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运营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实施三大战略,打造“智慧沪东”品牌
1.实施人才战略,组建信息化专业部门。
一是引进信息技术、高学历人才,优化现有公司高层次人才结构比例,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改造现有传统物业维护、绿化养护、保安、清洁等低附加值管理流程,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把公司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变成智力密集型企业,打造“智慧沪东”品牌。二是成立专家顾问团队,成立由高校、行业主管部门、信息化专家等组成专家顾问团队,加强企业信息化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指导。
2.实施信息化和物业服务融合战略,建设社区物业管理三平台。
一是搭建社区物业管理平台。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社区做全面的智能化升级,把现有60多家物业统一在一个平台上管理,通过建立可视对讲、视频监控、安全防护、车辆管理、物业管理、事务管理、社区服务、商圈整合等功能,强化协同和管理信息化,打造基于云服务一站式社区服务平台。并与安全管家、物业管家服务相结合,改变原有社区便民服务中,各种服务孤立分散、不成体系、附加值较低,居民个性化需求无法满足的现状。从而将基本物业服务更为形象地转化融合落地到社区,带来不一样的基础物业服务体验,为社区住户提供除基础物业管理服务外的增值服务,以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二是搭建社区电子商务平台。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已经十分习惯通过网络查找消费指南、进行购物。淘宝、大众点评等网站虽然知名度高、应用广泛,但其服务对象太广,缺乏针对性,不能保证商品和服务对所有社区居民的方便性,往往存在外卖不送、消费无保障等情况。智慧沪东提出了“服务500米”的理念,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消费指南和在线购物将尽可能的贴近居民的日常生活,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并且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将商品送货上门。三是搭建社区金融服务平台。沪东建设与上海银行、普天支付等企业合作,联名推出的智慧社区卡。“一卡通”解决住户物业缴费、购物、门禁、停车等最常用功能,极大地方便居民社区生活。智慧社区卡实名登记具有金融理财功能,社区居民可持卡申请小额贷款、购买T+0“慧财宝”理财产品;智慧社区卡用做电子钱包能够方便业主进行小额资金管理,如委托保姆持卡买菜、发放子女零花钱等;该卡作为停车卡、门禁卡,还能避免群租,解决社区居民持卡多、管理难的问题。试点实施一年来,社区业主反响良好,正逐步向其他物业推广。
3.实施“社区服务运营商”战略。
把传统的物业公司通过互联网基因重组,由被动管理到主动服务,将实体社区变成一个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平台。“社区服务运营商”战略就是围绕住户的衣、食、住、行、娱、购、游,打造社区服务全产业链。“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为公司带来商业价值”。
(二)创新特点:
1.塑造社区消费者互动体验。
在推广社区O2O电子商务平台和社区金融服务平台业务时,针对社区中老年群体,强化社区消费者协同体验,让消费者感受邀约和参与其中,建立社区消费体验中心,配置专职业务人员现场指导和商品解读,同时及时反馈消费信息调整营销策略和方式。即以服务为核心,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带动消费者参与、引起消费欲望的互动体验。
2.构建基于消费信用的社区金融服务平台。
推出以社区智慧卡端口,构建基于消费信用的社区金融服务,不仅提供了银行为社区业主客户提供理财、融资等各类金融服务,同时也搭建了业主缴费、社区消费等主动服务的渠道平台。
3.探索社区B2F商业模式。
B2F结合现有电子商务(B2B\B2C\C2C)的优点,以社区家庭为服务切入点,依托社区服务最接近业主的优势,打造以社区服务(物业、家政、代购、快递、房屋托管)为核心、辐射周边一公里商业生态圈平台,将服务直接转化成了商业管道。
二、主要成效
沪东建设定位于社区服务运营商,不仅为企业自身发展开创了新的运营模式,也为传统物业管理变革,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示范效应。
1.贴近服务,提升能力。
