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环境检测的认识

对环境检测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环境检测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环境检测的认识

对环境检测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措施

中图分类号 X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2-0179-01

环境监测属于专业性较强的一项工作,它需要具有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才能胜任。因此,在环境监测中,对工作人员操作能力以及文化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在加强质量管理队伍的建设中,一方面要大力培养人才,另一方面还需要扩宽对人才地选拔渠道。国家环保部在《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2010-2020)》中提出:加强我国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队伍建设,使得质量管理的工作人员能够在工作中秉持良好态度,进而保证环境质量监测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运行。

1 分析环境监测中质量管理人员所出现的问题

1.1 质量管理人员出现不稳定性

这主要是由于质量管理的工作中,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监测与分析技术,同时还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使得工作质量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胜任相关的工作,再加上培训系统完善,许多人员的管理水平不够,这就出现监测站中对质量管理的人员进行频繁调动[ 1 ],这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对整个环境的监测工作也带来一定麻烦。

1.2 在理论体系建设方面有待提高

截至目前,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具有指导意义的书籍与资料主要有两本手册,一本是《环境空气监测质量保证手册》,另一本是《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而其中还包含对空气、水、土壤以及噪声的自动监测[ 2 ]。在这一系列的环境监测中,还涉及专业的技术要素与标准,都没有得到有效地理论指导,从而使得质量管理中缺乏对科学理论的指导,这对实际工作地开展也带来十分不利地影响。

1.3 质量管理工作的任务繁重

在环境监测中,质量管理中的工作人员在数量上比较少,而省、市级环境监测站中有专门从事质量管理的人员,但是在县级中,由于工作环境等原因,使得许多的工作人员不愿从事这份工作,基本是兼职与专职相结合的方式,由此随着工作任务地增加,使得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变得十分繁重,同时还要输送部分工人去一线作业,这就直接导致管理人员受到极大地削减,使得原本不充足质量管理工作人员变得更加缺乏,在繁忙的工作中可能会导致管理与监督过程失控。

1.4 对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机制欠佳

目前的质量管理工作人员是从实验室的分析或者是现场的检测员借调来的,他们虽然具备实践工作的经验,但对于质量管理而言,缺乏专业知识的培训,大多数的管理人员严重地缺乏相关管理经验,因而在管理中,会出现管理工作没有得到较好地落实位等情况,在没有一套健全与完善培训的体系中,使得质量管理人员难以提高工作的有效性。

2 改善质量管理现状的措施

2.1 加强建立与完善质量管理的理论体系

在当下,为环境监测中提供一个比较完善的质量与控制技术,即QA/QC的方法[3],使得我国的环境质量监测能够在此基础上,再结合目前八项国际中通用质量与管理原则,不断地完善质量管理的体系建设,然后根据实际工作不断地发展与变化,针对新问题的问题,可以借鉴国外的环境质量管理中有用的经验,从而全面提升质量管理的措施,按照我国的实际情况而建立具有特色的管理体系。

2.2 明确管理岗位中工作的职责

在环境质量管理中,由于当前的工作中出现人员不足的情况,从而使得许多管理工作出现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兼带处理,由此在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中,需要对这部分工作加以明确,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中做到各司其职,进而提高质量管理工作中各级人员的办事效率;除此之外,还需要对质量管理的工作人员加强监督,一方面可以充分地保证他们工作能够切实地落实到位,另一方面也是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在监督中不断地严守自身岗位的职责,努力做好质量管理的工作,为环境质量的管理带来积极作用。

