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虎字四字吉祥成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日语;中语;惯用句;比较
中图分类号:H08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228-03
所谓的惯用句,在日语中(《广辞苑》第五版)的解释是这样的:二つ以上のから成され、句全体の意味が々のの元来の意味からはまらないような用的表。(由两个以上的词语组成,句子的整体意思不能由各个词语本来的意思决定,是一种习惯的表达。)
日语的惯用句是日本民众在漫长的语言文化生活中逐渐创造并丰富起来的。它不仅在表达形式上生动活泼,而且也形象地反映出日本民众的生活情趣、时尚以及他们的思维习惯,是日本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惯用句大多都是用极简短的语言来表达,不仅被广泛用于口头会话,也常被用于文章之中。通过惯用句,我们可以生动、幽默地表现出自己的情感。例如,日语中的足を洗う(洗手不干)、鼻毛がい(好色)、猫の手も借りたい(非常忙)等等,而汉语当中,也有很多的惯用表达。例如,“墙头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晴天霹雳”、“对牛弹琴”。这些表达在汉语中被分别归类在谚语、成语、歇后语等之中。由于在汉语中与日语惯用句对应的比例较大的是成语,因此本文以成语为主要的比较对象。
不少学者专家都曾对中、日文的惯用句做过比较分析,其中绝大多数是以身体词汇为中心的。而笔者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发现中、日文惯用句之间的关于动物的词汇也是很有趣的比较对象。例如:犬と猿の仲(水火不容)、猫に小判(对牛弹琴)、蚊の(微乎其微)、蛙の子は蛙(龙生龙凤生凤)。可见,在日语和汉语之间,表达意思相同的惯用句所使用的动物词汇是有不同的。从这一点上说,对中、日与动物有关的惯用句做一个归纳和分析,对日语学习者来说是有必要的。
本文以日语常用惯用句词典中收录的惯用句为调查对象,从中找出了与动物有关的惯用句231个;以汉语《通用成语词典》中的收录的成语为对象,从中找出了与动物有关的成语惯用句124个;以这些惯用句作为例子,重新整理归纳之后,找到了两者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并试图从文化等角度来寻求其中的原因。
一、中、日语成语中的相同之处
(一)有相同的表达方式
例如:汉语
井の中の蛙(井底之蛙) の穴から堤も崩れ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俎上の(俎上肉) 虎に翼(如虎添翼) 牛に文(对牛弹琴) 塞翁が(塞翁失马) 虎の威を借りる狐(狐假虎威)
(二)动物词汇来源广泛
例如:汉语
一马当先 亡羊补牢 门可罗雀 风声鹤唳 打草惊蛇 龙飞凤舞 鸟语花香 杀鸡取卵 鹦鹉学舌 噤若寒蝉
日语
足元からが立つ の上のも追えない 鼠がを引く 後の雁が先になる 虻蜂取らず の穴からも堤も崩れる 蛙の子も蛙 狐と狸の化かしあい 犬に のも信心から みにする
(三)动物词汇使用时所含的意义褒贬一致
在汉语中,有“鹤发童颜”一词,而在日语里,有「は千年、は万年的说法。相似的说法请看下面一组:
虎の子(珍贵的东西,宝贝) に遭えば鼠も虎になる(耗子逢时也能成老虎) を牛にりえる(弃优择劣)
而汉语中,有“生龙活虎”、“鼠目寸光”、“马到成功”等等。对于“虎”“马”等动物词汇赋予了褒义的含义,而“鼠”这样的动物,中、日文中的惯用句里都赋予了贬义之意。
二、中、日语成语中的不同之处
(一)汉日语惯用句的字数不同
汉语的惯用句以成语为例,成语多为四字。而其他的,如“拍马屁”、“背黑锅”等等多为三字。可以说,汉语的惯用句字数相对固定。与此相对,日语中的惯用句没有固定字数,如上所举之例,「は、「兔に祭文、「雉もかずばたれまい等,有三字,也有四字或者更多字数,没有一定的规律。
(二)惯用句中使用的动物词汇有不同的倾向
汉语惯用句方面,在《通用成语词典》中的123个关于动物的成语惯用句中,有26个中包含了“马”,13个包含了“虎”,依次为“龙”,“牛”,“鸡”,“狗”等。
日语惯用句方面,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常出现在惯用句里。例如:、蛭、蛤、泥、、、、、蛙、、、、等等。
(三)惯用句中出现的动物词汇所含的意义褒贬不一致
如前所述,中、日文中的惯用句中的动物词汇所含的意义褒贬一致的例子为数不少。但是也存在众多的褒贬意义不同的现象。例如下面一组例子。
のお灸(小儿烂嘴疮) の行水(蜻蜓点水)
のぬれ羽色(头发乌黑发亮,象乌鸦沾水的羽毛)
の甲より年の功(姜还是老的辣)
上面列举的日语惯用句中出现了「(乌鸦)、「(乌龟),而惯用句本身并没有贬义之意,甚至有褒义的表达。而这两种动物在汉语的惯用句中出现时,例如爱屋及乌、缩头乌龟等,有贬义之意。
类似的例子还有“虫”。日语中「虫がいい表示自私自利。而在汉语用于贬义的较少。
(四)汉日语中都有自己特色的动物词汇表达
汉语中关于“龙凤”的惯用句相当丰富。例如:龙飞凤舞、龙争虎斗、龙潭虎穴、乘龙快婿、龟龙麟凤、凤髓龙肝、凤子龙孙等等。这种表达方式在日语中甚少出现。
