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绩效改革思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是确立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地位。《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明确了高等学校的法人地位,高校不再是政府的附属机构,被赋予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地位。
二是高校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高校办学资金不再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高校在坚持以财政拨款为主渠道的前提下,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格局基本形成。根据教育部统计资料,全国多渠道教育经费投入格局中各渠道占总投入的比例分别是:财政预算拨款占54.19%,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占7.38%,校办企业等用于教育资金占1.48%,企业办学资金占3.53%。社会捐集资金占2.96%,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资金占2.23%,学杂费占15.45%,其他占12.78%,且后三项呈逐年上升趋势。
三是社会各界对高校会计信息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一方面,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范围在不断扩大,除原有来自政府和高校内部的管理需求以外,更多的市场成员如办学投入者、银行等金融机构、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纳税人等要求了解高校对资源的占有和使用情况;另一方面,对高校会计信息的内容和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提出了对高校受托管理责任进行成本绩效考核的要求。
笔者认为,高校会计的目标应当是尽可能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以会计目标为导向,构建一个内在逻辑统一的概念框架,来指导高校会计制度改革,是现在应解决的突出问题。会计核算如果采用收付实现制,不利于真实、完整地反映其财务状况、业务活动和现金流量情况,难以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足够的、与其决策相关的信息。为了实现高校财务报告的目标,增加高校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高校会计制度改革应从以下方面人手:
一是会计主体合二为一。近年来,高校的投资主体呈多元化,学校的基建投资逐年增长,很多基建项目需要学校贷款自筹一部分资金,贷款本金及利息由学校财务偿还。由于基础会计独立核算,由学校偿还本息的贷款没有体现在学校的财务报表上,造成学校负债状况不实,盲目扩大投资,可能带来一系列财务风险;同时贷款利息由学校支付未列入基建财务费用,也使基础项目的核算不准确,最后形成的固定资产价值偏低。笔者认为将两个会计核算主体合并为一个主体,在资产负债表中设立“在建工程”科目,能全面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具体做法是将高校的基本建设资金核算并入学校财务会计核算,取消“结转自筹基建”科目,增加“基建投资”和“在建工程”科目。“基建投资”按项目、投资主体设置明细科目,核算各投资主体包括由学校自有资金转入的基建投资款;“在建工程”按项目、基建支出类别设置明细科目,核算所有基建支出和费用。
二是改革折旧管理办法。高校应当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固定资产预计可使用年限内合理分摊固定资产费用。这样不仅是与国际通用的惯例接轨,而且可以提高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有助于加强高校的资产管理和成本管理。具体可以增设“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科目的减项,用于核算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为了方便计算,可按固定资产的类别分别测算出综合折旧率。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借记相关支出科目,贷记“累计折旧”,同时借记“固定基金”,贷记“修购基金”。由于教育成本不可能在教育过程中直接得到补偿,因此,应当制定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率。也可以借记“固定基金”,贷记“累计折旧”。
三是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高校所有经济业务的核算统一采用权责发生制,可以对收入、费用、成本进行准确的确认和计量,对外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同时也有利于对高校管理层的经管责任作出客观的评价。除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外,与之相联系的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以及收入费用配比原则也应一并使用。财务报表上“支出”一词将被“费用”所取代,收入支出表也将改为收入、费用和基金变动表。虽然统一采用权责发生制将使高校的会计科目设置、会计核算方法、报表的编制等产生重大的改变,可能会给实际应用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权责发生制比现金收付制更为科学合理,也是高校会计的发展趋势。
四是将负债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上,负债划分成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两大类,按照到期日长短排列。“借入款项”分解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分列于流动负债项和长期负债项下。这样不仅有利于金融机构风险防范,而且有利于管理当局合理安排支出,及时还款。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推陈出新,其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中,尤其是计算机有关的技术的应用。因此,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及其有效的运用,已经成为如今大学生计算机教育的基本前提。但当前我国各大高校的计算机教育仍存在很多问题。
一、当前我国各大高校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校理论知识教学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
