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式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式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式范文第1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其发展中的重要事项。通过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式,完善其自身的发展,更加有利于其获得发展的优势。如何促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顺利地开展下去,是国有企业发展应重视的重要工作。在国有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积极地转变发展理念,完善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重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发展意义。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逐渐成为国有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只有充分利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契机,完善自身体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发展的市场竞争力,进而实现长期规划的战略目标。如何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困境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更加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顺利地开展,也是国有企业获得良好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发展中,重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的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发展意义。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困境

为了更好地进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针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困境进行深入分析,有利于国有企业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提高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的效率,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情况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观念上的障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着经营上的挑战;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着产业上的障碍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国有企业在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观念上的障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着经营上的挑战;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着产业上的障碍等内容。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观念上的障碍

在国有企业的发展中,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观念上的障碍,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困境之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观念上的障碍,主要是指由于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是相对对立的两个概念,国有企业在发展中,曾经受到过国家经济上、政策上的支持,在经营理念上更具开放性和多元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将私有股份引入到国有企业中,私有化和股份化两种经营理念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观念上的障碍,是国有企业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着经营上的挑战

在实际工作中,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面临着经营上的挑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逐渐成为国有企业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着经营上的挑战,主要表现在??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经营工作中,没有及时调整自身的经营方式及习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考虑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之间的关系,并合理地制定发展方案。因此,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着经营上的挑战,也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一个很大的困境。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着产业上的障碍

在国有企业的经营工作中,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着产业上的障碍,也是其改革工作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着产业上的障碍,主要是指混合所有制改革集中在支撑着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结构上,进行改革工作,需要重新进行资产分配、收益分配、债权分配,国家和政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着产业上的障碍,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的进展。

四、解决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困境的有效对策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进行资本融合

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中,合理有效地进行资本融合,是解决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困境的有效对策之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进行资本融合,主要是指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进行资本融合可以提高资本的运营效率,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应充分重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进行资本融合这一发展对策。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

在国有企业发展中,为了有效地提高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的效率,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非常关键。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主要是指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充分授权,在市场经济中建设一批国有资金运营的公司,促使国有资本合理的流通,提高国有资本的利用效率。同时,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也是完善其自身改革结构问题的基本前提。因此,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也是一项有效的发展对策。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注重创新管理

在实践工作中,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注重创新管理,也是解决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困境的有效对策之一。针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的陈旧管理问题,改革需要注重创新管理,提高国有企业管理工作的水平,可以有效地完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注重创新管理方案的实施,是促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实施的重要前提。因此,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要注重创新管理工作的实施。

五、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的改制发展,成为其必须重视的发展问题。在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中,正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困境,并结合国有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探究解决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困境的有效对策,可以有效地促进国有企业更好地发展下去。如何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强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国有企业应充分重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困境的相关探究工作。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式范文第2篇

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一定要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决不能为了“混”而“混”。

目前中国国企改制比例超过80%,中央企业及其下属企业改制比例由2002年的30.4%提高到了目前的89.18%。央企及其子企业引入非公有资本,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已占总企业户数的52%。

今后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提高混合所有制的质量,以及一些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层面实现混合所有制。而这项改革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要“门当户对”。

搞混合所有制,就像两个人要结婚一样,婚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对方,从企业来讲就是要进行详细的尽职调查,因此混合所有制不是一两天就能速成的,更不能一蹴而就。产权是混合所有制的核心,如果“结婚”之前没有考察好,往回退就要付出代价,想把已经出售的国有股收回,不仅大费周章,还可能会被索要高价。

“门当户对”就是要实力相当,这样才能形成相互制衡,并完成科学决策。此轮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面向民营资本放开,但是中国的民营资本现阶段的特点是资本不够强大,实力不够雄厚,很难与大型的国有企业“门当户对”。

实力悬殊可能导致很多问题发生,比如民资没办法获得有效的话语权,最终使混合所有制变为“招商引资”;亦或改革后,混合所有制企业利用民企的“灵活”性,派生出管理粗放和某些“不规范”行为,损害市场竞争环境。

在现实中,想要找到国药集团和复星集团这样“门当户对”的国有和民营企业并不容易。当前的现状决定了此轮混合所有制的实现方,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是证券化。国企通过整体上市、主营业务上市实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目的。证券化是央企和地方国企实现“混”的重要途径,未来仍将是国有企业实现“混”的主要渠道。上市公司应引入更多的非公有经济成分,特别是非公机构投资者,给予非公有经济成分更多的话语权。