日语中「が豆を食ったよう(惊慌失措)、「に三枝の礼あり(有礼貌)「虫が起こる(抽风)、「虫が嫌う(不喜欢)、「虫がまる(消气)等说法。前者的“鸽”在汉语惯用句中几乎没有出现过。而“虫”在汉语惯用句中也不在表达人的情感上使用。
三、日语和汉语中惯用句表达方式异同分析
日语和汉语都有大量的和动物有关的惯用句,这些惯用句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并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为人和动物共同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上,因此在人类的语言中出现大量和动物有关的词汇也是必然的。但是由于不同国家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审美标准不同,在惯用句中的动物词汇的特点也存在差异。通过上述的比较分析,我们清楚地找到了汉语和日语惯用句在关于动物词汇之间的异同。想从几个方面来讨论一下存在异同的原因。
(一)文化背景有相似之处
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都生活在东亚的土地上,并且两国自古以来交往频繁。因此两国人民的文化背景会存在一些共性。这种共性使人们形成了一些共识。另外,由于日本文化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日本民族和汉民族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相似性更高。体现在关于动物的惯用句上的便是,许多动物的文化内涵在中日两国人民的文化认识上是一致的。
例如上述所举的例子,关于“虎”这种动物,无论是中国人民还是日本人民都会想到它的威武、凶猛。而“鼠”,在中国和日本都是非常不受欢迎的动物。日本人民认为老鼠胆小,猥琐,所以有「のい鼠(家贼)的说法。而在中国,人们也有同样的看法,例如:贼眉鼠眼,用来形容人的长相猥琐。汉语中有“胆小如鼠”,日语中有「鼠のように臆病(胆小如鼠)。又如中日两国人民都认为“猪”是一种懒又笨的动物,而“羊”却代表温顺善良,“兔”则是机敏迅速的形象。可见在大的生活背景相同的情况下,惯用句中的关于动物的部分还是存在不少相同的表达习惯。
(二)文化之间有差异冲突
虽然中日之间有一部分文化是重合的,但是中国和日本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国家。中国是大陆国家,而日本是岛国。因此地理环境,价值观念,风俗习惯都有不同。汉语和日语也各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它们对某一些动物的文化理解会有偏差。
例如“龟”,中日两国人民都把它看成是长寿的象征,但是在汉语中除了用于褒义的,如龟鹤遐龄。还有在惯用句中出现“千年乌龟万年王八”来骂人的说法。相反,如上所举的例子,日语中的「的褒义色彩较浓。在日本人看来,龟是很吉利的动物,也是吉祥长寿的象征。所以就有「の年をがうらやむ(鹤嫉妒乌龟的长寿,贪得无厌之意)。
此外,上面的例子中提到的「(乌鸦)在中日两国人民的理解中也有较大差异。在中国,乌鸦和喜鹊是代表相反含义的动物。喜鹊是报喜之鸟,是喜庆的象征,能给人们带来好运气,而乌鸦确是不吉利的象征,经常和死亡、恐惧及厄运联系在一起。乌鸦的啼叫也被认为是凶兆,人们认为乌鸦的叫唤会带走人的性命,抽走人的灵魂,因此乌鸦是被中国人讨厌的动物。“爱屋及乌”,“天下乌鸦一般黑”中的乌鸦都是让人很反感的。而在日本,乌鸦却是受到尊敬的鸟。据说日本人在处理垃圾时,都会为乌鸦考虑,把乌鸦能够食用的垃圾分开装袋以供乌鸦享用,以致于乌鸦中也出现了“上班族”:为了能吃到不同地区的新鲜垃圾,乌鸦们每天都很忙碌。另外,在动漫作品中也经常出现乌鸦的身影,而它并不会带来什么坏运气。日本人认为乌鸦的叫声淳朴,而喜鹊反倒是因为“喳喳”声,被日本人看成是爱搬弄是非的长舌妇,不受欢迎。所以在日语惯用句中就出现了前面提到的「のぬれ羽色(头发乌黑发亮,象乌鸦沾水的羽毛)。
类似的这种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不同的惯用句还有很多:
虫がいい(自私自利) 雀の(微乎其微)蛙の面に水(满不在乎)
が合う(投缘)猫の手も借りたい(人手不足)犬と猿(水火不容)
(三)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
在部分关于动物的惯用句中,中日两国用不同的动物形象来表达了同一种意思。例如,汉语中的“对牛弹琴”,日语中有多种表达,分别是:猫に小判,牛に文,豚に真珠,の耳に念,犬に,等。
另外,汉语的“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日语中有「なき里の蝙蝠。汉语的“守株待兔”,日语中有「柳の下にいつも泥はおらぬ等等。
除此之外,在上述的比较之中,提到了、蛭、蛤、泥、、、、、蛙、、、、等等词汇。例如:
蛙の子も蛙,の寝床,でをる,をむ,に瓢箪,蛞蝓に,等。