由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不仅贴近了业主的服务需求,而且通过理念转变,人才引进,规范服务,进一步提升小区管理能力和小区安全服务范围。如设立社区体验中心,推行三合一智慧卡,方便居民就近消费,杜绝售假、消除群租现象;贴近服务,开辟家政、代购、房屋托管等业务等。
2.平台管理,提升效率。
建立面向区域性管理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如建立统一电梯安全运行监控平台,通过模式创新,让兄弟物业的电梯运行纳入统一监控平台,进一步提高电梯安全运行效率,从而使原来每一小区配备一名电梯维修人员,到相邻物业三四个小区仅配备一名,不仅减少了用工人数,而且降低了管理成本。
3.社区电商,提增效益。通过建立社区电商服务平台,不仅改变了依赖收取物业管理费生存的方式,而且通过电商平台,进一步提增企业效益。
三、总结
【关键词】旅游管理应用型本科;景区类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建设
一、旅游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景区类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校外实习基地是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是校内实践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理论教学联系实践教学的重要桥梁。旅游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能较快地适应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需求,以解决工作实际问题;要求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和理论应用创新能力;要求具有很强的岗位适应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具有胜任旅游行业职业岗位的技能,而且具有适应其他相关行业的就业能力,以拓展就业面。实际工作中的这些要求,很大程度都是需要依靠校外实习基地的培训来完成的,所以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很有必要。
旅游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一般包括高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这三个行业的经营环境、行业特点甚至人力资源供求关系等都存在不同。所以,对于在景区类旅游企业进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运营,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与方法。
二、目前旅游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景区类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学校对景区类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缺乏规划与投入
目前,许多学校在建设旅游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时,一般由学校领导或教师的人脉信息传达合作意向,或按照课程的教学计划安排,临时找到提供实习岗位的旅游企事业单位进行接洽。而从与酒店类校外实习基地比较来看,由于酒店行业竞争更为激烈,酒店企业寻求学校合作的意愿更加突出,市场上(尤其中心城市)也存在大量的人力资源公司为学校与酒店企业的合作积极牵线搭桥,所以学校的酒店类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相对较为有序。我国的景区类企业仍处于急速发展中的阶段,对于与高校旅游专业的合作迫切性仍不高(对比酒店行业)。而学校由于管理机制的问题,也缺乏主动寻求景区合作的动力。这就导致许多高校在选择景区类校外实习基地时,以临时性的应急安排为主,缺乏合理的规划与设计。
另外,由于在各种评比检查中,校外实习基地的数量往往是衡量一个学校专业建设质量的硬性指标,校外实习基地的数量建设很受学校的重视。在实践中,往往是校外实习基地协议签订了许多,而使用效率不高,而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文科属性,对实习基地的经费投入更是基本为零。
2、学生对校外实习效果满意度不高
旅游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的学生对于到校外景区进行实习,对进入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体验有一种踊跃的心态。但在经过了最初的兴奋期后,学生开始对实习的体验进行客观的评估,从而发现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在景区类企业,学生实习岗位多为基层一线岗位,如接待部门、验票部门、运营部门等,学习到的专业技能较少,又无法获得中层或基层管理岗位的锻炼,不少学生在实习结束后,产生了将来不在景区行业就业的想法,这与校外实习的设计初衷是相背的。
