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品牌策划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两型社会社区文化的特点与表象
以人为本、文明社区、和谐家园是两型社会最大的文化特点。而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区文化是一定区域内社会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居民的行为模式、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定向、地域心态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就社区文化的表象而言,它主要集中体现在理念文化、社区行为模式、社区视觉表现几个方面,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建设共同创造社区文化的品牌形象。所谓理念文化,也可以称之为社区的精神文化,这是社区成员价值观、道德观生成的主要途径。对内是社区内在的凝聚力,对社区成员起到导向、凝聚、激励和规范作用,对外是社区识别的尺度,展示社区品牌形象和精神风采。社区行为模式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内部系统,包括社区内部环境的营造、社区服务培训教育及社区成员的行为规范;二是外部系统,包括居住环境、服务活动及公共关系、大型公益性的社会活动等。社区的视觉表现系统是将社区的文化理念通过视觉化的传播方式,有组织、有计划地传达出来,从而使社区的精神、思想等主体性内容以视觉的方式得到外化,使社会公众能一目了然地掌握社区的信息,进而提升社区文化形象。
二、社区文化特色资源的挖掘与运用
社区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文化的形态和层次如何,必然体现在社区的人文精神上。而社区文化的构成和形态,主要受社区的人群构成、生活习俗、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经济状况等因素的直接影响。因此,要有效地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必须从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入手。针对社区的不同因素,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挖掘它的资源并加以运用:第一是个性化,社区的资源系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改造和整合,运用科学的手段、技术、设施和方法来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因此,在资源运用和设计上要力戒一般性,要超脱平庸;第二是民族化,社区的特色文化包括社区的历史传统、民族特色。因此必须充分挖掘民族精神、民族习惯、民族特点,体现民族的形象;第三是多样化,社区文化的多样化设计要求文化形象表达的方式多样化。只有多样化才能反映个性化,也才能体现民族思维的形象分析力。所谓多样化就是语言结构、表达方式,以及围绕理念传达、理念宣传的设计上都要力求丰富多彩,标语、口号都要富于思辨色彩,不能淡而无味。它使社区不再是一盘散沙的群体,而是一个具有共同价值观念、精神状态、理想追求的团体。
三、建设品牌社区文化形象的策略方法
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导入品牌形象建设,将社区特有的文化形象有效地展示给社会公众,为城市社区建设确定了一个明晰的目标,使社区由内到外都有一个和谐统一的定位。社区以良好稳定的个性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大大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如何以品牌形象建设策略来进行两型社会社区文化品牌建设呢?品牌形象建设具有系统性与整体性特点,包括VI,BI, MI三部分,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要在公众心目中留下一个完美的城市社区形象,就必须从这三方面入手,把外在物质环境的改善(VI建设)与居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MI建设)结合起来,把满足居民个性发展要求(BI建设)与提高社区的整体形象结合起来。但在具体实施时,又必须突出重点,解决难题,亦即要找出影响城市社区形象的主要因素,下决心解决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城市社区品牌形象。
如同企业形象设计一样,社区形象的外在表现也可以通过视觉形象设计来重点表达,这是建立和塑造社区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设计师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并遵循一定的艺术审美原则。在视觉识别设计的内容中,名称、标志、标准字、标准色四要素是视觉识别系统的核心,是社区地位、尊严、理念等内涵外在的集中表现,并构成了社区的第一特征及基本气质。同时,也是大众认同的统一符号,由于视觉识别负载着传达社区文化、社区理念、社区形象等信息,因此,视觉识别的策划与设计必须具有寓意性、直观性、表达性和传播性。我们在设计时,必须遵循视觉元素的统一性、易识性、适应性、独特性、艺术性的原则。
关键词:中国高铁;品牌文化;广告策略;传媒方式
1 高铁品牌文化现状
