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区域金融理论

区域金融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区域金融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区域金融理论

区域金融理论范文第1篇

区域金融理论从根本上说是金融发展理论的范畴。它是将金融发展理论的国别分析尺度缩小到区域,相对于金融发展理论,区域金融理论研究的核心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在区域中的表现。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肯定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关于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的双向关系,很多学者都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马科·帕加托(Macro Pagano,1993)运用AK模型予以分析,得出结论认为金融发展通过影响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比率、资本边际生产率或私人储蓄率来影响经济增长率。而格林伍德和约万诺维奇(Greenwood and Jovanovic,1990)、莱文(Levine,1993)等也都在他们各自的研究中阐述了经济增长对于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

但是鉴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以及转轨经济的特殊性,仅仅通过国家层面上的研究是不够的。周立和胡鞍钢(2002)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差距和金融发展差距的计算和观察,得出了两点重要结论:第一,由于中国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显著,对中国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国家层面,只有深入到地区层面,才可能把握到基本的现实,从而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经济差距和金融差距的变动趋势在时间上具有一致性。这也充分说明了从区域的角度研究金融发展理论的必要性。本文以安徽省为例,选取省内不同经济区域的9个地市2002~2011十年的数据,分析其金融发展程度及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同时可以看出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

区域金融理论的实证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货币供求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其金融发展差异较大。通常用金融资产规模相对于国民财富扩展的金融增长(Financial Growth)作为金融发展水平的替代指标,国际上一般采用金融相关比率这种指标来衡量金融增长水平,人们通常将其简化为金融资产总量与GDP之比。由于缺乏地区金融的数据,所以一般采用金融机构的存贷款之和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FIR=(S+L)/GDP

FIR为金融相关比率;S代表存款额;L代表贷款额;GDP为国内生产总值。

通过对安徽省选取的9个地市10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安徽省各地金融发展存在着区域差异(见图1)。

1、省内不同经济带金融发展存在差异

总体来看,合肥市的金融相关比率要远远高于其他地市,且开始年份较高,但有逐步缩小并趋于稳定的趋势;不同地市之间均存在着差异,泛长江城市带要高于安徽省内部其他区域,这与政府政策支持以及地理位置导致的经济发展差异有很大的关系;皖南要高于皖北地区。对比图2各地市GDP可以直观判断出FIR与GDP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当然,各地市的金融发展程度除了与经济金融因素有关,还有些非经济金融因素的影响如:地方政府的干预和自然与社会条件的影响等。

2、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进一步地,将9各地市10年间的样本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相关矩阵,可以看出各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二者相关系数为0.448。这说明安徽省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的关系。

结论

区域金融理论范文第2篇

一、经济伦理的含义

西方古典经济学开创者亚当?斯密、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马克斯?韦伯等较早使用了“经济伦理”一词。其中斯密的经济伦理思想来源于经济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依赖性,即看不见的手。而韦伯在考察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时对经济伦理做了如下阐述:“产生资本主义的因素是具有合理的记账、合理的技术和理性法的那种合理的永久性的经营,但也不独是这些。必然补充的因素是理性精神,对生活普遍指导的合理性以及合理性的经济伦理”。后来,韦伯又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多次使用“经济伦理”一词,但始终未下过确切的定义。至今经济伦理在国际学界尚无统一的定义,我国学界代表性的意见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意见认为,经济伦理是指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伦理精神或伦理气质,或者说是人们从道德角度对经济活动的根本看法;第二种意见认为,经济伦理是在经济领域中,一定社会或阶级用以调节个人和他人、个人与社会、社会团体与团体之间利益关系且能以善恶进行评价的意识、规范及行为的总和;第三种意见认为,经济伦理就是人们在现实的社会经济活动中产生并对其评判和制约的道德观念,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指产生于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经济行为中的道德观念;二是指人们对这种道德观念的认知和评价系统。上述观点都从一定程度上把握了经济伦理的内容,但尚有局限性。因为它们都忽视了经济伦理的一个最主要的方面――经济制度伦理。如果经济制度结构不合理,甚至不道德,个人的道德行为就起不到多大的作用,而只能作为独善其身的手段。相反,如果经济制度结构合理,符合道德精神,那么,即使某些个体存在不道德行为,它对社会的危害也会受到相应的制约。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经济伦理这个概念严格地说来,它涉及人类社会经济制度、经济活动中的道德问题,涉及处理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相互利益关系中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范。以及对经济制度、经济活动的道德评判。由此,笔者将经济伦理定义如下:经济伦理是指人们在经济制度合理前提下,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产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以及对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行为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评价。

