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能源动力工程培养方案

能源动力工程培养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能源动力工程培养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能源动力工程培养方案

能源动力工程培养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能源动力工程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253-02

能源动力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迅猛发展,化石能源日趋枯竭,能源短缺以及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证能源的可持续供应,对能源科技提出了新的挑战。能源科技发展需要一大批合格的专门人才。高等学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应不断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优化,为能源动力行业培养出满足行业要求的专门人才。根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以及行业发展趋势,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优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成文,与同行交流。

一、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面临的挑战

1.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拓展对人才知识结构提出了新要求

2012年,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的招生门类、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更名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从2013年起,全国本科专业将按照2012版教育部新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招生。专业名称的改变,并不仅仅是改变了称谓,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该专业内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原来的热能与动力工程强调的是热能与动力的转换,而现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涵盖的范围则更宽广了,由过去传统的能量转化与利用领域,发展到今天的能源生产、燃烧污染治理、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多个领域,与化学、环境工程等学科的交叉关系越来越密切。近些年来,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方兴未艾,形成了庞大的研究队伍和产业,如太阳能、风能、垃圾发电,脱硫脱硝等行业,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急需高校能提供这方面的人才。现有的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能源动力行业时展的要求,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然而,在目前培养计划中总学分压缩、课程门数减少的情况下,增加新领域课程,必将会对原有的课程设置造成冲击。

2.人才培养的“宽口径”和“零距离”之间存在矛盾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涵盖了原来的热能工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热力发动机、制冷及低温工程、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水利水电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能源工程和冷冻与冷藏等,这些专业在内涵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宽口径”培养模式避免了过去那种专业面过于狭窄的问题,使人才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增强了就业的适应性,这也直接产生了不利的方面。在目前专业课程门数和学时都有限的情况下,毕业生在哪一方面都不专,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在工作现场还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和实习过程,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由于缺乏完善的岗前培训和有效的继续教育制度,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一般不乐意接受“宽口径”的毕业生,希望毕业生一毕业能尽快胜任工作岗位,甚至是“零距离”对接[1]。

3.课程体系设置模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喜好厌恶,如有的喜欢动力机械,有的喜欢制冷空调,还有的喜欢热力发电;另外,对个人的发展方向也有不同选择,如有的要考研,有的要就业,还有的要创业。高等教育应该支持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上应该提供他们可以自主选择的空间,使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发展方向和未来从事的职业。目前课程体系设置模式单一,所有学生四年学习的课程几乎都一模一样,教学内容差别不大,学生几乎都是一个培养模式,不能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4.实践教育环节与课程教学之间存在冲突

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深入贯彻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上的讲话精神,为了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拓展,在实践育人工作总体规划、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系统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实践育人特别是实践教学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还有差距。在总学分和学时减少的情况下,如果一味地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学分,则不得不压缩理论课程的学分和学时,甚至得减少理论课程门数,这样培养的人才很难做到“厚基础”, 违背了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实践教育环节和理论教学环节相脱节,必然影响实践教育环节的效果。此外,在教学内容方面,也应及时更新。国外高水平大学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反映本学科新的研究领域和前沿技术。如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将MEMS技术引入了换热器课程,将先进的能量转化技术,如燃料电池、生物质能转换、热电转换等引入了热力学课程。和国外相比,我们教学内容就显得陈旧,不利于人才培养。

二、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内容优化措施

1.增设新领域核心课程,完善人才知识结构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根据能源动力学科新的拓展领域,广泛深入调研,充分了解能源动力专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掌握新领域的学科内涵和新兴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以确定未来人才必备的知识结构。在满足总学分和学时限制的条件下,补充完善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将新领域的课程与原专业课程整合,制定适应学科领域扩展、满足未来人才市场需要的课程体系,使毕业生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2.按专业大类统一基础课程设置,分设专业方向模块

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为了解决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宽泛而不专的问题,还是要分设专业方向[2]。但为了防止回到以前的老路,防止专业面过于狭窄,不同专业方向的通识教育课和专业大类基础课程应统一设置。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的模块化课程,每个专业模块化课程的门数不宜过多,设3-4门,10个学分左右即可,同时设置大量应用性强的专业选修课,强化实践环节,这样就解决了“宽口径”和“零距离”之间的矛盾。

3.建立柔性的课程体系,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建立柔性的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构建多样化、课程设置分层次,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3]。通过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模块,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对未来从事行业预期和职业喜好加以选择。培养计划分研究型和应用型。“研究型”培养计划的学时分配适当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倾斜,实践教育环节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用型”培养计划的学时分配应适当向传授专门应用技术的专业课倾斜,实践教育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增加选修课程门数,选修课程也分研究型和应用型,满足毕业生继续深造和就业的不同需要。