二是产权多元化。对于不适宜上市的国有企业,实现“混”的主要途径是产权多元化。充分吸纳有实力的社会投资机构、企业组织和个人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规范让渡话语权,建立制衡和高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

[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1-0061-02

1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念

1.1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涵

我国经济体制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一种社会的混合所有制。从企业层面看,混合所有制就是由包括国有、民营、外资、个体等不同所有制的产权主体投资,通过资本联合、交叉持股而相互融合形成新的产权结构和企业财产组织形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让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1.2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式

虽然混合所有制会使得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资本的本质就是逐利,民营资本的加入必然是为了获取高收益,这就决定了混合所有制企业比单纯国有企业更有追求利润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动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不仅可以突破单一国有资本不足的限制,集聚社会资本,取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而且有利于实现政企分开,完善企业法人治理,分散国有资本的投资风险,提高资本利用效率。作为国有产权出资人的国资委,要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推动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的政策制定,除了少数涉及国家核心利益、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与关键领域保持由国家独资经营或绝对控股外,其他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尤其在一些存在竞争性领域内的国有企业应该积极引入各种资本,采取国有参股或者部分企业国有股权全部退出方式,通过兼并收购、剥离辅业、中外合资、整体上市、员工与管理层持股等多种途径调整和优化产权结构,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的改革。

2员工持股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影响

2.1员工持股影响的有利方面

探索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式有多种,员工持股就是其中之一,所谓员工持股就是公司员工认购本公司的股份,按股份享受公司利润分配的产权组织形式。企业经营层和普通员工持股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影响,学术界研究的颇多,争议与非议的也很多。赞成一方认为,对国有企业引入社会资本,实行关键岗位的经营管理人员、技术核心人员和普通职工直接持股或以某种方式间接持股,能够形成资本持有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共同体。这是一种长期激励,能够将员工的一部分现实利益转化为与企业利益紧密相关的预期利益,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高员工的企业归属感,相比较外部监督者,员工持股能更有效地对公司的管理层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同时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员工退休金对国家财政的压力,提高企业社会责任,从而营造企业、职员、股东和社会各方多赢的局面。

2.2员工持股影响的不利方面

当然争议也是存在的,有学者认为在目前我国相关法律监管空缺的期间,实际操作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企业关联交易的现实问题,员工持股很有可能会导致变相的“国企私有化”,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使得国企的优质资产可能会落入少数经营管理人手上,造成企业“名为国有,实为私有”的困局。所以为了确保员工持股正常发展,保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顺利,应加快建立健全相关的法规制度,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员工持股监管,实行动态的调整运行机制。

3安徽海螺集团的改革模式及其思考

3.1海螺改革模式简介

安徽海螺集团是全国120家大型试点企业集团之一,由安徽省国资委管辖。海螺集团旗下控股经营海螺水泥(SH 600585,HK 00914)和海螺型材(SZ 000619)两家上市公司。2013年,海螺集团汇总营业收入与总资产都超千亿元,占据安徽省属33家国有企业年度利润的半壁江山。目前海螺集团已成长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水泥帝国,享有“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海螺”的美誉。

海螺集团是1996年经安徽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国有独资企业,2002年安徽省决定探索国有企业改革方向,转让部分国有资产,对海螺集团进行股权多元化改制试点,用解除海螺集团国有职工身份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和工效挂钩的工资结余,采用工会持股加自然人出资的模式,由海螺集团工会、宁国水泥厂工会、白马山水泥厂工会、芜湖海螺型材工会和郭文叁等8名自然人共同出资设立“安徽海螺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海创公司),持有安徽海螺集团49%的股权,为社会法人股,海螺集团由国有独资改制为国有控股公司。而后为进一步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探索资产证券化,当初的海创公司,经过资产重组而后境外注册,成立了中国海螺创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螺创业,HK 00586),主营发展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节能环保产业,并于2013年12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成为安徽省首家在香港红筹股上市的企业,开创了控股公司架构企业在香港上市的先河。根据海螺水泥2013年报显示,由省国资委下属的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持有海螺集团51%股权,海螺创业通过下属全资子公司芜湖海创实业持有海螺集团49%的股权,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管理架构和决策程序基本未发生变化,管理层保持稳定。

