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镇农民工工作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涉农收费执行情况
按照党政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的工作制度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镇政府职能部门和镇直有关部门均按照上级核准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为依据收费。
1、农村义务教育方面
今年,我镇各中小学校认真落实中小学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和书费,全镇享受一补280人,其中中学200人,每学期500元/人;小学80人,每学期375元/人,全年合计享受金额26万元,没有发现任何违规违纪现象,深受群众及学生家长的好评。
2、农民建房土地管理方面
今年以来,按照上级有关规定,除正常收取耕地占用税外,没有发现违规收费情况。
3、计划生育政策落实方面
计划生育部门除按照《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37条和第38条之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外,为已婚育龄妇女健康检查、节育手术、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等的证件办理,一律实行免费服务。另外,全镇32个行政村(居委会)60岁以上有98人独女户及双女户享受了每人每年840元补助政策、86户享受600元补贴,共计补助金额达133920元。
4、农村用电方面
农村照明用电执行0.56元/千瓦时;农业生产0.614元/千瓦时;一般工商业和其它5月份前0.78元/千瓦时,5月份后0.8013元/千瓦,没有加价收费现象。
二、各项惠农补贴政策落实情况
1、对种粮农民实行粮食直补
今年我镇32个行政村(居委会),9160户,补贴面积28511.893亩,全镇共发放粮补资金2523023.4元,于3月5日前兑付农户。
2、退耕还林补助政策落实情况
2012年我镇共涉及有退耕还林任务的村31个,补贴面积9064亩,(其中:每亩补助160元4511亩,每亩补助90元4553亩),补助农户3160户,10年应发放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131530元,目前已全部发放到位。2011年还未发放。
3、村级补助资金落实情况
今年到目前为止,县财政下拨我镇村级补助资金114.3972万元,已发放到位。
4、农机补贴资金落实情况
根据国家对购买大型农机具补贴的政策,我镇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广泛宣传,凡是购买大型农机具的农户,分别到县农机局进行了登记,按照政策进行了补助,共补助农机具78台,补助资金30万元。
三、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落实情况
今年,我镇共有22个村申报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涉及水利、道路、村容村貌整治三大项。项目投资预算额共769.3986万元,其中村民筹资共63.452万元,村民酬劳工日数90935个,拟申请财政奖补资金共122.661万元。除按照上级有关补助政策外,没有发现强行集资、推派问题,并且各村都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定期进行民主理财,发挥了良好的监督作用。
四、减轻农民负担各项工作落实情况
1、减轻农民负担“公示制”落实情况
根据物价部门提供的价格信息,我们要求由物价部门牵头,在全镇32个村(居委会)政务公开栏上进行公示,农监部门跟踪督查。通过公示制度的落实,使农民群众明白了价格标准,哪些应该交,哪些不应该交,哪些该交多少,有效遏制了欺诈行为的发生。
2、减轻农民负担“限额制”落实情况
在“限额制”落实方面,我们要求由宣传部门牵头,订阅年度党报党刊,严格执行限额标准,即1500口人以上的大村每年度不得突破800元,1500口人以下小村每年度不得突破500元。
3、减轻农民负担“责任追究制”落实情况
在“责任追究制”落实方面,我们要求由镇纪委牵头,农监、组织等部门参加,一旦发现涉农案(事)件需要追究责任的,决不姑息迁就。
XX镇人民政府
一、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泰来县劳转工作,在省、市及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按照省市扩大劳务输出规模、促进就近就地转移、推动农民工创业的要求,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能培训为手段,以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二三产业为载体,逐步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一体化服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机制,劳转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止目前,全县56779人实现转移就业,实现转移收入3.1亿元。劳务人均收入实现7500元,2011年新转移农村劳动力3783人,完成全年3500人的新转移任务。完成涉农培训1271人。
1、调查摸底,掌握情况,为做好转移输出工作打下基础。一方面了解他们一年来在外的工作、生活情况,与他们共同回忆和重温在外务工的感受和体会,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另一方面,通过与这些务工人员座谈,详实地了解外地用工环境、用工需求等情况,确定劳转部门下一步服务方向,让劳转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企业,进一步提高劳转工作效率和水平。
2、强化宣传,组织推介,为做好转移输出工作营造氛围。县劳转办组织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宣传周活动。收集了大连东之美服装有限公司、大连实德集团、大连兴和酵母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用工信息,从3月14日开始,利用一周时间分别在县城内生产资料销售大市场、泰来火车站、胜利乡二龙村、克利镇红旗村等村屯先后开展了5次集中宣传活动。宣传活动共发放用工信息5000余份、农民工用工手册1000余本,接待农民咨询500多人次。
3、内输外转,兼顾并重,为做好转移输出工作拓展空间。一是加强对外沟通与推介,积极寻找和开辟新的劳转空间。全年新开辟劳动力转移输出点或输出基地19处,实现转移1769人;二是加强与劳务能人的联系,发挥其劳务主战线的优势,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依托劳务中介、劳务协会、劳务经纪人实现转移815人;三是立足招商引资和县内企业发展的平台,搭建或拓展内部转移空间。各乡镇组织农民到县内及招商引资企业务工的共551人。
4、涉农为主,开展培训。主要是开展了阳光工程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的调查摸底和组织申报工作。通过调查,初步掌握培训农民工的对象和农民拟参加培训的专业,截止目前已完成病虫害专业防治、畜禽养殖等涉农专业培训24个班次,1271人。
5、集中推进,提高完善。为了全面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化乡镇建设暨资源档案建设的再提高再完善。县劳转办于5月5日开始,对全县推进模式化乡镇建设暨劳动力资源档案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通过检查,巩固并推进了2006年以来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的“管理规范化、推进组织化、服务网络化、培训标准化、运作市场化”劳转工作新模式的再提高再完善。
