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教育的基本功能

小学教育的基本功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教育的基本功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教育的基本功能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学与科研基地 基本功能 延伸功能 农业高校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有利于培养我国农业科技人才,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的功能较多,总体上可分为基本功能与延伸功能两种。基本功能分为两方面,一是教学功能,包括提供实习平台、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等;二是科研功能,包括承担科研项目,培养科研队伍等。延伸功能也分为两方面,分别是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的社会功能与生产功能。随着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的不断发展,其正处于健全基本功能,拓展延伸功能的阶段,以适应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及国家对农业科技、人才的不断需求。

至今,已有较多的学者对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进行了研究,但对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的研究较少,而大部分对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的研究都主要集中于基地的建设问题。如朱桂才、陈兰对地方高校农林专业教学、科研基地的建设进行了研究,对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教学、科研与生产三结合、形式多样化的基地建设对策”[1]。刘目前、杨友才等则对农科院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规范化建设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农科院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规范化建设标准和内容”[2]。王国槐、官春云等则“对农业高新技术股份制企业式教学基地的建设”[3]进行了探讨。此外,部分学者对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的其他方面进行了研究。如,野秀芬、张红莲等对“农业高校校外科研基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机遇与任务”[4]进行了研究。杨成才、吴承春等对“新形势下农业高校科研基地创新体系的建设”[5]进行了研究。而对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功能的研究则较少,主要有文士博、张庆桥的“高校教学科研基地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6],以及程启原的“广西高校科研基地技术创新扩散问题研究”[7]。综上,可知我国现今对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的功能研究缺乏,处于空白的状态。

一、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的基本功能

(一)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的教学功能

1. 提供教学及实习的平台

在教学方面,对于本科生而言,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打破传统教学、提供实物性教学的重要场所。华农教学与科研基地的目标是“全心全意为学校广大师生服务,营造鼓励实践、鼓励创新的学习和研究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第二课堂。近年来,华农教学与科研基地坚持与完善教学功能,接受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实习、实践年均达2000人次。如,华农业教学与科研基地共有耕地面积约2080亩,主要用于水稻、玉米、大豆、果树、蔬菜和花卉等植物的田间教学、实习,为农学、生命科学、园艺学等农业自然科学的本科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教学平台,打破了传统的本科教学模式,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性教学。此外,华农教学与科研基地还为人文社科类专业提供考察、教学的实践平台。

对于研究生而言,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可为研究生教学提供科研场地、课题研究等,以促进研究生教学的发展,推动创新性研究人才的培养。研究生的培养属于农业高校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是农业高校科研发展的主要方向。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不但能为研究生实践性教学提供平台,还可为研究生提供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增强其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其思维的创新。华农教学与科研基地每年都为研究生的教学、科研提供广阔的平台。如,华农教学与科研基地现建成水田种植区、水产养殖区、花卉科研区、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田间基地等14个功能区,为研究生的教学、实践、科研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有利于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对于农业高校而言,学生在教学与科研基地中的实习尤为重要,农科学生除了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以外,还需要拥有动手实践的能力。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是学生进行实习的重要平台,拥有先进的设备与完善的场地;同时在实习的过程中,有较好的老师进行全过程指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习质量与效果。华农教学与科研基地除承担在校学生田间教学实践任务外,还承担学生的毕业实习任务,是学生重要的毕业实习基地。华农教学与科研基地具有旱作农业区等包含水田种植、旱作农业、水产养殖、花卉、果园、畜牧、生态公益林、航天育种工程之心、生物防治工程中心等14个功能区,可为不同专业的毕业生提供多样、对口的专业实习;此外,其拥有实力雄厚的教师科研队伍,可为在基地实习的毕业生提供专业的指导,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毕业实习的质量与效果。目前华农增城教学与科研基地已接纳农学院、兽医学院等12个学院(含研究中心)20多个专业的毕业实习学生。

