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本课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由于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是由地方政府(省或省以下地市政府)举办,其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财政拨款,使得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呈现出明显的地方化特点,其服务面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均主要以满足地方需求为出发点。而本地化案例教学工作的开展恰好有效地契合了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发展地方化的需求,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江苏苏北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对高水平人才缺乏吸引力,导致苏北地方经济文化建设难以获得有效的、持续的人才队伍支持。鉴于此,徐州工程学院作为由徐州市政府举办、江苏省与徐州市共建的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坚持“立足徐州、面向苏北、服务江苏”的服务定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实践性人才,重点围绕徐州市和苏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成为徐州工程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开展本地化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 实现服务地方化目标的必然要求
本地化案例教学可以及时、迅速地将与地方经济、产业和社会发展等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引入到教学活动中,不但为学生全面、广泛、及时地了解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情况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而且也培养了学生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兴趣、意识和能力,促使大学生主动融入并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如内蒙古财经大学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坚持以内蒙古的优势产业为出发点开展本地化案例教学,使学生能充分认识到内蒙古的产业结构及企业情况,有效激发了学生服务内蒙古的兴趣和意识[1]。因此,开展本地化案例教学是实现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服务地方化目标的重要举措,它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联程度将直接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化目标的实现程度。
2 提高案例保障效率的重要方式
在案例教学工作中,有效、持续的案例保障和更新是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是案例教学不得不解决的重要问题。由于地缘关系、人缘关系等因素,教师更加熟悉本地情况,人脉关系也更为丰富,更易获得所需的本地化教学案例[2],为本地化案例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案例支持。
3 提升案例教学效果的必然举措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生源结构呈现出明显的生源本地化特点,即“本地生源为主,外地生源为辅”,来自于本地行政区划的学生数量远大于其它地区的学生。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生源结构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在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开展本地化案例教学对于提高案例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因为本地化案例教学活动的开展,首先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案例教学活动的兴趣。据“驻徐高校大学生对徐州地方文化的关注度”调查可知,65%的大学生想或很想了解徐州特色文化,70%大学生表示愿意参加政府或学校组织的有关徐州特色文化的活动,76%的师生希望增加有关徐州文化的资料[3]。这一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对本地信息的获取具有更为浓厚的兴趣,而本地化案例教学的开展恰好有效期契合了学生的这一需求,更易引发学生的兴趣点,提高本地化案例教学效果。其次可以全面提高案例教学的可理解性。本地化案例教学所选用的案例主要来源于生源所在行政区域,案例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方面与学生的成长环境相同或相似,有效避免因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差异所造成的对案例理解的偏差,使学生能更加准确地分析、理解本地化案例。最后可以充分提高案例教学的可参与性。由于是本地案例,学生可以通过到案例发生地调研、与案例有关的人员交流等方式亲自参与案例教学,在学生与案例之间能形成有效的共鸣与互动,激发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案例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4 满足实践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实践性人才为主要目标,因此在人才的培养中除传统的理论教学外,更强调应用性教学,实践性和应用性、技术性一起构成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毕业生与传统的本科毕业生的重要区别[4-5]。本地化案例教学的开展,使学生能直接将所学理论应用到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有效提高学生解决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过程中的技术性问题的能力。因此说,本地化案例教学是新建本科院校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实践性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实施本地化案例教学措施
1 科学定位本地化案例教学
由于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主要来源于专科院校升格或独立学院转设,案例教学工作基础较为薄弱,在教学体系中缺乏合理定位。为解决这一问题,要求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到本地化案例教学的重要作用,科学界定本地化案例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位置,积极调整课程设计方案,妥善处理好本地化案例教学和其它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积极稳妥推进本地化案例教学活动的开展。
