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未来计划与目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未来取向;未来时间洞察力;时间取向
分类号 B842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这些格言都体现了人类思维和行为指向未来这一重要特征,当个体的思想和行为逐渐发展成对于未来这一时间框架的偏好时,个体就成为了一个未来取向者。对于未来取向者,未来并不是虚无飘渺的,他们总是未雨绸缪,为将来做好规划,这些特点都会对思维、情感和行为产生影响,并由此决定着个人事业,甚至决定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因此,对未来取向进行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从概念界定、结构、测量工具、功能、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对未来取向进行阐释和探讨。
1 什么是未来取向
英文中的future orientation或future timeorientation被学者译为未来取向或未来定向,本文译为未来取向。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早在1949年就提出人类是具有“未来取向”天性的,他在讨论心理成熟时指出个体的行为是从被即时的冲动支配到以目标为指向而转变的,这种以目标为指向的行为就表现出了人类“未来取向”的天性。自此,阿德勒和以后的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家进一步阐释了个体未来取向的程度和质量是测查心理健康卓越性的一种方法。Giesme(1983)把未来取向定义为卷入未来的程度,包括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Nuttin(Ⅱ985)认为时间取向是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所偏好的方向,主要指向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的客体和事件,这也暗示了未来取向的涵义,随后,在认知心理学和动机心理学影响下,芬兰心理学家Nurmi(1991)在艾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取向是指个体对于未来的设想和规划,是一个由复杂的,多阶段组成的过程,Zimbardo和Boyd(1999)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个体会形成一种行为倾向,当倾向发展成对于3种时间框架的某一种的日常关注时,这被称为认知时间的偏向,即过去、现在和未来取向,综合以上各家观点,未来取向是指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偏好未来的方向,同时也是个体对于未来的思考和规划过程。
未来时间洞察力和未来取向都是描述人类思维和行为指向未来的心理结构,有必要对表征未来心理时间的两个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区分。事实上,未来取向和未来时间洞察力都是针对未来这一时间框架而进行的研究,但由于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而有所区别。未来时间洞察力是个体对于未来时间的认知、体验和行动倾向的一种人格特质(黄希庭,2004)。它研究个体对于未来的知、情、意、行等所有问题,其研究范围宽而广,而未来取向是从另外一种单一的角度去研究,它着重探讨个体对于未来的偏好程度,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个体对于未来的思考和规划,其研究范围小而具体。从这一角度来讲,未来时间洞察力包含着未来取向的研究内容。
2 未来取向的结构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未来取向的结构进行了研究,未来取向是一种单一结构还是一种多维结构,是一种认知过程还是一种动机、情感过程。不同的心理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要素观、过程观和动机一认知一行为观。
2.1 要素观
许多学者认为未来取向是一种静态的、多维的心理结构。如Gjesme(1979)在对自编的未来时间取向问卷进行因素分析时发现,未来取向包括卷入(个体考虑未来的程度)、期望(个体所预期的未来的长度)、占据(思考未来占据个体思维的程度)和速度(觉察未来的速度)4个因素。Trommsdorff,Lamm和Schmidt(1979)把未来取向划分为4个维度,即广度,密度、情感(消极和积极)以及归因元素(内控和外控)。Helaire(2006)对以往研究进行了汇总,确定了未来取向的6个主要维度。(1)具体性,它主要是以个体对未来所期望的积极事件或预期的消极事件的数量为指标,(2)广度,它以个体预期自己要多久才能完成计划或实现目标为指标。(3)突出性,以个体对个人未来思考的频繁程度为指标,(4)计划,它以个体做出计划以实现目标的程度为指标。(5)乐观性,它是情感的基调,以个体对积极事件发生的期盼程度为指标。(6)控制信念,即内部控制一外部控制,它以个体对自己多大程度上能决定个人未来发展结果的信念为指标,Helaire所综述的6个维度包含了大部分学者对于未来取向维度的划分。
要素观从静态角度把握未来取向的内容,这种内容取向虽然揭示了未来取向的基本结构,但却没有揭示出未来取向的动态性和丰富性,不能很好地揭示未来取向这一心理特征的实质。在此背景下,许多研究者从另一角度对未来取向进行了研究,强调未来取向是一种动态的心理过程,是由不同的心理过程组合而成。由此,未来取向的过程观逐渐显现。
2.2 过程观
20世纪80年代芬兰心理学家Nurmi(1987,1991)从认知一动机的角度提出了未来取向的过程模型,他把未来取向划分为动机、计划和评价3个先后过程。如图所示(见图1),首先,人们根据自己的动机、需要,以及对自己毕生发展的预期等因素来确立目标(动机过程);其次,为了实现目标,我们必须对如何实现目标进行完善的计划(计划过程);最后,我们要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断评价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及计划的可行性(评价过程)。