3、景区类企业对实习学生缺乏针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企业为了尽快让实习生上岗,通常会安排一周左右的集体培训,如果遇到人员短缺甚至仅安排两三天的时间让实习生熟悉环境,之后都到各自的岗位上边干边学了。景区企业通常把实习生作为上岗的员工与其他的正式员工一样对待,在培训、激励和考核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没有考虑到实习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地管理,因此会造成酒店和学生之间立场不同,沟通不良的状况。
三、景区类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思考
1、积极申报,争取列入学校的有关建设计划中,获得支持。
相对于校内实习,校外实习成本要高昂的多,经费是校外实习的重要保障。许多高校目前用于实习的经费非常有限,不足以支付教学所需成本。因此,为保证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教学环节有效开展,学校应加大投入。但在争取学校支持的过程中,各个专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应当充分体现。
在某校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专项活动中,学校共投入约数百万元经费,建设六个校外实习基地。该校旅游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积极申报,组织专业教师遴选合作企业,在对合作单位的实习现状、实习效果、管理规范等方面进行评估后,由专业实习带队老师撰写申报书。在经历了学校的答辩、评估等环节后,最后成功获得立项,成为六个建设项目中唯一一个在外省建设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项目,得到宝贵的建设经费、学校重视等支持。
2、积极改善实习条件,稳定景区类企业实习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
基地建设目标是满足校外实习教学需要,企业也希望通过合作减轻招聘员工的压力。所以应当通过对硬件设施的投入,争取在短时间内达到提升学生实习效果的目标。比如,学校与该企业合作,投入资金,购买专业书籍与专业期刊,在该企业建立图书资料室;同时购买多台电脑与学术期刊网的上网帐号,供实习师生与企业管理层查阅资料。另外,该企业大型活动较多,实习学生也很感兴趣,但企业无法让很多学生参与策划这些大型活动,该校同时在该企业建设实习案例分析室与市场营销策划活动室,组织学生模拟整个策划活动。
3、针对企业需求,提升合作质量
双方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后,进合人才培养阶段,提升实习活动质量是基地建设重要内容之一。广东观音山景区是我国首个民营资本管理和运营的国家森林公园,在其探索、发展的道路上有较丰富的经验与曲折的道路。企业有自我总结的需求,大学也应当进行前沿的理论探索。双方组织骨干教师、实习学生和企业核心管理人员,对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发展道路进行深入的典型案例剖析,研究出民营资本管理和运营国家森林公园的一般规律。同时,在此过程中,双方也在企业管理水平、教学科研、实习合作内涵上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韦瑾 科教导刊2012 10(中);
【关键词】生态旅游 景区 运营模式
在当下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环境中,旅游已然成为了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首选方式。加之在现阶段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发展主流形式下,人们也逐渐开始寻找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可享受大自然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便是在趋势下应运而生的旅游形式,而在实践当中可见,生态旅游既可通过当地景观与传统风俗满足当下人们对于旅游的要求,其在运营当中还能有效地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1]。由此可见,生态旅游就目前发展观念来说具备较高的开展价值,但在生态旅游中同时也存在着有可能会对地方生态环境造成永久性破坏的情况。因而,如何健康、合理、高效地运营生态旅游景区也成为了相关管理人员亟待深入探究的研究课题。
一、投资开发