4.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相结合

在强化实践环节的同时,一定要保证理论课程有足够的学分和学时。在总学分减少和实践学分增加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压缩德育课程学分,保证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学分。同时,改革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这类课程都设置课程设计环节,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开展课程设计,通过工程设计将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另外,及时修订教学大纲,与时俱进,及时将本学科最新的研究领域、前沿技术在教学内容上得到反映。

三、结束语

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优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在高等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解决的问题,有和其它专业共性的方面,也有其特殊性。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满足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可以借鉴其它专业成功的改革经验,还要结合专业自身的特点,探索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力,杨晨. 能源动力类专业工程教育改革初探,中国电力教育,2011,(21):152-154

[2]于娟, 吴静怡. 能源动力专业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国电力教育,2011,(27):158-160

[3]方文彬. 试论大学课程体系个性化,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131-133

能源动力工程培养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能源与动力工程;生产实习;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3-0118-02

生产实习是高等院校工科类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生产实习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1,2]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生产实习尤为重要,旨在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工业现场相结合,使得学生对发电厂设备的启停、运行以及日常的监控维护方法及程序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学生通过生产实习,能够提升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发电厂运营问题的能力。[3]为了培养独立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行业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员,适应21世纪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社会需求,结合近年来指导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实践经验,对该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模式做了一些新的探索。

一、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三峡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分为热动和水动两个专业方向,热动方向的学生主要在热力发电厂完成生产实习任务,水动方向的学生则在大型水电站完成生产实习任务,实习时间均为2周。基于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目前的这种实习模式基本能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生产实习内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亟待改进。

1.实习基地建设需要加强

三峡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与大型水力发电厂、热力发电厂进行合作,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目前,开设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大部分高校生产实习都集中安排在大三下半学年或大三结束时进行。在这期间,各个电厂除了接待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之外,还需接待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化学专业、管理专业等与电厂运营相关的其他专业的学生进行生产实习任务,这直接导致了短时间内大部分学生集中涌入各个发电厂。而现代的大型发电厂 一般都是大容量、多参数集中控制,接待能力十分有限。同时,各个发电厂受生产任务、安全指标、经济效益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一般也不愿意接待大批学生进行生产实习。这样,最终使得学生的实习内容受到限制,实习计划难以实施,实习过程比较草率,实习效果一般,难以达到锻炼学生,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2.实习形式单一

三峡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校外生产实习沿用了其他工科专业普遍采用的实习形式,即由专任教师组织学生去各个发电厂进行参观式学习,各个发电厂抽调技术骨干对锅炉、汽轮机、化学与水系统、除硫除尘装置以及电气设备等各个系统进行讲解。通过这种方式,以期学生对发电厂的整个运营流程有初步的了解,对电厂的日常维护、运营监控以及问题处理方式有一定接触。然而,在实习过程中,各个发电厂抽调的技术骨干有的善于表达,有的不善表达,并且他们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不十分了解。实习内容的设置比较有限,实习内容的讲解也受限于讲解老师的经验水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很难有机会深入细致地学习,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3.实习内容不尽合理

由于电力行业管理严格,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而对学生而言,鲜有机会上岗操作,学生的生产实习过程与校园内的课堂学习无异,依旧沿于听老师讲解,看老师操作,很难掌握电厂设备和系统的启停、运行及事故处理的方法。整个实习的内容也与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也有较大的重复性,而这些常规性实习内容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同时由于实习学生在一家单位的停留时间十分有限,一般为1周时间,实习单位客观上也难以安排完整、全面的实习内容。此外,电厂在运行过程中,电力事故的发生偶然性太强,学生在短时间内接触到的几率很小,对电厂的事故处理及分析方法还是只能听老师讲解。

4.实习考核标准软化

在现行的生产实习模式中,实习指导教师及发电厂的技术骨干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实习指导教师及发电厂的技术骨干商讨确定好相应的实习内容,学生跟随教师的节奏完成实习任务,该方式很难激发出学生的主观性和创造性。在实习过程中,发电厂的技术骨干讲解分配的实习内容,其他一切问题包括实习纪律和实习安全等,全靠实习指导教师协调解决。在大班实习过程中,实习指导教师一般为1名或2名,精力十分有限,难以兼顾全部学生,对学生实习缺乏有效指导和监督。实习结束之后的成绩评定主要取决于平时成绩和实习报告成绩,由于很难监控学生的整个实习过程,因此平时成绩很难把控,而仅仅依靠实习报告给出实习成绩,有失公允,没有真正考核到学生的整个实习过程。