3.2对海螺改革模式的思考

由此可知海螺实行的员工持股本质就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种尝试。八名高管和大部分普通员工分别以自然人方式和委托工会持股方式来解决持股问题,自然人股东独立持股,员工则通过各所属公司的工会委员会行使股权管理职能与股东权利,工会委员由员工民主选举产生。海创公司内部职工股是员工的激励平台,员工所持的海创股权是私人财产。海螺创业在香港成功上市,为下一轮的发展构建了新的融资和激励平台,

海螺集团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十多年,逐步建立了企业和员工利益共同体,将企业长远利益和员工利益有机结合,活跃了用工机制与分配机制,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创新力,促进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当然关于其中的国有资产是否流失,坊间争议之声也是有的。海螺现拥有海螺水泥、海螺型材、海螺创业3家上市公司,集团下属的一百多家企业对地方财政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4结论

海螺改革的成功被安徽省视作推广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宣传推介。当然,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每个企业都有独特的发展历程,员工持股对海螺集团的成功发展是有其当初特定的时代大背景的,不可能完全复制,但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不会止步,相反会愈加快速。

参考文献:

[l]朱光华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新定位、新亮点[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3-5

[2]胡颖,刘少波混合所有制与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J].经济管理研究,2005(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式范文第4篇

日前,发改委体改司有关领导,也在今年首次改革进展情况会上表示,2017年将全面深化改革,努力解决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强调目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向,就是让国有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

铁路、军工企业的混改方案

进入2017年第一周,中国铁路总公司主要领导在公司年度总结会议上表示,2017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将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创新的经营体制机制,进一步落实经营权责,抽丝剥茧看铁路混改。并强调铁路搞混改,不仅仅在体制,更要抓好其他四个方面。

第一,敞开融资大门。今后铁总融资方式不再单一依靠银行,而是多措并举,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参与铁路建设。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动脉,民间资本进入后,不仅可以缓解铁总资金紧张的局面,更可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利润回收步伐。

第二,支线铁路的建设与经营是今年铁总混改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最好方式是成立股份公司,铁总是主要控股者。

第三,2017年将进一步优化权责划分,充分发挥两级机构的优势和主体作用。重点抓好八项民生工作,股民可以通过股票获取铁路红利,投资者不仅有经营权,更可以参与利润分成。

第四,大力推进铁路资产资本化经营。各铁路局作为一级单位,今后将获得更多的自。长期参与铁路货运的业主,在运价和灵活性方面也将获得更多的机动性,从而提高铁路的货运指数。

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做好以上四个方面的同时,还将重点推进铁路企业债转股,深化铁路股权融资改革,积极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等。

与此同时,另一家重量级央企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也了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计划。制订了军工混改试点的初步方案并确定了4家试点单位。其中,在上市公司长安汽车中推行中高管持股试点,在集团开展军工资产证券化的研究和论证,探索实施汽车产业股权激励计划等方案。

为此,有专家认为,今年的军工体制改革进程将会提速,军工企业将会成为国企混改的又一突破点,并有可能采用三种方式进行。首先是资产证券化,这是军工企业混改的重要路径;第二种是科技型的企业采取员工持股的方式;第三种是非核心业务采用军民融合的方式。

专家还认为,未来几年军品总装和研究所资产经过改制注入上市公司的预期会不断增强,兵工集团打响发令枪后,后续其他各大军工集团将陆续跟进推出混改领域的实施方案。

除此以上两家央企外,中国联通、中石油、中船、国网、中国南航等多家央企也都在近期加速推进各自领域的混改计划。

如中国南航集团提出,2017年混合所有制改革将重点研究引入先进互联网企业、与全球行业领先者交叉持股或联合设立子公司等;还通过并购重组,加快相关业务整合和市场化运作。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也表示,2017年在搞好混改产业结构调整基本到位的基础上,重点调整优化资产资本结构,加快推进产融结合,以海内外企业整合上市为路径,以瘦身健体、提质增效为基础,全面推进中国化工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

目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密集落地”和不喾⒘Γ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路透社、英国《金融时报》《日本经济新闻》等都给予了积极评价。