2.3 设立良好的督查与奖惩制度

在管理队伍建设中,一方面要做好监督工作,另一方面要设置与之相适应的奖惩制度。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环境监测的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地开展,对于工作中表现比较优秀的管理人员,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这不仅可以为其他工作人员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而且也可以进一步地激励相关的工作人员不断在工作中创新,进而提高环境质量的管理水平;再者根据工作经验可知,在一个良好的监督与奖励制度中,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得到较好地提高。因此,对于质量管理队伍地建设,需要设立一套完整地督查与惩奖制度,进而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2.4 重视对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属于一个系统而完整的工程,其中涉及管理工作中的每一个人,因此,这就需要环境监测部门加大力度选拔与培养人才,从而保证环境监测与质量管理的工作能够提供准确的数据[4]。首先是在人才选择方面,需要加强对质量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测试,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他们所选拨的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其中建立与之相关的培训机构,一方面是对参加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使得他们能够充分地吸收最新的知识与理论,为实践工作提供良好地支持;另一方面是对刚进入工作岗位的人员而言,通过培训使得他们能够尽快地了解工作内容、岗位职责以及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等。这对他们在真正进入岗位之后能够顺利地投入工作中。最后还需要培养与储备质量管理的人才,可以与高校教育相结合,设置与环境监测和质量管理相关的专业,在高校的培养下,满足实际中复合型的管理人才需求,保证在监测中提高数据的有效性。

3 结论

环境监测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影响,通过环境监测将环境中各种数据的变化情况充分掌握,从而达到有效监控环境问题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质量管理作为关键的环节,需要工作人员在管理中不断改善工作方法,进而提高工作的效率。除此之外,还需要质量管理人员在实践工作中保持严谨与认真的态度,积极总结工作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为我国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工作带来质的飞跃,使国家在环境保护中沿着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中.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把改善环境质量重点工作落到实处――在2016年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6,3(20):1-10.

[2]陈洪伟.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办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5(28):167.

对环境检测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提高;环境监测;工作质量;措施

中图分类号 X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3)011-0209-01

新时期发展形式下,环境监测主要是利用高科技手段对环境污染物进行一定深度、密度的监测,而环境保护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其所获得数据的准确性、精密性以及完整性等。目前,环境监测站在环境保护工作质量过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促使和提高环境监测站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必须高度重视基层环境监测站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

1 新时期环境监测站环境保护工作质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环境部门的工作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质量是环境监测站进行一切工作的前提,因此,必须加强对环境工作质量的管理。环境监测设计多方面的内容,范围相对比较广泛,主要包括环境污染物采样、有关数据测定、监测方法分析以及数据处理等等。据目前调查发现,大多数环境监测部门在进行环境保护工作质量过程中均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致使监测所得的数据严重缺乏准确性、可靠性,不能够真实的、客观的反应出环境污染的情况。由于受技术、工作人员以及管理等条件的限制,在环境吧保护工作过程中频繁出现各种问题,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等。

1.1 实验内部监控工作不到位

据调查,目前环境监测部门所使用的试验监测控制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取得较大的发展,其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也逐渐提高,但其工作人员在实验内控监控方面并没有进行充分的认识,对其重要性并不是很了解,一定程度上对整个检测过程造成不必要的影响。除此之外,实验工作人员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运用的步骤缺乏严密性,实验的方法落后,缺乏先进的试验设备,加上实验所运用的化学试剂缺乏严格保护等因素,促使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在实验过程中被空气内的还原物质所还原,另外,化学药品吸收空气内的空气容易引起变质,因此,得到的试验结果缺乏准确性。同时检测系统管理不严格也是造成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1.2 环境检测系统不够完善,检测网络不统一

根据我国相关水污染防治法规定,排防污染物严重的单位必须安装自动排放检测设备,并与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网络进行连接,确保环境检测设备能够正常的进行。基层的环境监测站没有得到统一化的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对其没有进行充分的认识,对其重要性以及必要性的了解模糊,在信息化发展迅速的当代,导致获取信息得不到及时反馈。

1.3 缺乏质量教育个工作,技术水平普遍低下

基层环境监测站通常情况下在建立在离城市比较边缘且技术设备较差的地方,大多数工作人员不愿意前去工作,由于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有限,甚至出现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导致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出现手忙脚乱想象,多种问题产生。另外,环境监测站缺乏资金,致使检测设备无法得到及时更新,更不能对内部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加上工作人员本身缺乏对环境监测的认识,从而给环境监测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2 新时期提高环境监测站环境保护工作质量的有效措施