2.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教学体制改革中,不但要求教学方式进行改变,教师的教学技能与素质培养也应该得到相应的改变。教师是教学的关键部分,是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重要主体。因此,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培养理论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尤为重要。“高校教师必须依托教学、科研基地,通过锻炼来提高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实现自己由知识传播者向知识创新者移位的前提下,才能完成将学生由学习知识者向实践创新者移位的任务”[8]。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是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场所,其可提供实验室、试验田等多种多样的设备。在华农教学与科研基地就培养了较多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较多的教师不仅在课堂上教授理论的知识,还在基地中拥有科研项目或者经常到基地中进行相关的实验。

小学教育的基本功能范文第2篇

关键词:感恩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感恩是一种优秀的人文精神,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源远流长。感恩更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宝贵财富,很难想象一个不知感恩的人将如何回报社会。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具有重要的地位。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不知感恩的人难以承担社会重任,所以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是一门丰富的人文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分四部分介绍小学语文教学与感恩教育之间的关系,论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是切实可行的。

一、在小学教育中实施感恩教育提出的背景

(一)存在有些小学生感恩之心缺失的现象。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了,但是人们却不时感叹心灵的寂寞,追问为什么会在喧闹的人群中感到孤独?人们往往不知道怎样感受爱,怎样去爱,怎样感恩。在小学生中,这种情感冷漠迹象已有所显现。现在的孩子大都为独生子女,所处的环境比较优越,父母过分溺爱,凡事替孩子包办,很容易造成他们自我满足,于是某些孩子形成自私、冷漠的性格,忽视父母、亲人、老师、朋友及身边的其他人对自己的付出,对他人的关怀无动于衷,很难想象一个不知感恩的人如何承担起社会的责任?(二)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缺失。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感恩教育应归属德育方面,但我国德育现状却堪忧,对德育重视程度不高,仍停留在理论学习、知识教化上。教育模式古板、枯燥,起不到良好的效果。这种状况应当引起我们的反思。首先家庭教育存在缺陷。部分父母只关心孩子的成绩与未来发展,让孩子把大把时间花在各种培训班上。其次,现有教育体制忽视小学德育教育。课堂教学偏重于“知识型”教学,设计德育较少,且德育走过场的现象比较普遍。甚至在许多偏远地区的学校并没有开设德育专门课程,学校注重的是升学率。小学生德育环境营造不够。从社会环境看,虽然主流环境是好的,但存在太多对小学生来讲影响消极的东西。

二、感恩教育内容

感恩(gratitude)来源于拉丁字根“gratia”,意思是“恩惠、令人愉快的”。《牛津字典》对感恩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之后的感激之情呈现出来,并回馈他人”。而在理论界,国外对感恩并没有定论,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都有自己的见解:从哲学的角度看,亚当•斯密把感恩定义为“推动我们做出回报的最迅捷和最直接的情感”。康德认为感恩是“称赞一个人,因为他已经给了我们仁慈”。苏格兰哲学家托马斯•布朗把感恩定义为“那种对他的爱的高兴情绪,他已经给予了我们仁慈,这种情绪本身不仅仅是所给予恩惠的一小部分”①。美国教育学者阿迪斯•瓦特曼说:“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我们总将有着和我们祖先同样的需要,那就是,愉快地、勇敢地度过我们的一生,和周围的人友好相处,保持那些指导我们更好成长的品质,这些品质是欢乐、爱、诚实、勇敢、信心、感恩等。”②西方社会学家认为,感恩总是在两个个体之间产生和存在,换句话说就是在感恩形成的过程中,社会交互作用和人际关系发挥着重大作用。感恩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积淀的精髓,“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经典词句体现了古人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当今社会由于受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似乎没有得到太多的传承,小学生的感恩意识正在淡化,虽有俗话说“施恩不望报”,但感恩是人类的基本道德之一,绝不是对施恩者简单的回报,更是人的一种责任意识、一种精神追求。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与小学德育落实不够,忽视感恩教育有关。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优势

