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旅游产业调查

旅游产业调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旅游产业调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旅游产业调查

旅游产业调查范文第1篇

关键词:张掖;文化旅游;产业;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2

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绿色朝阳产业,承载、展示、交流、传播着不同的文化,是文化价值得以实现、文化影响力得以提升、文化力量得以增强的有效途径。结合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区建设为契机,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张掖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发展状况和主要成效

近年来,张掖市委、市政府积极实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以创建旅游名区为目标,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基础设施,精心培育“中国地貌景观大观园、丝绸之路古城邦、暑天休闲度假城、户外运动体验区”四大品牌,全面提升了文化旅游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现了文化旅游产业突破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14年接待游客突破1100万人次,增长4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8.95亿元,增长50.69%,高于全省24.69个百分点,旅游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旅游文化产业的强力拉动下,第三产业增加值、税收、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分别达到41.1%、51.5%和50.2%,成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最活跃的因素。

(一)强化政府引导作用,旅游发展动力日趋强劲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领各县区、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到西安、宝鸡、天水等旅游业发展较快的地区考察学习,总结经验,寻找差距,理清思路,进一步凝聚了思想共识,坚定了发展信心。把2011、2012年确定为“全市旅游发展年”,以超常规的举措开发特色旅游资源,有效激发了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市、县区调整充实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并将旅游产业开发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体系进行专项考核,进一步明确职能职责,形成了责权明晰、运行顺畅、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二)加快项目建设力度,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着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全市旅游综合接待能力进一步提高。吸引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资金技术实力雄厚的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投资建设景区景点,推动宜居宜游。按照“推进开工建设项目、抓好招商引资项目、筛选储备后续项目”的思路,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着力改善旅游交通设施和导览标识系统,加快建设游客咨询服务中心(站点)和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

(三)打造精品景区,旅游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大力开发城郊休闲度假型、景区景点依托型、特色产业带动型、乡村民俗文化体验型等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乡村旅游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充实扩展。积极开发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和特色餐饮,有力地促进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着力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商务旅游、自驾旅游、探险旅游、体育旅游、保健旅游等旅游新业态,文殊寺滑雪场、扁都口滑雪场、康乐草原滑雪场投入运营。

(四)拓展客源市场,旅游整体形象有效提升

依托媒体广告、专业网站和节会赛事等载体,着力宣传金张掖特色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提升了张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采取有偿和招徕游客奖励等方式,委托重点客源地城市旅行社宣传推介金张掖特色旅游资源,鼓励旅行社开通重点客源地城市至张掖的旅游包机和旅游专列。精心策划举办湿地之夏・金张掖旅游文化艺术节、全国(国际)露营大会、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中国裕固族民族风情节暨祁连玉石文化旅游博览会、甘肃・张掖丝绸之路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高层论坛等品牌节会和赛事活动,以节造势、以节聚客、以节促发展,张掖旅游的整体形象进一步提升。

(五)加强行业监管,旅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坚持以培育市场主体、提升服务质量为目标,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切实加强旅游行业监管,着力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全市旅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市、县区政府打破政府主导投资开发旅游景区的旧模式,先后成立市山水文化旅游公司等14家旅游文化投资开发公司,整合景区实物资产和优质资源、经营权、收费权、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以股份制等方式与知名企业合作开发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二、主要困难和存在问题

(一)文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对张掖历史文化还没有深入研究挖掘,区域内文化元素没有进行系统梳理提炼,地域文化定位不够明确统一,文化特色和品牌价值未能很好凸显。景点多而分散、产品结构单一、缺少参与性、体验性、互动性产品,游客驻留时间短,日均消费低。公共文化服务和供给能力不足,特别是面对日新月异的数字化发展新形势,在“三馆一院”数字化建设的进程中,缺乏相应的技术、资金和人才支撑;文化精品创作水平不高,因缺乏编创专业人才和资金,未能很好地将厚重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优秀的文艺作品。

