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程造价改革方案

工程造价改革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程造价改革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程造价改革方案

工程造价改革方案范文第1篇

 我国工程造价的改革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特别是随着投资管理体制和建筑业管理体制的转变而进行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工程造价改革也只有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一、应对工程造价管理进一步深化改革

   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并与国际惯例接轨。我国工程建设要坚持招标投标,在工程造价管理上,也应保持与国际惯例一致。我们只要坚持了这两条,对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就能起到很好的规范作用。因此,改革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定额计价方法,造价构成和计费程序,将形成实体的费用与施工措施费用相结合,形成具有企业特点,又有市场经济特色的竞争报价。企业自主报价,也有利于建筑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为此,造价管理部门要积极推进国家的改革方案,并有所突破。

   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国家早已提出“政府宏观指导,企业自主报价,竞争形成价格,加强动态管理”和“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改革方案。造价管理部门作为政府工程造价管理的职能部门,要坚定不移地推动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认真地履行好政府职能,制定出统一的“市场规划”并监督实施,而其他的事情则由市场各主体去进行完成。当前要按照国际惯例,大力促进工程造价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的发展,让咨询服务公司与政府机构脱钩,成为真正公平公正的企业法人。

   工程造价管理站,作为政府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职能部门,具体承担着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改革的职责。但是,各地方造价管理部门的管理还未能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工作的重点仍放在定额管理,协调甲乙双方针对定额理解的偏差而出现的纠纷,建筑材料“信息价格”等方面,其工程造价改革的职责还远未承担起来。我认为,当前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是:

   1、造价管理部门是各级政府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行政职能部门,要主动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入世的要求,积极创造我国入世后的工程造价管理新秩序,不能按照以前只管定额的方式进行管理,同时要大力规范造价管理市场,积极推进工程造价咨询公司的建设。

   2、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加强建筑市场管理的同时,要同时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市场的改革,并尽快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

   3、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提出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方案的同时,一些相应的改革措施要立即配套跟上。

   二、应对我国工程价格形式进行改革

   工程建设经济管理体制和工程商品的交换方式往往随着整个国家的经济体制转变而发生变化。因此,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往往存在不同的工程价格形式。

   在传统经济体制下,工程建设任务由国家建设主管部门按计划分配,建筑业不是一个独立意义上的物质生产部门: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财务收支实行统收统支,工程价格仅仅是一个经济核算工具而非工程价值的货币反映。与这种工程建设经济管理体制相适应,我国工程价格采取了概预算加签证的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程价格形式的改革出现了预算包干价格和招标投标价格两种新的形式。

   我国工程造价的继续改革,在工程价格形式的选择上,既要符合工程价格形成规律的要求,又要有利于工程价格管理目标的实现,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工程建设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新的工程造价形式,要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有助于工程价格的形成符合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发挥价格杠杆对工程商品供求的调节作用。

  2、有助于提高国家,企业,工程商品买卖双方对工程建设成本和工程价格的双向控制和约束,提高工程建设投资效益。

  3、有助于有效地发挥国家对工程价格的管理职能,贯彻落实国家对工程价格的方针政策。

   由上述价格形式改革的基本纲领原则和我国国有施工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的要求,我们可以认为,我国工程价格形式改革的方向是:国家定价的预算包干价格形式,国家指导的招标投标价格形式和国家调控的招标投标价格形式并存,根据工程项目投资性质选用。

   国家调控的工程招标投标价格的特点是:

 1、自发形成。由工程承发包双方根据工程自身的物质劳动消耗,供求状况等协商议定。

   2、自发波动。工程价格随着工程市场供求的波动而处于上升或下降的波动之中。

   3、自发调节。通过价格的波动,自发调节工程商品的品种和生产数量,以保持投资额与生产能力的平衡。这样的一来,工程价格既由国家工程价格管理部门对工程价格进行间接调控,贯彻落实国家工程价格的方针政策,又给价值规律以充分发挥作用的余地,以活跃工程市场,满足工程投资的需要。