2 构建基于网络的本地化案例教学平台
自从哈佛商学院院长克拉克首创计算机模拟教学以来,国际案例教学模式正逐步发生变化,以网络平台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模式正逐渐成为国际案例教学的发展方向[6]。同时随网络技术的发展,由其所催生的QQ、微博、微信、E-MAIL等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最常用的信息交流方式。因此说构建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其所催生的信息交流途径为基础的本地化案例教学平台,不但是满足案例教学模式和学生信息交流方式转变的需要,而且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师生互动,提高案例教学效果都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7]。
3 积极开展本地化案例资源库建设
本地化案例是开展本地化案例教学活动的基础,高水平的本地化案例资源库的构建就成为本地化案例教学必须完成的核心工作之一[8]。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要完善本地化案例资源库建设组织保障体系。构建由学校教务部门牵头、由二级学院(或系)相关人员所组成的本地化案例资源库建设机构,统一组织实施本地化案例资源库建设工作。其次要明确建设规划。以本地化案例教学需要为出发点,以本地经济文化发展特点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本地化案例资源库建设规划,明确本地化案例资源库建设工作内容、进度、人员分工和职责等一系列内容。再次要根据本地化案例资源库建设需要设置专项经费,为本地化案例资源库建设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最后要完善奖惩制度。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在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考核的基础上,根据规定给予奖惩,以督促工作人员能按计划完成所承担的工作[9]。
4 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承担着培养实践性人才的重任,但由于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组建历史不长,大量教师是从承担专科教学上升到本科教学,同时具有较好的理论素养和较强的专业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对内培养和对外引进、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原则,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本地化案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以满足本地化案例教学工作需要。首先,要积极实施本地化案例教学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在本校教师中选择素质高、具有一定案例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构建本地化案例教学骨干教师队伍,为本地化案例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的师资保障。其次,要加强人才引进工作。根据本地化案例教学工作需要,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实现本地化案例教学师资队伍的有序扩张。最后,要积极开展教师外聘工作。根据本地化案例教学工作需要,开展校外专业人士资源库建设,打造本地化案例教学师资队伍补充体系,满足本地化案例教学对师资队伍多元化的需求。
总之,开展本地化案例教学工作不仅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案例教学的需要,更是实现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任务的重要措施。因此说积极开展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本地化案例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对于全面推进本地化案例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案例教学水平,实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和服务目标都将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文武.工商管理专业本地化案例教学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1(1):49-52.
[2]李兴旺.“本地化”案例教学的探索:实践与认识[J].中国大学教育,2011(5):59-61.
[3]郭琪,都平平,李雨珂,齐玉涛,王磊.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文化的实践与创新模式探析:以徐州高校图书馆服务本地文化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4(6):84-89.
[4]李尧远,王东霞.高校应用型文科专业案例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评论,2013(1):105-107.
[5]许进杰.实践案例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大学教育,2013(3):60-61,59.
[6]李永山,田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法管窥[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77-80.
[7]汤宗礼.网络平台在高职思政课案例教学中的应用:以QQ空间为例[J].职教论坛,2013(8):20-22.
关键词:校园安全;校本课程;实效性;研究
校本课程是指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写,实施和评价的课程。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以及本校的资源优势,由学校自己确定,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以解决学校及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多样化发展的目标。区域农村中小学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属校本课程的一种,其开发的立足点基于区域农村中小学对学校学生的安全的科学评估,并充分考虑区域农村中小学课程资源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体现学校安全教育的个性化和独创性。