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涌动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两股大潮,在这种情势下,如何密切结合我国的经济现象与经济生活,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伦理,进而实现区域金融生态平衡,既具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价值。

二、区域金融生态与经济伦理

从2006年春季开始显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2008年下半年全面爆发――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受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严重影响,全球主要经济体经历了二战后的又一次冲击。本次金融危机始于次贷危机,进而演化升级为全方位的经济衰退。

在这样的残酷的现实下,金融生态已经摆脱了仿生概念的抽象化探讨,诚如周小川行长所说,“金融生态”这个比喻,指的主要不是金融机构的内部运作,而是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也就是金融运行的一些基础条件。这个词能形象地表述中国金融风险复杂的形成机制。国内的许多学者也对区域金融生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滕春强(2005)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对我国区域金融生态不平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他指出:区域金融生态是由既定的经济体制和法律法规等制度环境所决定的。苏宁(2005)认为区域金融生态的外部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

众所周知,亚当?斯密在其伦理学名著《道德情操论》中提出了“道德人”的假设,认为源于人的同情的利他主义情操是人类社会道德行为的普遍基础与动机。在其后来出版的经济学巨著《国富论》中,斯密又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作为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斯密认为,在经济行为中,人们是从利己心出发的,因此应该从人们的利己心的角度来考察经济世界。由此,“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区别与对立亦称为“亚当?斯密问题”。

金融活动中,金融活动主体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各种活动,具有明显的“经济人”特征,同时这种逐利的活动又不可避免地要承担作为“社会人”的社会责任,在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社会利益不能共赢条件下需要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时,应该承担作为利益关系方相应的伦理责任,践行伦理准则,维护金融生态的健康开展。这实际上是金融交易和金融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对金融伦理规范的要求,是金融活动主体应遵循的伦理准则。其中最主要的是信用准则和公平准则,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促进了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发展。

信用准则是区域金融生态的重要准则,是金融活动的基础,是现代金融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信用是以诚信为内核,互信为前提,信任为归宿的制度,各种金融借贷活动是信用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信用体系比较完善。由于我国金融信用体系构建的滞后,在金融领域存在比较严重的信用危机,体现在信贷市场、资本市场、票据市场等方面,均表现出比较严重的损害金融信用准则的现象。在信贷市场上,许多已经贷到款的自然人和法人利用转型时期我国金融制度的漏洞以及各种不正当的手段,制造大量呆坏死账,以此逃废银行债务,侵吞银行资产,使银行资产萎缩、自身经营出现严重困难,增加银行的风险;在资本市场,2001年以来,以重庆亿安、银广厦、蓝田股份等为代表的中国多家上市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联手制造了多起“金融黑幕”事件:在重要报告中虚报利润、隐瞒重要信息、虚假信息、伪造凭证等,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在票据市场上,出现多种票据欺诈的行为,导致商业票据在金融交易中失去应有的作用,即不利于企业间的交易,同时又妨害了银行业务的开展。金融机构自身也存在诸多损害信用的做法:比如,为了逃避审计与监管,擅自伪造和虚报各种会计数据,不进行规范经营;或者不计成本、不择手段进行不正常揽储或向客户推荐高风险的业务与产品;或者与其他机构沆瀣一气,进行违规造假,扰乱市场秩序。所有这些行为都是对金融生态环境的践踏,急需重构金融健康发展的信用制度。