综上可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现行的生产实习教学体系在实习基地、实习形式、实习内容以及实习考核标准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不足,难以满足现代企业所需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二、创新型生产实习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1.构建虚实结合的生产实习新模式

所谓虚实结合的生产实习模式,即将原来要求在电力生产现场完成的生产实习任务,分成在校内的虚拟平台和实际电力生产现场两方面进行。虚拟平台主要以仿真支持系统为主,内容全面但感性体验不够,实际电力生产现场针对性较强,但内容有限,深度不一。通过虚实结合,既能全面了解电力生产过程,又能有较强的感性体验。

面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存在的实际问题,采取计算机及其他信息技术进行虚拟实习是一种新的尝试,目前也已经有了一些成功案例。[4]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三峡大学(以下简称“我校”)针对热动方向专门建立了300MW发电机组仿真支持系统,针对水动方向建立了水轮发电机组仿真演示模型,通过调整生产实习的教学模式,加大仿真教学力度,既能保证实习内容的完整性,又能在一定程度激发学生的实习兴趣。

指导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关注一些仿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案,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在现场实习时通过与技术人员讨论,加深理解。电力企业员工也非常乐意与学生进行技术交流,不仅调节了单调的工作气氛,也提高电力企业职工的基本素质。

2.优化实习内容

根据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制订具体的实习内容,使得学生实习之后,能系统地了解大型水力发电厂、热力发电厂等从事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流程。

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热动方向的生产实习内容重点是了解锅炉设备系统、汽轮机设备系统、脱硫除尘设备系统、化学设备系统及其他与之有关的主要辅助设备和系统的运行特性和维护管理。此外,在仿真实习平台上主要是掌握机组的启动、停运步骤,设备与系统的故障模拟、故障分析、故障排除等,了解或熟悉故障发生的前因后果。

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水动方向的生产实习内容重点是了解水电厂的水工建筑物、水电厂的电能生产过程、水轮发电机组及其辅助设备和电气设备的作业布置及相互关系,220kV开关站的接线方式及主要配置,厂用6kV系统与发电机组的配接方式、接线方式及厂用电相关配置等。在水电站仿真平台上,要求学生掌握水轮机的工作原理,水轮机运行、管理、检修、维护、水轮机选型设计以及水轮机调节系统、水轮机控制系统等。

3.增强实习指导

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学生能否有所收获在一定程度上取决教师的指导水平。为了使实习指导教师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需要聘请专业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教师对实习学生进行跟班指导。

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以青年教师为主,长期深入电力生产一线的机会比较欠缺,工程实践能力整体情况还不高。为了使青年教师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另一方面还需定期组织青年教师深入电力企业生产一线,充分准备实习内容以及实习的重难点,增强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实习指导水平。

此外,采用虚实结合的实习教学模式后,对实习指导教师的任务加重了,要求提高了,责任变大了,为此实习指导教师尽量做到相对稳定、搭配合理,这样不仅能保证生产实习的长远发展,还能够维持生产实习的课程建设质量。

4.规范实习考核标准

在实习过程中,除了需要通过有效的监管机制保证实习顺利实施之外,还需采用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学生的实习表现进行评判,包括实习纪律以及实习项目的表现情况,随机抽查学生笔记、对学生进行提问、要求学生讲解实习过程等。

实习结束之后,需要提交实习报告,而通常仅依据实习报告给定实习成绩是不合理的。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并且使学生能够充分重视实习过程,生产实习的考核评价至少需要反映“平时表现(占40%),实习报告(占40%),答辩成绩(占20%)”等几个方面。

为了生产实习的持续发展,还应广泛收集学生、教师、实习单位的评价意见,重点反映实习内容是否全面,实习安排是否合理,实习效果如何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是否达到实习单位需求,通过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不断提高生产实习的教学质量。

三、结语

生产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能源与动力工程因为专业的特殊性,生产实习范围相对其他工科专业而言比较有限,在经济效益驱动下,生产实习面临着很大挑战。生产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内容的优化,实习师资队伍的建设,实习教学质量的提高等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长期探索,不断调整。未来还需从更深层次探索生产实习的改革与发展,不断完善生产实习的教学模式,以期取得更好的实习效果,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高、综合素质全面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参考文献:

[1]孟广波,王树群,高祥永.能源动力类专业校外实习改革措施的探讨[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2):259-261.

[2]孟建,刘永启,刘瑞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31):155-156.

