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认识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认识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 艺术 教学探索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背景

1. 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当传统的艺术不能满足当今时展的需求时,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紧随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作为一个新兴的复合型学科应运而生。我国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作为新型的学科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将数字媒体艺术作为“十一五”时期的重要发展对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人才的空缺无法立刻弥补,各学院自定义的招生方针使得本专业学生的基础良莠不齐。我国的数字媒体艺术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无论是在教学资料、设备、师资等许多方面都太不成熟,目前,我国都还没有专门针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完整教学方案。这对各高校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科建设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2. 结合数字媒体艺术学科特点及产业需求确定本学院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

数字媒体艺术是艺术、计算机技术及多种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的复合型学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不仅仅是艺术和技术相结合,也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的积累量。公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日趋增大要求也越苛刻,产业所需求人才不仅具备最基本的工作行为态度,同时更渴望得到有较高艺术修养,又能发挥创造性思维不拘一格地创新设计,为企业公司牟利的实践性人才。广西财经学院在2010年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并面向全国招生也逐步完善出一套对本学院本专业较稳定的教学方案,旨在培养出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能够系统地、较好地掌握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掌握数字媒体核心技术,具有新媒体艺术创作能力以及面向网络的、新型的数字媒体开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的高级应用性复合型人才。主要从事影视动画、影视剪辑、广告设计和计算机游戏等数字媒体产业领域的专业设计与技术创新的职业。

二、针对本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改进的建议

1. 改变生源模式,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数字媒体专业招生只面向于艺术生,我们学院只招理科生,考虑更多偏向于技术,建议改变生源模式文理生都招收,从而将数字媒体艺术对学生的艺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要求贯彻落实到择选中,使文理生不同的思维方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突破单一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校在后期教学安排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以及计算机软件的熟练运用,达到艺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2. 优化课程设置,凸显本学院特色

目前,我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开设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主干课。专业基础课:美术基础、动画设计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媒体导论等课程,旨在使学生能系统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在艺术上的修养和计算机软件的熟练程度,为专业深入学习打造坚实的基础。专业主干课程:平面设计与创意、计算机图形学、二维造型与动画技术、三维动画设计、影视动画、影视包装特效等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动画设计的基本理论,艺术表现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具备运用软件和设备创作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的能力;掌握影视广告、影视动画的综合创作理论与技能;掌握网络传播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开展网站设计、多媒体设计的能力;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这三大类课程的综合教课,使学生在专业思想上有更好的悟性,在学习中有更强的恒心,在实践中有更爆发的动力和创新能力,做到“眼明手快”,跟上时代快速前进步伐。

3. 注重实践并与行业接轨以及整合师资队伍建设

社会需要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不仅能创造新型数字媒体产品,更要求兼备社会实践能力。针对大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而不能快速融入社会的问题建议教研室老师成立一个小的工作组,为学生物色适合的参赛项目带领学生参赛,让学生自行分配任务由老师担任指导作用,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团体意识,更使学生在参赛过程中体验到社会团体项目的大致流程。当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接下来就要考虑大学生的各方面能否真的能与行业接轨,邀请本专业毕业生回校与在校学生交流社会经验,了解到行业对本专业学生的具体要求,使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要求有更好的认识。注重引企入校招收实习生能使许多学生对行业有更快捷、更准确的认识,提供学生与行业接轨的机遇。整合师资,注重专业教师走出校门进企业考察,定期会议交谈,相互交流教学经验,联合改进人才培养方式,不断更新理论和软件技术。艺术专业教师和计算机技术专业教师交流互补,共同合作。

三、结语和展望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艺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我校开设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还在探索过程中,在教学模式上并不完善,但我校仍将致力于结合本学科特点及学生个性培养出优秀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当前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中存在的师资、教学方案、教学资料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需要我们用理性的目光来探索,用科学的方式开垦一条适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的教学路线,总结出更完整的教学体系使数字媒体艺术走向成熟,成为推动我国的文化经济快速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夏少琼. 独立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消费导刊,2008(12).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新媒介 新媒体艺术 高校教育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艺术逐渐变成新媒体时代最具典型特征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不光在设计与应用领域不断发展壮大,而且也逐渐在教育行业中得到体现,特别是高校教育,为了适应社会人才需要,在高校中逐渐出现以技术与艺术结合最为密切的新型专业——新媒体艺术专业。

