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物流的优点和缺点

传统物流的优点和缺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物流的优点和缺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物流的优点和缺点

传统物流的优点和缺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跨境电商;第四方物流;物流平台

引言

2012年起,跨境电商就迎来了1.0时代,这是一个个人代购崛起的时代。渐渐地,跨境电商向着集中化,正规化的方向发展,当电子商务概念重新变得炙手可热,跨境电商2.0时代于2014年应声而来。不仅仅是老牌电商企业诸如阿里,亚马逊中国的跨境业务如火如荼的开展着,许多新的生力军如苏宁云商,聚美等等也慢慢将业务范围跨出了国境。2.0时代,结合传统电商资源,开拓新的海外稳定供应链,通过多渠道运营将平台打造的更加国际化成为主流战略。但是由于国内电商的同质化,国内各平台展开了激烈的价格竞争,利润空间降低,电商的传统模式受到了严峻考验。同时,国内许多中小制造企业目前急切需求海外市场的开拓,可以预见的,在当下甚至未来的短时间内,电商产业会站在改革转型前沿。但是,由于跨境业务本身存在的多种风险,例如订单传送周期较长,汇率波动导致的损失,境外竞争加剧等,国内电商对于跨境物流改进的需求推动着第三方物流向着第四方物流转变。

1、目前第三方跨境电商的现状及问题

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全世界范围性的普及,使得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了经济发展中的一支主力军。2015年9月,中国“互联网+产业”智库,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5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在本年的上半年,电商交易总额同比增长30.4%,达到7.64万亿元。这其中的跨境电商规模同比增长42.8%,达到2万亿元,同时,商务部根据该报告中中国跨境电商交易额的相关数据,对电商未来的交易额持乐观态度,认为,这一数值在2016年能够达到6.5万亿,未来数年内跨境电商贸易额占进出口贸易的比例可能从现有的17.4%增长到20%,年增长率将超过30%。跨境电商发展迅速,但是跨境物流尚未适应其发展,具体表现在仓储、运输、海关、配送等物流功能缺乏协同。跨境物流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成本高

由于目前我国跨境电商物流主要依赖于国际小包和国际快递,如国际E邮宝,以及DHL、FedEx、UPS、TNT等。虽然时效能够保证,但其高成本的缺点冲抵了电子商务的快捷和便利,如果国内电商卖家提高商品在海外的售价,那么销售到海外的商品在海外市场竞争中,将会因此丧失价格优势,

(2)时间长

跨境电商物流配送需要通过两道海关关卡:出口国海关和跨境电子商务第四方物流平台的分析文/周倩卢斐姚娟目的国海关。在进出口过程中,海关时常以各种理由要求扣货查验,在这方面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一旦跨境物流配送时间变长,时间成本增加,许多境外客户尤其是对时间要求严格的买家就会重新考虑是否交易。已达成的交易也会因为超出预想的交货时间而遭到退货投诉。因此,跨境电商物流配送的时间问题是电商服务的一大难点问题。

(3)物流信息难追踪

跨境物流由境内段以及境外段组成,通常货物在境外段的运输是无法被发货方追踪的,而在境内段的许多物流提供商也缺乏对货物系统化信息化的处理手段。例如目前国内的物流分类,传送均为人工操作和完成。另外,我国部分地区交通不便导致的信息传递不通畅也成为跨境电商发展的一大阻碍。因此,良好的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和基础设施亟待建立。

(4)货物运输难

由于跨境电商的不断发展,许多体积庞大且质量过重的大型物资选择加入电商的行列,它们难以通过航空运输,过重的质量和昂贵的价格是物流公司和顾客难以接受的,过去这些物资多用传统海运运输,但海运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受大气影响严重,且运途耗时极长,大大加大了物流成本并加长了时间。

(5)供应链系统不完善

现在我们对物流供应链的认知还局限在物流就是运输、仓储、配送的整合这个观念之中,这样是不够全面的,物流供应链还涉及到物流运输、仓储成本的控制、物流时间的缩短、物流风险的承担、物流安全的保障等等各个方面。我国的供应链物流仍处于较低端的状态,从发货,运输,仓储到抵达耗时极长,供应链各环节不够紧凑,而且供应链高端服务能力不足,难以增值,另一方面物流运输中信息流通不发达,协调制作不够全面并且供应链的思想还不够成熟,缺乏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人才。