公平准则是金融活动主体公正平等履行自身权利与义务的准则与行为方式,金融活动主体与各个利益相关者在金融活动中必须公正平等地进行金融交易,是金融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博特赖特研究指出:“只有当市场被人们认为是公平的时候,人们才会积极投入到资本市场中去,因而作为效率这个目的的一种手段,公平性具有一种伦理价值。”金融市场中存在种种不公平现象:欺诈与操纵、不对称信息、不平等的谈判力量以及无效定价,这些使个人投资者和社会成员在金融市场运作中处于不公平的待遇。在各种金融契约关系中也存在因为委托与产生的各种不公平的交易,金融交易中经纪人应按相关的规则履行他对客户应尽的义务,而不能利用其专门的金融知识或信息为了自己的私利进行工作,以避免各种利益冲突。否则,对于委托人或被人来说,是不公平的。经纪人在委托或活动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无疑增加了诸多的交易成本,影响了金融市场的效率,也增加了金融活动中的伦理风险,严重的可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如巴林银行的倒闭等。金融活动中公平是相对的,单玉华称之为“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有多种体现:形式上公平,内容上不公平,甚至形式上公平掩饰了内容上的不公平;规则上是公平上,但可能制定规则本身不公平;参与主体本身身份地位导致的不公平;金融活动主体为了实现自身目的而进行的不公平的投资区域选择如“圈红”等等。这些不公平的做法在我国金融领域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从而也显示了在我国加强金融伦理规范的必要,进一步构建公平合理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三、我国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存在问题

1.我国金融资产质量地区发展不平衡,抵抗风险能力差。主要表现在东部沿海地区资产质量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则较低,其中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地区尤为严重,2003年,2004年连续被评为E级,致使该地区不良资产比例居高不下,金融生态系统不能良性运转。

2.地方政府权力过于集中,权利被放大,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形成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在分税制以前,主要表现为擅自减免企业税收、将预算内收入转移为预算外收入等;在分税制以后,则表现为鼓励企业拖欠中央税款、谎报收入基数以及鼓励地方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等。其结果是造成地方财政举步维艰的困境。从而促使地方政府将眼光投向金融资源――争夺区域内国有银行分支机构的金融资源。

3.社会信用环境恶化。中小企业融资难,造成银企关系紧张。以中西部地区尤为严重。西部地区居高不下的不良贷款,给金融机构造成大量的呆坏账的同时,也给中小企业和个体投资者带来巨大的负担和影响。

4.国有金融职能没有发挥作用,为民间融资提供了过多的土壤,对金融机构产生冲击。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者在创业资金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采用民间融资方式进行补救,来满足需求,虽然促进了民间融资行为的发展,由于民间融资在借贷程序、利率、违约责任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规范问题,对区域经济及社会稳定都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四、改善我国区域金融生态的对策建议

鉴于要素贡献弹性系数直接反映各要素的变化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力的大小。所以引入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构成要素的贡献弹性,对于区域金融生态的对策建议的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本文引入了中国社科院2005年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的分析,该报告通过对50个大中城市样本形成的立体饼图的要素贡献弹性,可以看到:城市法治环境、地区经济基础、地方金融发展、金融部门独立性和诚信文化等五项因素的贡献弹性总和达到四分之三左右,足见它们是决定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优劣的最重要因素。

结合此成果,对我国区域金融生态的对策建议如下。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按照有利于金融生态平衡的基本要求,结合地方实际,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到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等宏观环境下通盘考虑和安排,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制定出系统可行的规划和阶段性的具体目标,使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活动循序渐进,逐步达到预期目标。

2.促进金融市场结构的优化,营造以资本市场为主,货币市场为辅的金融市场体系。在积极运用股票市场融资方式解决各地区的资本筹集问题的同时,不断完善市场的组织体系,加快货币市场的基础建设,积极建立灵活有效的融投资体制。扩大货币市场交易与实现市场客体多元化同时并举,以增加货币市场交易工具,从而满足不同融投资主体的需求。

3.强化区域法制,创造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法制影响着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有序性、稳定性和平衡性。既要做到建立健全地方金融法制,完善金融法律法规,又要求金融机构内部相关人员严格守法。规范相关当事人的金融行为,为金融业的发展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提供公平规范的发展环境。

区域金融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区域金融中心 竞争力 现状

区域金融中心可以通过聚集大量的金融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而推动金融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可只有当地方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发展出区域型的金融中心,也就是说,是地方经济快速的发展,从而促使了该地区金融中心的产生。而反过来讲,一个地区一旦形成了本地区的金融中心,那么这个地区的经济将会持续、快速、稳定的增长。