二、2012年工作安排
主要工作任务
1、继续拓展转移就业空间,加大转移就业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全年新转移农村劳动力3500人,计划实现转移收入3.1亿元。劳务人均收入实现7000元。
2、抓好农民工培训工作。要按专业搞好2011年的农民工培训对象的调查摸底工作,在此基础上搞好培训机构的调整与认定和2012年培训计划的上报工作。2012年计划开展阳光工程培训2200人。
3、抓好劳务对接工作。要在总结今年开辟外埠劳务输出基地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2012年开辟外埠劳务输出基地工作计划,确定主攻方向、输出规模、输出对象和培训专业工种等,达到定向有序输出,提高农村劳动力输出的组织化程度。2012年巩固和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和劳务输出点75处。
具体保障措施:
1、 继续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管理与服务。首先要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地位,强化政府责任,组织各方面的力量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其次,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工作机构,认真落实编制、人员和经费问题,建立完善主要领导负总责、主管领导亲自抓、工作人员具体抓的工作运行机制。第三,建立完善严格的目标责任制,逐级分解任务指标,把指标和责任落实到人头,形成工作压力,并把完成任务的好坏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主要指标,兑现奖惩。从而增强各乡镇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尽快把目标定位在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要求上来,把行动集中到既定措施上来,全县上下形成 “抓劳转、谋发展,搞劳务、能致富”的局面。
2、继续强化农村劳动力培训服务,提升农民自身素质和技能。我们要继续以“政府作引导、市场下订单、财政给补助”的模式大力推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工作的开展。一是加强培训中心建设,改善培训中心基础设施,逐步提高培训中心施教能力,提升我县培训能力和水平。二是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新增劳动力等不同的就业人群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开展培训。用好“阳光工程”培训补贴政策,将惠及千百万农民政策抓好落实,从而体现政府对农民的关心和关爱,三是整合培训资源,鼓励各培训机构平等竞争,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让农民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和培训内容,按培训后就业人员的数量对培训机构兑现补贴,使农民愿意参加培训,通过培训能学到真本事。
*县2006年上半年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推动本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提高思想认识,采取有力的措施,全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通过强化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带动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收入的待续稳定增长。
一、我县2006年上半年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创收基本情况
**县辖六乡两镇一场,共110个行政村和3个村级农场,384个村民小组,全县耕地面积49.43万亩,农村人均耕地面积4.6亩,全县总人口14.28万,其中农村人口10.5989万人,农村劳动力5.1387万人。2006年上半年全县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22期,完成农牧民技术和技能培训4.718万人次,其中农民技术培训3.9582万人次,农民技能培训0.7598万人次;2006年上半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完成3434人次,累计创收717.46万元,实现全县农村人口人均创收67.69元。
二、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
(一)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劳务输出工作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劳动力转移机构。我县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县委、政府专门召开2006年城乡统筹转移就业和职业培训工作大会,研究农村劳动力培训及转移就业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相关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为组长的城乡统筹转移就业和职业培训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形成了由县长挂帅,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主抓,业务部门具体负责,其他部门共同参与、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同时,为了全面做好乡镇劳务输出和职业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信息共享的就业服务体系,我县逐步建立了乡(镇)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形成以县人力资源市场为主体、乡(镇)劳动保障机构为依托,最终延伸到村级的城乡统筹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在乡镇成立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同时,由各乡镇确定一名乡领导、23名工作负责本乡镇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职业培训和劳务输出工作,由县劳动保障部门对各乡镇确定的劳动保障工作人员进行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的培训。目前,全县各乡镇成立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8个,并在每个行政村确定了劳务输出信息员,从而形成了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的劳务输出组织网络。
