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谈谈发育生物学的应用

谈谈发育生物学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谈谈发育生物学的应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谈谈发育生物学的应用

谈谈发育生物学的应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 参与式教学法 应用分析

一、前言

初中是重要的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只有在考虑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不断地改进教学模式,才能使学生对生物学科产生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总结,教师摸索出了一套符合实际需求的参与式教学法,将其应用于生物课堂后,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初中生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生物学科具有非常明显的特性,对于学生来说带有一定的神秘性,多数的初中生本身就对该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了解不同地域的生物特性,从而认识到大自然的奥秘与趣味,与此同时还可以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应用参与式教学,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满足初中生的学习需求。另外,应用参与式教学法完全符合当前形势的要求,新课改革要求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这就需要生物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性的教学手段。同时,目前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大,人类急需与自然和谐相处,而生物教学中就需要涉及相关的内容,此时应用参与式教学法就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大自然的伟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1.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

参与式教学法具有灵活多变的特性,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因此在应用参与式教学法的过程中,生物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赏识教育技巧,通过设立问题的方法,给学生创造学习情境,从而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加入到课堂讨论与学习中。例如,在学习七年级教材中的“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一内容时,生物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的方式使学生观赏所有种类的绿色植物,进一步了解学习这些绿色植物,然后再向学生提出不同种类绿色植物的具体特性等问题,进而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与研究,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快的认识与了解生物知识,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2.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价值观还没有形成,他们对于外界以及社会存在很强的好奇心,非常喜欢模仿他人的行为方式。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考虑其心理发展特点,灵活改变课堂形式,可以通过玩游戏或者讲故事的形式,当然还可以通过表演等形式,摒弃呆板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到“种子植物”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种子植物知识的特点,编一个具有趣味性的故事,从而以故事的形式展开教学,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生物学科知识,充分发挥参与式教学法的作用。

3.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性活动

在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的时候,生物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性活动。生物教材内容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它具有很多的探究性活动,主要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生物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性活动,使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的动手实践,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拓展知识。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嫁接实践操作,将在课堂中学习到的嫁接知识指导实践。

四、结束语

对于学生来说,初中阶段的学习非常重要,而生物知识可以使学生更深入的认识大自然,而生物教师只有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参与式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效果,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生物教师不能只使用同一种教学方法,而是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保持与时俱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翟如侠.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2013,08(05):79-82.

谈谈发育生物学的应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物化学;双语教学;PBL;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084-02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基础学科。在生命科学各专业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1]双语教学是教育改革的重点,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主要专业课教学,达到“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2]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是以问题为导向,学生以小组学习为形式,围绕某一案例或专题自主提问题、查资料、进行学习讨论、老师指导为辅的学习模式。[3]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复合型、开放型的高素质人才,课程组在生物化学教学实践中,在生物化学是双语教学课程的基础上,重点探索了将双语教学和PBL教学相结合教学模式,并将应用评价和体会进行了总结。

一、双语教学

(一)双语教学教材的选择

在使用中文教材的同时,对英文原版教材《Biochemistry》2011版和《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2013版进行了选编。[4]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会根据具体教学实践,针对特定章节辅以适量阅读资料,原则为易读、简短,与所学章节有一定的相关性,为生物化学的国际最新进展。充分利用本校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食品科学技术导论的平台,将生物化学课件、习题、动画等相关资源放在该课程的网站上方便学生学习。同时将生物化学相关的国内外网站进行筛选分类,收集后将较适合我们进行教材内容学习的网站地址在课程之初就介绍给学生。

(二)双语教学内容的选择

生物化学课程内容既多又抽象,是学生反映最难掌握的课程之一。鉴于此,课程组安排双语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是:先易后难,逐步扩展范围。对高中生物课亦有所涉猎的内容例如蛋白质的基本结构、糖代谢的基础知识、核酸的分类等加大双语教学的比例,在难度较大的章节如糖脂代谢的基本途径、酶的动力学调节,则必须减少英语的使用,以保证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

