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数学教育笔记

小学数学教育笔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数学教育笔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数学教育笔记

小学数学教育笔记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整合 优势 弊端

现代信息技术集直观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图、文、声、像并茂,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改善了数学认知环境,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与感受,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但如果用心观察我们身边的课堂,就会发现有些教师误把信息技术当做万能钥匙,在教学中使用不当甚至滥用的现象屡见不鲜。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利与弊。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优势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由于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很短,课堂上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容易感到疲劳,而信息技术可使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信息技术把学生最喜欢的影视所特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电脑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一种新的人机互动,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创造了多种感官的刺激因素,人为地给学生制造新的兴奋点,使学生入境动情,产生数学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地获取知识。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高”时,老师创设了一个情境:出示两幢侧面都是三角形的房子,一高一低,老师让学生猜一猜哪个房子是长颈鹿的?哪个房子是小松鼠的?学生很快就回答:第一幢房子是长颈鹿的。老师追问:为什么?生答:第一幢房子高。师追问:哪里到哪里是房子的高?生答:从房顶到底面的高度。师立即演示课件,并及时板书“顶点底面”。多媒体辅助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将整节课推向。在愉悦的气氛中,学生不仅了解了什么是三角形的高,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的高是怎么画出来的,而且经历了学习的全过程,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2.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图形绘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图形教学中,有些图形不好画,也难画标准。有了电子白板,教师不仅能画出标准而美丽的图形,还能展示学生的作品,更能节省时间,让师生用更多的时间学习更多的内容,从而增大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量角器”时,传统教学中教师在黑板上画图,再用量角器在黑板上操作。由于教具不透明,刻度又小,在量角的大小时,挡住了角,对应的角的度数只有前几排的学生能看见,有时没压住,量角器还会往下滑,影响角度的正确性。整节课既费时又费力,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差。电子白板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绘图功能,各种图形工具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能够让教师尽情发挥的专业舞台,从而使抽象的空间思维变得形象直观。教师只要点击一下量角器,就可以随意移动,刻度可以随意放大,把量角的步骤演示得很清楚,老师讲解后,学生也可以上台操作。这种教学方法的直观性、实用性很强,学生可以轻松理解数学方法,为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3.利用信息技术,增强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为了使学生能够尽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师就要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把图片情境由静态变动态,把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淋漓尽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课本知识。

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时,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时分有了不同程度的认知,但在课堂教学中,这些理论知识学生却不太容易掌握。因此,在上这节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一个龟兔赛跑的动态圆形跑道,龟兔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从而得出乌龟和兔子所用的时间一样,乌龟跑一大格,兔子正好跑了一圈。接着,把乌龟和兔子用FLASH幻化成时针和分钟,圆形跑道变成钟面,跑道上的绿树变成刻度,学生根据钟面上的指针变化,清晰地看到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所用的时间一样,时针走一格是1时,分针走一圈是60分,从而得出1时=60分。这个环节的设计,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4.利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还能把一些比较抽象、难度大的问题还原为形象直观的动态过程加以演示,一边演示、一边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启发诱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新知变得形象具体,化静为动,便于理解掌握。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我运用多媒体,把圆柱化静为动,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变成一个长方形。通过具体形象地演示,学生知道了原来圆柱的表面积就是两个底面圆的面积加上一个以圆的周长为长、圆柱的高为宽的长方形的面积之和。既较好地解决了“化曲为直”的认识过程,又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圆柱的侧面和长方形之间的联系和转化的辩证关系,帮助学生发展了空间观念。从而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5.利用信息技术,联系生活实际,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华罗庚曾说:“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而多媒体能够使数学生活化,使数学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教学“重量单位”时,我利用电子白板中的工具制作了课件,先给学生出示几个物体的重量,并展示相关重量的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之后,我利用课件出示一辆小轿车、一瓶洗衣液、一包“上好佳”等图片,通过课件展示唤醒学生对生活的回忆,使学生凭借生活阅历认识到生活中很多的物体时需要用不同的单位表示重量的,将文本的静态数学变成生活中的动态数学,将丰富多彩的生活数学素材带到数学课堂上。从而使学生在直观的事物与抽象的数学之间建立起直接联系,进而揭示出数学知识的奥秘。