(二)联动发展不足,市场营销水平较低。张掖旅游大景区建设还处于各自为政的局面,协调沟通机制还不够,缺乏统筹协调各县区发展的平台。市级财政投入有限,各县市区分工协作、整体推进、错位发展不够,旅游发展格局中虽与省内外其他市加强旅游交流协作,但还处于浅层次、单渠道。在旅游宣传上,区域整体包装的营销策略尚未形成,网络宣传营销投入也不足,产品上不连线,时间上不连贯,尚未形成六县区合力打造的能充分展示张掖大景区的品牌形象。多数旅游项目只展现了神奇美丽的自然景观,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原生态的民俗文化,以及丰富的民间传统艺术没有进行系统的挖掘整理,休闲度假、娱乐、体验性产品不多,很多景点都是看了就走,缺乏吸引力,让游客欣赏、回味、留恋的东西很少。导致很有竞争力的旅游景区景点品位不突出,品牌不彰显。

(三)保障措施缺乏,产业整体实力不强。道路交通规划没有突出文化旅游发展思路,旅游集散、咨询服务中心建设滞后,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设施布局不合理,规模档次低,配套服务能力弱。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较低,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景区内部标识系统不完善,道路、星级厕所、通讯及其它一些服务设施都还不完善。2013年张掖市旅游收入39.12亿元,甘肃省620.2亿元,仅占全省旅游收入6.3%,与张掖把旅游业打造成区域首位产业的地位不相符。这些问题直接导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整体规模小、服务层次低,经济效益不明显。

三、思路与对策

(一)加大挖掘整理力度,提升地域文化研究深度。加大挖掘、整理和研究力度,厘清张掖历史文化脉络,加速研究成果向文化旅游转化与运用。积聚市内外相关专家学者,设立专项经费完善张掖地域文化体系。对张掖市城乡公共文化资源进行详细调查摸底,对资源整合方式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全市不同区域、不同经济状况、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等群体的文化消费水平、消费习惯、消费需求以及发展趋势进行调研分析,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供给。

(二)发挥基地带动作用,加大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充分发挥玉水苑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大佛寺文化产业园、西游文化主题公园、丹霞影视拍摄基地、焉支山―皇家马场文化产业基地、扁都口生态文化产业园、大沙河生态文化主题公园和肃南裕固族风情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在旅游景区设置便于旅客休闲的公共文化活动设施和开展特色文化活动项目,建立张掖市历史遗存数据库,出台古村落、古民居修缮技术和新建仿古建筑技术标准,设立市县两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加强与上级文物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重点文物、非遗保护专项资金。

(三)统筹资源规划,聚力区域一体联动发展。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张掖作为一个大景区来策划和经营,对文化旅游资源实行统一保护、规划、开发和营销,推进旅游交通、市场、信息和管理机制一体化,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避免各自为战、重复建设。

(四)培育核心景区,提升大景区建设水平。启动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张掖大佛寺、焉支山-山丹皇家马场等重点景区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并申报世界级自然遗产。加快开发建设丝绸之路古城邦、马文化产业园、西游文化主题公园、长城文化游览区等新的大景区。

(五)注重深度开发,拉长产业链条。围绕“中国地貌景观大观园,暑天休闲度假城,丝绸之路古城邦,户外运动体验区”主题形象,开发生态、文化、休闲、美食、工艺品等特色旅游产品系列,加强与城市功能、休闲农业、健康养生等资源的深度融合,提升乡村旅游,培育体育旅游,拉长产业链条,发挥叠加效应。加快A级景区(点)创建和升级,引导景区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运营。大力推进摄影、影视、写生基地建设,加强市场培育,形成产业优势。