2.1 促使环境监测转型,提高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地位

随着近年来科技不断进步,加上城乡经济的崛起,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环境各个部门的重视,且监测部门的工作越来越细化。1)环境监测部门应该与技术部门进行分开设置,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调节。2)提高环境监测部门工作的能力,促使环境监测工作取得全面化发展,在整个检测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综合地位。3)加强环境检测人员对环境保护工作质量的认识和深入了解,以此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工作质量重要性有所了解。

2.2 建立和完善环境工作质量的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环境保护工作质量的优劣,由此可见,只有建立和完善环境管理体系,才能够有效地保证环境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行。1)明确环境监测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在工作过程中形成一种严密性的质量体系,将监测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在检测中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2)加强对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审核的力度,对不合格的部分进行及时调整和处理,促使其紧跟时展的脚步。另外,对于环境监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争取做到“举一反三”,使得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得到优质化发展。

2.3 加强环境监测环境保护工作质量队伍建设

人才是环境监测环境保护工作质量过程中的重压因素,同时也是基础条件,针对当前新时期发展的形式下,环境监测部门对人才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具有专业化素质,同时还必须具有熟练的操作能力。此外,还必须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人员技术的培训,使其成为新时期下具有创新性、科学性的高技术人才,确保环境检测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等。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环境监测环境保护工作质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环境监测环境保护工作质量十分必要。这样做既能够有效地加强国家对环境质量的保护,同时还能够准确无误的反应新时期下环境发展的现状,进一步确保广大人民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周永刚.浅析基层环境监测站如何加强全面质量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12-14.

对环境检测的认识范文第3篇

吴女士这个看似平常的经历其实隐藏着不少居室环境的认识误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知识的普及,家庭以及一些公共场所(如幼儿园等)装修后室内空气的质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对于如何正确看待室内环境检测及结果,不少人在认识上有误区。

误区一:材料是环保的,装修以后的室内空气就不会有污染。

吴女士认为,建筑主材是自己亲自去挑选的,购买的也是“环保材料”,装修后的室内环境一定合格。实际上,市场上的装修材料鱼目混珠,检测报告也有送检和抽检之分。生产厂家的检测报告多为送检报告,只能证明送检产品合格,既便是抽检,其代表性也极其有限,“环保产品”只是商家的一面之辞。即使所购材料的确为“环保型”,也只能说明其有害物质的释放量在一定的界限值以下,并非不含有害物质。如果在室内超量使用,仍然会导致空气中有害物质超标。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中,装修材料种类越多,累加起来,空气中有害物质就有可能超标。

误区二:居室内感觉不到有难闻的气味,就不存在污染。

对此,要说明两点:第一,人的嗅觉存在个体差异,对于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因人而异,且相差甚远。例如,多数人的甲醛嗅阈为0.06~0.07mg/m3(即每个立方米的空间内有0.06~0.07毫克的甲醛就能闻到),而有的人可高达2.68mg/m3。嗅阈高的人感觉不到气味,伤害就会悄然发生。第二,并非所有污染物质都有异味,比如放射性污染就是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我们常见到有人用洋葱、醋、茶叶等来去除装修异味,其实这些东西作用甚微,它们特殊的气味掩盖了污染本身,造成一种假象。反过来说,室内就是有异味,也并不代表室内环境检测一定不合格,也有可能是其他综合性的气味。

误区三,使用同样的装修材料,室内环境检测结果必然相同。

即使同样大小的房间,同样的设计,使用同样的材料,室内检测结果也未必相同。因为装修毕竟是手工操作,装修材料的用量不可能完全一致,更何况各个房间的通风条件也不可能完全相同,通常客厅空间容量大,通风条件好,而卧室等其他房间空间容量小,空气对流略差。因此,不同房间检测结果存在差异应属正常。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室内空气质量还跟其中所安放的家具、摆放的物件相关。