能源动力工程培养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172-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人才培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高等院校能源动力学科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规范》(以下简称《专业规范》)指出:“在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的人才需求不同,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不同”,“办学应当与时俱进,培养人才的模式应当转型”。因此,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及时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是大势所趋,各学校应以具体情况为依据,对人才培养机制进行研究。本文将以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为例,秉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育人理念,以新观念、新举措探索设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合理、高效地利用能源对于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所肩负的使命不言而喻,而现行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较少,不能满足行业对所需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应当以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立志培养出能够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国家需要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机制,各学校应根据具体情况形成自己的特色。但目前人才培养质量现状表明,一般大学培养的大学生不像一流高水平大学的学生,具有强大的基础理论与研究能力;又不如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强大的实践动手能力,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同时,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由于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专业方向较多,教学培养过程中,缺乏社会需求调研,导致培养的学生与企业之间“脱节”。

二是“通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因材施教”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内涵。要一切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促进学生个体特长与全面发展的协调。而传统的培养模式存在很多的弊端,培养模式单一,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忽视了学生的个体特长与兴趣爱好,“灌输式”教育依然是主要的教学模式。同时,设置的课程体系也存在不合理性,注重课程的具体性和特殊性,缺乏对各主干课程间整体性和关联性的把握。

三是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常常与学科专业多方向培养相混淆。所谓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分别制定研究型、应用型、拔尖型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同一专业可以培养多类型、多层次的高质量人才,以满足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所谓的专业培养方向,则是各高校综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和教学能力设计的课程培养模块,是为进一步深造,成为能源与动力学科的专门人才而设置的。尽管目前国内各高校的专业培养方案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进行了专业方向及其课程体系的设置,但仍然是同一培养人才模式下的知识拓展。

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为了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本着“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体特长和企业需求的基础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开展对适应企业需求和学生个性化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着力培养特色型、工程型和研究型三类拔尖创新人才。

1.多元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作为一所石油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以国家和社会发展为导向,不仅要培养具有初步科研能力的研究型人才,还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工程型以及特色型人才;不仅要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更要致力于培养能够适应国家,甚至国际需求的高质量人才;不仅要有对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把握,还要依据学生的个体特长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提供不同的发展方向。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主要培养适应国家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具备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宽广,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学校培养人才整体目标定位为基石,突出学科优势与专业特色,着力培养学术研究型、就业创业型和跨学科发展型拔尖创新人才。

2.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是践行教育理念、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文件,是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和培养过程设计的蓝图。根据《专业规范》制定的人才培养规格,充分理解“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教育内涵,极大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科学系统地构建不同层次人才培养需要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需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与自然科学并重原则。工科类大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应该积极参加创新项目与学科竞赛,在团队中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2)学科基础与专业技能相结合原则。按照学科分类,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属于机械类。依据学科大类进行横向培养,与国际知名高校机械工程接轨,打造机械类学科基础平台,优化力学、电学、材料等平台课程框架体系与课程内容。不仅要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学扎实,而且要将全部课程进行整合优化,“融会贯通”。通过课程体系框架,夯实专业基础,熟练掌握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中的相关系统与设备的设计、运行、研究、开发和技术管理所必需的专业知识,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了解学科当前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前沿动态。(3)加强对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新生研讨课、认识实习、科研实训、专业实习等课程,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大学生创新项目以及高水平的学科竞赛等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4)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培养。在满足基本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特长和兴趣爱好,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5)坚持专业规范与专业特色相结合原则。办学特色是高校的立校之本,优势学科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强化专业优势、突出专业特色。

