以参加科举考试为耻,与著名诗人王昌龄、高适、崔国辅等均有唱和,交往颇深。《全唐诗》仅存录他的六首绝句,其中七绝《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和五绝《登鹳雀楼》是古今传诵的名作。

鹳雀楼,也叫颧鹊楼,是唐代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的名胜,与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并称江南四大名楼。原楼高三层,东南是中条山,西面可以俯瞰黄河,因当时常有似鹤的飞禽鹳雀栖息在上面因此得名。登楼可以“前瞻中条,下瞰大河”,晋南风光,尽收眼底。唐代许多诗人都到这里登临眺望,留下了不少诗章。其中王之涣这首《登鹳雀楼》仅四句二十个字,却是其中的压卷之作。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五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诸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畅诸二人的诗已寂寞无闻,唯有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名垂千古,独占鳌头。

《登鹳雀楼》这首诗的前二句写诗人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描绘了登临鹳雀楼所看到的壮阔雄浑景色,豪放雄劲,气势磅礴。诗人运用朴素、浅显的词语,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登楼所见的广袤河山的情景:诗人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濛,云遮雾绕,可阳光依然炽烈。远处,一轮夕阳逐渐落进了连绵起伏的群山中,依然耀眼的太阳从山旁缓缓西沉。这是远景、空景。近处,楼下黄河滚滚而来,一泻千里,从西北天际向东方大海奔流而去。这是从地面写到天际,视线是由近及远。这就把上下、远近的景象,全都容进了诗中,形成了一幅粗犷、明快的山水画,而且画面显得宽广、辽阔,意境深远。这两句大笔挥洒,线条粗犷,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这十个字的容量之大,可谓包罗万象,“纳须弥于芥子”。

后两句写诗人所想,由前面的描写景色转向抒感,阐发了朴素易懂而意义深刻的哲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既写了登临者的心理,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于生活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里既包含着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和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欲穷千里目”,表现了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要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再上一层楼会有什么景象?诗人不说了,留给读者去想象。看似平淡,实有言外之意,含蓄有味。“欲穷”“更上”两个词语告诉读者只有“更上一层楼”,才能看到更加广远、更加雄壮的景象,将意境提到一个更加高远的层次,渗透着诗人昂扬向上的奋进精神与活力,体现了诗人对更加美好的事物的向往。这两句富有深刻的哲理,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揭示了一个真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它告诉人们,在人类的生活中,要开辟新境界,要看到新天地,就需要不断努力,勇于攀登,不断创造、勇于进取,因为更新更美的事物是在加倍努力之后出现的。这两句能够世代相传,其永恒的价值,就在于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不断追求与进取心理。同时,也启示人们,人类的知识与前途,一如这浩渺世界广阔无边,应当永不停息地奋斗。

关于诗中“白日”所依之山是哪座山,历来说法并不一致。有人说既然此楼“前瞻中条”,而且当地最大的山脉就是中条山,那么白日所依之山自然就是楼东面的中条山了;因而“白日”也就只能解释为“白天之日”“初升之日”了;“依山尽”也就只能解释为被山挡住了。这样解诗恐怕有失通脱,因而也有损诗人之意。其实鹳雀楼的西面也有山,太阳依山而落是极其自然的现象。北京大学吴小如教授在《说王之涣〈登鹳雀楼〉》一文中指出:“‘白日’一词,本极平常,但古人每用以写黄昏时的落日。”

汉代以后,诗赋中逐渐形成了借登楼抒写离人思乡情感的传统。王之涣《登鹳雀楼》一改旧俗,树立新风,前无古人,后有来者。这首诗境界开阔,气魄雄大,表达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远大的胸襟抱负,给人以人定胜天和高瞻远瞩的启示,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与时俱进、昂扬向上的积极进取精神。“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句,一写时间的运行,一写空间的延展。日出日落,百川归海,此皆宇宙万物在时间和空间中自然亦必然的律动。白日依山而尽的过程也正是诗人登楼凝望、欣赏、沉思的过程;黄河入海则既是写眼前所见,又是写心中所想。诗人的神思由自然的时空而跃入想象的时空,诗意由此而大增,“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理趣也就水到渠成、自然逸出了。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中评论此诗说:“前二句写山河胜概,雄伟阔远,兼而有之,已如题之量。后二句复余劲穿札。二十字中,有尺幅千里之势。”

在写作艺术上,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平仄和谐,工整自然,达到了形式上和意义上的完美境界:“白日”对“黄河”,“依”对“入”,“山”对“海”,“尽”对“流”,“欲”对“更”,“穷”对“上”,“千里目”对“一层楼”,不刻意求工而自工,毫无斧凿痕迹,自然流畅,琅琅上口,真乃千古佳句,佳句千古!

参考文献:

[1]吴小如.古典诗词札丛[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

[2]俞陛云.诗境浅说[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3]沈括.梦溪笔谈[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2.

[4]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范文第2篇

一、领略诗人精神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了解了诗人,对其诗的把握也就能高屋建瓴,收放自如了。

在教学《登鹳雀楼》之前,笔者首先了解了王之涣其人。在大量参阅《唐诗鉴赏词典》《唐才子传》、《唐诗纪事》等文献资料以及百度百科后,王之涣的形象渐渐明晰:出身望族的王之涣,自幼聪颖好学,不到20岁,但能精研文章,穷经典之奥。但对仕途不感兴趣,喜好与高适、王昌龄等饮酒论诗,击剑悲歌,素有“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之称。

读着王之涣,一个活跃在盛唐旺世,热情豪放,胸襟宽广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为我们解读他的诗作奠定了基调。

二、叩击诗之精神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诗人的创作,总是由内而外,即先有客观现实的感发而产生的内在情态,是“兴发感动”,了解了诗人的精神,我们就可以回溯诗的本源,涵泳诗的本质,体悟诗的精神,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相遇,更是精神上的相遇。

比如,《登鹳雀楼》,我在解读这首诗时,首先被“白日”二字所缠绕。有读者认为读“白日依山尽”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之惆怅之感。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对话:

生: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师:让我们慢慢欣赏啊,一轮落日沿着连绵起伏的山,慢慢地、慢慢地落下去了。白日/依山――尽。

生(轻轻地):白日/依山――尽。

师:听,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黄河滚滚的声音。

师:对,黄河咆哮而来!