若想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态旅游景区,投资开发是首要实施且会直接影响运营是否能开展的重要项目。其中投资可决定生态旅游景区运营服务的基础建设质量,现阶段可通过引资、股权、自主等多种投资来源获取运营投资,且可通过一次性、翻滚或分期等资金投入时刻形式进行资金投入运营,而其投资形式还需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作综合考虑来进行选择[2]。而开发则是影响生态旅游景区是否能够吸引游客,并构建景区品牌特色的关键项目。在生态旅游景区开发又可依开发战略分作拳头商品、旅游地产、金字塔商品等开发形式,还可根据旅游商品定位分作参观式、休假式、探险式等开发形式。而在决定相关开发形式时还需综合考虑相关景区的地理条件、发展形式、资源特色等因素来进行选择。但在开发景区时若是盲目破坏或改变景区原有地形、植被等原生环境,则会对景区原有生态完整性造成破坏,甚至是景观污染。这也就会造成景区开发直接失去了区域原有特色,并对景区品牌特色的形成与发展形成了严重的阻碍。因而,在开发景区当中还需考虑景区生态景观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可通过划分旅游区域的形式来进行开发,以确保在通过景区景观特色吸引游客的同时,还能保障该区域的自然环境能够安全生长。
二、营销推广
由于生态旅游景区虽然符合当下人们对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理念,但同时也因具备较高的环境承载定量性、开发生态性、商品文化性等特色,因而在实际服务中会较普通旅游景区更多限制[3]。在目前旅游推广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可见,若想促进生态旅游景区能够吸引游客,形成品牌旅游特色,其营销推广的开展也是尤为关键的运营模式构成项目。在生态旅游景区推广形式中可分作理念、运作、战略、方针等四个渠道。其中理念是以推广促使游客达成消费行为的渠道,运作是景区办理、推广、出售等体系构成的渠道,战略是由推广战术及组合构成的渠道,方针是由商品、品牌、社会等方针构成的渠道。在此四个推广渠道的运作过程中可对景区推广拓展至商品推广,从而能建立完整性较高的一个生态旅游景区特色理念,并由此显著地提升了景区的运营质量。在营销推广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景区特色方向,深入发掘具特色的景观、文化、风俗等资源,以构建景区品牌价值。其次,应对景区服务人群、目标市场等方向进行确定,并就大致方向选定推广手段。最后应积极通过互联网新媒体、电视广告、网站推广、旅行社合作等形式来实施推广工作。
三、产出运营
若想促进生态旅游景区得以可持续发展,在运营模式当中也应重视产出运营的模式构成部分,只有在为游客提供持续的景区服务,才能确保景区能在持续运营当中能开展良好的维护工作。产出运营模式中又包括了收入与盈利两种模式,收入模式是确定景区运营服务费用收取方面的问题,其费用收入的界定需根据景区主题性质、面向群体、服务项目等因素来决定。盈利模式则是衡量景区旅游服务项目利润方面的问题,其可通过汇总运营成本、市场运作情况、市场竞争情况、景区资源利用情况、景区服务创新情况等项目可获取。在产出运营模式管理当中,相关管理人员首先应重视开发景区特色美食、纪念产品、居住环境、精神享受等方面的服务。再有,还需对确切了解当下游客对景区在生理及心理方面的需求,以为游客提供全面的旅游服务。最后,还要充分考虑与吸收时下旅游新要求,积极推出探险、自驾行、农家乐等旅游项目,确保能不断创新景区服务,提升景区的市场知名度。
四、风险防控
由于生态旅游景区属于一种帮助游客贴近自然、感受自然的旅游形式,加之其运营成本、难度等本就较高,因而在运营过程中肯定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其风险又包括了环境、财务、游客安全等,这就要求景区运营相关管理人员应充分掌握识别风险、防控风险的关键内容,以对生态旅游景区的运营提供良好的保障[4]。这就要求在景区运营当中首先需构建完善、规范的景区管理组织,确保在景区运营管理均可按规范化制度来_展,以提升景区各方面工作开展的规范性,降低管理风险。再有,应重视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建设,其中包括餐饮、住宿、享受、购物等各项设施,并制定严格的管理机制,确保可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控制其运营风险。还要重视消防、医疗、活动安全等方面的运营制度制定与实施,并落实医疗救护、消防设施、危险警示等安全设施的配置,确保能对游客安全风险起良好的控制作用。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生态旅游景区运营中可见由投资开发、营销推广、产出运营、风险防控等构成了基本运营模式。而在现阶段人们对于生态旅游需求与条件不断增加的环境中,景区相关人员不但需完善景区旅游服务水平,优化景区规划方案,还应重视探究在此运营模式开展中如何保障生态旅游景区的景观、文化、环境等。以此才可真正地构建全面、完善、良好的生态旅游运营模式,并由此为提升人们旅游生活水平、促进景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景区管理助力。