根据以上基本原则,构建了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框架,如图1。

3.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以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遵循学校顶层设计原则,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依托学校优势与专业特色,著力培养就业创业型、学术研究型和跨学科发展型多元化创新人才。(1)宽口径,厚基础,强技能。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组成。首先,需构建一个适用于所有专业方向的公共基础知识平台。数学课程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灵魂,是进行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必须夯实;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升尤为重要,为以后阅读英文文献、查阅英文资料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重视学科基础平台的搭建,基础课程是在公共课程平台基础上向本学科体系的过渡与靠拢,也是进行专业方向课程学习的基础,包括力学类、机械类、电算及控制类、热科学类及环境类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再次,构建新一代专业课程体系,加强与本专业紧密联系的相关知识与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知识应用能力。(2)鼓励创新,加强人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通过新生研讨课、认识实习、科研实训、专业实习等课程,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大学生创新项目以及高水平的学科竞赛等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新的培养方案中新开设了新生研讨课,旨在通过与老师的交流,让大一新生对所学专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了解专业当前的研究动态,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紧接着开设专业实训课程,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与阅读文献,一方面提高查阅文献的能力,另一方面进一步了解所感兴趣的内容。通过新生导师制的实施,完成某一感兴趣问题的调研和分析,并根据学生的情况开展相应的工作,以此为科学研究的起点,通过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专业实习、科研实训、工程实训,夯实专业基础,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和学科竞赛,延续4年科研训练,逐步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3)增加实践实训课程,提高实践能力。新的培养方案大量增加了工程实践、实训和实验课程的学时,以充分培养学生综合技能及动手能力。①开设专业实验、实践能力培养课程,如大学物理实验、电工电子实验、传热学实验、热力学实验、金工实习、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专业拆装实习和毕业设计等;②开设了培养学生计算机运用和计算能力训练课程,如数学实验(Matlab实践)、计算机应用技术实验(C语言编程)、机械CAD基础、流动与传热计算实践等;③开设多门综合性专业课程设计课程,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如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热工测量仪表与自动化课程设计、锅炉课程设计、计算传热学课程设计、供热工程课程设计、热力采油工艺课程设计、热力发电厂热力系统课程设计。(4)依托学科,强化人才特色培养。各学校根据学校的特色设置专业课,充分发挥学校特色的优势,并充分考虑学生以后的发展需求。以我校为例,油田中的热科学技术是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特色,毕业生中70%的学生都在油田从事热相关的工作,也是申报国家特色专业的亮点,课程设置根据稠油生成过程进行,从稠油生产注汽开始,到举升、集输再到炼油和化工等环节相关课程:石油工程概论、注汽锅炉、热力采油、油气集输和化工工艺与设备等,让学生能结合过程了解其中的热利用。其次,涉及动力和暖通方向的安全设备工程师资格证考证核心课程基本都具备,为一部分学生毕业后的考证或其他发展需求奠定基础。(5)多元化培养目标与专业培养方向相协调。以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不同类型的培训,包括科研培训以及企业培训等,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此外,专业还设置了特色课程,力求达到多元化培养和专业培养方向的统一。首先,构建公共基础平台,将多元化培养和专业培养进行统筹协调。目前开设的很多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不仅为专业培养方向提供专业基础,同样可以为多元化培养提供专业基础,从而在新的培养方案的培养下达到多元化培养目标与专业培养方向的统一。

4.多元化培养方案的探索实施。教学培养方案能否得到严格实施,是培养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多元化人才成败的后期关键环节,为达到培养方案的预想结果,应健全组织结构,充分发挥校、院二级领导督促作用,确保工作顺利进行。(1)加强培养方案制定、实施的组织保障。为保证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学校从上至下成立了培养方案修订学术委员会,学院专门成立了“能源与动力工程多元化培养方案修订”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工作部署及监督,监督培养方案的执行过程,跟踪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通过反馈来进行修订。(2)全面系统的质量评价体系。目前,学校已经成立了教学质量评价中心,从多个方面对人才培养质量开展评价,并制定了评价标准体系,每年定期本科教学质量报告。(3)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是培养方案的落实者,同时也是有力的监督者和维护者,关系到新培养方案的贯彻情况,因此必须重视教师队伍的构建。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主动融入企业和社会,为培养创新型多元化人才做好充分准备。

三、结论

多元化教育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为指导思想,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导向,既符合人才的发展规律,也满足人才的社会需求,更符合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特点。在当前教育部大抓教学质量的形势下,高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坚持多元化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与特色,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致力于培养出适应我国能源与动力行业发展的设计、管理、研发等高素质专门人才。

能源动力工程培养方案范文第4篇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是以能源生产和装备制造为学科背景的工科学院,下设能源与动力、机械工程、材料工程、自动化、水质科学与技术、核能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分属于5个一级学科。每年我院教师在承担百余门实验课的同时,还承接了机器人、智能汽车、机械创新设计和节能减排等4类全国性大学生竞赛的训练和备赛工作,同时还积极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每年获批3~4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等项目。如何充分利用我院学科多的特点,实现各学科间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何正确处理实验、实习与竞赛的关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三创”精神与能力,成为我院实践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1改革前我院实践教学现状与问题

改革前我院实践教学是实验与各类大学生竞赛各分一摊,常规实验项目的设置没有充分考虑为竞赛打下基本技能的基础,各类竞赛中好的实验方案、实验成果和自制实验装置没有及时地转化为常规实验内容或进行更新。我院实验与竞赛之间的中间层次“以兴趣为导向,注重学科融合的选修实践环节”比较薄弱。由于能参加竞赛的学生毕竟是极少数,薄弱的选修实践环节直接导致接受“三创”教育的学生较少。以前四大赛事各由相关专业组织,教练与学生的学科交融没有得到重视,导致有些赛事成绩一直停滞不前。

