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生人防教育小知识

小学生人防教育小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人防教育小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生人防教育小知识

小学生人防教育小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对策研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目的同一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人文关怀,主要是对人自身和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关怀、探索和解答,就是要体现人文精神,富有人情味,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把人作为一切理论和实践的主体和目标,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二者之间有一定区别,但二者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目标的一致性、对象的相同性、手段的关爱性、相互的促进性。二者的密切联系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关怀的有机结合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人文关怀,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客观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融合,既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和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潮流,又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实践性。

二、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应用现状分析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念上以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为理念,缺少“以人为本”的理念;价值目标是培养工具的人,而非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教育内容上只注重知识灌输,忽视情感教育;在教育方式上注重单向传递,忽略双向交流。这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少人文关怀的体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弱化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高校为了加快人文关怀理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校园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人文关怀思想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并过分看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出现了“雷声大、雨点小”等现象。本文力求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涵和必要性作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以期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启发。

三、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施有效的人文教育方法

(一)坚持以理服人的疏导教育与主动式自我教育并重

一是做好以理服人的疏导教育。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指循循善诱,引路导向,让大学生畅所欲言,然后帮助他们分清是非,得出正确结论。疏导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及人文关怀的全部过程,特别是在受教育者遭受挫折、内心矛盾冲突尖锐、情绪激动的特殊情况下,更有明显效果。二是做好主动式的自我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自我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不教育。”这里的“不教育”是指没有教育者参与的条件下,受教育者能够按社会规范和集体要求实现自觉自主的活动。接受一定程序的教育后,受教育者能主动地、自觉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克服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最理想的目标。它主要表现为自觉地调控自己的行为举止,自觉地明辨别是非善恶,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影响,进行自身道德修养,使自身思想、行为向着良好的方面发展,促进自我的不断完善发展。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对策研究

针对新时代党和政府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从大学生的“主体观念”、“平等意识”、“心理疏导”、“服务理念”等四个方面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人文关怀的对策进行研究,以期待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提高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建构学生有效参与机制。学生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人手,主动关心学生发展,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始终尊重大学生的人格和各种需求,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多一些理解和宽容,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平等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加强与大学生的平等交流,建构师生和谐互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追求师生主体间平等互换的对话语境,使师生真正达到心与心的互动和交流。教师和学生会成为平等的道德教育的主体,他们间相互影响、相互学,这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在交流中,要充分关注每个学生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关注人的理想、信念、价值、等精神的取向方面;包容个性;要改变过去一味说教、灌输的方式,采用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方法,让学生在平等的交流中获取信息。通过平等交流、民主讨论的方式,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使广大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角。

3.注重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建构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重视大学生的情绪波动、心理感受和需求,特别是心理问题。不可把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来解决,必须注重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把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大学生既面临着各种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如何面对挫折,适应环境变化,调整不健康情绪,协调人际关系、正确评估自己,都是大学生必须面对的事情。事实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感到困惑和迷惘,经常受到焦虑、抑郁等不健康情绪的影响,有的甚至发展成为心理障碍,针对大学生易发生的心理问题,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服务,开设心理辅导讨论或心理咨询热线、创造倾诉沟通的机会,探索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以此培育大学生的心理放松与自我调节,使他们树立自信、自尊、自强的心态,培养其吃苦耐劳、坚忍不拔与关爱心灵、珍视生命的品质,并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4.增强服务意识。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是否满足大学生需要、大学生满意不满意为原则。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善于抓住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开展工作,在竭诚为学生成长发展的服务过程中有效地进行教育引导。譬如,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加强对学生创业就业的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不断提高创业素质和就业技能;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帮助和扶持,真正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到学生解决问题,积极争取社会资助,提供勤工助学就业岗位信息。

四、结论

本文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人文关怀的基本内涵和理论依据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且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人文关怀的现状分析和总结,得出大学生思想政治人文关怀中存在的问题,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对策,目的在于发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新视角、新内涵,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参考文献:

[1]徐金超.人文关怀: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取向[J].湖北社会科学,2009(8).

[2]武玲娟.论以“人文关怀”为主线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陇东学院学报,2008(4).

[3]赵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有效途径探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S2).

[4]石晓雪.人文关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着力点[J].中国成人教育,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