学校在计算机理论知识教学和课程设置时,并未对社会需求情况进行实际的调研,不了解企业和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应具备哪些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课程设置只是简单的学习其他高校的设置,导致很多大学生在毕业时找工作会碰壁,有的就算进入了单位,也不得不重新再次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这也显露出我国当前各大高校计算机教育无法培育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2.教材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和单一
当前大多数的计算机教材内容都偏重理论,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计算机技术每一天都在进步,而通常高校的计算机教材却要用几年,完全没有跟随计算机的动态发展而实时更新。并且不同专业的计算机教材内容又大致相同,没有根据专业不同调整教材的内容。这些情形下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实践能力差,而且创新能力也较差。
3.教学方法不适合日益发展的计算机教育学科
计算机教学有两种教学模式,一种是“金字塔型”教学模式,一种是“生物模型”教学模式。前者又被称为“建筑模型”,教师先讲解计算机的理论知识和基础知识,再结合专业实际应用,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但学生无法正确的理解专业知识理论,而且无法灵活的运用。后者是一种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扩展应用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但学生无法系统的学习专业知识理论。当前我国各大高校计算机教学多采用“金字塔型”教学模式。
二、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思路
1.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
我国高校大学生特别是国内重点大学毕业生,他们缺乏实践操作能力,这和我国高校课程设置有很大的关系。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专业性学科,需要专业相关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和操作基础知识与技能,并具备独立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因此,高校计算机教育应该重视并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首先必须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让教师清楚的认识到计算机教学过程不是知识的简单传授,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传授时让学生学会操作的方法。教师不能将教学内容局限在课本范围,当学生遇到超过教材范围和能力范围的问题时,要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革新传统落伍的教学模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学科作为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如今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各大高校应该积极探索并改革当前计算机教育的模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性人才。高校教师应该积极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够更直观的进行计算机学习,增强他们的实践性和互动性,进而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让计算机教育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
3.创新符合当代计算机教育的考核模式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但高校在计算机学科考试时,却多使用试卷的方式进行考核,这让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对抽象的知识进行死记硬背,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在这种考核模式下,高校无法培育出能够灵活操作计算机的人才。通过对计算机教育改革的不断探索,我认为只有改革创新当前计算机教学的考核模式才能够真正的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试卷部分的考核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核,让学生能够充分的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考核内容还要结合计算机实际操作。这样的考核模式,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总结
[关键词]税费改革;制度缺陷;地方公共财政
农村税费改革是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继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和制度创新。它是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负担日益加重和农村社会矛盾日渐突出的宏观背景下提出来的,其根本目的是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规范农村分配关系从安徽省及全国其他试点地区情况看,本次农村税费改革虽然在减轻农民负担、规范税费管理体制、稳定税负水平、简化征税方式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加重农民负担的旧体制因素政策设计存在严重的制度性缺陷,因此改革过程中引发了诸如农村基层政权机构运转困难,农村中小学经费得不到保障,农村公益事业难以为继等方面的问题如果没有配套措施和对当前改革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农村税费改革将很难持续,且农民负担客观上存在反弹的可能性。对此应高度重视,因为类似现象曾在中国历史上多次重演,即每一次税费改革在短暂减少税费之后不久,各种税费问题又回潮,并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从而导致所谓的“黄宗羲定律”。
要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跳出“黄宗羲定律”,必须从源头着手,改革原有的制度安排,实施制度创新。
一、农村税费改革的制度性缺陷
农村税费改革的基本内容可以大致归纳为三个方面:(1)通过取消三提五统、各种杂费、逐步取消劳动积累工、义务工,建立以税率提高的农业税以及农业税附加为主体的农村税制,可以简称为费改税;(2)通过中央和各级政府配套财政转移支付填补地方财政缺口;(3)村内兴办各种其他集体生产和公益事业所需要资金,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由村民大会讨论决定。这一改革无疑具有积极与深远的意义,税改之后,农民负担平均水平确实有所降低。但是,这并不能够掩盖其所存在的以下问题及制度设计上的缺陷:
1税费改革目的具有单一性和短期性。减轻农民负担是此次税改的根本目标,其他各种配套改革都是围绕减轻农民负担展开的。然而,农民收入低、负担重只是问题的一种表现,并不是农村社会的根本问题。农村社会的根本问题是发展问题。目前,中国整体经济生产能力过剩,农村劳动力回流,乡镇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农民收入增长放缓,农业收入基本停滞,收入的地区差距十分巨大。税费改革必须以当前的形势为背景,不仅要减轻农民负担,改变税收累退性的格局,更要以转换政府职能,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要素流动,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作为基本目标。仅仅将“费”改为“税”不可能真正解决农村的根本问题。
2税费改革政策设计缺乏系统性。农民负担沉重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即:城乡二元结构下城市偏向的财政体制导致农村公共事业经费严重短缺;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导致乡镇机构行政管理费用膨胀;不完善的分税制导致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以下政府财力入不敷出;城乡分割的户籍政策阻碍了城市化进程,使农业生产规模不经济等等。因此,单纯依靠财税体制的行政性调整不可能最终解决农民负担问题,农村税费改革决不能仅仅是规范农民与农村基层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费改税)或基层组织的行为(制止乱收费),而必须从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联系上,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上,改革原有的制度安排,进行土地制度、分配制度、粮食流通体制、劳动就业体制、财税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及基层行政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配套改革与制度创新。但现实则不然,本次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设计明显滞后,缺乏系统性,经常是出现问题后再去寻找解决方法,致使农村税费改革进展缓慢,各种新问题层出不穷,效果不尽如人意。
3新的税制设计没有充分考虑、甚至是忽视了农民负担的累退性越来越强是构成农民负担问题的主要原因,却把农民负担问题看成是一个降低平均税负水平的问题,造成新的税负不平等。由于农村新税制在取消各种收费的同时,提高了农业税税率,但收入较低者在收入结构方面以农业收入为主,因此这部分农户更容易受新税制提高农业税率的负面影响。税费改革前,“三提五统”基本上类似人头税,农民的负担大体上是“人田各半”。改革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摊丁入亩”的倾向,即税费直接与土地相联系,“税随地走”。这就使“离土离乡”、“离土不离乡”的那些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人口负担明显减轻,而“老实巴交”种地的农民,特别是种田大户的负担加重,即所谓“多种地、多负担、多吃亏”。一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了改革后农民税负比改革前增加的情况。农业税费的负担金额与农民个人收入高低完全无关,收入越低的人,农业承担的税费占收入的比重反而越高;越是贫穷地区,贫困的农民越能感受税费负担的沉重。新农税设计方面的缺陷,加剧了农业税费在实践中具有的累退性质,成为农民间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重要制度原因。这在客观上又鼓励了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倾向,内在地推动了农民的“抛荒”现象。
4税改强调了减少税负的绝对水平,却没有充分考虑建立健全地方公共财政体系,并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建立充足、高效的融资渠道。农村税费改革在规范县乡财政收支结构、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也给县乡财政套上了“紧箍咒”,使得县乡财政供给地方公共产品的能力大大减弱。从试点地区税费改革的实践结果看,本次税改并没有充分考虑基层政府的利益以及财政的可持续性,普遍存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口反而加大,乡村债务化解更加困难,县乡财政的收支矛盾趋于尖锐化,农村基层政权难以维持正常运转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所制定的改革政策和策略缺乏系统性,尤其是对如何确保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缺乏制度方面的可操作的保障措施。这也成为2001年税费改革扩大试点不得不暂缓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解决农村税费问题的出路:建立长期稳定且科学合理的农村税费制度和地方公共财政体制
在关于财税体制与农民税负关系的各种讨论中,往往将财税体制的缺陷当作一种既成事实,而没有分析其形成的深层根源。目前中国的五级政府在财政职能分配上有一个明显异于发达国家的特性,即越低级的政府所承担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越沉重。分税制改革以来,随着财权的不断上移和事权的不断下移,县乡财政面临越来越大的收支平衡压力,并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地方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弱化和农民负担累年加重的重要制度原因。仅仅将“费”改为“税”非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反而使问题进一步凸显和尖锐化。因此,农村税费需要系统性的革新,其根本出路在于建立长期稳定、科学合理的农村税费制度和地方公共财政体制。
1实现地方基层政府的职能转换
目前税费改革的最大矛盾是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也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使得地方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面临严重困难。从表面上看,地方基层政府正常运转的困难似乎是农村税费改革直接造成的,但从深层次上看,恰恰反映了基层政府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不合理状况。县乡政府机构设置和人员安排上的弊端是导致其运转困难的根本原因,也是农民负担不断加重的重要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将农村税费改革与政府机构改革与行政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在积极推进税费改革的同时,大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转换政府职能。因此,应结合农村税费改革试行精简政府级次,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能,譬如可以将乡级政府转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将地级政府定位为省的派出机构,以求大量精简非必要的机构和人员。这样,我国政府级次能够得到有效精简,职责也较易廓清,有利于减少行政运转经费,减轻公众负担。
