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然保护地建设

自然保护地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然保护地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自然保护地建设

自然保护地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洛阳市;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S759.9 文献标识码:A

洛阳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湿地鸟类及其栖息地为主的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生态地位重要。

1 湿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3大生态系统。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较多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已有约40%的自然湿地被纳入自然保护区得到保护。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2012年初,国家林业局批准了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洛阳段)生态旅游规划,要求将保护区建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文明的教育基地。

2 洛阳黄河湿地保护区概况

洛阳孟津黄河湿地保护区位于洛阳市孟津县黄河岸边,景区西起孟津县白鹤镇,东至偃师市与孟津县交界处,全长30km,面积达6206hm2。为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在林业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努力下,爱鸟护鸟意识逐渐深入人心。有的群众退出了河边私开的田地,退耕还湿;有的只管耕种,不问收获,田地成了鸟儿的“口粮田”。1995年8月,孟津县报请河南省政府批准,建立了孟津县省级黄河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2003年6月,孟津黄河湿地保护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上游为小浪底水库和西霞院水库,下游为黄河刚进入华北平原的黄河河道及两岸滩地,总面积11700hm2。其中核心区面积2200hm2,实验区9500hm2。孟津黄河湿地水禽云集、天鹅曼舞、鹤声阵阵,辽阔的黄河滩涂上,构成一幅万羽竞翔,鸟唱水吟的天然图画。

3 洛阳黄河湿地保护区建设的理念

以保护湿地、保护生态、保护鸟类、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出发点,孟津国家级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以保护过渡带综合性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水禽为主,湿地面积大,水草茂盛,对水禽的生活、繁殖极为有利,是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物种繁衍、科普宣传及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可持续利用基地。旅游的内涵,在方式、方法上寻求创新,通过高品质的讲解,使游客更好的了解丹顶鹤等野生动物生活习性及栖息地、地质变迁、植物群落等自然和历史知识,要严格按照环境容量控制游客数量,做好环境影响监测,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将保护区逐步建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文明的教育基地。

4 洛阳黄河湿地保护区的建设

4.1 从编制规划入手

聘请国家、省、市有关专家,高起点编制了湿地保护规划,确定了建设规模与布局,明确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分清重点项目建设与日常管理项目,制定了相关政策和实施办法,并将规划纳入市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严格进行组织实施。通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将湿地保护的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到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落实到具体湿地,把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4.2 狠抓落实

坚持保护优先的理念,对辖区内现有黄河自然湿地资源采取普遍保护,严厉打击侵占和破坏湿地的违法犯罪行为。要严格控制单位和个人开发占用自然湿地,凡是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和国家重要湿地名录,以及位于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湿地,一律禁止开垦占用或随意改变用途。对开垦占用或改变湿地用途的,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采取各种补救措施,努力恢复湿地的自然特性和生态特征,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4.3 加强湿地管理

凡涉及向自然湿地区域排污或改变湿地自然状态,以及建设项目占用自然湿地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严格审批。依法制止、打击各种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对造成湿地生态严重破坏的责任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追究责任。

4.4 建设成效

这一地区成了鸟类良好的栖息地,常年在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居住的留鸟,有苍鹭、斑嘴鸭等6种;春、秋路过在此歇脚的旅鸟,有豆鸭、银鸥等12种;有夏候鸟白鹭、灰头麦鸡等22种;有冬候鸟灰鹤、白天鹅、黑鹳等32种,每年冬季栖息在保护区内的珍禽达3万只,其中国家一类保护珍禽达十多种。其中世界罕见的丹顶鹤、大鸨、白鹤、黑鹳、白鹳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也频频在这块湿地显露“尊容”。有1a还破天荒地发现了56只大鸨,这种鸟目前全球也只有数百只。许多候鸟带来了大批幼鸟,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小天鹅、灰鹤等水禽中的幼鸟多达40%左右。这标志着这块湿地的生态环境已被这些候鸟认可。

据权威部门最新统计,湿地保护区有鸟类155种,数量5万多只,仅水禽类就有95种之多,是河南省能记录到的水禽种类最多的保护区。自黄河小浪底大坝第3次调水调沙以来,保护区管理人员加强了对各种鸟类的管理和保护,防止遭到恶意捕杀,使湿地滩区群鸟齐风,蔚为大观。阳春3月,万物复苏,在孟津县黄河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内,三五成群的水鸟栖落翻飞于沼泽沙洲,呼朋引伴,成为洛阳北线黄河生态游的一道亮丽景观。

