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然环境的差异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节为湘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第三节,对本章节来说,它是对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的升华,也是对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一个承接,因为它们同为自然环境的两大特征,让学生认识到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对于全套书而言,它是对第二章岩石圈、大气圈、水圈三大圈的一种提升和整合,同时也是对第四章以后的人文地理的区域性特点作一个铺垫,因为人文地理的区域性特征很大程度就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引起的。
(二)三维目标
本节教材相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根据课程标准与课本内容确定教学三维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① 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特点。② 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③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④ 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① 掌握区域分析与比较的地理研究的方法,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② 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从学习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③ 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学习本节课的体会和见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 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②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三)重点、难点:自然环境地域差异的规律及成因
地域分异规律是本节课的中心内容,城市学生远离自然,生活经验缺乏,对于理论的规律性(三个为大尺度的自然环境)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这部分内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学法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各要素的知识,已经具备一定的读图和分析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学生已初步适应上课讨论的方式,便于探究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新知并非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由学生在自有经验基础上自主建构形成的。探究发现法,学生活动不停留在表面的热热闹闹,而力求始终保持学生的思维张力。
三、教法分析
高中学生生活经历少,在新知的建构方面欠缺感性材料,无法自主实现书本知识与个人经验的结合,因此,教师必须采用有效的方法给予弥补、辅助,帮助学生完成新知的建构,当好学生新知形成的“接生婆”(苏格拉底)。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如果将总课题突兀地交给学生去“探究”,学生只会无从着手。而如果将问题分解为一个个梯级深入的小问题,则探究自会水到渠成。充分调动学生的旧有知识储备,并通过陆地自然景观图片展示,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在激活学生旧有知识并予以补足的基础上,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按照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规律的归纳法,帮助学生建立新知。
四、教学过程
(一)设计理念
以“森林之旅”为主线,创设情景实施探究,学生以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方式,通过读图分析得出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并且注重学习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二)课前准备
1.创设情景
现在我们要组织一个旅行团,准备到世界各地进行一次以“森林”为主题的自然景观之旅。在出发前请各位团友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共同商讨,设计出一条合理的线路。
2.分组
课前将学生以自愿为原则,全班学生以旅行团为名义分成三个考察小组,分别为A组.B组.C组,每一小组分别推选出一名导游。请各旅行团,课前收集各地有关森林的图片。上课按旅行团分组安排座位。
五、练习
赏析下列古诗词,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其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而为枳。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