通过多年对区域农村中小学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实效性的研究,2013年,研究课题获得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学校安全专项课题立项(课题编号:JGZXAN1327)。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力破解当前学校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在以下几项研究内容方面获得有价值的成果。通过实验证明在这几方面的安全教育是可行的。
1.防教育
2.交通安全教育
(1)道路交通安全常识;(2)水上交通安全常识;(3)铁路交通安全常识。
3.用电安全教育
(1)学会看安全用电标志;(2)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4.消防安全教育
(1)基本知识;(2)学校及公共场所防火;(3)山林防火;(4)家庭防火;(5)灭火基本知识;(6)报警;(7)自救与逃生。
5.社会生活安全常识
(1)受到不法分子侵害如何报警;(2)怎样避免陌生人闯入家中;(3)外出或在公共场所自我防范;(4)被歹徒盯上怎么办;(5)做好学生宿舍的安全防范措施。
6.网络安全常识
7.校内外集体活动安全常识
(1)校内参加各项活动应注意的事宜;(2)校外集体活动应注意的事项;(3)参加集体劳动社会实践如何保证自身安全。
8.饮食卫生常识
9.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1)预防与控制肠道传染病传播;(2)中小学生吸烟对身体的害处;(3)预防的侵害。
10.农村中小学学生安全防范知识
但愿我们的研究成果为全省校园安全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提供可借鉴和推广的实践性成果资源。
论文摘要:对中学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实践情况的调查表明,学校将这类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及特色创建联系在一起,通过校本课程实践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但同时这类课程也面临着观念、经费、时间、师资等方面的困难。科技类校本课程从学校实际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为旨归,是其他课程类型所不能替代的。发挥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必须注意此类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机整合,处理好此类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也可采取课程化、制度化、个性化的工作思路来提升此类课程本身的质量。
随着国家对科技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以下简称“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许多中学已经着手相关实践,但由于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新生事物,一线教师缺乏课程开发的理论指导和经验积累,在实践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对两所中学的科技类校本课程进行了调查研究,意在了解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实践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思考对策,以期充分发挥这类课程的教育功能。
一、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的实施
调查采取了目的性抽样,即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有可能为研究的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样本。本研究选择了重庆市J中学和w中学作为研究对象,一是两所中学开展科技教育工作的时间长,经验丰富,在同类学校中具有代表性,能为本研究提供最大信息量;二是出于对城乡差异性的考虑,选择了位于城区的J中学和位于农村的w中学;三是两所中学都申请了科技教育的课题,与本研究有相关之处,有助于双方更好地交流沟通。
本研究采取半开放式访谈、观察和实物收集等方法。访谈提纲根据校本课程开发已有理论与实践成果的总结,并结合中学科技教育的特点,主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问题和困难等方面来拟定。实施时,我们邀请一线教师座谈,尽量保证访谈在一种自然、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另外,研究还辅之以非参与式观察和实物收集,以补充、完善、验证访谈材料。
(二)调查的结果
J中学是一所城区重点中学,科技教育开展较早,主要参与传统科技项目的比赛。J中学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抓信息技术教育,到2000年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近几年又加入了机器人教学、无线电测向等项目。目前,J中学已将科技教育定位为学校的一个特色项目,科技教育的内容逐渐规范,目标逐渐清晰,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创建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w中学是一所农村普通中学,科技教育从早期的课外活动内容扩展为科技教育课程模块,并明确将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来打造,希望以此促进师生和学校的发展。近年来,w中学的科技教育更加注重挖掘和利用地方与学校资源,科技教育在生物学科方面成绩明显。
为了全面反映调查所得,下面笔者将调查结果用列表的方式来加以呈现(详见表1、表2)。根据收集资料的方式和资料本身呈现的特点,笔者采用类属分析方法,将研究结果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归类,然后分门别类地加以介绍。
1.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内容
调查发现,对于科技类校本课程,学校通常是从一开始的课外科技活动逐渐提升到校本课程的范畴来加以开发,即与学校的实际、学校的办学理念及特色创建、已有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科技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进行规范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最后成为正式的校本课程模块,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成为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的—种课程类型(见表1)。
2.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目标
本次调查表明,学校开展科技教育之前,并没有从整体上单独预设目标,而是在开展科技活动时相应地涉及课程目标,这些目标形成于各种活动之中,并在这些活动中逐渐清晰(见表2)。
3.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实施