参考文献
[1]孙海波.生态旅游景区经营模式创新思考[J].中国市场,2015(13):189-190.
[2]燕贵成,胡永盛.农业生态旅游景区开放式运莒模式探究[J].农业经济,2014(12):24-25.
【关键词】智能化系统 高端住宅
中图分类号:[F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项目概况
本小区位于城市中心,定位为高端住宅小区。
小区所在之处,水上公园和沿河景观绿化带分别沿两岸展开。在小区的正南面,莅临一个近万方的亲水公园,紧密地将小区与水面连接在一起。由于亲水公园整体呈飘带状,因此小区的每户业主不仅能在家中尽览园上美景,又能亲身进入园中与生态美景亲密接触。
二、系统组成
(1)信息设施系统(ITSI):
1、综合布线系统
2、有线电视系统
3、背景音乐系统
4、信息引导及系统
(2)信息化应用系统(ITAS):
1、物业运营管理系统
2、客服服务管理系统
3、社区服务系统
(3)安全技术防范系统(SPS):
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2、入侵报警系统
3、数字可视对讲系统
4、停车场管理系统
5、人脸识别系统
6、离线式电子巡更系统
(4)机房工程及防雷接地系统
三、信息设施系统(ITSI)
为确保小区与外部信息通信网络的信息畅通,对各类多媒体信息数据(语音、数据、图像)的接收、交换、传输、存储、检索和显示等进行综合处理的各类信息设备加以组合,提供实现小区通信、数据业务及管理等应用功能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
1、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PDS)首先是为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而设计的,它可以满足各种通信与计算机信息传递的要求, 对基于各种系统资源的总体功能的发挥并保持各部门长期、高效率的运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主要应用于通信和数据交换,即传输话音、数据、传真、图形影像信号。
本工程采用FTTH(即光纤到户)方式组网方式:一般采用从局端的OLT、光分路器引出大对数光缆到楼栋,然后通过小芯数管道光缆或新型的小芯数直埋光缆连至用户家中的ONU,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在用户家中连接交换机或Hub供多个设备连接。
综合布线单元系统示意图
2、有线电视系统
温州市有线电视传输网络,采用862MHz传输带宽。上行传输频带为5~65兆赫,下行的广播电视、数据传输频带为87~862兆赫。
网络采用HFC双向传输模式,它采用光纤到服务区,而在进入用户的“接入网”采用同轴电缆,合理有效地利用了当前的先进成熟技术,融数字与模拟传输为一体,集光电功能于一身。能传输高质量的有线电视节目外,同时还能提供较高质量和较多频道的传统模拟广播节目与数字立体声广播节目;利用其带宽的优势,能传输高清晰度的数字电视节目。该网络可开展电话服务、高速数据传输服务和多种信息增值服务,甚至还能逐步开展交互式数字视频应用。
3、背景音乐系统
采用100V定压广播的馈电线路,主要用于公共广播、背景音乐;当遇到紧急事故时,消防广播时强切输入,转换成应急广播。
4、信息引导及系统
小区入口大堂、单元电梯厅配设全彩LED电子显示屏/液晶电视,用于播放音视频信息或小区内各种物业信息。
信息引导系统示意图
四、信息化应用系统(ITAS)
根据物业公司的规范化管理需求,量身定制物业管理系统。
主要用于提供小区运行信息,支持小区的物业管理,实现增值服务。各系统采用统一的信息化应用系统平台框架,实现集成化管理。
小区的信息化应用系统(ITAS)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物业运营管理系统主要用于物业运营信息的采集及管理;客服服务管理系统主要用于物业管理服务信息的管理及应用;社区服务系统主要用于信息的及交流。
物业运营管理系统
应用B/S结构的软件应用系统,对物业进行全面的无纸化管理。
物业管理部分,包括:房产资料档案管理、客户资料管理、收费系统、业主车位管理、设备管理、物业经营管理、综合查询、行政人事、环境管理、社区文化、安全管理等功能模块。
客服服务管理系统
应用B/S结构的软件应用系统,对物业管理服务信息进行管理。
客服服务部分,包含模块有:今日任务、接待中心、服务规则、信息中心、服务规则设定、工作报表统计、工作查询等功能模块。
社区服务管理系统
应用B/S结构的软件应用系统,对于针对小区内业主的各类服务进行管理。
社区服务部分,包括:社区介绍、物业通告、网上费用查询、投诉保修、业主论坛、会所预定、网上订餐;一卡通余额查询、家庭智能化系统工作状态查询、社区电子商务、生活百科全书、可以扩展到社区视频点播(VOD)等。
物业管理系统示意图
五、安全技术防范系统(SPS)
充分利用小区内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系统等设施,构建小区多层次的综合安防体系。