卡尔松的“自然全美”理论在当今环境美学领域缺乏更多理论基础支撑的情况下,占有一席之地,追随者众。该学说的存在虽然有其理论前提,然而卡尔松对自然审美的审美主体存在性、审美的个体差异性、审美认识过程等方面的忽视却使该学说显示出极端性。该文旨在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自然全美 审美主体 美感的共同性 美感的差异性
加拿大美学家卡尔松曾主张,全部自然世界都是美的。这种主张在环境美学界呼应者众多,哈格若夫就更加肯定地说,自然是美的,而且不具备任何负面的审美价值……自然中的丑是不可能的。他们都认为,自然环境,就它未被人类触及或改变的意义来说,总体上具有肯定的审美性质。例如它是优美的、精致的、浓郁的、统一的和有序的,而不是冷漠的、迟钝的、平淡的、不连贯的和混乱无序的。简而言之,所有未被人类玷污的自然,在本质上具有审美上的优势。对自然界的恰当或正确的欣赏,在根本上是肯定的,否定的审美判断是很少有的或者完全没有。虽然“肯定美学”是一种主张所有自然物都具有肯定的审美价值的美学。但在整个学说之中,无论是针对未被人类触及的第一自然或是已被人化的第二自然,均不具备思维意识、自我认知及判断能力。由一件自然物去认知另一自然物显然是不可能的。一件事物美亦或不美?谁在作出判断及结论?毫无疑问,自然需要具有思维能力的主体,人成为最终的选择。但人对自然环境的审视是否具有同一性?为什么同一自然环境在一部分人看来毫无美感,但在另外一部分人看来却美轮美奂?所以,卡尔松不能以“自然全美”而一言概之、避之。
卡尔松“自然全美”之极端理论至少忽略或必须忽略以下几方面的认知。
一、必须忽略具有认知能力的审美主体的存在
之所以认为卡尔松的“自然全美”理论具有极端性,是因为它的产生前提。在西方传统的哲学观念中,总是将人看作审美主体,而将自然作为审美对象,即客体。“主流的美学认为自然之所以美,是因为它具有人的生命意味,是人的精神的象征,不认为是自然本身创造了自然的美,而认为是人创造了自然美。”([美]阿诺德・柏林特,[中]陈望衡.环境之美[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03)第一版,总序二)但这种说法遭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质疑,认为自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从未得到体现。因此,在当今的西方环境美学领域中,传统观念受到了挑战。加拿大学者卡尔松的“自然全美”理论就成为其核心表述的旗帜性理论。但即便在卡尔松的“自然全美”理论中,无意识情形下卡尔松也将自然对象化起来。纵观其理论体系,卡氏并未否认审美主体的存在,而是必须忽略审美主体的存在性。否则,这一理论将毫无价值。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自然全美”的观念得以集中体现的是在庄子的思想中。庄子认为,如果从“道”的角度看,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等齐划一的。这就是庄子的“齐物”思想。它与卡尔松的“肯定美学”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但庄子并未取消是非、贵贱、美丑等之间的差异,或者根本没有认识到他们之间的差异。在庄子看来,“道”的层次包含了两方面相互关联的意思:事物的自然存在状态和主体的自然观看方式。庄子肯定自然美的同时也肯定了审美主体的认识能动性。并且只有二者兼容,才能达到“道”的境界。因此,庄子在明确审美主体存在必要性的同时也论证了因为审美主体存在而导致的自然万物审美价值的存在性。
从根源上分析,卡尔松完全建立在单纯破立关系上的“自然全美”理论在忽略审美主体存在必要性的同时也模糊了自然万物存在的价值与审学价值的区别。任何一个自然物体,当它以物质姿态的方式呈现时,或许都有其存在价值。毕竟自然万物的存在是自然力量运动的结果,具有客观性。但人类审美实践活动使审美关系的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都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主观方面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人的审美能力,而审美关系中的客体则并不具备认识及感知能力。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自然之所以美,产生于一种“客观世界的主观形象”。审美关系是由于客体和主体相互联系而存在的。或许自然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它是否具有审美价值则取决于具有认知能力的人。这正是卡尔松所必须忽略的问题和这个理论存在的“内在矛盾”。即当自然具有审美价值时,按照西方传统美学理论,必然存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自然全美”理论中,自然美的主体是谁?如果是万物之一、二,则“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也?”那么,自然的审美主体只能是具有感知能力的人。只有在审美感知的过程中,审美关系的客体与主体相互接触时,审美体验才能产生。
二、忽略了人对自然环境认识中的差异性
卡尔松指出,传统美学的这种教条和一般人的常识见解都很有问题,实际上,科学在拓展人类的审美领域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种情况在新兴的生态科学和新物理学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越来越多科学界的人士主张,科学知识和它对自然的重新描述,使我们在以前看不见美的地方看见了美,因为借助科学范式,我们能够在杂乱中看出美的形式和规律,从而将混杂的自然转变成为美的自然。从这种意义上说,科学不是将自然变丑了,而是刚好相反,将自然整个儿变美了。