21世纪的中国,高铁及其所属的铁路品牌文化无疑具有重要的影响力。高铁是中长途旅行的重要载体。据统计,2015年全路高铁旅客发送量完成11.61亿人,旅客周转量完成4041.0亿人公里,分别占全路总量的45.8%和33.8%,约占世界高铁的60%和65%。[1]旅客从车站、列车到整体的旅途过程无疑都是高铁品牌文化传播的重要目标群体。一方面,优秀高铁品牌文化的建立,无疑能够提升高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众对出行方式的选择。另一方面,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指导下,高铁作为走出去的重要杀手锏,在输出硬件技术的同时输出中国的软文化,就如同太极的两面,都是影响别国对中国高铁整体认识的因素。然而中国高铁自2008年京津城际列车开通运营以来,只经历了不到十年的时间,铁路各个系统将精力都集中在车、站、路、轨等硬件方面的建设,对于品牌文化的塑造却鲜有研究。
以长三角为例,该区域人口密集,旅游景点星罗棋布,境内高铁成网。上海、杭州、宁波、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和合肥、蚌埠、徐州等站高铁动车组密集连发,最短5分钟发出一列,高铁沿线旅客基本上做到随到随走,是联系长三角都市圈的重要纽带。[2]长三角作为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无论是高铁里程、运载能力都具有典型性,是最能代表铁路文化发展方向的研究范本之一。然而,长三角铁路运营企业在品牌文化建设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对高铁文化不够重视,虽有安全文化、服务文化等通识的铁路企业文化,却没有树立起对应的高铁品牌文化和形象。第二,宣传推广较为杂乱,长三角所在区域包括了萧甬公司、合九公司、新长公司、浦东公司、衢常公司、沪宁公司、沪杭公司、合武公司、沿海公司等众多运营单位,每个单位都独自宣传公司要素,没有形成品牌合力,高铁文化在统一的长三角运营区域内却表现得杂乱无序。
2 高铁品牌文化要素
品牌文化(Brand Culture)是通过赋予品牌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立鲜明的品牌定位,并充分利用各种强有效的内外部传播途径形成消费者对品牌在精神上的高度认同,创造品牌信仰,最终形成强烈的品牌忠诚。[3]与企业文化不同,品牌文化是将企业精神、价值观、伦理道德、审美属性等核心要义进行人格化的塑造后,通过合适的渠道进行传媒推广,将企业品牌理念有效地传递给消费者,进而获得消费者的认同的一种手段。高铁作为国家的重要企业实体,承担着国家和企业双重形象展示的功能,正如美国经济学家W.C.弗莱德里克所言“它所面临的社会挑战就是要寻找一条使经济与道德相统一的途径”。高铁品牌在传播的过程中,第一,要求企业品牌文化与社会进步协调一致,这需要在宣传企业特色的同时弘扬优秀的文化,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实现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如德国高铁ICE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在乘车安排、票价制定、综合服务等方面无不以大众需求为前提,被誉为“欧洲最贴心的企业”。第二,要求企业品牌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象统一,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品牌文化,例如通过正能量的思想、宗教、文化、传承等要素的传播,更易让大众产生共鸣,例如曲阜东站倾心打造“高铁儒行”品牌,将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推出“母爱十平方”母婴候车区、“敬慈乐吧”重点旅客候车区等特色服务品牌,将浓厚的“和”文化气息渗透在该站每个角落,厚重的儒家文化在铁路人的践行下得到发扬和升华。[4]第三,长三角作为高铁的一个重要的实施区域,在品牌文化建设方面还应该融入区域的特征,特别是反映长三角地域、人文、物产等方面的要素,使品牌文化不是枯燥的宣传,而是融入大众自豪感、荣誉感的一种公共信仰。例如,日本新干线铁路,无论是视觉识别系统还是整体的品牌文化执行都深深烙印上日本的视觉要素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在企业品牌文化的引领下,新干线运营以来没有出现过一例人员伤亡事故,被日本国民誉为“值得信赖的新干线”。[5]
3 长三角区域高铁品牌文化传媒策略
高铁的品牌价值源于社会责任、民族文化、区域要素和企业文化的结合体,长三角的高铁品牌文化塑造应该从上述要素中进行挖掘和提炼,社会责任是高铁社会价值的体现,一方面体现在高铁自身所具备的优势,例如科技性、质量和运载能力等要素,另一方面高铁运营单位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国有企业,其公益属性应该得到彰显,突出高铁企业文化中的服务文化、制度文化、安全文化和社会公益文化等要素,使其成为真正贴近民众需求的大众载体。民族文化方面,长三角区域是中国文化复兴和传承的核心地带,这里人文荟萃、名人、典故、文化、故事数不胜数,可以巧妙地将高铁线路或列车与人文典故结合,通过命名、线路趣闻、经典故事回顾等方式以公益的手段进行品牌文化宣传,塑造长三角区域人文的儒雅和善,使企业不再是单纯以盈利为目的的高铁运营单位,而是凝练和搭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宣传基地,使高铁真正成为代表中国先进性的传播符号,提升大众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区域要素,长三角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胜景,将这些显性化的要素转换成具象或抽象的视觉元素,从车站建筑、列车外观及内部陈设、员工制服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设计,使其成为彰显江南生活形态的重要体现。