(六)坚持改革引领,强化人才支撑。坚持市场化导向,制定文化旅游招商引资、争取投资、多元融资工作措施,激发社会资金、民营资本投资活力。实行政策聚焦,加大文化创意、营销策划、职业经理人等紧缺人才的引进。发挥院校联盟作用,打造非遗传习基地,加快演艺、工艺、技艺传承人等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导游员星级评定制度和激励机制,优化队伍结构,强化素质培训,提升服务形象。

旅游产业调查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体育旅游 产业集群 发展路径 阻抑因素

一、当前黑龙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黑龙江体育旅游产业借助当地的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浓厚的体育精神文化,近些年来举办鲜明特色的创新活动,特色的旅游项目和产品。据当地调查资源显示,2004―2010年期间黑龙江体育旅游产业上的投资增长幅度实现了年均8.0%的水平,冰雪运动方面更是达到了23%的增长,初步形成冰雪运动特色相关的产业,同期的数据也显示改革后体育旅游产业增长收入也实现了年均12.3%幅度增长。但是还有很多因素和制约,归纳了黑龙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其原因。

第一,黑龙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缺乏对基础设施、辅助设施的修建,从而产生了一定的滞后和负面影响。根据一份黑龙江旅游体育产业体育基础建设的调查显示,各项指标均有小幅度增长,但是体育旅游目标客户的满意度系数仅为0.45,消费者效用的创造水平较低.同时其基础设施的投入产出比重偏低。

第二,黑龙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缺乏旅游产业营销和创新活动重要性和策略方法了解和认识,但是整体上是处于营销战略缺乏有效体系和完整性并且营销创新的执行力度不高。其在营销策略及其执行上的投入平均增长幅度在2005-2010年期间仅有3.5%的水平,这种情况使得黑龙江体育旅游产业知名度不同程度上下降了。

第三,黑龙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缺乏从其产业链视角和思维出发来考虑问题和功能架构的部署,使得体育旅游产业链相关主体游离在整体协作之外或者缺乏有效的战略合作机制而显得具有较低耦合性的松散结构。

二、黑龙江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依据

(一)建构东北冰雪体育旅游产业集群的先天优势

西方国家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化的成功,给出了体育旅游业发展的轨迹,得出了产业集群的规模效益和竞争优势,这种产业模式和形式都无法被取代,因而得到产业群体模式是体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东北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已经有粗放性向集约化经营发展模式转变,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产业。作为历史最久的最发达的产业区,东北冰雪体育旅游业不但从中得到了丰富的资源,而且也汲取了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为成功建立育旅游产业集群奠定了基础,使之很快崛起而强大。主要优势:1)产业集群众多,现已成为客观的集群效应。齐齐哈尔市的医药产业集群、造纸产业集群,哈尔滨大型设备集群,大庆油田、石化产业集群等。2)高科技、高素质人才资源。拥有众多科研院校不但可以够满足冰雪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建设的实践需要,又可以完成冰雪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建设的创新任务。3)装备制造业带来的机遇。装备制造业是工业体系中极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可以直接或间接推动体育产业和冰雪体育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因此利用难得的历史机遇来加强东北冰雪体育旅游产业集群的构建是应有的题中之义。

(二)建构东北冰雪体育旅游产业集群的战略路径

目前东北地区冰雪体育旅游产业都是自我经营的模式,没有形成相关的产业链,也就导致在后期竞争中没有占主导地位。在西方发达国家引导的经验下我国的体育旅游产业也应该有效的整合、接纳相关企业和机构,构建地域鲜明体育旅游产业集群,为可持续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依托外企的先进管理优势,以国际知名企业进入为契机构建产业集群,不但可以加快我国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化快速的发展而且可以带来先进的管理体制。还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先导作用.为产业集群的构建营造宽松的外环境,实现又快又好的体育旅游产业,可以提高地方性机构、增加财政收入加快基础建设。在处理竞争和发展关系时,及时有效的反馈信息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这样才能防止垄断行为的蔓延,维护相关产业的集群化的合法权限。