误区四,室内环境检测合格,就可随便使用。

投入使用后,由于室内条件发生变化,外购家具、生活起居等可能带来新的污染源,此时室内环境状况也会有所变化,不能认为彼时合格,此时一定合格。室内环境检测合格了,还需要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来维系好的空气质量。

误区五,外界环境与我无关。

对环境检测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环境检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

0引言

当前,我国水污染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社会生活,而水质采样工作作为水质环境监测的最基础工作,其规范性严重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对于整体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是极其重要的。

1基本概念

在实际的环境监测过程中,水质采样作为一项最基础的工作,能够为现阶段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1]。因此,需要通过水质采样,质量管理来提高环境监测的数据准确性、真实性及规范性。在整体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环境监测数据信息能够为环境保护及水资源的优化利用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数据信息,为我国改善环境的基本行为做导向,为我国水资源的快速有效发展提供一些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整体水质污染治理效果的有效发展。在实际工作中,人们还需要认识到水质采样管理在环境监测中的重要性,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专业的资质证明,在经过专业培训审核过后持证上岗,要保持优良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能力,进一步为现场采集工作提供精准数据信息,提高水质采样精度的准确性,为我国环境质量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2存在的问题

2.1设备维护保养问题

在实际的环境监测过程之中,需要对基本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如果维护保养不到位,很容易影响水质采样工作,甚至还可能造成一些不可预估的损失。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及时地维护好基本设备,提升工作人员的基本素养,使其认识到维护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在实际的设备维护检测中,还要以相关的数据作为基本参数的目标设定,保证在水质检测中,提供更准确的数据。

2.2水质样本保存问题

水质采样是整个环境检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采样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环境检测结果。目前样本在运输过程中破坏的概率较大,工作中样本随意存放,也会导致样本破坏,使一些基本参数发生改变,降低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2]。

2.3水质采样点设置管理规范性问题

在开展采样工作的过程之中,需要科学地设定采样点,并确保这些采样点符合现阶段的环境准则。由于水质点设置中没有进行严格的规范管理,采样过程设置随意,调研和监控过程不全面。因此,在实际检测中,水质采样参数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另外,在检测过程中,很多采样地点没有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现有的水质进行勘测,导致水质采样准确性较差,因此,需提升水质采样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3解决措施

3.1加强设备维护保养

在采样过程中,必须要提高水质采样标准,确认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落实前期准备工作,为环境监测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人员要严格依照环境监管规范,明确水质采样各环节的工作要点,保证水质采样工作的顺利开展。水质采样工作要认真规范项目重点,做好准备工作,详细核对清单,通过各方面的检查,确保设备都是处于较好的使用状态。

3.2规范水质标本的保存和运输

在环境监测过程中,水质的样本保存和运输要严格规范,提高水质样品的质量,确保实际环境检测的精准度。通常水质采样点与环境监测之间的距离较远,如果样本保存不合理会使参数发生变化,因此,必须要结合具体情况,依照技术标准对样本进行保存和运输。要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及先进定位设备的应用价值,通过水质采样点的准确定位和科学管理,为后期的采样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推动我国现阶段技术的更新升级。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的水质采样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必须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规范水质的采样流程,完善样本保存方案,确保我国水质采样准确度和合理性,为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做好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对环境检测的认识范文第5篇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能够适用于不同种类的环境监测工作,并在控制污染物排放和新污染源产生的检查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环境监测的主要场所就是实验室,在室外收集到的相关样本,都会拿回实验室进行相关的处理分析,这也是我国目前环境监测方法中应用最多也是应用最为成熟的一种方法。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取代了之前手工操作的方法,更加的方便快捷,精确性和准确性大大提高。目前主要应用的检测技术有,分光光度分析法,气象色谱、液相色谱、离子色谱分析方法。而目前检测的主要区域有地表水和地下水。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化学农药残留和自来水添加剂是否符合标注等相关问题。目前我国还有很多检测仪器正在开发研制,不仅仅有大型的昂贵的实验室仪器,还有便携式的检测仪器设备,将会使监测技术走出实验室,打破场所的限制,在短时间内获得相关数据的方法在未来将会发挥更加大的应用价值。除了实验室的研究方法之外,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兴起,环境监测领域也开始应用网络信息技术的数据传输和卫星等相关技术对环境进行及时的监控。这种网络的检测技术有助于政府部门建立健全的环境监管系统。纵观我国的环境水质在线监测体系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环境连续自动检测管理和技术体系,并以逐渐形成网络体系。与此同时,随着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也出台了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法律规范,使得检测工作有了保障。