动机过程主要是指目标的确立,人类的许多动机、兴趣都是未来取向的。例如,中学生希望毕业时能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而大学生则希望自己能在毕业之时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等等,这些动机给人类提供了可以期望的未来的事件和客体,人们会根据自身的动机和需要设立许多未来可以实现的目标;计划过程是指定向于未来事物的个体是如何计划来实现他们的目标的。首先,人们必须构建目标和目标实现的未来情景的表征。其次,个体必须制定计划和策略来完成预定的目标。计划的最后一个阶段是计划和策略的完成,个体运用策略实现目标的过程主要包括探索和投入两个过程。探索是个体考虑多个选择,搜集多方面的信息,确立适合自己的目标。投入则是指个体承诺并坚持实现自己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会为实现目标而不断付出时间和精力,这一阶段通常是我们所谓的行动阶段:评价
过程是指个体在确立目标、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断评价实现目标和完成计划的可能性。评价过程在未来取向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个体是否会坚持实现自己先前确定的目标。未来取向的3个心理过程是一个完整不可分割的系统,他们相互影响。
未来取向的过程观从动态角度去考察未来取向的结构,着重未来取向所蕴含的心理过程,阐释了未来取向这一心理特质的心理发生过程,但是它却对未来取向这一心理特质所包含的认知过程缺乏重视。在此背景下,Seginer在过程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取向的动机-认知-行为观。
2.3 动机-认知-行为观
在Atkinson的期望价值理论和Nurmi的未来取向过程观的影响下,Seginer(2000)提出了未来取向的动机-认知-行为观。她认为未来取向包括动机、认知表征和行为3个变量,首先,动机是人类行为的基础,它刻画了个体对于未来的需要,愿望和兴趣;其次,动机诱导个体形成对于未来的认知表征;最后,动机促使个体通过探索和投入(行为)来实现那些关于未来的认知表征,
Seginer和Lilach(2004)具体阐述了未来取向的3个变量,她把动机分为价值、期望和内部控制感3个变量。价值是指个体对于未来生活领域的价值判断,即未来生活领域对于个体来说是否是有用的和重要的。期望是指个体认为未来特定生活领域(例如工作、家庭)的希望、愿望和计划等实现的主观可能性的大小。个体认为未来的希望、愿望等实现的可能性越大,个体所抱有的期望越高。内部控制感则是指个体对于具体目标和计划的内部控制程度,包括能力和努力两种成分。不同的个体所持有的内部控制感不同,有的人认为自己不能控制未来目标的实现和计划的完成,而有些人则认为自己能完全掌控自己设定的目标和计划的完成。认知表征则是根据对未来的想象和看法所作出的描述,具体而言是指个体对未来生活历程定生活领域的希望和恐惧。Seginer在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的基础上把行为分为探索和投入两个变量。探索包括寻求建议,搜集信息、探索适用性等一系列活动。投入则是追求具体的目标。未来取向行为变量中的探索和投入与自我同一性的探索和投入在抽象程度上是不同的,未来取向中的探索和投入能使希望、愿望,计划具体化,而同一性理论中的探索和投入主要针对于自我。
3 未来取向的测量工具
对于未来取向的测量主要采用问卷法。主题统觉测验、圆环测验、讲故事技术以及完成故事技术也是测量未来取向的重要方法。
3.1 问卷法
3.1.1 未来时间取向量表
未来时间取向量表(Puture time orientationscale)起源于GJesme(1979)制定的未来时间取向量表,后又从Heimberg的未来时间洞察力问卷中抽取了几个条目,最终形成了一个包括14个题项的量表。该量表有卷入、期望、速度和占据4个维度,被试可以对题项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进行4级评定。它主要测查对于未来的关注程度,卷入未来的程度以及觉察未来的速度等特点,例如题项“我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对我来说,一年当中有一半的时间很漫长”反映了个体觉察未来的速度,而题项“生活当中我考虑最多的是现在的感受”,“我仅仅在很小的程度内思考未来”等题项则反映了个体卷入未来的程度。Elizabeth和Deyling(2004)对此问卷进行了信度检验,该量表克隆巴赫信度系数为0.62,达到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
3.1.2 未来取向问卷
未来取向问卷(Thc future orientationquestionnaire)为开放式问卷,用来评估对于未来的希望和焦虑(TrommsdorR,Lamm,&Schmidt,1979)。此问卷经过Seginer(1998,2000,2004)的使用和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此问卷首先要求被试考虑对于未来的希望和焦虑,并写下进入他们脑海中的每一件事情。问卷对于希望和焦虑的描述是分开的,每一部分都有相应的10条横线,但对于被试所列举的希望和焦虑的数量不做要求,其次,让被试对每一种描述进行时间标定,即写出他所希望和焦虑的事情成为现实的时间。然后对被试所列举的希望和恐惧进行编码,把它们划分到具体的未来生活领域中(职业、婚姻与家庭等),如“我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个医生”这一描述将被划分到职业领域中。最后通过分析被试对于未来特定领域生活(例如婚姻,职业等)的希望和焦虑的时间跨度和数量多少等指标考察个体未来取向在特定领域的广度和密度等因素。
3.1.3 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
