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美术思想教育

小学美术思想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美术思想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美术思想教育

小学美术思想教育范文第1篇

(一)夸美纽斯

杨·阿姆斯·夸美纽斯(Johann,Amos Comenius,1592——1670),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之一。著有教育学巨著《大教学论》(1632年)、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1632年)等。他生于新教派“捷克兄弟会”会员家庭。12岁失去双亲,中断了学习生活。16岁由兄弟会资助进入普雷洛夫(Prerau)市拉丁文法学校接受中等教育。1611年,又由兄弟会选送到德国的赫尔博恩(Herborn)大学学习哲学和神学。由于时代背景的影响,在夸美纽斯的教育论著中存在许多宗教痕迹,即。

(二)《母育学校》简介

1632年,夸美纽斯出版了《母育学校》一书,在人类史上首次制定了6岁以下儿童详细的教育大纲,这是他的伟大功绩之一。夸美纽斯认为,父母是儿童们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特别是母亲对孩子的教育负有特殊的责任和义务。儿童应当比金银珠宝还要珍贵,儿童是一面镜子,使我们不忘谦逊、和蔼、仁慈、协调等美德。在《母育学校》里,夸美纽斯遵循儿童的自然性原则,认为教育内容应由简到繁,进行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并注重看、听、知觉方面的发展,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时他对儿童的道德培养极为重视,内容有12项之多,由饮食起居一直到宗教礼仪,要求合理得当。《母育学校》是教育史上第一本系统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他的教育活动和教育著作都是为了让旧的学校的崩溃与新的学校的设立同时进行。因此,夸美纽斯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伟大的教育改革家[3]。

二、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认为,父母是儿童们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因此,在儿童六岁之前,应该在家庭教育之中获得一个健康的体魄,并且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

(一)尊重和关爱儿童

夸美纽斯认为,儿童是未来社会的成员,教育好儿童可以使国家富强,社会得到改造。夸美纽斯在《母育学校》中将儿童比作比金银珠宝还要珍贵的“无价之宝——上帝的灵魂”[4]。并警告那些欺负儿童的人,要他们像尊敬基督那样尊敬幼儿,要严厉谴责、惩处那些虐待儿童的人。其次,他从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出发,把儿童比作种子、嫩芽等,认为如果要将儿童培养成为有用的人,就必须在他身心形成的最早阶段就开始教育。他说:“任何人在幼年时代播下什么样的种子,那他老年就要收获那样的果实”。[5]他借用自然界动植物成长的规律比喻说:“一棵老树的枝干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倾向),从其生长之初期就必须使之这样来形成……”[6]所以,“人在其身心最早形成的阶段中,就应该这样来塑造a”[7]。为此,夸美纽斯呼吁成人承担起孩子的教育责任。他指出,人比其他动物更高尚,成人不仅要关注儿童的身体健康,更要注意儿童精神和心智的健康发展,真正做到既养又教,充分展现了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学前教育需要重拾对儿童的爱与尊重,刻不容缓。如果幼儿教师内心缺乏对儿童基本的爱与尊重,只剩下“教学任务”和“教学成绩”,那么就不是真正的教育,这些教育者就不是真正合格的教育者,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注重幼儿体质的健康

在体育方面,夸美纽斯对儿童的饮食、卫生保健、生活和活动方式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观点和看法。夸美纽斯引用一位作家的忠告:“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回想当今社会,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报道,南京4岁男孩何宜德在美国暴雪天气中裸跑迎接新年的视频爆红网络,“鹰爸”何烈胜的极限教育方式引来广泛议论。4岁孩子尚处于幼儿阶段,免疫系统尚不完善,按正常生长发育,并不适合进行过度的体育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但过高强度的训练则可能会对生长发育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三)注重幼儿智力的开发

智育是夸美纽斯幼儿教育思想中最有特色、最全面的一部分。他强调指出:智慧是一切事物的开端。他要求儿童接受百科全书式的教育。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夸美纽斯认为这一时期主要任务是训练幼儿的外部感觉、观察力及获得各类知识,同时发展语言、思维,为他们以后在初等学校进行系统学习做准备。

