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教育的要求

小学教育的要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教育的要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教育的要求

小学教育的要求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人文教育;人文修养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还应该帮助学生学会怎样做人,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对待他人、集体、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的自然与环境。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数学教学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观念

数学是科学课程中的基础学科,数学知识中的人文教育价值虽然没有人文知识那么直接,但数学知识中蕴含着人文学科所没有的丰富的人文教育内容。这是由其学科特点决定的。陶行知先生说:“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新的人。”数学的一题多解能使学生探索出新颖奇异的解答思路,充分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这是人文学科教学所不能及的。

小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此阶段对学生加强人文教育意义十分重大。每个人都必须接受六年小学教育,所以,小学数学的教学对象是最广的,而且经历的时间也最长的。小学数学教师要树立数学教学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观念,这是我们将人文教育真正落实在实践中的根本。

二、正确把握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

小学数学教与学的内容伴随着时代变化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因此,它的学科特点是具有时代性的。传统的小学数学是以“算术”为名称,基本的内容是围绕着计算技能而展开;而现在的小学数学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认真研究正在使用的小学数学1~12册的全部教材,熟悉教学内容,整体把握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这样,才能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适时有效地进行人文教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小学数学应用范围广,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

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它在日常生活、进一步学习、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小学数学学科的认识起点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事例,从事例中总结出法则和意义,而并非逻辑公理。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生活,联系实际,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取,把教学归朴实践、归朴生活。

2.小学数学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

数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现代自然科学是以物质世界研究为对象,是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研究,所以,现代数学学科是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的。在数学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概念的形成和演变,重要数学思想的确立与发展,重大理论的创立与沿革等,无不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思想:发展、运动与变化。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重视实践,一切从事实出发的唯物精神。

3.小学数学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包含了丰富的人文教育内容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数学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直在不断地被丰富,小学数学各学习阶段的内容也是遵循数学学科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学生从理解生活中具体的数学现象到形成初步的抽象的数学思维,从认识数到理解数的意义和数之间的关系,从认识图形到理解图形间的关系,从实践活动到综合应用,这些内容都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不断深化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数学的发展史。其次,数学学科是培养人的理性思维最有效的学科。理性思维是一种历史的、科学的、富有哲理的思考,是批判的思维,是求异或创造性的思维,是一种在更高层次上进行的道德推理。数学中还有更多人文教育内容,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研究中认真探索发现。

三、全面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

小学数学教师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逐步养成良好的文学作品阅读习惯。只要安排好个人的时间,经常到书店逛逛,购买一些好的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藏书架。学会鉴赏就是学会审美,只有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才能用这双慧眼去发现数学中美的存在,才能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综上所述,教师要把人文知识、人文精神浸润在数学知识中,使其是既具有数学特质又具有人文特征的一种教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在工作中应处理好数学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辩证关系,实现科学化与人文化的整合,力争做到科学课程人文化,人文课程科学化,从而促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教育的要求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小学英语老师;素质要求

近年来,英语学习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社会各界对人们英语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国家教育部门将英语纳为学生教育的重要学科,学生家长和学生也对英语学习给予了足够多的重视,英语成为仅次于母语教学学时最长、年限最长的学校课程。为使英语学习取得成效,国家在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建设上做出了巨大努力,英语老师作为一线的英语教学从业者对学生英语学习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老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

一、教师的英语专业知识

(一)英语教师专业知识现状

1、学历与知识储备不对等

小学英语教师的学历要求为专科及以上学历,但目前很多学校英语老师的专科学历并非经由专业的大专院校取得,而主要是通过自考及函授课程获得,因此,尽管他们的学历要求达标合格了,但与小学英语教师的要求标准并不完全匹配。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暴露出许多问题,发音不标准、听说技能欠缺、书写不规范、英语专业知识缺乏等都制约了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老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教材和参考书,老师学历与知识储备的不对等直接造成学生英语学习教材的不完整,学生的英语学习也就局限于固定的范围和模式中,很难有深入和突破性进展。