5 今后湿地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建议

5.1 彰显重要性

湿地保护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公益事业,黄河湿地是我国第2大河流中重要的生态资源,做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不仅是政府的职能,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政府要把湿地保护纳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

5.2 加强生态文明意识

大力宣传湿地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青少年中加强培养和教育。建立集保护、科研、青少年亲近自然、保护自然、认识自然的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5.3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自然保护地建设范文第2篇

持续推进三北、天保、公益林等国家重点绿化工程以及湟水规模化林场试点建设等一系列增绿、提质生态工程建设,至2020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可达到36%……今年以来西宁扎实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筑牢幸福西宁绿色发展的生态屏障。

据了解,今年已完成营造林任务3.8万公顷,草原治理1.13万公顷,112.4万人次通过义务植树参与到国上绿化建设当中。在打造城市绿芯的建设中,西堡生态森林公园完成造林1400公顷,持续推进湟中水滩花海建设,让城市置身于森林之中;环城国家生态公园完成森林精准提升1.573万公顷,高标准新造补植1070.867公顷,建成9处森林生态景观示范点,打造9条长105公里的森林游赏步道,努力构建园城融合的生态格局。同时,将公园形态和城市空间有机融合,科学优化公园、绿地布局,提升绿地系统的功能性和均衡性,积极开展公园游园、街头绿地、道路绿化、城市节点景观营造建设。2020年完成9处街头绿地、12条道路绿化、11个单位庭院及老日楼院景观提升改造、73处城市节点景观营造任务,新增公园绿地面积18.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保持在40.5%。

西宁积极融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完成西宁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整合划分1处自然保护区和7处自然公园保护地类型,积极谋划青海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西宁自然保护地原生植物保育示范等“四个基地”建设项目。

自然保护地建设范文第3篇

据《人民日报》报道,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旅游局共同宣布已经批准建设第一个国家公园试点单位――黑龙江汤旺河国家公园。

新闻会上,环境保护部发言人表示,只有那些具有全国甚至世界意义的自然环境、资源和景观,而且处于原始状态的区域,才能建立国家公园。开展国家公园试点,主要目的是在我国引入国家公园的理念和管理模式,同时也为了完善我国的保护地体系,规范全国国家公园建设,有利于提高保护的有效性,切实实现保护和发展的双赢。国家旅游局发言人表示,国家公园将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和适度旅游开发为基本策略。

评论

建设部主管风景名胜区,环境保护部门主管自然保护区,林业局办森林公园,国工资源部办地质公园,水利部办水利风景区,旅游局办A级旅游区,现在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旅游局又推出国家公园试点……面对如此名目繁多的景区和公园,公众和游客看上去有点晕。

环保部和旅游局联袂出场,“环保+旅游”似乎是完美结合。可笔者仍有点担心:会不会重蹈政出多门、扯皮打架的覆辙?

就国际上来说,国家公园的情况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部分原因在于它们的渊源各不相同,意义也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化,这也正反映了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特点。许多国家采取了别的手段来保护自然景观,例如野生动物禁猎区、狩猎保留区、指定荒野区、科研自然保护区等等。如果真要引入国家公园的理念和管理模式,那应该首先贯彻国际国家公园制度的一大精髓――中央政府垂直管理的模式,国家成立专门部门集中管理,比如美国的内务部和下属的国家公园管理局。如果制度不全、管理不顺,“国家公园”只是一个生搬硬套的概念。

中国以机制健全、监管严格的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为主,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保护地模式。自然保护区保护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对一些自然区域实行严格保护。借鉴国际上成功的国家公园管理模式,中国成立了风景名胜区。中国的风景名胜区,尤其是由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既集中了珍贵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又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以资源保护和适度旅游开发为基本策略,追求保护和发展的双赢。经过近30年的发展,风景名胜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以上,已经成为中国旅游业的主要载体,在满足群众需求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成就显著。中国还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等保护地体系。

作为一个公民和游客,我对黑龙江汤旺河国家公园关心的是:既然这个新出台的国家公园不以盈利为目的,它的建设管理费用全部列入中央预算,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免费参观?

声音

各种保护区的管理模式都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国家公园不会兼并现有的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

――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

自然保护地建设范文第4篇

(1.云南林业调查规划院生态分院,昆明650031;2.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650000)

摘 要:西双版纳热带林是我国重要的热带林区和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也是我国西南的主要生态屏障,保护好该地区热带林,对维护地区生态平衡和经济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也有重要国际意义。文章在介绍西双版纳情况后,分析了热带林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热带林保护;存在的问题:对策分析:西双版纳

中图分类号:S79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01-19

作者简介:汤明华(1981-),男,云南省会泽人,工程师.