2重新建构农村税费体系
(1)调整税费改革的目标,建立税费改革的前期、中期和远期三级目标体系。减轻农民负担作为税费改革的前期目标或当前目标,从各地税费改革的实践看已初步实现;税费改革的中期目标是对前期改革的成果进行巩固,对改革措施进行完善,对改革经验进行总结,建立税改向远期目标过渡的机制,这一目标大约需要2-3年;税费改革的远期目标即最高目标是在我国最终建立起城乡统一的税费制度,这一制度应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具有一致性,到2010年这种城乡统一的税费制度应初步建立起来。建立税费改革的中长期动态目标体系,一方面可以避免政策实施的短期效应,从根本上规范基层政府行为,另一方面不至于使税费改革游离于整个国家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的系统之外,使之成为规范农村利益分配关系的长期稳定的制度。
(2)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税制。农村税费改革,其根本问题应是农村适宜征收什么样的税,以怎样的方式征收。这需考虑效率、公平以及征税成本等多方面因素。西方财政理论认为,地方最适合的税种首先是受益税或使用税,其次是对不流动的要素征税。我国现行的农业税没有体现税收与受益的对等,不具有收益税的性质。它对农业产出征税,导致农业部门和农业从业人员的边际税率远远高于非农业部门,成为农民在社会中不平等负担的根源,激励农业生产要素流向税负更轻的非农产业。现行费改税改变的仅仅是原有费的征收数量和方式,并没有改变农业税收的性质,甚至在数量上还有加大农业税的趋势,因而也就不可能消除农业税原有的不公平和扭曲效应。农村最适合的征税对象应是土地本身和一些不具有流动性的财产。西方典型的地方税种是财产税。如何设计对效率影响最小的并具有公平性的农村税费体系,均等化农业和非农业的税收负担,既是税费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税费改革的方向。
(3)完善征管措施,规范征管行为。现行农村税费体系需要的是一次根本的革新。但就目前现实而言,统一城乡税制、均等化税负的设想在短期内难以实现。当前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征管,巩固税费改革的成果,建立税改向远期目标过渡的机制。一是对税改中所造成的计税土地不实、计税常产过高、计税价格过高等问题积极加以纠正。二是建立规范的征管制度,实行纳税通知制度、纳税登记制度、纳税公示制度、纳税期限制度、完税凭证制度等,对违反制度的事和人应建立惩罚机制。三是应规范征管行为,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对所征税费应实行归口管理,杜绝一切变相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
3建立和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当前地方基层政府的收入问题已成为农村税费改革的最大阻碍。税费改革通过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在使农民较大幅度减轻负担的同时,必然会导致其他利益主体受损。一方面,县乡财政增长无望,平衡困难。另一方面,县乡财政支出却呈刚性增长的态势。近几年,国家关于财政支付人员的工资增长和福利改善的政策不断出台,客观上加大了财政平衡的难度。这一矛盾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农民负担反弹的可能性就会存在,减轻农民负担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我国农村税费改革面临的财政缺口,客观上需要通过建立和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来解决。要求转移支付的最重要理由是外部性的存在。地方政府提供的某些公共产品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性,如果没有相应的补偿,这些产品的供给就会陷入不足的境地。例如义务教育的外溢性极强,很多在农村接受教育的孩子,目的就是为了摆脱农村贫困落后的环境背景,进入发达省市就业生活,使得地方政府承担了义务教育的成本却无法获取相应的教育收益。而农村税费改革后,由于取消了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切断了县乡政府教育经费的筹资渠道,财政压力剧增,使得本已脆弱的义务教育更是难以为继。因此,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负有极大的责任,加强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是解决农村教育经费短缺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转移支付还可以调节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实现地区间的均等化。农村税费问题涉及公平和效率。农民税费负担沉重源于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及由此引起的农村税费制度的不公平。农村税费改革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应以建立农村地方公共财政为目标,以效率和公平为标准,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革新整个农村税费体系,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摘 要 随着改革的深入开展,为适应形势变化,对高校体育的教学改革已成必然趋势。本文就主要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并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改革 思路
高校体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整体功能,是当前高校体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分析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并提出改革思路,使高校学生在接受高校体育教学后,可进一步培养独立锻炼的能力和习惯,形成终身体育观,对他们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
(一)“重实践,轻理论”的体育教学倾向依然较严重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学严重存在着“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体育实践课课时占较大比例,理论课课时相对较少,重视体育技术训练,忽视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体育教学单纯强调学生体质,脱离“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学生体育意识淡漠,没有形成自我锻炼的习惯。虽然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学生体育理论知识淡薄对技术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起不到作用,更不能够在平时的体育锻炼中得到运用,也就无法达到提高体质的目的,导致学生难以取得终身受益的效果。