高铁品牌文化的创建应与旅客心目中的定位相符,高铁不是简简单单的运输工具,而是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关联体。在文化宣传上,安全、便捷、高效、人性化是旅客重要的诉求点,在品牌文化创建中着力宣传或巧妙地暗含大众的期许,最为恰当的方式是以广告语的方式匹配大众需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视觉设计上,应着眼于广告传媒的应用和推广,首先创建基于品牌文化特征的VIS视觉体系,基础要素应将品牌形象视觉化和人格化,设计符合区域特色文化的吉祥物,让其成为连接大众和企业的重要符号;在应用要素方面应该将车站建筑、室内空间、列车外立面、列车陈设、员工制服等与品牌文化进行巧妙融合,成为代表长三角区域的重要形象符号。在传媒推广上,可以选择电视、杂志、报纸等传统媒体进行推广,特别是利用列车乘客空间中的电视、杂志、报纸等,让每一名乘客都能够亲身感受高铁区域品牌文化的特色,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微信、交互游戏等新媒体,使大众能够感知高铁品牌文化创建所带来的改变。
2 0 07年4季度以来,受宏观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及货币紧缩等相关政策影响,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在2008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三家单位,充分借鉴了国内专家学者以及国外著名品牌价值评估机构Interbrand和Brand Finance的研究经验和操作实务,在深入理解国家政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条件和房地产行业发展特点,建立了一套实操性较强的研究体系,基于现金流折现法(DCF,Discounted Cash Flow)和无形资产评估理论方法,从公司财务分析、品牌收益贡献分析(BVA,Brand ValueAdded)、品牌风险分析、品牌收益折现等四个步骤,对中国及主要区域的数百家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及项目、策划企业进行了评估,形成了2008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房地产品牌企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品牌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品牌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2)随着品牌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品牌建设正朝着更加务实的方向发展,品牌建设投入结构日趋合理;(3)品牌企业得到消费者、媒体、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良好的品牌三度表现对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品牌价值持续提升的关键;(4)策划企业品牌价值同样保持稳步提升,TOP10企业平均品牌价值从上年的7.7亿元上升至9.2亿元,易居中国、世联地产代表的第一梯队优势进一步扩大,品牌价值双双突破10亿元。
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组认为,在市场调整仍将继续的大环境下,品牌建设和维护对中国房地产企业弥足珍贵。在未来的品牌建设中,中国房地产品牌还需要从表象向深层次发展,关注消费者在功能性和情感性两方面的需求,凭借与消费者需求一致、与企业品牌个性吻合的产品,让消费者形成一致的品牌信息。对中国房地产策划企业而言,研究组认为,企业还需进一步加大品牌建设力度,丰富品牌建设支持手段,通过加强对消费者个人的品牌影响力、强化开发企业和个人客户对企业品牌的认知度,通过品牌再认、品牌回忆最后达到品牌浮现,实现品牌价值不断提升。
《2008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报告(开发企业)》内容摘要
(1)中海、万科蝉联2008中国房地产行业领导公司品牌。
(2)全国TOP10品牌实现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同步提升,行业领先地位日益巩固,保利地产再次荣膺“2008中国房地产央企领先品牌”。
(3)海外在中国投资的房地产公司品牌建设之路值得国内同行借鉴。
(4)区域TOP10品牌优势显现,区域领先地位逐步确立。
(5)专业领先品牌各具特色,在各个细分领域具有明显优势,促进了经营业绩的大幅上升。
(6)优秀项目品牌成为房地产企业与客户建立更紧密联系的产品载体。
《2008中国房地产策划品牌价值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1)2008中国房地产策划公司品牌价值TOP10。
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通过“2008中国房地产策划品牌价值评估体系”,计算得到了“2008中国房地产策划公司品牌价值TOP10”。
记者:21世纪进入了一个品牌生产与消费的时代,同时,进入了一个多元文化碰撞的时代,人性品牌策划理论的提出是否也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时代需求?
谢付亮:人性品牌策划理论的提出的确有特定的时代需求。一方面,中国需要更多的强势品牌,提升国家竞争力;另一方面,我们这个社会越来越关注人性,越来越需要回归到人的本原需求。换句话说,个体的人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得到社会群体的重视,因此,打造品牌必须从人性的需求出发,切实尊重、正确引导并有效满足个人的需求,才能一步步成功构建品牌。
记者:什么是人性品牌策划理论?其核心内涵是什么?