   国家调控的招标投标价格经常处于不稳定之中,但从较长时期看,价格仍然是围绕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工程价值而上下波动。今后,将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凡企业投资国家允许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均由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

   政府产业开发投资的工程,价格形式应采用国家指导的招标投标价格形式,价格形成应具有计划控制性和国家指导性,价格决策主体是国家和企业;企业投资的工程,价格形式应用国家调控的招标投标价格形式,减弱价格形成过程的计划控制性和国家指导性,相应加强市场的竞争性。逐步取消国家工程招标管理部门对标底价格的审查核对招标,投标,评标和决标的直接管理,相应加强工程价格咨询公司的服务。

工程造价改革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BIM模式,课程建设,教学模式

《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其综合性与实用性很强,学生需要掌握基本建设造价文件的分类及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依据、方法和程序;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工程量清单编制及综合单价的组价方法;熟悉竣工结算的编制与审查;了解计量与计价的软件应用。伴随当今国际大趋势BIM模式的出现,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建筑行业综合设计施工技术,近几年在我国建筑行业展开发展与应用,因此对专业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与影响。从设计、预算、施工、结算的全过程均发生变革,由此对《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提出新的课程方案。

1《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特点

1.1传统授课模式存在部分问题

《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的主要核心为让学生掌握建筑工程计价的概念,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法、程序,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的编制及应用;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的组成及确定;竣工结算与竣工决算的概念,竣工结算的编制与审查[1]。授课模式基本上为熟悉工程图纸,然后进行分部分项工程列项,进行工程量计算,添加相应定额,进行内部调整,完成预算。内容重点为工程量计算与校核,但是对于目前工程领域现状而言,成本控制为核心。

1.2课程核心———重量轻价

传统的《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的教学模式基本重心为工程量计算,同时要求精确程度的控制,所以要求教学过程中时刻以工程量计算为核心进行展开,而忽略了价格的完善,但这恰恰背离了课程的本质,需要量价统一,才是完美的工程造价过程。

2基于BIM的新课程方案

2.1BIM模式的优势地位

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已经进入全过程管控阶段,BIM技术应用可有效减少能源与资源消耗。美国做了一个研究,统计了48个运用BIM技术的项目,研究发现通过运用BIM技术可消除40%预算外更改,同时造价估算控制在3%精确度范围内,BIM技术通过发现和解决冲突,将合同价格降低10%,项目工期缩短了7%,及早便可实现投资回报。计算精确程度与快慢程度直接影响预算编制质量与效益。BIM技术的自动算量功能可提升计算客观性与效率,还可利用三维模型对规则或不规则构建等进行准确计算,也可实时完成三维模型的实体减扣计算,无论是效率、准确率还是客观性上都有保障[2]。

2.2《建筑工程预算》课程建设方案设想

BIM技术在造价管理方面的最大优势体现在工程量统计与校核上,三维模型建立后可自动生成具体的相关工程数据,对比二维设计工程量报表与统计情况来看,可发现数据偏差大量减少,课程采用建模软件REVIT模型导入,三维模型建立后可自动生成具体工程量计算数据,从而高精准、高效率的完成工程计量的相关工作。

2.3BIM技术与《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的紧密融合

《建筑工程预算》为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课程,伴随BIM技术对课程建设与完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建模软件的利用,打开了从设计到施工、从设计到预算的完美融合,模型建立之初则体现了后期工程算量的对接问题,课程中引入基于BIM的REVIT软件学习,模型建立则后期数据随之产生,所以相比传统工程造价过程,BIM技术的应用可谓是对工程造价的一次颠覆性革命,具有不可比拟的绝对优势,全面提升工程造价行业效率与信息化管理水平,优化管理流程,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

2.4技能大赛的优势地位

高职教育重心在于培养可操作型人才,就业即能上岗,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时刻以学生为中心,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结合专业知识的渗入,完成建筑工程预算的全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引入与企业发展相关的技能大赛的参与机会,通过参加各项技能大赛,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促进了教师教学目标与企业结合的准确定位,师生相长,从钢筋、土建、装饰到安装水电,再到计价的合理流程。