三、促进黑龙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在新形势体制下的体育旅游产业市场,通过分析了黑龙江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之后,又通过了解相关体育旅游产业的知识对黑龙江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调查,同时吸取国外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提出对黑龙江体育旅游产业市场有利的策略和建议。

第一,黑龙江旅游产业应该先认清楚自身的优势在哪里,从自身的优势出发建立适合自己的营销策略,此营销战略不仅仅要和目前的产品市场相吻合,还要在自身优势的情况下开发和自身优势有关的营销战略,而且在机制运行上要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黑龙江旅游产业应该从部分产业链看整条产业链,即从产业生产经营的上下游看待整条产业链,这条产业链主要研究的是利用市场风险和风险利益来加强合作和优势互补的作用,同时提升相关产业链条经营管理的文化水平和管理经验。

第三,应该多点投入资金在黑龙江旅游业上,加大资金力度和提升其增值能力,同时引进先进的体育设施,体育器材和体育场地建设经验,以便能更好的和先进的旅游设施和管理质量接轨。

第四,黑龙江旅游产业发展中应当能积极探索创新,将现代电子商务信息运用在传统的体育旅游业上,从而实现信息技术实时、互动、成本低廉等优势。

四、结语

面对当前旅游业的变化,黑龙江体育旅游业有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章通过对从自身优势出发来创新旅游业的发展,构建和提升新的营销策略,加大营销力度,从部分产业链来研究整条产业链,通过市场风险和风险利益来加强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立华.国内外体育旅游开发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01)

旅游产业调查范文第3篇

关键词:自然灾害;脆弱性;问卷调查;旅游景区;嵩山

近年来,旅游景区的各类灾难事件数量呈快速上升的势头,造成的各类损失触目惊心。自然灾害已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面对各类不同的灾难事件,当地政府和旅游企业大多无准备,这导致灾难发生后救援不力,发生的灾难事件不但造成了相当的经济损失,还使旅游地的形象遭受极大的影响。于是,如何揭示旅游景区的内在问题,评估旅游产业的灾害脆弱性,并基于此开展游客的脆弱性管理,实现“防患于未然”的旅游景区安全建设,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本研究开展嵩山景区的脆弱性评估研究,旨在从新的视角发现问题,制订和实施有效的管理策略,致力于旅游景区防灾降险、实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 嵩山景区旅游资源概况

嵩山是我国五岳之一,主要位于豫西登封县,是河南省重点开发的风景区。嵩山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世界地质公园,根据2003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进行统计,嵩山风景区内旅游资源涵盖了地文、水文、生物、天象与气候、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等8个主类中的25个亚类(姜英朝,2009)。目前整个嵩山风景区被分为太室山、少室山、少林寺、法王寺、中岳庙、观星台、嵩阳书院和卢崖瀑布等8个次一级的景区。在这8个景区中,少林寺为国家5A级景区,中岳庙和嵩阳书院为国家4A级景区。

二. 嵩山景区灾害及其灾害脆弱性的表现方式

嵩山地区是河南旅游经济发展的代表,大自然在创造秀丽风景的同时,也为各种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嵩山地区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年来,年平均降水量为599.8毫米,年最大降雨量900毫米。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地质环境条件复杂,以地面塌陷、泥石流、滑坡、崩塌为主的地质灾害隐患,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一定威胁。另外,该区还存在干旱、干热风、大风、暴雨与洪涝等气象灾害,这些隐患威胁着嵩山的生态环境、景观资源、道路、居民和游客的安全,制约了嵩山景区景观资源和旅游业的发展。

灾害脆弱性是指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某孕灾环境区域内特定承灾体对自然灾害表现出的易于受到伤害和损失的性质,这种性质是区域自然孕灾环境与各种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综合产物。灾害脆弱性是一种状态,反映的是社会受自然灾害影响、威胁的程度(石勇,2008)。旅游景区的灾害脆弱性主要表现在旅游产业对灾害的敏感程度和灾害对游客人身安全的影响。本研究以嵩山为研究区域,尝试从人群感知角度,探讨灾害对旅游产业的具体影响。