夸美纽斯为母育学校制订的智育计划包括:自然、光学、天文学、地理学、年代学、历史学、家务、政治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学、音乐、语言等学科。他在《大教学论》的母育学校中强调:“应当把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所当具备的一切知识的种子播植到儿童身上。”[11]夸美纽斯相信,通过这种启蒙性质的教育,就可以为儿童奠定各门科学知识的最初级的基础。他还认为,感觉是 知识获得的主要源泉。夸美纽斯指出:“在这种年龄的时候,施行教导的主要媒介应当是感官的知觉,而视觉又是感觉里面最主要的一个”[12]。他非常重视幼儿的视觉观察力发展,建议父母给幼儿看图画、房子、花草等,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提高儿童的观察力,同时,为了扩大幼儿视野,还要带他们到户外如河边或田野等观察大自然。通过这些观察,丰富儿童的课外知识。夸美纽斯还很重视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他提倡父母应当经常与儿童交谈,鼓励儿童与小伙伴们交往,这是发展语言能力的手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孩子注意力集中,课堂效果才能达到最好。所以他还主张让儿童在娱乐中学习,鼓励父母通过故事和寓言发展儿童的智力。同时,他对儿童的活动方式提出了看法,鼓励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儿童得到锻炼。

(四)注重幼儿德行的培养

夸美纽斯引用圣经上的一句话“成年时还未受到管教的,到老年就会没有德行。”[13]来说明幼儿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他强调必须在幼年生活的头几年,就要奠定他们的每种好德行的基础。他认为德行应该在邪恶未占据心灵之前早早就教,他强烈谴责了不对儿童进行道德训练的父母或成人。

在道德教育的内容方面,夸美纽斯强调儿童应学习有关德行的初步知识,包括:节制、整洁、礼节、尊敬长辈、诚实、不损害别人、不嫉妒、落落大方和爱劳动等。在上述一系列的品质中,夸美纽斯特别重视节俭和勤劳等优良品质的培养。他认为节俭和俭朴是健康和生活的基础,是其他一切品德的根本。[14]

在德育方法上,他认为幼儿时期的学习主要是靠模仿得来的,所以十分强调榜样的作用,同时,要注意运用教导、师范、训练、惩罚、表扬等方法。家庭环境对于儿童的成长起决定性作用,因此,他要求家庭成员的行为应该为儿童树立良好榜样,还要营造具有榜样示范作用的家庭环境。当儿童愿意模仿良好行为,但又做得不恰当时,应给予及时引导。同时,他指出,儿童的任性实际上并不是孩子缺乏理智,而是父母和成人愚蠢造成的不良后果。因此夸美纽斯十分反对溺爱和放纵孩子。尤其当今社会,孩子从小就受“众星捧月”式的呵护,往往形成“自我中心化倾向”。父母认为自己已把所有的爱给了孩子,孩子已得到爱的满足,无需与同伴交往,长此以往,所教育出来的儿童只追求自我感知的满足,极少考虑他人感受,不会明辨是非,缺乏责任感。因此,他要求自幼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和纪律观念,但又不要过于严厉。

三、结语

夸美纽斯在《母育学校》中提出了一个相当广泛的、比较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体系,其论述处处体现了他打破旧的封建教育传统,革新学前教育内容,探索学前教育新方法的创新精神。夸美纽斯的儿童观,对于当前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是他的伟大贡献。但由于夸美纽斯处在封建社会瓦解和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受宗教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影响,他所拟定的学前儿童教育纲要,除了有符合科学的、合理的成分外,还有宗教思想成分,我们应当用批判的态度看待他的理论和观点。

参考文献:

[1]成媛.夸美纽斯“泛智论”教育思想及现代启示[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0(1):70-74.

小学美术思想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创造 解放 实践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其创造力的表现是美术活动本身的一个属性。美术教育是培养儿童创造精神的最好课程之一。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让每个儿童都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表达,以自己的独特意愿去创造,从小培养创新的人才呢?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宣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他强调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认为:培养创造力,必须把小孩子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都解放出来,对小孩子的创造力予以适当之培养。他提出创造教育的概念,就是把行和知、手和脑统一起来,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在当今实施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仍有很高的借鉴价值,特别是运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原则之一:“解放儿童创造力”,来指导现代儿童美术教育活动,以实现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创造性地自我表达和自我表现的目标,收效甚大。