新媒体艺术,又称为数字媒体艺术或者多媒体互动艺术,属于艺术学科范畴。其中“新媒体”指的是传播媒介及新的艺术媒介,新媒体艺术有比较确定的指向,从某种程度上说属于多媒体艺术门类。多媒体艺术起源于19世纪末,它是这个时代的媒体技术:交流传达技术、电子技术、数码和科学技术的整体的艺术实践。也就是说多媒体艺术是声音、图像、文字,以数字模式来实现作品的综合艺术。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带给多媒体设计越来越多的途径,电视电影中的虚拟影像运用也逐渐达到了前所未有高度,在影视作品的后期制作中为实现导演和剧本的要求,逐渐引入3D虚拟影像来代替以前的实景拍摄和虚拟场景的搭建,计算机绘制渲染出来的场景更能体现一种虚拟的世界。多媒体视频影像可以是在影视作品中再现曾今的建筑物及其环境,也可以是根据剧本的要求创造出来的虚拟场景,有的时候甚至可以是一种情绪的抽象表现。

在当前的社会形势带动下,新媒体艺术专业的成立成为高校新专业建设的必然,无论是高校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还是满足社会人才的迫切需求,都迫使全国各高校开始积极开设新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从而建设全新的、具有其自身特性的新型专业方向。其实新媒体艺术教育最早出现的国外,最初的形式是数字媒体艺术,其研究本质一样。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外部分专业艺术院校开始尝试设立此类专业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更新,直到近几年才在国内出现并发展。新兴技术带动下的新媒介给传统艺术领域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其全新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法使艺术设计充满活力。与此同时,新媒体带来的新思维和新艺术也使艺术教育领域得到老前所未有的革新。数字技术的发展促进各种艺术形式传播的变革,应运而生的各种新媒体设计行业急切需要更多的新型优秀设计人才,目前国内高校中的与创意产业相关的媒体艺术类专业已经逐渐普及,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缺少的却是完善的理论支持和相对应的专业课程设置,同时人才培养方案也待进一步完善。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学方案明显不再适用于数字时代的新媒体艺术教育,国内院校大多是在吸取国外办学经验的基础之上创立新媒体艺术专业的,无论是课程结构还是教学方式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在教学的同时还须要大胆的尝试和改革,这必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在实践中寻找更加符合新媒体艺术教学的全新教学方案。相对于已经成型的艺术专业,新媒体艺术专业缺少相对应的基础理论知识,这直接导致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型学科——新媒体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注重技术性而忽略设计理论创新,也就是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更多强调的是软件的学习和应用,让新媒体艺术仅仅停留在软件学习的技术层面之上,艺术层面的创作往往被大多数人忽略。在缺少对应理论知识支撑的情况下实践课常常变成了单纯的软件课,所谓的创新课程也变成了软件更新。实际上,新媒体艺术专业应该更多的强调其特殊的表现手法、艺术语言和设计风格,软件应用只是一种设计支撑。教学者也应深入认识“新媒体艺术”的完整概念并清新理解其本质,挖掘出新型专业的理论支撑,让技术与艺术恰到好处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对新媒体设计专业作出完整的诠释并制定出适合当代高校新专业发展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

由于传播媒介的特殊性,新媒体专业与前沿科技紧密联系,作为新媒体艺术教育工作着来说,需要不断拓宽视野,更新知识,要有随时感知新媒体艺术发展动态的敏锐意识,不断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在完善更新设备的同时,要注重学科整合和加强学科交流。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复合型学科,要求培养出既懂得艺术设计理念,了解基本审美法则,又懂得计算机图形处理技巧和后期特效处理手法的综合型设计人才,这是摆在当今高校面前有待解决的最重要问题。高等新媒体艺术教育应该依据学科交叉融合的理论,打破专业之间的界限,走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交叉融合的道路,打造符合社会需要的多元化复合型设计艺术人才。高校教育需要重视实践环节,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新媒体设计专业更应该与实践相结合,使理论研究和软件应用与实际项目相结合。通过实际项目的研发和制作提高高校教育与社会接轨的能力,从而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