2.5与实训室软硬件建设的有效配合

伴随现在工程技术的进步,现在《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的学习内容以软件操作为主,理论知识学习为辅,所以课程的教授过程主要在专业实训室展开,这就要求课程的建设方案以软件操作为主,辅助手工算量与计价,从钢筋到土建,结合广联达系列软件,进行校企合作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因建筑工程规模大、周期长、涉及数据繁多、造价值高,分阶段的多次性计价科学性受影响,所以要求我们在授课过程中与实际工程案例结合进行展开。

3BIM模式下课程的发展趋势

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贯穿项目的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结算五大完整阶段,每个阶段的管理都为最终项目投资效益服务,利用BIM技术可发挥其自身优越性在工程各个阶段的造价管理中提供更好的服务[3]。《建筑工程预算》课程在教学模式设计时,重点突出职业能力的教育,教师作为主导领路人,应设计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合理运用工学交替、任务驱动等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BIM技术的应用使得复杂繁琐耗时耗力的工程量计算在设计阶段即可高效完成,具有精准度高、效率高的特点,工程造价管理核心转变为全过程造价控制,减少繁琐的工程量计算,并对工程造价人员的能力与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重心由工程量计算向计价控制转移。BIM技术在造价管理方面的最大优势体现在工程量统计与核查上,一份合理预算的基本出发点就是量的调整与价的规范,BIM技术的介入应用可有效消除偏差[4]。BIM技术在中国的大力应用和推广,必将充分发挥其在建筑领域的领先优势,对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数据进行整合,项目各参与方的信息亦能充分共享,必将资源浪费降至最低,从而达到成本节约,效益提升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沈详华,方俊,杜春艳.建筑工程概预算[M].第4版.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王英,李阳,王廷魁.基于BIM的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架构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2(3):19-20.

[3]王林均.《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浅析[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5(2):33-34.

工程造价改革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铁路工程 管理体制 造价管理 计价模式

Abstract: this paper in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st for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esent situation, the in-depth study of the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st economic attribute, from the project cost pricing model reform the practice experience, according to rail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its own technical, economic characteristic,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realize rail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reform plan and the necessary supporting system reform measures, for the scientific effective investment control to provide the theory basis.

Keywords: railway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ystem cost management pricing model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铁路建设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的现状

铁路建设工程的实际建设期超过合理工期导致概算调整幅度增加;铁路建设工程的实际建设期比合理工期缩短过多,也会导致造价上升,主要是由于工程施工措施费用大幅度上升;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项目的造价控制效果优于实行工程建设指挥部或投资包干责任制的项目;扣除工程造价先天不足存在缺口的因素,作为运营单位的铁路局主管的项目比铁道部成立的临时的基建项目工程建设指挥部主管的项目的造价控制效果要好。

2 铁路建设工程“失控”或“失真”的原因分析

2.1 基建投资管理体制的影响

目前,大型铁路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评价由国家发改委审批,而组织初步设计、确定铁道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条件、概预算、资金筹措、外资统借统还等职权都由铁道部的职能部门行使,项目建设实施则由铁道部委托给铁路局或专门组织的项目法人作为建设单位进行,运营则在项目所在铁路局。因而无人对投资项目的筹资、建设、经营、偿债和取得资本回报全过程负责。这种管理体制导致概算编制者、审批者、执行者之间职责不清、权益不明。审批者有权决定概算,但不对概算负责;执行者无权审定概算,但要对概算负责。因此,编制的概算很难切合实际,形成审定概算层层“砍”一刀,而实施过程层层“超”。其次,项目业主没有落实到企业法人实体,投资约束机制尚未有效建立,为了争项目,有意压低投资估算,以便顺利立项,使项目成为“钓鱼”工程。因此,在传统基建管理体制下,建设工程造价不能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2.2 勘察设计的影响

设计阶段是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关 键环节,其中每一项工作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后续投资。据有关资料分析表明,设计阶段对工程投资的影响程度达75%以上。我国铁路工程建设中一向比较重视勘察设计工作,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目前的勘察设计工作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铁路勘察设计质量控制体系还存在漏洞,对勘察设计质量控制不严;同时由于目前对设计优化没有有效的奖励机制,不利于设计工作的精益求精。