如路透社报道,自去年年末以来,从央企混改到地方国企混改均涌现出不少强势个股,如中国联通去年四季度以来最大涨幅近翻番,西仪股份今年以来升幅近五成。在去年年底中央强调推进混改后,市场预测今年混改推进速度将会加快,前景值得人们看好。

地方国企混改将大范围铺开

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要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

2017年1月,密集的地方两会相继召开。供给侧、新旧动能转换、国有企业混改、环境保护等陆续成为各地方的改革重点,各项改革举措正在加速推进落实。

人们认为2017年地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大范围铺开,一是围绕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优化国有资本布局,进一步深化并购重组;二是为增强活力、提升效率,引入民间战略投资者,而员工持股、资产证券化等也将提速。

近日,作为引领地方国企改革的三大标杆城市,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相继公布了2017年国企国资改革方向。

北京提出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企业调整重组,研究推出职业经理人、员工持股等改革试点并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重镇,国企改革的推进迅速,手段也最为多样。他们在强调整体上市的基础上着力推进二次混改,优化股权结构,进行增量的优化和存量的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上海提出集团整体上市的思路在已经召开两会的各省份中可谓“一枝独秀”。

还有,浙江省在地方国企混改中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多年来民营经济发达与国企融合程度高是他们的主要特点。2017年浙江省国资委根据“6+1”试点经验,建议省属集团或上市公司巨化股份、物产中拓、浙能电力及物产中大等单位抓紧改革措施的落实。

总之,梳理今年部分地方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发现国企混改办法各有侧重。首先,中西部省份的国企集中在资源型行业、传统行业,如自来水、公共交通等公益性国企,在混改中更多是采用吸引民营资本参与。而东部省份的国有企业在商业、竞争领域方面有上市基础,改革主要提倡公司上市。

因此我们看到,不管是上市,还是股权交易、资产证券化、引进战略投资者,国企混改都少不了民营资本的参与。鼓励民营资本参与,放宽民营资本准入,营造民营资本良好的投资环境成为多地政府工作报告的“共同话题”。

同时人们还看到,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想取得突破,就必须抓住股权改革这个关键点。

目前,股权改革在许多地方企业中已摸索出不同的几种方式:第一类改革,即不同国有企业相互之间的参股,或者是控股。这样就形成了权利的分散和企业的优势资源的整合,这样有利于企业监督权的分散。比如在金融、能源、制造业等行业的企业已有许多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第二类改革,是在境内外的外资企业参股。企业走出国门,首先要国际化、本土化。所以它们在落地时往往是通过合资、合作的方式来建立新的项目和公司。这样的话,企业的股权就随着当地的法律制度来进行改造,取得的效果也很明显。

第三类改革,是企业在国内和境外进行的IPO改革,即企业员工持股。这类改革在境外比较多,在境内比较少。在海外的一些基建项目和一些制造业项目让出公司一部分权利,目的主要是鼓励员工积极性。

第四类改革,是企业在兼并、收购当中对民营资本股权的转让。

简言之,2017年将是地方国企改革全面落实的一年。总体上看,地方国企改革的步伐将会快于央企,力度也可能大于央企,积累的改革经验更丰富。

积累经验解决存在问题

目前,随着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经济活力,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

2017年是混和所有制改革的关键年,在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经济安全的重要领域和关键行业要加快改革步伐。所以,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通过股权多元化达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营效率的目标,如果国有企业引进民营资本,不能达到治理及调整经营机制的目的,混改就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目前人们看到国企改革进展缓慢,办法不多,成效不大。一些基层单位仍在等待观望,出现“中央热、地方冷”的局面,需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尽快改变这种状况。

要建立所有者与劳动者的利益共享机制,优化股权结构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优先支持高新技术、转制科研院所等类型企业的核心技术人员、经营管理层、业务骨干等以现金、技术、知识产权等多种方式入股,并建立员工持股的有序进退机制,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首先要界定国有资产流失状况,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和杜绝办法。否则,在推进混改时总是被动和小心翼翼。另外,国有资产和国有股权定价在操作层面上,也应该有明确的依据。同时,也要支持国有资本入股非国有企业,使股权结构更为多元化。

当前国企国资改革还存在企业盈利能力与地位作用以及拥有资产数量不匹配,资本回报水平差的问题;有的企业结构调整方向不明确,造成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国有产权流转操作应该继续增加透明度,程序应该不断规范、市场化评估应该继续加强。