(一)语文学科的性质与特点。语文教育负有德育的功能,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长期以来“工具说”和“人文说”占据主要地位。我国儒家学派提倡“文以载道”,“文”就是学生学习掌握的基本知识,“道”就是文本内容反映的思想内涵,包括高尚的品格。学生学习语文,最基础的是对语言的学习。语言的功能主要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文化。学生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掌握语言的四个基本功能:自我表达、交际、解释、记忆,从这四个基本功能看,语言的工具性似乎占了主导地位。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是任何人无法否定的,但是语文学科作为工具而言,与数学、物理、化学学科等不含任何思想的工具是不同的,因为语言文字是一种特殊的工具。人类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时,总会表现自己的主观意识,蕴含自己的思想感情,体现自己的价值,因此语言文字具有思想性,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这就是语文学科具有的人文性。《礼记》有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③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加强对学生的针对性思想道德培养。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教育思想性极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加强感恩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感恩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体现在人与人的交际关系上,社会交互作用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④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是可行的。(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什么是语文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识字写字,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⑤在语文课程中开展感恩教育,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素养”的要求,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课程标准提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感恩教育,必然会促进学生的人文教育,促进学生思想情感理智的升华,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灵,完善学生的人格,净化学生的灵魂。同样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可以弥补语文教育功能片面化的不足,使语文教学成为全面的教学,培养出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开拓精神、创新意识的人才。(三)小学语文教材中丰富的感恩教育资源。陶志琼博士说:“什么是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让小学生知恩、感恩、报恩、施恩。”⑥小学阶段是孩子思想启蒙的重要时期,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感恩教育,有益于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对以后高年级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他们今后成长与发展大有裨益。小学生年龄小,感恩意识相对淡薄,小学语文教学应担当起德育教育与理论教育的双重任务。如今无论哪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都包含着丰富的感恩资源,需要通过小学语文老师的深入挖掘,讲授教材知识,实现对小学生的感恩教育,从而帮助小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语文教育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其学习过程是复杂的,而语文教育本身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涉及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对受教育者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感恩是一种美好的道德,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更是人文精神的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在语文学科中实施感恩教育是必需又是可操作的。

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意见

(一)增强小学语文教师德育意识。《论语•子路篇》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小学生具有向师性,并且在多方面可塑性都非常强。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为人师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小学语文教师的德育意识尤其体现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是学生的镜子,是学生直接模仿的榜样,教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生起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作用。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对小学生进行空洞的感恩教育,更不能要求小学生死记硬背感恩的准则,因为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是品德教育的契机,课后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表现出的良好形象,会对学生道德风貌的健康培养起到良好的表率典范作用。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关心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学生思想的发展、人格的健全,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处处感受到老师殷切的关心和真诚的呵护之情。在学生的心中将感恩思想概念化为关爱他人、关爱世界的种子,并不断地提供养分,精心呵护培养,让它发芽成长,最终收获感恩教育的累累硕果。(二)结合文本,开展课外活动。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课文文本进行深入分析理解,上升到思想层面,使小学生具备一定的感恩意识。但是小学生有了感恩意识,不一定就会有感恩行动。这时候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发挥聪明才智,适时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感恩活动,使小学生的感恩意识化为感恩的行动,在实践中锻炼和巩固感恩意识和感恩思想。陶行知先生曾把“教学做合一”作为晓庄师范学校的校训,认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⑦,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各种活动对学生展开感恩教育。可以利用校会、班会、团队活动等开展“感恩系列活动之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每周升旗仪式的国旗下讲话,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就感恩这一话题进行专题发言,结合国旗下的讲话,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写出心得体会,交流感想。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感恩教育的资源,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⑧。“五一”劳动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劳动,让学生体会劳动之艰辛,增强对劳动者的感恩之情;在父亲节、母亲节,可以让学生给父母说一句话、做一件事,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教师节到了,让学生学会制作贺卡,把贺卡送给自己最喜欢的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愿;寒暑假,让学生在家里帮父母做家务,感受父母的艰辛,并组织办好专题手抄报或宣传栏等。让学生明白感恩不是说说而已,而要用行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作者:肖洁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3]张成群.多一点感恩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6-9-26(8).

[4]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4):9.

[5]姜丽鸿.感恩教育和生命教育[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6).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2011.

[7]金美媛.在学生心中栽下一棵感恩树———语文课堂实施感恩教育的思考[J].课改与家教,2007(4).