该问卷的结构和内容以Nurmi提出的未来取向过程观为理论依据,主要用于考察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未来取向问卷(Puture-orientationQuestionnaire)由张玲玲(2005)翻译并修订。共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分别在8条横线上尽可能多地写出自己的目标、愿望和担忧的事情,同时写出相应目标实现的年龄和担忧的事情成为现实的年龄,这一部分主要测查未来取向的动机成分。第二部分是结构性项目,用于考察青少年在未来主要领域(教育、职业、婚姻\家庭)的未来取向的发展(张玲玲,2006)。该问卷通过探索和投入两个方面来考察个体的计划过程。各个题项除了关键词即哪个领域外,其他表述均相同。探索的题目,如未来婚姻和家庭领域――“你经常思考或计划自己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吗?投入的题目,如未来受教育领域――“初中(高中或大学)毕业后,你要实现自己今后的受教育计划的决心有多大?考察三大领域的计划过程的题项共20个,并且都是5点计分。问卷还通过对目标或愿望实现的内外部归因和相应的情感体验的评定作为对评价过程的考察,Nurmi的未来取向问卷由于其有理论依据,且系统化、结构化等特点得到广泛的应用。
3.1.4 未来结果考虑量表
未来结果考虑量表(Consideration of futureconsequences scale)用来测量个体在当下行为时考虑远的未来结果的程度,此量表让被试对12个题项进行5级评定(从极不符合自己到极符合自己),每一题项都体现了个体对未来结果和即时结果的偏好(strathman,Gleicher,Boninger,&Edwards,1994),例如:“我愿意为了获得将来的成就而牺牲现在的幸福和快乐”,“我考虑事情未来的样子,并试图通过自己日常的行为来影响那些事情”等题项体现了个体对于未来结果的偏好。而题项“我的行为仅仅受到自己行为即时结果的影响”,“我的日常工作有具体的结果,因此它比那些较远结果的行为更重要”体现了个体对于即时结果的偏好。Strathrnan等人(1994)在编制此量
表时发现该量表只有一个因素并报告了较好的信效度,而Joireman,Balliet,Sprott,Spangenberg和Schultz(2008)却发现未来结果考虑量表包含两个因素,即考虑即时因素和考虑未来因素。Petrocelli(2003)进一步发展了未来考虑结果量表的简化版,他把原有的12个题项简化为8个题项。
3.1.5 时间洞察力量表中的未来分量表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形成一种行为倾向,当倾向发展成对于3种时间框架的某一种的日常的关注时,这被称为认知时间的偏向,即过去,未来和现在取向。正是基于以上分析,Zimbardo等人(1999)编制了56个项目的时间洞察力量表,此量表包括5个因素,即现在宿命、现在享乐、未来取向、过去消极,过去积极。但Worrell和Mello(2007)在对Zimbardo的时间洞察力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时却发现此量表除以上因素外还包括对未来消极情感这一因素,未来取向分量表让被试对题项进行5级评定(从不符合自己到符合自己),每一题项都体现了个体对于未来的倾向性,例如:“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在早晨计划好一天的事情”,“当我想完成一些事情时,我会设定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赋予具体的涵义”,“我会通过制定步骤而准时完成任务”等题项都反映了个体的未来取向特点,Zimbardo等人(1999)的研究指出时间洞察力量表的克隆巴赫信度系数为0.77,未来取向分量表的重测信度0.80。
研究者还针对人们对未来的观念编制了大量的问卷和量表,除以上介绍的几种问卷和量表外,与未来取向相关的问卷和量表还有Zaleski的未来焦虑量表、Zurkerman的感觉寻求量表、Oner的未来时间取向量表和Shipp,Edwards和Lambe~(2009)的未来聚焦量表等等。问卷法具有操作简单,计分容易、客观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人们对未来取向的建构不同,他们所编制的测量工具也有所不同,因此测量工具所测的结果没有可比性。而且,大部分测量未来取向的问卷只能测量某一个维度,无法提供全面的评估。
3.2 其他方法
3.2.1 圆环测验
圆环测验(circle test)这种方法让被试选择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圆环来表示过去、现在和未来,并把这些环以一定的方式进行排列,以表达时间段关系的意义(黄希庭,郑涌,2000)。具体做法是先向被试呈现一张空白方框纸,主试向被试呈现指导语:对于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你感受如何?请在下面的方框内自由地画出3个圆。注意:不要有多余的图案,要把你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感受真切地融入3个的大小及排列组合方式之中;画完后,请对相应的圆用文字注明“过去”、“现在”与“未来”(郑涌,2004),为了增加圆环测验的效度,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向被试询问一些附带问题。最后针对被试所画3个圆的大小以及相互位置关系来确定分类指标,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被试的时间取向以及时间关联性等指标,例如,在时间取向这一指标上,如果过去
3.2.2 讲故事技术和完成故事技术
讲故事技术(tcn me a story)通常是让被试按照自己的想象讲一个故事,不给被试提供任何时间线索和故事线索,然后对被试的故事内容进行分析,以获取时间取向的范围等信息。完成故事技术(story completion technique)与讲故事技术类似,只是完成故事技术要给被试提供故事的线索。该方法使用几个提示句叙述一个假设的人物或事件,然后让被试按照自己的想象讲下去(吕厚超,黄希庭,2005)。比如,…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两个男孩正沿着城镇边上的一条街道行走……”。研究者对被试的故事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对故事行为所跨越时间阶段的分析来获取时间取向的范围,也可以获取时间取向的动力、内部控制点以及乐观性等指标。
3.2.3 主题统觉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TAT)自1936年产生以来,一直是被经常使用的投射类测验之一。该方法用绘制场景的图片来引发故事并对此加以解释,以此来反映被试的人格特点。该方法用来研究未来取向时并没有借鉴它所有的图片。而是从20张图片系统中选择几张来进行施测,Judith(1967)用第1、2、20、16四张图片来对被试进行施测,以获取被试的未来取向特点,具体方法是给被试呈现图片(该图片是从主题统觉测验的图片中选择出来的),被试对图片里所进行的故事和为什么进行一点也不知道,但要求他根据每一张图片编一个故事出来,可以任由被试自由想象和发挥,此种方法可以获取时间的取向特点。