2、第四方物流的内涵与特点

目前我国国内的跨境电商物流市场被几大国际快递公司瓜分,物流铺设不过强力、物流范围也不够广,针对未来的国际物流形式,我国有必要发展第四方物流。那么何谓第四方物流?说到第四方物流,不得不先说说第三方物流。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物流向专业化方向转变,第三方物流平台应运而生。第三方物流是指除交易的直接双方,配送服务是由无关的第三方专业的物流公司承担。作为一种新型的物流方式,第三方物流一经出现就迅速的推广蔓延成为主流的选择。这种配送形式具有之前所没有的高效和低成本特点。但随着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增多,市场竞争增加,而对物流配送服务的需求的日益增加。第三方物流平台正逐渐显露出颓势,在繁杂的物流运输要求下,第三方物流容易出现许多错误和问题,错送、漏送甚至是货物丢失。因此,在此基础上,便发展出了第四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由美国埃森哲咨询公司于1998年率先提出,它将第四方物流定义为“第四方物流供应商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同第三方物流相比,第四方物流的优点在于服务内容丰富,覆盖范围广。由于跨国企业更愿意专注于自己核心业务,所以更多的是对物流服务一体化便利的追求,即货主/托运人更愿意依赖于物流外包,供应链的一体化服务,以减少中间成本和时间成本,以应对跨国经营的需要和利润的追求。第四方物流的另一个有优点是,以便能达到产品“更多、更快、更廉”地送到需求者手中的优质服务,对货运物流公司提出的要求极高。为此,货运公司不得不选择开拓更多新的服务领域,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而这些增值服务的实现又取决于第四方物流平台自身的特点:

(1)供应链管理功能,这是一个对货主、托运人到用户、顾客的供应管理的全过程。4PL集中关注供应过程中各方的需求,优化解决方案,针对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及时提供最新的技术支持来实现整个物流过程。简言之,第四方物流提供的是一个全方面、最佳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2)运输一体化功能,这是为了解决管理运输公司以及物流公司双方在业务操作上存在的对接与协调问题。第四方物流平台通过整合整个供应链服务涉及方,像是运输,信息管理,包装分流等。这其中包括了整体的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等,形成一个能具有集体效益的组合链条。在这样的运行下,以客户的需求出发,得到的是成本最低而效率最高的物流解决方案。

(3)供应链再造功能,是根据货主/托运人对供应链战略上的要求,及时改变或调整战略战术,使其时常处于高效率地运作。通过供应链各个过程的协调合作,对供应链的过程进行再设计,不断整合优化供应链内部以及与之相关的供应链的运行过程,达到方案最佳的效果。

3、跨境物流问题的解决策略--构建第四方物流平台

本论文针对跨境电商物流存在的成本高、时效长、物流信息难追踪、供应链系统不完善等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构建一个第四方物流平台,将从事与跨境物流有关的物流供应方、物流需求方、海关、税务和商检等相关行业集中在同一个平台上综合办公、监督、控制与协同的系统。跨境第四方物流平台集中了最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有效的实现了往“互联网+”的转变。通过云技术,各个物流相关方可以在第四方平台建立的公共信息平台上实时追踪货物并进行远程指挥,客户也可以在平台上自己检索所需的物流供给方案,在选择后也可以实现个人的实时追踪。整个公共信息平台是一个大型的信息交互和检索平台。为了加强信息在客户和企业之间流动的效用性,促进物流资源的充分共享,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解决跨境电商物流存在的问题,第四方物流平台应该具备这样的功能:

(1)整合供应链系统:把传统的外贸海外建仓囤货与现有的国内下单国外急送结合起来,加强大型企业对热销产品的囤货:比若说奶粉、电子产品等,这样既可以减少成本,加快周转速度,减少转运次数,缩短运输时间。

(2)整合物流资源:把国内外的商家和国内外的物流公司以及国内外的消费者结合起来。比如说,把现有的物流方式、物流公司整合在同一网站上,以便于普通的海淘顾客针对自己选择的产品的出产地、目的地选择最优的物流。其次,平台还可以就顾客的实际情况推荐速度最快、价格最低的物流公司和物流模式。利用现有的物流资源,实现规模效益,通过减少物流的边际成本,从而达到减少物流成本的目的。

(3)物流透明化:通过信息技术整合,及时更新物流动态让消费者可以通过平台即使查询商品的动向及到达目的地的大致时间,及途中还需时间,确保消费者可以了解到自己的货物没有丢失。

(4)保证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快捷、优质服务。由第四方物流服务平台的控制整个物流服务过程,加强对物流过程安全性、保密性的保障,防止中途换货现象的发生。要求物流公司、物流人员的实名注册,接受消费者监督,一旦商品出现安全问题,可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

(5)为商品投保:可以和保险公司合作,消费者购物时可以购买退货险和运费险,当发生退货时,保险公司给予一定额度的退货费,让消费者退货有保障。

(6)集中报关、代为缴税:物流公司公司把需要报验商品统一发给物流平台,电商物流平台将一个国家要出境或入境的各种商品统一集中起来,利用物流平台进行基础的数据处理,再根据集报原则集中申报,提交报关单由海关部门审核查验,由物流平台代缴税款后放行,发放通关证明,交给对应的单个收发货人。

(7)集中报验:公司把需要报验商品统一发给物流平台,电商物流平台将一个国家要出境或入境的各种商品统一集中起来,进行基础的数据处理,再根据集报原则集中申报,提交报关单由商检部门审核查验,检核合格后,由商检部门发放合格证书,再将合格证书交给物对应的单个收发货人。

4、结语

第四方物流平台是为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等提供咨询服务,协调利用各方的资源、信息、技术,帮助其整合供应链,优化服务流程,减少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有效地改善跨境物流过程中的物流时间长、丢失率高、货运价格高昂等问题的。在整合供应链的过程中,第四方物流平台在通过其雄厚的社会背景和强大的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为各个物流公司减少运营成本、优化产业结构、增加营业利润的同时,也为自己创造了利润。实现了消费者、供应商、物流公司、运输企业及自身等各个方面的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 杨路明.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 毕晓航,焦永兰.第四方物流的特点和运作模式研究[J].甘肃科技,2005(11):137-138.