三. 基于问卷调查的嵩山景区灾害脆弱性研究

为了了解嵩山景区面临灾害时旅游产业及人群的脆弱性而进行的调查项目是在充分翻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查问卷致力于探讨灾害对当地旅游产业的影响,对景区游客进行随机调查。采用直接发放、现场填写、回收问卷的方式进行,共在少林寺、少室山以及嵩阳书院发放了110份问卷,回收100份,其中有效问卷95份,有效率为86.3%。被调查者的社会学特征显示,样本的随机性比较理想,囊括了观测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程度、居住时间不等、与旅游业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人员。

(一)嵩山景区旅游产业灾害脆弱性的主要表现形式

嵩山居民和游客对涉及到灾害脆弱性的10个项目(表1)的态度反映情况显示,人们认可旅游产业灾害脆弱性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旅游者数量减少、旅游收入减少、旅游地经济的正常运转受到影响和旅游地形象受损;人们对于灾害对旅游产业发展是否会影响居民生活水平、是否导致当地物价上涨和是否导致旅游环境污染三方面反应平淡。

(二)不同旅游景点间人群脆弱性感知的差异分析

图1是嵩山景区不同景点人群对旅游产业灾害脆弱性感知的差异图。不同的观测地点,旅游活动的程度不同,其对旅游产业灾害脆弱性表现形式的认知也存在着差异。我们看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少林寺是嵩山主要景区,但其人们对旅游产业灾害脆弱性的认知程度明显低于另外两个景点的居民。尤其是在经济影响感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旅游产业的发达并未增强人群对灾害脆弱性的认知,这种状况源于缺乏必要的危机意识,进而导致居民在遇到危机时没有足够的防御意识。

(三)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对灾害脆弱性感知的差异分析

图2是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对旅游产业灾害脆弱性感知的差异图。如图所示,被访者的文化程度差异是导致他们对“旅游产业灾害脆弱性”的态度存在差异的重要因素。嵩山景区人群对旅游产业灾害脆弱性的感知随文化程度的提高,其强度逐渐增强,这说明文化程度越高的人群,对旅游产业因灾害发生而存在脆弱性的认知程度越深。

(四)普通民众与旅游从业人员对灾害脆弱性感知的差异分析

图3是普通民众与旅游从业人员对旅游产业灾害脆弱性感知的差异分析图。分析结果显示,两类人员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作为与旅游发展关系密切的旅游从业人员,他们对旅游产业遭受灾害影响的感知明显要强于普通民众。表明,越与旅游活动存在着利益关系,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程度越深。

(五)当地居民与旅游游客对灾害脆弱性感知的差异分析

图4是当地居民和游客对旅游产业灾害脆弱性的感知差异图。从图表中,我们看到,只有在“旅游环境污染感知”方面,被访居民才表现出较为显著的差异,尤其是居住时间≤10年的被访居民在这一项的感知明显比其他居住时间段的居民要强烈。最近10年是嵩山旅游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居住时间较短的居民更容易体会到灾害对旅游产业脆弱性的影响。

四. 结语

以上研究成果,对改善嵩山灾害脆弱性管理具有以下深刻启示和参鉴作用:一是调控行业结构、完善旅游产品谱、开发新兴旅游产品,改善传统旅游产业较易受外部因素变化冲击的特征,降低灾害发生时旅游产业的脆弱性;二是针对不同景点、不同文化素质的人们,特别是旅游从业人员进行相关宣传,提升当地居民及游客的脆弱性意识,必要时组织人员进行相关演练,增强人群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相信依托嵩山丰富的旅游资源,牢固树立“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的理念,积极创造更健康精致的旅游产品和更安全周到的旅游服务,推动嵩山景区又好又快发展,最终能够快速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贺小荣,徐少阳.国外旅游企业战略联盟的现状对我国的启示[J].旅游学刊,2007,22(1):72-76.