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本系统采用基于IP网络的数字化系统,主要由设在小区内的视频监控摄像头及设在弱电控制室的记录设备(硬盘)、控制设备(核心交换机、视频服务器)、显示设备(监视器),以及传输线路组成。系统利用视频技术探测、监视设防区域并实时显示、记录现场图像。
监控的安防区域主要是小区内的各出入口、一层及地下室单元门厅、电梯轿厢、地下室车道、地下室车库出入口等处。
2、入侵报警系统
(1)在小区四周围墙配置红外对射探测器,使整个小区周界全面设防,无盲区和死角。
(2)在小区商业部分女儿墙上方配置红外探测器,有效防止盗贼攀爬入户盗窃等问题。
(3)于联体别墅处设置泄露电缆入侵探测系统。通过入侵者进入泄漏电缆区域引起的电磁能量波动,从而接收信号的变化发出报警信号,起到安全防范作用。
3、数字可视对讲系统
本系统采用IP网络型可视对讲系统,分机为免提7寸液晶屏可视对讲分机。
数字可视对讲系统将管理中心、门口、住家三者紧密联系起来,使外来人员必须与住户联系并经过住户认可后才能入楼,从而有效地防止外来人员自由进出楼内,降低盗窃案件发生的可能性,同时住户可以通过钥匙 /刷卡自由开启梯口的大门(一层及地下室单元出入口)方便地进出;并且在电梯内通过刷卡功能直接到达指定楼层。当住户或访客需要联系物业管理人员时,也可以直接呼叫管理中心,以便及时处理各种问题。
在主卧室内设置紧急按钮,报警信号由对讲传输线路传输至消控室,实现住户户内安防功能;其余防区预留。
4、停车场管理系统
配设中央收费管理系统的停车库管理系统,对进出地下停车场的车辆进行自动登记、监控和管理。
5、人脸识别系统
采用人脸识别技术,主要针对各业主忘记带卡的情况下的身份认证。
6、离线式电子巡更系统
离线式实时对讲调度/巡更系统,作为周界防范报警、视频监控、楼宇对讲和住户报警等系统的补充,为小区提供全方位的安全防范体系;并且能加强对巡更人员的智能化管理,确保保安人员能按时、按顺序地对小区内的各巡逻点进行巡视。
图
巡更系统示意图
六、机房工程及防雷接地系统
1、机房工程
机房工程包括电信机房、有线电视机房、安防监控机房等,各机房均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并满足功能需求。机房工程作为整个小区的智能化设备的载体将为各系统弱电设备提供一个稳定、有效的载体,应保证各弱电系统的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由以下子系统组成:
机房照明系统;弱电供配电系统;机房装修系统;机房环境监控系统。
2、防雷接地
防雷接地系统是涉及多方面的综合工程,不仅关系到弱电各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还关系到弱电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接地系统:
交流工作地:接地电阻≤4Ω
直流工作地: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
安全保护地:接地电阻≤4Ω
防雷保护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执行
参考文献
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
2.《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1-2007
3.《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4-2007;
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5-2007;
5.《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6-2007;
6.《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
[关键词]虚拟货币;网络社区;运营管理
21世纪是网络经济时代,网络虚拟货币作为一种新的微型支付工具和交易媒介,使用日益广泛,虚拟货币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电子商务以及虚拟网络经济的发展,而虚拟网络经济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虚拟货币的发展和影响力。谁在使用虚拟货币?为什么人们会选择使用虚拟货币?为什么新浪社区只用2种虚拟货币而百度却用了6种虚拟货币?网络社区如何运营虚拟货币来获取更大收益?本文试图对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予以解答。
1问题提出与研究对象界定
随着web2.0技术的日新月异,虚拟货币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发展。综合国内外1997年以来文献中“虚拟货币”一词的概念框架,按发行主体和使用范围虚拟货币外延可分为三层:第一个层次是以网络虚拟货币为代表的狭义虚拟货币,囊括了论坛积分、各网络公司推出的虚拟货币等以私人为发行主体并在特定范围内流通的货币符号。第二个层次是包括信用卡在内的电子货币,由国家或货币组织发行并可广泛流通,层次上与狭义虚拟货币属于同一级别,包括电子钱包、网络支票、各类电话卡、消费卡等。第三个层次是指一切虚拟化了的货币,即广义虚拟货币,这部分不仅包括狭义虚拟货币和银行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电子货币,而且包括社区货币、补充货币、特别提款权等其他一系列特殊的虚拟货币,其发行主体既可以是政府,又可以是个人,是前两个层次的总和及扩充。