谢付亮:人性品牌策划理论不是简单的品牌人性化或人性化品牌,主要是指,我们必须从人性深处来认识品牌、理解品牌和运作品牌,换句话说,品牌的构建过程和目的要基于人性的基本需求以及各个层次的多样化需求。
中国有大量的中小企业,他们缺乏大资金来运作品牌,也缺乏正确合适的品牌塑造策略,而人性品牌策划理论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超低成本的品牌运作,这对于中国中小企业来说,恰似雪中送炭,指引企业在现实条件下找到打造品牌的可行性策略。
人性品牌策划理论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十大人性法则”,其一,品牌的实质是品牌缔造者的人品。其二,成功品牌必然是成功人的有机集合。其三,品牌特性即人的特性,理解品牌的前提是理解人性。其四,人的一生所体现的规律同样适用于品牌,所以懂得做人即懂得做品牌。其五,一个人也是一个品牌,一个策划人自身成长历程可以折射其操作品牌的成长历程。其六,人性的经济性决定品牌的经济性,品牌价值归根结底是不同层次利益的集中体现,不能撇开利益谈品牌价值,也不能离开品牌价值谈利益。其七,品牌精神的传递是品牌缔造者精神的传递,塑造百年品牌的根基是长期持续地坚持品牌缔造者赖以成功的精神。其八,品牌的整合传播无非是企业对各类资源的整合利用,说到底是对企业所处社会人性的整合。其九,人生境界的差异是人性在不同环境中的反映,但其本质是统一的;品牌也有不同的境界,但其本质亦如同人性的本质。其十,宗教是人性的终极体现,如果我们能够深刻领会宗教的内涵,那么品牌将是一场成人眼中孩子的游戏。
记者:人性品牌策划理论与“超低成本塑造品牌”有什么样的关系?
谢付亮:人性品牌策划理论是超低成本塑造品牌的理论基础,我们在人性品牌策划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了超低成本塑造品牌的16条黄金法则,具体可参见《品牌天机——超低成本塑造品牌的16条黄金法则》一书。这些法则全部源于人性品牌策划理论。例如,我们在服务三维钢构时,基于人性“刨根问底”的“探秘”心理,通过挖掘行业发展趋势,策划了《钢构价格白皮书》事件。《钢构价格白皮书》直指行业软肋,甫一抛出,即引发一场规模空前的大讨论,专业媒体也给予了全程跟踪和报道,免费传播数万次,三维钢构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得以空前提升。一段时间内,几乎所有的行业会议都会提及白皮书事件,三维钢构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可谓是赚足了“眼球”。更关键的是,整个过程几乎没有花费品牌传播费用。现在,白皮书事件不仅成为企业的“品牌典故”,而且“刷新”了一个行业,成为建筑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关键词: 参与型学生管理模式 活动策划 “一院一品”活动
策划又称“策略方案”和“战术计划”,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标,借助一定的科学方法和艺术,为决策、计划而构思、设计、制作方案的过程[1]。面对参与型学生管理模式,学生如何做强“一院一品”①活动策划,尽快形成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月系列活动格局,是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
一、学生参与式管理模式下策划的重要性
所谓参与式学生管理模式,是在本科教育中,学校结合应用型本科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在全院本科学生层面推行参与型学生管理模式,明确将活动参与、管理参与、组织参与和实践参与作为“参与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主要实施途径。
举办“一院一品”活动,需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而活动策划犹如灯塔,为活动的开展指明方向。策划对活动的现场氛围、学生活动参与性的程度及整场活动的执行情况起到基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策划的体系不完善,策划方法不缜密,就会导致在活动过程中频频出现问题。
二、“热”策划出现的病症
目前,学生对参与型管理模式的建设表示理解,并积极参与,但对该模式真正的作用及目的还缺乏一定的认识,导致在活动的策划过程中,他们常常是被动地参与而缺乏主体意识,不能提出更有深度的意义,只习惯或依赖教师的共同参与,这一定程度地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缺少主体觉醒,导致活动策划出现以下问题。
(一)策划过于形式化
如今,策划已经成为表面文章,我们无法根据策划具体执行活动。“一院一品”活动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许多策划者忽略其策划的过程性和长期性,尤其不重视反馈在策划中的重要意义,不能根据历届的特色月活动来有针对性的策划。对活动的选择都停于表面缺乏深入的调查、论证,研讨、缺乏对策划的综合把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另外,就“一院一品”整体建设和发展现状来看,并未注重体现学院的特色,缺少对本学院特色内涵的挖掘,学院文化的特色、个性、魅力的严重淡化和缺失[2-3],出现急躁策划、应急策划等多种“策划近视症”。
(二)策划内容不完善
一份活动策划是一个严谨的逻辑链条,是一环扣着一环,相当于组织者需要在脑海里将这个活动预演一遍,发现其中间环节存在的问题及还有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对策方案。在“一院一品”策划中缺少活动的应急预案、工作人员的相关工作安排遗漏等。