小学教育的基本功能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观念 教学研究 教学方式

为顺应素质教育改革潮流,实现学校内涵的发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我校悉心探索教学规律,以学生的“学”为切入口,从转变学生认知、情感、技能三方面着手,在德育实效、教学改革、教育科研、质量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大胆而积极的实践,努力创设提升学生学力的环境和条件,并由学生的“学”的需求带动教师“教”的追求,终于初步取得学校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的成效。

一、从转变教育观念开始

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后,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是教育本身有生命力的唯一正确认识。

1.对学生本位论的认识

学生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就是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主张尊重学习者的本性与要求,主张学校的职能是把学生充分地培养成为名副其实的人,而绝不能只是提供人力资源。学校教育的全部价值就在于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提供真正有助于潜能发挥,个性释放和成长的知识经验;教育要重视人的主观存在,强调学习者的内因机制,认为学习者的心智完善比学习的功利性更重要,人格陶冶比知识习得更有意义。让教育适合学生,还是让学生适合教育,就是教育以谁为本的问题。让教育适合学生,是指学生总是有个别差异的,教育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让教育适合学生,就是教育以学生为本,这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理念。

2.正确的教育观念是成功教师的立身之本

现代教育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观念,现代教师应该树立以下三个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德育教育,也是一种注重内涵发展的教育概念。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是着眼于受教育者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从人的共性与差异性考虑,强调因材施教和个性的发展。

现代学生观。学生观就是指教师如何看待学生,现代学生观的本质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现代学生观既承认学生还是发展中的人,正在成熟的人,有发展潜在可能性的人;同时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具有关注和要求自己向上的主动发展的需要与可能。教育的任务是把这些需要与可能转化为现实,让学生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

教育质量观。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培养人。现代教育质量观是看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多少有用人才,这种人才不仅是社会精英、名人,还要有更多脚踏实地、敢于奉献的“凡人”。因此,学校要着眼于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的需要,主张培养全方位、多规格、多类型的,具有开拓精神、创新能力、踏实肯干、敏思好学,既有扎实的基础,又有鲜明的个性,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变化的需求,不断在事业上有所进展,有所突破的人才。

二、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当教师走进新课程时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心理变化,并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达到提升学生学力之目的。

(一)锤炼教师教学基本功

教师要从关注“教”转变到主要关注“学”,就有一个锤炼教学基本功的问题。在传统意义止,“三字一话”基本功是衡量一个教师合格的尺度,即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及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内容有了新的发展。

1.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现代教育需要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学习等,这都需要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协作。

教师首先要与学生合作与交流。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努力在课堂上共同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气氛。语文组的“合作学习”、数学组的“做中学”、理化生组的“情景实验学习”等,都是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追求新的发展与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的成功教学范例。

教师还要与其他教师合作。让教师们在热烈的课前讨论、认真的课件制作、丰富的资源共享中,把教学中的“教教材”变为“用教材”。学校还牵线搭桥,将老师的教育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鼓励教师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禁毒馆等优质资源丰富和充实课堂,使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培养教师们驾驭课程、与社区开展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老师的信息素养、技能水平决定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程度和效果,也就直接影响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我校把教学中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3.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的能力

新课程的实施不仅需要教师理解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和重点难点,而且要求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主体的学习需要,了解他们已有的经验,了解他们的个别差异,进而根据他们的需要、经验及差异开发、选择或重组各方面的课程资源。为了成功地开发适合学生需求的课程,我们要十分关注培养教师们开发和课程实施的技能,还成立了拓展型课程教研组,构建学校课程管理网络,鼓励老师撰写拓展型课程教案;还定期召开课程开发教师的信息交流会议,在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生需求、课程评估等方面对教师进行指导,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

小学教育的基本功能范文第4篇

校园网建设的内容:四大元素

“校园网”的概念是指大、中、小学等教育单位的网络,它以应用为目的,基于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和它的使用者以及相关规章制度的结合。一个完整的校园网建设要紧紧围绕“路、车、货、驾驶员培训”四大元素来进行。在这四大元素中,“货”是重点,它是校园网建设的核心。