本文旨在研究网络社区经营者发行和管理的虚拟货币,外延上隶属于狭义虚拟货币的范畴。如无特别指出,本文所指虚拟货币,均指狭义虚拟货币。此外,综合文献研究的成果,本文研究的是虚拟货币的内涵,遵循中国央行前副行长、中国银联董事长苏宁在《虚拟货币的理论分析》一书中“初级虚拟货币”的概定:“初级虚拟货币,是指由非金融机构发行,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在发行者与持有者或发行者和少数几个商家与持有者之间流通,能购买现实商品、虚拟财产或电子化服务的充当等价物的近似货币,游戏世界里流通的游戏币也是初级虚拟货币的一种。”
本文从网络社区中的厂商行为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网络社区进行调查实证和内容分析的方法,探析网络社区中虚拟货币运营的内在规律、价格体系和赢利模式,从而为企业界和理论界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2数据采集与分析
本文选取的样本对象为Alexa中文社区综合排名靠前的前130个社区,考察时间为2010年3月3日—2010年4月6日。通过注册并登录进入社区,使用该社区虚拟货币并观察其他社区会员的相应资料,进行页面分析并浏览社区中“社区帮助”、“积分说明”、“新手指南”、“论坛说明”、“兑换帮助”以及其他相关栏目的关于虚拟货币规则和使用的内容。排除三个无法访问的社区,最终收集了127个社区的有效资料。为便于分析,根据艾瑞调查的分类方法将社区分为六类,六种类型社区的数量详见表2,这也可以基本代表目前主要中文网络社区的分布情况。
2.1网络社区使用虚拟货币的类型及分析
虽然不同社区的虚拟货币各有单独名称和特色,但调查发现,根据虚拟货币的发展阶段、功能和流通范围的分类标准,可借鉴苏宁(2008)将初级虚拟货币分为“初级低能虚拟货币”和“初级高能虚拟货币”的方法,社区中使用的虚拟货币均可归类于以下三种形态,见表1。
2.2不同类型虚拟货币的应用情况及分析
127个社区中,有25个社区(占19.7%)未使用任何一种形态的虚拟货币;而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初能虚拟币,被约70.1%的社区采用;约20%的社区开发了应用币,11%的社区发行了高能币,详见表2。
根据表2,高能币和应用币主要是被综合门户和娱乐游戏社区所使用,但是地方门户和新闻类社区则完全没有开发高能币。调查分析认为,虚拟货币的应用情况同社区的赢利模式密切相关。目前大多数中文社区的赢利模式还是以传统硬广告为主,在本次调查的127个社区中,除水木清华等4个社区无任何收入模式以外,其余的123个社区都在经营传统广告,特别是很多地区门户和新闻社区,传统广告可能是他们唯一的赢利模式;在这种赢利模式下,社区对虚拟货币的需求和运用是很有限的。但是,同时也有少量社区,通常是大型综合门户,如腾讯、搜狐等,或者在某一领域占据领导地位的社区网站,如百度、迅雷等,在积聚了大量的会员后,自主开发应用(如迅雷开发博客、视频等)或者引入第三方合作开发应用(网络游戏等),其赢利模式已不限于传统硬广告,各种植入广告、网络公关、会员服务、社区电子商务、无线收入、网络游戏等都成为赢利点,虚拟货币对这些社区的作用尤为突出,因而,这些社区对虚拟货币的开发非常丰富,其虚拟货币体系通常也较为齐全,见表3。此外,调查还发现,一些社区使用的同一形态的虚拟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这种情况主要有两种原因:第一,部分社区使用很多种初能币,如积分、威望、魅力、经验等不一而足(例如,瑞丽论坛有五种初能币,而AC四月青年社区则有六种初能币),但由于缺乏业务和赢利模式,虚拟货币徒具其形而缺少开发。第二,综合社区如腾讯,有较多自主开发应用和第三方业务,业务之间独立性高,不同的应用使用不同的币种,从而有多种应用币。多币种的优点在于能够对不同应用开展针对性营销活动,并便于结算和分类分析,但也会造成使用上的麻烦和混淆,降低用户的感知便利、提高转换成本从而影响积极性。
2.3虚拟货币的生成途径分析
在各种活动中,注册、登记个人资料在很多社区通常会得到系统给予的初始虚拟货币,这通常是作为“种子基金”,引导网民开始体验活动。发帖和精华帖产生虚拟货币的方式是最被广泛采用的,采用率达到95%。这些活动通常由社区系统自动产生不同数量、不同类型的虚拟货币。网民创造社区虚拟货币的方式虽然有成百上千种,但从本质上进行归纳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类,见表4。
同一个社区对于不同的活动所给予的虚拟币可能相差甚大,例如,影视帝国论坛中发帖只有1个E币,而精华帖有50个E币。而不同社区的相同活动产生虚拟货币也有较大差异,例如,天健网推荐链接只有5个天健币,而雷傲论坛推荐链接却能给会员带来50个雷傲元的收益。
2.4虚拟货币的价格体系