二、PBL教学方法

生物化学课程讲授单纯采用双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生物化学课程专业英语词汇过多,形成半是中文、半是英语的格局,理论知识内容分散,学生常感到枯燥难学,学过易忘,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产生厌烦心理。为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程组在生物化学原有双语教学基础上增加了PBL法,通过核心问题的提出,发挥问题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在章节选择上,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等的结构和主要理化性质等内容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而代谢部分内容如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是密切联系的,可以开展PBL教学。例如我们针对糖代谢和脂代谢之间相互联系设计了“糖吃多了为什么会变胖”问题,在蛋白质代谢一章设计了“多吃西瓜有伟哥的作用吗”等问题,将基础知识糅合在其中,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然地进入要学习的知识领域并且掌握相关知识。以脂质代谢一章内容为例,遵循PBL教学的典型模式,教学环节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等。

(一)课前教学准备

在正式进行PBL教学模式教学之前,教师首先对学生进行PBL基本理论培训,使学生对PBL教学模式有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如指导学生利用图书室和电子数据库查阅中英文资料,为学生在双语教学基础上适应PBL问题教学奠定基础。

(二)典型问题的准备

授课教师按照生物化学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及讲授的重点难点内容,设计紧扣课堂目标和知识点,针对性强的问题,力求讨论的问题既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又有趣且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学生有兴趣参与问题讨论。例如针对本章教学我们提出问题1.When will the obesity happen?2.In metabolic pathways we have learned,which are relating with obesity?3.Do the product“L-carnitine”really have the effect of reducing weight?Why?学生在回答这三个问题时既通过前两个问题复习了前期学习的知识,又通过第三个问题与日常生活相连,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讨论中掌握了知识。

(三)PBL双语教学的组织实施

学生主要采取分小组讨论形式教学,5至6人一组,且尽量保证每个小组内至少有1名通过英语六级,基础较好的同学。小组内部分工协作,彼此将查到的资料共享,讨论时每位学生先试着独立分析问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最后派一名代表在课堂上以英文PPT的形式进行专题发言,全班同学在听PPT汇报的同时可以任意提问质疑或补充发言,共同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尽可能用英文表达,最后教师给予双语点评、鼓励和总结。

三、教学效果评价

(一)学生问卷调查

每学期结束时学生会通过评教的方式对这种教学方式给出客观分数评价和主观评价。笔者对本校2012级生物制药工程专业的4个班级124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生物化学双语结合PBL教学法的反馈意见,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双语结合PBL教学法评价较好,但也反映出该教学法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业压力,少部分学生反映不喜欢这种教学方式,见表1。

(二)教师座谈会调查

生化课程组每学期对参与双语结合PBL教学改革的教师进行专题座谈会。教师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首先,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教师转变思想观念,加强自身的学习,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相同经费和待遇的情况下,大多数教师还是宁愿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其次,部分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因为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学生自己课前根据问题查阅很多资料,进行自主学习,而有的学生缺乏这种能动性,导致课上参与度不高,英语讲授时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产生了厌学情绪,课堂上出现不听课而玩手机现象。

四、教学法实施中的尚待提高之处

(一)PBL教学时学生未能及时进行角色转换

在部分章节进行了PBL教学法后,部分学生仍然提出要老师强调考试重点。

(二)PBL教学时学生获取知识可能存在片面性

在进行分组准备讨论时,部分同学可能忙于自己小组所讨论的问题和内容而忽略了其他小组汇报的内容。

(三)双语教学学生参与度不够

部分学生认为自己英语口语不流利,不愿发言。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尽管双语结合PBL教学仍有不足的地方,但与以往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推动教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在教学中推广应用。[5]

[ 注 释 ]

[1] 丁学知,等.《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生命的化学,2013(6):33.

[2] 廖英,等.对生物工程专业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3):3.

[3] 金国琴,等.PBL教学法在中医药《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尝试[J].生命的化学,2012(6):32.