主题统觉测验是一种投射技术,而圆环测验和讲故事技术以及完成故事技术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投射测验,但也借鉴了投射技术。投射技术是测量未来取向的一种间接方法,它能够提供有关被试动机和情感方面的心理内容和间接信息,但是投射技术操作难度大、计分困难,且具有主观性,实用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4 未来取向的影响因素
未来取向作为个体认知时间的一种偏向。在其发展过程中必定会受到个体自身的影响以及个体外部环境的影响。其中,年龄、性别、人格和情绪等因素是影响未来取向的主要因素。
4.1 年龄
许多研究者在研究未来取向时都发现年龄是影响未来取向的一个重要因素。Nurmi(1987)通过对3组不同年龄(10-11,14~15,17-19岁)青少年的调查发现,青少年对于未来的知识水平、计划以及考虑目标的现实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而未来取向的广度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未来取向的广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已经得到共识,并且得到了社会情绪选择理论的支持。Nurmi(1991)对青少年的未来取向进行综述时发现,许多研究结果都支持个体的计划水平,实现计划的能力,关于未来的认知结构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许多研究结果还表明青少年往往把对于未来的思考拓展到生命的第20年的末尾或者是第30年的开始,Steinberg,Graham和O'Brien(2009)采用延迟贴现任务和自我报告法对935名10-30岁的个体的未来取向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年龄较小的青少年比年龄较长(16岁)的青少年的未来取向弱,未来取向的各个方面在16岁达到成熟。具体表现在年龄小的被试倾向于选择在较近的范围内得到较小的奖赏而非选择较远的较大的奖赏。张文新、徐天真、张玲玲、王妹琼、于凤杰和高婷(2009)采用Nurmi的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对723名中国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一新生处于对未来主要发展领域进行规划的过渡阶段,随着对大学生活的适应,高年级大学生对未来各领域的探索水平逐渐提高,
为将来的发展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4.2 性别
在未来取向的认知表征方面,Greene和Debacker(2004)发现女性在表征她们的未来时包含丰富的内容,而男性则有较少的未来目标,并且这些目标较为均衡的分布在个体的未来生活领域中,Lamm,Schmidt和了rommsdorff(1976)曾研究了性别和社会阶层对于未来取向的影响,他对100名14-16岁的男孩和女孩进行了调查,该研究发现:在职业领域中,男性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密度要大于女性青少年;在家庭领域,女性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密度要大于男性青少年。他们同时还发现年轻女性报告了较多的私人领域(婚姻和家庭领域等)的希望和恐惧,Nurmi(1991)对青少年未来取向的研究进行了汇总时发现许多研究都表明男孩更倾向于生活的物质方面,而女孩更倾向于生活和家庭方面。Seginer“988)曾用希望和焦虑量表对112名以色列犹太人和116名阿拉伯青少年的未来取向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以色列男性青少年更多的关注军事服役、工作、职业,而女性青少年则更关注婚姻、家庭和他人;阿拉伯女性青少年更多的关注高等教育,自我和他人福利,而男性青少年则更关注集体事物,例如政治和经济。
4.3 人格
黄希庭和郑涌(2000)用圆环测验和完成句子测验对大学生的时间洞察力的特点做了探讨,结果发现所有的过去取向者都在低自我认同组,而高自我认同组中未来取向者占大部分,揭示了自我同一性状态对时间洞察力结构的整合作用,即高自我认同组个体有着更大的现在广度,更积极而远景开阔的未来取向以及更强的时间整合,低自我认同组则是过去广度更大,过去取向更多。个人的一些特点(如拖延)也会影响未来取向的发展。Elizabeth等人(2004)采用Giesme的未来时间取向量表研究未来取向的影响因素时发现未来取向与拖延成显著负相关,即拖延成绩高的个体其未来取向程度低,而拖延成绩低的个体,其未来取向程度高。Ferrari和Diaz-Morales(2007)对未来取向与拖延的关系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他采用拖延量表和Zimbardo的时间洞察力量表对275名被试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拖延的两种形式(避免拖延和唤醒拖延)与不同时间取向有不同的联系,唤醒拖延高的个体,其未来取向程度低,而避免拖延对于个体未来取向的影响不显著。
4.4 情绪
在情绪方面,Dickstein等人早在1966年就发现死亡焦虑和未来取向成负相关,高度的死亡焦虑会导致未来取向的消失。而Elizabeth等人(2004)的研究发现死亡焦虑对改变个体的时间取向的作用是不显著的。Seginer等人(2004)研究了孤独对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影响,通过对以色列11年级青少年的数据进行重复测量分析发现,孤独的青少年的未来取向的得分要比被社会包围的青少年的未来取向的得分低,其中未来生活领域的主题起到调节作用,即孤独对于未来取向的影响只适用于关系领域(社会关系,婚姻家庭)而不适用于工具领域(高等教育,工作和职业)。并且孤独只影响未来取向的动机因素(期望、价值),但并不影响未来取向的认知表征和行为倾向。