1 西双版纳州概况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部,地处北纬21°09’~22°36’,东经99°56’~101°50’之间,系澜沧江下游,北回归线以南,亚洲大陆向东南亚半岛过渡地带。东、东南与老挝接壤,南、西南与缅甸交界。全州总面积19124.5km2。属无量山和怒山余脉的山原山地区域。州境河流均属澜沧江水系。西双版纳四季不明显,但一年分为干、湿两季。5~10月份为雨季,其余月份为干季,年降雨量在1138.6~2431.5mm之间,全年降雨日数在137~212 d之间。全州年平均气温在15.1~21.8℃之间,≥10℃的年积温为5401~8009℃。全州天然土壤共有9个土类,18个亚类,55土属,120个土种。地带性土壤由低至高分布有砖红壤、赤红壤、山地红壤、黄壤、黄棕壤5个大类。主要的森林植被亚型和群系(组)有:①热带雨林(含热带季节雨林、热带山地雨林);②热带季雨林(含落叶季节雨林、石灰山季雨林)、③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含季风常绿阔叶林、苔藓常绿阔叶林)、④暖性落叶阔叶林、⑤暖性针叶林(暖热性针叶林、思茅松群系)、⑥热性竹林、⑦灌木林(热性灌木林、河滩灌木林)、⑧草丛(禾草丛)、⑨人工植被(木本经济林如樟、茶、橡胶、咖啡。草本经济作物含旱生作物和湿地作物,如水稻。)等9种植被类型。主要林木产品有:橡胶、思茅松、竹类、杉木等。主要水果和干果有:荔枝、芒果、龙眼、菠萝、香蕉、柚子、澳洲坚果等。主要森林食品有野生食用菌、黑木耳、野荔枝、野香蕉、野芒果、树菠萝、毛荔枝、鸡蛋果、酸多依、酸角、蕨菜、苦刺花、余甘子、白花、黄竹等。全州林地面积为159.02hm2,占国土面积的83.17%,其中,有林地面积144.67hm2,占林地面积的90.98%,林地的利用率非常高。森林覆盖率为78.33%,活立木总蓄积14479.12m3,年净生长量436.98m3。全州生态公益林面积66.19hm2,占林地面积的41.62%。

西双版纳州辖1市2县(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31个乡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12个农场,21个社区、222个村委会,2147个自然村,驻有6个中央、省属科研单位,景洪市是政府所在地,为全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西双版纳是一个农业州.胶、粮、糖、茶等为传统支柱产业,茶叶、南药、香料和水果远近闻名,旅游业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2012年末,全州常住总人口114.9万人,户籍总人口96.1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74.42万人,傣族是主体民族,有32.43万人,州内居住着傣、汉、哈尼、拉祜、布朗、瑶、基诺、苗、佤等13个世居民族。西双版纳素有“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之称,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亚洲象、印度野牛、印支虎、望天树等物种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根据历次科学考察资料统计,全州记录有高等植物282科1697属4669种亚种和变种,占全国的1/6,占云南全省的1/3,其中有340种以上属于珍贵、稀有、孑遗种类、栽培植物的原始类型和野生亲缘种属,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种,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34种,列入省级重点保护的有58种。全州记录有陆生脊椎动物718种,约占全国脊椎动物种数的1/5,占云南省种数的1/3,其中,哺乳动物130种、鸟类456种、两栖动物53种、爬行动物79种。另外,有鱼类100种、昆虫1437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114种,其中,亚洲象、白颊长臂猿、印支虎和鼷鹿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4种,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0种。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特点表现在:①丰富性;②特有性;③脆弱性。

2 西双版纳热带林保护现状

2.1 完善了保护地建设

到2012年10月先后建立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6个,面积3361km2 (504.15万亩),除自然保护区外,还建立了其他多种形式的保护地类型,其中,依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国家公园1个、总面积2854.21hm2,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总面积114790hm2,城市饮用水保护区一个,面积8535hm2。形成了以自然保护区为主,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生物走廊带及自然圣境(保护小区,竜山)等保护地为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不断得到改善,资源保护、科研监测、科普宣教等能力有较大提升,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管理。

2.2 迁地保护和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小区的建设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科技人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珍稀濒危植物的迁地保护研究,建立了一个面积约110hm2的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地,现已有1000多种珍稀濒危植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当地特有种和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植物种类得到有效的保护。云南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收集了1400多种乔木树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建成南药圃保护了1600多种药用植物种质资源。