6.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结尾,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进程发展的最后的一个教学环节,学生经历了40分钟的高强度学习,普遍呈现疲惫状态。虽然短暂,但是教师最难调控课堂教学时间的阶段。在课结束之前,我运用多媒体课件,配上轻音乐,重新回放了整节课的PPT,让学生更系统地认识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在放松中对刚刚有点遗忘的知识又重新回想起来,教学效果比较好。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弊端

1.内容过于花哨,影响教学效果。

有的课件,画面美轮美奂,达到声、光、电的有机结合,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漂亮的画面,过分地追求声像效果,不仅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扰乱了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有位老师上了《小数的加、减法》后,设计了一道练习:4.28+0.72,可老师在课件上画了一个漂亮的小朋友,小朋友的头挡住了“2”和“8”这两个数。学生做题时发现这个问题并问老师,老师自己也一时看不清楚,翻教案看,不仅浪费了时间,还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利用多媒体设计的课件应简洁明了,避免花哨。

2.片面追求直观,忽视动手操作。

一些年轻教师每节课都使用多媒体课件,课前去网上下载了和本节课相关的PPT,没有考虑创设的情境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学生的需要,没有根据学生的学情,没有抓住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的认知新知只停留在表面,整节课似乎都在看表演,缺乏亲手实践,导致学而不能致用。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积”时,课堂上老师用FLASH课件,演示圆柱从它的直径分成两半,再把分的两半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从而得出圆柱的体积就等于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整个环节动画演示得很完美,学生赞叹声一片。但做练习时,如:将高为5分米的圆柱切拼成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圆柱增加30平方分米,求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只有几个学生会做。原因是该老师只注重课件演示,忽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完美的课件演示很直观、形象,学生都能清楚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但在课件上学生看不出将圆柱拼成长方体后,多了几个面,多出来的面是什么形状。如果课堂上教师利用圆柱模型,让学生动手操作后,再进一步延伸,让学生摸一摸,就清楚了圆柱拼成长方体,多了两个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半径,这样学生求解表面积和体积就得心应手了。

3.预设不足,制约使用效果。

精心设计的课件往往是设计者“个体式”地操作,难以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资源。而有些老师平时不注意学习计算机理论和实践,只懂皮毛。上课之前,在百度文库中顺便下载一个课件,在没有吃透教材,不了解学情时,上课时只点鼠标,从第一张点到最后一张。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课件虽然灵活生动,但它并不是万能的,制作课件的时候如果没有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充分预设,遇到课堂上的意外又缺乏应对策略,教学中就会发生“死机”现象,从而弱化使用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可以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给教师提供有力的教学支持,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有效整合是非常关键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把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有效性,为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添上画龙点睛之笔。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王冬梅,张松廷.浅谈多媒体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利与弊[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6).

[3]黄爱勤.新课标下数学课堂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13(4).

[3]陈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误区与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7).

小学数学教育笔记范文第2篇

【摘要】教学活动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统一。教学预设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假设、安排,是教学的预设和准备。这不仅要明确教学目标,更要从学生出发,指向尊重学生,发展学生。通过有针对性的学情前测与分析,才能真正看清学生的学习起点,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预案,以实现有效、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 学情前测;小学数学;教学预设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2-0098-02

一、深度解读教材,设计学情前测

教材内容是教学设计的“原材料”。教师不仅要读懂、读透教材,还要了解编者的意图和知识的结构体系。《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它不仅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更是今后学习乘法计算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具备了一定的估算能力。但是与之前已经学过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相比,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学习重点是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书写位置的问题。要解决这两个问题,不是单单把方法机械地告诉学生,要让学生由内而外地学习,在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掌握两位数乘两位的笔算方法。

小学三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材例题创设了一个图文结合的情境,在情境中提出问题。通过图文的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从而探索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方法。怎么探索呢?“探索”二字,看似有时代感实则是要解决一个“怎么学”的问题,是教学预设的重要依据。学习是以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来构建知识体系的,学生的认知是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预设时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知识的逻辑起点,二是学生的现实起点。

为了准确把握学习起点,课前进行学情前测。学情前测是研究学生在学习新知前的学情。它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等进行的、可以帮助教师更合理地设计教学提供依据的课前测试。常用的学情前测方法有谈话法、调查法、习题检测法,等等。笔者选择了习题检测法。