2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环境检测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首先环境监测基础地位不牢固,并不能得到认可尤其是工业企业的认可,管理模式不具有规范化,参与环境检测的人员不足,导致许多活动不能够同时进行。环境质量考核体制还不够完善。在我国,环境监测由政府管辖负责,由环保部门进行实施,但是由于体系的管理关系过于分散化,使得上报不够及时,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其次,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虽然有了显著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监测使用的方法跟不上其发展的趋势。环境监测所得的数据不具有普遍性和特征性,监测结果的精密性也不十分的满足需求。最后一点是环境监测的区域范围不够,目前只出现在一些较大的城市,整体水平还是很低的。而且监测工作不具有针对性,受外界条件干扰因素较大,所以说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不够完善的,必须加以针对性的解决。结合具体实践,提高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有效性。

3环境监测问题的解决策略

3.1加强环境监测人员队伍建设

环境监测技术需要大量的具有专业知识储备的人员,这些人员的素质将会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所以要对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从而保证监测工作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监测技术人员一般包括收集资料的人员和研究整治人员。对于收集资料的人员来讲,他们应该进行实地的考察研究,所以针对于他们的培训,应当是保证监测内容的真实准确性,和遇到困难情况时的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精神。第一手的资料对于后续的工作尤为重要。对于研究整治人员,应当培养他们在日常检验工作中对各项指标熟记于心,研究所用到的技术也应当熟练掌握,只有这样,才能使检验的结果具有权威性,才能提出更加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时还要求研究人员要有不断钻研刻苦的精神,不断地探索研究,从而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3.2提高监测技术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们的研究手段也应该随之不断地发展进步,对于一些特殊的手段更加应该熟练掌握,比如说现在的工业放射性污染十分严重,所以我们就应当掌握一种甚至多种解决放射性污染的检测方法;对于土壤当中可能存在的重金属污染,我们也应该具有先进的检测手段对这个问题及时的发现处理;另外导致空气污染的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粉尘等这些会造成酸雨、雾霾等物质的含量,也应当采取相应的检测措施,保证监测的结果能够及时准确的上传。我们要时刻谨记,监测技术与方法应该紧随时展的步伐,要保证多样性的解决方法和监测手段,从容面对各种环境问题的发生。

3.3仪器设备的配置应与时俱进

仪器设备是环境监测的主要条件,没有高科技的检测设备,即使我们有再优秀的人才,再多的检测技术也不可能实现环境的高效监督和治理,所以我们应当加强我们的硬件设施的配置工作。但是我们应当知道,先进的仪器设备配置也就意味着要有现金的高额支出,所以这就需要我们的政府部门,我们的国家要对环境治理问题足够的关心,要对治理好环境问题有足够的决心。我们应当知道好的仪器设备不仅可以使数据更加精准而且还能应用于人力所不能及的地方,比如在土地沙漠化严重的地区,人工的勘测费时费力还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更为重要是这种恶劣的环境还极有可能对监测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所以说应用仪器设备是保护监测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和提高监测水平的一举两得的方法。

3.4建立环境监测的健全的法律管理体系

环境监测的基础性和认可性较差,许多企业并不会加以重视,所以我们应当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利用法律的手段和方法,对相关企业和个人进行约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环境监测工作平稳进行,才能使环境改善有保证。使得更多的人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从思想上、行为上保护环境,才能根本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