[3] 赵广华.破解跨境电子商务物流难的新思路:第四方物流[J].中国经贸导刊,2014(26):16-20.

传统物流的优点和缺点范文第2篇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物流管理》课程特点,提出项目化教学设计思路,并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了项目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

项目化教学;物流管理;课程改革

1《物流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含义

项目化教学以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务为导向组织教学内容,师生通过共同实施完整的项目而进行教学活动,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项目化教学的主要内容来自于真实工作情景中的典型职业工作任务,注重知识的积累和专业技能、职业综合素质的提升。

2高职院校《物流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2.1高职院校《物流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老师授课为主,枯燥的教学内容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出现上课玩手机、溜号、睡觉等现象。项目化教学方法根据工作过程设计课程项目,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在课堂上整理信息、小组讨论、项目汇报等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2.2高职院校《物流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传统的教学方式重理论而轻实践,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解给学生灌输大量的理论知识,但是学生却很难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过程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3高职院校《物流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的设计思路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物流管理》课程设计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任课老师根据物流人才的岗位发展以及企业对于物流专业学生能力要求设计课程项目;在项目具体实施环节,任课老师先在班级内分组,并根据项目内容任务,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制定计划并实施,最后学生通过项目汇报的方式展示小组的解决方案,老师进行点评。

4高职院校《物流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实践过程

4.1任课教师制定课程项目单元。在上课之前任课教师首先要制定课程项目单元,制定出好的、合理的项目单元是项目化教学成功的基础。任课老师在制定项目单元时不但要考虑物流岗位的工作流程和物流企业的人才需求,同时还要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作者通过与企业的一线员工和部门主管探讨,认为物流人才的岗位发展分为三个阶段。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学生毕业后首先被安排到仓管员、运输调度员、配送员、分拣员、包装员等入职岗位中;通过一到两年的基层锻炼,如果具备的一定的岗位工作经验和能力,则可以晋升为仓储组长、运输组长、配送中心经理等岗位;之后则可以继续发展为整个物流部门的经理,负责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规划等。《物流管理》课程作为物流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分为七章,分别是物流概述,物流功能,物流网络、第三方物流、逆向物流、冷链物流与物流管理。通过以上分析,作者将《物流管理》课程分为四个项目单元。首先根据经济市场上不同形式的物流过程制定了快递行业的物流过程、制造企业物流———好利来面包店物流过程、流通企业物流———沃尔玛物流过程,最后回归到物流管理的方法上,制定了物流管理———京东商城的物流管理方法这一项目。四个项目囊括了物流管理的主要理论知识点,第一个项目中快递流程涵盖了物流的功能,在这一项目中主要学习物流的概念以及物流功能等理论知识点;第二个项目结合案例中面包制造企业的特点,主要学习物流功能、逆向物流、冷链物流等理论知识;第三个项目中主要学习沃尔玛物流网络和第三方物流等知识点;第四个项目主要学习物流管理等理论知识。4.2学生分组并制定项目实施计划。为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任课老师在上课前可以先对班级同学进行分组,每组选取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小组同学一起完成项目。老师和学生讲明项目内容,并项目任务后,学生需要先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即要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储备哪些理论知识,需要了解企业哪些工作流程。4.3项目实施。在明确了项目任务内容,并制定计划之后,小组同学按照各自的分工进行准备工作,学习理论知识,进行企业调研或上网查询企业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和知识分享,集思广益,小组同学一起来解决项目任务。任课教师在各小组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各组的实际情况加以指导。4.4小组项目汇报。经过小组同学的共同学习和讨论,最后要将项目解决方案以PPT等方式呈现出来,并且由一到两名同学进行项目汇报。要求汇报方案以企业实际情况为基础,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每组汇报完之后由其他组的同学和老师根据汇报内容进行提问,小组成员解答。4.5任课教师进行评价与总结。在项目完成的最后环节由任课老师进行评价和总结。首先对各组同学的汇报方案进行打分和评价,指出各组在项目完成各环节的优点和缺点,帮助同学明确自己的优点,完善不足之处。然后任课老师对整个项目进行总结,对同学们汇报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给整个项目的完成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参考文献:

[1]戴士弘,张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葛颖波.高职院校物流管理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初探———以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

传统物流的优点和缺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维修器材;供应链;装备

中图分类号:E246 文献标识码:A

装备维修器材是海警部队进行装备维修保障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影响装备保障费用和效能的重要因素。作为装备维修保障的重要资源,维修器材不仅直接影响到故障装备的及时修复,也是保障工作中经费投入最大的方面。据资料统计,在装备全寿命周期内,维修所需要的器材保障费用约占整个维修费用的一半以上。因此,装备维修器材保障的效果直接影响车辆装备保障的军事、经济效益。