很显然,卡尔松以科学之名将人的审美活动加以程式化。但科学家并没有考虑到审美欣赏的复杂性,更没有考虑到审美欣赏的差异性。审美依赖感觉,不同的人对声音与画面的判断,对色彩与气味的辨别等都极不相同。皮货商对褐色的感知能力极强,宝石商能分辨绿色的微妙差别。这就是说,人对自然环境认知或审美认知会因为感觉的差别而千差万别。在朱光潜著名的“对一颗松树的三种态度”的例子中,物理学家眼中的松树,毫无美的形象可言,只有在画家的眼中,松树才呈现出它那美的面貌。虽然这个例子仅在于一定的概率条件下方能成立。但毫无疑问,人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存在极大的差异性。
(一)、人对自然环境的识别差异
人对自然环境的识别差异是人类社会自然进化的结果。原始先民在面对变幻莫测的自然万象时,心怀惊恐与畏惧。风、雨、雷、电带来的情感反应虽然一致,但每个人看到的自然万象却千差万别。这源于自然万象受地理、气候、区域等制约,而呈现各自不同的状态。临海的人们能时常看到潮涨潮落,深处内陆的人可能一生不曾见到一次。美洲大陆能时时见到威力巨大的龙卷风,而亚洲大陆却难觅踪迹。即便面对同一座高山或同一条河流,每人所处的观察位置和角度的不同,也会造成认知的差别,因此,中国的古诗中便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观物方式解读或面对同一景致的不同情感表达。此皆取决于人对自然万物的识别差异。这种差异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是生理差异,这是由人体器官发育程度决定的。如身处草原、大漠的人听觉与视觉更敏感;身处喧闹都市的人可能色彩辨识能力更强;二是心理差异,这是由自然万物对人的心理刺激程度决定的。同一个人对同一自然环境时,在白天看来美轮美奂,但夜深人静时却是狰狞恐怖。
同时,人对自然万物的认知除了源于物象之外,认知经验越来越重要。认知经验是人在认识自然环境时的思想总结。又因为不同的人在认识自然环境时,对声、色变化、对形体变化、对运动的走向等均有不同的判断,所以,每个人所获得的经验具有极大的差异性。中国唐代的张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美学命题。一方面该命题是对审美意象的高度概括,但另一方面自然万物形象进入灵府后形成的也是不同的审美经验。
可见,卡尔松期望借助科学的方式来达到对自然的认识,这在认识差异性客观存在的前提下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二)、人对自然环境之美存在认知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卡尔松强调,有关自然审美的讨论必须参照艺术审美的榜样,否则就无法保证所讨论的问题是在美学的范围之内。但美国美学家瓦尔顿却将艺术作品的正确审美判断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一件艺术作品实际具有的感知性质;其次是当艺术作品在它的正确范畴中被知觉时这些感知性质的感知状态。瓦尔顿认为,我们对一件艺术作品的审美判断,主要是根据它的感知状态而不是感知性质。他已经认识到一件艺术作品的感知性质可以呈现为不同的感知状态,因为艺术作品可以在不同的艺术范畴中被感知,甚至可以在非艺术的范畴中被感知。
现在的问题在于,卡尔松在对自然审美方式缺乏更多参考后,退而求其次将艺术审美作为参照。但根据瓦尔特的观点,人对每一件或不同的人对同一件艺术作品的感知会呈现不同的状态。那么,人面对自然环境时的审美感知也当是各不相同的。这就是说,卡尔松借助艺术审美方式论证了“自然全美”理论的错误。这显然是卡尔松理论的第一个难点。它的第二个难点在于无论是自然审美还是艺术审美,其审美主体皆为具有认知能力的人,审美过程中的认知共同性和差异性是共存的。这也是卡尔松理论不可回避的问题。
美感具有共同性。审美活动中尽管存在着个体的、时代的、民族的差异。事实上,即使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审美主体,对同一审美对象往往仍能找到一些相近或相似的审美感受,这便是审美活动中的共同性。面对同一自然环境,无论是它的雄奇还是隽秀、壮美或是优美,人类总能寻找到不同感知中的共通部分。这是生物意义上的人物理器官进化的共同结果,它不随个体意义上的人的意志而改变。
美感具有个体差异性。美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人们在欣赏美的时候,面对着同一个自然审美对象,每人所产生的审美感受往往是不完全一样的。即使同一个人对同一个审美对象,由于时间、空间不同,也会产生出不同的审美感受。同一画家面对同一景象时往往会用多幅不同时间阶段的画作来诠释这一景致。这就是审美活动中的个体差异性。在中国先秦时代,孔子在《论语・雍也》中就提出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命题,即知者可以从水的形象中找到与自身品质相通的特点,仁者可以山的形象中找到与自身品质相通的特点。也就是说每个人对自然的审美存在极大的差异性。尽管没有人否认可以从自然审美中获得愉悦,但自然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艺术审美显然具有相对完备的观照方式。一方面卡尔松希望“自然全美”理论形成自己的、有别于其他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当自身体系不完备时他又希望借助其他较完备的体系来完善自我。二者作用之间,矛盾尽显。“自然全美”理论中忽略了审美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存在便是其一。
三、忽略了人对自然的认识过程