由于日本四面临海,陆地面积狭小,日本人的食物中鱼类产品占了很大比例,因此创造出了很多和鱼类相关的惯用句。而中国由于地处亚洲大陆,中国人长期生活在农耕文化和畜牧文化之中,因此对陆地动物更为熟悉。所以汉语中和“马”、“牛”相关的惯用句则较常见。
四、结语
关键词: 汉语成语 超额翻译 欠额翻译
一、引言
汉语成语是汉语民族在劳动实践与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经过千锤百炼而提炼、总结出来的思想结晶和语言精华,是中华民族历史,社会和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对文化的传承、记载和反映。汉语成语一般结构严谨、形式简练、含义精辟、形象生动,具有完整性和固定性的特点。完整性是指成语的含义并不是各个词义的简单叠加,而且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不可分割,不能被孤立地分开、截取使用,因此我们在使用成语的时候不能望文生义和断章取义。固定性是指成语的形式和结构都是固定的,不能被更改、替换,即使是同义词替换也不行。另一方面,由于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因此成语折射出汉语民族所特有的历史地域、民俗典故、宗教心理、价值观念等文化信息,使成语本身蕴涵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翻译汉语成语的过程中要想准确完整地传达出原文的文化内涵几乎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这样超额翻译和欠额翻译便成了汉语成语翻译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本文拟从语义信息和文化背景的角度,探讨汉语成语翻译过程中的理解表达及超额欠额现象。
二、汉语成语翻译中的超额和欠额现象
超额翻译(over-loaded translation)通常是指译文承载的信息量大于原文的信息量,增加了原文没有的内容;而欠额翻译(under-loaded translation)指译文承载的信息量少于原文的信息量,即译文没有完全、充分地传达原文内容。这种信息的超出或缺失在汉语成语翻译过程中普遍存在,因为许多成语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内涵、民族色彩,文化上的差异在所难免地导致在翻译过程中可能超出或丢失某些东西,造成超额翻译和欠额翻译。
1.语义信息的超译和欠译
英国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将意义划分为七种不同的类型,除了表示逻辑、认知和外延的理性意义,作为语序、强调手段的主题意义和表达说话人态度的情感意义之外,Leech还区分了和语言运用社会环境有关的社会意义,以及与其它语言成分共现时所产生的内涵意义、反映意义和搭配意义,这些意义都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在翻译中很难把握,通常是造成超译或欠译的原因,如成语“望子成龙”,一般意译成hold high hopes for one’s child,但汉语中“龙”的意义就没有充分表达出来。因为龙在中西文化中代表两种完全相反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象征着吉祥,汉语中与“龙”有关的成语一般都含褒义,如“龙马精神”、“龙凤呈祥”、“乘龙快婿”、“龙飞凤舞”、“龙腾虎跃”等。而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却是一种长着翅膀口中喷火的动物,令人感到恐怖,通常代表邪恶。因此在这里,我们没法将这个“龙”转译成dragon,造成反映意义的欠译。
又如成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Man proposes,God disposes.),但其实这里汉语中的“天”和英文中的“God”是不能等同的:“天”指中国人信奉的天神,有时候又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泛指万物的主宰者,并不指哪一个具体的神仙;而“God”是基督教中的上帝――世界唯一的创造者和主宰者,和“天”完全不是一回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译文“Man proposes,God disposes.”里,一方面丢掉了中文“天”的含义,造成欠译,另一方面又增加了西方基督教文明里God的内涵,造成超译。
“世外桃源”(Shangri-la)也是如此,Shangri-la一词源出James Holton小说Lost Horizon中假想的喜马拉雅山山谷名,那是一个偏僻怡人的理想乐园;而“世外桃源”则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与世隔绝、不受战祸的安乐美好之地。因此将“世外桃源”翻译成Shangri-la,造成其源语内涵意义欠译的同时,也导致译语内涵意义的超译。