调查发现,两所中学开展科技教育时主要采用活动和课程相结合的方式。科技活动以比赛项目为基础,备赛期间,平时的常规活动完全为比赛服务,如培训与制作、筛选作品等。同时,学校还开展了科技节、参观考察、外出调研等活动。科技教育也以课程形式来展开,如两所中学初二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高中的研究性学习等;也有教师自己开设课程,如J中学的轻松发明实践课,而w中学正在组织编写科技教育教材。
就学校方面来看,两所学校都在尽量创造条件保证科技教育的开展:组织上由书记或副校长专门分管科技教育,建立专兼职教师构成的团队并由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担任领头人,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物质上学校提供经费支持,购买相关实验用品和器材;制度上做到年初有计划,年末有总结,上课有教案。
在评价方面,J中学在初三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有一个科技活动能力测试模块,主要通过课题报告的形式来评价学生;学校每年举行“科技之星”评选活动;中考、高考实行加分制度;此外,学校在中考招生中单独投放指标,招收“科技特长生”。w中学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初中生结业水平的评价项目,其中以非书面结业方式评价科技教育的成效,学生在科技比赛中获了奖,高考时可以加分。
二、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经验与困难
(一)取得的经验
1.将科技类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在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中,对校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即由地方或学校选用或开发的课程占全部课程的10%-12%。调查发现,两所样本学校对这个部分的课程予以高度重视,将过去课外科技活动的内容提升到校本课程的范畴加以建设,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课程化”“校本化”改造,使之成为目标清晰、内容规范的课程,而且能够更好地照顾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求,从而提高了这类课程的适应性。
2.规范有序地开展校本课程实践
校本课程实践是一项目的性强、程序规范的工作,需要开展学情调查、学生需求分析、办学经验总结、课程开发可行性论证等准备工作,然后围绕具体科目的科技教育课程,进行目标定位、内容选择与组织、相应学习活动方式设计等各项工作,之后才是付诸实践、效果测评等工作。以上所有环节都是规范有序的。
3.将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创建有机结合
两所样本学校结合学校已有办学成绩和经验,有意识地将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来打造,并通过规范地开展校本课程实践来形成和彰显这一特色。事实表明,这种扎根于学校土壤之中又建立在已有经验之上的、符合学校传统和特色定位的校本课程,往往具有内生性、适切性、稳定性、优良性等特点,能够成为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亮点”。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为学生认识世界、探求科学奥秘、锻炼实践能力、培育创新精神等,创建了一个生动活泼的“舞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能动实践,极大地激发起学科学的兴趣,不断增强科学探究、创新思维的能力。学生在各种比赛中获奖,他们的小发明、小创造还申请了专利等,这些都足以证明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成效。
5.带动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从事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工作,需要更新课程意识、学习掌握与课程开发相关的知识和技术,而实际的课程开发实践也使教师的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调查中,一线教师的收获体会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二)面临的困难
调查发现,两所学校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还面临以下困难,这或许也是其他一些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实践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一是思想保守。受升学考试影响,中学对非统考科目的重视程度往往不高,科技类校本课程也属此列。加之校本课程开发投入大、见效慢,难以得到教师的认同和支持,表现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动性不够。由于对科技类校本课程内涵和价值的认识不充分,教师局限于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科技知识,忽视了这类课程本身的教育价值,导致科技教育处于低水平状态。
二是经费不足。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对物质条件要求较高,学校办学经费有限,难以及时满足相关需求,致使开展科技教育的设备、材料不足,许多项目无法开展,如J中学连最基本的制作工具都无法购置齐全。
三是时间不够。由于学校一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或周末开展活动和培训,学生因为补文化课或参加其他活动而缺席的现象较为严重。
四是内容分散。由于科技教育涉及多项内容,其在内容的统整上还处于探索阶段,致使课程内容较为分散;略显形式化和表层化,内容的难度、体系等尚待完善。
五是师资有限。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专业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有责任心和教育理想的教师,。但这样的教师只是少数,在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科技教育的实际需求。另外,对教师鼓励政策的不明确也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功能定位和实践策略
(一)全面认识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功能
1.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
课程作为一种文化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体现一定社会群体的文化;二是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因此,课程不应仅是工具性的存在,还应是文化的主体性存在,而“一种文化作为课程的价值主要在于育人”。科技类课程既要再现人类已有的科技成果,更要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创设一条“通道”。由此,这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可包含四方面内容:知识技能及智力、能力层面;观念精神层面,内含于科技文化中的平等、自由、求真等精神气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批判精神、民主观念、献身精神等品质;道德规范层面,科技负载着价值,科技课程要扬善抑恶,发挥道德教育的功能;审美层面,通过科技教育来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