2学科交融式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为了使我院实践教学能形成3个层次的实践体系:必修实验项目、选修创新实践环节(全校8门实践公选课、集中实践教学的选修学分、大学生业余科研项目和社会科技实践活动等)、各类竞赛与创业活动,并使这3个实践层次互相支撑,相互促进,我院进行了学科交融式的创新体系建设,在选修创新实践环节与各类竞赛、创业活动中,实现学科交融、资源共享[1-2]。

2.1学科交融式创新实践平台建设:组建能源动力工程及装备综合实验室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场所[3-4]。动力与机械学院实验教学中心负责开设院本科教学计划内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实验,因此是这次交融式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点。2011年年初,在武汉大学教务部、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等部门的协助下,学院拟将全院本科教学实验中属于公共基础内容,能以参观、现场演示、动手拆装等开放方式进行的实践项目重新进行资源整合,迁入收回的原机械厂生产车间,组建学院的“能源动力工程及装备综合实验室”(以下简称“综合实验室”)。综合实验室属于本科教学实验室,它的建设以融合能源动力、机械、材料、控制、环境与安全等多学科知识的现代能源和制造工程为主线,充分体现学科交叉和资源共享。综合实验室拟分“能源及发电技术基础、通用机电设备及加工制作、车辆构造、装置及安全应用、机电控制及自动化系统、工程材料认识及加工和能源工程安全、环境监测”等6个实践教学主题区进行建设。建成后的综合实验室将采取各种措施为学生提供相关开放实验平台,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设计、加强思维方法训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学科交叉,努力成为大学生创新实践的新基地[5-6],并积极扩大教学规模和学生受益面,更好地服务于武汉大学“三创”人才培养目标。

2.2学科交融式创新实践课程建设

2.2.1学院平台实践课程建设学院虽然设有分属5个一级学科的7个本科专业,但这些专业都服务于“能源动力工程及装备”领域,因此均设有“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等公共平台课。这些学院平台课不再局限于某个系或某个专业,而由学院牵头成立了统一的院平台课课程组,实行课程组负责人制,对这些平台课进行学和考试,特别是对“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等平台实践课也进行了统一建设。这些平台实践课的内容一般包含必修和选修2个环节,必修实践内容为课程的基本要求,选修实践内容可由各专业根据各自的应用背景进行选择。

2.2.2开展社会实践在我院2010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中,将一直有名无实的“生产劳动”环节改为“社会实践”环节。每年暑假都会以学生申请、经学校审核批准后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的方式,鼓励学生走入全国各个行业,调查和研究社会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发明创新提供灵感,指明方向。近年来我院不同专业的学生积极参加了“践行科学发展,倡导节能减排新方向———宁夏青铜峡市节能减排风能利用情况与贺兰山电厂风车田结构布局的调查研究”、“聚焦节能减排———中国垃圾发电产业状况调研”等多项武汉大学重点社会实践活动项目,这样学生既加强了课本学习和具体实践的联系,又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

2.2.3首开实践性全校公选课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中,增设了“机器人设计与制作、智能汽车设计与制作、机械创新设计与制作和节能减排科技实践”等相关内容的集中实践教学选修学分,使全院乃至全校学生都可以了解、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打破了专业、院系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创新提供了可能;加强了“以兴趣为导向,注重学科融合的选修实践环节”的建设,扩大了学生接受“三创”教育的受益面。去年我院申报了“创新与实践”、“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和“汽车结构与运用实验”3门面向全校的实验公选课,获教务部批准。这是我校工学部首次开设的面向全校的以实践教学内容为主的实验公选课,课程内容设置上充分体现了我院“能源动力工程及装备”的特色,是践行“三创”理念的又一新举措。本学期,这3门实验公选课在全校学生积极踊跃地报名参加下顺利进行。其中“创新与实践”公选课,除理工科学生外,还有经济与管理学院、医学院、艺术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等21个学院共计150余名学生选修,同时周边高校也有10多名学生积极参与。这3门实验公选课注重实践课程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考试方式的探索,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热情,在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方面做了积极探索。以“创新与实践”课为例,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发明方法、发明实例解剖,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提交一份创意作品。因此本课程在“学生成绩评定方法”上也有所改革。尽管课程只有36学时(其中理论授课24学时,制作训练12学时),但课程成绩的最终评定时间可延长2~4学期。学生成绩由两部分组成:理论测试占总成绩的30%;其余70%的成绩由创意报告或者专利证书、专利授理通知书(专利申请号)决定。在教学方法上,课程内容与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全国大学生CCTV机器人大赛、机械创新大赛、智能汽车大赛、本田汽车节油大赛、节能减排大赛)紧密结合,案例教学始终贯穿其中。通过“课堂提问”、“课后设问”、“QQ、邮箱互动及解答问题”和“电话直通车”等方式进行互动教学,将“满堂灌”转变为“启发式”,激励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注入了活力和生命力,并能做到因“人”施教,因“事”利导。学生提交的创意作品与申请的发明专利多来自专业和生活,这表明,只要施教方法正确、激励机制完善,任何专业的学生都能发挥发明创造的潜能,点燃“三创”的火花[7-11]。以选修这些实验公选课的学生为基础,经过校内选拔、精心准备,组成了6支队伍参加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湖北省预赛。在赛场上,6支队伍各展风采,最终取得了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的好成绩。