2)受铁路建设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铁路建设立项项目增加,开工建设时间比较集中,项目建设周期相较过去大大缩短,同时也缩短了勘测设计周期,这也为设计院的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同时,在目前大规模铁路建设背景下,铁路勘测设计还未建立“储备”制度,往往使勘测设计的时间不充分,这就造成本来可以勘察准确的地方,由于时间限制不能准确。

3)铁路技术标准的提高为设计工作增加了困难,一些工程的技术标准尚不明确,对于工程使用寿命中的关键性指标还缺乏严格的可量化的技术标准。

2.3 计价依据和计价模式不科学

1)定额指标不合理。定额本质应该是一种消耗量指标,即只含量不含价。但是由于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价格长年不波动,因此为了使用方便我国铁路实施的定额一直是既含量又含价的,即实际上是一种单位估价表。这种定额的表现形式一直沿用至今。但随着我国市场价格的放开,这种定额的表现形式己经越来越不符合实际的需要。虽然铁路工程定额所定期各种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信息,但这种的价格信息仍然不能摆脱其统一性,只不过是从统一的单

位估价表换成了统一的工程价格信息。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水平相差很大,各地的建材价格、工资水平差异甚大,全国采用统一的定额指标作为计价依据并不合理。同时,由于工艺标准的提高和专用设备的投入提高了工程造价,导致原有概算指标的不适用。

2)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目前铁路工程已经全面实行招投标制度,目前的招标工作多数实行最高限价和下浮率制,投标人要想中标很难自主报价;最高限价和下浮率制极大的减小了招标人的风险,而最高限价是根据量价合一的定额计算出来的,当招标人提供的最高限价和下浮率不合理时也很难通过招标过程中的竞争机制来修正价格,不合理的工程价格给建设管理单位的投资控制带来困难,又给施工单位带来潜在的亏损,并有可能影响到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

3 铁路建设工程实现合理定价的对策

3.1 改革铁路建设管理体制,全面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铁路基建管理体制改革实践表明,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的项目比设立工程建设指挥部实行投资包干责任制合理定价和投资控制效果明显要好。通过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项目法人责任制,由项目法人对项目实行全过程负责,变阶段管理为全过程管理。在项目法人负责制下,业主可自己或由社会造价中介机构对工程造价的估算、概算、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决算实行一体化管理,建立一体化的管理制度,改变铁路各管一段的现状。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和投资咨询中介市场的发展,对投资合理定价的评估应由政府审批变为社会评估或审计,从而建立合理定价的外部约束机制。政府由对项目直接调控改为间接调控,实行“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运行机制。

3.2 加强与改进勘测设计工作

1)应改革设计程序,建立设计储备制度。增加预可研,为路网规划、项目建议书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资料,加深可行性研究,将初测、初步设计各专业的大部分工作,特别是线路、地质工作提前到可研阶段进行,达到稳定线路方案,提供比较准确的工程数量。同时对设计阶段进行调整,分为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两阶段,现在的初步设计水平要达到三阶段设计的技术设计水平。配合设计程序改革措施,可推行勘察设计储备制度,允许设计单位在项目决策时较早介入,提前进行勘察和初测。并且,为保证勘察与初测精度,还建立勘察与初测成果的质量与报酬挂钩的约束机制。

2)应改革设计计费办法,建立设计激励与约束机制,由于设计费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占75%以上,为从项目实施的源头控制造价,必须改革现行铁路设计计费办法,建立工程设计激励与约束机制。我国现行设计取费标准的原则仍是劳务性取费,这种计费方式,使得造价越高,设计单位的营业收入也越多。这样的取费标准和计算办法,极不利于设计者主动考虑降低造价,节约投资。因此设计计费时应考虑优化设计的奖励计费。