前测试题主要分为三大内容,一是与本课相关的旧知复习,二是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得出算理,三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算法,见表1。

前测试题在授课前利用十几分钟发至学生独立完成。在汇总学情前测后,了解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再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教学预设。对学生前测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设计时重点关注。

二、分析前测情况,突破教学难点

学情前测分析见表2。

从前测看,班级里47人对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所需要的知识储备已经基本掌握,基本都达到了学习内容的逻辑起点。对于今天的新知24×13的计算,有38.3%的学生能图文结合,利用已有知识得出正确答案,还有17.02%的学生有了一些想法,能进行分一分。但接着怎么算还是有很大困难,没有一个人能列出完整的竖式。有30%的学生能根之前想法直接写得数,有1名学生已经猜出了第一步的计算方法,但是他们对于计算的顺序和过程到底如何还是一片空白。

通过学情前测的分析,将面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无一人会解答的难题。如何来突破这一难点,笔者确定了教学预设的整体思路:以旧引新、以形象到抽象、以扶带放。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牢牢把握主题图,从图开始圈一圈、分一分,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今天的新问题。

如图:

学生经历分的过程,可以得到解决的方法:24×2=48,24×10=240,48+240=288,这样分的过程帮助学生构建了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也启发了学生思维的关键。但这仅仅解决了探索过程中的第一环,对于本课的难点,学生一无所知的笔算,怎么去突破呢?答案就在这里,这第一步就是突破难点的钥匙。现在钥匙在手,解决笔算的问题就有理可循了。

基于学情前测,学生对于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是一张白纸。大胆让学生探索,还是细碎缜密地引导学生小步快跑?笔者想以扶带放的方式更能让学生把知识内化。因此在这里笔者是这样预设的:

问题1:第一步算什么?问题2:看看图,这一步算的是什么?通过老师的引导示范第一步的计算顺序和书写方法。同时找到计算是的钥匙,联系刚刚解决的问题。有了这一步“扶”,再进行第二步计算的自主探索。自主探究是有效探究的一个平台,学生在拿到了探索大门的钥匙,有了学习经验之后,通过观察、思考、猜测,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寻找和发现数学规律。

三、指向有效教学,创造性地学习

怎样学得更好更优,这是指向课堂教学的发展性目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观察、思考、探究习得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发展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经验的过程。

在教学预设的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征,巧妙预设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不同方法。让学生有不同选择的机会,在思考和交流中获得发展。这个发展的过程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创造性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预设中笔者设计了学生自主探究笔算方法的环节,也预设到学生会得出这样三个竖式:

撇开正确与否不说,这三个竖式都是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自主探究出来的,是他们通过数学思考创造出的结果。学生有了个性化的探究、体验,打开了自己的思路。但是有些结果脱离了目标轨迹,需要教师再围绕数学教学的目标进行调控,这就是开与合,扶与放。

小学数学教育笔记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多媒体 信息技术 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00-0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教育的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一线力量,教师必须要重新认识教学过程。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学习工具。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实现体育教学的多元化与形象化,促进体育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一)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来源,但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对体育学习感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好奇”的天性使其对新颖、新奇对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将体育教学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直接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创设逼真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通过学习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通过全方位的方式向学生展现各种内容。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之下,能够促进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开发,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更加深入地了解与体会教学内容,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三)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师生交流沟通

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实现教学实践的缩短,从而将更多的课堂教学时间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能够通过各种课堂活动来展现自己、发挥才能。教师应该依据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情况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应变能力。此外,多媒体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交互性特征也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增加了交流与互动,让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好的实现教学内容的安排。

(四)强化了体育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能够重点突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将课本中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提高教师的表达能力。通过多媒体教学中的信息再现等功能,能够更加轻松地解决各种教学难点。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感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弊端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虽然具有多种优点,但是在不断普及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一定的弊端。

(一)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

多媒体课件都是教师提前设计好的,对教学的过程、内容、问题等都已经提前有所安排。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按照提前准备好的流程与内容进行机械的操作,实现教学步骤的完成。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只是引导学生按照已经设定好的课件轨迹进行推进,这种定向式、模式化的教学束缚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不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表现手法多样化的特点,但是如果在实践的过程中很好地把握使用的度,将会导致形式过于花哨,造成喧兵夺主的情况。这种情况下,难以突出体育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分散,学习效果较差。