一、解放孩子的头脑,激发儿童美术创造的欲望。

陶行知先生认为,儿童的创造力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层层裹头布包缠起来。我们要发展儿童创造力,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那么,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是否有束缚孩子个性和创造性的现象呢?答案是肯定的。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以临摹为主要方法,画什么和怎么画都是老师规定的,儿童很少有自己的想法,压抑了儿童的创造力。要让儿童在美术活动中,童心自然流露,充满激情地自由创作。首先解放孩子的头脑,让其自由想象和思维。教师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引导儿童思考。如:开展“奇特的房子”、“神奇的树”、“会变的手”、“有趣的汽车”……主题绘画,让儿童大胆地去想象,效果较好。如:“大鞋的联想”我们将一只大鞋放在天空、海洋、森林、沙漠等不同背景下,问儿童大鞋象什么,孩子纷纷说像轮船、像汽车、像房子等。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出一幅幅新奇的作品,有的把大鞋想象成一艘潜水艇,许多美丽的鱼儿围着她做游戏;有的把大鞋想象成一幢高楼,一楼住小兔,二楼、三楼住小猴和小松鼠,门前还有大花园……儿童自由发挥的同时,教师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鼓励和支持孩子大胆表现,不以简单的“对”或“错”、“像”与“不像”去评价孩子,让儿童能充满自信地去创作,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自我。

二、解放孩子的双手,增强儿童自我表现的能力。

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一大支柱。而儿童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性的,儿童美术创作受思维的符号性和自我中心性影响,往往凭直觉表象而进行。因此,具体美术操作活动对促进儿童发展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十分必要。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我们希望老师们跟爱迪生的母亲学,让小孩子有动手的机会。”可见,多给儿童动手的机会,让儿童手和脑并用,是培养创造力必要的途径。我们从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入手,积极为儿童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传统的拿笔临摹教师作品为主的单一方法,让儿童在作画前先动手感知,再动笔画。如:“画雨花石”,请儿童先用放大镜照照看看,雨花石上有什么花纹、色彩、线条等,再用手摸摸感知雨花石,最后画雨花石。这样,不仅激发儿童作画兴趣,而且每个孩子都根据自我的感受创作出了千姿百态的“雨花石画”,效果很好。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们拓展了手工活动的内容,在原来偏重纸工的基础上,增添了大量的泥工塑造、手工小制作、撕贴、拓印、印染等多种手工操作活动,多让儿童动手动脑,独出心裁地创造,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我表现能力。

三、 解放孩子的嘴,提高儿童自我表达的能力。

“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我们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给孩子以充分的机会,让儿童积极地提问,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所想、所感。

第一给孩子问的自由。让儿童从问题的解答中,增进有关美术知识。如在欣赏《猎狮图》后,师问: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一儿童问“为什么狮子的腿受伤了要用弯曲的线画?教师引导儿童相互发表意见,有的说:“因为腿断了”;有的说:“是因为受伤了,没力气了”……教师肯定儿童回答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儿童明白:软软的东西可以用曲线来表示。经过儿童间、师生间的质疑释疑,使儿童加深了印象,增进知识。

第二给孩子讲的机会。让儿童能充分的表达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利于教师读“懂”孩子的作品,引导孩子继续创造。例如:在绘画“蚂蚁搬豆”活动中,一儿童在画好的蚂蚁上加涂黑色,把原来画好的蚂蚁涂掉了一半。老师问他为什么涂掉?这个孩子却毫不含糊地回答:“蚂蚁爬到洞里去睡觉了”。教师恍然大悟,忙引导说:“你能让我们知道蚂蚁在洞里呢?”孩子停了片刻说:“给它开个窗吧!”说着给剩下的半只蚂蚁画了个框。看!孩子的创造不是在讲的过程中又得到提高了吗?

第三给孩子评的权利。我们改变过去以教师评讲为主的现状。积极引导儿童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自评和互评中提高审美能力。如:儿童完成作品后,让他(她)说说自己的作品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好?哪里还不够?让每个孩子看到自己的成功之处,增强创作的自信。同时开展儿童间的互评,在主动参与中达到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目的。如:画“奇特的房子”中,一儿童创造出了形状奇特的“自动救火房”,同伴评价说:“他的房子想得好,和别人不一样”、“他的画得背景太花,房子看不清楚”……针对儿童间的评价,教师马上抓住一点引导:“用什么方法能让我们看清楚房子呢?”儿童纷纷议论说:“可以在房子外面勾黑线”、“可以在房子外面涂白色”、“把背景涂掉一点”……想出了许多种修改的方法,充分表达了孩子的观点,提高了审美的能力。