就上述问题,主要原因是策划主体(策划者)从不去考虑策划客体(环境、资源),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恨不得一下子将活动“热销”。对于“一院一品”策划而不考虑持续“保温”效果策划。策划不是简单的“拍脑门”、“出主意”的活动,还包括让创意现实化的思考,点子还要长在现实成长的土壤。现实中的活动策划主体出现了“点子策划”病症。
三、活动策划需要“冷思考”
在参与式学生管理模式下,要想提升“一院一品”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学院增值,这个过程的实现需要遵从互动的步骤。
策划的步骤是以假定目标为起点,然后定出策略,政策,以及详细工作计划,以求目标之达成,最后还包括成效之评估及回馈,而返回起点,开始的第二次循环。策划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循环……要策划再筹划,以求计划之确定可行(如图:策划过程模式图)[4]。
图:策划过程模式图
(一)策划主体
策划主体在整个活动策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是推进整个活动的主要因素。面对“一院一品”这样最基本、最持久、最具多样性的活动。策划者从活动的前期认证策划到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从文档建设、宣传发动到总结提高要筹划完备。
(二)策划目标
在策划目标的确立中,参与性与实践性是“一院一品”活动策划的目标。组织学生广泛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实践,让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和实践中接受美的熏陶、领略美的真谛是加强美育的有力措施。因此,我们在组织校园活动时应突出群众性、加强导向性、讲究实效性、力求创新性。在内容策划、形式策划、主持人策划、包装策划等多方面展开,策划者要达到的目标是整个策划活动的宗旨。
(三)创意策划
活动策划中的创意可以帮助活动吸引各方的注意。但是要注意的是活动无论是采取任何的新活动形式、以新概念为主题、达到最佳传播效果最终目的,都影响活动策划[5]。在活动策划中要实现创意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头脑风暴法。发挥群体的力量,在遵循学院文化有共性,也应该有其个性的基础上,围绕一个议题展开讨论,激发碰撞出更多的创意思维。
2.学会模仿。当活动点子到达瓶颈时,不妨看看别人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经典案例,通常使用定位式优选法、轮转式优选法和优点移植法,寻找灵感,但在模仿过程中要立足现实,不能照搬。
3.要善于捕捉“灵感”。这就要求策划者本身的灵敏度。离不开平时对一闪而过的“灵感”的关注。具有“灵感”的活动常常带着时代的特征与生命力,使活动策划充满新感觉[6]。
(四)实施反馈
活动结束后“都必须做一个效果评估与反馈”这也是“一院一品”活动策划流程的最后一部分,活动策划方应该形成一套比较客观的活动策划效果衡量工具与标准[7]。比如活动形式、观众反应、筹划合理、组织工作到位、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等。在活动策划中需要涉及“活动策划效果评估和反馈项目”,但很遗憾在各学院的“一院一品”活动策划中均为看见此环节的涉及。
(五)再策划
活动在策划过程中需要在反馈的基础上对活动策划的不断更新,重新包装活动策划,通过对过去的活动的整合和推广,做强“一院一品”建设活动,以各学院的专业为依托,对传统的活动进行全面梳理,尽快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独特—稳定—优质”、“一院一品”活动格局。
四、结语
活动的策划和管理,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是一个包含品牌塑造、推广、维护、延伸等诸多步骤的过程。塑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树立活动的形象,是其中重要的一步,是品牌建设的基础。往往“热”策划下学生策划出现偏差,导致活动实际执行与计划不一致而致使状况频频发生,因此热策划的前提中保证“冷”思考的科学活动策划,才会使整个活动收益。
注释:
①“一院一品”是一种计划性活动,指每年5月,以学院为单位,借助专业特色,组织开展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一院一品是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最基本、最持久、最具多样性的活动。
参考文献:
[1]哈佛企业管理丛书编纂委员会编.哈佛管理百科全书,151页.
[2]段志英.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不良态势与系统建构[J].中国电力教育,2012年29期.
[3]王月芬.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2期.
[4]雷蔚真.电视策划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陈欢.会展活动策划模式的发展趋势[J].新闻界,2007年第5期.
[6]吴翠华,韩艳玲.谈团活动的创意、策划、组织[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2).
[7]徐秀丽.活动策划与品牌推广[J].新闻爱好者,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