(三)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质量较差的多媒体课件不仅不能够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而且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此外,教师地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滥用,导致教师失去了对教学应有的控制地位,甚至有部分教师离开多媒体课件之后就无法进行教学。教师过多的依赖课件,会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性减弱,难以发挥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综上所述,现代化技术必须与现代化思想相互适应才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也要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相互结合。实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相互结合,扬长避短,通过科学性原则、思想性原则与适度性原则实现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合理、灵活运用,实现体育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作用的最大化,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玉洁,张琳琳. 全方位的改变: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5(75):80-81.

小学数学教育笔记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主要从教材呈现的内容广度和习题两方面对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中“统计与概率”这部分的内容进行比较,研究两版教材的差异,得出结论,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人教版 苏教版 小学数学 统计与概率 内容广度 习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8-029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统计观念”改为“数据分析观念”,强调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相应地,不同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对于该部分的内容呈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将选取人教版和苏教版两个教材(下文简称为“人教版”和“苏教版”),对其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进行比较研究,寻找差异,了解特点,并根据比较结果给出适当建议。

一、内容广度

内容广度是指课程内容所涉及的范围或领域的广泛程度,通常以所包含知识点的多少来衡量。分析教材内容的广度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从宏观上进行教材比较。下表对两版教材在不同学段所包含的知识主题做了统计,便于对比。

1.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在统计部分,两版教材都包含单式统计表、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平均数的计算。平均数的计算也都安排在了三年级下册。在概率部分,都包含可能性的认识以及可能性的大小。

不同点:在统计部分,人教版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的知识点明显比苏教版的难度大,已经安排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第一格数据与其他格不是均匀分布的统计图和复式统计表的教学。苏教版虽然比人教版多出了一个象形统计图,但内容上有一定重复。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苏教版要比人教版早一学期。在概率部分,人教版的教学安排相对集中,在三年级上册安排了可能性认识和大小两部分内容,并且已经涉及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而苏教版则安排了两个学期来教授该内容。

2.比较结果

在统计部分,人教版所呈现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类型多样化,知识的安排呈螺旋上升趋势,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规律。相比之下,苏教版该部分内容重复过多,知识点太单一。在概率部分,人教版在该学段仅安排学习一个学期,而概率知识相对而言比较抽象,故苏教版的安排更加合理,具有一定梯度性,学生学习起来容易些。

1.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统计部分,两版教材都包含纵向和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单复式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中位数、众数。概率部分,都包含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的问题)。

不同点:统计部分,苏教版在此学段安排的内容相对较多且密集,人教版在第一学段就涉及的复杂的统计图安排在此学段。统计中的计算部分,人教版相对苏教版的安排来说较为分散,中位数和众数分别安排在五年级上册和五年级下册,而苏教版则一起安排在了六年级下册。人教版还比苏教版多了个统计图的科学选择和使用,表明其重视培养学生对统计图的优化意识。

2.比较结果

统计部分,两版教材知识的安排均是呈螺旋上升趋势,苏教版的知识点多而密,学生学习起来吃力。对于统计中计算中位数和众数的新知识点,苏教版安排也不太合理,到六年级下册才涉及,安排时间过晚。

概率部分,苏教版将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单独作为知识点出现,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可能性的知识,同样也反过来巩固了分数的表示,这样安排是非常合理的。

二、教材习题

1.习题呈现类型

对于教材题目呈现的类型划分有很多种,本文根据对教材的研读分析,大致将两个版本的题目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填表制表题、分析图表题、操作题、数据调查分析题、探究题。下表是两个版本教材题目呈现类型的情况。(部分题目包含多种题型,统计时将其计入每项)

1.两版教材题量最大的部分不一样。填表制表题型是苏教版教材题量最大的部分,而人教版则是分析图表题的题数最多。绘制填表是统计部分的基本技能,可见,苏教版注重学生对于图表的填写和制作,而人教版更强调对学生图表的分析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2.在计算题部分,人教版所占的比重比苏教版大,表明其比苏教版更注重学生的计算能力,但统计这部分主要强调应用的价值,应该淡化对计算的要求。