人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一个极其复杂过程。人的认知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把对事物的认知纳入自己心理结构的过程,是一个建造、完善心理结构的过程。通常可分为距离、亲近、相容与相离四个层次。喜欢大自然的人见到钢筋水泥浇筑而成的高楼大厦时心里会产生排斥感,这就是“距离”的产生;而见到如画般的自然美景时会感到很亲切,这就是“亲近”;能留恋往返于自然山水,于山间听松风、鸟语,则已至“相容”境界;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升至理性高度,就是“相离”。卡尔松的“自然全美”理论仅注重人对事物的审视结果,而对复杂的认知过程却视而不见或是避而不谈。
人对自然的宏观认识,它的过程已是微妙。但若将自然作为艺术欣赏的对象时,这个微观审视过程将变得更加的复杂。因此,阿诺德・柏林特认为:“自然美的欣赏部分在于它复杂的细节、微妙的氛围、无穷的变化所具有的魅力,在于带给人富于想象力的愉悦。”([美]阿诺德・柏林特,[中]陈望衡.环境之美[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03)第一版:154)虽然艺术欣赏的过程短暂到审美主体都无法察觉,但人对自然的审视依然要经历“感受―判断―理解―再创造―体验―润泽―提升”几个环节。这一过程的根基是具有无穷变化和未知性的“感知”,这是艺术欣赏的主观条件,它受是否具有健全的社会化的欣赏感官功能、欣赏者的经历学识和教养、欣赏者是否具备艺术欣赏的能力等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由此而产生的判断和理解当然是各不相同、精彩纷呈的。从感受环节到提升环节,每一步的变数似裂变般增大到不计其数的程度。对自然环境欣赏的个体差异性获得淋漓尽致的体现。而由此产生的审美认知结果千差万别似乎是不可争议的结论。
积、形状、范围或界线。区域是由各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一、区域的特点
区域的特点有五个:
1.区域的层次性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分为下一级区域。
2.区域的差别性
一般来说,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同一性越小,区域间差异性也就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内部越简单,同一性越大,区域间差异性就越小。
3.区域的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地表区域内各组成部分间的内在联系,并经过长期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4.区域的可变性
可变性首先是区域界限的模糊性。通常每一个区域的特征,在其中心区域典型地段表现得最清楚、最完善,但到分区的边缘,其特征就慢慢地与相邻区域的特征融合起来。因此,地理学上的区域界线往往是一个过渡带,具有模糊性。
5.区域的开放性
区域作为地球表层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包括自然要素之间和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之间的联系,使地理空间呈现开放性的特点。
二、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
区域差异的产生,既与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有关,也与人类活动的差异有关,同时还与区域自然环境和为人类活动相互影响产生的差异有关。在分析时,可结合具体要素加以分析,具体如下:
1.自然环境的差异
(1)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等。
(2)矿产资源状况包括:矿产资源的种类、富集程度、开发条件等。
(3)气候状况包括:气温、降水的时空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4)水文状况包括:河网的密度、空间分布、流量、含沙量大小、结冰期长短等。
(5)土壤状况包括:土壤类型、肥沃程度以及面积大小。
(6)植被状况包括:植被种类、数量、
分布。
(7)地形和地貌状况包括:地形和地貌类型及特点。
2.人类活动的差异
(1)农业生产活动包括:农作物的种类、分布、熟制、种植方式,农业发展的有利和限制条件。
(2)工业生产活动包括:工业部门、工业中心的分布、工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3)商业、交通状况包括:商业中心的分布、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便捷程度。
和谐的四个基本前提
从和谐的以上一般含义可以看出,它有四个基本前提:共存性、多样性、交互性、构建性。
和谐总是就一定的系统或共同体而言,至少有两个以上的事物共存于某一系统之中,才有可能存在彼此之间的秩序,也才谈得上和谐问题。和谐的构成成分是多元的,而非一元的。那种试图使系统或共同体成为一个绝对统一的一元化整体的努力,只会从根本上消解和谐的根基。
构成和谐的主体或因素不仅是多元的,而且彼此之间是各不相同的,存在着差异性。和谐不是清一色,而是基于差异性的多样性,正因为如此,和谐才是美的。清一色的事物也可能构成一种秩序,但那种秩序可能是整齐,而不可能是和谐。和谐是基于差异性、多样性并尊重个性构建的秩序。无差异就无多样,无多样则无和谐。
有差异的不同个体如果彼此孤立,“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也无所谓和谐。构成成分之间交互作用、相互影响也是系统或共同体和谐的一个重要前提。和谐不是由僵死的景物构成的静态平面图画,而是由不同的自主个体不断彼此融通协调构成的动态立体场景。不同构成要素彼此之间的动态相关性、交互性、渗透性是和谐的重要特征。