1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是由进行原材料获取,加工原材料成中间件或成品,再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的一些企业或企业部门构成的网络。从供应链管理的构成来看,参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实体主要是供应商(还包括供应商的供应商)、制造商、配送中心、零售商、最终用户等。从供应链管理的内容来看,主要涉及参与供应链管理的相关实体之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同步与协调问题。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出现,在给地方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军事物流的发展,特别是装备维修器材保障模式的发展突破提供了新的契机。假设:依托社会引入供应链管理思想,依靠国家经济力量,立足于现有物流基础设施水平,可以降低装备维修器材保障成本,实现海警部队“保障有力”。

2 可行性分析

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优化海警装备维修器材管理是否可行,主要从军事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判断其军事目标的可达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可能性、经济上的合理性。

从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所采用的“即时后勤补给”战略来看,其采用供应链管理思想对物流系统进行优化的效果是明显的,在战争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海警装备维修器材多侧重于平时保障,同时要做好战时储备。其目标是将各级装备维修器材机关部门、基层单位等和地方器材供应商链接成为一个协调一致、相互支援、可发挥最大整体效益的集成系统,从而在正确的地点和时间,为海警部队各级别单位的正常运输勤务提供恰当数量的正确器材。优化的目标与供应链管理的实质是一致的。即:紧密结合用户需求,以系统和整体观念进行供应管理。

技术可行性分析主要从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优化海警装备维修器材管理,是否具备必要的条件,如组织结构、人员素质、物流装备、运作流程和信息系统等。海警部队已基本具备了装备维修器材供应链管理的组织结构、人员素质、物流装备和信息系统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上级领导大力支持优化装备维修器材保障系统,许多相关部门从切身利益出发也非常配合工作;第二,海警部队具备一批懂物流、精管理、会保障的专业人才,为成功应用供应链管理思想、实施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装备维修器材保障储备了人力资源;第三,随着地方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和近年来海警部队逐步加大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立足于现有物流基础设施,海警部队能实施装备维修器材供应链管理和“保障有力”。

我国物流业在近几年有了较大的发展。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与管道运输等各种运输方式和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大了投入,公路和铁路建设投资成数倍增长;另外,从优化项目经费的费效比分析,海警装备类型和使用情况,以及对装备维修器材需求的种类和频次有很多相同之处,这为供应链环境下装备维修器材的联合供应和协同保障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利于提高装备维修器材管理经济效益。

通过从军事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三个方面的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成功的实践经验可以认为:在目前的条件下,利用供应链思想进行海警装备维修器材管理是可行的。

3 供应链设计

3.1 供应链设计目标

利用供应链思想进行海警装备维修器材管理,主要是通过设计供应链来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1)系统集成。通过供应链设计,把装备维修器材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单位或部门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供应链思想进行一定程度的集成优化。

(2)技术先进。通过供应链设计,海警装备维修器材管理的运作采用更加智能的物流设备、更加先进的物流技术,在物联网环境下实施装备维修器材管理。

(3)需求拉动。通过供应链设计,实现基层部队“需求”拉动装备维修器材“供应”的保障模式,即根据需求拉动确定供应。

(4)协同合作。通过供应链设计,协同合作意识将贯穿整个装备维修器材保障过程。主要体现在信息共享、围绕基层部队的需求共同解决问题、业务上不再有重复性工作、信息能实时准确获得等方面。

3.2 供应链类型选择

供应链类型的合理选择借鉴不同的军事供应链和企业供应链。军事供应链分析有助于明确军事需求,企业供应链分析有助于明确效益需求。军事供应链一般分为平时的军事供应链和战时的军事供应链[1]。平时的军事供应链主要是为了满足部队训练和战备建设的需要,强调压缩后勤规模,强调充分利用可支配的后勤资源,强调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和质量;战时的军事供应链主要是为了满足部队作战任务的需求,强调的是产品和服务的速度、柔性和质量。传统的供应链类型主要分为推动式和拉动式两种。推动式供应链是指从原材料出发,经由半成品、产成品、市场,直至最终用户的物流主导过程。拉动式供应链是指从客户需求出发,按照客户的需求设计产品或服务,再根据设计组织材料进行生产,这是一种以需求信息流为主导的供应链。

供应链类型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突发事件、通用性不同、器材需求量差异等。综合考虑海警装备维修器材需求不稳定因素和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装备维修器材需求发生波动或需求不确定需要将“推动式”和“拉动式”供应链综合起来。配送中心可以灵活地根据保障任务的突变做出快速响应,将其作为“推动式”供应链和“拉动式”供应链的分界点比较合适,如图1所示。

3.3 节点设计分析

根据海警部队装备维修器材保障过程的特点,设计的供应链节点包括装备维修器材供应商、配送中心、部队用户。

(1)器材供应商节点。器材供应商节点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描述:一是供应商的规模;二是供应商所处的地理位置。供应商的规模大小决定了其能为部队提供的服务水平,供应商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是否处在海警部队最佳的供应保障范围内。