2、知识结构单一,专业知识老旧

小学英语教师大多是达到学历聘任要求就会被聘用,绝大多数老师并非师范院校出身,也并未接受相关的教育教学知识的培训,因而对教学方法、儿童心理及教育学方面的知识不甚了解,这就使得老师找不准正确的教学方式,摸不准学生的心理特点,难以对症下药,使得老师空有英语专业方面的知识而不得其用。老师单一知识结构很难将专业知识应用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久而久之,老师的专业知识就跟不上教育事业发展变化的步伐,显得陈旧而不合时宜。老师在长时间的工作后,会不同程度的出现词汇减少、听力下降、语速变慢等问题,这些都是阻碍英语教学的问题。

(二)提升老师专业知识的方法

1、不断学习,丰富英语基础知识。小学生英语教学重要的教学任务在于普及英语基础知识,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因而老师必须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老师的单词发音、语调、音标及书写习惯都会被学生模仿,如果老师发音不准、书写不规范都将影响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因此老师必须在已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规范书写、标准发音,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2、丰富知识结构,定期接受培训。单方面具备丰富的英语专业知识而不具备教育相关方面的知识难以将英语教学工作深入有效地开展,这就要求英语老师必须不断涉猎其他方面的专业知识,丰富自身知识结构,使自身专业知识在其他知识结构的配合下有效发挥作用。老师还要加强文化知识背景的学习,不可仅仅拘泥于单词、语法的学习和教学,适当的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风土人情等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利于学生综合知识的扩展。

二、教师的教学能力

(一)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

1、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小学英语教学还未摆脱传统的说教模式,仍然停留于老师滔滔不绝的讲授,学生机械被动的听课状态,师生间缺乏有效的互动。英语是语言类学科,需要师生间彼此配合,相互沟通交流,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现在的英语教学课堂,很多时候给人以死气沉沉的压抑之感,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不起来,甚至被扼制。

2、科研意识薄弱、科研能力缺失

老师的教学工作是教与研的结合,而当前小学英语老师的主要工作在于教学方面,忽视了英语科研方面的工作。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小学英语教学任务量大、课时多,老师分身乏术,没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二)提高老师教学能力的方法

1、老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上,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与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关系,让学生畅所欲言,双方合作学习,共同进步。随着多媒体应用技术的不断推广,老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在课下,组织学生举办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板报设计比赛等,丰富学生学习活动的同时达到英语教学目的。

2、学校要成立专门的英语教学科研组织,定期安排老师充电学习,巩固老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开阔老师视野,丰富知识结构,利用网络授课和网络座谈等方式,帮助老师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传播新型科研理论,加快老师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成长,锻炼老师科研教学能力。

3、老师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形成富有魅力的性格特征。很多学生执着于某门学科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老师个人魅力的吸引。英语老师需要不断学习,广泛涉猎知识,形成个性鲜明的性格特征,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三、结语

小学英语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作为小学英语老师要正确认识自己在英语教学中扮演的角色,积极投身于英语课程改革事业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找准英语教学的重点,把握好小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采用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并不是单靠老师本身,还需要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而且提升老师专业素质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各方协同作业,打好攻坚战和持久战,为小学英语教育提供更好的师资环境。

参考文献:

[1]金立畅.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教师素质框架构建[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2).

[2]李娟.新课改形势下的小学英语教师素质要求[J].江西教育,2012(12).

小学教育的要求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创新 自由探索 宽容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171-01

语文教育实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去构建新型的课堂,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真正迈向一个崭新的境界!

一、关注学生学习的发展性,尽量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要实施好这一目标,教师首先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用心去呵护学生创新的一切灵性。因为,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可是实际的教学中,有许多扼杀学生创新灵性,破坏“宝贵财富”的做法。如:有位教师问学生,冰融化了变成什么?有的学生说变成水,有的学生说变成小河,有的学生回答变成春天。结果回答水和小河的受到表扬,说成春天的被老师斥为“胡说八道”。这个教师的做法令人悲哀――惟一有灵性的孩子被他狠狠打击一番,其结果,或许这个世界上因此少了一位诗人。可与其相反的,一位老师在上完《两只鸟蛋》之后,看到学生仍兴致勃勃,便利用几分钟让大家说说心里想说的话。一位学生要求上台背诵白居易的诗:“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这位教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进行一番热烈的对话。大家从“不能打枝头鸟”到鸟妈妈怎样照顾小鸟,又说到“我们的好妈妈”。这时,一个学生突然说:“我们的妈妈就像鸟妈妈一样好,因为我们都是鸟蛋。”(全班哄堂大笑)当老师询问“为什么”时,他一本正经地说:“因为我们现在还小,比较容易被坏人带走,如果被坏人带走了,妈妈也会像鸟妈妈一样着急的。”(其他学生赞同了:喔!那我也是鸟蛋……)我不禁为这位教师关注学生、尊重期待,善于呵护学生的创新灵性的言行而喝彩。