旅游产业调查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西安市;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3.011

旅游业的发展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如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的污染及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干扰等。西安发展生态旅游业为积极推动西安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促进西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西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

生态旅游是指在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的同时,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旅游资源能够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两者的目标不同

传统旅游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但是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会给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带来破坏;生态旅游的目标是追求旅游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追求利润不是以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破坏为代价。

1.2 两者的受益者不同

传统旅游的受益者为开发商和游客,生态旅游的受益者除了开发商和游客之外,还要做到与追求当地社区和居民利益的统一。

1.3 两者的管理方式不同

传统旅游为追求利润以游客为中心,采取“游客为中心,充分满足游客需求”的管理方式;生态旅游则是以“生态环境”为中心,采取“生态环境保护为中心,企业与游客共同保护生态环境”。

2 西安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形势分析

2.1 西安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分析

2.1.1 西安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首先,西安具有多样性的自然景观。西安的自然景观主要集中于秦岭山脉,自1982年楼观台森林公园等首批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建立,西安全市已批准建立的森林公园共10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6处,市级1处。

第二,西安具有多样性的人文景观。西安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遗产,既有各王朝的宫殿遗址和陵墓,还有体现宗教文化的寺庙建筑群和记录人类发展历史的遗址等如大雁塔、碑林博物馆、兵马俑、华清池、半坡博物馆等。

2.1.2 西安交通网络发达

陕西省交通设施良好,并有其他线路贯通全境、连通省外,从全国各大中城市均可乘火车往来陕西。省会西安是中国华北、华东、中南、中原沟通西南、西北地区的铁路交通枢纽,陇海铁路穿境而过,铁路线向四周网状展开,全国各大中城市均可乘火车往来陕西。其他各地级市及下辖的部分市县区均有铁路客运,出行方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机场,也是中国第四大机场。

2.2 西安生态旅游开发的机会分析

2.2.1 政府的政策支持

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陕西省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为把西安市建设成国家一流的旅游城市,提出了“加宽旅游市场的准入条件、创新旅游管理和发展体制、增加政府的资金投入和金融方面的支持”等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同时,咸阳与西安合作咸阳与西安合作建立“大长安国际古都旅游圈”,来提高旅游产品的价值和消费者的体验价值。

2.2.2 旅游人数逐年递增

进一些年来,西安旅游人数逐年增加,如2005年西安接待旅游者为2423.6万人次,到2013年接待旅游者人数为10130万人次,其中国际旅游人数增加的幅度更大,2003年为77.56万人次,到2013年增加到121.11万人次。旅游人数的增加,无疑给西安市旅游市场的发展带来无限生机。

3 西安市生态旅游评价体系的构建及评价

3.1 生态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测量项目及权重的确定

本研究根据GEM模型的三对因素结合生态旅游产业集群,构建西安市生态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测量项目,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具体评价指标及权重如表1所示。

3.2 西安生态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调查分析

本研究在西安生态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形成问卷调查表,以西安生态旅游企业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向西安地区的相关企业(酒店、景区、旅行社、运输公司等)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共发放100份,收回86份,回收率为86%,符合研究的要求。西安生态旅游产业集群测量项目评分如表1所示。

在上述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运用区域综合评分公式:

F∑n=∑BifiB1+∑BifiB2+∑BifiB3

得出陕西旅游产业集群竞力综合得分为:

F∑n=8.393×0.5237+8.695×0.3042+7.236×0.1721=8.285

根据评价因子指标级别值的划分,8.285处于区间[8,10)内,为优秀,即陕西旅游产业集群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绝对竞争优势。通过计算,西安生态旅游产业集群中基础因素、企业因素为优秀,市场因素为良。