除以上因素外,个体的气质、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概念,控制信念以及个体所处的社会阶层、父母教养方式,父母工作环境(D50mebekk&qjesme,2009;Neblett&Cortina,2006;Nyhus&Webley,2007;Webley&Nyhus,2006)等也会影响到个体未来取向的发展,
5 未来取向的功能
未来取向是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偏好未来的方向,同时也是个体对于未来的思考和规划过程。它与目标设定、对未来的积极期望以及个体的计划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对于个体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现今研究主要集中于未来取向对个体的健康行为、物质滥用以及学业成绩等方面的影响作用。
5.1 未来取向与健康行为
未来取向的人对未来充满积极期望以及对未来有完善的计划,这些特点都表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倾向于采取健康行为,Adams和Nettle(2009)对时间洞察力、人格和吸烟、肥胖以及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采用5种方式来测量个体思维和行为指向未来的心理结构。未来结果考虑量表、Zimbardo时间洞察力量表中的未来分量表以及时间贴现率是主要测量方式,通过对423名个体的调查发现,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量和大五人格变量以后,未来结果考虑量表和吸烟及肥胖有显著负相关,即未来结果考虑量表得分高的人将会有更健康的行为模式,未来取向的个体更倾向于减少现在成为吸烟者的倾向。DauRhcrty和Brase(2009)研究了个体的心理时间对于健康行为的影响。研究者采用未来结果考虑量表、Zimbardo时间洞察力量表中的未来分量表测查个体的思维和行为指向未来这一心理特征。研究者所采用的健康行为包括运动、骑自行车或摩托车带头盔,开车记安全带,外出搽防晒霜等12种日常行为,通过对467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所有的12种健康行为和至少一种时间量表相关,并且所有的时间量表和至少一半的健康行为存在相关,其中,Zimbardo的未来分量表和11种健康行为显著的相关。研究表明未来取向的个体更倾向于采用健康的行为方式来维护自身的身体健康。
5.2 未来取向与物质滥用
Zimbardo和Boyd(1999)使用时间洞察力量表对个体的过去取向、现在取向和未来取向以及喝酒、吸烟、药物使用等物质滥用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未来取向与自我报告的物质滥用呈负相关,那些未来取向程度较高的个体与未来取向程度较低的个体相比报告了较少的物质滥用。虽然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相对较低,但是却达到了显著性水平。Wills和Sandy(2001)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他们通过对454名初级学校的学生调查发现,未来取向与早期的物质滥用成负相关,但结构方程模型显示未来取向对物质滥用的影响是间接的,是通过应对行为等中介因素起作用的,Apostolidis,Fieulaine和Soule(2006)~过对276名法国青少年的调查发现未来取向是大麻吸食的显著性预测因素,但回归分析表明对大麻的感知是未来取向与吸食大麻之间关系的中介因素,这也表明未来取向对物质滥用的间接保护作用。
5.3 未来取向与学业成绩
未来取向对于个体的学业成绩有积极的预测作用,Nuttin早在1985年就对指向未来的心理结构和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个体未来的广度和对未来的积极态度与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学业成绩呈正相关,个体未来的拓
展范围越广,对未来的态度越积极,成就动机越强,学习成绩越好。Bowles(2008)对228名青少年的调查也发现,未来取向与个体的学业成绩有着积极的联系,Barber,Munz,Bagsby和Grawitch(2009)采用Zimabrdo时间洞察力量表中的未来分量表和现在享乐分量表对318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也表明未来取向对个体的学业成绩有着积极的作用,未来取向高的个体更有可能获得较高的学业成绩,但这种关系仅仅存在于自我控制较低的个体中,这表明自我控制是未来取向和学业成绩之间关系的中介因素。
除了以上功能外,未来取向还对学业投入、环境保护行为、计划水平、预测(Horstmanshof&Zimit,2008;Corral-Verdugo,Fraijo-Sing,&Pinheiro,2006;Mgj8like&Schanz,2009;Pezzo&Litman。2006)等因素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资源整合和战略管理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1.全面预算管理能促进企业加强基础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预算是一种系统的方法,用来分配企业的财务、实物及人力等资源,以实现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企业可以通过预算来监控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有助于控制开支,并预测企业的现金流量与利润。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发现管理中的漏洞,从而有利于不断改进各项消耗标准、现金安排等基础工作。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发达国家成功企业多年积累的经验之一,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全面预算管理为企业实施战略管理提供了基础条件。在当今社会,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如同一屡清风吹来,它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是一种公司整体规划和动态控制的管理方法,是对公司整体经营活动的一系列量化的计划安排。