(2)配送中心节点。配送中心是装备维修器材供应链中连接上游器材供应商和下游部队用户的核心环节,在海警装备维修器材保障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要求配送中心节点要使器材供应适应部队需求变化;配送中心节点要经济高效地组织储运;配送中心节点要提供优质的保管、配送和信息服务。

(3)部队用户节点。海警部队保障有四级单位,从装备维修器材供应保障的实践出发,需要进一步明确供应链中部队用户节点的粒度。依据海警部队财务制度,综合分析,三、四级单位没有独立的财务结算权限,经费开支需经过二级单位统一预算。另外,二级单位有保障经费预算权限,在制度上也符合保障要求。因此,选择一、二级单位作为供应链中的部队用户节点最为合适。即:由配送中心或供应商将器材直接配送到一、二级单位,其他单位由二级单位另行组织。

3.4 保障模式设计

海警部队装备维修器材供应保障模式设计遵循了提高供应链的柔性和反应性的原则,并考虑供应链的敏捷性和动态性。保障模式大致可以设计为两种:直达配送保障模式和中转配送保障模式。直达配送保障模式的优点是订单一次配送到位,过程简单;减少配送中心运营成本;系统内总物流成本低。不足是及时响应时间长、供应速度慢;收货响应时间长;增加了各使用单位重复备货成本;企业仓库库存金额增加。中转配送保障模式的优点是实现配送运输规模化,增强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配送中心的建立分摊了器材供应商库存成本;缺点是增加了配送中心的采购、库存、配送和运输成本及器材中转次数。

论文认为海警部队装备维修器材保障系统供应链设计,应兼具以上两种供应保障模式的优点,即:建立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是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枢纽,部队的需求信息在这里汇总;配送中心可以保障通用性较低的维修器材和应对突发事件造成波动的器材需求。器材供应商仓库,以就近原则保障部队用户需求,避免器材的重复运输,也减少了配送中心的采购、库存、配送、运输工作。

假定A省有i个器材供应商,B直辖市有j个器材供应商,C省有k个器材供应商。图2表示了两种供应保障模式相结合的供应链框架。图中实线箭头表示由配送中心配送部队用户的器材流动方向,虚线表示部分由供应商直接配送部队用户器材流动方向。

直达配送保障模式和中转配送保障模式相结合的供应链框架具有动态性特点。供应商、配送中心和部队用户之间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保障任务的变化和供应商与部队用户之间的距离大小不同而改变。

基于上述供应链框架的器材保障流程描述:以系统整体效益最优为目标,根据器材的通用程度和供应商的地点,选择不同的库存策略和配送方式。这里的库存策略有配送中心是否零库存两种,配送方式分为供应商配送和配送中心配送。通用性的高低影响器材库存策略,通用性高的器材采取配送中心零库存,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配送中心的库存成本,而当器材供应中断时,部队用户也可以直接从市场采购所需的器材,不会影响部队任务的完成;对于通用性低的器材采取配送中心安全库存,这样既满足了部队用户的需求,提高了部队用户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供应商与部队用户之间的距离影响配送方式的选择,距离较近时采取供应商直达配送模式,距离较远时则由各个供应商将器材运送到配送中心统一分拣,然后再分别配送到部队用户。以就近配送原则决定是否由供应商直接供应,不仅降低了器材运输时间和成本,同时也降低了配送中心的配送成本和库存成本。

4 结 论

论文结合现行海警部队装备维修器材保障系统分析,论证了装备维修器材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军事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明确了车辆通用器材供应链设计目标和类型。最后,对供应链框架结构中的核心——配送中心进行了规划设计,说明了供应链节点和供应保障模式,给出的海警部队装备维修器材保障结构对现行的供应保障模式有一定的优化作用。

参考文献:

[1] 孟宪刚. 中美军队后勤管理比较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4.

[2] 宋方,蒋长兵. 现代物流案例教学与实例[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

传统物流的优点和缺点范文第4篇

云印刷的生产过程一般可分为4个步骤:①客户提交上传印刷任务至印刷服务网络;②印刷服务网络将任务传递给印刷设备;③印刷设备执行并完成印刷生产;④通过企业或第三方物流将印刷产品传递至客户。

本文选取了国内开展云印刷的典型企业案例,从企业、行业两个角度构建未来云印刷发展平台的模型。

云印刷发展现状

云印刷自产生之日起就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全球已有多家企业涉足云印刷业务,如台湾健豪、美国Vistaprint、美国Shutterfly、云九印刷、天津长荣健豪、香港保诺时e-Print、北大方正、上海四维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按照企业是否直接提供云印刷产品以及开发云印刷所依仗技术来源的角度,可以将这些企业分为产品服务及云印刷服务供应商两大类,如表1所示。

按照开展云印刷的活动主体,可将目前存在的云印刷解决方案分为单个企业云印刷平台及多个企业开展云印刷2种方案。

1.单个企业的云印刷解决方案

此种印刷解决方案主要提供的是单个企业开展云印刷时的平台及流程。典型代表是惠普提出的e-Print云印刷。其核心构成是黑莓手机和ePrintCenter。其原理是将输出端(主要针对数字印刷设备)连接到网络,然后被分配唯一的电子邮箱地址。用户往指定电子邮箱发送电子邮件时,对应印刷设备接受指示,并完成相应印刷任务。