在多元化的今天,高校新媒体艺术专业必须在扩大规模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更新传统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为培养出跨学科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做好准备,以便于更好的适应数字时代带来的以新媒介为载体的新型艺术的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廖哗,新媒体艺术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

(2)任斌,艺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艺术设计[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数字媒体艺术 计算机技术 实验教学 原型设计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媒体的数字化、网络化成为世界性的潮流。数字媒体艺术就是顺应社会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源于文化、艺术和技术交叉、融合的应用型学科。正是因为数字媒体艺术是科学技术与艺术创意高度结合的学科,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精练和创作才能适应行业的需要。所以,本专业的课程开展有效实验教学对于专业老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我就数字媒体艺术类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实验教学中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和形式作探讨。

1.数字媒体艺术类课程实验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数字媒体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课程教学内容中需要增加实验教学环节、提高教学的实践性,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但是目前这一新兴学科的课程实验教学正处在探索阶段,从实验大纲、实验课程模式到学时安排的合理性等环节都存在着很多不足。

1.1实验大纲陈旧,实验指导书更新不及时,不能体现本专业的特色。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目前市场上该专业一些非传统课程的教材本来就不多,更何况是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所以很多高校都使用自己制订和编写的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但是往往一本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一用就是好几届学生,教师不能把本领域最新发展动态、最新知识技能及时更新、添加到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中,使得学生所学知识、所掌握的技能落后于本专业的发展。

1.2实验课学时安排不合理,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不多。

很多院校在理论课与实验课学时安排上都是1:1的比例。在这样的比例学时中,实验课上老师需花费一定时间进行演示、讲解等课堂活动,因此真正分配给学生的实验课时不能满足学生实际操作的需要。

1.3实验课模式保守,不能正确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传统的实验教学主要是开设验证性、重复性、演示性的实验,表现对已有的理论、成果或现象的重复,教师为实验课的主体,事先提供实验指导书,制定了详细的实验步骤和细节,而学生只需按照老师的操作步骤重复一次,没有思考的过程,更谈不上创新思维。这种重复、被动的实验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学生完全处在一种被动的环境下,不可能调动学习兴趣和热情。

1.4实验项目之间独立性太强,连贯性较弱,实验课内容缺乏全面系统的安排。

实验课一般跟着理论课教学走,很多实验课的内容都是根据理论课章、节的知识点来进行设计,有针对性地以某个知识点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课来进行巩固,而忽视了与其他章节知识点的串联,致使实验内容单调、脱节、不系统,同时也导致学生知识不连贯。

2.数字媒体艺术类实验课程的尝试

要有效地进行实验教学,体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性强的特色,就需要改变观点,对该专业的实验课程从实验大纲的制订、实验活动的开展、实验内容的安排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2.1实验大纲的设置与行业、市场紧密联系。

数字媒体艺术类课程与技术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而当今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推陈出新。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制作技能,而且平时要注意搜集与本专业领域相关的各种信息,及时调整和更新实验大纲和指导书,将实验的内容与市场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例如,目前电子杂志是多媒体产品中的新兴成员,具有广阔的市场,人才缺乏,因此本专业的多媒体制作课程实验中就必须及时把电子杂志的制作流程及方法添加进去。让学生较早地接触本专业应用的前沿,感受专业与行业的差异,扩大视野,拓宽思路,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2.2实验课模式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学生作为实验的主体。