3.3 改革工程计价模式

计价模式改革应借鉴国内公路等其他行业和国外合理定价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路情,以“控制量、市场价、竞争费”为改革方向,最终目标是逐步建立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1)应实行量价分离。“量”是在符合国家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的条件下,完成分项工程所必须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实物消耗量的定额指标,由国家按社会平均水平统一制定,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一定程度的法定性。“价”是“量”的货币表现形态,随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升降,是影响工程造价最活跃的变动因素。

2)应实行工程实体性消耗和施工措施性消耗相分离。在实施量价分离的基础上,下一步实施“工程实体性消耗和施工措施性消耗相分离”。主要材料的消耗量,宜与周转性材料、机具等施工手段和措施性消耗量相分离。对于施工措施性消耗,在同一工程中因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施工方法差异是很大的,是竞争中最活跃的部分,因此,宜由企业视具体情况自行选择;并可对那些价格变化不大、用量小、对工程造价变化不敏感的材料,实行“量”、“价”结合,以某基准年价格为计价依据,编成基价。使用时,按造价管理部门统一的调整系数进行调整。

3.4 建立铁路建设工程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

1)应加强政府对工程造价的监督管理职能。铁道部是政府部门,是铁路基本建设的投资主体,同时又是建筑市场主体成员。作为政府部门,要对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规范化和法制化,必须大力整顿市场秩序,建立有效的市场监督机构,同时加快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为规范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提供法律保证。铁路建设主管部门要按《价格法》的规定,取消对铁路建设工程的定价,还定价权于市场,这是建立新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

2)应发展造价管理中介服务体系。可在铁路工程系统内发展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中介机构作为政府的补充助手作用,发挥其作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媒介与桥梁作用,使投资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真正有人负责。建设单位应该抛弃长期以来形成的“大而全”,每个建设单位都要拥有自己的预算造价班子的习惯,转变为委托或聘请社会上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机构,充当投资者的顾问、人。

3)加强信息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及时、准确地捕捉建筑市场价格信息是业主和承包商保持竞争优势和取得盈利的关键。目前一些相关网站己经开通,相信对我国铁路建设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具有很大的促进。

参考文献:

工程造价改革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 工程造价 报价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发展,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下的定额模式逐步向以市场机制为主导、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新模式转变。投资管理体制和建筑业管理体制逐步实施改革,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2003年推出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是建设工程计价依据第一次以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形式出现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由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到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转变,进一步确立了建设工程计价依据的法律地位,标志着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工程造价管理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努力与国际惯例市场形成价格接轨。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工程招标方式就是工程量清单报价。1990年7月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成立,标志着我国现代工程造价管理进入到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下面就工程量清单报价与传统报价进行比较,谈谈自己几点肤浅的看法。

1 二者内涵一致

1.1 工程量清单计价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由甲方或甲方委托招标公司按照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编制出了工程量,之后投标人按照甲方提供的工程量进行报价。是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中,由招标人按国家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提供工程数量,由投标人自主报价,并按照经评审低价中标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工程量清单是把承包合同中规定的准备实施的全部工程项目和内容,按工程部位、性质以及它们的数量、单价、合价等列表表示出来,用于投标报价和中标后计算工程价款的依据,工程量清单是承包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1

1.2 传统报价模式

传统报价模式是以预算价格(指令性价格)为基础计价。这种计价模式由于招标方的标底价格的计算与投标方报价的计算都是按同一定额、同一图纸、同一施工方案、同一技术规程进行的计算与套价,因而人工、材料、机械的消耗量与价格是静态的比较,是工程造价计算准确度的比较,根本无法真正体现投标单位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

1.3 两者所形成的建筑产品价格内涵是统一的

工程招标投标价是指在工程商品的投标招标交易过程中形成的工程价格,工程招标投标价格形成机制的主要特点就是市场形成价格,既在统一项目划分、统一计量单位、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消耗定额的基础上,实行市场价,竞争费。必须遵循马克思关于商品价格的劳动价值学说,是工程招标投标价格形成的基础。

商品价值,从字面上的意义而言,是指一件商品所蕴含的价值。商品是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指某物对人的有用性。过度商品价值是过渡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和使用价值不能同时占有。对于买家来说是通过买的过程占有了使用价值,而卖家则是占有了价值。价值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商品生产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另一部分是生产过程中活劳动所创造出的价值。