四、解放孩子的空间,提供儿童美术创造的条件。

陶行知先生认为: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在美术教育中,首先,扩大儿童的学习空间。我国现代儿童艺术教育家杨景芝认为:儿童是画所见、所想、所感。生活经验是小学进行美术创造的源泉,儿童进行绘画创作主要依靠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带领孩子们去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去观察、去体验,特别是让儿童积极地去参与游戏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创作灵感,从而使儿童受到情感的、艺术的、综合的、直观形象的教育。如:画《春天》教师课前带儿童在户外观察,寻找春天的秘密,带着问题去欣赏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让儿童在自我观察、发现的基础上自己选择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事物用绘画语言来表现,这样既激发了儿童的兴趣,又使画面丰富多彩,充分表现了孩子的个性,全班无一人相同。

其次,开扩儿童认识的眼界,提高审美意识。如:欣赏课带儿童观察自然景观,到美术馆、博物馆参观,还到生活观察建筑、环境设计、产品装潢、广告设计等。培养生活情趣,提高审美修养。又如:启发创作时,欣赏大师作品和优秀儿童画,为儿童提供可接受的高层次的欣赏素材,开阔眼界,积累经验,增强绘画信心,激发表现欲望。

再次,营造自由、愉快的心理空间,让儿童轻松愉快地学习。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安全和自由是促进儿童创造、完全展现自我的两大主要条件。在心理安全和自由的环境中,儿童的心情轻松愉快,无压抑感,使他们在与周围环境的不断交互作用中,容易形成创新意识与具有个性化的创作。过多的行为规范和指责,将不利于激发儿童自主、主动学习热情。为此,我们要求教师做到理解孩子,避免指责,变指责性的语言为启发式的询问。如:变“你的手画得太长了”为“这个小朋友手伸得这么长在干什么呀?”;变“太阳明明是红的,怎么会是绿色的吗?”为“你画的太阳和别人的不一样,肯定是有秘密吧?”等等,用教师充满好奇的语言去激发儿童的兴趣,使儿童愿意积极参与活动,把全部精力和注意力都集中于活动之中,在轻松、快乐气氛中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综上所说,陶行知先生创造教育思想在现代儿童美术教育中有着很高的借鉴价值。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教师能认真研究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的内涵,结合当代儿童的实际灵活运用,就一定能发挥好美术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整体功能。

小学美术思想教育范文第3篇

新媒体、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讯技术迅速发展,以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越来越深入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尤其在当代大学生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艺术类学生在大学生群体中是极具鲜明个性的一个部分,对于他们的教育管理一直是高等教育管理中的难点问题。如何在新媒体背景下分析艺术类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特点和成长规律,探索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规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成为具有艺术类专业的高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艺术类学生的特点

艺术类学生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他们具有其他专业学生的共性的同时,还具有鲜明个性特征。这些特点如同“双刃剑”,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影响。

(一)思想活跃,但理想信念淡薄。理想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关心政治甚至厌烦政治的心理。他们虽然思想活跃,但缺乏深度;热爱专业,但很少关心时事;重视专业技能训练,但轻视文化理论特别是“两课”理论学习。其理想信念淡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易偏离正确轨道。

(二)个体竞争观念突出,集体观念弱化。艺术专业的教学方式及教师的思维方式往往是以个体为本体的,一切以个人的感悟、喜好为出发点,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淡薄等弱点。

(三)情感丰富,但组织纪律性不强。纪律性较差具体表现为:随意迟到、早退、旷课;不顾公共卫生,寝室卫生脏、乱、差;夜不归宿,上课时间外出兼职打工等等。由于这些现象的长期存在,艺术类学生的学风、班风都相对较差,其整体形象的塑造也较难。

(四)文化基础薄弱。由于艺术类专业学生一般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开始专业学习,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专业学习上,相对轻视文化课程的学习。这势必导致艺术类学生文化修养不够,知识面狭窄,缺乏人文精神。艺术类学生的不及格科目也大都集中在文化课上。

二、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

(一)思想信仰多元化

新媒体介入后,校园信息化在某种程度上处于一种“时间、空间、资讯无屏障”状态,信息的和使用比以往更加自由,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控制性,一些落后腐朽的思想、违公德的信息,甚至资产阶级消极思想趁机进行大肆传播和渗透。大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念,缺乏理性的判断能力,很容易被动地接受外界信息,影响个人思想观念和道德认知,导致理想信念迷失、价值观混乱等问题。

(二)生活空间虚拟化

新媒体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形成了一个虚拟的空间。手机短信、博客、网络论坛、社区等都具有明显的虚拟性,大多数学生在新媒体空间里都以匿名或化名的方式进行交流。言行得不到规范,真实性难以保证,部分学生整天沉溺于虚拟空间,容易造成紧张孤僻、厌倦生活、逃避现实、丧失自我等问题,甚至会出现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