生:黄河――入海/流――

师:让我们想象着画面,再读一读。

生(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师:让我们再回到诗中来,王之涣有没有因为看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样的壮观景象而满足呢?

生:没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是啊,看来王之涣也被这景色给迷住啦!还要看呢!要看到更美的景色,就要――

生:更上一层楼。

师:诗人是不是就是告诉我们,要爬楼啊?

生:不是的――

师:孩子们,你们上学期上的是几年级啊?现在呢,上二年级了,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了。这就叫――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话可是一句千古名句啊,鹳雀楼的名气之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句诗。因为它不光用在登楼上,更重要的是成为后人用来勉励自己或别人不断进取的格言。比如当我们的同学被评为“三好学生”的时候,老师为了让他不骄傲,继续努力,就会鼓励他,在他的素质报告书上写下――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当你的好朋友获得了“写字小能手”称号时,你会对它说――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虽是千古名句,却是即景生情。没有刻意,纯属“偶遇”。所以,课堂上的对这两句诗的处理也是“自然”的,从诗人的积极向上,自然过渡到孩子们的积极向上。儿童的精神与诗人的精神悄然相遇。

三、遭遇古诗文化

古诗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文体教学。古诗言简意丰,博大精深。传统的解题、释词、译句能让学生了解古诗的表面意思,但古诗特有的文化价值却将如海底的小石子,沉沉睡去。《登鹳雀楼》是唐诗中最有名的五言绝句之一,它在写法上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我这样教学:

师:大家看,这上下两句的节奏其实是一样的,白日对――

生:黄河。

师:依对――

生:入。

师:山对――

生:海。

师:尽对――

生:流。

师:白日依山尽。

生:黄河入海流。

师:那么上下两句读的时候哪儿不一样了呢?

生:上面一句读得轻轻地,下面一句很有气魄。

师:孩子们能够边想象边读,把诗的画面读出来了。

……

师:我们来看,这两句诗的节奏其实也是一样的!比如“欲”对“更”;穷对上……

师:但读的时候感情是一样的:欲穷千里目……

生:更上一层楼。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什么叫“对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了这首诗体现出来的“对仗”美。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濡染,是古文化的熏陶,是审美情趣的培植。

古诗的美不仅在形式,还在韵律。在小学课堂上,我们不必将“韵律”一词带给学生,但是可以将“韵律”的美传递给学生。方法就是“读”。回归历史,回归诗人,想想诗人当时会是怎样“读”这首诗,才能试着走近这首诗。于是,我把吟诵带进了课堂:

师:配乐按格律范读古诗。

生:鼓掌。

师:老师为什么读得好听呢?因为我是按格律读的。我们知道,一声二声读平声,读得长,三声四声为仄声,读得短些。

师:(屏幕出示标了平仄的诗)白日,依山――尽。谁来试 一试。

生:白日/依山――尽。

师:黄河――入海/流――

生:黄河――入海/流――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范文第3篇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意思: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此句出《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

2、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来源:文章屋网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范文第4篇

1、白日依山尽的尽的意思是消失。

2、这句诗意为:太阳依傍着山峦沉落。

3、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得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融化的天衣无缝。

(来源:文章屋网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范文第5篇

一、利用多媒体再现情境

例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可以制作《巴山夜雨图》flas,通过flash课件展示,渲染一种虚实相生的意境,感悟诗人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反衬出诗人盼望在重逢的欢乐中追述今夜的一切。给中学生体味到这首诗是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当然,具体课件的制作,还要因诗而异。

二、运用幻灯片、图片、简笔画等为中学生学习诗歌提供感性材料,激发中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让中学生看幻灯片,体验诗人抓住白日和黄河,写出了山的高峻气势,尽管太阳已经被高山遮住,却还泛着白色的光辉;滔滔的黄河东流入海的浩渺景象,也仿佛出现在眼前。唐代诗人畅当的《登鹳雀楼》:“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诗人描述了势峻、楼高、野阔、流长,给人以峭拔、开阔、辽远之感。这两首诗都是写《登鹳雀楼》,畅当写的就没有王之涣的耐人寻味的意境。通过幻灯片、图片、简笔画对比同一内容的诗,感悟就会不一样。只有感悟了诗歌的意境,才能激发中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可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

三、播放配乐诗歌朗诵音频,渲染学习诗歌的情境

例如,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可以用配乐朗诵的节奏感悟一种恬静、清逸的诗人的神思茫然的意境。王禹《清明》诗:“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这首诗通过配诗音乐,让学生感悟诗人那种淡泊萧然、通宵攻读、自乐自足的意境。课堂运用配诗音乐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入情入境,启发了学生诗意的想象力进行创造,这样教学诗歌又进了一层。

四、表演舞蹈吟诵诗歌,感悟诗歌的情境

例如,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让学生边歌边舞,感受民歌那种雄浑开阔的高原意境,这样令人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心胸为之豁然开朗。崔护的《题都城山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吟诵诗时配以表演舞蹈,感受诗人怀念“人面”(山庄少女)的情,悟出今日桃花盛开的景,从而构成美妙绵邈的意境。

五、声情并茂地朗诵,用语言来描绘情境

相关期刊更多

汽车生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藏品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搏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