这里,“路”是指物理网络的搭建,包括四个方面:结构化布线、网络连通(网络设备的选择)、服务器的选择、终端的选择;“车”是指系统平台的建设,如教育行政管理平台、教学管理平台、资源库管理平台和校园网通信平台,其中,行政管理和教学平台主要针对教育工作,资源库平台将为这两个平台提供尽量详细的资料;“货”是指软件(具体是指应用系统)的建设,它根据学校的需求选择一些应用软件和硬件,一般学校常用的应用系统有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电子阅览室、网络多媒体课件制作系统、校园信息管理系统、视频点播、学校主页等;而“驾驶员培训”是指为适应现代化网络教学的要求而对相关人员进行的培训。这是一个伸缩性比较大的工作,从人员角度,培训可分为四级:校长的培训、校园网管理员的培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全体老师的培训,这些人员在培训之后能够针对学校的具体、特殊需求或是未来需求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便能够更好地进行系统的二次开发。

校园网建设的弊端:软件

由于大学具备了其独特的技术优势,目前校园网建设存在的问题尤以小学居多。据教育部最新统计,目前全国共有66万所中小学校,却只有5700多所学校进行了校园网的建设,还不足全国中小学总数的9%。这些校园网的现状又是怎样的呢?据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院副院长、教育技术学博士黄荣怀教授介绍,大多数拥有校园网还只停留在“高速‘路’上‘车’少‘货’更少”的阶段。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国内在目前已建成的校园网中,有50%左右的网络连通存在问题,有80%以上的校园网在管理和应用中存在问题。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CCID)在对上完名用户进行调查后发现,目前校园网建设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硬件、软件极其功能三个方面。其中,在软件的教学资源方面,尤以教育资源库表现得最为明显,占据了所调查学校的55.5%的比例。

教学资源建设可以包含四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主要分题库、素材库、课件库和案例库四大类;二是网络课程库建设;三是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四是通用远程教学系统支持平台的开发。在这四个层次中,网络课程和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是重点和核心,第三和第四个层次是工具层次的建设。网络课程和素材类资源的具体内容千变万化,形式多各具特色,对应的管理系统和教学系统必须适应这种形式的变化,充分利用它们的特色。

而所有素材建设都必须围绕课程这个核心来进行组织,它是以课程为基本单位组织实施的,统一服从网络课程建设的要求,在网络课程建设中所用到的媒体、题库、多媒体课件、案例等,都将纳入到全国基础教育资源库中统一管理。此外,CCID在调查时发现,经常使用教学软件的学校仅占31.6%,而只有在观摩课上使用的则有46.5%,其余21.9%的学校基本不用。这表明,研发适合学校的学校的教学软件质量还亟待改进。

同时,教学资源建设也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需要长期建设与维护的系统工程。由于教学资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人们对它的理解各不相同,变便会出现大量不同层次、不同属性的教学资源,因而不易管理和利用。这样,学校在选择资源库的问题上也出现了困惑。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院孙波博士特别提醒应把握三点:是否符合标准、质量如何以及合法性。

为此,教育部适时地颁布了《全国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它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标准,其侧重点在统一资源开发者的开发行为、开发资源的制作要求、管理系统的功能要求,而不是规定软件系统的数据结构。它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规定:一是从资源的技术开发角度,提出一些最低的技术要求;二是从使用用户的角度,为方便地使用这些素材,需要对素材标准标注那些属性,并从可操作性的角度,规范了属性的数据类型及编写类型;三是从管理系统以及远程教学支撑平台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功能。

校园网建设的目标:教育信息化

CCID在《中国信息化教育发展报告》中指出,2000年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市场的总体规模为10.1亿元。该报告中将信息化教育市场结构细分为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软件和校园网。其中2000年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软件市场规模为1.2亿元,校园网市场规模为8.9亿元。

据CCID预测,2001年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市场规模为15.3亿元,比2000年增长51.5%。其中,中小学家庭教育软件市场规模为1.3亿元,比2000年增长8%,校园网市场规模为14亿元,比2000年增长57.3%。CCID认为,未来几年随着“校校通”工程进一步实施,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市场的规模仍将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期间共出现了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的计算机学科教学,让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标志性的口号是“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