2.科技类校本课程的文化建设功能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促成学校文化的创生”,因此,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既是学校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创新学校文化的途径,具有文化品性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必定离不开学校文化这个大环境。这类课程需要经历“校本化”的改造,必定浸润着学校本身的“文化养分”,体现学校的教育哲学,承载学校的历史传统,彰显学校的特色风格,最终校本课程本身又成为学校文化的特定“符号”和“载体”。同时,校本课程开发使学校真正享有自主权,带动课程体制、课程观念及学校文化的更新。
(二)正确处理科技类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只占很小的比重,科技类校本课程又是校本课程中的组成部分,其比重更小,但任何课程之所以能够成为课程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必定是因为这类课程具有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和作用,而不能视其比重的大小来决定重视程度和实施深度。首先,科技类校本课程由于是学校自己开发的,所以能适应学校的现实条件,也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其次,由于科技教育课程不以单纯的实用知识技术传递为目标,旨在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2010年7月29日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特别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能力为重,强调要“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这些要求正好与科技教育课程的旨归是一致的。为此,结合《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重新认识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既然科技类校本课程有着充分的存在理由,它就不应该被其他课程“湮没”或“挤占”。在实践中,学校要注意这类课程与其他课程类型的关联。首先,国家课程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与科技类校本课程之间应该实现有机结合。国家课程保证科技教育的基础目标达成,如各科目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等;科技类校本课程则重点关注扩展性目标的达成,如及时补充新的科技知识,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综合运用科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次,科技类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创建的有机整合。学校澄清办学理念、定位办学特色,并以此指导和规范校本课程实践是十分必要的。科技类校本课程作为学校的特色文化,不仅要符合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目的要求,而且要充分挖掘和展示这类课程本身的文化特质,如民主、自主、合作、协商的课程开发制度,师生在课程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善于合作、追求创新的精神风貌,等等,这些课程文化要素必定有助于学校文化的完善和发展。
(三)保证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质量和实效
针对中学开展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学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提高这类课程的实效。
1.课程化
课程化的主要任务是整合,把科技教育相关活动如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活动、科技培训、课外活动等统整为一个课程模块,即科技类课程。这类课程首先从科技文化育人的角度设定总体目标,然后分解出子目标。内容上,学校应将科技活动与学科学习结合起来,以学科学习为主,通过学科内容的延伸拓展,开发一些既能体现学校特色又能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以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在实施中,学校应将科技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以减少投入,提高效率。评价方面,学校应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为标准,采取他评与自评结合、书面与非书面评价结合等多种方式。
2.制度化
制度化是群体和组织的社会生活从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制度化能将成员的命运与组织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加强集体的内聚力,从而有助于形成团结进取的文化氛围。学校科技教育团队是由校长、教师和学生构成的共同体,经过长期交流与合作,团队成员逐渐形成一致的价值取向,确立共同的教育观念,形成相应规范以保证科技教育的有序开展。
3.个性化
个性化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强调尊重人和人的个性、提倡个性潜能的发掘和良好个性优势的发展,主张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弘扬教育的特色化。不同学生、不同学校之间存在差异,差异显示着个性。校本课程是体现差异、形成个性的重要路径。对于学生,它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以促进其个性发展;对于学校,它立足学校文化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就科技类校本课程而言,学校需要在具体项目的开发上认真分析学校内部需求,充分利用周边课程资源,开发出个性化的科技类校本课程,以特色项目提升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93
[2]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88
[3]于海波,科学课程发展的文化学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2
[4]吴支奎,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重建,江苏教育研究:理论版,2008(5):20-23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0-11-20],