(二)陈旧的教学模式限制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学仍沿袭前苏联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采用的是中学时代的基本身体练习,而忽视了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致使课程教学程式化、强制化,教学方法不灵活,无创新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很被动,提高不了学习兴趣。
(三)体育教学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提高
高校体育教学要转变教学模式,必须要由以往以技术教学为中心向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方向转变,彻底破除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体育教学体系。现行的体育教学内容,只注重体育的完整性,缺乏开放性与现代性,无创造性和灵活性。学生在体育课中所受的体育技能教育,在客观条件的限制下,不能够用于自我锻炼,增强体质,更不利于与社会交流。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由于受体育条件的限制,学生时代学习的体育项目,有的就无法适合自己再参与锻炼,长此以来,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思路
(一)改革教学观念
1.体能型教学观念向乐趣型体育教学观念转变
目前所实施的体能型体育教学观念,主要内容是强行向灌输枯燥乏味的体育知识技能,完全以教师为中心,开展大运动量的体育教学训练,学生在教学中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这完全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对高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需求。所以,要大力开展教学观念创新,其重要内容就是要使体育教育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也就是说,体育教学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兴趣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乐趣型体育教学观念的核心内容就是充分发挥出体育教师高超的课堂管理艺术,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与需求,理解当代大学生体育学习的实际需要,仔细思考学生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去实施相应的体育教育内容。
2.经验型教学观念向科研型体育教学观念转变
所谓经验型体育观念以传统的身体训练为主要手段,通过对学生开展体育教学及训练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这一观念将体育课的运动量作为衡量质量优劣的最重要指标。然而,这种寄希望于通过每周两次体育课就能增强学生体质的做法是不现实的。所以,从经验型体育观念向科研型体育观念的转变是势在必行的。
(二)改革教学内容
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应实现多样化。考虑到如今的大学生中的大多数喜欢娱乐体育、休闲体育等项目,可围绕课程类型、教学大纲和教材体系等内容进行改革,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比如,可以减少部分必修课内容,增加选修课部分,高等学校体育教师要尽量提供各种课程组合,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组合进行学习,从而将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增加开展身体锻炼的方法和心理健康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体育健康知识、技能。开展一些趣味性较强项目课程,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因而肯定会深受选修这些课程学生的欢迎,体育锻炼的效果一定也会非常显著,从而提高体育课的效果。
(三)改革培养目标
对于高等学校的大学生来说,体育教学已经不仅仅具有身体上的锻炼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开展高校体育教学,实施人文教育,完善大学生的品德、人格,开发大学生的潜能以及特长,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和社交能力,这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体育教学应当紧紧围绕培养和开发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并养成学生终身参加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因此,要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培养目标,从发展学生体质为抓手,安排组织好体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创新精神等多种体育意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一定要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指引,让高校学生的体育学习逐步向生活化和终身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发展走向及改革对策的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1(5):103-105.
关键词 职业技术学校 机电一体化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1.055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technical personnel, pay more attention to practical ability of technical personnel, it also requires the occupation technical school opened i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fessional teaching, teaching not only in theory, but also to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teaching, so as to realize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compoun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system,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tegrated teaching to provide a reliable guarantee.