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和晋升主要通过竞争机制进行,而国有企业用人制度存在过多的行政色彩,二者不同的用人制度在改革后要找到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办法和用人机制。

国企与非国企有着不同的创业背景和发展历程,有不同的经营管理机制。在不同的企业文化和员工心理的双重差异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着不同企业之间的企业管理和文化融合的重大考验。

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的投资涉及到大量的时间及交易成本,如审计会计服务费、资产评估费等,一旦评估或合作失败,成本沉没都会给非国有企业带去很大经济压力,这种高风险及成本的消耗使非国有企业在投资国有企业时格外慎重,因此如何解决问题消除非国有企业顾虑,也是一个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 企业家 激励机制

国务院于2013年批准了国家发改委的《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的提议。该文件表示,我国要大力推动大型国企的股份制改革,着力发展企业混合所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条件下,企业家激励效果影响着企业的长远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需以企业家为中心,企业要不断探索市场化的用工机制及员工约束、激励制度;企业要秉持互信互补及互相制衡的合作准则,建立起能确保混合所有制企业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企业还要坚持各项程序的公正透明,建立一套有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监管机制。目前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中企业家激励上还存在着诸如年薪体系不够完善、过于注重短期激励以及缺乏精神激励措施等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激发企业家潜能,发挥企业家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一、混合所有制中企业家的重要作用

(一)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必要性

混合所有制经济一方面可发挥国有经济的诸如国企实力、管理规范等优势,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民营企业的诸如创新精神、市场活力等优势,两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独特优势。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有助于破解目前遇到的难题。第一,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有助于对社会财富进行公平分配、缩小员工收入分配差距;第二,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后,社会资本、民间资金以及员工个人可直接获取经济收益,扩大自身的财产性收入;第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还有助于完善公司管理机制,相比于纯粹的国有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能够更有效地激励企业不断创新,淘汰落后的产能。

(二)混合所有制下企业家激励的重要性

相比于企业的一般管理人员,企业家处于更核心的地位,他们决定着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承担着企业的经营风险。混合所有制经济要求企业具有创新精神和市场活力,混合所有制条件下企业家激励具有巨大的作用,企业家激励的效果影响着混合所有制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需以企业家为中心,企业要不断探索市场化的用工机制及企业家约束、激励制度。目前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中企业家激励上还存在许多的不足,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激发企业家潜能,进而发挥出企业家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重要作用,提升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二、混合所有制下企业家激励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中企业家激励存在的问题,本文以A企业为例来具体阐述。A企业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2014年上半年完成了产权制度的变革,成为一家国有控股52%的混合所有制企业。A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主要是副处级及以上的领导班子。

A企业目前对高级管理人员采取年薪制,对不同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制定了相应的薪酬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高级管理人员的年薪包括基本薪资、绩效奖金及特殊贡献奖金三部分;非生产经营单位高级管理人员及直属单位高级管理人员的年薪包括基本薪资和绩效奖金两部分;未完成集团下达的年度收入、费用及利润目标的部门或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则实行绩效工资制,不再实行年薪制。

(一)年薪激励体系不够完善

A企业企业家激励问题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年薪激励体系不够完善,没有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首先,A企业所处行业为高危行业,一线员工具有较大的安全风险。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对A企业财力及声誉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A企业现有年薪体系并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没有制定相应的企业家约束激励措施,不能有效引导各部门时刻注意安全防护;其次,A企业企业家年薪中有一部分为“特殊贡献奖金”,但目前并没有明确这部分主要奖励哪类人群或事迹。根据历史数据,“特殊贡献奖金”大多用于奖励超额完成利润指标的单位。但事实上“特殊贡献奖金”的奖励范畴不能仅限于财务目标,尤其是A企业目前处于转型和变革的关键时期,应该多激励能提供创新思维并敢于实践的企业家,不能仅仅以财务指标好坏进行奖励。

(二)过于注重短期激励

A企业目前的企业家激励机制主要与经营业绩挂钩,过于注重短期激励,没有结合企业的长期战略发展目标,也没有将企业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及自主技术创新等不能马上看出成效但又很重要的工作考虑进来。这种激励机制容易引导高级管理人员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实现企业短期盈利目标上,没有长期经营意识,几乎不再关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长此以往,势必会严重影响到A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