工程招标投标就是建筑产品的交易过程,交易价格的形成除取决于它的价值基础之外,还受市场供求规律、企业竞争策略所决定的投标策略等因素的影响,最终的成交价格取决于买卖双方对控制工程造价的预期达成一致。无论是工程量清单报价, 还是传统报价,工程交易价格的形成均遵循以上规律,所反映出的工程造价内涵是一致的。2

1.4 工程量清单报价和建安工程造价的关系

在项目投资构成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具有相对性。它作为建筑安装工程价值的货币表现,亦称为建安工程造价。无论怎样划分建安工程造价,其结果都能体现建安工程造价内涵应该是一致的。传统报价中科学地对建安工程造价进行了划分,它全面地、客观地体现了建筑产品的生产价值,也有利于成本核算和考核,使计算方法简便,各项费用计算的逻辑关系清清楚楚。实施工程量清单报价时,可利用传统报价对建安工程费用的划分和计算方法。对工程量清单报价的各种单价的分析时,仍然采用传统建安工程造价的组成。建设工程全面实行工程量清单报价正是当前推进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必由之路。

2 二者价格形成的思想各异

2.1 量价合一的思想

量价合一,是指材料、人工、机械三种要素的消耗量的水平是统一的,它反映的是社会平均消费水平。材料、人工、机械

的单价是静态指令性的价格,各种费用的取费率带有一定的指令性。采用的是指令性计价模式是传统报价模式常用的方法。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预算定额是量价合一的,一本预算定额在手,既可以查找实物消耗量标准做工料分析,又可以套用直接费单价计算直接费用。这是量价合一的方便之处。由于直接费单价受市场行情的影响而经常变动,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购买新定额成为有关单位和个人的一项负担。这是量价合一存在的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实行严格的计划价格,直接费单价相对也比较稳定,预算定额的修订周期可以比较长。这个矛盾还不是很突出。随着生产资料价格的逐步放开,“活价格、死预算”的矛盾日趋突出,采用主材调差的办法进行调整,但最终仍脱不开预算价格和法定费率的“指导”,传统报价模式形成的价格是一种指令性价格。

2.2 量价分离的思想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价格的逐步放开,直接费单价变动频繁,预算定额的修订周期也相应缩短,量价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基于实物消耗量标准的相对稳定性和直接费单价的经常变动性,实际工作中提出了量价分离的改革方案。工程量报价清单模式采用的是市场计价的模式,这是工程量清单报价与传统报价在定价原则方面最本质的区别。这种计价模式也有两个原则:一是在计价依据上实行“量价分离”的原则;二是在管理方式上实行“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模式, 即统一工程量计算原则,政府间接调控,市场形成价格。量价分离中的量是指预算定额中的实物消耗量标准,这个标准是相对稳定的。量价分离中的价是指人工、材料和机械的预算价格,以及根据预算价格和实物消耗量标准计算得出的定额直接费单价,预算价格是随市场行情而经常变动的,直接费单价也随着变动。

3 二者计价模式迥然

3.1 工程量清单报价与传统报价计价方式比较

传统报价方式:计算工程量、套用预算定额单价、计算直接费、计算其他各项费用、汇总造价得到报价。

工程量清单报价方式(全单价报价):计算、复核工程量清单、编制分项工程综合单价、汇总各项工程造价,形成报价。

3.2 传统报价模式

传统报价模式的计价属于单价法计价的方式。是按施工图计算单位工程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并乘以相应人工、材料、机械单价,汇总相加,得到单位工程的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之和;再加上按规定程序和指导费率计算出来的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现场经费、计划利润和税金, 便形成了单位工程报价。

3.3 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

实物法计价是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的计价方式。工程量清单报价中单价具有三种模式即:全单价、工料单价和成本单价。由于单价的组成不同,工程量清单报价的计价方式就有所区别,但无论采用哪种类型的单价报价,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是以市场价格为基础计价, 而传统报价模式是以指令性价格为计价基础,他们的宗旨都是为实现市场计价服务的。工程量清单报价中的三种单价各有优、缺点,可根据工程性质灵活选择。