Keyword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 Teaching; reform
C电一体化作为机械与电子技术集成构成的一个综合体系,对推动工业智能化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且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影响。①在机电一体化不断推广与应用的形势下,社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许多职业技术学校均开设了机电一体化教学课程,用人单位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要求不只是具备熟练的操作能力,还要综合运用机电技术知识,从而更好的完成工作。②然而,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与创新,这样才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与市场发展的需求。
1 部分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教学体系中的问题分析
1.1 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现阶段,职业技术学校在开设机电一体化课程的时候,主要把课时安排在“机”、“电”上,但学生学习时间只有两年,再加上学习任务繁重,机械类课程设置较多,导致电类课时设置较少,使得相关人才培养无法达到预定目标,与机电一体化教学目标相违背。③在此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教学内容与实践脱离的现象非常严重,导致课程专业教学与实践操作教学未能达到预期目标。与此同时,在职业技术学校设置机电一体化课程时,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是主要的教学目标,因此,在理论知识传授的基础上,也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及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因为学校设备、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制约,导致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未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因此,很多学生均未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只是了解知识的表层含义,尽管知识丰富,但却未能灵活运用。针对职业技术学校而言,其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为机床设备安装、机床设备调试、电气线路等有关工作,所以,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倘若在学习中,未能接受良好的培训,就无法有效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进而出现一些弊端。
1.2 专业教学内容不完善
现阶段,机电技术发展越来越快速,但机电一体化教学课程设置却未能跟上机电技术的发展步伐,导致教学效果不佳。④其一,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教材未能得以及时更换,内容相对老旧,并且教学设备不先进,导致部分教学内容无法落实。部分职业技术学校使用的依然是旧版教材,内容与现代社会脱节严重,学生根本无法学到先进知识,使其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进而被淘汰。其二,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只是按照教材内容予以讲解,很少涉及项目教学,虽然学生能够学到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却无法灵活运用。比如,在“电力拖动”教学中,教师讲解重点为电路工作原理、电路接线方式等,而未对元件选择、故障检修等内容进行讲解,造成学生应用能力较差,导致学生综合素质较低。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如果教师没有充分结合工作岗位需求,非常容易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实践操作能力较差,进而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1.3 机电一体化教学设备陈旧
现阶段,因为经济条件有限,许多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设备都比较老旧,特别是具有专业特点的实验设备,数量非常少。现阶段只有部分经济条件好的学校才会配备一些必要的数控机床,如加工中心、控制柜等,为PLC实训一体化的落实提供了可靠保障。通常而言,在机电一体化实践教学中,相关设备的作用非常重要,是有关教学活动得以落实的基础与前提,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如果相关设备配置不全,就会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而降低教学效果。⑤
1.4 教师队伍素质需提升
在机电一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为此,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要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然而,现今许多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队伍素质均未达到相应的标准,普遍存在着教师知识体系陈旧、落后的问题,致使学生未能学到先进的知识,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就业情况。同时,部分年轻教师均是刚毕业的学生,未从事过有关工作,也未对市场需求展开调研,进而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使得学生很难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
2 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建议
2.1 构建标准合理的课程体系