谈谈发育生物学的应用范文第3篇

给生物教学一点生活味,将生物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激励学生们热爱学习、主动地学习生物学,让生物课堂动起来。以下我结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几个成功案例与大家分享:

充分利用我们所熟知的生活实例,适当地引入课堂,使生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如在学习“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时,联系日常生活请同学们思考,盐拌黄瓜、糖腌西红柿,盘子里会出现很多水,这些水是从哪儿来的呢?如果青菜有点蔫了,该怎么办?随着老师的引导,有的学生还补充说市场上卖菜的商贩不时地给菜洒点清水,就是为了保持青菜的水分。这两个例子说明植物细胞既能吸水,也能失水。接着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对照实验加以证明。讨论中,有一组创意非常好:从中间将萝卜横切为二,各掏一个大小相近的洞,放等量清水和盐水,并预测:放清水的萝卜液面会下降;放盐水的液面会上升。当学生通过体验同样的水中加入不同勺食盐其咸淡程度,理解了浓度的概念后,教师再给出细胞液浓度和外界溶液浓度概念,学生很快推断出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在于细胞液浓度和外界溶液浓度的大小。接着,我以生活中的拔河为例形象地加以说明,力量大的一方将对方拉过来,也就是水会总往浓度大的一方去。在生活的“引领”下,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并体验到学习生物学知识的乐趣。

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动点”。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生活中的科学,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生物知识,学会生活。如在讲“鸟与空中飞行生活相适应特点”时,折纸飞机是大家从小就玩的游戏,但要折得好,飞得远也不容易,有一定技巧。课堂上通过折纸飞机比赛,看谁的纸飞机飞得最高最远,研究分析飞得高远的原因:纸材质轻还是重;纸大小;飞机翅膀大小;机头的折法……最后引导得出纸飞机要飞得远,必须解决“三个力”:重力、阻力、动力。那“鸟是怎样解决空中飞行的这三个力?”引导大家分析讨论课本中资料,总结得出鸟适于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水到渠成。又如许多同学家养有宠物,如何解决宠物随地大小便?同学们根据经验,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法,促进了对条件反射的理解。

新闻热点拓眼界。如果将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闻热点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不仅让教材紧跟时代脉搏,还会创设出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激情,让学习过程趣味盎然。学习“病毒”时,触及社会敏感话题——禽流感。让学生谈及所了解的有关禽流感知识,引入学生最想知道的问题,如禽流感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的?为什么禽流感难以控制?药物可以治疗禽流感吗?吃鸡蛋和鸡肉会传染禽流感吗?从中学会对重大社会问题的理性思考。“我们对待禽流感,基本上是‘杀光’政策,这是对人类的保护措施。可是这样下去,鸟类就会面临灭绝的危险。我们一直在宣传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在自然界中和人类的地位是平等的,而现在的措施又是与之相悖的。我们有权利这样做吗?我们该如何思考这个问题?”给学生留下无尽的思考空间。总之,现实生活为生物课堂教学提供了最丰富的活动内容,只要留心,你就会发现生活中无处不有丰富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

日常概念辨真伪。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由于缺乏某些科学性认识,常会对相关生物学知识形成错误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实践要及时地更正经验性错误,让学生感到科学的价值、知识的力量,激起探索生命奥秘的极大热情。例如,人们习惯地认为“歪瓜劣枣”(即形状不周正)更好吃。在完成植物的激素调节的教学后,请学生探究“歪瓜劣枣”的原因。原来,果实发育所需要的生长素来自于发育着的种子。在发育较差的一半瓜中有种子发育不好,为果实发育提供的生长素较少,所以“歪瓜劣枣”属于果实发育不良,与口味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并补充相关内容:生活中我们不免会碰到一些形状奇怪、颜色特别的瓜果,例如连体西红柿、特大号草莓、特别红润的油桃、歪裂的甜瓜,等等。这些畸形瓜果虽然有些口感不错,但却大多是长时间滥用肥料、催熟剂或膨大剂等造成的。长期食用这种瓜果容易引发多种疾病。因此,为了我们的健康,最好莫吃那些奇形怪状的“歪瓜裂枣”。在教学中指出实践生活中常见的科学性错误,学生在对日常概念的思辨中,积极联想思考,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活品质。