2.3学科交融式创新实践队伍建设

2.3.1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我院把指导创新实践与教师和学生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在构建“科研课题组创新实验室科技社团科研立项重大赛事”的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的同时,出台政策稳定了“班级导师、学生业余科研项目指导教师和竞赛教练班子”3支师资队伍,从而保障了各项制度实施的实效性,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较好的途径。我院对稳定科技创新教育的3支指导队伍分别采取的措施是:(1)科研项目指导教师。坚决执行学院制定的奖励政策,给予教师指导学生科研的工作量,调动广大教师指导学生国家重点项目和面上科研项目的积极性。(2)竞赛教练队伍。落实待遇,给予竞赛指导教练教学工作量,稳定竞赛教练指导队伍。例如,指导学生科研项目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补偿的教学工作量分别为200、150、100个。(3)班级导师。确定职责、明确任务,严格执行导师考评制度,继续将科技创新活动作为考核班级导师的核心内容。我院还不定期地召开大学生科技竞赛工作经验交流和研讨会,广泛听取一线指导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各赛事间经验交流,为今后的工作集思广益。

2.3.2实践教学学生队伍建设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实现大学生创新可持续性,我院成立了大学生创新活动小组,统筹协调,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全面深入开展[12]。我院还设立了科技创新基金,制定了“武汉大学动机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管理办法”,以面上项目和重点支持项目分别资助大学生科研和创新性实践。面上项目每年50项左右,每个项目支持500~1000元,主要资助小型科研项目;重点支持项目每年资助10名拔尖学生(或团队)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践,每个项目支持5000~10000元(项目周期1~2年)。同时还将科技创新成果纳入奖学金评定和推荐免试研究生综合评分体系中。我院通过积极发展科技社团推动学生科技创新,智能汽车协会、计算机仿真协会、创新设计与制作协会和机器人协会等多个科技社团,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锻炼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同时还邀请在各项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团队和个人进行经验介绍和创新成果展,向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创新教育。这些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科研热情,从而在学生群体中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

能源动力工程培养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2-0037-02

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推进,对大学生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多方的共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应用性很强,切实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努力提高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对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尤为重要。

一、实践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

实践教学包含多方面内容,如实验课与课程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影响因素也很多,目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和改进。

(一)实验课与课程实验

实验课与课程实验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场地、设备、人员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相关需要。究其原因,涉及学校经费投入、实践教学管理、新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与锻炼等方面。

(二)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但现状不容乐观,主要问题是:学生人数多,实习单位联系难,实习经费少,实习深度不够,业绩考核难等。

实习人数多,组织管理难度加大,需分次进行;从经济、安全的角度,单位对实习比较谨慎,对参观实习更欢迎;实习经费少,直接影响实习单位的联系和实习的深度;目前生产实习以参观为主,深度不够,其预期效果受影响;实习业绩考核也是影响生产实习的重要因素。

(三)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主要问题是,学生不够重视、选题盲目性大、毕业设计有效时间短、管理考核不严等。

毕业设计阶段,学生很看重求职面试、考研复试、企业岗前实习,再加上部分学生“能过则行”的思想,导致不够重视;学生选题,有些讲究简单省事,有些学生从众心理重;去掉端午节、五一节,再有学生外出实习、个人事务多、思想不重视等影响,因而毕业设计有效时间不足;怕影响学生毕业,学校管理考核偏松。

二、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从学生的发展出发,结合本科培养方案修订,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环节,采取了集中实践为主,分散实践为辅的新模式。

(一)形成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践教育平台(学分39)及创新拓展平台(学分6),占总学分的26.5%,比例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组成见表1。