再如成语“红运当头”(have a spate of good luck),中华民族崇尚红色,用红色象征喜庆、欢乐和吉祥。因此,包含“红”字的词语一般都有繁荣昌盛、受欢迎之意,如“红得发紫”、“红极一时”、“红光满面”等,而英文red却不具备此意,所以在翻译时也只好采取意译的方式,形成欠译。
另外还有许多其它的例子如“鱼米之乡”(a land of milk and honey)、“未雨绸缪”(cast an anchor to windward)、“害群之马”(black sheep)、“掌上明珠”(the apple of somebody’s eye)、“守口如瓶”(as close as an oyster)、“繁文缛节”(red tape)等,都由于词语内涵意义、社会意义、反映意义或搭配意义的不同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超译与欠译。
2.文化背景的超译和欠译
英国人类文化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一种复杂的集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以及其在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可见文化是一个包含广泛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自身独特的文化渊源,尤其是汉语成语,要想在翻译时将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如实地、恰到好处地传译出来,绝非易事,欠额或超额翻译在所难免。
比如成语“东施效颦”出自《庄子・天运》,说美女西施病了,皱着眉头,按着心口。同村的丑女人东施看见了,觉得姿态很美,也学着她的样子,却丑得可怕。所以“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效果很坏。因此,不管是将其意译成imitate awkwardly,还是Tung Shih imitating Hsi Shih(杨宪益译),无疑都会要么丢失原文背后的文化典故,要么使译文晦涩难懂。而如果采取地道的英文表达法,将其全部道来:Zhungzi’s story of the beautiful Xi Shi’s ugly neighbor,whose endeavors to imitate the hideous that people ran from her in terror.(David Hawkes译),则又如讲述一段故事,损坏了“东施效颦”作为汉语四字成语的结构特点和概括力,是典型的欠额翻译。
“名落孙山”(fall behind Sun Shan――fail in an exam or a competition)也是如此,这个成语出自宋代范公《过庭录》:宋朝孙山考了末一名回家,有人向他打听自己儿子考中没有,孙山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婉言应考不中。fall behind Sun Shan――fail in an exam or a competition是采取直译加注的方式,但在源语的风格、文化背景和民族色彩方面都有所欠缺。一些包含有典故的成语如“三顾茅庐”(make three calls at the thatched cottage――repeatedly request sb.to take up a responsible post);“叶公好龙”(Lord Ye professed to love dragons;professed love of what one really fears);“退避三舍”(give way to sb.to avoid a conflict);“请君入瓮”(make a person suffer from his own scheme),“愚公移山”(the determination to win victory and the courage to surmount every difficulty);“塞翁失马,焉知非福”(Misfortune may be an actual blessing.);邯郸学步(learn the Handan walk――lose the ability one already has in trying to acquire a new trick; attempt to walk like a swan)等,它们都存在同样的欠额翻译情况。
还有一些成语采取归化的译法,就是以译入语的文化为归宿,尽量依照译入语的文化习惯来处理汉语成语的翻译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比如“致命要害”(Achilles’ heel),“画蛇添足”(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说曹操,曹操到”(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comes),“足智多谋”(as wise as Solomon),“不辞而别”(take a French leave)等都采用了归化的翻译方法,其优点在于以英文中现成的形象和比喻来转达汉语成语中相同或相似的喻义,通顺简练易懂,但它们都存在欠额与超额同时并存的现象:欠缺的是源语的文化背景,超出的是译入语的文化背景。