近几年,A企业经济效益不断下滑,人员整体素质较差、企业家决策数次出现战略错误,即使产权改制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后,截至目前也还没有收到成效,这固然与全球同行业整体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有关,但与A企业的企业家激励机制存在缺陷、过于注重短期激励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三)缺乏精神激励措施

从上述A企业的企业家激励体系来看,企业家激励机制中基本都是物质激励。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于不同人的需求要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企业家一般具有较强的思维工作能力及多年的实践经验,物质财富也有了一定的积累,他们的需求更多的是较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有较强的成就欲望,希望能发挥自己的潜能,获得组织和员工的尊重,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因此,A企业目前的企业家激励机制缺乏对企业家的精神激励措施。

三、混合所有制下企业家激励措施

相比于企业的一般管理人员,企业家处于更核心的地位,他们决定着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承担着企业的经营风险。混合所有制条件下,企业家激励的效果影响着混合所有制企业的长远发展。目前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中企业家激励上还存在许多的不足,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选择科学合理的企业家激励机制,进而发挥出企业家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重要作用,提升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一)继续完善年薪激励体系

A企业的企业家年薪激励体系不够完善,没有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作为高危行业企业,A企业没有在企业家年薪体系中制定安全生产相关的约束激励措施。另外,A企业企业家年薪中的“特殊贡献奖金”没有明确奖励的人群或事迹,导致大多数用于奖励财务贡献。

要完善A企业的企业家年薪激励体系,首先,可在企业家考核指标中加大安全考核力度,将企业家的基本薪资与安全指标挂钩,加大对安全事故的惩罚力度;其次,建议把“特殊贡献奖金”的奖励范畴明晰化。A企业目前处于转型和变革的关键时期,可将“特殊贡献”定义为:能提出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或技术创新思维,在组织中推动下去并实现成效。可依据贡献程度设置三个层次的奖金标准,具体每个层次的奖金标准可由企业所有高级管理人员讨论研究确定。

(二)适当增加股权激励

A企业目前的企业家激励机制主要与经营业绩挂钩,过于注重短期激励,容易引导高级管理人员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企业短期盈利目标上,影响A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因此,A企业需要增加长期激励措施。

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来说,股权激励是一种非常好的长期激励方式。股权激励是指企业将公司股票等期权发放予公司的高层次人才并赋予其一定的经济权利,可避免股权持有者在经营管理中的短期行为。对A企业的企业家实施股权激励,可激发企业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企业家必努力为公司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也就实现了公司价值的最大化;另外,对A企业的企业家实施股权激励可加强公司股东与企业家之间的利益关联,使得企业家也承担着一定的经营风险,有助于防范企业家的道德风险。

(三)注意精神激励

A企业的企业家激励措施中基本都是物质激励,而企业家的需求更多的是较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因此,A企业应增加对企业家的精神激励措施。

首先,可设置晋升激励,这对于A企业直属单位的企业家激励效果尤为明显。直属单位经营业绩最优的企业家可晋升至集团公司,任职总经理助理等职务;其次,还可设置荣誉激励措施。A企业可每半年度或年度针对企业家队伍组织一次“创新先进个人”“五一劳动奖章”之类的评选活动;最后,还可推举A企业优秀的企业家担任当地的政协委员、党代表等职务,提高他们的社会声誉,增强组织归属感,激发工作主动性。

四、结束语

混合所有制条件下,企业家激励效果影响着企业的长远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需以企业家为中心。目前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中企业家激励上还存在着诸如年薪体系不够完善、过于注重短期激励以及缺乏精神激励措施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A企业为例,提出了混合所有制企业中企业家激励的几点建议。首先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完善企业家考核指标及相应的薪酬约束、激励机制,在企业战略目标引导下明晰各项奖金的奖励范畴;其次,要适当增加企业家股权激励,避免企业家在经营管理中的短期行为,防范企业家道德风险,将企业家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挂钩,激发企业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后,可通过增加企业家晋升激励和荣誉激励的方式增加对企业家的精神激励措施。

参考文献:

[1] 黄慧群.企业家激励约束与国有企业改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 李志豹.混合所有制:中国企业改革新目标[N].中国企业报,2012(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