2.多企业开展云印刷的平台解决方案

当开展云印刷的主体同时涉及到多家企业时,其解决方案就隶属于多企业。最典型的代表是Google提出的开放性云印刷(打印)平台。该平台主要由发送印刷任务的应用程序、传递印刷任务并连接印刷设备的云印刷服务网络以及作为印刷生产设备的打印机和传统印刷设备等3部分构成。其原理和流程如下:通过Google提供的账号注册到云印刷服务网络,使设备成为云印刷网络的输出点;任何应用程序,通过云印刷服务网络,控制位于世界上任何位置的印刷设备,从而执行印刷任务。

现有云印刷模式的分析及评价

从企业开展云印刷所依仗的技术力量及流向,可以将现有云印刷的模式归纳为企业自主开发、借助外力合作开发2种,如表2所示。下面通过具体案例,对这2种不同模式的内容进行分析阐述,并给出评价。

1.典型案例

(1)自主开发―台湾健豪

作为企业自主开发云印刷的成功典型,台湾健豪在云印刷乃至整个印刷行业的发展中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10年时间,从靠着纸边儿生意起家的不起眼小厂,到如今在台湾名片、宣传单市场的市场占有率超过40%的台湾最大的印刷企业,传奇背后是创新精神与敢为人先的实践:2005年其开始进军个性化产品领域,开发在线设计出版系统。2013年上半年营业额达25亿新台币(合人民币5.2亿元),毛利润28%~38%,云印刷的运用拓宽了健豪的经营市场,在节省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1所示为台湾健豪开展云印刷的流程,主要分为成为会员、账户存款、稿件提交、审稿印刷以及派送代寄5个步骤。

健豪开展云印刷的网络平台是健豪耗时4年自主研发的在线设计图册的设计出版系统,该系统革命性地缩短了用户在线预览与上传图片的等待时间,“让在线设计变得简单、快速;提高了客户体验满意度;让非专业的客户设计出准专业的作品”,在网速只有几kB/s的情况下,都能让客户迅速选择图片、预览并完成设计。

健豪云印刷平台的使用流程可分为5个步骤(以明信片为例):①客户使用在线设计图册的设计出版系统,对明信片进行设计并填写收件人信息;②客户在线提交明信片;③审稿部门就明信片设计稿件进行确认,并交印刷部门印刷;④印刷部门印刷;⑤印刷完成后通过健豪物流直接将明信片寄给收件人。

(2)借助外力―凤凰传媒“凤凰印”

据媒体报道:“2013年7月10日,江苏凤凰新华印务有限公司与北京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就‘凤凰印’云服务平台签约。此次战略协议签订后,方正电子将凭借领先的技术与凤凰新华印务进一步加快‘凤凰印’云平台系统建设。”

“凤凰印”的云服务平台,其实是一个全球数字网络印刷服务平台。其产生于当今新技术、新媒体和新观念不断冲击的环境下,内容是利用数字和网络技术,整合印刷行业原先孤立的“传统印刷、数字印刷、印前处理、质量管控、数据存储、网络传送、业务信息、电子商务、创意设计和数字产品制作”等工作单元,从而建立一个能真正实现4个“零”(出版零距离、印刷零差异、发行零库存、版权零担忧)的云服务平台。

“凤凰印”云印刷平台的实现方式是,在上游依托于凤凰传媒丰富的出版内容资源,下游联合多家印企和连锁印点,从而实现企业间技术和资源的强强联合。

2.两种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对现有企业开展云印刷所采用的模式进行分析评价,如表3所示。

由于企业自主开发云印刷模式的缺点及限制,该模式对企业的要求很高,其适用范围很窄,因此在开展云印刷时,更多的企业选择了更为现实的借助外力的方式。供应商是云印刷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云印刷的发展应用。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云印刷仍处于发展初期,北大方正、台湾健豪、天津长荣健豪等技术相对成熟、资金相对充裕的云印刷服务供应商对于云印刷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就单个印刷企业而言,开展云印刷既要结合本身特征选择正确的模式,又要注意创新应用,拓展云印刷的盈利范围。

3.云印刷模式的应用――基于云印刷,不拘泥于印刷

上海四维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开始向数字化转型,自主研发云印刷平台,成立以平面资讯云计算为主的云计算中心,主要为广告、出版、印刷业提供前端的服务器支持服务,在云计算基础之上扩展新的盈利点。

如图2所示,上海四维利用云印刷拓展的新盈利点可概括为数据服务、DM单业务和电子书3个方面。

(1)数据服务:针对云印刷平台中的中央图库(专有图库和公共图库)中的公共图库,打造搜索引擎(类似百度、搜狗),客户根据需求查询、调用库内素材,并为此支付一定费用。