在课堂教学中缀入一点文学味,“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 脍炙人口的诗句,若根据所学的生物知识稍作改动,将其改为“春蚕化蛹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才更符合科学。此外还可引用成语(蜻蜓点水、枯木逢春等)、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来说明生物学道理。教学中融入一点生活味,把“死知识”变为“兴趣生活”。学生也会惊奇地发现,生物学这么有用,生物科学离我们这么近,甚至就发生在自己身上,从而更加喜爱生物学。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生活就是最直接的学习素材和信息来源。教师只要引导得当就能使其成为学生探索问题的动机和起点,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思维,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通过创设情境的带动,有了思维灵动的充实,生物课堂便会一改往日的沉静,鲜活、生动。

谈谈发育生物学的应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 教研改革 案例教学

一、 引言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来临,高通量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医学的实验手段和研究方法均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生命科学研究中不断涌现出海量的生物数据,包括基因组数据、蛋白质组数据、功能基因组数据等。这些生命组学的数据使得生物医学研究者以系统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生命现象[1-6],同时它们的迅速增长,带来了数据的存储与传输、数据处理、数据获取及数据的理解与应用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促进了生物信息学的产生和快速发展[7-13],也吸引了来自数学、生物学、化学、药学、信息学等各个领域的研究人员广泛关注并取得了大量成果[43-49]。生物信息学定义为应用信息科学技术来理解、组织及管理生物分子数据,旨在为生物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工具及资源,方便他们获取生物数据,分析数据,从而发现生物世界的新知识[14]。它是一门新兴前沿交叉学科,吸引着各种有影响力国际组织的重大的关注,ORACLE、MICROSOFT、Google等公司也先后加大力度投入生物信息学领域的开发和研究[15-17]。由于这一领域有着极大的潜力,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协会(NIST)和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及美国计算机协会也相继投入这一领域的研究。为了强应这一潮流,抢占学科发展的制高点,同时培养生物信息学人才,很多学校新增设了生物信息学这门课程。接下来我们将结合实际中的教学谈几点体会及相应的一些尝试探索。

二、生物信息学的特点

生物信息学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前沿学科,它是信息学、生物学、数理统计等多学科的交叉、结合的产物。它需要多个领域的专家通力合作。传统的生物学研究实质是一门实验科学,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从而新现象、新的生物学规律,从而分析、归纳和总结,提炼出新的生物学知识。然而随着生物科学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生物数据的积累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人类基因组计划顺利实施,使得生物分子数据量以超过摩尔定律的速度迅速发展。利用这些丰富数据,通过分析、处理揭示数据背后的生物学意义,是生物学家、数学家和信息处理人员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挑战。生物信息学就是为迎接这一挑战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交叉学科。下面结合几方面谈谈生物信息学的特点。

生物信息学研究对象

生物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同时也可看作是一个信息系统控制着生物的遗传、生长、和发育。生物分子是生信信息的载体,对于生物信息学而言,主要研究两种载体,即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携带着三种信息,遗传信息、结构信息及进化信息。

DNA分子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它的核苷酸序列上存储着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编码信息,存储着基因表达调控信息,携带着遗传信息,主要存储在DNA四种字符组成的碱基序列中,控制生物体性状的基因是一系列DN段。这些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促使生物体不断生长与发育。DNA通过自我复制,不断传递着遗传信息使生物体得以繁衍,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使得遗传信息得以在生物体中表达,从而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生物性状。基因表达中,遗传信息从DNA传到RNA,这一过程称之为转录,然后从RNA传递到蛋白质,这一过程称之为翻译,在表达中,基因控制着蛋白质的合成。

蛋白质是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蛋白质分子是大分子化合物,其基本单位是小分子的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 DNA序列中三个连续的碱基为一个蛋白质的氨基酸编码。碱基字符序列与氨基酸字符序列组成了基本的生物信息,分析这些生物信息有助于认识生命活动的规律及生命本质。

总而言之,生物分子信息具体表现为DNA序列数据、蛋白质序列数据、生物分子结构数据、生物分子功勇数据,生物信息学则综合利用信息科学、生物学与数理科学的研究方法来收集、存储、处理、分析与解释海量生物信息。生物信息学把基因组DNA序列信息分析作为源头,破译遗传语言,认识遗传信息的组织规律,识别隐藏在DNA序列中的基因,掌握基因的调控与表达功能,获得蛋白质的编码信息后进行蛋白质空间结构模拟和预测。