3.3 西安生态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调查结果分析

西安生态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虽然处于国内中等偏上水平,但是在西安生态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虽然处于国内中等偏上水平,但是某些方面仍存有不足,具体分析如下。

3.3.1 基础设施方面

通过上表可知,旅游景区和旅游设施得分相对较低,其原因主要是旅游产品相对单一,传统的旅游产品创新性不够吸引顾客,相应的配套设置不够完善。

3.3.2 企业协作方面

企业因素中,旅游企业间的协作、旅游企业的竞争力得分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的综合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原因在于旅游企业(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协作程度相对较低,合作不够;银行、相关行业协会等社会机构缺乏与旅游企业、旅游管理部门的联系。

3.3.3 市场需求及推广方面

外部企业的竞争及内外部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给陕西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带来极大的压力。近年来,消费者需求发生较大变化,尤其是出境游人数大幅度上升给西安旅游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压力。

4 西安生态旅游开发建议

4.1 完善西安旅游产业集群的基础设施

西安市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基础设施的支持,首先要能够完善交通方面的设施,使得西安市的交通更为便捷和安全;同时,生态旅游区应该完善相关的服务配套设施,如餐厅、酒店、娱乐设备等;第三,要对生态旅游从业者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生态发展意识和服务水平。

4.2 提高西安市旅游企业的综合能力

西安市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西安市旅游企业综合能力的提升,企业可以通过与同行企业之间的信息、经验及资源的交流和合作,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有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同时,旅游企业综合能力的提高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政府部门要能够给企业提供良好的行业发展政策,使得生态旅游产业与能够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拓宽旅游产业的外延发展。

4.3 加强生态旅游区的环境保护

西安市生态旅游的发展需加强生态旅游区的环境保护。一方面,生态旅游区要加强法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在旅游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观念;另一方面,要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并做好对员工和游客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参考文献

[1]钟林生等编著.生态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赵鹏旭,李若凝,张亚兵等.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与开发对策[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12).

[3]陈娅玲.陕西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及适应性管理对策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3.