2、分解目标,明确责任。研究制定了《**县2006年劳务输出工作实施方案》、《**县2006年城乡转移就业和技能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和《**县劳务输出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提出了全县劳务输出工作发展的方向、目标、工作任务、具体措施和奖惩办法等一系列要求,将劳务输出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把培训、输出、创收等目标分解到相关单位(部门)和乡(镇),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进一步增强各级干部抓劳务输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及转移工作的顺利开展,形成人人关心输出,人人积极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3、调查摸底,建档归册。积极做好全县各类劳动力的调查摸底、建档归册工作,组织各乡镇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结合各自实际,对辖区内的劳动力年龄段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贫困劳动力、新成长劳动力等进行全面摸底,建立相应的工作台帐和人员信息档案,摸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意向、培训愿望,从而确保有针对性的为农村劳动力提供转移、培训和劳务输出等服务工作。4、做好信息服务,有序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继续巩固我县在劳务输出人员已形成规模的武汉、玉林、海口、合肥、长沙等5个城市建立的劳务输出基地,积极主动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用工单位加强协作,建立了稳定的联络方式。目前,我县通过与内地劳务输出基地加强联系,掌握了他们的用工量和用工需求,已经开展了定向式培训,以确保劳务输出人员的质量。据初步统计我县在外地务工人员达3000多人,为我县稳步推进劳务输出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5、广泛开展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城乡就业和劳务输出宣传工作,营造宽松的劳务输出、转移就业环境和浓厚的工作氛围。针对我县部分农民恋土守家,受传统农业经营观念的束缚,宁可闲待在家里,也不出门挣钱创收的现象。县委、政府利用电视劳动保障专栏和广播,宣传劳务输出的组织、职业培训、基地建设、维权等方面的内容,大力宣传本地从事劳务输出多年的典型和在内地发展人员的现状,并结合“三下乡”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引导,通过农民能够看得见听得到身边事,教育引导农民从思想和观念上进行转变,为做好劳务培训输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6、认真做好全县劳动力资源的动态管理工作。县相关行政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劳务输出工作进度统计报表,确立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等四种报表形式,并将报表情况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中,保证其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便于全面掌握全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状况。
7、积极引导城郊附近的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充分利用城郊人口多市场旺的优势,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变观念,依靠自身优势,从事商业、饮食业、榨油、网套加工等,以此增加收入。2006年上半年度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镇就地转移从事餐饮服务、人力运输、机动车修理、电器维修、农产品加工经营以及季节性劳动力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人数达2476人次。8、采取措施,加强引导,积极鼓励广大农牧民参加我县项目工程建设。我县将使用本地农民工作为基本建设工程招标的一个基本条件,在招标过程中明确写入招标书中,使用我县农民工的比例一般不低于承包方普通用工总数的50%。2006年上半年在公路改建工程和水利工程中,使用农民工580余人,累计创收92.4万元。三、结合实际,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1、整合城乡职业培训资源,加快县域职业技能培训资源整合步伐。我县结合实际,于今年建设“**县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该校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现有校舍、办公室等22间,已初具规模,年可培训人员3000余人。主要面向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乡失业失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培训的工种有计算机、电工、电焊、服装裁剪、木工、瓦工、烹调、特色餐饮和汽车、拖拉机维修等种类。目前,我县已经投入15万元开始对现有校舍进行必要的建设和维修。并增加必要的培训硬件设施等。
**县2012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
一、领导重视,组织措施到位。县政府将“安全生产月”这项工作列入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安全生产的重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认真动员部署,精心策划组织,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层层落实责任。安监部门充分发挥综合监管和综合协调作用,指导“安全生产月”面上工作;宣传、文化广电部门负责协调各有关新闻单位,积极配合“安全生产月”活动,相对集中开展宣传报道工作;公安部门牵头负责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知识的宣传;工会组织负责发动企业积极参加竞赛活动“安康杯”和为农民工送安全卫生知识活动;共青团组织负责创建“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活动;各有关部门都根据行业特点,组织开展有社会影响的安全宣教活动。
二、围绕主题,丰富活动内容。各乡镇、各有关单位围绕“综合治理,保障平安”的活动主题,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一通过安全宣传条幅、宣传栏、文化橱窗、宣传画、公益广告等形式,营造户外安全生产宣传氛围;二以中小企业为重点对象,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普及安全知识为重点内容,组织开展基层服务活动。动员各有关单位积极参加,形成联动,深入到所属乡镇、企业、厂矿、村居等基层单位,将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和安全文化方面的咨询服务送到基层单位,直接面对企业职工、村居居民宣传安全法律法规和应急管理科普知识,帮助基层单位和企业找漏洞、查隐患,抓整改,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三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数字电影、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利用广播站等阵地,采取安全生产月专题节目、文艺演出、演讲、安全知识和技能竞赛等群众性宣教活动,让“安全发展”科学理念深入人心;四结合“安全生产执法年”和全员安全培训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宣教活动。利用有关媒体大力宣传安全生产先进典型,依法处罚一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典型生产经营单位。