(2)DM单业务:在云计算平台上衍生出短信平台,将商家的产品信息、促销信息制作成了手机报,以点对点的方式发送给终端消费者,从中获利。

(3)电子书:是指公司除了提供纸质书外,也提供电子书。

通过开展云印刷业务并基于云印刷拓展新的盈利点,上海四维的成本下降了15%~20%,印刷板块的销售额达到每年3亿元,而企业2013年的销售额增长率预计为30%。

云印刷出版增值新平台模型构建

自主开发、借助外力2种模式的典型案例既揭示了云印刷的发展现状,同时为云印刷出版印刷增值模型构建与分析提供一定借鉴;而云印刷模式的应用与创新,为企业开展云印刷的具体经营起到一定参考作用。根据以上分析,以下从企业和行业两种不同视角构建云印刷的平台模型。

1.基于企业的云印刷出版印刷增值模型的构建

图3为本文构建的基于企业的云印刷出版印刷增值模型。该模型是以企业为视角建立的,针对的是企业的客户与合作企业,该模型与现有的云印刷模型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其可自动匹配出印刷设备及后期物流派送的最优组合。该模型云印刷的实施过程如下。

(1)客户访问企业提供的云印刷服务平台,上传印刷要求。

(2)企业云印刷平台接收任务并自动匹配、分析出印刷所需设备及物流配置最优解,并将任务传递给企业的相关印刷设备。

(3)印刷设备完成印刷。

(4)印刷完成后按照云印刷平台分析匹配的物流对产品进行派送。

该模型的主要创新点是将物流加入云印刷模型中,而且云印刷软件平台可自动计算匹配出印刷设备与物流的最优组合。

表4总结了该模型的优缺点。基于企业的云印刷出版印刷增值模型较符合现阶段云印刷发展的模式,从企业角度看,实现了企业内部的资源优化配置,且降低了管理、物流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从云印刷整个市场或行业角度看,未实现整个行业内资源的最优配置。

2.基于行业的云印刷出版印刷增值模型的构建

本文构建的基于行业的云印刷出版印刷增值模型如图4所示。

该模型的主要特点是以整个云印刷行业为视角对云印刷模型进行构建,打破了企业之间的壁垒,将所有印刷企业的印刷设备、相关物流信息全部编入“云”,从而实现了整个云印刷行业的资源最优配置。该模型云印刷的实施过程如下。

(1)客户访问行业云印刷服务平台,上传印刷要求。

(2)行业云印刷平台接收任务并自动匹配、分析出印刷所需设备及物流配置最优解,并将任务传递给相关企业,对应相关印刷设备。

(3)印刷设备完成印刷。

(4)印刷完成后按照云印刷平台分析匹配的物流对产品进行派送。

该模型的主要创新点是打破企业壁垒,将所有印刷设备及物流均编入“云”,从而实现了云印刷行业的资源优化配置。

该模型的优缺点如表5所示。基于行业的云印刷出版印刷增值模型可以实现整个行业的最优化资源配置,但是打破企业壁垒存在着利润分配、产权合作等一系列问题,实施难度太大,短时间内无法实现。

云印刷的优点主要是能实现个性化印刷、跨区域协同管理、减少物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企业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缺点和难点主要在于云印刷对云计算等相关技术的要求高,且云印刷的成功实行依赖于市场认可度、企业参与度和客户信任度,而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云印刷的开展。

传统物流的优点和缺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子标签 现代物流 RFID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9-119-02

1 前言

作为传统物流发展的高级阶段,现代物流是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生产方式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相结合的产物。它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基础,注重服务、信息、技术、人员与管理在物流平台的综合集成。同时,现代物流还强调物流的标准化和高效化,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提供较高的客户服务水平,而要实现物流标准化和高效化就离不开快速、实时、准确的信息采集和处理。电子标签技术具有非接触、无需光学可视,完成识别工作时无需人工干预、适于实现自动化且不易损坏,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射频卡,操作快捷方便等诸多优点,可以轻松满足现代物流信息流量不断增大和信息处理速度不断提高的需求。电子标签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克服了条码识别需要光学可视、识别距离短、信息不可更改等缺点,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物流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 电子标签技术简介

电子标签是RFID的俗称,RFID是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的缩写,术语为射频识别。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RFID电子标签是一种突破性的技术:第一,电子标签技术可以识别单个的非常具体的物体,而不是像条形码那样只能识别一类物体;第二,其采用无线电射频,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而条形码必须靠激光来读取信息:第三,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而条形码只能一个一个地读。此外,电子标签储存的信息量也非常大,电子标签技术与条码技术的功能对比如表1所示。

最基本的电子标签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1)电子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电子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高容量电子标签有用户可写入的存储空间,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2)电子标签阅读器(Reader):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电子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

(3)天线(Antenna):在电子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当贴有电子标签的物体进入磁场后,电子标签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电子标签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电子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电子标签技术拥有良好的功能特性,能满足各种条件下对商品处理的高效性需求,是一种快速、实时、准确采集与处理信息的高新技术,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3 电子标签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

现代物流强调物流的标准化和高效化,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必须实时和精确地了解、掌握整个物流环节上各个组成部分的变化、发展。如何在第一时间掌握到采购、存储、包装、装卸/搬运、运输、流通加工、配送、销售到服务等等环节中实时的变化与进展信息,是现代物流企业标准化管理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快速、实时、准确的信息采集和处理是实现现代物流的保证。