李灿莉在会上希望通过教师实验教学基本功竞赛,发现一批好苗子、好典型、好教师;通过实验操作比赛,形成一批很好的案例;通过这次活动,发现总结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个性化问题。
徐世昌主任在会上先简单介绍了这几年安徽教育装备的发展和变化,以及未来教育装备更好的发展机遇。他希望在即将开始的大赛中参赛选手能把自己最好的状态发挥出来;希望各位参赛教师回到学校能够总结过程,学习并消化其他教师实验教学中好的经验、好的办法并应用好。
李强副主任希望各位选手要充分利用这次基本功竞赛的机会,互相学习、展示自我,争取好成绩。
本次竞赛由理论笔试和实验操作两部分组成,卷面笔试主要考查教师的实验理论知识,实验操作主要考查教师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大部分选手无论是10月22日下午的理论笔试,还是10月23日的动手实验操作,都能沉着冷静、仔细答题,充分显示了他们扎实的基本功。
一般而言,所谓高校本科教学档案,是指围绕本科教学活动所产生的大量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教学文件材料。具体而言,它包括本科阶段的教学计划、学科建设、教师工作量、考试及监考安排、考试试卷、教学与实验大纲以及学生成绩与学籍、课表等。
完整系统的教学档案,是一个学校教学活动内容与效果的全面概括和客观反映,能够为教学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凭证和参考,尤其是在不同时期所形成的宝贵史料和科技方面的尖端成果档案,不仅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益,而且对于经济建设的实践也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高校本科教学档案是一个学校本科教学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是本科教学活动的成果和产物,是评价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的依据,也是维护一所学校教学历史的重要凭证之一,更是高校教学档案的重要乃至于核心组成部分。因此,不仅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很重要,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本科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更加重要。因为高校的基本使命就在于培养人才,而本科人才的培养是其工作重心所在。
总之,我们知道,高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而产生于本科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教学档案是高校档案工作的核心和重点,也是开展高校本科教学的重要构成条件和积极影响因素,因此做好教学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不仅是衡量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高校本科教学档案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信息社会的发展,档案体制已落后于时展的要求,本科教学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新技术、新模式的革新所带来的诸多挑战,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高校本科教学中对教学档案的需要和应用。虽然近年来,基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高校本科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实际的效果;但是综合来说,高校本科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或问题,使得该项工作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发展的需要,具体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层面:
2.1 本科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认识上的不足
首先表现为高校负责本科教学管理工作的领导及相关部门的档案意识较弱。已有的文献指出,尽管程度上有不同,但可以说大多数高校的领导对档案工作是不够重视的,这一状况使得相应学校的档案管理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存在着许多不足和缺陷。不仅如此,具体到一所高校,其各部门也都普遍存在一些错误观念,比如认为档案的收集和管理是档案部门的事,因此在各自的工作中对有关信息的归档要求等不是很在意。即便是档案部门向其提出了一些工作上的要求,也往往是敷衍了事。笔者在具体的本科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对此深有感触,一项工作即使提前两个月布置下去,到规定时间,能按照要求保证质量的完成任务的比率不足 60%,为此,相关工作人员曾向学院和学校领导反映,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更是难以得到合理的解决。
其次,还表现为教师对此项工作的认识存在偏颇。很多教师认为教学档案不如其他档案那么重要, 且所关涉的内容比较狭窄,又非常繁琐,同时他们认为教学档案,尤其是本科阶段的教学档案,根本就没有多大用处和价值,无非就是应付相关的检查。因此,许多教师根本不认真对待教学档案的管理规范,随意而为,导致各个教师的教学档案要么残缺不全,要么形式各异,给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再次,认识上存在的问题还突出表现为对该项工作的投入和人员安排上的不足和随意。这一点表现与前面两点是相互关联的,领导不重视、各部门不配合、教师也不重视,自然学校和学院的经费投入就很低,有些学校甚至缺少应有的基础硬件设施;而具体的管理工作也多为办公室人员兼职,专业的工作人员非常少,这也使得具体的管理人员更换频繁,管理上十分混乱。这些表现也反过来反映出学校学院、教师乃至于具体管理人员对此项工作认识上的不足,重视程度很低,对其价值十分漠视。
2.2 高校本科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体制、机制不健全,而且十分落后,存在模式老化,结构混乱等问题
管理体制不完善。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许多高校在本科教学档案管理体制上表现出种种问题,比如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安排不到位,经费投入不充分,教学资料管理无序等。此外,笔者还发现在相关的部门规划和工作制度中,一般很少提及本科教学档案工作,即使形成一些文件材料,也往往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缺少一致性执行标准,而致使教学档案的管理十分混乱。再者,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相关人员需要文件时胡乱抽放、翻动,借阅、转阅也不作登记,使用时也不妥善保管, 用完也不及时归还, 使得重要文件时有流失。