全面预算的有效推行将为公司各下属单位确定了具体可行的努力目标,同时也建立了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全面预算是执行战略过程中进行管理的基准和参照;也是企业业绩评价的基础和比较对象;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就是企业目标分解、实施、控制和实现的过程。企业实行的计划管理、生产管理、管理、技术管理等都是子系统管理、部门单位管理,不能从战略高度 整合资源和聚合力量。我们要保持企业的长足发展和强劲的竞争势头,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企业的战略目标就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的最大价值来自于可圈可点的经济效益。而全面预算管理就是保证经济效益增长的有效手段。因此,只有全面预算管理才能更好地协调价值链、供应链、作业链之间的关系,保证战略方针的贯彻执行和预定经营目标的实现。
3.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有利于企业流程再造。全面预算反映的是企业未来某一特定期间(一般不超过一年或一个经营周期)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计划,它以实现企业的目标利润(企业一定期间内利润的预计额,是企业奋斗的目标解决困扰经营者的分权管理与集权控制的矛盾,有利于企业经营预警机制的建立,有利于落实企业的利润、资金、费用、业务量等目标责任,有利于挖掘企业资源潜力而实现协同效益,也有利于企业实施精细生产、流程再造。
二、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建立新型财务管理体系
1.做好预算基础工作。预算的基础工作包括预算组织工作、预算实施方案的制定以及各项技术指标的开发和利用。预算管理能使所有预算主体都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应如何去完成预算,预算完成与否如何与自身利益挂钩等,从而起到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的作用。在全面预算启动之前,预算管理委员会应当制定详细的全面预算工作计划,包括预算责任单位的划分、预算工作程序、时间表、预算工作制度等相关文件,向公司全体员工传达清楚。实施全面预算的企业应当成立由董事长或其他最高领导挂帅的预算管理委员会,或者预算管理委员会直接对董事长或最高领导负责。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预算的组织、审批、协调等各项工作。委员会的成员要吸收那些熟悉公司战略规划、公司业务以及懂预算、懂财务的专业人士参与。
2.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必须切实抓好同深化目标成本管理相结合。预算管理就是将整个企业的成本控制指标分解为无数个成本责任中心,把指标落实到具体的环节和具体的人身上。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它能够帮助管理者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业绩考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企业日常运营的重要工具,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发达国家成功企业多年积累的经验之一。全面预算管理直接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中心目标,利润,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目标成本管理,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准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制定降低成本、扭亏增效的规划、目标和措施,从全面加强成本管理和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两方面着手,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费用支出,确保企业利润目标的实现。
3.正确认识预算与计划的关系,保持预算与公司各项计划相统一。全面预算就是企业在科学地对内部、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用价值和实物等多种形式反映企业未来一定时期的生产经营及财务成果的一系列目标与规划。包括预算编制、预算的控制与预警、预算执行分析等功能。计划管理与全面预算管理统一并存、互不矛盾。全面预算管理源于计划管理,是对计划管理的量 化,是计划管理在财务管理中运用的具体化。只是全面预算管理较之计划管理更注重过程控制和全员参与,它能更好地运用核算手段实现经济业务中参与人员责、 权、利的有机结合,使业务管理更好地实现制度化和标准化,使得计划管理和财务管理形成合力。预算管理只不过是战略成本管理的一小部分内容,全面预算管理是降低实际成本,实现战略成本管理的工具和手段,而预算管理的内容又囊括在战略成本管理概念之中。在成本管理的领域中,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个全新的理念被加以运用,并且在很多企业开始推行。
市场营销计划更注重产品与市场的关系,是指导和协调市场营销努力的主要工具、房地产公司要想提高市场营销效能,必须学会如何制订和执行正确的市场营销计划。
房地产营销计划的内容
在房地产市场营销中,制订出一份优秀的营销计划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市场营销计划包括:
1、计划概要:对拟议的计划给予扼要的综述,以便管理部分快速浏览。
2、市场营销现状:提供有关市场,产品、竞争、配销渠道和宏观环境等方面的背景资料。
3、机会与问题分析:综合主要的机会与挑战、优劣势、以及计划必须涉及的产品所面临的问题。
4、目标:确定计划在销售量、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等领域所完成的目标。
5、市场营销策略:提供用于完成计划目标的主要市场营销方法。
6、行动方案:本方案回答将要做什么?谁去做?什么时候做?费用多少?