一、我国现有区域金融中心现状

2009年,在我国国务院的常务会议中就曾经提出过,到2020年要把上海建成同人民币和我国经济实力在国际地位上相匹配的国际金融中心。同期,我国还有多个城市相继提出了建设本区域金融中心的计划。

虽然这些城市的精神值得鼓励,但是同一地区过度地发展区域金融中心,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甚至会阻碍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了避免同一区域重复建设以及金融资源的浪费,我们就必须要对这些城市进行分析,使我国区域金融中心的战略布局更加合理。

二、区域金融中心城市竞争力的主要成分分析

1.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

区域型金融中心的竞争力评价包含有39个变量,而这些变量的量纲和指标值差异很大,所以,不处理这些数据,就无法对这些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价指标进行相应的分析。因此,我们一定要进行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2.变量共同度分析

我们利用SPSS把标准化之后的数据,进行主要成分的分析从而得出了表1所显示的结果。在表1所体现的39个变量当中,除了城市污水处理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数等7个变量以外,其他的32个变量共同度都较大,因此说明了我们所分析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3.主成分分析的计算结果

对表2中8城市的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进行计算。得到的总分F就是各因子的得分,经计算F=(F1X55.6171+F2X13.15+F3X7.8+F4X6.457+F5X4.437)/87.47,见表2。

表2利用计算过的因子值,以1、0、-0.3作为分界点,通过简单的聚类把这8座城市分成了国家级、发展型、成长型、潜力型四种形式的金融中心。

三、总结

区域金融中心能够给本区域的经济带来快速、持续、稳定的增长已经被广泛的证实。因此,目前我们工作的重点,就成为了如何抓住相应的机遇,努力的发展本地区精进,从而真正的把本地区发展成为区域型金融中心。

参考文献

[1]冯德边,葛文静.国际金融中心成长机制新说:轮式模型[J].财贸研究,2004年第1期.A

区域金融理论范文第4篇

《区域金融集聚演化机制实证研究》是张世晓博士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从事区域金融集聚理论与实践研究长期积累的重要学术成果。该学术专著创新性地运用复杂性科学系统论理论对区域金融集聚演化运行规律进行系统研究,是一种有益的创新探索,将对国内该领域的研究工作起到推动作用,对相关领域研究学者产生启发。区域金融、经济运行状况以及区域间金融、经济差异化都是影响宏观经济的重要因素。区域金融集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形成区域金融系统,对区域经济增长乃至整个宏观经济都产生重要影响。区域金融集聚系统符合耗散结构特征可以运用耗散结构理论进行分析。该专著研究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区域金融集聚系统运行及区域间金融集聚、扩散动态演化,主要开展了一下一些方面的研究创新。

首先,是对区域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产业集聚和企业融资结构等宏观、中观和微观经济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区域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产业集聚以及企业融资结构均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长期以来,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等宏、微观经济变量存在的影响方向、程度大多停留在假设阶段,或有着一定的争议。该课题所进行的实证研究工作为该领域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因而受到广泛重视,其阶段性成果也被广泛引用。

其次,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区域金融集聚的系统特征,提出了描述区域金融集聚系统运行有序性特征的“金融熵”指标,并运用这一指标建立起了“区域金融集聚系统运行方向判别模型”,对于区域金融集聚系统的良性或非良性运行状态进行趋势判断。“金融熵”指标概念的提出是该专著核心理论创新之一,是系统论方法在金融集聚研究领域应用的重要创新成果,已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和引用。

再次,基于“金融熵”指标构建了金融集聚区域分布的“集散度”指标,并在这一指标基础上建立起了“金融集聚区域动态分布判别模型”,进行区域金融集聚与扩散、区域金融经济差异化与一体化演化趋势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演化机制。金融集聚区域分布“集散度”指标的提出是该专著的另一项重要理论创新概念,同样得到许多专家的重视和应用。

第四,选取中国主要金融集聚区域样本对区域及区域间金融集聚系统的演化趋势、动态分布状况和演化路径进行模型检验,并对其进行演化机制分析研究。这种理论创新的同时也结合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体现了该专著研究工作的严谨性、科学性,表明该研究工作内容的充实性,提高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值得研究工作者借鉴。