2.3 地方性法规体系建设

西双版纳州有关环境和热带林保护的相关地方法规的制订是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法制措施,这些法规的执行,对州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2.4 制定了一批保护相关的规划和计划

编制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规划纲要》(规划纲要2010~2020)、《珍贵用材林发展规划》(2013~2020)、《林下经济发展规划》等。

2.5 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了热带林保护

组织实施了“中德合作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恢复和保护项目”、“亚行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建设示范项目等重大国际援助项目,积极发挥国内外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积极支持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亚洲开发银行(ADB)、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国际混农林业中心(ICRAF)、保护国际(CI)等国际组织以及联合国人与生物圈(MAB)在本州开展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成立了“亚洲象保护协会”、“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基金会”,开展了大量的参与式保护工作,调动了民间环保组织及社会力量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性。实施了跨边界生物多样性保护。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森林保护、护林防火等方面开展跨国间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2012年底,与老挝北部多个地区建立了联合保护区域,面积达20万hm2。

2.6 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加强

1996年建设的热带植物园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库,成为我国研究、收集和保存重要生物资源的主要保藏库之一。

2.7 生态工程建设

自1998年10月全面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全州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并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约11.7万hm2。通过“天保”、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全州实现了森林覆盖率和活立木总蓄积量双增长,有效地促进了热带林保护。全州共有91.16万hm2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及部分集体天然林地和农地天然林地被纳入公益林管理。

2.8 外来物种入侵防治

2011年对飞机草、紫茎泽兰、福寿螺、薇甘菊、肿柄菊、三裂蟛蜞菊、水葫芦、水花生、马缨丹为主的外来生物展开了调查。采取了人工或机械铲除、药剂防治、替代控制、生物防治、开发利用等措施。

3 存在的问题

3.1 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

热带林保护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矛盾。由于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部分社区生活质量提高,橡胶等单一作物的大规模种植,也不断蚕食着现有的天然森林。

3.2 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

特别是亚洲象,种群数量已由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70多头,增至现在的250头左右,活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适宜亚洲象生存的环境及其食物源正在不断缩小,亚洲象等野生动物损害庄稼及伤人事件连年频发,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冲突日趋激烈。

3.3 森林破碎化严重

热带森林被周围的农地或经济种植园所隔离,形成破碎化的森林,其内物种基因得不到有效交流,大大降低了保护的有效性。全州小片断热带集体竜山山林经过30多年的演化,物种多样性指数却下降了。

3.4 外来文化的冲击强烈

州内世居着傣、哈尼、拉祜、基诺、瑶等13个民族,他们在与森林为伴在历史进程中,创造和产生了具民族、本土、民间特色的森林生态文化传统。近年来,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一些热带林保护乡土知识流失加速,民族文化遗产可能失传。

3.5 其他

热带林保护经费缺乏、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有待深化、现有保护体系存在不足、跨边界保护需要强化。外来人侵有害物种防治难度大。

4 对策建议

4.1 建立热带林保护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热带林保护的法规制度体系,提高保护依法监管能力:完善有利于热带林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激励性政策;成效评估监督机制;健全政府引导、多元化投入的热带林保护与利用投融资体系。

4.2 完善热带林保护体系

以国家级、州级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科学合理地布局保护区空间结构,强化重点区域内的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加强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圣境文化保护小区的建设与管理及廊道建设,促进热带林有效保护。

4.3 加强热带林保护调查评估与监测研究

全面开展热带林物种资源调查与编目,建立和完善西双版纳州基础数据库。促进热带林保护与资源开发相协调。

4.4 弘扬民族传统森林生态文化

建立健全传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开展抢救性保护;结合民族传统知识与现代保护方法,传承和弘扬各少数民族传统森林生态文化;建立生物遗传资源及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共享制度。

4.5 构筑生物安全防范体系

加强热带林监测和安全防范体系的能力建设:加强外来入侵物种入侵机理、预警及风险管理机制;建立跨境合作保护机制,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4.6 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公众的热带林保护意识,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热带林保护利用的参与式共管机制;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调动国内外利益相关方参与热带林保护的积极性,提高各利益相关群体的参与程度。开展社区脱贫示范,降低热带林自然资源消耗。

自然保护地建设范文第5篇

中国划定生态红线

越是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在自然保护和经济开发中,命中注定处于弱势的地位。

近日,在西安的一场论坛上,30多家环保组织就当前生态保护面临的危急形势,发出了倡议。与会的NGO、专家、政府官员等,都聚焦在了“如何守住中国保护区的‘生态红线’”上。

保护区越重要,命中注定越弱势

出席论坛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解焱,也是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中国项目主任。她认为,这样一个限度,就是“生态安全底线”。环保部正在做的“生态红线”,就是这样一条底线。

划定“生态红线”,将在重要的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而“生态红线”一旦划定,它就会上升到一定的法律高度,最终将强制执行。

实际上,生物多样性给人类提供了各种资源、服务,它们与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人类也依赖于这些生态服务的功能。如果它们的退化继续下去、到一个限度,人类将很难生存。

那么,这条“生态安全底线”到底是什么?