7、预计盈亏报表:综述计划预计的开支。
8、控制:讲述计划将如何监控。
一、计划概要
计划书一开头便应对本计划的主要目标和建议作一扼要的概述,计划概要可让高级主管很快掌握计划的核心内容,内容目录应附在计划概要之后。
二、市场营销现状
计划的这个部分负责提供与市场、产品、竞争、配销和宏观环境有关的背景资料。
1、市场情势
应提供关于所服务的市场的资料,市场的规模与增长取决于过去几年的总额,并按市场细分与地区细分来分别列出,而且还应列出有关顾客需求、观念和购买行为的趋势。
2、产品情势
应列出过去几年来产品线中各主要产品的销售量、价格、差益额和纯利润等的资料。
3、竞争情势
主要应辨明主要的竞争者并就他们的规模、目标、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市场营销策略以及任何有助于了解其意图和行为的其他特征等方面加以阐述。
4、宏观环境情势
应阐明影响房地产未来的重要的宏观环境趋势,即人口的、经济的、技术的、政治法律的、社会文化的趋向。
三、机会与问题分析
应以描述市场营销现状资料为基础,找出主要的机会与挑战、优势与劣势和整个营销期间内公司在此方案中面临的问题等。
1、机会与挑战分析
经理应找出公司所面临的主要机会与挑战指的是外部可能左右企业未来的因素。写出这些因素是为了要建议一些可采取的行动,应把机会和挑战分出轻重急缓,以便使其中之重要者能受到特别的关注。
2、优势与劣势分析
应找出公司的优劣势,与机会和挑战相反,优势和劣势是内在因素,前者为外在因素,公司的优势是指公司可以成功利用的某些策略,公司的劣势则是公司要改正的东西。
3、问题分析
在这里,公司用机会与挑战和优势与劣势分析的研究结果来确定在计划中必须强调的主要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决策将会导致随后的目标,策略与战术的确立。
四、目标
此时,公司已知道了问题所在,并要作为与目标有关的基本决策,这些目标将指导随后的策略与行动方案的拟定。
有两类目标-----财务目标和市场营销目标需要确立。
1。财务目标
每个公司都会追求一定的财务目标,企业所有者将寻求一个稳定的长期投资的盖率,并想知道当年可取得的利润。
2。市场营销目标
财务目标必须要转化为市场营销目标。例如,如果公司想得180万元利润,且其目标利润率为销售额的10%,那么,必须确定一个销售收益为1800万元的目标,如果公司确定每单元售价20万元,则其必须售出90套房屋。
目标的确立应符合一定的标准:
·各个目标应以明确且可测度的形式来陈述,并有一定的完成期限。
·各个目标应保持内在的一致性。
·如果可能的话,目标应分层次地加以说明,应说明较低的目标是如何从较高的目标中引申出来。
五、市场营销策略
应在此列出主要的市场营销策略纲要,或者称之为”精心策划的行动”。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往往会面对多种可能的选择,每一目标可用若干种方法来实现。例如,增加10%的销售收益的目标可以通过提高全部的房屋平均售价来取得,也可以通过增大房屋销售量来实现。同样,这些目标的每一目标同样也可用多种方法取得。如促进房屋销售可通过扩大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来获得。对这些目标进行深入探讨后,便可找出房屋营销的主要策略。
策略陈述书可以如下所示:
目标市场:高收入家庭,特别注重于男性消费者及各公司,注重于外企。
产品定位:质量高档的外销房。有商用、住家两种。
价格:价格稍高于竞争厂家。
配销渠道:主要通过各大著名房地产公司销售。
服务:提供全面的物业管理。
广告:针对市场定位策略的定位的目标市场,开展一个新的广告活动,着重宣传高价位、高舒适的特点,广告预算增加30%。
研究与开发:增加25%的费用以根据顾客预购情况作及时的调整。使顾客能够得到最大的满足。
市场营销研究:增加10%的费用来提高对消费者选择过程的了解,并监视竞争者的举动。
【关键词】绩效管理 绩效考核
中图分类号:C935
一、绩效管理的含义
绩效管理是我们熟悉的词汇,在不同组织中,都在进行着绩效管理。有时它似乎并不重要,人们对他敷衍了事;有时它又变得与企业命运攸关,晋升、奖金等都与它联系在一起;有时它还会成为激化矛盾的导火索。无论从组织角度,还是从管理角度或员工角度,绩效管理都可以解决企业面临的一些问题。同时随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企业的地位日益重要,做好绩效管理已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和经理人搞好经营管理的法宝。
绩效管理能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到各个业务单元,进而分解到每个人,从而对每个员工的绩效进行管理、改进和提高,也就提高的整个企业的绩效。简单地说,绩效管理就是对员工行为和产出的管理。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即让员工参与绩效考核的过程,在完成组织目标的基础上,重视员工的发展,制定员工的职业生涯计划以实现员工的个人价值。绩效管理比单纯进行的绩效考核更注重未来,比目标管理等涵盖的内容丰富。
二、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区别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虽然讲的是“绩效管理”,但实际操作的却往往是“绩效考核”。这两个概念的混淆,已经成为如今企业进行绩效管理的一大误区。
有效地绩效管理从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开始,结合员工个人的发展计划及公司的总体战略目标确定个人的工作计划和目标,绩效管理是管理者与员工就工作目标如何达成工作目标进行协调并达成共识的过程。绩效管理的程序包括:计划、辅导、考核、反馈。这四个步骤往复循环,最终实现组织和员工的绩效改进。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点。绩效考核是针对企业中每个员工所承担的工作,应用各种科学的定性和定量方法,对员工行为的实际效果及对企业的的贡献、价值进行考核和评价。