4 二者评标原则相悖

招标投标法是国家用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调整在招标投标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招标投标法》规定了实行招投标过程中,招标价格形成与确定的方法,也为招标评标中对标价的评定提出了指导原则和标准,其实质内容就是“公平竞争、合理低价中标,并且不低于成本价”。传统报价模式由于招标方的标底价格的计算与投标方报价的计算都是按同一定额、同一图纸、同一技术规程、同一施工方案进行的计算和套价,对标价的合理性,以事先确定的标底价为准绳,片面认为接近标底价的报价是最合理的报价。致使投标的竞争就变成了“猜标”的竞争,成了打探标底价的信息战争, 无法实现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的市场竞争机制。4

工程量清单报价采用的是市场价计价的模式,投标各方在审定并确认招标文件所列的工程量后,即可按国家统一颁布的实物消耗量定额并结合企业本身的实际消耗定额,以材料、人工、机械台班的市场价进行计价,企业具有了自主定价的权力和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真正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

5 建立市场定价的工程计价和报价模式

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是真正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投标报价模式,是未来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落实了国家当前工程造价体制“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改革原则,凸显了我国宏观控制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的改革目标。充分调动施工单位提高施工技术、加强管理、降低工程成本的积极性。我们急需要制定全国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科学地测定工程消耗量,放开价格,完善工程造价信息的收集和,制定和工程量清单报价相适应的新的评标方法,规范工程

造价管理行为,引导企业正确自主报价。

总之,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边缘学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门工程管理技术。未来10年将是中国快速发展的10年,迫切需要深入探究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科学造价。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的实行,能真正能推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深化,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创新我国市场定价的工程造价计价和报价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柏玲.关于建设工程预结算审查工作的几点思考[j].华章,2010(14):24~26.

[2] 蒋关水.浅谈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策略[j].科技传播,2010(14):56~57.

工程造价改革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控制;动态管理;经济体制;材料价差

中图分类号:TU72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成本管控活动是目前的管控活动的关键内容。结合当前的经济体系之下的等价交换的思想,在明确好成本构造的前提下,明确价格以及价值之间的关联。变革成本的计价信息,而且集合相关的法规体和颁布的成本数值,开展动态的管控活动,进而形成一种在总的调控背景之下的以市场为前提的价格模式。建立起政府宏观控制,业主对建设项目投资全过程负责.强化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和成本管理;其是目前落实成本管控的关键点。文章分析了项目落实时期的动态管控的思想和具体的措施等,以此来为了提升项目的成本管控能力,提升利润。

2 项目成本动态管控的具体状态

所谓的成本,在不一样的场地之中其内涵也是不一样的,文章分析了怎样对其开展综合化的管控。项目的成本是说开展好一个项目要使用的全部的资金。其涵盖业主和设计机构等等的一些资金。通过国家目前的该项资金的构成要素得知,其涵盖项目资金,安装资金和装置等的一些资金。所以的动态的管控,就是对成本动态要素开展的管控活动。针对基建项目来说,其能够划分为三个类型,首先是量变要素,其次是价变要素,进而是定额取费的变动因素。项目成本的管控活动,即是对成本开展的综合化的管控和预估管控措施。

可以这样说,最近几年对该项成本开展的管控活动,获取了很多的成就。在重视过去的定额体系的前提下,确保其经由法定性不断的朝着指引性发展。获取了一项非常优秀的计价措施,其非常的合乎市场发展规定。不过,有意义经济体系高度的发展,目前的成本管控体系还有非常多要完善的要素。