3.苏教版的操作题比重比人教版的大,操作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主要在概率部分出现,帮助学生感性地直观理解概率,反映出苏教版教材比人教版教材更注重利用学生的直观感性认识来学习比较抽象的知识内容。

4.数据调查分析题和探究题两个版本教材所占比重都不大。这两种题型主要是统计与概率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该部分内容教材应做充实。

2.习题素材来源

“统计与概率”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两版本教材统计与概率这部分内容,所选取的素材都较为广泛。我将素材来源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校园生活、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个人及家庭生活、动物故事以及纯数学知识。为了更加直观地显示两个版本教材素材来源的情况,将统计的结果做成如下饼图:

可以看到,校园生活方面的素材成为苏教版和人教版教材最大的来源,都占了34%。其次是个人及家庭生活,分别占了28%和29%。这反映出两版教材均较好地做到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注重数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两版教材在其他方面的素材来源所占百分比也非常接近,数据相差不大,说明这两版教材的素材来源分布总体是均衡的。同时也可以看到,两个版本教材都存在无任何背景的纯数学知识,统计与概率的知识主要强调应用,无背景的纯数学知识应该少涉及。

三、结论与建议

1.内容广度上

总体上看,两个版本教材对知识点的编排均是呈螺旋上升趋势的,知识量也都涵盖了课标中所要求的内容。

苏教版在第一学段内容重复较多,如教材在一年级上册设了一个低学习水平的象形统计图,但二年级上册仍安排象形统计图记录,只是由数改为方块记录,两者间并无质的提升。事实上,相同螺旋内容的编排应坚持差异性原则,即相邻两次循环之间须有质的提升,而不是简单重复。第一学段统计部分内容过于单一化,第二学段知识点安排过于密集,给学生学习带来很大压力。故建议苏教版将统计部分的知识学段均匀化,科学安排。

人教版概率内容安排得太晚。概率的学习主要借助于生活的实例,并且与统计知识相互渗透,这部分内容不宜过晚出现,而人教版安排在三年级上册才让学生开始接触。建议人教版将概率部分内容做调整,提前教学,并且在整个小学阶段仅安排两个学期学习,过于集中化并不利于概率和统计知识的互相联系学习,这也需要改进。

2.教材习题上

在习题类型上,苏教版绘表填表的基础练习过多,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此外,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主要是通过调查研究,收集数据,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的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分析图表题、数据调查分析题和探究题都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数学分析观念,通过表3的统计数据可以知道,苏教版分析图表题较人教版少,故应稍作增加。对于数据调查分析题和探究题,两个版本教材所占比重均不大,均需要适当增加。现在数学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材应多设置具有探究意识的题型。

小学数学教育笔记范文第5篇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一书,感触很多。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是要想在历史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知识的入门,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实施有效教学,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讲究开头,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二、讲好插图,引发兴趣

新编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多,直观性强,形象生动。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对引发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中,由于插图很多,限于课时,教师不可能每图都讲,只能根据教材要求和讲课需要选择讲解。有些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插图如果没有向学生讲解,就会使学生似懂非懂或一知半解。经过教师讲解,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知识。如七上第8课《战国七雄》中的《商鞅舌战图》。因为“商鞅变法”是这一课的重点。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是通过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的变法或改革来实现的。讲好《商鞅舌战图》,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商鞅作为改革家的气魄和才华,又可让学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又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提高学生对商鞅变法带来的历史作用,即“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的认识,也为以后理解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打下基础。为起到这个作用,我在讲课时,让学生看《商鞅舌战图》的同时向学生讲解:“图中就是当时商鞅舌战大臣的情景。中间席地而坐的是秦孝公。商鞅,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正在跟反变法的大臣辨论。你看他手拿竹简,引经据典,振振有词。他说:只要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方便,就不必效法古代。他响亮地喊出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变法口号。坐在他对面的是两个保守派大臣甘龙和杜贽,被商鞅驳得张口结舌,坐不安席。这一场历史性大辩论,最后由秦孝公作决定:他说:“商鞅说得对,就按商鞅说的去办”。在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全被吸引往了,达到了引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三、巧设疑问,以疑激趣

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就会产生一种。这种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通过一环扣一环的设疑解难,把学生引向似如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又一村”的境地,这样既激发了兴趣 ,又掌握了知识。

四、创设情境,以情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