三、结语
将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的汉语成语恰到好处地翻译为英语绝非易事,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欠译或超译现象。综上所述,为了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传达成语及词汇本身概念之外各种不同的联想意义,译者首先应充分理解成语的内涵,尤其是文化内涵,其次通过大量翻译练习和实践,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方法,根据不同情境、具体的上下文及读者需要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再现原文的风貌,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对原文的忠实,同时也增强译文的表现力。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杰弗里・利奇.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卜凤;典故;溯源;沿用
一.典故溯源
《春秋左氏传・庄公二十二年》:
君子曰:“酒以成礼,不继以,义也;以君成礼,弗纳于,仁也。”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白居易《得乙女将嫁于丁既纳币而乙悔判》:
乙将求佳婿,曾不良图,入币之仪,既从五两,御轮之礼,未及三周,遂违在耳之言,欲阻齐眉之请。况卜凤以求士,且靡咎言;何奠雁而从人,有乖宿诺。
据《汉语大辞典》中对“卜凤”词条的解释,卜凤最早出自于《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说的是春秋时期,齐国人懿仲想把女儿嫁给陈敬仲,在择婿时懿仲很信天命,于是现卜卦看看是否恰当。占卜的结果得到“凤皇,和鸣锵锵”等吉语,于是就同意了这门亲事。后因以“卜凤”为择婿的典故。唐白居易《得乙女将嫁于丁既纳币而乙悔判》:“况卜凤以求士,且靡咎言;何奠雁而从人,有乖宿诺。”
“卜凤”这一典故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使用,这主要在于古代先民们对占卜之术的热衷,以及对凤鸟的崇拜。
占卜是指用龟壳、纸牌或星象等手段和征兆来推断未来的吉凶祸福的一种普世文化现象,人类学家发现从古代到现在都可以在宗教与文化中发现占卜的存在。中国古代先民们深谙占卜之术,并且这种文化在岁月长河中不断沿流。凤是象征祥瑞之物。历代文人常用凤比喻有圣德的人或帝王,又或者是文才荟萃的地方。“卜凤”这一典故把占卜之术与凤鸟结合在了一起,因此具有了独特的意义。历代文人究竟是怎样运用这一典故的,而这一典故又有着怎样的演变?这都是本文将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卜凤”典故沿流
(一)、“卜凤”典故历代使用情况普查
“卜凤”典故的出现,源于古代先民对占卜之术和凤鸟的崇拜,这一典故在历代流传的时候,出现了众多变化。本文借用汉籍全文检索系统、汉语典故大辞典等工具,查阅历代典籍资料,共分析出24个典形,分别是:卜凤、卜妻、陈凤、凤卜、凤凰、凤凰、凤凰之兆、凤鸣、凤占、凤兆、凤翥鸾翔、和凤、鸾俦凤侣、鸾凤、鸾凤和鸣、鸾交凤友、鸣凤、鸣凤朝阳、鸣凤飞、梧凤之鸣、梧桐栖凤、燕燕、、占凤。根据各变体的中心意,本文将做以下分类:
① 占卜婚姻义:卜凤、卜妻、凤卜、凤占、凤凰之兆、凤兆、占凤
② 凤鸟义:凤凰、鸾凤
③ 美满爱情义:凤翥鸾翔、鸾俦凤侣、鸾凤和鸣、鸣凤飞、凤凰、燕燕、、鸾交凤友、凤鸣
④ 德者贤才义:鸣凤、鸣凤朝阳、梧桐栖凤
⑤ 政教和谐义:梧凤之鸣
⑥ 后妃伴随君主义:和凤
⑦ 咏夫人义:陈凤
(二)、“卜凤”典故源与流释义
1、表示占卜婚姻
“卜凤”典故始于先秦,用来表达占卜婚姻之义,最具典型性的记载是《春秋左氏传・庄公二十二年》里的文段:“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春秋左传》中有大量描述占卜之术的文字,此篇中描写占卜婚姻以择婿的故事形象的展现了当时占卜文化中的一部分。“占凤”、“卜凤”都指卜婚、择婿,《聊斋志异・胭脂》:“父宝爱之,欲占凤于清门。”
《醒世恒言・第一卷・〈两县令竞义婚孤女〉》中写道:“娶无依之女,虽属高情;更已定之婚,终乖正道。小女与令郎,久谐凤卜,准拟鸾鸣。”因懿氏卜妻敬仲,得吉卦,谓“凤凰,和鸣锵锵”,因而将占卜婚事叫做“凤卜”,或称好姻缘为“谐凤卜”。另外,由“凤卜”一词还延伸出“凤卜其昌”,意为男女的结合兆示未来的家庭昌盛发达。
“凤占”一词与“凤卜”意近,《剪灯余话・卷四・洞天花烛记》:“每到春时懒倍添,绿窗慵把绣针拈。奇逢讵料谐鸳耦,吉卜宁期叶凤占?鬓乱绿鬟云扰扰,手笼红袖玉纤纤。”春秋时,陈国大夫懿氏将把女儿嫁给陈完,用龟壳占卜是否吉祥之事,所以后世遂以“凤占”比喻占卜妻子,亦作“凤卜”。
“凤凰之兆”比喻美满婚姻的预兆。唐皇甫枚的作品《王知古》:“(保母)乃曰:‘今夕何夕,获遘良人。潘杨之睦何遵,凤凰之兆斯在。未知雅抱何如耳?’”