3 项目成本动态管控中的方法

3.1 对价差的应对

为提升价差的管控,调节好价差,切实的结合各个项目的具体特征,以及市场价格的状态,使用合理的调节价差的措施,也就是说关键的材料,像是钢材以及木头等材料结合定额差来设置。对于砖瓦等别的材料就是用结合测定综合材差系数进行调整价差,各类工程主要材料范围、信息价格、地方材料综合价差系数,由当地定额站每月或按季公布,作为工程计价的基础,也可以由承发包双方在合同中商定价格结算的办法,对工期短(如六个月内)的工程,或承发包双方同意,在工程招投标或工程中标(含议标)后的合同价格,可增列材料价格风险系数。造价一次包死,决算时不再调整,风险系数可参考公布的价格预测系数、由双方协商确定、或投标报价自行确定。凡不考虑增列风险系数的工程,在确定标价时,都必须填列“材料价格明细表”(包括招标和投标价格)。作为工程结算调整价差的依据,并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条款,单项主要材料结算价格超过(或低于)签订合同所列材料价格时,可对超出(或低于)部分进行调整。单项主要材料结算价格,目前根据采购时的发票价格按实结算。这种按实结算的办法不利于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且发票价格存在着种种弊端。亟待改进,单项主要材料结算价格的确定,应该以施工期内公布各期信息价格总和除以期数之值,而期数则按合同工期的80%确定,并以合同规定计算工期日(开工日期)为期数的始点。

3.2 人工费差额调整

当前建筑产品价格改革正在逐步展开。我们对人工费的组成和计算办法暂不宜作改变,采用以基本工资和各项工资性质的津贴补足到预算工资单价中的形式作过渡性调整,以解决当前人工费远远脱离实际,减少建筑产品价格与价值偏离幅度。制止施工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局面,随着建筑产品价格改革的深入,加快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步伐,积极稳妥地出台人工费改革方案,实行综合人工费的计价办法。

3.3 物价变化与工程造价挂钩

物价改革进一步深化,物价放开,实行随行就市,物价将随着市场供求关系和社会经济情况变化而变化,物价的变动。必然影响生活费用总指数的上下浮动。施工企业的人工费或工资收人及生活支出,也将随之变化。为解决这个问题,采取物价变化与工程遣价挂钩的办法来处理,即根据当地政府定期公布的物价或生活费用总指数,测算出人工费补贴系敷,定期公布调整,作为工程计价的依据。同时,材料价差系数作为直接费,应该收取相应管理费,与社会市场物价相适应。

3.4 缩减时间增加措施资金,设置提前完工奖

当今的经济建设速度非常快,此时建设方也要从利润层次来考虑。规定使用较短的时间来开展完活动此时就出现了比设定的时间要提前完工的现象了,其是合理的,而且是社会的进步所认可的。不过,提倡科学的,合理的时间。并非是没有目的的,没有实际意义的时间。但凡是比项目的设定时间要少百分之十之上的项目,在标价之中要设置抢工资金,该项资金由单位自行来明确。积极地参加到竞争之中,而且要设置提前完工的奖励,要结合设定的时间等来开展考核活动,那些完工很快的项目,要结合总费用的千分之零点二来开展奖励。对于那些时间提前十分之三的,要按照千分之零点四来开展奖励,将这些资金发给相关的工作者。以此来带动建设速率提升。为了保证建设速率非常快,保证建设合约能够落实好,应该在合约中订立奖惩体系,认真的落实。

3.5 结合奖惩体系来开展活动

在关注建设速率的时候,要要重视生产优质的物质,项目的品质级别分成达标和优良。在招标资料中,或者是合约中,由建设方提出一些规定达到项目的级别。凡要求达到优良等级标准并经质监站验收评定达到优良等级的工程,结合相关的体系对其进行鼓励,对于那些测试不达标的就要严格的处罚。此类要素都要在合约中认真的论述,而且要接受相关机构的审查,不应该存在不均衡的状态。对于奖罚的额度,也要由两方一同来落实,通常在总的成本中占据的比例为百分之三。

结语

总的来讲,建设项目的投资范围非常的宽,其干扰要素也很繁琐,必须要非常成体系的,综合化的思想来分析这些干扰要素,对于那些影响要素开展全方位的管控活动,才可以实现投资管控的具体意义,也就是说要切实的结合市场体系的规定来开展活动。结合市场的发展状态,使用科学的管控措施和优秀的管控方法,明确成本,进而合理的掌控,以此来提升利润,提升安装的效益,降低耗损现象,提升利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