在职业技术学校教学中,应积极构建中国式“校企双制”,从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出发,加强和用人单位的沟通,深入研究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以工作要求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重新设置符合机电一体化教学的课程体系,以此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⑥在设置课程体系的时候,必须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予以充分考虑,以此设置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课程体系。在实际教学中,应以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课程设置目标,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专业教学的实用性与针对性,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职业技术学校是用人单位技能操作岗位人才储备的重要场所,其发展与用人单位的认可与好评息息相关,所以,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目标与考核应和用人单位的要求相统一,将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作为构建核心,以技术应用能力与岗位技能为支撑,突出专业性,以此设置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同时对教学设计、准备、组织、评价等环节予以改革,有效培养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进而获取有关职业资格证书,更好的适应与完成工作岗位内容。
2.2 完善教学场地与设备
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教学场地与设备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此,在实际教学中,为了确保教学质量,一定要建立一体化的教学场地,配备相应的设备,以此确保教学活动的全面落实。在实际教学中,应加强实训一体化体系的构建,明确“教、学、做”的要求,保证模拟教学全面展开,从而完全“四位一体”的实训基地,即“教学、生产、培训、鉴定”,有效增强学生的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⑦
与此同时,在场地、资金等因素的限制下,致使一些职业技术学校未能构建完善的实训一体化体系,此时,应遵循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积极和用人单位沟通,设立校外实习基地,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进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3 创建多元教学方法
(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具有信息量大、理论性强、抽象等特点,教学内容相对枯燥、乏味,所以,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应重视实训、多媒体、现场教学的结合,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在学习“按钮和接触器双重连锁正反转”这一内容的时候,以往教师需要利用3-5分钟的时间将电路原理画在黑板上,在此过程中,学生非常容易走神,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但是如果采用动画演示的方式展现电路原理,再加上教师的讲解,就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可以节省画图时间,还可以在短时间内讲清电路各种元件等,进而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加强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主要包括课程设计、实验等环节。因为机电一体化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让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知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比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实训方案,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予以实践,以此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进而使其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要求。
2.4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在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要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⑧因此,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优秀青年教师到用人单位实习,并且对其教学能力与职业技能进行定期考核,或聘请用人单位的专家到校兼任教师,以此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学校也应鼓励教师继续进修,利用一些课余时间到用人单位参观学习,积累实践经验,进而在讲课的时候,能够更好的融会贯通,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并且可以灵活运用,以此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学生毕业后成功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机电行业市场越来越繁荣,对机电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而要求职业技术学校进行教育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以此培养复合型机电技术人才,更好的满足社会与市场的发展要求。为此,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一定要构建标准合理的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场地与设备,创建多元教学方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注释
① 袁建锋.基于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项目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的分析[J].广东科技,2014(24):170-170,146.
② 伍映红.优化中职机电一体化教学体系[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4(6):106-107.
③ 林灵,刘昌铭.机电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新课程・下旬,2015(11):459.
④ 唐凤.基于一体化教学方式培养高职学生化学综合能力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⑤ 群宣.“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电气控制技术中的应用体会[J].广东科技,2014(24):166-167.
⑥ 钱晓静.关于机电一体化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5(9):54-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