和谐有自然性的和构建性的之分。自然性的和谐是自然形成的,但是,作为人生存环境的和谐主要不是自然性的和谐,而是构建性的和谐。不用说人生存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世界环境,即使是人生存的自然环境,也日益成为人化的,是人有意无意构建的结果。对于今天的人类而言,自然性的和谐是少有的,这少有的自然性和谐也是十分脆弱的,不足以满足人类生存对环境的需求。我们应该承认和肯定,人生存所需要的环境和谐是人自主构建的,离开了人的自主性,离开了人的积极构建,就不会有人生存所需要的环境和谐。
和谐的四个基本规定性
从和谐的一般含义,我们可以引申出和谐的四个基本规定性:和平共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良性互动。
和谐是和平共处。和谐是这样一种秩序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属于同一系统或共同体的不同事物或个体平等、和睦、平安、友好地相处,彼此尊重对方的地位、权利、个性、品格。它们彼此之间可以有竞争,但没有敌对,没有战争,没有恶意的伤害。和谐是相辅相成。和谐也是这样一种秩序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属于同一系统或共同体的不同事物或个体彼此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扶助,相互支持,互为依托,共生共荣。
和谐是相得益彰。和谐还是这样一种秩序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属于同一系统或共同体的不同事物或个体通过对方映现自己的形象,体现自己存在的意义,彰显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它们互惠互利、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而不以邻为壑、唯利是图、不择手段。
和谐是良性互动。和谐更是这样一种秩序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属于同一系统或共同体中的不同事物或个体彼此之间“心心相应”,“心有灵犀”,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境界。
和谐的四个基本领域
人生存的环境可以依范围的大小划分为四个基本领域,因而作为人生存环境理想状态的和谐也可以相应地划分为四个基本领域: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谐,宇宙和谐。
家庭是人生存的“港湾”,没有家庭,一个人会成为无家可归的漂泊“弃儿”。但是,有家并不等于有幸福,只有和谐的家庭才是其成员幸福的基本环境条件,也才是社会和谐的组成部分和基础。尽管不幸的家庭是千差万别的,但和谐的家庭都是相同的: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充满亲情至爱。家庭成员的权利得到尊重和实现,家庭成员切实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都可以说是家庭和谐的一些基本规定性。
人生幸福问题不只是个个人问题,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个社会问题。好的社会不仅能保证其成员普遍获得幸福,而且有助于普遍增进社会成员的幸福。因此,社会和谐是个人幸福的关键性条件。社会和谐的直接表征是社会成员普遍和睦相处,包括人际关系和谐,个人与组织和谐,组织与组织和谐,等等。社会和谐有诸方面的规定性,如普遍幸福、个体自由、社会平等、民主充分、法制健全、生活殷实、道德高尚、公正立国等。
(1)文明特征不同,中国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中形成的大河文明。希腊是地中海文明。两种文明的差异导致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自然资源的多样性,是人类分工的自然基础,它造成各地域、各民族物质生产方式的不同类型。
(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希腊山多地少,港湾众多,翻山越岭,多山造成交通不便和地域割裂是促成古希腊城邦小国林立和不易统一的地理因素。中国大江大河,拥有较大的平原,境内的天然屏障不多,交通便利,腹地开阔,肥沃的土地便于发展农业,使人们安土重迁,有助于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局面。
(3)政治条件不同,希腊城邦大量存在,小国寡民,独立自治,形成了民主政治。中国则是统一或者局部统一,为了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和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的作用,形成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
(4)民族文化传统不同,希腊是开放的城邦制国家,遵从探索精神。中国则是安土重迁,重视血缘,以发家,儒家思想为主要思想。
(5)生产方式不同,而不同生产方式的差异,导致文化类型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各地域人群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 。古希腊主要是城邦制经济,以工商业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经济为主。中国是分封制下的小农经济为主,主要形式是农耕经济和自然经济。
(6)建立、产生的方式不同,希腊以城市为中心,与周围的农村或较小的城市互相结合,城邦制的奴隶社会逐渐形成。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分封制,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周王直接统治,偏远土地分封诸侯,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