(三)精英意识模糊化

新媒体的内容多来自于大众,几乎任何思想观点都能得到表达,人人都可以有博客可以是记者是编辑,个人言论的自主性大大提高,出现了草根大众操纵的“自媒体”和个人控制的“独立媒体”。由于新媒体的这种自由性和开放性,传统的纸张阅读和笔墨书写逐渐淡出视野,快餐文化应运而生。

三、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和规律,正确把握新媒体背景下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大学生实现了信息选择与利用的自由化和自主化。但艺术类学生本身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而辨别是非的能力却较弱,容易受人误导,面对艺术类学生错误的或不成熟的思想观点时,如果不尊重或不能准确把握新媒体技术的传播规律,不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往往容易事倍功半,甚至矛盾会激化。因此,在新的环境中开展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认识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和规律,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的教育模式,实现教育角色的转换,帮助艺术类学生学会认识和分析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积极鉴别纷繁复杂的信息,引导他们积极自主参与整个教育过程,以平等的方式丰富教育形式。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教育功能,努力营造文明有序的新媒体校园文化氛围

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教育功能,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通过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促使艺术类大学生树立自律意识和正确的新媒体观念,培养和提高他们对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的意识和能力,自觉遵守媒体规范与道德,合理使用新媒体资源,努力营造文明有序的新媒体校园文化氛围。

(三)大力加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水平

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能较好地掌握新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对当代高校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要首先意识到新媒体技术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便捷和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掌握主动性,体现教育的针对性,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媒体背景下的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四)建立健全大学校园新媒体信息的监督机制,并且做好舆情引导工作

运用技术手段在校园内、外部网的界面上构筑信息关卡,通过建设网络虚拟组织、设立网络管理员等方式使所有内外连接都要接受检查过滤,从而屏蔽危害大学生心理、思想等信息的传入,对新媒体信息实施有效的监控和合理的引导,在校园形成健康的新媒体教育环境,加强信息传播监管力度。同时国家必须进一步完善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制度法规,完善新媒体信息的监控机制。

参考文献

[1] 黄艳梅、张劲松: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问题及教育策略.《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2);

[2] 姜恩来.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09(6);

[3] 徐振祥.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6)。

小学美术思想教育范文第4篇

一、要充分理解小学美术学科的思想教育内容

1.突出体现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上。小学美术学科的一个最基本的品质就是丰富的情感性,其实这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美术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其责任感,并能够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2.突出体现在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上。通过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全体学生熟悉美术的内容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3.突出体现在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上。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大多数课程都是建立在抽象符号的基础上,而小学美术教学则能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以此逐步培养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4.突出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上。创新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之一,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

5.突出体现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上。美术教学包含情感与理性的因素、脑力与体力的因素,对促进人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

二、要认真分析小学美术教学的环保教育因素

1.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里,着重渗透构思与创造环境的环保教育因素。因为“造型•表现”领域主要是让学生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所以在渗透环保教育方面要突出培养学生构思创造、表现环境的能力。

2.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里,着重渗透设计与美化环境的环保教育因素。因为“设计•应用”领域主要是让学生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对此在这一领域强化美化环境意识效果尤为明显。

3.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里,着重渗透热爱美丽大自然、抨击破坏环境行为等环保教育因素。因为“欣赏•评述”领域是让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领域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美丽的大自然、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同时增强他们敢于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的意识。

4.在“综合•探索”学习领域里,着重渗透提高环保意识以及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环保教育因素。因为“综合•探索”领域是让学生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各种问题的美术学习活动,它融“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于一体,并与其他学科和现实社会相联系,因而是渗透提高环保意识以及树立环保责任理念的最佳领域。

三、要不断探究小学美术教学的环保教育方法

小学美术思想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对策

一、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空间

当前农村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美术教育,是提高整个国民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地方特色在农村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显得非常必要。

上美术课是学生深感快乐的事,小学生学习美术,有利于开发智力,提高其审美能力和想象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当然,美术教育的育人是潜移默化的,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功效。这就说明小学美术教育提升空间很大。