二、关注学习方式的探究性,尽量为学生营造一片自由探索的空间

新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学生在课程学习方式上由过去的以接受性为主向“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方式上转变。如何才能做到让学生自由地去探索,主动去合作,自己获取?我们知道,学贵有思,思贵有疑。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自己想的,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撞击学生智慧火花的地方,教师都应该想办法为其提供机会,那么学生的终身受用的知识就会自然而然地建构起来了。小学阶段,向学生提供了许多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素材,以“问题──探究──新问题──新探究”的基本模式展开。这一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学习了知识,重要的是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许多生活必备的经验。

三、关注学习主体的互动性,尽量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率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时仅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并穿插同座之间的讨论,但结果是“问之不切,则其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这种形式上的交流与主动学习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知识的建构。事实上,学习交流,是基于有效的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基础之上的。实现有效的互动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密切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思考性、探究性、思想性、趣味性和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与讨论性练习,才能够实现师生、生生之间有效的互动。其次,交流应是双向的,教师创设有效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或小组讨论,在回答问题后,教师应给以有效的反馈,而不是简单地判断学生回答问题的对与错,或简单地予以更正。教师的介入行为应是: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完整,则一定要给予明确、积极的评价。如果学生的回答不周、不足甚至错误,则要引导其找错并加以改正,或指导学生弄清回答的根据和理由,通过再思考先前的回答,或要求学生补充他人的回答。教师这一介入行为,有助于发展学生评价、判断和交流的能力,有助于他们主动获取知识。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交流,还应关注学生个体积极主动的求知、充分的言语实践活动,这样“互动”才能落实。要把握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

四、关注学习材料的储备性,尽量把学生的眼光引向课本外那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学生头脑中已储备的与学习新知有关的材料充分地挖掘出来,优化组合,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创新的教学要从封闭走向开放,开放教材,开放课堂,给学生提供“凭借”的机会,实行大语文教学观念,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沟通,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各学科教学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课堂教学与火热的社会生活相沟通,扩展外延,丰富内涵。

(1)向课外开放。课前可让学生去感知、去体验,开放学习,让学生事先了解课堂学习内容的背景材料,作好学习的铺垫;课堂学习结束后,可凭借“例子”,尽力拓展,把学生知识的触角引向广阔的知识领域。

(2)向学科开放。如语文课可向自然课开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向数学课开放,可让学生算一算、比一比;向美术课开放,可让学生画一画、涂一涂;向音乐课开放,可让学生听一听、唱一唱等等。

(3)向社会开放。要利用现代信息媒体,听广播、看电视、看录像、看VCD、上网等,拓展学习渠道,让学生充分利用校外世界的教育资源。教师则适时指点、引导,使学生在广阔的大自然中尽情地学习,享受着开放学习的乐趣。

五、关注学习过程的反思性,尽量宽容对待学生

小学教育的要求范文第4篇

一、为课堂教学知识的讲授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在上课开始,都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导入课文,如平时最常采用的复习法就是在回忆旧知识的同时过渡到新知识,让它们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得到较好链接。有些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发生理解上的困难,认识上的错误、思维上的局限就是因为没有很好地掌握新旧知识的联系,没有意识到知识的遗忘是非常迅速的,只有不断巩固旧知识,才能够在新知识的接受上产生强大的助推力量。预学作业就是不但要复习好旧知,还要认真学习有关的新知才能够顺利解决,预学作业在两者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把自己不懂或即将遗忘的东西及时补上,为下一步听好教师的课堂教学接受新知识作好充分的准备,课堂知识的获得就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能够大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预学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在下发预学作业的时候就要提出具体的要求,哪些是能够自己完成的,哪些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才能达到。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不仅是学习语文的必然要求,而且自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预学作业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空间和机会,培养自学能力的方法和算途径很多,活动内容也是层出不穷,实践证明了预学作业一种行之有效的而且是极其重要的一种自学活动,预学作业做得较好的学生,自学的能力发展也十分迅速,提高学生自觉性,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能力是,平时一下子不能够就获得的,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持之以恒。