生物信息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生物分子信息的收集与管理。生物分子数据量巨大,如核酸序列的数据以千兆计。因而有组织搜集和管理这些数据是各项工作的前提,便于一些研究人员共享这些数据,及时得到最新的实验结果,需要把这些数据整理成生物信息数据库,同时要不断更新与管理这些收集的信息从而使这些数据的一致性、可靠性和完整性得以保证。

数据库搜索及序列比对。搜索同源序列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通过序列比较寻找相似序列,这可使研究人员通过搜索序列数据库找到与新序列同源的已知序列,并根据同源性推测该新序列的生物功能。而序列比对则是为了判断两个序列之间是否具有足够的相似性。从而判定二者之间是否具有同源性。

基因表达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基因表达数据反映基因转录产物在细胞中的丰度,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用来分析哪些基因的表达发生了改变,基因之间有何相关性,基因的活动的受限,基因的功能,提供疾病发病机理等等,是生物信息学研究中的热点与重点。

蛋白质结构预测。一切生命活动都与蛋白质息息相关,它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需要在各种蛋白质的调节控制下进行。通常蛋白质的生物功能由蛋白质的结构所决定,而蛋白质的结构由蛋白质序列所决定。因而蛋白质结构预测也成为生物信息学的研究重点。

谈谈发育生物学的应用范文第5篇

唐山市第一中学建立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并对学生开放,在河北省内各中学中是较早的。开设植物组织培养课,可以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生物技术发展的新动态、新技术、新方法。在学习和掌握组培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同时,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学习这一生物技术,培养学生学习和关注生物科学的兴趣。植物组织培养是一个过程,下面就组织培养的3个阶段来谈谈各阶段对学生的作用。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这一阶段包括培养基母液的制备、混合、加热、分装、灭菌。母液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矿质元素的浓缩液,在配制母液时,为避免化学药品溶解时产生沉淀,学生要运用他们所学过的化学知识,考虑药品间溶解的先后顺序。在量取母液时,通过对分液吸液管的使用,考虑到它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是物理大气压部分知识在此应用的典例。

组培是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分装、灭菌工作至关重要。分装是将加热后的溶液分别灌装在培养瓶中,要求在分装时溶液不能沾留在培养瓶口,以免杂菌污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生活、工作的细心态度。灭菌是对培养基进行高压灭菌,防止污染,使学生掌握对灭菌器材的使用,培养他们做事要认真、谨慎。

培养基的配制只是组培中的前期准备,但学生从中不仅学到生物学知识,而且应用、巩固和学习了物理学、化学知识,同时加强了学生学习、生活一丝不苟的认真的态度,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第二阶段:组培繁殖

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运用自主培养的技术、方法去解决,即进行课题研究。

首先要了解自己所选取的培养物的形态特征、习性等相关知识,然后选取植物的某部分作为培养材料,进行培养。从启动培养到继代增殖培养,植物器官在离体的条件下,细胞要经过脱分化、再分化等一系列的过程,最终发育成完整植株。学生在培养期间既要认真观察培养材料的外部变化、生长状况,还要对其细胞进行观察。这就使学生从微观上了解了细胞如何生长成完整植株的过程,也加深对无性繁殖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将胡萝卜培养材料接种到培养基上,就会诱导产生愈伤组织;之后,愈伤组织中具有胚胎发生能力的细胞团经原胚期、球形胚期、心形胚期、鱼雷胚期和子叶期等阶段形成体细胞胚,然后生长、分化、发育成植株。

第三阶段:出瓶栽培管理

试管苗经过壮苗、生根、驯化培养后,就可以移栽到温室中。从试管苗的叶片解剖结构上看,由于试管苗长期生长在培养瓶内,导致海绵细胞层增加而栅栏组织较差,表皮的蜡质层减少,气孔发育差且开关能力低下。从生理上看,组培苗一般无根毛或根毛发育极差,根系对土壤的附着、吸水能力较差。因此,组织培养幼苗移栽入土后极易失水死亡。为了提高苗的成活率,应从提高组培苗根系质量,组培苗移栽质量,移栽前根系处理,移苗后温度、湿度控制等方面去考虑。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上关于植物生长环境、生长因素等相关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