二、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分析

1.美术教育地位低微

目前,很多农村学校的学生家长认识不到美术教育是对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培养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家长不重视,学生应付,有学生说:“只要语、数、英觉得好就可以,因为爸妈觉得美术工具浪费钱,不给买美术工具。”然而,面对内容丰富的美术教材,基本的绘画工具还有手工材料,却由于工具不齐全而大大影响了美术课的教学质量。其他学科的教师觉得美术教师很轻松,没有语文课的之乎者也;没有数学课的数字游戏;更没有英语课的ABCD,无非是画画,学生吵闹也是正常,若有需要思想教育,学习辅导的,更被视为剥夺学生的美术课。其实不然,美术学科是在夹缝里求生存、难度极大。

2.对学生安全的局限

学生的安全是第一,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如今安全变得让教师在某些学习活动上畏手畏脚,要带出校园写生,几乎没有教师敢去承担这份风险,而在农村小小的校园发挥的余地甚少。因为安全问题,教师又不敢放开手脚大胆地把学生带到农村特色的周边环境进行写生教育、观察教育,如此一来,直观感受受到极大的限制,必然大大打击教师的热情,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师资力量匮乏

很多农村学校的专业美术教师非常缺乏,都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师兼职上课。本人的经历是,我所在的学校11个班级,就我一个专职的美术教师,本校的课程都承担不完,却要配合教育局的“三校绑定资源共享”奔走于另一个更偏僻的农村学校,花一个上午去上两节课,下午再回本学校上三节课,而结果就是,本来可以从一年级抓起的本校学生让兼职教师教,所教的班级在美术素养上是有所提高,但这不是多此一举吗?缺的还是缺,拆东墙补西墙,累的是靠两条腿奔走的教师。

三、农村小学美术教育融入地方特色的途径

虽然农村教学设施落后于城市,但是农村本身就是一个蕴含美术创作美的地方。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从质朴可爱的土地上发掘出灵感,让他们时刻注意身边的人和事,去尽情地描绘生活,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1.以地方资源,展示农村印象

农村是一本五彩斑斓的教材,它展示着不同风景的四季,拥有着辽阔的田野,秀气的山峰,清澈的溪流,独特的古建筑等。买不起彩色橡皮泥,可用田里的泥巴代替,校园外面各种各样的树叶也是入手的材料,叶子贴画,叶子拓印画,还有山上的松果也可以是手工课的材料,还有瓦片,更不用说光滑的鹅卵石,花丛里多彩的蝴蝶等,这无疑是大自然对农村学生的恩赐,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从家乡挖掘美,在美术作品中展现美。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描绘自然,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会更加浓烈。

2.从农村乡俗入手,彰显淳朴民风

农村具备着城市所没有的农家文化。这些民俗风情都是经历了千百年才逐渐形成的,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尤其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农村的地位更加明显,节日氛围也更加浓厚。比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等,都被农村的风土人情阐释得非常完美。粽子、月饼、年糕、元宵、灯笼,年画、剪纸这些都是代表传统节日的重要意象。所以,小学美术教师应当督促学生将这些美好的民俗风情融入美术作品里,让他们懂得农村的美,农村的热闹,使他们的美术作品不再空洞,变得更加富有色彩。

3.关注家乡变化,充分展示新农村面貌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如今的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小洋楼拔地而起,村里也铺上了公路,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变化。这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老师可让学生在将过去与现在进行对比后,感受家乡的变迁,通过手中的笔渗透出欢喜的心情,激发起他们热爱家乡的良好品质,让学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从而更加刻苦地学习,在学成之后努力回报家乡,这也是美术做为人文学科的一项重要作用。

4.认真体验农村人的朴实,描绘出劳动的苦甜

农村小学生的父母多数都是通过辛勤的劳动为子女提供学习条件,他们身上普遍散发着朴实的农村气息。这种刻骨铭心的体验将使学生的绘画更加到位丰满。例如,以“父亲或母亲”为题完成绘画,学生可以将父母干农活时的场景描绘出来,增强感染力,引起大家的共鸣。

5.改善小学美术教学条件,加强师资素质建设

首先,应当对现有的美术教师进行专科的培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其次,应当强化学校设施,增添教具,配备专职美术教师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培养特长生。让一部分学生“富”起来,让学校的美术教学向更高水平迈进,为农村地方特色的融入提供更多的契机。

农村小学教育应当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重视和关爱。当然,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更得益于农村固有的地方特色,只有合理利用地方特色,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水平才会拥有显著的提升,从而改变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落后面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农村学校独特的美术教育资源是广大农村美术教师特有的舞台,让我们一起为农村艺术教育事业贡献出应有的一份力,让农村学生的这片天空更加绚丽多姿!

参考文献:

[1]乔丽珍.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8(1).

[2]杨文春.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J].现代教育教研,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