小学教育的基本功能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小学 体育教学 误区 改革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教育观念,课程结构、教材、教育方法以及各学科具体教学等几个方面的全面展开,给中小学体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和冲击力。为此国家教育部体育司强调,中小学体育课程也从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各方面都进行大力的改革,努力构建中小学相衔接的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但我们在教学中发现,由于缺乏改革的理论基础和改革理念的追求,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着闻此而动的盲目追随和形式主义。中小学体育教学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教学实质却没有变化,这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改革的真实和深入。

一、对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存在的问题

虽然体育教学改革在全面展开,但不少教育者在实践中却只热衷于操作面上的外在课程形式,过分追求一种表面上的热闹、活跃、学生内在的情感和体育学习动机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其根本原因就是许多体育教师教学观念没有根本转变。为什么没有转变?并不是教师不想转变,不能转变。而是因为:(1)现实社会中,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忽视和轻视体育的行为,观念、思想没有得到根本转变。(2)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太大,除常规的体育课堂教学外还有大量的课外性工作。(3)缺少改革的理论导向和具体指导,同时教育部门给教师的教改指示大多是口号,大部分教师不知道怎样去做和为什么这样做。教师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学习探索这些问题,日常工作使教师喘不过气来,又要维护教师的地位和荣誉,只好从形式上做样子,应付检查。教学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一些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和领会现代教学观。由于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思想僵化,使得教学改革尝试大多停留在追求形式的层面上,难以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精神实质真正体现到体育教学中。

提倡“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后,不少老师有走入另一误区,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面临改革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没能及时有利地借助“健康第一”这把尚方宝剑,推动学校体育不断发展完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反,却被“健康第一”捆住了手脚,“快乐体育”似乎成了体育教学的主渠道,成了教材编写与改革的中心与主题。更有甚者,误认为健康第一就是快乐第一,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出现了“放羊式”的体育教学现象。体育教师似乎忘记了自己的职业本领――身体锻炼与运动操练的理论与方法。所以,学校体育要完全彻底排除竞技体育的论调格外响亮。在这种状况下,导致有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指导思想上产生混乱,教学指导思想进入误区――贯彻健康第一,就应淡化或放弃体育课的“三基”教学。

二、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改革存在的问题

由于观念没有转变和理论上的问题没有解决,缺乏现代教学观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虽然力求改革和体现改革。但实质上所运用的依然是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方法。具体表现在:(1)总跳不出灌输式技能教学的框子。学生总是被牵着鼻子走,教师讲解示范,布置练习,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复习练习等,教师画地为牢,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使教学过程比较死板气氛比较沉闷。(2)体育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动态操作,学生的喜、怒、哀、乐、极易显现。但我们体育教师由于受传统教法的影响,往往习惯将课堂常规作为教学组织能力的评价,组织形式过于军事化,不重视学生个体的不同兴趣、爱好、特长,压抑学生的个性的发展,不能因地制宜地改变教学方法,创造出生动活波的教学形式。(3)只重视掌握技术、技能、忽视学生身心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把学生掌握运用技术快、慢、好、坏看作教育学的最终目标,并把它作为评价、考核的唯一标准。而体育教学的主体是身体素质具有很大差异的学生个体,很可能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无形中将学生分为一二三等。一部分学生在多次失败后产生了深深的痛苦,失去了学习体育的兴趣和信心,在没有体验体育乐趣就远远离开体育。(4)教学组织追求形式,有些教师在教学时教学形式上花样繁多,热闹非凡,实际上教学内容的因素,教学效果却大大减少。

三、对把握和钻研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改革中很多教师把精力和注意的焦点几乎都放在了教学方法和形式上,而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深入钻研。主要表现在:(1)对运动教材本身缺乏深入研究而陷入学技术而教技术的现象。(2)教师在钻研运动教材时,对教材文化功能挖掘不够,对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研究不够。(3)我们都知道影响学生健康因素是多方面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无法解决健康问题,这就造成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无法精选原来不属于体育课程的健康领域知识内容,教学过程中只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能与运动实际相结合。(4)有些教师利用课本教学时,过分依赖和局限于教材,不能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教材结构,学科体系,因而不能和不敢灵活运用教材及进行创造性地发挥,致使教师教得过死,学生学得没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