2、表示凤鸟
“凤凰”也作“凤皇”,雄的叫“凤”,雌的叫“凰”,通常称“凤”或“凤凰”。传说中此鸟非梧不栖,非竹实不食,帝王有道即现,无道则隐。《说文》:“凤,神鸟也。天老曰:‘凤之像也,麟前鹿后,蛇颈鱼尾,龙文龟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过昆仑、饮砥柱,濯羽溺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宁。”《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兮,于彼高冈。”《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凤凰来仪意为扮作凤凰的舞乐队来跳舞。文献中对凤凰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千年末,公元前四世纪的编年史《春秋》中说:凤凰出现(与麒麟、白虎、龟、青龙、朱雀、以及玄武在一起)标志着国家是在正义之君的统治之下。孔子曾提到没有祥瑞,凤凰不再出现:这大约是由于朝廷太腐败了的缘故。凤凰是四种神异动物中的第二种,它属于有羽类动物之王。凤与龙在一起,象征着皇后与皇帝。后来,凤凰还用来指女人。
“鸾凤”指鸾鸟和凤凰。可以比喻贤俊之士。《后汉书・刘陶传》:“公卿所举,率党其私,所谓放鸱枭而囚鸾凤。”也常比喻夫妇。卢储《催妆》诗:“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
3、表示美满爱情
“”一词出自《诗经 大雅 卷阿》:“凤皇,其羽。”本义是凤和凰相偕而飞,后来用来比喻夫妻和谐相爱,或用以祝人婚姻美满之辞。也作“凤皇”或“凤皇于蜚”。后世经常有“愿”的说法,“愿”指男女结为夫妇的愿望,如《铁花仙史・第二十六回・三神仙法润玉荚蓉》:而今幸遂愿,红叶为媒信有之。
“凤翥鸾翔”同“凤凰”,意为并列像凤凰向高处飞腾,比喻女子婚姻美满合意,多用于婚姻方面。明李东阳《祭孔氏女文》:“我女之嫁,凤翥鸾翔。我女之行,山遥水长。”“鸾俦凤侣”《好逑传・第十六回・美人局歪厮缠实难领教》:“何不与舍侄女竟成鸾俦凤侣,便完了百年的大事?”源见“卜凤”,谓男女欢爱如鸾凤般相偕作伴。另外,“鸾交凤友”也比喻夫妻,《再生缘・十二回》:“从前上个陈情表,少不得,成就鸾交凤友缘。”《花月痕・二七》:“好一对儿鸾交凤友,耍孩儿,自今以始岁其有。”也作“凤友鸾交。”“鸾凤和鸣”比喻夫妻关系非常恩爱,《全三国文・卷四十七・魏四十七・嵇康》:“翩绵飘邈,微音迅逝。远而听之,若鸾凤和鸣戏云中;迫而察之,若众葩敷荣曜春风。”“凤鸣”也比喻夫妻感情融洽,宋吴s《五总志》:“白屋同愁,已失凤鸣之侣;朱门自乐,难容乌合之人。”
4、表示德者贤才
“鸣凤”有多重意思,一般指德者贤才或泛指杰出者,也可以用来比喻夫妇和谐,或单纯指凤凰鸣叫。这里主要讲它的第一重意思,即指德者贤才或杰出者的情况。《文心雕龙・风骨》:“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中“鸣凤”比喻文章的风骨、辞采俱备。《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郑玄笺:“凤皇鸣于山脊之上者,居高视下,观可集止,喻贤者待礼乃行,翔而后集。”后即以“鸣凤”比喻贤者。
宋范成大《刘德修少卿避暑惠山因便寄赠》诗:“鸣凤朝阳尺五天,匆匆忽过白鸥边。”凤凰在太阳升起时鸣叫,古代以为是天下太平的吉兆,比喻贤臣得遇明君、生逢良时;也有形容人奋发有为之义,赵癯斋《买陂塘・寿监丞吴芹庵》:“正看鸣凤朝阳影,何事惊鸿翩举。”