三、加强指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也是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责任主体。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动员企业主动参与“安全生产月”活动,每个企业都有活动计划、活动内容、宣传标语和经费投入,并组织开展一系列宣教活动,主要形式包括:岗位安全自查活动、“我为安全献一策”活动、安全生产管理规程意见征询活动;组织开展全员安全技术和技能培训;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技能竞赛、岗位评比等活动;在厂区、车间等工作场所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资料,营造企业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通过本次安全生产月活动,使我们的安全生产意识进一步深入人心,为以后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2年7月3日
小编推荐与 县2012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 关联的文章:
廉政文化进社区的工作总结
煤炭企业安全“三化”工作总结
最新个人工作总结
邮政局年终工作总结
团支书上学期工作总结和新学期工作计划
我局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入第三阶段以来,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牢牢把握解决突出问题的前题,把解决问题与创新体制机制紧密结合,统筹安排交叉进行,认真制定整改方案,严格落实整改责任。较好地完成了第三阶段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落实整改方案,做到“四个明确”
根据第二阶段工作要求,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查找整理出影响和制约劳动就业事业发展的问题,并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进行了逐条分析,制定了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整改方案,分别召开了班子会,党员干部座谈会,就整改工作提出了修改和完善意见,并做到了“四明确一承诺”。一是明确了整改落实项目,集中整改的重点问题并进行归类排队,明确列出了哪些是学习实践活动中可以立即解决的突出问题和可以立即解决的问题,分门别类提出整改意见。二是明确了整改落实目标和时限要求,注重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在整改中化解了矛盾,赢得了民心。对提高办事效率实行一条龙服务流程,我局即时调整了工作人员在服务大厅开设了一站服务承诺,对解决培训机制不够灵活,培训模式、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方面,我局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三是明确了整改落实措施,对需要整改落实的问题,逐项进行了研究分析,制定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办法,并加强了沟通协调,上下互动,左右联动,形成了合力加以解决。四是明确了整改落实责任,建立健全整改落实责任制和承诺制,逐项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岗位和具体责任人员,把任务分解细化,责任落实到位,即分管领导主抓,股室负责人具体落实,工作人员具体实施。实行一抓到底,一步到位。建立了整改台账和销号制度,整改结束通过多种方式组织群众评议,群众满意才算整改到位。并将整改落实方案,在全局全社会公开,落实措施向全体党员和群众通报,自觉接受监督。
二、解决突出问题,惠及人民群众
一是根据县委学办围绕服务基层和促进科学发展的要求,在元、二月开展“惠民月”要求,我局积极成功筹办全县20xx年春风行动暨返乡农民工招聘会活动。在活动期间,向县内各乡镇返乡农民工印发《致返乡农民工一封信》10000份,印发“回归就业指南”手册6000份,发放招工信息宣传资料8000份,组织了县内外62家招聘企业,提供就业岗位8310个,现场签订定向就业人数6210人次。二是积极以组织创建“五型”机关为载体,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不断提高全体干部职工作效率和行政执行力,促进服务水平提升。三是积极开展“四联共建”活动,局支部党员每人联系一家困难企业、一名农村联系点困难党员、一名下岗失业职工。为他们办实事,排忧解难。四是全体党员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队活动,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上街设立劳动政策咨询宣传台,及时为下岗职工,农村富余劳动力,返乡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技能培训、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创业帮扶服务。五是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五下乡”活动,组织专业骨干教师将培训技能送到乡镇农民家门口。六是积极开展“扶贫慰问送温暖”活动,为567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竭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安置126名“4050”就业困难人员,并为他申请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150万元;为农村联系点修通通村公路和建文化活动中心共计捐款8000元,捐图书近3000册,组织党员同志到联系访贫问苦,开展一帮一扶贫帮困活动,受到联系村干部和群众高度好评。
三、完善体制机制,健全规章制度
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就职工关注的就业训练中心培训机制、培训模式问题,多次召开了班子成员会议、中心工作人员会议和专业负责人座谈会,讨论要创新培训机制,加大培训基地建设力度,要根据市场需求设置培训专业,教师聘用要能进能出,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就各项社会保险补贴、失业保险金、小额担保贷款的政策执行把关和申报发放程序制订更规范的操作程序,建立了公示制度,抽查制度和暗访制度,加大了申报发放监督力度。全年共发放失业保险金257.7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21.5万元,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79.8万元,小额担保贷款221万元,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促进全县社会稳定。加强了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和健全,为提高就业服务质效,认真落实局党组首问负责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实行了股室目标责任制、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工作人员业绩与个人职务晋升、职称聘任、年终评先挂钩,鼓励干部职工大胆创新,勤奋工作,确保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