解焱认为,它应该能为全国的人们,提供足够水源、可持续的资源,并能净化排出的废气和污水,让人们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生态安全底线”必须能保障足够大的地方,实现基本的生态系统服务工程。

与会的“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沈孝辉说,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出现了“看似矛盾”的现象——越是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在自然保护和经济开发中,命中注定处于弱势的地位。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一个项目负责人于璐告诉记者,“一个好的保护区,要清楚自己的家底,应该有具体针对的保护对象,有清晰的保护计划,包括采取哪些行动,并在检测后证实它是有效的。但是真正能做到这些的保护区,是很有限的。”

早在2010年,北京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就进行了一项评估。研究人员发现,全国2531个保护区中,只有13%的保护区有清晰的边界。事实上,全国的自然保护区,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都是在国家层面上建立起了清晰的边界。这种地理的数据应该共享,让学界和社会监督,但现在做不到。

中国已经建立了大量各类自然保护地,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它们占了国土面积的18%,是中国最后的自然遗产。

“现状是,我们貌似有这些保护区,但由于人力缺乏、资源缺乏、管理的原因等,根本没有保证这18%的区域,听上去挺大的,但它在不断地萎缩。这18%已经是一个底线了。”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宣传交流官员陈圆明说。

“保护区分为3个区,有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如果连边界都不清楚,就很难保证它不受到社区、人为活动的干扰。”于璐说。

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在衰减

长白山保护区,是沈孝辉提及的一个遭到人为破坏的例子。作为国家级的保护区,长白山一开始是生态机构最完整、影响力最大的保护区。但它的生物多样性正在衰减。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它从1986年以来,经历了三场重度人为干扰破坏。被破坏的面积,甚至无法量化统计。

如今,一系列的后果已经产生:在保护区内,道路全部进行了高等级和硬质化的改造,使保护区和周边林区隔绝,这使得大型野生动物种群之间无法进行交流。随着群山旅游大开发,这一保护区也逐渐向商业化迅速转变。

事实上,在包括森林、湿地等在内的陆生生态系统里,河流往往在人类的发展中,第一个被牺牲了。

“黔江小南海”位于重庆的一个自治县内。随着葛洲坝的建立,长江中的中华鲟开始濒危了。于是,在长江流域的泸州、宜宾,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起来,它就是“小南海”,随后,它又升级成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用意很简单,是为了保证长江中的鱼类可以不受三峡大坝的影响,完全自己的洄游。

然而,在之后的水电开发中,“小南海”一再缩水,两度进行了边界的调整。就在2009年,第2次提出边界调整之后,许多专家、环保组织发表了公开信、致信环保总局,要求重新考虑自然保护区边界的调整。小南海的意义,不言而喻。每一年,有151万的漂浮性卵经过这一江段。但最终,边界调整的决定还是通过了。

“小南海”所在的保护区,在生态保护人士的眼中,已经是一条不折不扣的“生态红线”,到了不能再让的地步了。守住这条“底线”,最核心要保护的是生物多样性。

其实,除了民间的力量,环保部也在开发与保护的博弈中努力着,这让生态保护取得了一些简单的成效。生态司保护区处调研员陶思明在论坛上说,长白山保护区要修一条索道,但一个项目被拦下了;而在经济区规划征求意见时,小南山水电站也在民间力量的反对下,最终从规划中去除。

“生态红线”有望在2013年初划定

解焱认为,在保护地,存在着几个问题——布局问题、管理弱、监督不足、社区参与的力度不够。以布局为例,一个布局上的现实是,受到保护的生态区域,小而割裂。这显现了在总体布局上存在的困难。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有大量的、非常小的保护区,它的保护作用非常有限。

陈圆明告诉记者,西南三地的熊猫保护区,就面临着这样的“碎片化”。于是,他们做了一个“大熊猫的碳汇森林”项目,为的不仅是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也连接了熊猫的栖息通道。

一个将保护地重新分类的主张,由解焱提了出来。她认为,应该根据保护的严格程度和利用方式,将其分成四类。