表1 实践教学环节组成

在集中实践环节,调整优化了实践内容,如名称调整、学分优化,增加了“热力发电厂/暖通空调工程预算”课程设计等,强化了专业实践能力训练。

(二)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

前几年,我们把分散在课程中的部分实验组合成“能源工程基础实验”及“能源工程专业实验”,专门编写了实验课指导书,效果较好,后面将充实、调整实验内容,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结合学生、学校情况,在生产实习方面,针对问题,进行了多元化生产实习模式的探索与改革,收到了良好效果;根据形势发展,将总结经验,进一步研究多元化生产实习模式,加大应用比例。

工程训练针对大三学生,时间从2周改为4周,意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企业技术和管理,受到工程熏陶。毕业实习针对大四W生,通过技术讲座、工程图和生产流程图阅读,以增强实际工作能力。

毕业设计更强调应用性和实用性,加强选题的双选交流,将平时指导、督促与答辩考核相结合,防止走过场。

经过调研,我们已初步拟定本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考虑学生人数、学校经费情况,设想选拔10~15人,采用“卓越计划”,最后1年全部实行实践环节,包括企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三、多元化生产实习模式的进一步研究

最近几年,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努力推行多元化生产实习模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较好效果。

(一)建立稳定的集中实习基地

集中实习有专业人员指导、讲解,管理方便,是一种较好的实习形式。为了提高效果,我们精心挑选实习单位,并与部分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关系。参观前,师生要提前了解企业概况;参观中,学生要分组,老师要随行,企业人员、教师互相配合,把产品、设备等的有关知识讲解到位;参观后,学生要互相讨论,撰写实习报告。

(二)校内集中实习

学校有制冷机房、锅炉房、空调机房等设施,与本专业关系密切,充分挖掘校内实习资源,也是一项很好的实习选择。学生通过企业集中参观实习后,对产品构造有所了解,再通过校内实习可以加强学生对产品应用方面的知识的掌握。通过这几年的观察,校内实习省时省钱,学到的知识容易与专业课联系起来,学生可以近距离接触产品,效果很好。

(三)分散模式及其延伸

2010年,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暖通空调分方向在小范围内进行了分散实习试验,学生反应良好。

延伸分散实习,即学生利用暑假,继续在实习单位实习或重新找单位实习,以学生自找为主,老师联系为辅。

(四)其他模式补充

利用仿真、教学多媒体资源,拓展学生视野;组织学生观摩新产品会、新能源展会,增加学生对企业、专业发展动态的了解,多角度促进就业。

四、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

可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过程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锅炉”课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设有“锅炉与锅炉房设备”(简称锅炉)课程,在教学计划之外,我们抽出2节课,带领学生参观燃煤、燃油工业锅炉模型及电厂锅炉模型,从一般提高教学效果的角度,让学生了解有关锅炉基本结构就可以实现预期目标。我们在此基础上还有拓展,比如对照锅炉模型,师生讨论从锅炉制造、安装、运行方面如何保证锅炉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讨论锅炉本体、附件、仪器仪表配置与安全的关系;翻阅教材,结合锅炉模型,探究锅炉有关系统的功能及工作流程的路径等。

(二)“专业导论”课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

本专业第1学期有“能源动力工程导论”(简称专业导论)课程,主要目的是了解、科普专业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指导学生选课。例如我们围绕“核电是否可以逐步取代火电”组织班级辩论赛,再结合点评,锻炼并提高新生能力。同时,让学生模拟选课并说明理由,教师适当指导评阅。从反馈情况看,新生升至大二、大三,选课盲目性下降,选课更合理规范,效果明显。

(三)“太阳能利用”课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

能源与动力工程高年级学生设有“太阳能利用”必修课,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指导部分学生进行太阳能产品概念设计与制作,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如太阳能凉帽,即遮阳帽、太阳能电池、小风扇组合在一起;太阳能盆栽,即盆景加太阳能电池、彩灯,白天花卉晒太阳,同时充电,晚上彩灯齐开,与盆景组合成新景等。

(四)其他课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设想

在“锅炉房设计”课程,让学生制作纸质锅炉房内部模型,包括锅炉本体、水处理设备、泵与风机、分气缸等;在“空气调节”课程,在实验室准备相关物品,一组学生安装管道、风机盘管等,另一组学生负责拆开;在“生物质现代利用技术”课程,购买或定制小型手摇成型装置,让W生动手加工生物质燃料块。

五、结束语

南京林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针对实践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在此分享一些体会和经验。新形势对大学生的能力尤其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各高校应开拓思路,加强研究,积极探索,扩大交流,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 参 考 文 献 ]

[1] 吴卫兵,刘晨,张昊.大学生校外生产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铜陵学院学报,2012(5).

[2] 王志和等.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1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J].南京林业大学,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