三、提高课堂授课的效率

学生做完了预学作业,就是把旧知识复习了一遍,又预习了新的知识,还有一些不能明白的问题在教师讲课的过程和同学互相探讨的过程中来完成,因此,能够在注意听课中教师讲课的重点在哪些地方,需要认真把握,哪些是企待解决的难点,需要集中精力。听课就会做到有的放矢,带着问题去寻找真正的答案,同时,能够对教师上课的教学内容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增强学习的欲望。也给教师上课提供了一个让学生尽情施展的舞台,能够表达不同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增强学生探讨问题的信心,课堂能够展示出较强的生机和活力,较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小学教育的要求范文第5篇

一、 理解课程标准,树立新观念

国家教育部新编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定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三维健康观。关注学生体育学习、锻炼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使学生确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前我的体育教学过分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动技术、技能的培养,强调的是学生的身体健康,以我为中心地位。我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考什么内容,就学什么内容,把体育锻炼当作短期行为,考虑最终考试能顺利通过便完事。我教学中忽视长远效益,忽视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忽视心理、社会两个领域素质的培养,没有把终身体育作为一种指导思想,贯彻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自从“体育新课程标准”思想的提出,对我的教学的改革有了指导性,我感到,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育习惯、体育能力以及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锻炼,自我评价,学会科学的锻炼方法,为他们今后走出校门,走向“完全靠自觉行为来维系的终身体育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二、 改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

1.精选教学内容

以前体育教学以运动项目或以我为中心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将课程学习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的确,要根据目标去选择内容,且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开展创造性教学留有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在教学中,我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优化教学内容,满足学生需要,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终身受益。教学内容中精选适宜学生学习的五个领域,终身体育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兴趣的内容,实用体育、民族体育、现代生活体育、娱乐体育的内容,如:武术、韵律操、羽毛球、毽球、体育舞蹈等。还可以对一些竞技运动项目进行适当的改造,如:简化规则、降低难度等。以科学精选的新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淡化“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是指教学过程中直接搬用专业化、成人化的竞技运动,强调学校体育为竞技体育打基础,从而忽视普遍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使平时体育课堂教学变成了专项运动训练课。我认为,如果这样教学,很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我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淡化运动训练成分,强化教学方法传授;应淡化对生理指标的注重,加强对非智力因素、情感因素的注重等,使平时的课堂教学更贴近中学生。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对教学效果、教学过程机制的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的评价相结合。所以我一直反对“竞技体育”的教学模式,现在教学新课程标准理念给了我极大的支持,平时上好一堂体育课该怎么上心里就更有数了。同时我也努力学习,在工作中加强业务进修,提倡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逐步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去达到和实现体育教学的五个领域目标,扬长避短,最终实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3.灵活运用教法

新课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探究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例如,《跳短绳》一课,一般采用传授式教学法和学生反复练习的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在教法上,我尝试激趣法和鼓励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课前,激发学生模仿小兔、袋鼠等动物跳,然后,布置小动物学跳绳,比一比谁学得快的任务,让学生自由练习。练习过程中,一些基础好的学生很快就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为了保持学生的练习兴趣,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花样跳绳,一方面,让学生当小老师教不会的同学。每当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我都会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有时作出惊呀的表情,有时有意输给学生,在我的激发和鼓励下,学生对跳绳充满了兴趣,不仅体育课上跳,回家跳,课间十分钟也在跳,学生只要一见到我,就拿着跳绳跑到我跟前,让我数数,面对学生的进步,我深感成功的快乐。当然,体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有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游戏竞赛法 、动机迁移法、成功教学法、创造思维法、兴趣教学法等,我想,只要在意,改变在教学中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去完成作为中学体育教师适应新课改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