而电子标签技术具有可读写能力,对于需要频繁改变数据内容的场合尤为适用,它发挥的作用是数据采集和系统指令的传达,能够广泛应用在现代物流供应链上的生产管理、运输管理、仓库管理、物料跟踪、运载工具和货架识别、商店、特别是超市中商品防盗等场合。其在现代物流中具体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生产环节

由于电子标签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自动接收与发送,因此,若将电子标签技术应用在生产制造环节,就可以实现在整个生产线上对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和全成品的识别与跟踪,减少人工识别的成本和出错率。这一方面实现了生产线的自动化运作,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生产制造过程的效益与效率。特别是在采用准时制生产方式的制造流水线上,由于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准时送达要求很严格,因此可以采用电子标签技术,通过自动识别电子标签信息来快速地从品类繁多的库存中准确地找出当前生产环节所需要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此外,电子标签技术还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实时地掌握原材料和零部件库存情况,根据生产进度及时发出补货信息,从而实现流水线均衡、稳步生产,同时也增强了对生产质量的控制与跟踪。

3.2 存储环节

在存储环节中,电子标签技术最广泛的应用就是实现自动化的货物存取和库存盘点等工作。将电子标签技术与现代物流供应链计划系统制定的收货计划、取货计划、装运计划等相结合,能够高效地完成如指定堆放区域、上架,取货与补货等各种业务操作。一方面减少了整个过程中由于商品误置、送错、偷窃、损害和库存、出货错误等造成的损耗;另一方面又能增强操作的准确性和快捷性、降低成本、节省劳动力(8%~35%)和库存空间、提高服务质量。

此外,电子标签技术的应用使得库存盘点时不需要人工的检查或扫瞄条码,管理人员可由此快速识别并纠正低效率运作情况,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提供有关库存情况的准确信息,从而实现快速供货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储存成本。

3.3 运输环节

在运输环节中,若将电子标签贴在货物和运输车辆上,同时在运输线的一些检查点安装上电子标签信息接收转发装置。当货物运输车队行经安装有电子标签信息接收转发装置的检查点时,电子标签接收装置收到电子标签信息后,连同接收地的位置信息上传至通信卫星,再由卫星传送给运输调度中心,送入数据库中。这样就可以实现货物整个供应链上的物流跟踪和供应链的自动化管理,增加供应链管理的透明化程度。

如若更进一步,在每辆货车上安装电子标签信息终端,发货时将车辆、货物和司机的身份信息存入运输调度中心信息数据库中。同时,将电子标签信息接收转发装置部署在每辆运输车辆上,在运输途中,接收转发装置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以一定的频率自动无线扫描车辆和货物的电子标签,将扫描到的信息存入车辆信息终端,并通过全球定位系统获得车辆位置信息,最后将所有采集的数据一起传回运输调度中心,存入中心信息数据库中。计算机系统将传回的信息与数据库中保存的发货时原始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司机的信息与车辆的信息是否匹配、车辆和货物的信息是否匹配,一旦三者间有任

何不匹配,则说明该车货物出现了问题,必须采取紧急应对措施。这样,可有效地实现对运输车辆实时动态的追踪和监控,能有力地解决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防盗问题。

3.4 配送/分销环节

在配送环节,当货物到达中央配送中心时,电子标签信息读取系统扫描读取货物电子标签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与运输调度中心信息数据库中储存的发货记录进行核对,如若信息不符,则说明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需要进一步对问题进行调查,以最快速度找出问题所在并解决问题:如若信息相符,则将电子标签的信息更新为最新的货物存储地点和状态。由于电子标签技术可以实现自动识别与读取,因此可以大大提高拣选和分发过程的效率与准确率,并能减少人工、降低配送成本,从而大大加快配送的速度。这既保证了精确的库存控制,又能了解目前有多少货物处于运输途中、转运的始发地和目的地,以及预期的到达时间等信息。

3.5 零售环节

在商场和超市中,电子标签的使用可以弥补条码识别技术的不足,每件商品都能携带其自身特有的信息,生产商或销售商可以随时知道它的位置,在某个商场和超市的货架上还有多少存货,以及商品的有效期等。最重要的是,消费者不必在收款台前排长队等候,只要把购物车从电子标签信息接收装置旁边推过,接收装置就会读取所有商品的信息。收银员不必把每件商品都拿到手里扫描,只需收款即可,这使商场和超市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

4 结论

电子标签技术在货物跟踪和库存管理等物流供应链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最便捷有效的实施方案。其应用包括产品认证、质量控制、仓储管理、物流供应、偷盗检测以及自动结账等诸多方面,电子标签技术将彻底解决物流管理中信息采集的自动化问题。贴在单个商品、包装箱或托盘上的电子标签,可以提供供应链管理中产品流和信息流的双向通信,并通过互联网传输从标签采集到的数据。同条形码技术相比,电子标签技术可以大大削减用来获取产品信息的人工成本,使现代物流供应链许多环节操作自动化,对提高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邱小勇,RFID与现代物流管理发展的探讨[J],物流技术,2005(2):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