实验课程的开展可以按照学生未来不同的职业岗位,以及可能担当的特定职务来定位。如Flas涉及编剧、角色场景设计、音乐、动画制作至少四个岗位。完成了理论课教学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这四个职业岗位组队,每个同学负责一项岗位任务,共同完成实验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实验的基础上又可以发展自己的特长,同时也了解了行业完整的流程线,更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2.3增加实验课学时、缩短课程间隔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以数字技术为主导,以现代艺术为灵魂,将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学科。在实验内容上不仅要注重技术能力的锻炼,而且要增加艺术设计感的培养,所以在学时分配上要侧重于实验课,而不能理论与实验平均分配。同时尽量使用模块教学,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完成实验课的内容,让学生在对课程内容保持着浓厚兴趣时进行强化训练。如果每个实验项目间隔太长,学生的知识已经淡忘、兴趣已经减退,这样下一个实验就会遇到问题。

2.4实验课教学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艾斯纳认为,要是缺乏连续性就会阻碍运用设计工具作为必要的表现媒介的技能的发展。所以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实验课在内容设置上我们不能将某节课的实验内容作为对某个独立知识点的论证,而要强调它的联系性、顺序性和承启性,即在一个实验内容中必须包含学生以往所学的知识技能,还要考虑到这个实验内容的知识技能是不是后面所学知识技能的基础,后面的内容能否在此基础上得到改进。

3.开展多种形式的实验教学活动

实验教学的实施总是会受到多方面条件的约束和限制,例如:课时、实验室、设备条件等,这就要求教师利用有限的教学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多种教学活动中既能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又能更好地接受教育。

3.1开设专题实验。

实验以某章、某节的内容或某工具的使用技巧为主,直接由老师提供具体的素材、操作步骤,直接以技巧训练为主所开展的教学活动是目前各高校广泛采用的实验形式。该实验形式能够非常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某一技巧,打下较扎实的基本功,但是如果将这种形式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所有实验,那么学生在实际操作能力上将是片面的、不连贯的,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将得不到锻炼。所以在实验教学中尝试开设某个专题实验,而该实验由一组相关性实验内容构成,例如在《网页动画》课程中我们尝试将一个完整的Flas贯穿于整个课程实验,包括Flash绘画、Flash三大类型动画的制作、Flash符号对象的运用等知识点,都是从这个Flas中提取出来的,当课程实验完成时,也就是这个动画作品完成时。通过这种专题实验,学生不仅掌握了Flas的制作方法,而且真正知道了每个知识点、每种制作方法如何运用、如何配合,如何利用Flash完成一个二维动画的制作。通过这种形式除了能训练学生的某一技巧外,还能对以往的知识技能进行复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

3.2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数字媒体艺术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在实验中就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美国的设计学院几乎都是按学术项目进行教学,并强调理论学习与现实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这种观念深植于一种称为原型制作(Prototype)的文化中。原型设计通常用以描述设计过程和方法,这些过程和方法包括对于现存产品或服务的质疑、提出早期推测性方案、进行重复性的原型开发与概念设计,是一种以不断寻求解决方案为核心的方法,在交互媒体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因此,我们借鉴原型设计思想和流程,在2008、2009级数字媒体的专业教学中,将实际项目课题例如系网站设计、精品课程教学网站的设计和电子杂志的设计等项目引入到实验教学和实践环节,并以原型设计的思想和开发过程为依据开展实验。例如在《项目设计I》课程中,我们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数码媒体系静态网站设计与制作和某课程Flash教学网站设计与制作两项课题。我们只提出了课题要求和考核标准,从市场需求调查、方案策划到结构设计、界面设计再到最终完成,整个项目过程允许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主要是宏观把握和原则指导,这种实验形式对于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可以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加强某方面某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创新思维。

3.3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跨学科的专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一个项目的开展需要多个专业领域的人员共同协作完成。所以我们在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尽早认识到团队相互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个人和集体的决策能力。并且能够让其他专业的学生共同参与到实验中,让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在与其他专业学生相互协作的过程中对其他学科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得到提高。因为涉及“跨学科”,所以此类实验可以安排为第二课堂或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比赛等形式。这也是对课堂实验内容的扩充或深化,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教学成果。

4.结语

在高校教育中,实验教学一直是实现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训练技能,培养科研能力的根本保证。英国著名思想家、实验科学的创始人罗吉尔・培根曾指出:“没有实验,任何新的东西都不能深知。”由此可见实验教学在课程中的重要地位,所以我们必须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该专业自身的特点改革创新,从实验设计理念、实验内容安排、实验开展形式等方面着手,充分发挥现有资源和优势,培养出符合数字媒体艺术领域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任月琳.关于数字媒体类课程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02):45-47.