本科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管理的人才结构不合理。一般而言,高校本科教学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偏低,其性别、年龄、文化结构不尽合理,经过正规培训学习过档案管理的人员比例较低。大多数都是年长的接近退休年龄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兼管档案工作,且多为女性工作人员。而一般认为这项工作的技术含量低,理论水平要求也低,所以她们的学历、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在高校内部的人员构成中也是偏低的。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是,这些人员由于多接近退休年龄,因此,更换的也比较频繁,这也导致了该项工作管理上的无序、混乱和无效。
管理模式和技术上的老化。受到上述相关因素的限制,本科教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主要沿用传统的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模式。管理人员缺乏进取精神,得过且过,所以所存档案基本上都是纸质档案,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库房空间,管理成本高,而且教学日常管理的材料存档也不齐全,各系、部之间的档案更是难以进行交流。这些导致了教学档案信息资源难以实现共享,利用率极低。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里,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一个非常迫切的要求和必然的发展趋势。管理模式和技术上的老化,严重制约了高校本科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的发展。
2.3 高校本科教学档案规范化、系统化程度低,所涵括的内容不够充分和完整,可利用程度低,而且编研工作也很落后
教学档案不规范,归档不系统、不完整。规范、系统、完整是本科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只有规范完整的档案材料,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本科教学的发展及演变历程。然而文献显示,近年来高校本科教学档案的规范化程度、归档的完整率都非常低。具体表现为:其一,各种材料不能及时收集,收集到的材料也不完整、不系统,往往存在大量材料遗漏情况等;笔者发现,在院系本科教学档案材料的收集过程中,有些环节由于教师或管理人员拖沓,材料不能及时归档、材料漏归、材料不全等问题非常普遍。其二,笔者曾做过相关的调查,初步发现在各种本科教学档案中,格式不一致的现象普遍存在。比如,学生出勤情况统计,有的是记录各人出席次数、有的记录总体出席人数等,档案综合处理起来非常麻烦。此外,还有一些档案资料有始无终,现有的记录也往往非常杂乱让人理不清头绪。
本科教学档案的编研工作滞后。对本科教学档案进行分类整理编纂,入库管理是本科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而进一步的对档案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是对教学档案的深加工,是深入挖掘和利用教学档案的基础,也是本科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水平的要求和具体体现。然而,目前多数高校对教学档案信息的编研存在问题,十分滞后,甚至有些高校根本就没有开展相应的工作,就笔者所在的学校而言,也是最近才开始重视和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具体而言,本科教学档案的编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表现为下述三个方面:第一是不重视教学档案编研工作,没有将其纳入日常教学管理工作范围;第二是教学档案编研工作,多数高校仅止于对原始资料的简单汇总。第三是目前高校本科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者对教学档案的编研,未能充分重视档案用户的具体需要,这就使得档案的编研针对性、实用性不够突出,最终使得教学档案的利用率很低。
3 具体改进措施和对策
高校本科教学档案如此重要,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更是本科教学管理工作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那么,面对当前高校本科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加以应对并从而改进本科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呢?笔者参考相关研究成果,结合个人的经验,认为大致上可以总结为以下五点对策。
3.1 转变观念,充分重视
高校领导及本科教学管理部门要转变观念,充分重视本科教学档案的价值和管理工作。这是改进高校本科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先决条件。但是重视不是一句空话,要在具体的工作中给予充分的支持。一方面要加大该方面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和严格遵守档案管理工作及其相关要求。
3.2 加强规范化、系统化和制度化建设
制定和完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按照《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高等学校教学档案工作规范》和《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等法规,参考既有的一些本科教学档案管理指标,制定相应学校的本科教学档案资料管理工作指标体系,并进一步依据指标体系,重新完善、规范相应院系本科教学档案收集制度,并编制可操作的归档制度。从而加强现有的本科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制度化。
3.3 优化结构,提高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关键在管理人员,因此优化本科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结构,提升他们的业务素质,非常重要。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注意及时引进优秀的档案管理专业人才,以为现有的工作队伍输血,从而优化现有的队伍结构,最终增强其造血能力。二是要充分重视对于现在的在岗职工的教育培训,开展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的培训和学习,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素质。通过这两种方式,可以使得现有的管理队伍结构得以优化,素质得以提高,最终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3.4 开展并提高本科档案的编研工作,深化利用档案资源
一方面是把收集到的所有本科教学档案资料加以鉴别,去伪存真、去劣存优、去杂存整、去无用存有用等处理,做好本科档案的基础编纂工作; 另一方面是把需存档的所有资料补齐、补全、使其合理连贯、清晰和全面, 然后按类别编号加以存储。更重要的是,要对既有的存档资料加以深度的研究、挖掘,突出重点和有价值的档案,专门存档。这一过程是对档案资料的深加工,以深化利用现有的档案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