(1)外部方式获得虚拟货币的价格体系。为便于分析,选择了一些代表性的虚拟货币及其社区,其中官方比价来自各社区网站官网,非官方比价来自IGE数据的整理(详见表5)。官方购买方式的差异代表了不同方式购买支付的手续费成本,而非官方的购买方式通常价格要便宜一些,但常常面临被欺诈、缺乏交易保障的危险。
(2)内部获得虚拟货币的价格体系。从注册、登录、浏览,到上传资源、回答提问、参与版面管理等深入活动,调查发现社区中生成虚拟币的网民行为林林总总约有上百种,有些是大多数社区共有的基本方法,有些则体现了不同社区的独一无二的特色和创意,表6是某典型社区虚拟货币内部产生规则。
2.5虚拟货币的回收途径分析
虚拟货币为社区成员广泛接受的根本原因在于社区提供的虚拟货币回收系统(对会员来说,即虚拟货币的用途)能够为会员带来价值。虚拟货币在不同社区中的回收方式概括下来可分为两大类,见表7。对会员来说,虚拟货币的用途有两个重要指标,一是产品(服务)价格;一是购买域,即购买对象的广度。不同社区表现出明显差异,与社区发展阶段、规模、发展目标和赢利模式、外部性都有关系。
2.6虚拟货币流通规则
高能币主要用于支付本社区的应用服务,也能用于第三方的应用服务,而应用币主要用于第三方应用。
大多数社区的基本原则是外部现实资金充值只能充入高能币或应用币,而内部来源的非现实资金则充入初能币;并且,通常高能币可以用来兑换为初能币或应用币,但与此反向的兑换只有约32%的社区允许。
大多数社区禁止会员之间直接的虚拟货币转让和交易,但是通过出售资源、悬赏、游戏PK等方式产生的虚拟货币的所有权转移通常是允许甚至鼓励的,这使得上一条禁令似乎无效。此外,高能币、游戏币甚至部分初能币“回兑”外部现实货币,在一些中小型社区中比较常见,如态度8、豆包网等,但在大型综合社区(如QQ社区)中通常是被严加管制的。这种“兑现”因为可能导致“挤兑风险”、“通货膨胀”、“洗钱”、“冲击现实人民币”等风险,已经成为虚拟货币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3管理意义
虚拟货币,最早起源于网络积分计划的营销工具,在网络经济飞速发展中演变成支付工具。对企业来说,虚拟货币的双重工具属性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提升用户黏性,吸引人气,留住会员,充分调动会员的积极性,维持社区的持续性发展;另一方面可刺激、引导会员进行交易和消费,促进虚拟增值业务和应用业务的销售。对于社区经营者而言,虚拟货币运营的思想精髓在于要让网民觉得在论坛里挣钱和花钱都是一种享受,那样才会成功。
3.1良好运作的虚拟货币体系能够促进网络社区的高效运营循环,提升社区的核心内容和价值体系
首先,社区要能提供实质性的核心内容和价值体验,要能满足会员的网络生活诉求;其次,通过种子基金等方式鼓励会员体验社区生活和虚拟货币功用;再次,会员获得虚拟货币的方法和渠道,要让人感到便利、公平和合适的难易程度,过于容易会导致社区货币泛滥,降低持有热情;过于困难则会使会员畏难而退;最后,就是虚拟货币交换实物或者与现实货币兑换方式应当方便、灵活。
3.2不断创新和开发,给会员提供更精彩的应用和价值基于虚拟货币体系的支持与拉动,网络社区可通过内容自创功能赋予玩家自由发展的空间,通过SNS社区或微博工具联动用户的社会关系交互网络,通过不断丰富的APP、任务、活动体系引导、深化用户与社区、用户与用户之间的数据交互、成长发展、消费互动架构完善丰富化的应用体系,生成企业旗下的统一用户数据库,并不间断推出新版本和补丁,持续更新更为丰富的用户服务和社区活动,不断创新电子商务、互动广告(BD)、论坛运营外包(FMO)等新运营模式来完善赢利途径。
3.3维护社区稳定的虚拟货币体系,设置合理的货币流通和交换规则
社区运营者应当保管好会员的个人资料,加强会员账号及其虚拟资产的安全保护措施,加强对会员的隐私和财产的安全保障,从而提升会员对社区的信任感和忠诚度。稳定的货币体系对企业非常重要,应当采取技术手段,监视并防范可能产生的刷分、外挂、金币农夫、打币工厂和其他投机行为,这些行为会导致虚拟货币的大量泛滥从而破坏社区价格体系,影响会员的感知公平导致不满意和不信任,也会直接造成社区收益流失。
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虚拟货币也将继续进化,并表现出越来越强大而深远的影响力。社会生活形态的变迁,以及政府政策、法律制度的介入等都会影响到虚拟货币的未来走向和经营策略,这将是一个值得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艾瑞.2009年中国网络社区研究报告[R].2010.
[2]Prinz,A.,Moneyintherealandthevirtualworld:e-money,c-moneyandthedemandforcb-nomics[J].1999(1):11-35.
[3]Solomon,E.H.,Virtualmoney[N].1997:OxfordUniversityPressNewYork.
[4]苏宁.虚拟货币的理论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5]王海龙.基于电子商务的网络虚拟
货币研究[J].电子商务,2007(6):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