[2]钟启泉,高文,赵中建.多维视觉下的教育理论与思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30.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数字媒体艺术;新媒体;教育

移动互联网思维的出现为很多领域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会,移动互联网思维具有灵活性和碎片化等特点,用户对于较为松散零碎的时间能够通过移动互联网利用起来产生一定的价值。移动互联网思维主导的产品也相对脸颊和小型,这符合当前大多数人的消费观念和习惯。移动互联网思维深入各个人群,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创作,产生了独特的互联网产品。

一、移动互联网思维环境下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方式和内容与移动互联网的联系不紧密

我国的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目前仍然以传统的授课模式为主,从这种模式的特点来看,更多的是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除此之外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影响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规划,经常出现课程的设置不符合当下移动互联网思维环境的情况。这些问题存在而得不到解决直接导致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社会,他们的竞争力较低,无法在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2.学生缺乏创新能力

移动互联网思维环境下的教育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目标,纵观当前我国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情况不难发现,很多教师仍然选择传统的模式传授知识,学生在课堂上无法获得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这对于他们发现新的东西并创造新的东西起着消极影响。不仅如此,一些学校由于师资力量或者自身的认识不足,使接受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学生没有实践的机会,加之教师在课堂上不够重视利用活动锻炼他们的合作能力,导致这些学生无法与其他的学生建立起协作关系,这对于他们真正进入社会实践非常不利。

3.缺乏师资力量

移动互联网目前仍然属于新的技术,许多学校已经引进新的技术支持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但是存在技术应用滞后的问题,即在实践中没有激发出这些新的技术的价值。计算机与互联网之间的联系可想而知,这两种技术对于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影响非常大,如果学校的师资力量储备有限,那么可能产生的问题是教师始终坚持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学生却已经身在移动互联网的世界当中,这就使得两者之间发生冲突,不利于学生吸收理论知识,也不利于他们挖掘并利用新的技术。专业的教师队伍长期缺乏,对于学校自身的发展也非常不利。

二、移动互联网思维环境下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策略

1.形成科学的课程体系

移动互联网思维下的数字媒体艺术教育首先要从课程体系的完善和调整入手,结合当前移动互联网的快捷灵活以及草根化特点,在数字艺术媒体教育中融入与此相关的内容,合理调整那些与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思维脱离的课程。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推动学校的发展和进步,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这门专业的兴趣。具体来讲,应用移动互联网思维需要从市场调研入手,将其与数字媒体艺术教育联系起来,鼓励学生研究诸如“粉丝”这一类的群体,从研究的过程中探讨受众的需求以及受众在现代社会代表的意义。

2.开展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就数字媒体艺术这门专业而言,实践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基础能力,还可以使其发现自己学科上的不足,产生更多更广阔的探索欲望。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校企合作帮助学生建立起团队合作意识,使其参与到合作交流中,逐渐养成探索观察这个社会和世界的习惯,有助于他们吸收和接受新的技术和观点。学校要在日常的教学当中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寻找实践的机会,激发他们与这个社会接触的兴趣,使得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论知识转化到具体的实践当中,为自己形成更多的个人价值。

3.引进新技术

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目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保持活力和先进性能够为社会培养一批优秀的人才,这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中应当引进新的技术以及新的教学理念,通过丰富学校的媒体艺术教学设施设备,让学生可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变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以此提高学生适应这个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社会的能力,最终也才能够让学生的精力一直集中在艺术作用的创作上。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专业;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4-0196-02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society demands and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digital median. It presents som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media 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media.