[4]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旅游产业调查范文第5篇

旅游产业融合范畴:旅游产业的综合性与关联性产业特征,决定了旅游产业融合范畴的广泛性。已有研究涉及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共25篇(图2);涉及第一、二产业的文献仅有3篇。杨阿莉认为,政府主导下的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乡村旅游是集聚城乡资源的最佳平台,该平台已开始把城市的需求和资源、农村的生态和产业等资源集聚起来,实现了资源和产业的融合[15];陈琳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探讨了农业旅游发展,强调融合过程中劳动内容、劳动中涉及人群、劳动所在地三种转变[2];郭鲁芳在分析工业旅游融合过程及障碍的基础上,提出由工业资源、旅游体验和信息技术构成三大基石的工业旅游发展模式以及工业旅游发展对策与建议[16]。涉及第三产业的文献有22篇,主要涉及文化(包括影视、都市文化、民族文化)、会展、医疗、体育、网络、金融、商业、房地产、创意产业以及整体维度的现代服务业,具体文献数量分布见图3。综合图2、图3可见,由于第一、二产业的产业特性,旅游业与其融合的实践存在较多障碍,其融合提升效果较慢,相关研究力度不足。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第三产业中其他产业融合,以及旅游产业内部六大要素所属行业之间的融合现象及研究较多,这有赖于他们之间有较强的产业关联的便利条件,进行融合的障碍相对较少,而且较容易克服。旅游产业融合应用案例:旅游产业融合实践如火如荼,但存在区域失衡现象,进而导致研究层面的区域失衡。研究的应用案例涉及广西、上海、深圳、北京、湘西、天津、山东、河南、山西、西安,文献数量及旅游产业融合内容差异较大。由于广西、上海两地旅游产业融合实践先行于国内,相关文献最多。郭峦以南宁市为例对产业融合趋势下城市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的培育展开了研究[17]。刘艳兰分析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必然性、融合过程以及实景演艺这一融合产物[18]。蕈振锋提出了北海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19]。胡建伟对上海都市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机制[3]、陶婷芳对上海都市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做了深入研究[10]。此外,蒋才芳在对国内外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研究综述基础上,分析了湘西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优势,构建了湘西民族文化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模式[20]。这可谓是旅游产业多重融合的首例研究。结合图4的综合旅游产业融合应用案例可见,域内优势产业以及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是影响旅游产业融合的重要因素。旅游产业融合延展研究:部分学者从新视角进行了拓展研究,使旅游产业融合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张海燕、王忠云认为,产业融合通过创新功能、整合功能和结构优化功能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在产业融合的基础上,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主要受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产业融合环境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此,主要从文化旅游业基础竞争力、竞争潜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角度构建了文化旅游竞争力业的评价指标体系[21]。张海燕、王忠云从产业融合的视角构建了包含品牌定位、品牌设计与开发、品牌营销和品牌管理四个方面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模型,并基于此提出了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对策。其中,整个构建过程不是单向有序进行的,品牌管理贯穿于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构建的始终,构建过程中还暗含了品牌的再定位、再开发、不间断的营销和管理等反复的行为过程[22]。郭峦认为,会展业和旅游业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城市会展业和旅游业在产业上呈现出交叉、渗透和重叠的融合化趋势,并出现新的替代性产业体系———会展旅游业。与此同时,城市会展或旅游的相关企业或机构在空间集聚的会展旅游产业集群雏形已形成,培育会展旅游产业集群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城市应从战略高度、管理机制、产业部门整合、企业(机构)空间四个方面来培育会展旅游产业集群[17]。旅游产业融合观点小结:国内旅游专家均认同旅游产业融合的必然性。明庆忠认为,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具有天然的耦合性[23]。马波指出,旅游业不是传统产业坐标上的一个独立的产业,它是一个融合共生的综合产业群[24]。张辉提出,中国旅游发展进入新时期后,旅游空间出现了极化现象,旅游产业出现了融合现象,这两个现象支撑着中国旅游业的转型演变[25]。宋子千认为,游业产业融合发展在当前更具有现实意义,无论是发达地区的产业转型,还是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突破,都需要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和融合功能[1]。张凌云对融合进程做了精辟总结,他指出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旅游业的产业融合主要表现在与其他相关产业的渗透和交叉方面,而产业重组则是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到高级化阶段的产物[5]。旅游产业融合实践必然遇到种种障碍,对此各位专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张辉指出,游产业融合对法律、管制政策等带来重大影响,既要防止垄断的产生和市场的畸形发展,又要围绕出现的新业态加强监管工作[25]。马波提出,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是全方位的,要从追求游离式的超前发展转向平衡式的嵌入发展,而且要建立适应融合发展需要的政府旅游管理框架,实现从部门管理向目的地整体管理转变[24]。

研究小结

总体说来,这些研究相对较系统,目前虽然已基本构建了包括概念、内涵、动力机制、发展模式、路径、策略和保障机制的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理论体系,并开展了旅游产业融合理论的具体应用研究,涉及产业行业范围表现为在一定广度上的集中,但是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密切结合案例的实践性分析和结合实践的应用性分析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深度的延展。从旅游产业融合方式视角看,厉无畏认为主要有三种产业融合方式:①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向其他产业渗透、融合,形成新的产业。②产业间的延伸融合,即通过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间的融合,这类融合通过赋予原有产业新的附加功能和更强的竞争力,形成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③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工业、农业、服务业内部相关联的产业通过融合提高竞争力,适应市场新需求[26]。笔者综合已有旅游产业融合研究涉及的内容、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方式在旅游产业融合中表现为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旅游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但相关研究极少。产业间延伸融合方式的相关研究较多,但多数倾向于其他产业向旅游产业的延伸,而产业间相互延伸现象和研究几乎没有,旅游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方式未见相关研究。

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