第五,对区域间基于金融集聚的竞争关系进行了模型和实证研究,认为区域间基于金融集聚的竞争过程将有利于优化区域金融环境。金融集聚竞争关系研究是对该研究主题内容的扩展与深化,同时,也是对现实金融集聚竞争关系现象的理论解释。

区域金融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金融;理论;构建

一、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探索

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探索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金融指标绝对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索、金融体系及结构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索、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探究。

第一时期:1993年King和Levine等通过西方计算学经济内容对金融指标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从四项指标开始对数据回归分析,证实了同期金融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呈正相关。除此之外,2005年Howitt对发展数据整合后了解到金融发展水平与国家经济增长率状况呈正相关。

第二时期:1998年,Levine在原有研究基础上排除了股市规模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认为规模只是其驱动因素。2004年Beck和Levine使用GMM技术对股票市场和中介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进行分析,证明了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具有密切的关系。随后Atje发现:低收入发展中国家股票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但股票市场作用较为明显。

第三时期:1997年Arestis和Demetriades认为金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技术效率从而改善经济增长。2002年Nourzad认为金融通过提升生产效率改善了区域经济效益,并从金融对资源配置的优化、对成本监督的强化、对风险系数的控制、对经济规模的拓展、对服务交易的改善五方面内容对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Rioja和Valev使用动态矩阵分析,在上述基础上证实:金融与区域经济TFP(区域经济增长量)相关。

二、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体系构建

1.组织结构内容完善

组织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区域的主观能动性,要保证区域经济与战略状况协调一致,层次分明:(1)以央行为核心,形成商业银行联合组织。该组织要把握好区域经济动态,依照产业指标及产业发展趋势,对经济增长项目金融分配进行明确,形成银行统筹规范;(2)以区域市场为主体,形成特色金融机构组织。该组织要依照区域经济特征合理构建,要保证金融机构特色,吸纳资金,进行区域开发,平衡区域经济;(3)以金融机构分布为框架,调整区域组织布局。该部分内容要依照东部、西部、中部、北部等不同区域金融机制状况,形成针对性金融组织机构,降低经济风险。

2.中央调控政策实施

中央调控政策是提升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体系运行效果的关键。在该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人员要加大对区域性指标的分析,从区域经济状况和特征入手,对金融支持理论进行全面研究。该过程中可以建立区域货币政策,依照区域经济指标实施货币控制,建立横纵交叉的央行监管体制,完成货币兑换利率、回收利率等的控制。与此同时,在上述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人员还要充分发挥央行宏观调控作用,依照理论基础构建新的支持体系,确保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地发展。

3.区域金融合作规划

规划区域金融合作的过程中要实现从金融企业自身合作的规划和区域内金融企业合作的规划两方面完成。自身规划中要做好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调整企业产业结构,确保结构内容与区域经济协调一致;区域合作规划中要做好区域内经济协调建设,调整企业资源配置,确保资源与外部区域经济一致。要做到在原有金融核心基础上形成优质合作项目,例如建立区域信用体系、区域联合银行等,形成区域金融合作区,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4.区域金融业务创新

在进行业务创新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1)不断更新区域经营理念,从区域经济出发,形成全面化金融市场意识。尤其是在研发产品的过程中,银行机构要结合区域信息,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主,形成正确金融业务方向,从而提升经济质量;(2)在区域特色上融入创意元素,以动产抵押、开发贷款、担保贷款、联保贷款等多种区域性个方式提升金融服务水平。要不断改善信贷资金控制,将金融服务推陈出新,保证金融服务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为金融下的区域经济增长打下坚持的基础。

三、总结

金融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石,是保证区域经济宏观调控顺利进行的关键,在提升区域经济效益中势在必行。在构建金融支持喜爱的区域经济发展体系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坚持以金融控制为主体,丰富信贷投放,完成金融深化。要在保证区域性经济增长的前提下不断转换金融事业,深入挖掘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完善发展体系,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效益。

参考文献:

[1] 孙勇智.黑龙江涉农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