Key words:major of digital media;teaching practice

1 背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极大地推动了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产业以数字化媒介为载体,内容包括广告、通信、电子娱乐产品、出版等许多领域。它融合了计算机、通信、教育、影视、传媒等多个行业,是继IT产业之后又一经济增长点。国内数字媒体产业相对比较落后,这与我国庞大的数字媒体需求极其不相称。国内从2000年开始,以中国传媒大学和浙江大学为代表的院校,开始了数字媒体专业的招生,至今也只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

运城学院是一所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学院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从2005年开始招生第一届本科生,至今已有七届毕业生。该专业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图形图像的处理和数字影视制作的基本技能。具备数字媒体产品制作的技能和自主创新能力。其主干课程有数字媒体基础、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三维动画设计、动漫设计、游戏设计与开发、非线性编辑、数据库原理、影视制作与合成等。该专业所学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而杂,实践性极强,并有极广泛的实用性。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分离,使得该专业的课程教学效果一直不是很好。

2 数字媒体专业教学实践分析

运城学院作为运城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市委市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很大的支持。同时学院与当地的许多企业有着密切的合作,学院教师也积极参与到当地企业的生产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主要体现在:

1)理论课程。学院对数字媒体专业采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与美术设计与工艺系联合办学,整合学校师资力量,并外聘了西安的一些高校的知名教授作为学院的客座教授,定期为学生做与该专业相关的学术报告。同时选拔一些优秀的学生到西安高校进行交流学习,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而且提高了学院的教学质量。

2)实验课程。学院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购置了先进的实验设备。包括数字媒体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室、虚拟现实实验室等,使得该专业的硬件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3)实习基地。由于该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为此学院与北京、西安、太原的一些企业建立了校内外合作实习基地。通过这些实习基地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实习机会,使他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课程设计是学生完成一门课程后,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完成一个较大型的项目。主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练习,使他们经过必要的科学研究训练,能够胜任今后的工作岗位。

3 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高校成立的时间较短,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通过这些年的教学,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1)专业方向比较分散

由于本专业涉及的学科较多,因此该专业的方向设置也较多,大体分为:动漫设计、游戏设计与开发、虚拟现实、E-learning等。每个专业方向都需要有与其匹配的课程,由于近些年各专业学时的压缩造成了每门课程分配的学时偏少,学生普遍反映课程讲解的深度不够,只学到了一些皮毛,找工作遇到了许多问题。

2)教材建设落后

本专业作为学院近些年新设置的专业,与其相配套的教材显得相对落后,有些甚至选用的是培训班的教材,因此有必要尽快编写一套适合本专业符合本科生教育的教材。

3)师资力量薄弱

本专业涉及许多交叉学科,主要是计算机与艺术专业。这就需要教师同时具备艺术素养和计算机能力,但现实情况是教师有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有的是艺术专业毕业,同时具备两个专业水平的教师极少,因此教学效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4 对策与建议

1)集中专业方向

首先在专业方向设置上,可根据学院师资情况精选一至两个方向,其次在课程设置上要与其专业方向匹配,使学生能集中精力对所学专业方向有充分的了解和深入的学习。学院经过调研、论证决定将游戏设计与制作、动漫设计与制作这两个方向作为今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发展方向。

2)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大部分教师原来从事的是与计算机相关的教学工作。虽然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在艺术方面的素B明显不够,因此学院要求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师去听美术与工艺设计系教师的课,提高自身艺术素养,同时学院计划引进同时具备计算机和艺术素养的人才,最终使我院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力争在省属高校中处于先进行列。

3)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随着该专业近些年的发展,我们对专业课程体系有了更深的认识, 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开设的某些专业课与专业培养目标不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等等。为此学院组织相关人员多次去同类院校参观、学习、交流。力争使我院该专业课程体系更加符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

4 结束语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作为高校一门新开专业, 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我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背景下,我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要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交流,最终为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 耿卫东, 陈根才. 挑战复合型动漫技术人才的培养[J]. 计算机教育, 2008(13):38-39.

[2] 马兆峰. 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新闻界, 2010(3):166-170.

[3] 吴乃群, 史雄军, 王静. 关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探索[C]. 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 2006:26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