“梧桐栖凤”也是贤才之喻,梧桐为树中之王,相传是灵树,能知时知令。《闻见录》:“梧桐百鸟不敢栖,止避凤凰也”,作为百鸟之王的凤凰身怀宇宙,非梧桐不栖;《魏书・王勰传》“凤凰非梧桐不栖”凤凰择木而栖,后比喻贤才择主而恃。
5、其它
“和凤”源见“卜凤”,意为后妃伴随君主,唐王勃《乾元殿颂序》:“芝庭揖训,远清和凤之仪;兰承风,竞峻当熊之节。”后以“和凤”为后妃伴随君主之典实。
唐沈缙凇短旃俅奘汤煞蛉寺氏挽歌》:“潘鱼从此隔,陈凤宛然飞。”这里引用陈敬仲娶妻事,以“陈凤”代指卢氏,哀挽卢氏去世。春秋时,懿氏将女儿嫁给陈国公子完(敬仲),嫁前占卜,得“凤凰”之吉卦,后世以“陈凤”作为咏夫人的典故。
《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朝有梧凤之鸣,野无谷驹之叹。”其中“梧凤之鸣”源见“凤鸣朝阳”,比喻政教和协,天下太平,也比喻贤者尽展其才。
(三)、“卜凤”典故的词语结构
从先秦直到如今,“卜凤”典故及其变体共计24个,这24个词语的结构并非完全相同,而是有多种结构类型。根据黄伯荣、廖旭东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一书中的理论,本文将这些典故词语划分为联合型、偏正型、动宾型和主谓型。
1.联合型
联合型是指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又叫并列式。可划分为联合型的有五个:凤凰、鸾凤、凤翥鸾翔、鸾俦凤侣、鸾交凤友。
“凤凰”和“鸾凤”这两个词语结构类似,它们各自的两个词根的意义都是并列的,可以互相说明,其中“雄鸟曰凤,雌鸟曰凰”,人们常将“凤”与“凰”合称而为“凤凰”;“鸾鸟”与“凤鸟”也是合称而为“鸾凤”。“凤翥鸾翔”、“鸾俦凤侣”、“鸾交凤友”则分别由两个结构相同、意义相似的词语组合在一起,达到了强化词义的效果。
2.偏正型
偏正型是指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陈凤、鸣凤、和凤、凤兆、、凤凰之兆、梧凤之鸣、梧桐栖凤。
其中是定中关系的有:陈凤、鸣凤、和凤、凤兆、凤凰之兆、梧凤之鸣、梧桐栖凤;是状中关系的有:。
3.动宾型
动宾型是指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事物。例如:卜凤、卜妻、占凤。这三个词从词语结构上来分析都可以定义为动宾型词语。“卜”和“占”都是动词,“凤”和“妻”皆为名词。
4.主谓型
主谓型是指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词。
凤卜、凤鸣、凤占、凤凰、鸾凤和鸣、鸣凤朝阳、鸣凤飞、燕燕这八个词属于主谓结构。
三、结语
“卜凤”典故源于古代先民对占卜之术和凤鸟的崇拜,它将凤鸟与中国古代的占卜之术结合在一起,并由此产生了特殊的意义。本文借用汉籍全文检索系统、汉语典故大辞典等工具,共分析出24个典形。这些典形在意义上都与占卜之术或凤鸟相关,本文经过整合分析,共总结出这些变体关于占卜婚姻、凤鸟、美满爱情、德者贤才等七重含义,并对它们进行了分类说明;在形式上,这些典形的词语结构又可分为联合型、偏正型、动宾型和主谓型这四种,以两字词语和四字成语居多。(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