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是进行绩效管理的一种手段。绩效考核实际上反映的是过去的绩效,而不是未来的绩效。而绩效管理更注重的是对未来的绩效的提升,着眼未来的发展战略。
三、绩效管理是企业战略落实的载体
绩效管理通过每个员工制定有效的绩效目标,可以将公司战略、组织与人合为一体。绩效目标的制定应当是自上而下的,即使公司的战略通过绩效目标的制定层层下传。绩效管理就像一根线,将每位职工像珍珠一样穿在一起,将战略任务赋予每个职位。
四、绩效管理是构建并强化企业文化的工具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一个企业的价值标准,绩效管理在企业价值观的传递过程中发挥了强化和构建的作用。
强化作用:如果一个企业强调团队合作,那么在设计绩效考核指标时,就要考虑到各岗位间的合作指标以及部门总体绩效对员工个人的绩效影响。
构建作用:企业在自身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提出新的价值观以更新自身的企业文化。而那些新的价值观是员工不熟悉的,甚至是抵触的。因而新价值观的构建就要通过在绩效指标中设计符合新价值观的内容来实现。
五、绩效管理是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绩效管理能提高企业计划的有效性。许多企业要么没有计划,要么计划过于死板,导致计划在执行的过程中有效性较差,这种状况只是整个企业的经营处于不可控制的状态,而绩效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一缺陷。由于绩效管理这一制度性的要求,使得企业必须认真分析制定工作目标的有效性,并对目标完成结果进行评估,进而可以修正计划。
近日,国内最大的汽车合资企业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有限)了名为“13计划”的2008年~2012年中期事业计划。
根据东风有限的设想,未来5年内,东风有限力图实现15款以上的新车型、实现年销售汽车100万辆和年销售收入1000亿人民币的企业发展目标。
“这是一项经过认真研究而制定出来的具有挑战性的事业计划。”东风有限董事长徐平毫不避讳这一计划对东风有限未来的战略影响。
“13计划”浮出
事实上,未来的5年,也正是东风有限向纵深拓展的发轫阶段。
“13计划”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三个“1”为代表的核心目标:即通过进一步的业务扩张,实现年销售100万台、年收入1000亿元,以继续保持强势增长;继续坚持优化运营,在产品制造质量、销售和服务质量及成本竞争力方面,继续保持一流的水准,确保产品的竞争力;在双方学习和公司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基础上创建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成长为一个备受信赖的公司。
不难看出,与此前的“23计划”相比,此次东风有限推出的“13计划”除了继续强化新产品推出、销售服务质量、网络扩建、本土化采购等方面的内容外,该计划还着重强调了在生产能力扩充、出口拉动、研发本土化等方面的内容。显而易见,东风有限的未来发展战略不仅仅体现在简单的发展规模上,更凸现了从企业改造层面向市场创造层面蜕变的全新战略思想。
据了解,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未来5年内,东风有限将会陆续推出10款以上的新乘用车车型和包含东风、日产品牌在内的超过5款的轻型商用车型。其中商用车将进一步丰富天龙高端重卡和天锦中卡新品系列,以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通过这些举措,实现其商用车国内第一、乘用车进入第一阵营和巩固轻型商用车国内市场份额第二的目标。
同一天,东风有限还宣布将在河南郑州建立新的轻型商用车工厂,预计2010年投产。东风有限及其旗下上市公司“东风汽车”和日产中国投资公司将共同投资10亿元人民币,预计产能将达到12万台以上。
对于备受业界关注的东风和沃尔沃合作事宜,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平透露:东风和沃尔沃有关合作正在进行商谈,就协同效应方面的问题正在商谈过程当中。
双线发轫
按照东风有限的发展规划,实现2012年强势增长的另一个主要目标是不断加强海外业务拓展。到2012年,东风重、中、轻型商用车出口增长将从2007年的5%提升到10%以上。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不论是车型的种类、还是出口目的地的数量都会有所增加。
“未来不排除在外面建海外工厂的可能,这也是我们最近研究的一个课题。”针对海外市场的战略,东风有限高层的态度十分鲜明。
同时,东风有限副总裁、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表示,在未来的5年中,东风日产也将导入7款以上的新车,将逐渐建立在Cross-over、SUV和MPV等细分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根据中期事业计划,2010年,东风日产的市场占有率排名将进入行业前5名;到2012年时,年销售量将超过50万辆。
除了在产能规模上有所放大,在销售网络建设方面,为支持强势增长的需要,东风有限还计划将扩大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在全国的销售网络。为此,东风日产销售网络计划到2010年,经销商数量从2007年的413家(含113二级店)增加到620家(含200家二级店);到2012年,轻型商用车经销商数量也将从420家增加到630家;其中中重型商用车经销商也从251家增加到未来的380家。
实际上,如何在量变的基础上完成质的蜕变才是这一计划实施的真正战略核心。据了解,为了加强成本方面的竞争力,东风有限还将进一步提高乘用车变速箱、发动机和其他零配件的国产化率,从2007年的70%预计提升到2012年的90%。其中东风日产的乘用车技术中心除了当前的测试和零部件本地化功能之外,还将承担更多的设计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